上师课堂 | 妙法莲华经释27

妙华莲华经释

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传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27课

下面我们讲《妙法莲华经》。

下面就是讲,讲到哪里了?哦对。讲到这个仙人具有五通的。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讲了有一个天盲,天盲实际上是声闻、缘觉的比喻。他们就觉得是:我们已经通达人无我,这样认为,有一点傲慢的话,那与五通仙人的境界来比的话,当然是有眼目的人,他的境界不算很高的。那同样的,五通仙人,我们在这里诸佛菩萨的比喻,二乘的这样的智慧的话实际上并不是很高的。我们前面也讲了这一部份。

【“如彼仙人五通净眼者,即是菩萨。菩提心生得无生忍,证觉无上正真之觉,】

这里也说:彼五通仙人有清净眼,他获得了清净的眼。有五种神通。那么同样的——这里“即是”可能翻译上的问题,意思是如是的意思。如是菩萨的话,他也是发起了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获得了无生法忍,然后圆满证得了无上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是正等觉。

菩萨的话,先发菩提心,然后获得无生法忍,然后获得了佛的果位。

【如彼大医,即是如来,当如是见。】

这样的如来实际上他是大医王,也就是如来。所以“当如是见”,其实翻译上面的一些问题,应该这样来了解。

“众生烦恼患,无始恒炽燃,如来大医王,应病投良药”。佛经当中这样讲的嘛。有一个叫做《摩诃摩耶经》,应该是摩耶夫人的那个《摩诃摩耶经》。里面也讲了。我们众生患了烦恼的病的时候,实际上也非常的严重,这个时候如来他是大医王,他可以给众生对症下药。

包括《涅槃经》当中也是讲过:“常施众生病苦药”,长期给众生病苦的药,“是故世称大医王”,是故世间人称为大医王。“常施众生病苦药”,长期施给众生治病痛的药,那么“是故世称大医王”,所以世间人称为大医王,也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们刚才讲,如来是大医王的这样的说法是比较多的。

【“如彼生盲,即是痴闇众生,当如是见。】

像这样的盲人那样,无明烦恼、愚痴的这些众生,也是是跟盲人一模一样的,应该是我们这样来看待,这样来了解。

【如彼风黄癃等,即是欲嗔及痴六十二见,当如是见。】

这些病人实际上有风、黄、癃,风胆涎的疾病,然后还有贪嗔痴,欲、嗔和痴,还有六十二种恶见,我见,这样的见解也就是说萨迦耶见。这些众生有贪嗔痴为主的,以常见和断见而分的,有六十二见。

【如四种药,即是空无相无愿涅槃门,当如是见。】

这些病是依靠四种药,也说是空性、无相、无愿,还有涅槃。前面是三解脱门,那么这个上面加上涅槃的门,通过这四种药进行治疗,应该这样,“当如是见”。

他这里“当如是见”,以前我早期翻译的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实际上是跟前面对应的意思,也没有单独的意思。

【随所服药,其病随灭,即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众生随着自己的病情服了不同的药以后,他的病随着治疗的不同,最后完全都是可以泯灭。也说它泯灭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空性、无相、无愿、解脱门。前面是得果方面,他最后服了四种药,果是怎么得到的呢?四种药而得到的,那最后的话也是这样的。

【正修念已,无明当灭,无明灭故行灭,乃至唯有大苦聚灭,如是思惟,不住善中亦不恶中,如盲得眼,即是声闻缘觉乘,当如是见。】

他实际上是通过修行,先把无明灭了,无明灭完了以后,我们十二缘起当中的行为主的,其他一直到老死之间的全部灭掉,最后的话,整个大苦蕴聚全部也灭掉。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的时候,最终的境界,安住在不善和不恶的,不堕两边的,不离两边的这么一个境界当中。如是这种盲人最后获得眼睛一样的,实际上是声闻、缘觉乘,我们应该了知到他实际上是声闻缘觉乘。

【割断流转烦恼系缚,解脱烦恼,解脱六趣及以三界。以彼义故,声闻乘者如是念言:‘无有别法更须证觉,我今已得到于涅槃。’】

那么声闻缘觉乘,他“割断”,完全断除流转轮回当中的烦恼的系缚,从烦恼当中获得解脱以后,整个六趣也好,整个三界也好,当中获得解脱。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乘他们自己也是经常这样想,他想:“没有别的法更需要证觉的,我现在已经获得了涅槃。”他们自己认为是获得最高的一种境界吧。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醒”,好像在那个《入楞伽经》里面讲的吧,譬如昏醉的人,最后把酒已经消失了以后,全部清醒了嘛。“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声闻也是一样的,他入定以后的话,后来还是他发现要成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面讲,好像声闻、缘觉先暂时——比如说有些人喝酒了,已经醉醺醺的,醉了,最后完全醒来了一样,实际上暂时他的入定的话,不究竟的,暂时的一种寂灭,也有这样的说法。所以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其他的证觉,我现在已经得到涅槃。我们前面迦叶尊者也经常这样。

