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入门系列讲座(一):《密宗断惑》

《密宗断惑》

智诚堪布讲解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一、密宗断惑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开始辅导密宗入门。这是一个系列的讲座,今天是第一次辅导,后面还会有一些关于密宗的基础知识。打个比方,门可能会有好几道,有最远的门,中间的门,还有离正殿最近的门。其他的比如四加行也算是入门。今天讲的不一样,相当于比较近的密宗入门。

这次主要讲和密宗有关的知识,但不是正行。正行包括非常超胜的见解,还有特别殊胜的修行,这些我们也讲不了,大恩上师在《大幻化网》等密法课里都会讲得很详细。

要进入密宗的正行,有一些知识可以提前了解一下。比如它的功德、不共的特点,可以做一些介绍,这些算是比较近的入门。所以这次讲课既不是正行,也不是平常所讲的很基础的入门。前面讲过的包括贤善人格、暇满难得等也是入门,但是这次还是有一点点差别,是针对密宗本身的入门知识做一些介绍。

今天的第一次讲座主题是密宗断惑,这个名字起得有点大。很多大德在不同的地方都讲过这些,真正来讲能够断惑的,都是能够证悟或者完全通达的高僧大德。像我们这种完全断惑不敢这样说,但是名字不好取,如果不取断惑取什么名字?

以前在学院的时候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都讲了很多的密法,我基本上都认真地听过,也思维、抉择过这些方面的内容。完全通达肯定不是,因为学的不算很多,但也还是懂一些原理和基本的见解。所以今天应该可以介绍一下入门的观点。

为什么密宗要断惑?比如解脱道对于世间人而言,只是少部分人的奢侈品,大多数人对解脱道没有兴趣。因为这些人对于解脱道不了解,所以衍生了很多疑惑。为什么要皈依?为什么要去拜佛?为什么要去出家?所以,有些地方针对解脱道本身也会遣除一些疑惑。

在解脱道之上的大乘道,也是会让一些人有更多的疑惑。因为大乘解脱道针对共同的解脱道[1]来讲,又有不同的地方。大乘之道不单单是自己解脱,还要救度所有的众生。因为大乘道所证悟的功德如此广大,修法也是如此难以琢磨。为什么?因为二无我空性对一般人来讲,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有六度,甚至于有些人看到如果要成佛,必须砍断自己的脖子、手脚等去布施,就根本接受不了。

难道就没办法通过一个世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修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大乘的佛果存在,就意味着和世间道完全不同。所以一般的世间人或者小乘行者对于大乘的存在,也是有怀疑的。

下面我们回到主题上。密宗是大乘最顶级的存在,比一般显宗的大乘还要究竟和迅速。它的修行理念、见解、修行方式,世间人不通达,小乘人也可能不通达,大乘显宗的修行者如果不学习也很难理解,所以产生很多的疑惑很正常。

对有些人来讲,不用回答他的疑惑,因为他不是真心要遣除疑惑。如果根基不到的人也不用给他回答。有些人的确想学密法,但内心的疑惑挥之不去,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遣除他的疑惑。

遣除疑惑可以通过很多相应于小乘、大乘的方式回答,还有把密宗可以讲的这部分进行解答。上师们经常讲,密宗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而是因为对于很多一般的根基来讲,如果讲得太早,他接受不了,会有诽谤、退失等过患。

所以保密是一个阶段的,比如这个修行者的根基成熟了,就不需要保密,直接给他讲殊胜的法要。世间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些出家的戒律对于居士来讲是保密的。是不是永远保密?也不是,什么时候你出家了,想学戒了就不保密了,必须要给你讲清楚。还有很多大乘般若波罗蜜多,有些时候也要保密。是不是永远保密?也不是,到一定阶段也会解密。

密宗保密的原因,并不是有不好的东西需要隐藏。比如做了坏事不敢说,否则会被抓,或者舆论的压力很大。密宗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绝对不是。对于密法来讲,如果真正要学习,越学习越会对密法产生信心。

在密宗开许的情况下讲一些可以讲的东西,就可以遣除有些人的怀疑。如果犹豫不定就会选择来学;如果有了一定信心就可以增上信心;如果已经完全没有怀疑,这些关于解惑的讲座对他来讲可能是不需要的。

此外,对于完全不相信或者善根一点都不成熟的人来讲,也不需要了解。然而对于中间的这部分人,你讲了他就没有疑惑,不讲则疑惑一直会存在,对这部分人肯定有必要讲。

现在很多道友正在密法班学习,但是不是按照比较严格的要求进了密法班?这个也不一定,因为进入密法的修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加行修完了,达到了可以听密法的最低标准,这时候上师们就开许你可以进密法班。还有一种标准是通过修持三要道,你的出离心、菩提心,还有对如梦如幻的空性见解等达标,这种是真正达到了密宗的入门标准。

所以有两种标准,一种标准是修完加行可以得灌顶、听密法,这种标准很多人都达到了。咬牙修四个加行,不管怎样熬完了,拿到了许可证就可以听密法,但修持密法或者要获得与密法相应的标准可能还欠缺。所以这种人可能一边听密法,一边又返回来补课,重新修四加行、修菩提心、抉择中观见等等。把这些学好之后,第二个标准——可以真正与密法相应的及格线也达到了。

所以进了密法班之后,还是需要不断地学。意思是什么?进去之后可能会在学的同时生起很多的怀疑。因为该做的准备可能还没有做好,只是在几年中学了一遍《前行》,四加行修了一次,该听的上师讲的直播课可能也听了。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相续和密法相应的标准还达不到。只是做这些努力,足不足以让你达到和密宗的法相应的标准?这还不好说。我们一方面要遣除怀疑或一些其他想法,一方面也是一种鼓励,说明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密法在佛法中是特别殊胜的一种法要。以前西藏的译师们去求法的时候,国王对他们都有要求。第一,要去求戒律。为什么?因为戒律是佛法的基础。第二个是般若。为什么?因为般若是佛法的精华。另外密法一定要求取。为什么?因为密宗是佛法精华的精华。这三大类法要一定要求。

所以说密宗是非常殊胜的法,如果要学习密宗也需要具足很多条件。一方面要修四加行,要学习一些相关的中观或者如来藏的经论,在自相续中要有这些见解和认知,还有一些修行都要达标。不断地累积智慧和福德资粮,慢慢可以相应到能够修密法的高度。

因为密法的法很高,如果我们的相续很低,二者之间就产生不了相应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根基通过不断地修炼,提升到一个高度。那时法和你的相续就可以相应,就可以感受到密宗非常强烈的加持力和不共的功德。

为什么有些人学了密法之后没有感觉,甚至于觉得不过如此?觉得以前吹得厉害,相续中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密宗也不是什么法术,如果我们的根基不够,的确没办法和它相应。这不是法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相续过低。这时候有福报的人就会继续积资净障,没有福报的人就会退失。

我们不要做那种没有福报的人。因为法的确非常殊胜,没办法相应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条件还没有达标。那么怎么办?放弃了吗?放弃太可惜,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密宗的一些次第,比如前行来提高自己,这很有必要。

这么殊胜的法要,我们要趋入,遣除怀疑是其中一个要准备的工作。前面讲过,一方面要修加行,闻思有关的经论,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密法方面的内容、知识,尽可能遣除相续中的疑惑。

有些人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疑惑,有些人则是福报不够,有些人可能是受到了很多外缘比如邪知识、邪友、邪论等等的严重影响,暂时来讲没办法澄清这些知见。如果是因为不了解,那么我们就去了解,慢慢也可以把很多疑惑遣除。

今天大概分了几个问题,首先要讲的是第一个:

甲一、关于密宗是否是佛法的疑惑

这方面的疑惑当然有很多。我们大概归纳一下,有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些是某些地方出现过的。下面分几个小问题来阐释:

1. 有人说密宗其实是印度教,有人说与西藏苯教相似。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很多地方也出现过,认为密宗其实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其本质已经不是佛法,而是变成了印度教。还有人因为密宗现在在藏地很兴盛,很多地方和西藏的苯教相似,也是受到苯教严重的影响,密宗的本质已经不是佛教。也有这样的说法。

这都是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什么?认为密宗是印度教的观点,依据主要是认为密宗的仪轨以及做法等与印度教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就认为密宗其实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还有观点认为密宗的这些做法在小乘的教法,以及大乘显宗中没见过,据此判断密宗已经不是佛法。

下面就分析这些疑惑该怎么遣除?外表形式上相似,或者说某种教义相似,单单依靠这个不能判定二者就是一样的,只是相似而已。

比如外表相似。有些印度的苦行者穿得和以前的瑜伽士差不多,手上有时候也拿个天杖,和莲花生大士的天杖很相似,有些也有火供的仪式。所以外表是相似的、形式上也相似。

还有些教义也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教义相似就依此而判定密宗就不是佛法,或者印度教、苯教就是佛法,不能这样来推断。因为在法界中有很多的缘起显现和规律都可以去发现,比如科学家可以去发现存在的规律;风水师也可以发现法界中存在的规律;包括一般的人也可能会发现:在这个法界中的某种联系和规律;外道也可以通过禅定或者智慧发现一些世间的规律。

