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入门系列讲座(四):《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即师徒关系。因为现在讲的是解脱道,所以所有的关系其实都是和解脱相关,今天我们所讲的主题也是围绕着这样的观点展开。如果相应于解脱道,那么所有的关系都是清净的;如果没有相应于解脱道,而是以世间法为核心,那就是不清净的。

针对这个问题分了几个侧面进行安立。

甲一、解脱需依师是佛的教言

首先为什么要讲师徒关系?因为如果要想获得解脱,凭着自我造诣是不行的。凭着自己的分别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发明创造,或者自己闯出一条解脱道,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获得解脱,必须要依止上师。在上堂课讲了,这种上师一定是具有法相的,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看起来他有点像是上师,或者感觉不错,就去依止这个上师,这都是不对的。上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上师要有上师的条件和法相。

要解脱必须要依止一位有经验的上师,这个经验是什么?关于解脱道方面有经验的老师,依止他的教言,或者在他的指引之下慢慢了解和修学解脱道,逐渐可以相应于解脱道而获得解脱。

解脱需要依止上师,这是佛陀的教言。因为佛陀是彻底的觉悟者,他对于所有的世间和出世间,尤其是对于解脱方面的教言是最权威的,他遍知一切解脱道。作为一个已经获得觉悟的导师,对于他的教言,我们作为佛弟子来讲当然是相信的。佛陀在经典里面再再讲过,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就必须要依止上师。在《大圆满前行》里面也提到过,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不依靠善知识的指引,通过自我造诣而获得解脱。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有很多习气和经验,但是关于解脱没有经验。我们通过很多努力获得了很多轮回的经验,得到了很多轮回的东西,得到之后又丢失,又去得到,又丢失。我们从来不缺轮回的经验,不缺贪嗔痴。通过贪嗔痴造业,通过业再去不断地轮回。

有没有说再再地获得解脱道后,又再再地丢失?这个是没有的。因为解脱道的特点就是一旦获得解脱就不可能退失。所以只要是在轮回中流转的凡夫,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从来没有获得过解脱道,对于解脱道这一点毫无经验。解脱道和所有轮回的模式都不一样,如果想要套用轮回的模式去找出一条解脱道,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须要依止一位有经验的善知识来指引我们修学。

当然上师有很多种,佛陀就是最好的上师,因为他所有的功德都圆满。现在各个刹土或者在其他有佛法、佛陀还住世的地方,具有善根和福慧的弟子们正在依止佛陀,听闻成佛和解脱的教言。这说明佛陀就是善知识。

以前的菩萨们都是依止佛陀的教言,比如我们听到的《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都有很多弟子在跟随佛陀学习。佛陀告诉他自己解脱的经验,还有修习解脱道暂时解脱以及究竟解脱成佛的方法等等,一切的教言不间断地传授。这个时候佛陀就是善知识,佛陀就是上师。

还有的善知识是菩萨身份,他可能还没有成就佛果位。还有一些是罗汉身份的善知识,比如在小乘的教义中,就是具有小乘声闻种姓的弟子依止具有法相的声闻的善知识修学解脱道。

这些都是属于圣者善知识,凡夫善知识也有很多,比如有加行道的、有资粮道的,甚至可能是没有入道的,但是可能他比我们先学习一段时间,他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有经验,我们也可以依止他学习。比如这个颂词或者这部论典我不懂,然后去找一位能够讲解的。如果我们要获得解脱,必须要依止一个具相的上师修学,这是佛陀的教言。

甲二、师徒间的一切皆应围绕解脱、觉悟的因缘展开

师徒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应该围绕解脱、觉悟有关的因缘展开。什么是解脱和觉悟的因缘?善知识要让我们获得解脱,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这里面就牵扯到正法,上师讲解正法,而且我们也要闻思修正法,这样就成为获得解脱和觉悟的因缘。

分了两个小标题来理解:

乙一、以正法为核心的关系是清净的

如果我们是在以弟子身份依止善知识,以正法为核心的关系就是清净的。因为法是清净的,所有的法都是息灭三毒烦恼、息灭所有轮回的因缘。

我们再再提到皈依法是离欲尊,正法的本性是清净的,佛陀宣讲的所有正法都是让我们离开轮回的因缘。轮回的因缘最根本的就是我执、无明,还有就是三毒烦恼,以及通过这些所导致的直接感召轮回果报的业。而正法就是宣讲怎么远离苦因和苦果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正法是清净的。

如果师徒之间的关系是围绕正法进行听闻、思维和观修,这一切的关系就应该是清净的。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也要再再地忆念:我们求解脱道,就应该以获得觉悟、获得解脱作为最根本的目标。而获得觉悟和解脱主要的途径是什么?就是以法作为所依。我们和解脱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就是正法。

不知道的要听闻,知道之后要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的必要就是遣除怀疑,最后获得对于所修法的定解。因此我们和解脱之间的关联就是正法。怎样让这个关联更紧密,从而让我们获得解脱的途径?那就是认真、持续地闻思修正法,我们和法之间的关系就会因为闻思修而变得非常紧密。

如果我们的心和正法很紧密,我们的相续和法连接得越紧密,我们和解脱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因为正法和解脱之间有关联的,所有的解脱不可能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一定是通过法而得到。如果我们相续中没有法,想获得解脱那就是天天在做梦,因为没有正确的因来支持我们获得解脱果。所以真正要获得解脱果,就必须要明白我们和解脱道之间到底以什么做关联?那就是正法。

正法谁来给我们讲?我们靠自己也不可能懂这么深奥的解脱之道的法,那就要通过善知识。所以我们和善知识之间如果以正法作为核心,一切都围绕正法、围绕觉悟之道展开,那这个因缘一定是清净的,没有夹杂其他染污的成份。因此可以了知,以正法为核心的关系就应该是清净的关系。

乙二、以世间法为核心的关系是不清净的

我们依止了善知识,如果这里面没有以正法为核心,那就自然地以世间法作为核心。因为只有这两种,世间法或者正法,如果没有以正法作为核心,那么就只有世间法。如果以世间法作为核心,关系就清净不了,因为世间法的因、本体和果都不清净。

它的因是什么?就是无明烦恼。它的本体就是通过这些染污,它的果就是轮回。我们的核心一旦不在正法上面,自动就调整在世间法状态上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相续中最不缺的就是这个,本来就处在世间法中,作为流转轮回的众生,相续中世间法就是圆满的。