【尔时如来为彼说法:‘若于诸法未能悉到,何处彼有究竟涅槃?’】

那么这个时候如来会告诉他:“如果诸法未到达最究竟的话,那么真正究竟的涅槃,你从哪里得到的,不可能的。”

最后声闻入大乘的时候,我们讲《定解宝灯论》的时候,有些说是小资粮道的时候,有些说是大资粮道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说法。

【彼等佛以菩提教化,发菩提心,不住流转不到涅槃。】

那么这个时候佛陀以菩提教化,让他们发菩提心,最后的话不住流转,也不到涅槃,最后不住二边。

悲心不住寂灭的边,智慧不住轮回的边,也说是智悲,所谓的智悲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以后,最终的成就也不是一个涅槃。我们修行人的话,暂时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一些境界也有必要,比如说入禅定,禅修,闭关,静修,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安逸、安乐、快乐和空闲,这样闭关和修行的话,它是一种寂灭的状态,那么对佛教来讲,也其实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正因为是这样,《大智度论》当中也是说过:“诸法弟子,若念于佛”,如果我们佛弟子念了佛的话,“当报佛恩,莫入涅槃”,莫入寂灭,意思说不要入于涅槃。《大智度论》里面说:如果你是真正的佛弟子,你真正的想着佛,真正地想报答佛的恩德的话,那就不要入涅槃,像声闻、缘觉一样,处于寂灭的这种涅槃也是不太好的。

然后我们世间当中,终生都不出来,也不愿意跟任何人打交道,我们听起来是闭关,比较好的,但是一直是一种自私,或者说不愿意跟众生相处的话,实际上这也不是很好的。当然我们初学者的话,先到一些寂静的地方断除粗大的恶念、分别念,然后修行,这个都是有必要的。但是从最终来讲,大乘佛教的究竟思想实际上是:“当报佛恩,莫入涅槃”,你如果真的要想佛的恩德的话,那就不要入涅槃,不要一直想着自己。

我刚才说可能极乐法会不开,大家可以闭关的话,有些人觉得是:“哎呦,一个月好好休息一下,所以闭关很好。”大家都是开始拍掌。但是真正你的心态是要好好修行吗?还是稍微休息一下?有些所谓的闭关完全是一种:并不是真正,扪心自问的话,那所有的时间用在佛法方面没有?也很难说。所以闭关者,有些人来讲是,有正知正念的人来讲,当然是利用这个时间一直善于修行,有些人来讲也不一定是成功的,应该有两方面的差别。

【彼悟三界十方空寂,皆如化梦及以焰响,观见诸法不生不灭,不缚不解,不闇不明,如是见甚深法。】

下面讲到这种人,也就是说刚才这样的度化众生也好,或者说最后他就领悟到三界十方一切万法全是空性寂灭,在胜义当中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万法全是空性寂灭的,在世俗当中如幻化,如梦,如阳焰,如空谷声等等,也不成立的。那么同时也见到一切诸法在本性当中是不生不灭,不缚不解,然后不暗不明,如是甚深的道理都一一地彻见了。

【彼见亦无所见,而亦恒见,满诸三界,别异众生,心之信解。”】

他同时也见到了,以无所见的方式来恒时见到。这句话应该这样来解释,不然可能你们有些都不一定懂,也就是说这种人刚才已经通达了一切万法,无缚,无解、无暗、无明,这样的人也见到,见到什么呢?以无所见的方式来恒时见到,恒时见到什么?遍满三界的所有不同的众生的,他们的心、意乐和信解不同。

也就是说,刚才的方式的话,实际上是以无所见的方式恒时见到,恒时见到什么?三界众生,刚才前面也讲了,每个众生的性格不同、意乐不同,还有他们的根基不同,信解不同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当时以,因为通达一切万法的时候,以无所见的方式来获得、见到。

“无境界之境界”,以前憨山大师他经常有一些清净的梦境。有一次他梦见清凉国师,在梦中见到清凉国师,然后他的旁边也有一个著名的妙峰大师也是在那里。然后他在他面前得到了一些不可言说的加持和说法。后来他问这种境界是什么?然后旁边的那个大法师说是:这是无境界的境界,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境界的境界。

就像《定解宝灯论》当中也是讲过,(师念藏文)《定解宝灯论》:“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未见殊胜的见,但是所见没有堕入于偏堕,没有偏堕的见解。我们现在可能堕入一个边,要么是有,要么是没有,或者是白色红色等等,这样的见解,但最后他就无所见的方式来彻见。彻见什么呢?一切众生,整个世界当中,遍满整个世界的所有众生的不同的根基。我们现在可能只能见到,有所见的方式来见到,这个众生在想什么?那个众生在想什么?意思就是说胜义当中一切众生都是法界同体的;那么世俗当中的话,每一个众生的分别念是千差万别的,这些一一都是互不混杂,互不混淆,这样的方式来彻见,所以这也是诸菩萨的不共的一种心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下面世尊又重新上面所讲的意义,以偈颂的方式来讲述。