有些规律是共通的,谁发现都可以用。所以,外道也可以用、世间人也可以用、科学家也可以用、当然佛教也可以用。不能说都发现规律都在用,那大家就都是一样了。有些相同点是有的,大家都可以使用,单凭这一点肯定不能认为大家都是相同的。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核心的部分不同。

麦彭仁波切《中观庄严论》的注释里面也讲过这个问题:很多名词、个别的教义相同。比如:外道也讲因果,有些外道也讲类似于五戒的教义,也是不能杀生,有些地方对于不饮酒也特别严格。当然,有些过患是大家都发现的,但不能说明佛法就和其他外道一样,这种粗浅的理由不能成立的

最关键的是,佛法的核心和外道不相同,比如二无我以及很多其他不共的修持方式。所以,不能因为有些相似的地方,就认为二者一样。

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利他。既然是以利他为主,那么佛法传到不同的地方,肯定会融入一些当地的特色。如果真正要利他,全盘照搬到不同的地方就不一定合适。

佛陀当年在印度所制定的一些修持方式,还有规矩、教义,是根据当时人们的思想、气候和风俗。如果把这些全盘挪到其他地方,那就行不通。如果你坚持要一成不变、全盘复制,这样就会因小失大。别人接受不了你复制过去的风俗和习惯,他就会在排斥外表的同时,把佛法的核心和精华的内容也排斥了。

佛法在传播过程中,不管是往以前汉地传、藏地传,还是其他地方传,都融合了当地的一些习惯风俗。所以,当地的人也会用他们的一些习惯来解读、使用佛法,这样来讲会有点不一样,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单单是密宗,大乘的显宗也一样。现在汉地大乘的佛法,和印度很多的佛法比较起来,从形式上面讲很多都不一样。比如乞食这一条在汉地就没有实行,还有着装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也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做的调整,但佛法的核心——出离心、菩提心、空性不会变。有些时候变得和当地的一些教派有一点相似,这并不能说明它就不是佛法了,要看它的核心是否改变。

比如水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就是方形的;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形的;大容器是大的;小容器是小的,但是水可以解渴,水的作用不会变。不管外表怎么变,在不同的容器中再怎么装,水的核心不变。

密宗也是一样,它可能在传到当地的时候,融入了一些当地的元素,但核心没变。我们在下面还会慢慢来讲这个问题。正如无论容器是什么,水的特质不变一样,虽然被当地的风俗习惯包装,佛法的本质不会变。

前面讲了有些观点认为密宗是印度教或者苯教,因为外表或者形式有点相似的缘故。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成立不了。

2. 有人说因为小乘、和显宗的经典里面没有记载密法,所以密法不是佛法

第二种是什么疑惑?在小乘的经典中,没有记载有关密宗的很多见解和修行的方式;不单单是小乘里面没有,大乘显宗的经典里面也没有见到很多密宗的修法。因此有些人就判定密宗不是佛法。

这个观点我们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其实在当年大乘佛法出世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学过《大乘经庄严论》《智慧品》《宝鬘论》等都有讲到这方面的观点,即大乘非佛说。很多大乘的见地比如二无我、报身常住、无间罪可以不受报等等很多观点,在小乘经典中根本不见记载。有些不懂大乘佛法的人就认为,大乘非佛说。就是因为在小乘的经典里面,不见记载的缘故。当然此处的疑惑也类似于这种观点。

佛法的三转法轮中,初转法轮是对于普世大众讲的,大家都能接受这个讲法,当然前提是想出离轮回,有善根的人。对于普通的佛弟子讲的是初转法轮的“四谛教法”。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一部分能够接受般若波罗蜜多,能够发菩提心的人讲二转法轮。在二转法轮中,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教法和修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讲了三转法轮,三转法轮在能够通达般若波罗蜜多的教义的前提之下,进一步讲了如来藏。

修法是这样逐渐上去的。刚开始讲普适大众的一些修法,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往上走的时候就不一定有共同的。所以,这里面有共同的,也有不共的。

针对 “小乘的经典或者显宗没有记载,所以不是佛法”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参照破斥大乘非佛说的观点。这里不用再讲,因为在很多地方已经讲过。这是一个相似的理由。《智慧品》里面破过,《大乘经庄严论》专门有一品来破这个问题。

第二个破的方法,为什么有些地方没有讲密法,有些地方讲了密法?这个方面有一定的区域性。有些地方出现了显宗,它里面可能没有密宗的修法;有些地方可能只有小乘,没有大乘或者密宗的修法。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有些地方没有就可以说“密宗不是佛说的,不是佛法”?当然不可以。

我们分析一下,打个比喻讲,就好像具有暇满人身的人,如果具备了暇满条件,这部分人会自动地汇集到佛法兴盛的地方去。为什么?因为他有这个因缘。大家修加行都学过,具备暇满人身就必须要生佛法中土。所以,如果是具备暇满人身的条件的人,自动会汇集到和他相似业力的佛法兴盛的地方。这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讲。

但是还有差别,佛法兴盛的地方有不同的教化的区域。通过什么来分?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根基特性。相同的根基会转生到一个地方去。当众生根基成熟的时候,佛或者菩萨的教义就会在这个地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现。展现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的解脱道,附带也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佛法的主要核心是让众生解脱的,但是解脱的同时要解决一些其它的问题比如没钱、寿障等。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可能修不下去。所以,主要是引导众生解脱,附带解决一些其它的世间生活方面的问题。

众生的根基在哪个地方成熟,佛菩萨的教义就在这个地方以各种方式呈现。比如现在大概可以分南传的教区,泰国、斯里兰卡、缅甸这一带主要是南传佛教比较兴盛。佛菩萨的教义就在这个区域以相应他们的方式呈现出来,有他们特有的修行的见解、方式和习俗。

汉地、日本,以及以前的朝鲜半岛,这些地方大乘佛教比较兴盛,都叫北传佛教。北传佛教根基成熟的时候,佛菩萨的教义在这片区域就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呈现。北传佛教呈现的方式就和南传教区的不一样,修持的方式比如净土宗、禅宗、唯识宗等教义在这片地区特别兴盛。而南传佛教的很多影子在这里都没有。

还有一片是藏传教区,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藏地一带。佛菩萨的事业根据这一片区域人们的根基,又呈现出一种方式:主要是解脱,附带解决他们的问题,比如打卦这些。打卦为什么在藏地那么兴盛?因为在讲解脱道的同时,也解决他们的其它问题。

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的这个问题,有些时候不一定要完全相似,总体来讲都是求解脱道的佛弟子,但是总体当中还有差别。这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教法,其差异性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教法有差异?物以类聚。有什么样的根基种姓,他就自动投生到哪个地方去,暇满难得的人基本集中在一块。大部分的集中在这儿,有些偶尔跑偏了的,他也会自己找回来,基本上都是这样。

有些教法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因为虽然都是佛弟子,但是根性不同,这里面就出现了有些法是共同的,有些法是不共的。共同的法是什么?比如禅定、出离心、守戒律、因果见、十善业道。

也有不共的法,南传佛教有其不共的修持方式,比如禅观、经行。北传佛教、藏传佛教也都有自己的不共特点。有些地方小乘有,大乘中也有,是共同的。大乘当中有的,小乘就不一定有。密宗也是一样的,小乘和显宗里面有的,密宗里面都有,但密宗有的,其它地方就不一定有。

为什么在小乘有些教典里面不出现密宗,有的时候大乘显宗也不出现密宗,或者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流行密宗,而其它地方流行密宗?刚刚讲了,主要是不同的地方有相应的根基汇聚,然后通过相应的方式给众生做调化。总体来讲都是解脱道,但是差别来讲,风俗习惯不一样。因为根基不一样,所以不要求全部都是齐刷刷的,一模一样的。

包括小乘里面分那么多派,显宗里面大乘也分那么多派,密宗也分了很多派,这是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根基不一样,大家的需求不同。一个菜系是不能满足大家的,所以分了若干个菜系,大家都可以吃自己喜欢的菜。

佛法也是一样的,为什么这样?是不是像有些地方讲分裂了?其实不是分裂了,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调化的方式肯定不一样,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义。

所以,不会因为在这个地方没有出现密宗,它就是假的。不能说小乘、大乘显宗里面没有出现密宗,密宗就是假的,不能这样讲。这是似是而非的观点。刚刚我们大概分析了一下,这种观点站不住脚。

可能还有其他的观点,这里大概就讲这两类。

3.正面建立

正面建立什么?正面建立密宗是佛法。

怎样正面建立密宗是佛法?其实这个也比较容易,从密宗核心基调来建立密宗其实就是佛法。如何从基调上来建立?基是根基,是基础,基调是根本基础的意思。不管再怎么修密宗,它的基调不变。什么基调?就是佛法的基调。