假如不以出世间的正法作为核心,而是自动地以世间法作为核心,那就是不清净的,自动就断开了和解脱道之间的因缘,因为世间法和解脱道、世间法和觉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如果我们修行的时候没有以正法作为所依,那就是世间法。世间法中的三毒是获得解脱的因吗?当然不是。通过三毒所摄持的业是解脱的因吗?当然不是。我们名义上又依止了善知识,没有佛法作为核心,那就肯定是世间法作为核心。

这个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徒之间可能都不在状态,这个所谓的善知识他只是名相上的善知识,他可能并不关心弟子的解脱,也不是以弟子的解脱作为他的核心。另一方面善知识可能是在正法状态,但是弟子不在状态上面,这就没有办法作为连接。所以两个都不在或者一个在一个不在,那都不行。

上堂课为什么要讲善知识的法相?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一直在解脱状态或者在正法状态的善知识。这堂课我们后面还要讲,我们自己要具备一个法相,这个也很关键。

总而言之师徒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以世间法连接,比如交往的时候谈论的都是金钱等世俗的情感,还有地位、名声。如果不在正法状态下,不是以正法为核心,所有的关系就是不清净的。

不清净的意思是很广大的不清净,是轮回的因。既然没办法获得清净,那么就会浪费时间。本来我们可以修正道,但是因为核心的问题没有定位好,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师徒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不对的。也许世间法是作为一个因,但是它和解脱道本身没有关系。

一方面来讲我们要种一个因,一方面来讲很多的因已经种下,现在是可以做更好的连接的时候,作为已经学了很长时间正法的人来讲,应该把这个关系理清楚。有的时候我们也很模糊,到底我们应该要怎样定位?我们要通过上师不断地讲解,在听经闻法的时候再再地确定,这里面就是正法做连接。

我们现在想要解脱就是要靠正法,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一些世间法,比如我们修行的时候发世俗的心,发世间八法的心,依止善知识也是以世间八法的心,这个方面来讲你的相续就已经被染污。如果这样去和善知识做连接,关系就是不清净的,就变成轮回的因。

也许善知识他并不希望这样,他可能希望以正法饶益,但是你自己并没有被联系,或者你自己可能还不太清楚,所以就很有可能通过染污性的因缘来依止。前面我们讲可能是依止一位很厉害的善知识给你打一个很准的卦,然后给你解决一个什么麻烦,这些其实都不算是清净的因缘。因为你在依止的过程中的发心不是为了解脱,也不是围绕正法而展开。

如果要获得清净的解脱,所依一定要清净,师徒之间的关系也一定要清净。怎么样才能清净?那就一定是以正法为核心。

每天我们修法的时候,不管上座还是在路上走的时候,或者思维的时候,都要再再地想,我要获得解脱就一定要以清净的正法作为所依。四依四不依或者嘎当四依法都是这样的,心依于法。为什么?因为只有法才能解脱,其他的根本不是解脱道。

所有的世间八法也叫法,但是我们所说的是正法,真正能够获得解脱道的途径和真理,这个才叫做正法。我们的修行如果不调整好,其实我们的心自动落在世间八法的状态中,那就没办法和解脱相应,这个对我们来讲至关重要。

在进入解脱道的第一步,一定要清晰地确定好这个目标。这个不容易,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都是世间八法的相续,这个串习相当强大。所以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刚刚生起要解脱轮回这一念心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又被其他的强大的世间八法的念头冲断,这就是因为舍不得轮回,觉得轮回很熟悉、有安全感。如果要走解脱道,就要放弃很多轮回中已经得到的或者即将要去追求的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他就有点恐怖,或者对轮回的状态有点恋恋不舍。

因为我们对正法的学习时间不够长不够深入,或者说福慧还不够,可能对这个认识得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什么时候认识到了,什么时候就是正式地进入到解脱道。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能还在边缘游走,还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佛弟子,不算是一个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是想要解脱,认为解脱一定是靠正法,不是靠世间法,不是耽著轮回中的这些。什么时候认识到这一点,并愿意为此而努力,自己的方向就会调整。

虽然还做得差,但是方向可能已经正确,只不过是力量还没跟上而已。以后的努力、发愿、回向或者闻思修慢慢就会上路,开始不断地积累因缘让它强劲起来。真正佛弟子应该是求解脱道,应该是出离轮回,而不是耽著世间法。

这里面有很多误区必须要通过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修正,突然有一天自己就恍然大悟,的确以前的方向是错的,现在应该追求解脱道。如果我们持续地学习,对这方面的认知一定会达到这样的标准,前面也讲过这个问题。

甲三、上师应关心、培养弟子的觉悟因缘,以正法调伏

作为一个善知识,他最应该关心、最应该培养的,就是弟子觉悟的因缘,就是通过正法来调伏弟子的相续。当然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一定是关心这个,即使关心别的也是为了这个服务,这个是他的核心。

一个真正的佛菩萨,或者真正一个具有法相的,名符其实的善知识,是具有菩提心、悲心和智慧的,他对解脱道是了解的。他不会希望弟子在轮回中越陷越深,或者暂时获得一些轮回的安乐,因为他自己修行的时候早就知道了整个轮回没有实义可言,他也真正从内心知道轮回就是大火坑、罗刹洲和不净室,这里面没有任何安乐可言。众生认为的安乐他早就已经看破,他知道这个假相不是真实的,就像罗刹洲的罗刹女伪装出来的美丽容貌而已,其实隐藏了很大的过患。

所以作为上师善知识来讲,他一定是会关心并再再地培养弟子的觉悟因缘。但是这里面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弟子的根基可能上升到了或者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这样上师们就会像大恩上师这样,每天都给大家讲解脱道,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知见,比如出离心或者菩提心、空正见,或者密宗的修法。像上师这样再再地培养弟子,关心弟子觉悟的因缘,通过很多手段,让我们学习,或者安排我们考试。考得好发个奖,或者学的时候批评一下,这些都在让我们对于解脱道、对正法生起正确的认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脱。

在弟子内心树立最为正确的知见,对于相续已经差不多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弟子,上师会直接讲解脱道的因缘。所以对于大经大论,了义的不了义的经典,全部都要反复地讲,从而让依止他的弟子相续中生起非常正确的知见。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弟子的根基相对来讲还很生涩,还不成熟,那么怎么办?只有迂回地、间接地关心培养他的解脱因缘。有些让他去听法,让他去修行,他可能还不愿意,但是让他做一点热闹的法事,做些大放生,他就很高兴参加。

善知识知道这是一个途径,但并没有当成是究竟调伏的法,真正调伏还是要让弟子对于解脱之道去闻思修。但是这种根基的弟子现在做不到怎么办?那就只能先给他培植一些比较间接的解脱的因缘,逐渐他的善根也许在这一世的下半辈子成熟,或者这辈子没有希望,下一世可能才会成熟。但即使是要到下一世成熟,这一世也是需要做的,不可能无因无缘就成熟。