【“譬如日月光,平等照三千,于善及于恶,而光无增减,如来智慧光,平等如日月,教化诸众生,无增亦无减。】

下面的偈颂,譬如太阳和月亮,平等照耀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那这个时候,前面也讲过,善、恶这些根本不会去分辨的,也不会堕入这是善的、这是恶的;对善也好、对动物也好、人类也好,阳光平等地照耀所有的万物,它无增无减的,不会对哪一个有什么偏堕之心。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来智慧的光芒也平等地照耀、就像是前面的日月一样,平等地教化所有的众生,这个层面来讲也是无有任何的增减,无增无减的。

“善逝天人师,无量功德聚”,好像在《大乘四法经》里面讲的吧,善逝如来是天和人的导师,一切无量无边的功德具足。“其心常平等,具足众行善”,他完全是平等的,利益众生没有任何的偏堕。《大乘四法经》里面讲世间的人天导师、善逝,他其实有身语意无量无边的功德,他的心,也就是说他的智慧完全平等的,而且具足行持一切的善法,不像我们偶尔行善,偶尔行恶,不是这样的,所以在所有的众生面前,他完全是行持一切的善法。

【如瓦师作器,平等和土泥,于中器或盛,沙糖乳酥水,或有盛不净,或有盛于酪。】

下面讲这个比喻,我们前面长行文当中这些都讲过。就像有一个瓦师,他做器、做泥器。他做的时候完全是同等的、平等的材料来,材料全部是泥土和合而做的。那么做的过程当中,它这里面因为装的东西不同,有些是可能沙糖,有些是乳汁,有些是酥油,有些装的水,有些装的甚至不净的粪便,那么还有些装的奶酪等等。

【彼唯取一泥,瓦师用为器,若物堕其中,因彼知器名。】

虽然外面的陶器全部都是泥土做的,而且它是一个瓦师做出来的,但是因为里面装的物质不同,事物不同,那么它这个罐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它那个器的名字就不同的。

有些时候我们说是,比如说这是酥油罐,这是牛奶罐,这是粪便罐,垃圾桶,奶桶,什么桶,桶的话有很多很多的。里面装的不同的话,这个器皿它有不同的名称,自然而然出现的。

同样的道理,有些因为学的大乘的,所以我们整个像皿器一样的众生的智慧,这方面的话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有未来的一个特别美好的绽放,可以绽放的花。但是因为暂时的因缘具不具足的差别,有些叫大乘根基者,有些叫做小乘根基者;有些可能学习的话,我们说藏传佛教者、汉传佛教者。只是在里面所装的这种知识的盛量不同,而形成了对外面的不同的认可,这也是这样的。

所以《妙法莲华经》里面很多的比喻,可能表面上看来很简单的,但实际上尤其是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讲,可能以前对佛教的大小乘的差别,每个众生的根基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这些都是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这样大家明白之后的话,应该有很多方面有新的知识。

【如众生无余,如来随别欲,虽说乘差别,决定唯佛乘。】

那么众生也是一样的,本体上没有什么,从整个来讲“无余”,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如来随着他们的根基和意乐不同,给他们也是讲述了一些不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等,但最终的话,最终确定的就是唯一的大乘。

【无智故轮转,而不知寂灭,若人能知空,远离于法我,彼知佛世尊,所得正真觉。】

而众生因为无知的缘故,一直在轮回当中流转,他们根本不知道寂灭涅槃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有些人依靠善知识的讲说,自己完全能明白空性的意义,同时远离了人我执和法我执,这样以后,完全知道佛陀世尊所证到的、究竟的实相意义。

好像有一部经典叫做《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五蕴性本空”,五蕴的本性本空的,“三世皆如是”,如果我们一念对它生定解的话,也就是说见到诸如来,见到诸佛真正的佛性,也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如果真正见到了五蕴本空,三世一切万法也是如此的,这样的道理的话,哪怕是一念间、一瞬间或者是一须臾间,这样的忆念或者认识的话,实际上是通达了一切万法的本性。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的一样,诸佛的本性实际上已经见到了。他这里也是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一直流转在轮回当中,很难知道的。

【安置处中智,说名缘觉者,】

那么下面讲了三乘佛法,“安置处中智,说名缘觉乘”,“安置”他这里安立的意思,安立如果是中等的智慧,安立的名称是中等的智慧的话,因为《入中论》当中也叫做中佛吧,缘觉叫做是中佛,声闻缘觉中佛,所以他叫做是中等的智慧,比声闻高一点,比菩萨稍微低一点。所以安立处于中中等智慧的,修十二缘起的这样的行者,我们称之为缘觉。