为什么可以建立?我们来分析一下,其实是很容易的,包括现在我们所学的法都可以作为证据来建立。密宗是佛法在初级阶段的时候就已经成型。比如我们在进入密乘之前,密乘行者首先串习的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的,是四法印,以四法印来印证佛法和外道是不同的。

在进入密宗修法之前,四法印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承许的,是需要着重来学的。现在很多密宗弟子都在学这个。四加行中的内容包括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这是肯定要学的。五加行着重学的,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积资净障等,没有一个不是和佛法完全相应的。

所以在进入密宗之前的基调是着重把这些基础打得特别牢。四加行、五加行,以及见解方面的二无我[2]空性,般若波罗蜜多,都需要着重学,这和显宗没什么差别。此外还有一个要着重学的是如来藏见。

现在上师正在讲的《宝性论》,里面讲的就是如来藏。为什么要讲?必须在进入密法修学之前把整体的基调确定下来。这个基调确定了就完全可以证明你就是一个佛弟子。这是毫无疑问的,怎么可能不是佛法呢?肯定是佛法。

因为在进入真实的密宗正行之前,这些教义是着重要学的,尤其是不共的皈依三宝、出离轮回、发菩提心、中观正见、如来藏见这些全部都构成密宗修法的总的基调,都特别重要。

为什么很重要?比如我们要确定这个东西是什么,那么它的核心价值是很重要的。如果核心内容确定了,外围的所有东西都是围绕它服务的。这个方面来讲没办法做假,核心内容已经确定之后,再怎么伪装都是不可变的。

为什么做不了假?因为在前期的时候,需要大量修持皈依三宝、菩提心和四加行。四加行是引发出离心而求解脱的,是要进入大乘的,这些全都是密宗最基本的东西。

在核心基调定下来之后,其他的分支就很容易确定。就好像一个间谍卧底,如果他是卧底的身份,那么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围绕这个卧底身份服务。核心一旦建立,所有全是为核心服务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确定密宗是佛法。

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确做不了假,很多上师在讲法之前都再再强调出离心。大恩上师也再再强调四加行特别重要,出离心很重要。如果不修出离心,你都不算是佛弟子。这个不是假装强调,的确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而且一定要让我们修出验相来,发自内心地生起出离心要出离轮回。出离轮回的教义是密宗法发明的吗?和显宗和小乘对照,里面的教典和修法都是一样的。

有了出离心之后还要强调发菩提心。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入菩萨行论》学了好多年,一直在强调菩提心。菩提心是干什么的?不单单自己解脱,而且要让所有众生解脱。这和大乘显宗的菩提心没什么差别,不是密宗在显宗大乘之外又发明的一个菩提心,再怎么观察都完全一样。自己要解脱,要为所有众生解脱是已经定下来的,必须要修到量。

我们至少要念十万遍发心偈,上师说光念十万遍是不够的,念十万遍要生起来,再再强调发心不重要生心才重要,这就在培养密宗修行者的核心的价值即大乘,就要利他,和显宗没什么差别的。

密宗只不过是快速成佛的方式而已,它的核心基调一旦定了,所有的修行包括菩提心的引导,以及所有的身语意全部都是围绕菩提心而去引发。

密宗行者在进入密宗之前,要做大量加行的修法。甚至于如果你没生起出离心,没生起菩提心,在以前来讲都不给你传密法的。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还不算是佛教徒,那密宗对你来讲,已经失去了其价值。

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也不会给你传密法,因为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密宗根本不是密宗。修学密宗是为了快速成佛,没有菩提心就不会想去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所以这样的密宗不算是真正的密宗。

通过这些大量的修行之后,这个密宗修行者的骨子里面已经完全修炼成为了众生而追求解脱,这种精华思想已经完全变成他的一部分,完全渗入他的骨髓。当被这种修行思想改造之后,所有的密宗修法是不可能偏离的。绝对不可能存在把菩提心修好之后,但到了密宗全盘推翻不算,而重新来过的可能。

为什么一再强调要让密宗初学者在前行的时候,要修好真实的出离心?就是为了让你变成真正的求解脱道者。为什么这么强调让你生起菩提心?就是为了让你变成一个大乘的行者。在这个基础上,密宗就可以帮助你快速解脱成佛。

所以,不可能刚开始让你那么努力地去修菩提心,最后到了密宗时候全部没有了,这是不可能的。前面讲了,密宗绝对是真实的佛法。密宗的修行可以让我们快速地解脱成佛,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和更圆满地修行,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这个侧面观察,密宗最核心的基调,绝对是佛法,这一点不用怀疑。

换种理解,密宗是另外一种成佛的方式,它是更适合于密宗行者的成佛方式。我们知道成佛的方式不只一种,不是只有密宗才能成佛,显宗也可以成佛。但密宗的修法算是另外一种成佛的方式,就是适合于密宗根基的人,修这个法可以快速成佛。如果不是密宗根基呢?那就相应不了,可能修显宗的法成佛,对他来讲更快一些。

密宗法要很殊胜,如果首先是利根,再加上以前可能发过愿,对他来讲,密宗就是非常迅速的成佛方式。如果不是密宗的根基,可能修密宗的法反而慢,因为他总是生不起信心,对他来讲也许修显宗更快。是他跟自己比更快,不是说密宗的修行没有显宗快,不能这样安立。一般显宗的修法,客观来讲稍微缓慢一些,从很多地方都可以做比较。但今天我们不做比较,主要是遣除这方面的怀疑。

前面讲了密宗是佛法,因为它前期所作的加行是真实的,不是糊弄我们的。真实加行,必须要生起出离心,必须要生起菩提心。修加行的时候必须要很严格认真地修,不能作假。在修法的时候,大家也应当体会到了。其实可以反证,我们自诩自己是密宗弟子,反过来讲,我们还要认真落实加行的修行。

刚刚我们从那个侧面证明了密宗是佛法,为什么?由于密宗在之前做大量加行的原因,他心里面早就被改造成大乘的行者,他内心中大乘的教义,为了众生成佛的菩提心很坚固,所以证明密宗是佛法。因为佛法无外乎要解脱轮回,为了度化众生发誓成佛,密宗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们说密宗不是佛法之外的东西,一定是佛法。

反过来对我们这些密宗弟子也提个醒。如果我们自诩是密宗弟子,或者我们想要修密法,那一定要好好地落实加行的修行。前面讲的四法印、四加行、五加行、二无我、如来藏见等等,一定都要认认真真地修。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就尽量多学;如果没时间精力,那就有针对性地把要学的比如四加行、五加行精通,精通之后反复修,然后生起信心继续去修。

只有这样修行,密宗行者才真正有密宗的味道;如果没有,名义上说是密宗的行者,其实根本没有做这些修行,那你学的就不是密宗,只是披着密宗的外衣,顶着密宗修行者的头衔而已。如果没有菩提心,哪里是密宗?没有菩提心的密宗根本不是密宗。如果没有修好四加行,没有出离心,这种密宗更加不是,连佛教徒都不是,哪里是密宗?

密宗是求解脱的,而且是为了众生求解脱的基础上的一个快速方法。如果这两个没有,就根本没办法安立成密宗。所以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密宗弟子,这些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修起来。

刚刚讲了两个及格线,一个是五加行数量完成,可以听密法;还有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已经达到一个高度,真正可以够着与密宗的各种法义相应的那条及格线。两种我们都要达到。第一个现在很多人达到了,第二个可能有些人在发现差距后,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根性,正在听中观,这其实挺好的。

真正的密宗行者,首先就是一个一心求解脱道的人。他不会指望依靠修密宗发财致富和出人头地,或者得到小乘果位,不是这个目标。他首先肯定一心希求解脱;然后他一定是一个考虑所有众生解脱的人,是个大乘行者。这两个条件具足了之后,他如果得了灌顶,开始修密法,那么他是一个密宗行者。

这个密宗修行者,他的相续中菩提心应该极其强劲,所以他可以修密宗。他是个真实不虚生起菩提心的人。现在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要把该修的加行完成,而不是在走数量。走完数量你发现还是要重新来,所以还是要慢慢来。前面我们讲了,修完数量之后,只是听的资格有了,其实还是相应不了法,所以还必须要在质量上达标。

要在质量上达标,修行就必须要反复修。反复串习出离心,如果你真正想解脱了,这才是第一步。第二步再串习菩提心,为了众生而发誓成佛,这是第二步。然后你才可以说是密宗的行者,法器算是已经有了。第二步达标了,就可以修密法。否则,修密法虽然有功德有利益,但是要快速相应,即生成佛,这个暂时来讲还不现实。

前面讲了,一个密宗的行者肯定是一个强烈希求解脱的人,同时也是个强烈想要帮助一切众生成佛的人,这样的行者是一个达标的密宗行者,否则可能还不是。我们这样反复地从正面反面论证,还是为了说明密宗的确是佛法。因为所有佛法的要素都在里面,你还说它不是佛法?这个不是佛法,那什么才是佛法?就没办法安立了。通过密宗的前行等,我们可以确认。