所以上师如果观察到这一世可能只能够让他做这些善根,上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这些弟子这一世闻思修行可能没希望,如果强迫他做,他干脆就跑掉了。所以上师是策略性的,他先不提解脱道,而是让弟子去做这些善根,然后叫他发愿,那么即使这一世善根不成熟,下一世也会成熟。这样弟子就会对解脱道、对闻法、对修行都很有兴趣。

但不管怎样,真正的善知识都会关心培养弟子的觉悟因缘,而不是关心他的财富增长或者其他的东西,因为他知道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得到了又怎么样?即便得到了,到死的时候一切归零,有的时候可能等不到死的时候就归零了。但是即便你很成功,你保养得再好,到死的时候一切归零,什么都没有了。

这有啥意义?下一世又重新开始奋斗,得到之后又全部归零,一次一次地这样,周而复始,没有什么意义,这就叫轮回。刚刚我们讲了,只要没有以正法调伏,就一定是和世间法相应。世间法是什么?染污的因、染污的体、染污的缘、染污的果。所以他在下一世重新开始的时候,以前在追求这些世间法中的烦恼、业,这些都没有闲着,仍然要伺机而动,在等待成熟的时机,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造很多罪业。

不要认为你这一世是个人,下一世又是个人,这个是想得美,其实是不可能的。你现在追求世间法的过程中,要加很多染污的因缘进去,罪业必不可少,因为没有正法调伏。我们现在看一下自己,有正法调伏的时候尚且如此,没有正法调伏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真的不敢想象。

如果想象不了,看一下不修学的人就知道了。看看没有修行的人的朋友圈或者微博,一点修行的痕迹都找不到,没有发一点修行解脱的心,没有积累善根,全都是杀生、偷盗等等。如是的因如是的果,下世想再变个人重新奋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很悲惨的状态了。

从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了解,应该关心这些,所以要去闻思修行。有些时候善知识会直接给你讲,对我们来讲应该高兴,因为可以直接听到上师给我们讲经论。有的时候我们也是愿意学,那就要坚持下去,这有一定的困难,但意义很大。所以我们正在学的法,比如《前行》《入行论》以及中观,都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学。

这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佛法的方式,再精进一点,再下一个大的决心就可以通达。通达这个不是没有意义的,通达之后直接和解脱道相关,遣除了怀疑你就想修,修了之后慢慢就可以把烦恼调伏,就无限靠近解脱道。

否则就还是在边缘游走,还是没有一点点正法调伏获得解脱的因素。流转轮回的因缘是很恐怖的。现在这个平稳的解脱的因缘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个因缘一旦错过,再要等它重新集聚起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上师老人家经常讲,我们不要想闻法的因缘这么容易,现在好不容易成熟了,一定要抓住,要稳固这样的因缘。

真正的善知识一定会注重用正法因缘使弟子觉悟,真正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法上面,让弟子缘正法去调伏烦恼、听闻、思维或者观修,他关心的是这样的因缘。如果听说弟子错失了因缘,或这段时间对正法方面不是很精进,他就会很痛心。

其他的中了大奖了或者怎么样,上师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兴,因为他很清楚世间的这些没有实际的意义。就像小孩子吃糖一样,吃的时候很欢喜,这个也不否认,但是有没有实际意义?长远的意义是没有的。就像看一部电影,这个电影可能很精彩,可能情节很曲折,但看了之后又怎么样?没有什么更深远的意义。

但是修正法有很深远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离开非常恐怖的周而复始的轮回,而且离开之后不会再反复。轮回的恐怖就在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过来,永远没有一个出去的机会。但是解脱道获得了之后会一得永得,只要得到了就永远得到,不会得到之后从十地退到九地,九地退八地,八地退七地,最后一地退凡夫,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得到了初地以上的果位,见道之后永远不会退失,他只有往上走,不会往下走,这是值得我们去拥有的。世间那些所谓值得拥有的广告都是假的,看起来值得拥有,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讲这些主要是说对我们最有用的还是解脱道,还是正法,所以我们的定位,我们主要奋斗的目标还是应该放在这个上面,这个是核心。其他的生活、工作,你能够得到好的可以争取一下,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你不要忘记了你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解脱。

甲四、弟子也是依止上师来增上自己的觉悟因缘

上师应该关心弟子的觉悟因缘。那么我们作为弟子来讲,我们依止善知识主要的目标是什么,主要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还是为了增上自己的觉悟因缘,这是关键定位,不能够丢失。

一旦错失,就会一下子偏到世间法上面去。因为世间法我们是自在的,我们天天很谨慎的都尚且容易偏离,何况不谨慎的?那自动就偏离了,自动调到你习惯的模式上面。就像你的坐姿,你走路的姿势或者你的习惯,塑型师告诉你要纠正一下姿势,你注意的时候会坐端直,一不注意马上就变成以前的状态。在《开启修心门扉》里面也讲过,狗尾巴是卷起来的,你把它捋直之后再放开,它就自动弹回去。所以习气的力量是很大的。

因此我们要重新塑造一下我们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要付出很多努力,这个是值得的。我们为了好看,觉得花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时间值得,这个值得也是暂时性的。

但是解脱道可以重塑你修行的性格,这个是真正值得的。因为以前我们轮回的性格,对于永久获得解脱或者永久离开痛苦,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又创造新的一轮受苦的因缘而已。

我们并不是否认轮回中没有短暂的快乐,而是说它没有真正终极的意义,你得到之后很快会归零,又重新开始奋斗。有没有一个奋斗之后不需要再归零的?有,那就是解脱道。当然我们要对这个重新认知,因为它是个新的事物,好像是一个新的知识一样,所以要熟悉它、接受它也需要一定的福慧,需要通过学习一定的经论才能够慢慢了解。

因此学习时间短肯定是不行的,你的知见还没有纠正过来,还没有认同解脱道的知见你就不学了,你觉得学好了,那肯定是不够的。我们慢慢回想《前行》里面的很多教言,全都是金句,祖师大德们给我们讲的解脱道的教言是特别殊胜的,慢慢去体会。

大恩上师以前给我们发的《前行》法本上面就写着:望每一年看一遍。的确每一年看的时候都会有新的认知,字躺在那儿没有动过,当你看的时候就会有新的认知。它其实就在那儿,就像实相一样,那为什么看不到?需要不断地积累因缘、福德、智慧和祈祷,很多因缘聚集了之后,你会发现实相一直都在这儿,它没有动过,但是我们就没有发现,就是看不到。所以和它相顺的因缘必须要不断地积累,才慢慢可以知道。