【空智教化已,显名为声闻,若能觉诸法,说名正遍知。】

然后了知单单的人无我的智慧而得到教化的,名称叫做是什么?声闻。如果我们通达了、觉悟到一切万法是空性,那么这个名字就叫做正等正觉,正遍知。

【如有生盲者,不见日月星,彼便如是言,无有诸色类。】

下面讲这个比喻,盲人的话,他就根本不见太阳和月亮、星辰,而且他很坚定地,不但是自己不见,还要很坚定地跟别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太阳、月亮、星辰等等的色法,也没有见到太阳、月亮、星辰,这样的心识。

别人面前实际上是很坚定的。就像我们现在世间人的话,他自己从来都是不研究,从来不研究,说是生死轮回不存在的,前世后世根本没有的;业因果的话,只不过是个别佛教徒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没有的。尤其是有些自己从来都是,也没有关于人的前生后世方面作过任何的研究,同时自己也是并没有很好地修行的人,这些人的话经常也会讲这样的。但实际上真正懂得了业因果存在的智者来讲,它是很可怜的一种说法。

【大医于生盲,为其入慈愍,往诣雪山已,上下及傍行,求得于良药,顺入色味处,如是等四种,和合而疗治。】

看到这样的盲人这样说的时候,作为大医王的话,他就看到这个生盲很可怜的,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悲心。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带到雪山王那里去。整个雪山王去的时候,他有时候去山顶上,有时候去山下,有时候去山的中间,一直这样不断地去寻找,最后求到的什么呢?治他的眼睛病的最好的良药。而且这个良药有四种:一个药叫做是顺入色味处的这么一个药;还有那天说是解脱诸病的、破坏一切毒的,还有随所住处施与安乐的,有四种药吧,这些药他一一地得到了。一一得到之后,把这些配药开始和合,配成药,最后可以用于治疗。为了治疗,他就开始配药,做这样的配方。

【或有用齿啮,或有以石磨,】

做完了以后怎么样使用呢?有些用自己的、自己也好、医生的徒弟也好,他们用牙齿把它嚼碎以后就给他吃。当时没有机器还是有些可能,因为有些药的配方还是有各种要求的,也许是只能用牙齿,不能用其他的,用牙齿来嚼碎。还有些用石头磨细粉,然后给他吃的。

像我们藏药的话大多数都是细粉,但这个要求比较高的。以前我们学院请了一个老医生,我也听了一些课,说是现在很多都是机器,高温下开始磨的。这样的话好像因为高温的话实际上失去了很多药的力量。

包括现在中医也是,比较传统的中医他都不愿意,比如说我们机器里面磨,或者是其他科技化的有些技术,他都并不是很愿意的。

【或以针入身,疗治生盲者。】

还有一些药的话,他就通过针剌入病人的身体当中,凡是他就对这个盲人这样进行治疗。

其实这个病人应该是很可怜的。今天我就听到,前一段时间也这样的,去年的也这样的。现在我们藏地有个别的地方,包虫病比较严重的。好像是唯一藏地个别地方,汉地的话现在这个不是很多,但是藏地有个别的,尤其是我们甘孜州的个别县非常非常多的,而且蔓延得也是很厉害的。然后他们有一些爱心团队让我加入,跟这些藏民要说。以前我做过一些研究,包括去一些国外的时候,他们也是对国内的一些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其实这个包虫病还是很可怕的。有些它叫做是囊肿型的包虫病,还有一些是泡型囊囊肿的病。不管是怎么样,在人的身体里面,前期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发觉的,到了后来真正发现的时候,都是基本上已经晚期了。

现在一个是可能健康教育比较缺少,藏地的话。还有他们藏地有个别地方吃一些生肉、喝一些凉水,因为水源被一些野狗、兔子,还有一些旱獭、牛、羊。它们的身上有个别的一些染上了,染上以后的话一直注入到我们身体当中的时候,很容易……。而且它是,怎么讲,在藏地、高原地方的话,还是蔓延得非常非常的厉害。

我也可能做不了什么事情,但以前对艾滋病这方面做过一些事情,以后的话可能会在这方面,虽然可能其他方面也没办法的,但是要劝这些,很多的健康教育。这个我们可能,还有通过其他的一些平台。我应该算是真实的话,这几天都是发愿,可能做是做不了多少,但还是看到很多病人的这种状况,看起来有些都是做了手术,我看到一个片子,已经做了六个多小时的。我说六个多小时做手术还是比较可怜的,我都那天也做了六个小时,但是我已经——早上八点钟进去,下午两点钟出来的。当时好像是一瞬间的感觉,好像到了兜率天一样的,就没有什么。

不过作为一个病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医生的话,这些医生是真的很伟大,因为整个病人,比如说开腹的时候,他还是一直紧张的状态当中。其实现在我们世间上的很多的对医生、对护士不理解的话,也是不合理的。他们的一些工作和这些应该是——当然这里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可能有不负责任的,也有这种情况。但大多数人来讲,尤其是做手术的这些的话,基本上是每天,我问了一些医生,他们有些说大手术的话,有些十几个小时都是,中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特别特别紧张,一直是在这样的状态当中。