有些人说密宗不是佛法,这个观点的确安立不了。这是正面建立密宗是佛法。为什么密宗是佛法?因为它核心的东西比如出离心、菩提心,全都有关佛法。总的基调定下来之后,其他的身语意都是为了它服务的,不可能偏离。从这方面建立的时候,的确没什么差别。

甲二、对起源的疑惑

密法的起源,我们在《前行》及很多佛教史中都讲过。这里不是讲起源,是讲有一些怀疑。有些人怀疑密宗不是释迦佛说的,有些人认为大圆满不是释迦佛说的。

大圆满算是密宗,有些地方讲大圆满和密宗有点差别,密宗专指什么?总体来讲大圆满可以包括在密宗里面,差别讲时密宗专指大幻化网,生圆次第为主的修法,再往上的叫大圆满。但一般不这样单独分开,直接讲大圆满也是密宗。

首先,佛陀在印度的南方吉祥米积塔传过密法《时轮金刚》,现在还有遗迹——时轮金刚塔。也有说法是文殊菩萨打开南天门铁塔,在那个地方也有遗迹,佛陀在那里讲《时轮金刚》。释迦牟尼佛也在不同的地方讲过《密集金刚》《真实名经》[3]。

另外大圆满是释迦牟尼佛以法身的方式宣讲的,普贤王如来就是释迦佛的法身。以其他幻化的方式讲显宗、小乘以及共同密法。

有时我们会认为只有在印度金刚座成佛的那个化身才是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佛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他讲法有很多身相。在天界等其他地方,佛陀也通过自己不同的幻化讲法,有夜叉等很多其他幻化。

有人认为只有现前三自在相的那个释迦牟尼佛讲的法才是法,其他这些都不叫法,都不是释迦佛传的。但其实有些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讲的,有些是佛陀幻化成其他的忿怒金刚等方式讲的,有些是以法身的方式讲的。在印度南方及其他不同的刹土也讲过很多密法,有释迦佛亲自讲的,也有化身佛讲的,还有一些是法身佛讲的,普贤王如来传大圆满,他的法身也是释迦牟尼佛,法报化三身都是他。如果认为只有化身才是释迦佛,报身、法身都不算,这种认知就太狭隘了。

对于起源,有时我们的认知的确很狭隘,觉得只有那个王子才是释迦佛,他传的法才是来源清净的,其他的不算。这个观点我们不敢承认。显宗里面也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其他刹土以其他形式传法的也有很多,如果按照前面的观点,这些也不算是释迦牟尼佛传的法。这个是不能承认的,因为佛陀有三身。

我们的认知应该是开放的,不管是以三十二相化身的释迦佛,还是其他夜叉或者比丘形象的佛陀,都是佛陀,他们讲的法都是释迦佛讲的。佛陀可以幻化很多身相来讲法,也可以以法身、报身、化身的方式传法。

密法、大圆满都是佛陀讲的,主要从这个方面遣除对源流的怀疑。有人怀疑密法不是释迦佛传的,但是释迦佛的确传过。在汉传佛教翻译的密宗当中,也有很多佛陀传密法的记载,所以这方面也成立。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里面都有很多。只不过汉传佛教的密宗在唐朝的时候是兴盛的,宋朝还有一点,但后面慢慢传承断了,或是什么原因就没有再传。

但是在藏地密宗一直很兴盛,传承不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记载。在南瞻部洲和南瞻部洲的附洲里面都有很多密法传出来,在龙宫、邬金刹土、香巴拉刹土等很多地方也传出了很多密法。因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属于一个化身佛所化的范围,邬金、香巴拉都属于三千大千世界范围内,所以这些地方传出来的密法也是佛陀的事业。

以上简单介绍了对密法源流方面的怀疑。有时候疑惑还是源于看法比较狭隘,可以放开理解:佛陀的报身、法身都是释迦佛。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后,无论是用法身、报身传法,还是用其他方式,都是佛陀的事业。

如果认知不够广阔,就会出现很多怀疑。这些怀疑严重的有时会导致谤法,不严重的虽然不谤法,但内心是不确定的,不确定就会影响你趋入到很殊胜的法义中。本身这个人大部分的条件具足,如果继续学习慢慢会得到密法的加持和密意。但因为内心有些怀疑没办法遣除,就一直障碍他没办法进入密法修学,从而得不到更大的收获。

如果认知广阔一点,有些问题不难理解。修行解脱道的人的见解通常要超过一般的世间人,世间人对于解脱和有关解脱的所有东西可能都不理解,所以修解脱道的人的知见绝对应该比世间人要广阔。大乘修行者的知见一定要比以下小乘行者的广阔。其实换一个思维方式,把心胸打开之后,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比如菩提心、空正见等等,如果心胸够宽阔,都可以理解。

密宗的法义也是一样,如果局限在某一个地方,自己的思维方式打不开就理解不了,打开了就不是问题。

甲三、对密宗法的疑惑

前面解惑密宗是不是佛法以及它的起源,下面讲对密宗法本身的疑惑。分几个方面讲:

乙一、见解(净观)方面

密宗见解主要就是净观,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净观?下面在见解、修行和果几个方面都会提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净观。

对见解方面的疑惑主要是:关于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这种观点,有些人会产生疑惑。因为密宗里很多讲到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这是密宗的见解,这种见解在显宗的三转法轮等稍微提了一些,二转法轮了义的经典中也提了一些。但是只有在密宗里面讲得非常广大、很直接: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

密宗不会说你以后会成佛,有成佛的如来藏,而是说你现在就是佛,这是密宗法本身的见解。这个见解很深我们讲不了,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可以稍微介绍一下。

有些人不明白,如果我们是佛,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五蕴会有业惑痛苦?因此他们认为,我们现在不是佛,而是具有染污的心识,通过不断地修炼把染污的心识一点点地净治[4],逐渐把不清净的心改造成佛。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或者觉得是具有垢染的如来藏,本性是佛,外面覆盖了染污客尘。认为现在不是佛的原因有两点:具染的如来藏和现在不干净的心,需要通过不断地修炼才可以慢慢成佛。

为什么密宗直接讲现在就是佛?这个要从理论上回答一下。针对认为现在我们的心是染污的和具染如来藏这两个观点。首先染污不存在,那么染污的心识也就不存在,没有染污的心识,把染污的心识净治之后成佛的情况也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具有染污的如来藏这一说。

具染如来藏的前提是具染,染污的心识净治成佛之后,前提也是具有染污的心识。核心问题是:染污的心是没有的,染污不存在,染污的心识也不存在,染污的心识不存在,如来藏的具染也不存在。

不存在的原因在二转法轮般若波若蜜多的教义里早就讲清楚了:眼耳鼻舌身意,无明全都是没有的,都不存在。一切戏论在二转法轮中抉择得清清楚楚,不要说染污,连染污的名称都没有。名称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的,有法才有名称。我们把这个话筒取个名称叫话筒,话筒的名称存在是因为话筒本身,没有了话筒,话筒的名称也就安立不了。

二转法轮的般若波罗蜜多把从色法乃至于一切智智之间的所有法都抉择为空性。所以,只要是心识中存在的分别念和分别念的污染法一概没有,不要说法没有,连名称都没有。没有染污的心识就不会有把染污的心识净治后成佛这一说。

也没有具染如来藏。因为没有染,所以就不会有具染的如来藏。这个其实在二转法轮中早已抉择,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二转法轮抉择时,破这个破那个,破柱子、破瓶子,其实就在抉择所有的染污法都没有。

有人认为二转法轮中把佛性也抉择了,其实所抉择的是我们认为的佛性而已,它也是属于染污法。佛陀的智慧不需要破,因为本来就是那样的,只不过佛智出现在我们脑海里时自动被我们的分别念染污,破的是这个,不是破佛智。这一切的染污法都不存在。

三转法轮直接抉择了大无为法的佛性。一切染污法包括有为法和小无为法,后面还要讲大无为法,讲的都是离戏,离戏到连名称都没有。不能想、不能缘,没办法缘,因为本体不存在,已经抉择完了。

三转法轮正面抉择了非常清净的大无为法的如来藏本体,把二者结合起来之后就是密宗见解的基础和依据。这样就很清楚了,染污法是没有的,佛性如来藏的功德是大无为法,本来就是清净的。密宗只有佛性没有别的。所谓的佛性都是在具障的情况下才叫佛性。我们所说的染污在究竟的佛性中是没有的。

所以密宗的见解——现在是佛,是有依据的。因为所谓的染污根本就不存在,佛性如来藏是大无为法,它不变化的。所以说众生现在就是佛,这个见解完全没问题。

从这方面观察密宗的见解的确很清净,它是结合了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见解,也就是等净见。等、净合起来就是佛,佛陀的功德都是现在具足的。