因此依止善知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增上自己的觉悟因缘。如果你因为想升官发财而去依止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那么你肯定会失望,因为他不是负责这个的。就像慈诚罗珠堪布在法本里面讲的,你如果供出世间的护法,祈祷他给你承办世间的利益,那你肯定会失望,因为他不管这个。他管的是你的解脱道,他是护法,又不是护你的世间法。

所以真正一个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关心的只是你的觉悟因缘,如果想要升官发财,想要寻找世间的因缘,依止这个善知识,那肯定得不到。他根本对这个没有兴趣,而且他会打击你对世间方面的欲望。如果你想要在轮回中漂得更久,堕落得更深,他肯定会打击你。

为什么依止善知识有的时候会很难过,很不舒服?因为他调伏的是你的我执,是你世间的习气。比如你喜欢的东西在东边,你想往东走,他就不让你走,他告诉你东边不好然后打击你,那你当然不高兴。

所以依止一位具有法相的真正关心弟子解脱道的善知识,你想天天都很愉快,这个绝对不可能的。正法没有入心之前怎么会愉快?什么东西才能让你愉快?只有世间法让你愉快。你天天都愉快,那可能绝大多数时间都不在正法上面,因为没有刺激到你轮回的痛处。

你依止的这位善知识他真正地关心你的解脱道,他给你的建议和教言,可能都是让你慢慢看破轮回获得解脱的。有的时候你如果不愿意放下,他可能会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让你认识到轮回的痛苦,让你彻底清醒,然后开始追求解脱道。

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主要就是为了调伏我们的轮回的习气,所以只要能够增上觉悟因缘的,我们就应该去做。和上师的关系就是从正法方面去安立,这方面主要就是闻思修行。

下面讲两个小的标题,一个是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关系。

乙一、以三欢喜依止

师徒关系中应该要尊重,所以我们要尊重和恭敬善知识。比较粗浅的恭敬和尊重就是合十、弯腰、顶礼,供养几个红包或者拿一点土特产,这个是不是恭敬和尊重?这个肯定是,但是很粗浅。

真正的恭敬、尊重善知识,是要知道这位善知识是做什么的?他具有善知识的法相,他一定是帮助我解脱的。既然是帮助我解脱的,那么我最好的尊重是什么?难道就是弯个腰合个十?难道就是供养一点钱财?这个当然也算,但是不是根本的,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就是尊重,那根本没有踩在点子上,你和善知识不在一个频道上,没办法相应。

我们要知道尊重善知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要去观察他是做什么的,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干什么的?他就是来调伏我的,给我提供一些解脱的因缘,让我解脱的。既然这样,那么最好的尊重就是他给我讲法,或者告诉我解脱道,而我则要去闻思修行,因为解脱就是闻思修。

上师给我们讲法,让我们听闻,让我们思维,让我们观修,他是一心一意地愿意我们解脱的。而这个解脱的方法就是正法,途径就是经论中讲的法义,了义的和不了义的。他给你讲了这个你必须要去学,要去用。

因此最好的尊重和恭敬,不在于你磕不磕两三个头,虽然你能够在水泥地上梆梆梆磕头,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和恭敬。必须要抓住扼要,什么才是最好的尊重?打个比喻讲,你对医生最好的尊重是什么?是不是拎几个鸡蛋过去,说声谢谢就行了?这个不是,你对医生尊重就是他给你看病了,你就好好地去服药,对于医嘱你能做或者不能做的都要去听,这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你对老师最大的尊重是什么?好好学习,他给你讲了,你好好听,放学之后好好去做作业,把它消化了,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根本不是弯个腰、鞠个躬这些。当然你如果心中有尊重,肯定会发自内心地去鞠躬弯腰。医生把你的病治好了,你再送土特产的时候就是发自内心的了。为什么?他把你的病治好了,你抓住了核心。

所以我们对善知识最大的恭敬也要抓住核心,他是帮我们解脱的,那我们一定要沿着解脱道方面去努力。他给我们讲解脱道,调伏我们进入解脱道,那我们一定要配合,让我们听法我们就听,让我们思维就要思维,让我们修就要修,依教奉行就是最好的尊重,其他的表示都不算是真正的恭敬尊重。

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尊重他。或者就像前面讲的是虚假的,经堂里面大家都在弯腰,你一个人直直地站着,你觉得不好意思,也把腰弯下去,这种肯定不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你对正法的意义或者对自己的影响了解得越清楚,那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所以最好的尊重和恭敬就是好好地闻思修,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上师教给我们正法,但是他讲了半天你都不听,虽然你说很尊重上师善知识,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也不否认,但是这个没有在点子上。上师出现在我们身边,不是为了给我们培点福报的,而是要宣讲正法。你即使供养寺庙的佛,佛也没办法给你讲法。而上师会再再地宣讲,具体应该怎样去发心,解脱道是怎么回事,菩提心是怎么回事,你内心当中慢慢就知道了,就和解脱道相应了,上师做的是这个事情。

我们说这尊佛像功德很大,那尊佛像功德很大,功德是很大,加持力肯定也很大,你供养它的福报也很大,但是它做不到给你讲解这个是出离心、这个是菩提心、这个是空正见。所以我们对上师最好的恭敬就是好好地依教奉行。依什么教?他告诉你的全都是正法方面的内容,那么我们也要这样去做,这就是最好最大的尊重。

医生最欢喜的就是病人听话,能按照嘱咐吃药,接受治疗,你天天好起来他是最高兴的。老师最欢喜的就是这个学生把老师的话听进去了。上师出世是做什么的?他一心一意愿弟子和解脱道相应,因为你对他所讲的这个法听进去了,而且也在努力中,虽然你可能做得很差,但你正在努力地调整自己,正在做,上师就会很欣慰,上师最欢喜的就是弟子依教奉行。

我们现在讲的是三欢喜依止,其中第一个是供养财富让上师欢喜;第二个是以身语承侍让上师欢喜;第三个是以正法供养让上师欢喜。

这三个欢喜都离不开法,虽然第三个才是法,但如果这里面没有正法的因素,上师欢喜不了。上师不缺这个钱,即便他缺,但是前面讲了,真正的善知识的着眼点不是在你的钱上面,他关心的还是你的解脱。