我看到肝包虫,因为那个包虫它最喜欢在肝里面,肝里面营养都是最丰富的。然后它就慢慢慢到脑里面,血液当中、肺里面,什么里面它都可以去的,甚至在骨髓里面都可以的。当他们做手术的时候,比如说肝脏的一部分切除,因为肝脏一般是三分之一可以,如果有三分之一的话,它的再生能力比较强,其他都还可以。所以它如果要切的话,每一个血管,遇到一个血管,然后又要开始很多。听说那天我那个肾也是血管比较多,而且有一个血管是很危险的,如果稍微碰到的话,可能大出血,然后就没有命了。那个医生也给我再三地说了:“你考虑好了没有,你考虑好了没有?”。所以我看到肝包虫的肝做手术的话,一大块全部切掉,然后里面所有的血管的话,医生都一个一个地再做。

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的话,有时候我们病人,不管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藏医也好,治的话,还是有必要治。尤其是我们的健康,做为修行人也是身体不好的时候,早一点去体检,早一点发现的话,早一点可以治疗。不管是什么病,凡是我们身体也没什么可信的,它突然想来一个病的话,很容易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很坚定的,也没有必要特别的伤心、恐惧、害怕。

你看这个盲人他都是,这个医生带到山上去给他采药,如果遇到这样的医生倒是很好的。但是如果遇不到的话,我们不管是什么病人,其实病人在医生手里,是很脆弱的一个众生。好多病人都是很有那种希望,希望我一定要活下来,希望我一定要早一点康复等等。但这些作为修行人来讲,随缘,不会有什么的。这一点我想我们很多道友,心要坚强,无论是面对任何事情。

我那天讲了嘛,我们这个世界是有为法,有为法的话,都不是很可靠的,你看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材料的话,它能保证多少,它的保质期多少?它能保证,大家都知道,最多是一百年,有些是七十年,有些二十多年就不行了,有些是来到世界上都是带着很多严重的病,这样来的。我刚才看到我们楼梯上有些喘气很厉害的,本来是比较年轻,(师模仿喘气),这也是不同的业力。众生的业力不同,然后病也不同、性格也不同、心情也不同,这也是容有的。

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应该是看得很惯,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的,这一点也不怪别人,也不怪自己。看到任何一个众生的话,有不同的心态和性格,也是容有的;有不同的身体和状况,这也是容有的。但我自己在任何时候,大家也应该保持一个特别清晰的头脑,同时也应该有个比较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这样的话,自己都应该很快乐的。

尤其是我们今年在学院当中的话,有些人我觉得还是,心态、各方面也比较不错的。今天中午的时候,我跟有些道友,跟他们见面的时候,我还是了解了一下,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的心态。大多数人的话,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是很好的,修行人应该是什么都能接受的,这种情况也是很有有必要的。所以我在这里,简单的方式来说一下。

【彼既得眼已,即见日月光,复作如是念,昔时无智说。】

那么刚才这个人获得了眼睛以后,他见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这个时候他自己想到,他说:我以前,昔日我真的是太笨了,没有任何的智慧。

以前我坚定地说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世间万物,但我现在看到了外面形形色色的,白、红、绿的各种颜色的各种形状的这些法的时候,那我以前是太愚痴了。他自己很明确地这样说。

【是流转众生,生盲大无智,缘生转所运,无智受苦道。】

同样的,我们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的这些,实际上是跟盲人一模一样的,没有大智慧,而且依靠因缘一直不断地在轮回当中,就像瓶中的蜜蜂一样的,接连不断地在流转。并且因为自己没有智慧,所有世间当中的东西,认为是自相存在的,还是很可怜的。

《佛所行赞》里面讲的吧:“呜呼生死海,轮转无穷已,众生没长流,漂泊无所依。”很可怜的,呜呼,生死大海当中的每一个众生,实际上是没有自由的,轮转在轮回当中无穷无尽的,特别特别的可怜。这些众生一直在轮回的江河当中,被生死的波涛一直吞没着,没有一点的自由。你想得到自由的话,就没办法,最后一直漂泊无所定,漂无所依,特别特别可怜。

有时候我们看到,我有时候感觉这个人生,你怎么说幸福?但是呢,的确还是有很多的痛苦。所以《苦才是人生》很多人喜欢看,不管是领导也好,富贵的人也好,为什么呢?他们都不是很快乐的。表面上看来好像这个人肯定不会苦的,他是世界上是最快乐的人,其实他都看了好几遍。

我那天看到有一个人,他看起来特别特别的成功,有智慧各方面都很不错的,然后他说他看了三遍《苦才是人生》,我说你为什么?他说不管怎么样,反正人生特别特别苦。我想:阿弥陀佛,看不出来,外面是这样的人,但里面还是苦,包装而已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可能真的这个轮回,漂泊在这个世间当中,可以说是生死大海、无穷无尽。