染污从密宗的角度来讲是没有的,就是个假象而已,不存在。如果还讲客尘、烦恼和染污,就不是密宗。密宗一定是在最了义的显宗法的基础上和三转法轮的和合,把二转法轮中的离戏[5]和三转法轮中的大无为法的如来藏即佛智、佛功德这二者和合。

佛功德上面没有任何的障垢,只有佛性。现在众生拥有的身体、美貌、钱财,还有烦恼,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只有佛智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包括你现在修的善业也不是你的,它总有一天会消亡,它的任务完成之后就消失了。善业是干什么的?我们所修的善业专门对治客尘,客尘对治完了它也就消失了。

这些其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是我们的就是佛智,你现在就是佛,可以从这个方面来理解。结合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显宗其实已经把这个讲得很清楚,只不过我们在单独学二转法轮的时候还看不到这个问题,单独学三转法轮的时候可能也看不到这个问题。把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学完之后,或者把初转、二转、三转法轮都学完再来看这个问题,再通过密宗的一些见解来引导,一下子就很清晰,的确现在就是佛。

这就是密宗最清净的见地。从这个侧面来讲是一个净观。在这个见解里面,如果认为还有不干净的东西,还有烦恼和染污等,那就不是密宗见。密宗见的确就是这样的,它都是清净的。

后面的修法中还会出现比如把自己的身体观为某个佛菩萨,你的分别念是智慧,你的语言是咒语,所有的外面的东西都是刹土,所有你看到的讨厌的或者喜欢的全都是佛菩萨或本尊,没有一个不清净的,都是清净的。为什么是清净的?就是基于这个见解。

所以我们要通达密宗见,在离戏的中观见里面为什么一定要学应成见?没有一点看不起自续派的意思,因为应成派才能够抉择到连空性和名称都不存在,打破一切的执著。

自续派保留了一点东西,但是这个保留其实来讲也比较无奈,因为我们一下子达不到应成见,先保留一点,让我们像上台阶一样,等到上了台阶再来应成见。

所以如果真正要抉择最清净的密宗见解,还是要应成见。《入中论》《中观庄严论》注释里面全知麦彭仁波切最后所抉择的,以及《智慧品》里面抉择的应成见解都特别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密宗见解是否清净。

为什么清净,为什么没有染污?应成派的见解里面早就抉择完了,的确什么都不存在。只要分别念能缘的东西都是没有的,全部是离戏[6]的。

为什么要学《宝性论》?因为《宝性论》中讲了,密宗见解中的一部分就是不变化的佛智,它不是因缘法,而是无始以来本来清净的,它就是佛陀的智慧,是大无为法的智慧,也是常乐我净的本体。

把这两个都学好之后,《大幻化网》里面光明藏的见解,就是从这里面出来的,再加上密宗窍诀的讲法,就很容易生起定解。密乘见的确殊胜,有这个见解之后再去做密宗的修行,再念金刚萨埵,再修观音菩萨,再修文殊菩萨,那的确就相应于密法了。

否则就还没有相应,有点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的,一方面认为自己是血肉之躯,一方面要把自己观成清净的佛菩萨,就好像在血肉之躯外面镀层金一样,打造一层铜器把你的血肉之躯包起来,看起来金光闪闪其实里面是不干净的,不是这样的。

如果真正要趋入密宗的修法,必须要去了解它的见地,这很关键。这里是大概介绍一下,真正密宗见我们也不敢讲,但是相应于显宗的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大概就是这样的。

密宗的见解是有依据的,的确我们现在就是佛。怀疑是不成立的,因为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已经把基础打好,只不过没点透而已。

二者完完全全是无二,密宗告诉你现在就是佛。为什么现在就是佛?不是具染的如来藏,没有染,没有什么烦恼性要逐渐修行,没有这个存在,因为本身来讲的确没有了。如果相应这个高度的见解去修行,那你的修行肯定会很快,因为所有的修行跟着见地而行,见地究竟,修行就很快。前提是一方面见地要究竟,一方面该做的修行还要修,下面我们还要提到这个问题。

乙二、修行方面

修和行连在一起讲,本来它们是分开的,但是因为现在我们也不是真正介绍密宗的修法,所以修和行大概介绍一下。

密宗的修和行的方法特别多,学了密宗的人就知道有很多修法。有些人觉得这么繁琐,其实没有一个是繁琐的,一个字都不会是多余的,每一个仪轨,包括手势、手印这些都是契合于实相的,都是要遣除我们的无明。

今天就介绍一个契合于实相的,具有代表性的修法。是什么呢?就是把自己观成佛菩萨。就像前面讲的一样,说自己是佛。既然你的见是如此,你的修肯定要相应于此。如何相应?就把自己观为佛菩萨,不是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而是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那种佛陀显现的菩萨形象,其实就是佛。

如果把自己观成初地菩萨或者二地菩萨,这还不是密宗见,一定是相应佛智的那种清净的见解。所以我们说观为佛菩萨,这个菩萨就是指那种佛显现的菩萨。

密宗的修行为什么把自己观成佛菩萨?其实这种修行必定是随顺于见解的,是在刚才的净观正见的基础上安立的一种快速的修法。怎么快速的修法?就是让你的佛智快速现前的修法。这种修法特点就是果上起修,或者和果相应的修。

因为果就是这样的,你最后得到的果就是佛,最后你要成佛身。所以你的分别念要显现为佛智,然后你的语言要清净为咒语,这个其实也是佛菩萨本身。如果要成就佛陀的三身,成就佛陀的身语意,现在修的时候就要相应于此,这个叫从果位上起修,或者相应于果来起修。

要相应于果的起修必须要知道佛果是怎么回事,在《宝性论》里面会讲佛果是怎么回事,一方面给你讲如来藏,后面讲佛陀的菩提、功德、事业。讲完之后你会知道佛是这么回事,不是个慈祥的老爷爷,也不是什么有神通很厉害的人物,佛的菩提功德事业都讲得清清楚楚。

讲清楚你才知道,我要信仰的、要成就的是这个如来藏具足的佛。你才会认得很准确。你所皈依的佛是这个佛,不是以前认为那种佛台上镀了金的,或者泥巴塑的,也不是画像。你真正要皈依的佛应该是《宝性论》里面讲的具有菩提功德事业的佛。这些全盘了解之后,信心完全不一样。

再说我们发誓成佛,成的什么佛?现前如是的菩提、功德和事业,是这样的佛。而这些在如来藏里全部具足。

所以在修行的时候,见地是这样的,修也是这样的,相应本身来修,没有一点不干净的东西。当把自己观成佛菩萨时,一点客尘都不存在,这叫相应于果,将果转为道用。不像其他的修法是把因转为道用,把善心和分别念转移。而这是从果上转为道用,所以就快速在这里。

显宗虽然抉择了离戏和如来藏,但是关于怎么样快速地现前空性和如来藏的修法,因为根基的关系(并不是因为佛陀不知道),没办法讲得太直接。因为没办法接受,或者从修行来讲,如果根基不够就无法相应。所以佛陀就讲了别的修法,一方面修二无我空性,一方面修其他的布施、持戒等等,通过这个方式来修持。

《宝性论》等论典讲到众生具有如来藏,但是具体怎样现前如来藏?在密宗里面讲到最直接的现前如来藏的方式。而在三转法轮里面没有直接讲得这么透彻,只是讲到修空性把客尘去掉,佛性就会现前,并没有像密宗一样直接把外境观成刹土,把自己观成佛,自己的身语意都是清净的,没有这样的修法。

密宗里面有一整套方法,关于前行、正行和后行,很多成办事业的方法都会宣讲。因此密宗非常直接快速。

在修行的时候,密宗为什么强调现在是佛?就是通过把果转为道用来净除客尘,客尘是要净除的(这个下面还会提到)。虽然现在是佛,但是客尘还是要净除的,是安住在把果转为道用的方式来契入客尘,而不是安住在客尘上来清除客尘,这是不一样的。所以安住在果位上来清除客尘和安住在客尘上清除客尘,两者有直接和间接,快和慢的差别。

如果要安住在果位上清除客尘,或者修密宗的快速修法,首先见解一定要纯正,如果见解不纯正,还是会有障碍的。其次,如果要证得或者相应这种见解,仍然需要做大量的积资净障,需要长时间地观修,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我们有些心态就像吃快餐一样,想要三五个月就搞定,或者三五年搞定这些,其实心太急反而修不了。必须要打定一个长期观修的准备,还要做大量的积资净障,很多能够帮助现前的正见必须要具足,少一个都不行。

如此我们大概讲了为什么修行要把自身观为菩萨,就是在净观的基础上,相应于见解,这样观修就很快。把自己直接观成佛菩萨,不是勉强地、很痛苦地观,那种认为如果把自己观成了佛菩萨,那么内脏怎么处理的想法根本没有。在见解里,这些客尘连名称都不存在。