第一个供养财富。如果你真正认识到了耽著财富的过患,或者你知道善知识是诸佛的代表,财富可以作为我们积资净障的资粮,而且我们可以缘这个慢慢和解脱道相应。可能以前不管是上供也好下施也好,你根本舍不得舍弃这个财富,因为供养出去这个财富就不是你的了,这是一种放舍。

上师很欢喜看到你能够放舍所耽著的东西,他欢喜你为了正法积累了资粮,对财富等的执著一分一分地打破。你现在有一个对境可以帮助自己把财富放舍出去,其实这是在放弃内心的一部分执著,这样你离解脱道就近了一步。虽然还离很远,但是必定是一种放弃,必定和解脱道有关联。

第二个身语承侍。上师为什么欢喜?这个比前面的难多了,你把钱供养完就走掉了,但身语承侍有的时候需要放弃你的自尊、时间和精力。因为你要去承侍的这位善知识,也许他的脾气性格和你不对,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很委屈很痛苦,或者感觉不舒服。

上师身边的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所以你要承侍,这个过程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很多苦行都要做。如果你为了解脱,愿意放弃所谓的面子和尊严,善知识看到这些就会很欢喜,因为这相对于放弃财富要难得多。你能够为了解脱而去做比较难行的苦行,上师是很高兴这个事情的。

第三个正法供养。正法供养是上等供养,为什么是上等供养?因为直接和解脱道相关。讲法是佛陀最主要的事业,佛陀的继承者——上师善知识们也是以弘扬佛法为主要事业,因为只有法才能调伏相续。佛陀是直接用法来调伏弟子,那么佛陀的传承者也是唯一做佛的事业即弘扬正法。因此怎样才能让弟子的相续生起法义,这才是上师最关心的问题。

而你现在能够以法供养,说明你有这个。比如没钱就没有办法财供养,如果相续中没有法,你怎么供养?供养不了。因此你在做法供养,就说明你内心多多少少是有法的。或者你正在依教奉行,正在修法,或者这段时间你听堂课的法功德供养,就说明你在缘法在做善业,你可以把这个作为法供养。

所以这个法供养做得越多越深,上师就越欢喜,因为他出世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地让弟子相续中生起法义,生起出离心或者菩提心。

哪怕你对这个颂词理解了,今天在上师面前做法供养,讲解一个颂词,你能够讲出来就说明你对这个颂词、对这个法义理解了,你才能去做供养。上师是很欢喜这个的,为什么?因为理解了法义是和实相相应的很直接的一步,而且你理解得越深入,对烦恼越能够调伏,这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

财富供养得到的福报和解脱之间是间接关系,不是直接关系,法和调伏烦恼是直接关系。身语承侍既可以相应于比较低的,也可以相应比较高的,两种都有,但是法供养是直接的。所以你不用天天给上师发个信息说我给你法供养,不说也行,反正你每天在坚持做这个,那就是在做法供养,他最欢喜的就是这个事情。

上师最欢喜的就是大家在精进地闻思修行,只要是真正的善知识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法。弟子能不能够欢喜去学习、能不能够消化、能不能够生起一点的觉悟、能不能很专心地去调伏,上师最欢喜的是这些事情。

为什么法供养是最大的供养?因为它直接和调伏烦恼、直接和解脱挂钩。如果你能够缘法去修行,就说明你离解脱道已经很近。他特别欢喜的就是这个,而且他鼓励你继续做下去。因为他出世就是为了让你解脱,而你现在已经找到了或者正在做离解脱最近的一个因缘。

其他的财富上师虽然也欢喜,通过财富供养之后可能会鼓励你,你要去学法,或者你身语承侍之后,他告诉你要去修行。法是调伏烦恼的,其他的没这个功效。所以你对法义理解得越深,调伏烦恼的可能性就越大,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

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达到任运调伏的层次,但是我们正在努力学习调伏烦恼的方法。等到法在相续中成为定解,通过这个定解观修一段时间之后,正法的功效就会显露出来。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这就是三欢喜依止。为什么三种供养能够让上师欢喜?因为都和法,都和觉悟的因缘、和解脱道有关联,所以上师会很欢喜。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缺财富,你给他供养了,所以他很欢喜。如果他并不关心弟子的解脱,他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多的钱,自己能不能更顺畅地做事情,如果弟子做法供养他就不高兴,那可能这就不是一个具相的善知识。

当然别人心里怎么想我们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他真是这样想,就没有什么依止的价值。他关心的不是解脱,这种就不叫善知识了,所以离开对自他有利。

真正的善知识最关心的是弟子解脱,你能够做和解脱有关的供养,他看到你离解脱又近了,是很欢喜的,这个叫上师欢喜之道。诸佛欢喜之道,就是缘法修行。因为佛陀最直接的事业就是讲法,调伏烦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修法义。所以善知识出世也是为了把法义在整个世间中不断弘扬,法弘得越多,众生接触的越多,调伏烦恼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如果只是听闻,力量还不够,所以还要鼓励我们思维;思维的力量还不够,又鼓励我们修行;只是修短暂的时间是不行的,所以鼓励我们要长期修行。只有长期修行才能调伏我们,真正发挥法的作用。

上师老人家的教言全都是在关心我们的解脱,培养我们解脱的心。如果我们真正尊重上师,就会依教奉行,不断地去学习,对于和解脱关联的法义方面不断地深入,不断地理解,逐渐就会靠近解脱道,这就是对他老人家最大的尊重。他希望我们闻思修,我们就去做,那是最好的。

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要讲的是通过依教奉行来增上自己的觉悟因缘。

乙二、依教奉行

弟子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上师是依教调伏,弟子是依教奉行,这也是一个观待关系。真正的善知识一定是依靠教言调伏弟子的烦恼,弟子最好就是依教奉行,这样就可以达成调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依教奉行很重要。不是依靠自己的分别念、世间的知识奉行,而是依靠能解脱的教而奉行。

如果依靠解脱教而奉行,就可以获得解脱;如果依靠世间法奉行,你得到世间法,不能够获得解脱道。你要得到什么要看你做了什么因缘,如果依靠解脱道的教而奉行,一定是相顺于解脱道的;如果没有依靠解脱道而奉行,就不可能获得解脱道,这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关系。

依教奉行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比较浅的层次,一个是比较深的层次。刚开始依教奉行的教是经教的教,善知识给你讲佛经、论典[1]。我们在刚开始依止的时候,善知识的作用是给我们讲解、传授经典和论典,这个时候的叫做经教、经论。

依教奉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依靠他所传授给我们的佛经论典的教义而奉行,因为他所引导的决定是正确无误的解脱道。这个时候是个共同的,或者我们刚开始依止的时候就应该这样依教奉行。