这一点可能没有经验的人、比较幼稚的人一看都是,他不一定明白,他觉得是充满希望、充满阳光,觉得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特别特别美好,结果你走了几步路之后,可以发现这个世间就是这样的。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的话,一个修行比较成功的人、成熟的人的话,相当于是一个老年人一样的,他看到那些幼稚的孩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时候,可能老年人他就胸有成竹的,看到他所有的幼稚的、嬉笑的行为,他不会在意,也不会跟随他。

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也是,自己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看到身边的这些人,有时候开心得不得了,笑得很灿烂的;有时候哭得很痛苦的,痛苦得不得了,哭得特别残忍,那这些都是,是吧,残忍可以说吗?哭得凄惨是吧?是吧?哦。哭的惨,不能说,是吧,可以吧?可以是吧?可以吧?男众不开腔,怎么?可以不?你说,老和尚说,为什么?差不多,一切都是空性的,差不多,反正世界就这样,差不多。

【无智痴世中,如是一切智,如来大良医,出生悲愍体,彼以善方便,演说寂正法】

无明的这个世间当中,如是的一切智,其实他这里,迷茫无智的世间当中,具有——这个翻译有时候不是很好懂的,但应该可以这么接吧。无明愚痴的世间当中,如是具有一切智智的如来正等觉,真的像良药一样的,好的医生一样的。那么他对众生生出慈悲的本体,生出慈悲心,然后他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方法,宣说无上甘露般的正法,演说正法。

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的话,很慈悲的,就像我们世间当中的很多善知识,他不顾自己一切,然后给众生宣讲了特别殊胜的法门。我都经常想到,比如说以前世间当中,给我们传递知识的任何一个老师的话,实际上也非常非常地感恩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可能我们对世间的很多的知识都没办法掌握的。

我们也特别感恩父母,来到世界上是第一个老师。有些有些孩子经常讲:我对父母的印象不好,我对父母的关系不好;我对父母的这种看法是一般般的。但是如果父母没有的话,也许你在这个世界上早就已经腐烂了,早就已经可能变成泡影了,可是父母不让你死、不让腐烂、不让你死亡,一直保护着,这也是应该感恩他的。更重要的,我们现在点滴滴的很多的知识,依靠父母的身教、言教、意教,他有不同的身语意的爱护和慈爱,我们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所以真正从逻辑的一些思维来观察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特别感恩世间的父母和亲朋好友。

但更重要的,给我们指点出世间的善知识们,这个是特别的难得,在这个世间当中,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修行和智慧,给我们指点一个,世间上的所有的老师无法指点的一条路。这一点我们可能其他的,比如说我自己有钱有能力有智慧的话,全世界的学校里面,我都可以去求一些世间的知识,但是真正的智慧的话,唯一的佛陀,或者说佛陀追随者的善知识们可以讲到。

以前佛经里面有一个婆罗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特别的聪明,好像二十几岁的时候通达很多的学问。他想整个世界上我是唯一的,最聪明的,最了不起的智者。后来他去了一个国家,他在那个国家里面学射箭,这个技术他就完全掌握了。然后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做船的,浮水的,这个他就马上掌握了。又去了一个地方,做宫殿、修房子、建筑,这个他也马上掌握了。

他认为自己可能真是世界当中很了不起,当时去了十六个国家。后来他看到了一个沙门,刚开始的时候沙门没有看过,以前根本没有看过,这样的一种光头,觉得是奇怪的,到底他是什么?但是他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的。他们开始聊起来了,聊起来了以后,因为这个人很傲慢:世界上所有的知识我都精通。后来这个沙门跟他说:那你懂不懂调心的方法?他说调心怎么调?他说调心通过先调身体,然后调自己的心。调自己心的话,即生当中也很多的,心获得自在的时候,事情可以解决;来世的话也是依靠十善,六度,四摄,完全可以行持很多的善法,最终获得快乐。后来他发现自己原来只懂得世间的技术而已,出世间的尤其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知识都没有懂得。

因此,我们看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我想是怎么讲?世间的老师都是可能,现在在世间上包括各个大学里面的去找的话,应该是很多的。但是出世间的,尤其是真正心灵获得快乐的,获得坚强的,获得滋润的,有大悲菩提心而获得滋润的。更重要的,对我们来世漫长的这种生活奠定基础,非常坚固的基础,这样的善知识,在我们人生当中不是很容易的。那么得到以后的话,即使你依止善依止善知识的时间不长,也应该——最少也是获得部分的教言和窍诀。这样之后的话,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依止善知识时间是特别、终身都是如影随形,想是这样想的。但是这个因缘,世间的很多都是——万法都是无常的,不一定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因缘,但是至少也是获得了意传加持也好,身传加持也好,或者说言传的知识也好,窍诀也好,这我觉得很有意义的。