所以如果没有空性见,修行的确很困难;有了空性见之后,就会完全知道密宗仪轨里面所讲的,从一切的空性中现前种子字,然后变成本尊。理解这些后,就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的确没有不干净的东西,全部都是干净的。在净观的基础上修持就很顺畅,因为这些问题在见解上就已经解决了,只不过现在在实行而已,把见解用于修行中。所以身体是清净的佛身,不是铜的,不是泥巴的,也不是唐卡的,就是真正的像佛陀一样清净的佛身,语言就是咒语,心就是智慧。相应这个来修,没有一点染污,很快就可以清净。

这种修法一方面相应本性,一方面也可以快速净障,是安住果位来净障而不是安住客尘来净障,这是两回事。一方面承认有客尘和染污,一方面要赶快把它去掉,这就是安住在客尘中来净除客尘,这个慢得多。如果安住在本来清净的、没有客尘的基础上来净障,虽然也在净障,但却快得多。这就是见解和修法的超胜之处。

这方面就是修行的方面,进了密法班之后,慢慢会学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

乙三、果方面

果方面的疑惑遣除的是什么?前面讲了见修行,现在讲果。果方面分了几个小问题:

显宗给利根菩萨开出三个无数劫的时间表,那么密宗可能一生成佛?当然可行。最有力的根据是什么?就是前面在如来藏里面抉择的——一切众生本具佛智。这个佛智没有丝毫欠缺,是圆圆满满的佛智,在一切众生相续中本自具足,不需要去努力。并且所具足的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全分具足。

所以学《宝性论》一定要把这些精华抓住,以后都要用的。《宝性论》就是显宗的密法,上师讲是显宗、密宗的桥梁,有过渡的作用。讲深一点就是密宗,讲浅一点还是属于显宗。这个桥过去一点是彼岸,过来一点就是此岸,到底是此岸还是彼岸就看怎么讲。所以最有力的根据就是佛智是本自具足的,一点都不欠缺,这是最圆满的根据。

第二个根据,所谓的障垢客尘是假立的。这个问题在二转法轮中抉择干净,连名称都不存在,所以它的本性完全是假的。本性是假的,那么清净起来就方便,如果见地够高,清净起来就非常容易。

这两个主要的根据,一个是佛智本来具足,这点我们一定要再再确认,很重要。佛智是本来具足的,而且一点都不欠缺,释迦牟尼佛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所以佛智圆满具足。第二个,客尘障垢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二转法轮早就抉择了,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都是不成立的,连名称都没有,没有什么可执著的。

了解这些之后,如果我们今生有这个见地,具备所有强调的要素条件,一生当然可以成佛。既然佛性本来是有的,客尘也是假的,如果够精进,信心也足够,那为什么不行?如果说佛性不够,还需要增加几世,把佛性残缺的部分补齐,那有可能今生就成就不了。

但关键佛智是圆满的,客尘也是假的,如果见解真正足够,那就很快,一刹那之间就可以清净很多障垢。如此相应本性去修,障垢可以很轻松地去掉,这是我们本身的巨大优势。所谓的巨大优势就是:客尘是假的;佛性是本来圆满具足且不会变化,永远不会抛弃我们的一种自性。

当然可以一生成佛。如果你够精进,努力把这些条件都具备,当然可以。具体来讲,一方面是精进,另一方面就是具备前面所讲的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可以具备的,不是说不能具备),一生成佛是可行的。

一生成佛,有些人就从佛上面下功夫,可能抠字眼或者是其他的心态。他们问,一生成佛这个佛是指什么?这个佛是指辟支佛,或者是其他什么佛?如果是这个佛,那么是不是无上菩提?是不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不是只是见性,只是相似成了佛?或者是不是成了阿罗汉这样的辟支佛,并不是真正的佛?只是相似的佛,或者把十地菩萨叫佛?抑或是把具有佛性认知的众生叫佛?全都不是。这个一生所成就的佛绝对是无上正等正觉,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佛。

这个是基于第一条理由,就是我们本性当中所具有的佛性,这个佛性就是本自圆成,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因为这是本来就圆满的,所以我们成佛的话,就成为和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的无二无别的佛。不是相似的,也不是幌子,的确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

因为经典里面说了,贤劫只有一千尊佛,次第都排好了,释迦牟尼佛过了之后就是弥勒佛,那你成的佛排在哪尊佛后面?或者挤在哪尊佛前面?他觉得这个是天大的矛盾。

其实这不是天大的矛盾。因为贤劫千佛所成的佛,以前我们讲过这个叫显化[7]。在贤劫这个时间段当中,有一千位导师出世,也就是有一千位以导师的身份显现十二相成道,或者汉地讲八相成道。其他的佛如果要教化众生,只能以密化的方式,密化就是以隐藏的方式来度化众生。就是说他虽然是佛,但是不以佛的身份来度化众生,比如文殊师利菩萨是佛,但是显现文殊菩萨的名称,观世间菩萨也是佛,但也是显现观音菩萨的名称。包括四大弟子都是佛,但都是以阿罗汉的身份来度化众生,所以他们叫密化。虽然他是佛,但是他不会和佛争次第。

所以这些一生成就的佛,虽然成佛了,但是不影响贤劫千佛的顺序和数量,因为他是密化。他成佛之后相续中虽然是佛了,但是他不用显现佛事业,或者他不用像导师一样去显现这样广大的事业。但是不影响他成佛,他可以在别的刹土当中显现导师,不会在这儿显现导师。

导师释迦佛过了之后就是弥勒佛,再不会有其他的改变,所以贤劫千佛的次第不会乱,数量也不会变。但是这期间会有修行者成佛,成佛之后他的化身或者法身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度化众生,或者仍然以弟子的身份存在,但是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个和贤劫千佛的次第顺序不矛盾。

4. 佛教史上记载的一生成佛的人为何没相好?为什么他们各方面不圆满,有缺陷?

这个问题其实和前面的问题差不多。既然他已经成佛,那么在我们思想里面,你成佛之后就必须是要具有没有缺陷的那种相好。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其实一样,原因也和前面相同,因为他成佛之后只是密化,他不会像导师一样显现相好,显现很多的事业。

为什么?因为一个教法期就只能有一个导师。这是为了避免什么?虽然也有真正的佛住世利益众生,但是为了避免那些邪魔外道显现成佛的形象,说我是你们的新导师,现在那个佛说了不算,是我说了算。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说一个教法中就一位导师。其他成佛的人全部都是通过这个方式,显现为弟子或者显现其他的身份,他不会显现导师的身份,有这种必要性。

虽然他成佛了,但不是说成佛了就必须显现相好,显现不显现相好都可以,那时候并不存在你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况。释迦牟尼佛有的时候显现为一位比丘,或者显现成一位老妇女,各种显现都有。不是说成佛之后就必须显现佛的三十二相,不能显现成别的形象。成佛了就是自在的,什么都可以显现,所以必要的缘故他不会显现相好。

显现各方面不那么圆满,为什么不圆满?为什么会有缺陷?会有生重病等等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们说即便是释迦牟尼佛导师,他在世间里显现,他的所化弟子因为有缺陷的缘故,不圆满,所以导师在他们面前显现的时候也是不圆满的,也仍然有生老病死。佛陀为什么显现生老病死?因为他不是显现在清净的刹土,他不是显现在菩萨面前,而是显现在一般的人面前,即便是导师他也不会全都圆满,所以这个问题也不成疑惑。

5. 既然我们本来是佛,又为何要去积资净障?

这个问题我们也觉得很矛盾,一方面前面再再强调净观里面我就是佛,修行里面把自己观为佛。那既然我们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要积资净障?这个问题和前面问题的回答是有关联的。

我们是佛,这是从实相的角度来讲。所有的佛法的修行,不管是显宗、密宗都承认我们现在是凡夫,都有障垢,而障垢客尘确实需要净除,这个也是承认的,只不过净除的方式不一样。前面我们讲过,有些是安住在果位上面来净除,有些是安住在客尘上面来净除,方法是多样的。烦恼客尘都需要净除,这个没什么差别。

所以虽然我们本性是佛,本来清净,但是暂时的垢染还需要去除。把暂时的垢染去除之后,本性才可以现前,所以还是需要修持。不单单需要修持,而且需要非常严格地修持,并且要把所有要修持的修法都修到极致,才能够现前这个本性。

这个问题看起来又是个矛盾,一方面来讲不需要修了,好像是佛了,一方面说要修到极致才能够成佛。其实并不矛盾,而且非常正确。比如胜义空性没有能修、所修,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轮回,但是你要现前这个正见,就必须要修所有的加行,才能证悟胜义谛这个无所需无所立,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如果要证悟这个见,现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就必须要在世俗谛中修大量的加行。

发菩提心要发到极致,修加行要修到极致,每一个修法一点都不能遗漏。例如,如果加行要修一百,修了九十九点九九也不行,这二者之间就是这样。如果你认为我的实相是佛,那我不用修了,这样想肯定是错的。虽然你的实相是佛,但你必须要修,而且,必须要把所有的修法修圆满之后,才能现前实相是佛,差一点都不行。