这个是什么意思?上师老人家有一次开示——初学者不要视师如佛,初学者的信心、资粮还不够,如果上来就把上师善知识视为佛陀,有可能出现很多的邪分别念而入歧途。

那么这个阶段怎样依教奉行?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就依靠经典和论典所开示的,善法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不做,这样就非常保险,因为经论里面有标准,此应做、此不应做。这个时候他给你讲的这些话中,如果是符合经论的就完全可以做,如果不符合经论,比如杀生、偷盗这些,可以不做。

真正的善知识不会让你去做非法的事情。假如这个时候你依止的善知识让你去做非法的或者不符合经论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说我不做;即便是合理的,如果做不到你也可以说我做不到,把理由认真陈白之后你就可以不做,这个做不到没有违背上师的教言,没有过失。

这在《事师五十颂》的注释里面讲得很清楚。宗喀巴大师专门写了《事师五十颂》的注释,其中有一段就讲这个。

现在有些学法者刚开始所有上师的教言都要依教奉行,否则就认为是违背上师,其实不是这样的。刚开始只是依靠佛陀和菩萨的教言而奉行。如果是符合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完全可以拒绝。拒绝之后有没有过失?没有过失,但是不要因此而诽谤。注释里面说虽然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要因此而生起厌恶心并去诽谤,这个没有必要。这一点大家要记住,而且给别人传递的时候也是要正确的信息,不要传递那些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要知道,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刚刚学习佛法的人很重要,否则很多人就会很困惑,到底做还是不做?听说不做,违背教言过失很大,是不是永远解脱不了?就会产生很多这样的想法,但这个不是这样理解的,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是要依靠经教来奉行。

第二个教就深一点了,就不只是佛经论典的教叫教,所有上师的语言都叫教,这时就不能够违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比较深的依止,就是你的福德、智慧、信心,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一个很高标准,完全理解了善知识是三宝总集的含义,不是口号,真正地知道了善知识就是佛。如果他是佛,他讲的就是佛经,就符合前面一条。

我们刚开始有很多迷信的成份,还有很多邪知邪见,都在相续中没有清除掉,冒然去依教奉行可能不行。但是当你学习到比较高层次的时候,这个高层次不是时间长,而是内心中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完全诚信善知识就是佛,无二无别,不管是哪个方面不会有丝毫的疑惑。这个时候他所有的话和第一个教是一样的,全部都是教言,只要去奉行就行了。而且你达到这么高的高度时,他也会强迫你去超越很多以前不敢做的界限,打破你很多的执著。

这个时候因为你的根基的确到了那么高的高度,他就不会再用常规的方式,而是用针对上根利智的那种方式来调伏。很多传记都有这种很疯狂的调伏方式,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于上根利智,不适合一般的人。如果上师让你从九楼上跳下去,或者让你做很多事情,一般的人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好理解。

有些地方说因为完全没有怀疑,他就是真正的佛陀,他的话也全都是佛陀的教言。会不会有错误?不可能有丝毫错误。即便是他说了显现上面按照世间标准来讲不如法,但是这里面没有不如法的。

最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就是这里,明明不对为什么要让你去做?但是这个前提是什么?就是弟子的层次很高了,他已经没有分别念和疑惑。达到很高标准的时候,上师所有的话都和佛的教言一样。

旁边的人听起来可能很疯狂,很不好理解,但是对你们师徒来讲并不疯狂。如果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就非常接近解脱道,因为相续中的分别念特别少,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其他障碍的东西了,直接去做是最捷径的,虽然看起来很疯狂。

比如大德传记里面,有些善知识指着一头牛或者一只老鼠说这是雪山狮子,一般的人觉得这就是一只老鼠,或者是一只狗、一头牛而已,怎么可能是雪山狮子?但是如果真正是一个清净的弟子,相续中全都是净观,他肯定相信这个。他不会去想上师是不是老糊涂了,或今天是不是精神错乱了,今天是不是惹他不高兴了?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会相信这就是雪山狮子。即便看不到雪山狮子他也会想,这完全是因为我的业而看不到,不会去质疑善知识说这个是雪山狮子。

《维摩诘经》里面讲了,舍利子尊者不相信这个世界是清净的,佛陀说我这个刹土本来就是清净的,用脚一压就显出清净的本性。假如把我们换到那个场景里面,具髻梵天说这些全都是清净刹土,我们一看左边是个大粪坑,右边是一个什么,怎么可能是清净的?我明明看到不清净。

如果是一个根基福慧很强的人,当下就可以看到是清净的,即便看不到他也相信是因为他的相续不清净,从而看不到本来清净的样子。其实在上师的境界里,那就是雪山狮子,只不过自己被业蒙蔽了之后看不到,在面前显现的是老鼠的样子,而且可能是掉了毛的老鼠。这个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净观和境界不够,看不到实相。

作为一个弟子来讲,上师善知识所有的话全都是教,不用去简别。

前面的简别就是佛教的教才是教,我是依靠这个教而奉行,至于善知识让我去杀生、偷盗、邪淫,这个是不能做的,因为佛经里面遮止了。对普通的根基来讲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依止到很深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去奉行。当然不要假装依止很深,这个是很危险的。我们慢慢去靠近,承认我们还达不到,按照前面的标准去实行比较保险。

当我们的福慧、信心真的到了某个高度,那个时候所有的善知识的语言都是教,就像上师帝洛巴和弟子那若巴那样,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全部变成解脱的因缘,没有产生障碍,因为他的信心、福慧到这,就会变成那样。因此我们要努力,首先要认知到有这么回事,然后让自己慢慢去靠近。

所以,我们要知道依教奉行的教有两个层次,一般的来讲就是经教,第二个所有善知识的话都是教,都要毋庸置疑,不能反驳。所有的话都是对你讲的,所以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但是如果没有到这个层次之前,可以说我现在做不到,这没有问题。因为我现在相续的确没有成熟,我的精进力、信心、智慧、悲心,这些都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做不到这个是可以的。

但是当我们真正上升到某个高度的时候,就应该按照第二个高标准来做。这个关系就很紧密了,因为我们的内心基本上和上师成为无二无别,没有什么障碍。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分别念和邪见,所有障碍解脱的因素在他的相续中都是很薄的,这样去做很快就会解脱,也只有这个程度才能做到这个。

但现在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发愿的对境,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去靠近,怎么样才能达到?下面我们讲法相的时候,一步一步去做。

这个关系刚开始以正法为联系,后面师徒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关系,从本性上来讲就是无二无别,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现在要通过如理如法的或者很清净的见解修行方式,让关系越来越靠近。因为正法的深入,调伏烦恼的力度加强之后,逐渐关系越来越紧密,或者自他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