不知道刚才是什么里面说起来了的,突然就蹦出来了。

【无上佛觉智,演说最胜乘,广说处中际,中智导师者,怖畏于流转,为赞异菩提。】

下面说无上佛陀具有觉悟的智慧,他演说最胜的乘。同时也广说中等的智慧,也就是说缘觉,中智的导师者。对整个轮回畏惧流转的,对他们宣说,以另一种方式来赞叹菩提。

因为声闻乘他们也害怕轮回当中去流转。但是直接讲菩提的话,可能他们也不是很容易接受,所以他以另一种方式来赞叹菩提。

【出离三界已,声闻自知住,如是念我得,涅槃无垢安。】

出离三界以后,声闻完全已经满足了,自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住在涅樂当中了。那么这个时候他想:我已经获得了无有烦恼障碍的这样的一个涅槃,无垢的这种安乐。

【当得诸法觉,涅槃甘露处,大仙于彼故,为其入悲愍,告言汝愚痴,莫念我是智。】

获得了诸法的觉悟,这就是像甘露一般的涅槃。他就认为这样的。那么这个时候像刚才五通仙人一般的佛陀,对这些声闻缘觉也是很有慈悲心,“入悲愍”。然后告诉他们,你们这样的智慧很愚痴的,不要认为这是我的智慧。

因为声闻缘觉其实在最究竟的意义上面,还是懂得不多的,不应该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

【若有于仓舍,汝住彼中时,外有则不知,汝是小智者。若住彼中时,知外作未作,彼亦未是知,况汝小智者。】

为什么他没有智慧呢?下面用五种神通来进行,给他进行呵斥。比如说住在一个仓舍、房屋当中的话,你住在里面的时候,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你就没办法知道的。所以可以说你是愚痴,没有很大的智慧。或者你住在这个屋子里面的时候,外面所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做的事情,这些情况的话,发生的事情和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些你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更何况说是其他的——比较远的地方,或者是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

前面讲的是,这个是天眼通吧,眼睛看不到,或者是宿命通,是吧?先看看是不是天眼通?应该这两个偈颂是一个意思。

【五逾阇那量,若有音声出,汝不能闻彼,何况别远住。】

然后下面说,如果五由旬以后,五由旬以外的地方,发出了声音的话,你就根本听不到,更何况说更远的地方了。

那说明你们还没有获得了什么呢?天耳通的意思,第二个。

【他人于汝所,若爱若恶心,汝不能知彼,如何生普慢?】

然后第三个,他人对你所做的一些憎恨也好,贪爱也好,这些的话,你就根本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样?他的心态,对你爱还是恨,对你还是怎么样,没有他心通。

这个指的是没有获得他心通,应该是第三个。

【欲向俱卢舍,不步不能往,】

还有像一个俱卢舍左右的距离的话,不接触地,你就步行,在虚空当中飞的话,你就根本没办法行持的。

那个应该神足通是吧,你没有获得神足通。

【汝胎所有事,汝亦忘彼时。】

“汝胎所有事,汝亦忘彼时”,你包括胎中的时候也好,在胎中之前的所有前世的这些事情,都是已经遗忘了。

都已经遗忘了,这样的话,说明你没有宿命通。其实宿命通没有的话,有时候我们也很——包括世间当中也有这样的吧。以前佛经里面讲,梵天他认为七十二个世代当中,前面的天人都死了,他一直没有死,他认为是他是常有的。他一直认为所有其他众生都是无常的,自己是梵天王,认为是常有的。后来佛陀想度化他,就带着目犍连、舍利子、还有嘎达亚那。他们这些阿罗汉全部都是飞到他头上,全部坐在他头上,对他进行呵斥:“你为什么说你是常有?”然后他讲了一些理由,理由都不成立。后来他说那我为什么是这么长寿,原因是什么。

然后佛陀当时告诉他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以前你做大臣的时候,救过一些人。本来一个村子里面的人全部要杀掉的,当时你做大臣的时候让你判死刑的,你就中间做一个密道,把他们全部都救活了。还有你当时好像变成什么,在海上有一群商人,船翻的时候你救过他们。因为这个原因的话,你在世间当中很长寿。后来说三十六个劫以后你也死亡,佛陀就告诉他。

所以我们有宿命通的话,会知道哪些众生长寿,哪些众生不长寿。而声闻、缘觉有是有一些宿命通,但是他们不多。“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我们不是说声闻缘觉有四种不知因吗。因为时间不知道,时间隔得时间太长了的话他就根本不知道中间,比如说几个劫以后的,五百个世以前的话,佛陀知道,声闻缘觉就没有办法。然后“境不知因”,像目犍连的母亲在聚光佛的刹土,他的母亲转生到那里,他因为距离太远了,就没办法知道的。“细不知因”的话,因为有些因果特别细微,佛陀的遍知智慧才可以的。但是一般声闻、缘觉的话,太细的一些道理都没办法的。还有“多不知因”吧,比如说佛陀的十八不共法,相好的因,包括世界上的所有的叶子的数,这些的话,太多了,那么佛陀能了知,声闻缘觉就不知道。