这点看似矛盾,实则协调。也就是说,胜义谛不需要修,而世俗谛需要修。要现前胜义谛,世俗谛中所有有助于胜义谛现前的修法都要修,而且要严格地修,马马虎虎可不行。

如果认为不用修,或者假装修一下就可以,这是绝对不行。胜义谛为空性这一点,或者我们的实相是佛这一点如果要现前,就必须要很严格、很认真地修,一点都不能偷懒。把所有的修法修圆满之后,才能现前实相是佛,否则无法现前。

无始以来,我们带着这个佛性在轮回,为什么还是无法解脱?因为根本没有修道,更没有认真地修道,所以,因缘不具足,果就无法现前。虽然胜义谛是空性的,但世俗中还是要把所有的工作做圆满,这一点都不能偷懒。要证悟胜义谛,必须要做大量的、高素质的修行,不能随随便便,否则无法证悟。因素不聚集,根本现前不了,这就是修行必须要很认真、不能偷懒的原因。

“本来是佛,为什么要修?”就是这样的原因。只是修的方式有所不同:小乘行者因为受限于自己的根器和修法,他只能间接地先净除一部分三界的垢障,暂时成为阿罗汉圣者,然后再进入大乘发菩提心,修更圆满的因。大乘的显宗行者也是通过发菩提心修六度,逐渐净除自己的垢染。

密宗有自己的特殊性。在修的时候,密宗的见解非常超胜,直接安住在果位将果转为道用,这一系列的修法有助于行者迅速净除客尘,一生成佛。

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客尘都需要净除。比如你坐飞机去北京,开汽车去北京,或者走路去北京,其目的地都一样。只是速度有快有慢:飞机最快,汽车第二,走路最慢。不过,无论你用哪种方式去,直线或者曲线,中间的路程必须要经过。

同样,如果要现前佛性,由于我们现在是凡夫,所以客尘肯定要净除。只是净除的方式不同,速度也不同。好比你有条件坐飞机,机场、航线、钱这些都有了,你坐飞机去就很快。但如果没有机场,或者你没有钱,就那只有坐公交车去。

当然,这要根据你自身的条件,如果你资粮具足,就有条件一生成佛;如果条件不具足,那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但障垢客尘都需要遣除,只是遣除的方式不同,速度也有快有慢。打个比喻:遇到同样的麻烦,有些人人脉很广,有钱有权,他处理问题就很容易;而有些人没有人脉,也无权无势,就需要经过很多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有些人前世修行很好,根基也很利,他清净客尘便很快。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慢,就要求别人不能坐飞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如果没有条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处理。

6. 什么样的人可以修密宗?

修密宗的人,以利根为主。诚如《三相灯论》中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

有人一出生已经是利根,当然,这个利根是他自己争取而来,并不是他运气好,碰巧生在一个利根的家庭。因为他前世精进修行,这一世才变成利根,可以在利根的基础上直接修,解脱的速度会很快。

其实,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闻思修,让自己转变为利根。也就是说,如果本身是钝根,今生可以首先修加行,在掌握修加行的技巧之后,认真地修,将自己的根基从钝根转为利根。如果转为利根,自相续提升到和密宗相应的高度,就可以和密宗相应。

《入中论》中也讲过,修加行就是让自己的根器成熟,让自己成为法器。对于我们而言,大多数人都属于钝根,都需要从钝根转为利根。如果我们想要修学密法,现在正在修加行,那就一定要认真修。

有的人对加行法已经熟悉,那就认真修;有的人可能对加行法并不熟悉,这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第一遍加行相当于热身,先熟悉这个修法,尽量把数字修圆满就好。因为第一次修,我们的见解、福德和智慧各方面都很欠缺,如果想要达到法本上的标准,非常困难,基本没有办法达到。而且,第一遍基本不会有很大的感应。但不要紧,我们可以反复地修,尽量努力地靠近法本上的要求。

对于调根的人来讲,共同四加行特别重要,因为这是让你成为佛教徒的很殊胜的修法。要知道,密宗行者首先要是个佛教徒。佛教徒的标志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求解脱。佛教徒的法相和其他教派不一样,如善心这类的共同法相此处不再宣讲,佛教徒最不共的法相,就是求解脱。因此,如果我们现在皈依佛教,并没有一心一意求解脱,那肯定还不算是佛教徒,只能算是佛法爱好者、准佛教徒。标准的佛教徒就是一心求解脱。

为什么要认真地修四加行?因为可能有的人还不算是标准的佛教徒。若要成密宗弟子,还有点欠缺或不行,所以必须要修好四加行,且要反复修。五加行,也是要反复修,比如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等全部要认认真真地修,才能把自己的根基上升到可以和密法相应的高度,成为利根者,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太高估了自己的根基,也不能太自卑,两个极端都要避免。如果太高估自己的根基,觉得不用修加行就能怎样,那就会错失很多因缘。反之太自卑了也不行,觉得修不了,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修密法?这两种统一的对治方法,就是认真地闻思修行(即闻法、思维和修行),认真地修好四加行、五加行。

如果高估自己根基,就要脚踏实地地闻思修,或修四加行、五加行,不管怎样都要脚踏实地慢慢走。如果是自卑的人,也可以通过四加行、五加行提升根基,所以不用自卑。与其自卑天天躺在床上哭,还不如起来修法,知道自己不行就多修。天天说我不行,把眼睛哭肿,佛菩萨一看你眼睛肿了,会不会网开一面?虽然佛陀很想网开一面,但还是没办法,有时候网开一面了也还是走不动,比如把你破格招进来之后,传给你法你还是修不动。

与其自卑,还不如把该修的法修好,四加行、五加行这些法一点都不复杂,只要把修法了解之后就去反复修,这些都没什么问题。只要修了就可以让自己的根基提升,让自己成为法器,这非常重要。

甲四、藏传佛教是否就是密宗

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就是密宗,或密宗等于藏传佛教,像这样划等号都不正确。密宗其实只是藏传佛教的一部分,藏传佛教有小乘的初转法轮的法,也有大乘的如二转法轮、三转法轮这些显宗的法。也有共同密宗和不共的密宗,这些都有。所以说藏传佛教不等于密宗。

密宗只属于藏传佛教里的一部分,但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前面讲了它是精华中的精华。般若是佛法的精华,密宗是精华的精华。它可以说是藏传佛教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从本身来讲,它的修法很殊胜;对于众生成佛来讲,它也可以提供很多的见解和修行的帮助。

所以简单说,藏传佛教根本不等于密宗,这个以前上师也讲过很多次。

甲五、结语

因为时间、智慧都有限,这次也没办法分析这么多。纵然还有好多疑惑,但如同前面讲的这些,众生的疑惑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都有,如果要圆满回答这些疑惑,必须要证悟通达密宗,现在我们还做不到。

还有的疑惑可以在进入密宗之后,通过学修生起智慧福德后一一遣除,或者是在学了之后就能慢慢遣除。今天只是大概介绍,真正的修法和见解还没有介绍,也不敢这样介绍,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一遣除。

以前的很多大德都是做过密宗方面的断惑,如《密宗佛教史》,很多大德也做过很多辩论以及遣除疑惑的内容。大恩上师也是著有《密宗断惑论》,还有很多遣除邪见、断除疑惑方面的内容,大家应该去看。上师针对最主要的一些疑惑专门写了一本书,就是《密宗断惑论》,前面讲的很多内容也在里面有,我们应该认真拜读这本书。

前面也讲,密宗是属于精华的精华,是佛法里面的大宝藏。遇到密法的人应尽量不要被自己的分别妄念染污,或受到其他相似观点言论的误导。遇到大宝藏之后,如果能有机会学密法就应该要学。

当然有些人觉得自己加行没有修够,还想继续修加行,不进密法的也有。很多道友问我的建议,我尽量地建议他们,如果能进密法班就进,如果不够就一边听一边学,同时一边补课比如再重修四加行、五加行,或再补修中观、如来藏等等。

因为密法的确是很殊胜的法,而且能够遇到此法的机缘非常难得。如果实在是有邪见转不过来,当然还是不进为好。如果没有大的邪见,觉得很欢喜,那基本上还是可以进来听的。听的同时一边再补其他的课,其实也是可以的。

密宗是佛陀的最圆满的智慧,是最快速成佛的方法,因此不管怎样,如果自己有分别妄念,或其他人有一些相似的言论,都应该以自己的或借助他人的智慧来遣除这些疑惑,尽己所能地在密宗的大法海里畅游。

并不是说我自己没学过才说很殊胜,我是学过的,虽然没精通。大恩上师也翻译过一些,还有些其他的大德也讲过,我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尤其是因为自己学中观的时间长,如来藏这些也是认真学过,在大恩上师的恩德之下学过《光明藏论》两三次,每次都很认真学,有时候和道友讨论,对于密宗的见解自己认为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正的。也许很多微细的地方还不懂,但大的方面还算是有些正见。