因为我们和佛性之间本来就没有差别,我们本性就是佛。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调伏,障碍慢慢清净后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

甲五、为令依止清净,弟子应渐次圆满法相。

前面讲了如果你世间八法的心很重,关系清净不了。有可能善知识是一心一意想让我们解脱,但是我们自己的法相不够,这个关系总是被世间八法的念头所染污,这个时候我们做不到很清净。

怎么办呢?因为这个关系越清净离解脱就越近,所以我们要致力于不能够用很多的世间法来染污我们和上师的关系,应该调换成正法,把它变成清净的关系。为了令依止清净,我们弟子应该渐次地圆满法相。

作为弟子应该有弟子的法相,不是随随便便就是弟子了。咣咣咣磕三个头,你是我的师父,我是你的弟子,这个是名称上的,就是磕头而已,没有讲法,也没有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个仪式。算不算师徒?也算,但是这个只是名相上的而已。一定是要有传道、授业、解惑,因为他是佛法的善知识,一定要给你传讲正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徒。

但是我们相续中因为没有修习佛法,内心充满了轮回中的烦恼,所以在没有正法调伏之前,自然而然就会用世间法的心态去依止善知识,这个关系就不清净。

要让这个关系清净必须要圆满我们的法相。善知识有善知识的法相,弟子应该有弟子的法相,这是观待的关系。你至少应该达到某个高度,才叫做弟子。没有达到高度,就是一个普通人,挂个名称而已。我们一听挂名弟子,就觉得矮人一等,但是真正来讲,作为弟子必须要让自己成为法器,具足法相。

所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法相越圆满,关系就越清净,离解脱道就越近。这个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要解脱,关系一定要清净,法器要清净,法相要具足。为了真正清净的依止关系,我们必须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弟子。

现在我们修行,一方面为了解脱,一方面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但其实来讲现在所有的修行都是致力于让自己成为一个弟子。

弟子有弟子的法相,所以你要成为一个圆满的、高标准的弟子。高标准要求的条件很多,现在我们可能还没达到。没达到怎么办?现在我们的修行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法器,变成一个弟子。

所以所有的听法、思维、修行、念咒、观修本尊、修持生圆次第,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弟子的努力。现在我们可能还差得远,这时不用太沮丧,差得远不要紧,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弟子,只要所有弟子的条件都具足了,你的法器圆满了很快就可以解脱。下面讲弟子的法相。

乙一、《四百论》所说法相

《四百论》说: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四百论》中所讲的这个条件就是一个基础条件。第一个叫质直,即品性很端直,善良或者正直的人,对于自他宗派没有很多的偏袒,没有诽谤他宗,赞扬自宗。质直是弟子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慧即智慧,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听不懂,不知道佛法所讲的是什么,没办法成为一个标准的弟子。因为所有的烦恼以法来调伏,如果你听不懂的话不知道怎么用,不理解这个法义就没法用。

第三个求义,就是我依止善知识听法是为了追求法义。目标很明确,不是追求世间法,而是求大义,求解脱的意义。

说为闻法器,就是听闻、修行佛法的法器。,增长智慧,不断地闻思修行,念文殊心咒也好,反正让自己的智慧增上。求义,以前不是为了求解脱道法义,可能求世间一些名闻利养什么的,那现在调整自己。这个就是《四百论》中讲的三条法器的标准。

所以我们要检讨自己,如果有欠缺的就要去修正;如果我们对于自他宗派偏袒心很重,就要去观平等心。通过现在我们所学的法,让自己不足的地方圆满起来,有过失的地方去掉。

    下面是第二个比较多一些,是《大圆满前行》所说的法相。学过《前行》的道友知道,在第六品中讲的,就是比较高的。我们前面说如果弟子的法相圆满了,就离解脱很近了。这里面所讲的弟子的法相、条件,如果都具足,那是非常可喜的。但我们每看一个法相标准,都觉得自己欠缺,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现在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弟子。

乙二、《大圆满前行》所说法相

丙一、精进大铠

精进大铠就是很精进,披上精进的铠甲。究竟的所指是什么?即便是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的意愿。相当于前面讲的第二个依教奉行的教,这就是比较高的圆满的法相。所以我们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做前面的三条,或者有些能做到的就要加深,做不到的慢慢地去圆满。

上师的意愿就是让你修法,调伏烦恼。对于弟子来讲知道解脱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愿意纵遇危险也不违背上师的意愿。

这个对初学者来讲可能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对解脱、对上师的信心还不够,不要说遇到生命危险,就是自己一点点小的利益如果受到威胁了,有时候一句话没有说好,马上就反抗。这可能离高标准还差得有点远。如果做不到就先不做,能做到的我们先选择。像前面讲的,不能做不到的假装自己做到了,这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话可能会毁坏自己的相续。做不到的我们订个计划,五年、十年,作为一个奋斗的目标。

知道这个之后,我们太过于自卑时,要讲一些功德,太过于傲慢时,要讲些高标准打压一下。

佛陀讲这些不是让我们飘飘然,也不是一直让我们自卑到不可自拔的状态,而是让我们认清楚实际情况,慢慢努力去达到。

丙二、智慧极坚

什么叫智慧非常坚固?就是我们的心情不会因为暂时出现的违缘而改变。因为凡夫的心情很容易波动,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违缘。比如顺风顺水的时候,觉得道心很坚固,对上师的信心也很好,但是遇到一些违缘的时候,心一下子就波动得很厉害,信心没有了,就开始出现很多邪分别念,这就是智慧不坚固。

智慧极坚,作为一个弟子,智慧应该很坚固,不论对什么样的违缘都可以化解。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出现任何违缘的时候,心情都不会受波动,他的智慧完全可以消化,不会受影响,这就是比较平稳的智慧。受到的影响越少,信心就不波动,离实相就越近。

丙三、承侍上师

承侍上师怎么理解?承办事业的时候赴汤蹈火,再大的困难也愿意去做。所有的前提都是求解脱,不是因为其他目的而去赴汤蹈火。如果因为世间的这些染污心去赴汤蹈火,这没有任何价值,目标就错了。

刚刚我们讲了这么多,所有的清净的关系全都是在正法上面,没有一些染污的东西在里面。所以为了解脱,为了觉悟的因缘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以这种精神去承侍上师。

丙四、依教奉行

前面已经讲过,主要的精神是舍自自在,随师而转,舍弃自己的自在,随善知识、随上师的心意而转。我自己没有自在的,随着上师的想法而转,他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他让你做这个,我想做那个,自己是自在的,这就是自己的分别念很强,想法很多,不依止善知识的教言,依靠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随师而转。