所以说他这里,声闻、缘觉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佛菩萨完全地能明白的意思。

时间马上没了,我就讲快一点吧。

【若得五神通,乃名一切智,汝痴无一知,而说是智者。】

若得到了五种神通,名可以叫做是一切智。那么你们没有得到一切的智慧,一无所知,所以,怎么会说是智者呢?没办法说是智者的。

【汝欲一切智,出生于神通,若住空闲处,神通则可出,思惟清净法,则当得神通。】

如果你想获得智者,并且获得了五通的话,你先应该去往寂静的地方、空闲的地方,然后五通可以出现的。这个过程当中你应该思维诸法清净、空性、无常等等。通过这种途径获得了“则当得神通”。

【受义诣空闲,思惟入静定,得五神通已,不久具功德。】

那么声闻听到之后,他们也到空闲的地方去进行思维、入定,最后获得了五通。不久具足了所有的这些功德。

这是刚才跟前面无智的人,无智的人不是,前面他虽然有眼睛,但是后来没有五通的时候,这个无智的人。应该是不是,我解释的时候稍微那个了。

【如是诸声闻,念得涅槃想,诸佛说彼等,小息非涅槃,是诸佛方便,为说如此道。】

那么同样的,声闻、缘觉的话,他有获得了涅槃的想,诸佛说是你现在是小休息,不是真正的涅槃,佛陀以方便方法来给他宣说了这个道。

【若离一切智,无有发涅槃,三世智无边,六度行清静,空寂及无相,作愿亦除舍,】

如果远离了一切智,那“无有发涅槃”,无有证悟涅槃,无有出现涅槃的。三世的智慧是无边无穷的。下面讲修行的方法,三世智是无边无穷的,六度也可以行持清净的。在我们世俗谛当中,你可以求三世智,你可以求六度。还有寂灭和空性、无相;“作愿亦除舍”的话,无愿的意思,他那个翻译的方式。“除舍”意思是无愿的,这个愿也舍除,愿舍除的话,无愿的意思。

【及以菩提心,别法向涅槃,及四种梵行,四摄亦赞说,为教化众生,胜仙而说此。】

以及修菩提心,还有通过各种方式来趋向涅槃。“别法向向涅槃”的话,通过各种方式,各种修行方法来趋往涅槃。以及修四种,我们前面讲过的梵行,四种摄受,大乘的四摄,以这种方式来教化众生,这就是五通仙人所说的那样,是世尊,大乘佛菩萨,他所讲到的非常甚深的窍诀。

【若复知诸法,自性如幻梦,不实似芭蕉,亦与音响等,及知彼自性,三界无余残。】

如果我们知道一切诸法,它的自性如幻如梦,它不会有任何的实质性,就像是芭蕉树一样的,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实心的,但实际上你一个一个地剥开的话,最后根本得不到。也同样像空谷声一样的,好像表面上听起来是有,但实际上真正你去寻找的时候,也是没有的。同时也知道一切诸法的本性,在三界当中,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残余的,没有什么其他的,所有的本性,如梦如幻如泡影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

【不缚亦不解,不知于灭度,诸法平等空,无有异体者。】

那么在胜义当中,“不缚”,没有什么束缚的,也没有什么解开,解脱;,也“不知于灭度”,不像声闻、缘觉一样,好像有一个实质的灭度。一切诸法实际上是平等的、空性的、无有他体的。

【此亦无所见,不观于一法,彼见大智者,法身无余残。】

以无所见、无所观的方式来对一切法应该了知,见到它,这是大智者的,也可以获得了无余的法身。

你以无所见和无所观的方式见到一法的话,实际上是见到诸法,见到诸法的话,这就是法身的境界。

【无有于一乘,一乘此中有,】

这样的话,“无有于一乘”,他这里无有三乘,好像藏文当中是三乘,最终的话,无有三乘,但是在我们名言当中,最究竟的一乘还是存在的,可以这么讲。

最究竟的意义上没有三乘的,但是暂时来讲,为了引导众生,也可以说是,究竟的一乘也可以说是存在的。

【诸法皆平等,平等常等等,】

诸法在胜义当中是平等的,平等也是常平等,或者说一切诸法的话,胜义当中空性平等的。世俗当中显现是平等的,那么胜义和世俗现空无二,也是常常平等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吧,这个我就直接这样说的,到底怎么样,也可以这么解释,“诸法皆平等,平等常平等”。

【知如是智已,涅槃甘露安。】

如是了知这样的智慧以后,实际上真正大乘的像甘露般的涅槃,或者是究竟的解脱,安乐和解脱,这种涅槃像甘露一般,谁已经服用的话,贪嗔痴的所有的病完全都是可以治疗的,最终获得了究竟圆满的安乐,这么一个境界。

所以说,我们应该按照,这品已经讲完了是吧?字面上可以这样解释吧,基本上藏文和汉文可以能对得上。

我们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