尤其是学到密宗后面见解的时候,会发自内心地认为特别殊胜。不是说学了密宗之后就有一个头衔,好像最高的法我学到了,这个并没有。因为它有显宗的基础见解,再加上密宗的窍诀讲法,如麦彭仁波切在《光明藏论》中讲得就特别殊胜。还有《定解宝灯论》里关于密法的一些介绍,以及其他的很多介绍也都看过学过一些,所以真的认为非常殊胜。

如果现在正在修加行的道友要认真学,已经进入密法班的道友,必要时中观、如来藏以及加行这些方面,还是需要再再地学。因为我们可能听闻密法的资格刚够,但是修学密法的根基资格还不够,现在要朝那个目标前进——努力地让自己的根基成熟,让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生起,待空正见、如来藏见都有了之后,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密宗弟子。这样学密宗就非常殊胜。

今天就讲到这里。



[1]指小乘。

[2]人无我和法无我。

[3]也叫《文殊幻化网》。

[4]净治,清净地对治。

[5]所有的客尘是离戏的,不存在的。

[6]离戏,离开一切戏论。

[7]以导师身份出世的佛在贤劫当中有一千尊,这个叫显化。



密法入门系列讲座之密宗断惑

答疑部分

——智诚堪布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一、顶礼法师!请问:夏天最热的时候到了 我们顶礼的时候穿着有什么要求吗?比如说我想穿运动背心短裤顶礼可以吗?还有我们在闻思修的时候比如说看法本听传承 顶礼的时候光脚可以吗?必须要穿袜子吗?

答:这个一般来讲的话,顶礼的话如果只是背心短裤,因为有些地方说这个不算是太庄重的一种穿法,所以有些大德不建议这样穿。比如穿短袖、穿长裤有的时候可能热一点,穿背心、短裤可以舒服一点,但是我看到有些大德开示他说这样还不算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达到任运那种,就是那种不执著的状态。因为有的时候来讲执著心还是很重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对治我们的这些的懒惰心,还有其他的怕苦的心的话,有的时候稍微穿的正式一点,庄严一点可能是好一些。

但是也没有看到其他地方说不能穿的,佛菩萨他本身来讲没有什么执著,你不穿都可以,但是我们自己可能是有执著的,像这样因为我们自己可能随顺自己的烦恼,有的时候不是太好,随顺自己的习气不太好,所以有的时候来讲尽量能穿庄严一点好一些。

还有听法的时候能不能光脚?光脚是没问题的,不是说必须要穿袜子,没有这个规定,夏天的时候你光脚听法、磕头,这些都是可以的。


二、顶礼法师!末学非常渴望学习密法,但是对戒律不是很了解,只是在YY听过法师的简单讲解。对别解脱戒、密乘戒、菩萨戒的开遮持犯不太清楚,末学觉得自己很多行为和戒律要求太远,总是怕持守不了戒律。请问法师这些戒律不圆满可以学密法吗?如果在学习密法的过程中犯戒了该怎么办?

答:其实刚刚我们讲这个密法应该算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达标的、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基础上可以学的,但现在来讲因为基本上达到一个可以听闻的人开许的程度,所以有些时候对别解脱戒这个好像没有那么非常严格的去重视,严格来讲如果你真正对密法有兴趣的话,那么就应该对这些密法的条件同样应该有兴趣。

所以说别解脱戒也好,菩萨戒也好,密乘戒也好,密乘戒不用说了,我们学密法不持密乘戒是没有成就的机会的,菩萨戒也是让我们成为一个菩萨的一个标准,别解脱戒也是一个出离心的标准。基本上这个和我们前面讲的是挂钩的,但是有些时候来讲别解脱戒,如果你是居士的话,五戒守不了的话,至少守一戒以上。菩萨戒来讲,文殊菩萨传承里面也有守一条的、四条的,文殊菩萨传承里面有这样的,密乘戒不用说当然要守。

但是守了之后犯了怎么办呢?犯了就忏悔,就是说我们不能害怕犯戒你不去受戒,受戒其实是一种提高自己相续的一种方法,保护自己的相续吧,或者能够让我们自己的修法能够顺利的修成的一种方式。所以说戒律来讲还是应该去学,应该去守,如果犯戒之后就念百字明忏悔。

三、顶礼法师!请问,完成加行课程后,佛学会密法班课程中,主要为无上瑜伽部的密法,不涉及事部、行部、瑜伽部是吗?

答:主要可以这样说,但是也涉及到下面三续的,因为在《心性休息》里面也是有事部、行部、瑜伽部的一些见解、修行,包括三处三善引导文里面密宗部分也有事续、行续和瑜伽续的修法。当然这个里面主要是无上瑜伽为主,主要是这个,其他这些也是有,但是不是着重的。

四、顶礼法师!排垢气时金刚拳压在腿根的力度多大为好?

答:不用太使劲压吧,稍微有一点点力就行了,不用使劲的怎么样把它压住,完全不用力,放在上面稍微一点点力就可以。

五、顶礼法师!有师兄很难修成功,而且容易出偏差,最保险的是一门深入修净土对吗?

答:这个来讲能不能修成功刚刚讲了,如果具备条件的话的确最快成佛的是这个,然后如果条件不具备的话,或者下面的基础不俱全的话的确不容易修。然后容易出偏差的这个看个人,这个不是法容易出偏差,而是如果说我们在加行或者自己心态不正的话,这个时候容易出偏差。如果自己心态不正,那什么法都容易出偏差,不修行的人他也在世间出现偏差也有。像这样如果我们要修行的话,其实有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不能光看到简单方便的这些,净土来讲当然是针对有些根基来讲,净土的修法是很殊胜的,非常殊胜,但有些时候我们的误区是什么呢?就觉得难的法不愿意去努力,就觉得净土法特别容易修,很容易修,给自己定个最低标准,这样不用去做很多的闻思、加行,不愿意积资净障。

当然从有些方面讲净土的确是很殊胜,也是针对有些人来讲往生的把握性要大一些,但是如果我们有能力精进的话还是精进,因为如果我们首先就把目标定很低的话,这个时候有时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所以如果我们奔着高标准去努力,他虽然修不成这个密法,奔着高标准,比如四加行、五加行,把这些奔着高标准去修,他这个过程当中会积累很多的资粮,积累非常非常多的资粮。就是说他虽然没有达到证悟的标准,没有达到真正证悟,但是他在趋向于证悟的过程当中,他的各方面的标准是很高的,他的精进,还有他自己很多方面都是高标准的,所以他在证悟过程当中会积累大量的资粮,非常多的资粮。如果他最后没有修成,他还可以借助这个资粮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净土,二者之间也不矛盾。

刚开始就把这个标准定很低,对不对?反正我不奔着即生成佛去,反正我也不奔着什么什么去,我不想听佛法,他首先就把标准定很低,这个时候他的状态是一种很松懈的状态,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他专门是很低的,我们不讲,我们说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提醒大家注意。有可能自己首先把目标定的很低,他其实就是一种懈怠的表现,不愿意闻思修,不愿意积资净障,不愿意做很多的苦行,他也觉得他的印象当中这个净土很容易,稍微念三五句就可以往生了。

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态就很放松,不是那种放松,是一种很松懈的意思,然后也没有通过精进的心去引发很多的这些努力去积资净障,他其实能够得到的资粮是少之又少的,凭着这点资粮你说能够往生,有时也很困难。

这里面有个心态偏差的问题,如果我们刚开始奔着高标准去,他成功的机率反而高,如果你刚开始就把标准定很低了,那成功的机率就更低了。所以我们定的标准都不一定达到的,是吧?我们第一个十分的标准都不一定达到,最多有的时候做个五、六分,七、八分就算是不错了,你定个两分的标准你说能达到很高标准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首先把标准定很低,那你的实际情况比这个可能还要低,所以我们不管怎么说现在得到暇满人身,有这么好的法缘,有这么好的这个应该精进,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奔着即生成佛的标准去努力,不管我能不能证悟,能不能即生成佛,但是我奔着这个努力,即便没有成功但是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积累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还收获很多很多其他的,自己的勇气啊、坚毅啊,还有好多好多修行的要素都可以得到。

所以前面讲了,如果刚开始低标准的话,那最后可能特别危险,这个只是个建议而已。

六、顶礼法师!进入密宗学习,中间因为违缘不能再继续学习下去,若断了二年,再继续学习可以吗?

答:这个可以啊,如果断了两年的话继续再重新学这个是可以的,如果以后我们自己听密法的因缘或修密法的因缘,暂时可能没办法继续的话,我们不要舍弃,发愿尽快恢复这个因缘,不要舍弃。如果不舍弃的话,这个不会有大的过失,然后后面如果要继续学就继续学,如果后面因缘又齐全了,可以再继续听密法,可以再继续修密法,那就可以继续法,所以中间中断的这些,还是可以继续的。

今天就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