所以真正的依教奉行,应该是完全舍弃自己的自在,随师而转。但现在我们却是相反[2]的,依靠自己的分别念而转,上师的教言不考虑。如果我们还是这个情况,这个法相就还不圆满,还不是法器,因为有这个想法,内心中就有很多的分别念和烦恼,这个时候就产生了染污心,关系就不清净,很多轮回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我们现在要调整自己。这个法相越圆满,关系就越清净。

丙五、具大信心

具有大信心是怎么体现的?视师如佛。信心很大很坚固,完全视师如佛。也不是三两天视师如佛,也不是当你欢喜的时候,恰巧今天上师给你东西,觉得上师像佛一样;哪天不给你的时候,或者批评一下,马上就不是了。完全不是这样的。

所以心情好的时候视师如佛,三两天这样很容易,但是真正长期的,而且经受各种各样考验的信心不变,这个非常困难。有的时候这段时间生意失败了,怎么回事,我现在这么精进地念佛、供养,好像都没一点感应的,信心就退了。前面讲上师善知识批评几句,或者没有顺你的心意,马上就开始这样,这个就不算什么信心,波动太厉害。

这样可能是不达标的,视师如佛不是三五天的,也不是心情好的时候怎么样,的确是各种考验面前都不变。一定要举个例子,就是米拉日巴尊者那种类型,面对各种考验,信心完全不动摇,这就是密宗圆满的法器。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好像有视师如佛的信心,但是可能时间短,没经过考验,如果真正考验一下,不一定有,因为我们有时信心很脆弱。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能感觉得到,上师有时对我们小心翼翼,如果上师对我们说话很小心谨慎,怕伤害到我们的心,这就绝对不是我们具有信心的体现。不管怎样一种方式我们都不会变化,这才是具有信心的体现。

所以我们要努力,有时我们高估自己,或者太低估自己都不对。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要努力达到具大信心这个标准。如果真正长期视师如佛,离解脱就不远了,你的心会很清净,所有的加持力很快就会融入。如果你的心中波动很大,他也没办法加持你,你的波涛一起来就抖没了,一下子就消失殆尽,所以心很平静的时候可以接受到很多信息。

丙六、具大智慧

具大智慧是什么意思?能够了知上师的善巧方便的密意,这个就是具有智慧的体现。上师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知道上师是什么密意,他不会按照表面上去理解,完全会通达上师这样说这样做,一定是有很甚深的密意。

如果你不了解密意,就会产生很多分别念,就会对上师善知识产生怀疑、邪见,从而障碍自己得加持,这就是没有智慧或者不具备大智慧的体现。如果真正具大智慧,完全能够了解,体会得到上师的种种善巧方便的密意。

所以弟子有的时候不好当,要成为一个高标准的弟子其实还是需要做很大的努力的。有时我们自己的法相不具足,要求却很高,想要三五个月、三五年或者一生成佛。如果要这么快成佛,那就要看你具不具备法相,条件差得一塌糊涂,却要求很多,这就不现实。

如果我们要让自己很快成佛,这些条件都要具备,具备这些条件自然而然就很顺利地接受到加持,心很容易入正法。如果这些条件不具足,每一条都是你的障碍,那就没办法和清净的上师以及法性相应。

我们现在修行要把这个障碍去掉,成为法器,或是有障碍但很薄,就很容易接受到加持,调伏烦恼,入解脱道就很快。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的弟子。

丙七、广闻博学

广闻博学是要受持上师所讲的一切法,对于显宗、密宗这些法都能够欢喜地听受,完全能够消化。高标准的弟子应该是这样的。

丙八、具有悲心

对一切众生具有悲心。一个标准的弟子不可能是一个自私自利心很强的人,这样的人根本接受不到大乘善知识殊胜的加持,不可能很快成佛。因为连大乘都不是,怎么可能接受到大乘的加持?所以真正的标准弟子一定是具有大悲心的。如果我们缺少悲心一定要去修,每个条件都不能够忽略,通过修四无量心,或者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认认真真地让自己生起悲心。不是说这个法义修过关了,关键是有没有生起来悲心?没有生起就一定要让自己生起来。

丙九、敬护净戒

敬护净戒就是对于别解脱戒、菩萨戒和誓言、密乘戒律很恭敬地守护清净。凡夫人不违犯不可能,如果违犯了马上忏悔。如果有这种正知正念,你不可能允许它过夜的,每天想今天有没有违犯戒律,如果违犯了今天马上要忏悔。所以如果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去落实,相续中就算是有敬护净戒这个条件。

到了后面的时候,护戒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每天晚上忏悔的时间越来越短,忏悔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你的相续智慧增上了,晚上睡觉之前想不起来有哪些需要忏悔的,因为都达标了。所以越往后,这个方面就越容易达标。

丙十、三门调柔

身不粗暴,语不粗暴,心也不粗暴,都很调柔。身体很调柔,不会去杀生、偷盗、邪淫;语言方面也不会去说妄语;贪嗔痴很少。一个标准的弟子应该是这种,如果现在这个条件做不到,就应该去努力让自己做到。

所以要成为一个标准的弟子,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已经是上师的好弟子,这个有可能是自己认为的,有可能是名称上的,但实际意义上的弟子需要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相续。如果做不到完美的,十分做不到要做三分、四分,或者一分、两分,慢慢去做到,反正不能放弃,没有退路可言,要不断去调伏自己。

丙十一、宽宏大量

什么叫宽宏大量?就是能够容纳上师和道友的一切行为,这是宽宏大量的体现。

自己是为了求解脱道的,上师和道友所有的行为都能够容纳,即便是不好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慈爱心和包容心容纳。不会让这个变成厌恶的因缘,或生起嗔恨等其他分别念的因缘,取而代之的是净观,是慈爱心。他不允许自己的相续中对上师、对道友生起这些烦恼。

因为他对解脱是如此希求,所以也特别在乎这个条件,所有能够帮助自己解脱的条件都很认真地维护,所有可能障碍自己的条件都非常认真地去遣除和遮止,不要让它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来。

所以越想得到解脱,对解脱的条件因缘就会越上心去保护,也就是我们再再提到,为什么一定要把四加行修好的原因。你对解脱道到底有多大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你对这个条件可以花多大的精力,牺牲多少东西去维护它。

如果对解脱道不是很上心,那你可以随便舍弃它,对你来讲这个不重要。但是如果你觉得解脱很重要,那你会非常小心地去维护解脱因缘,一点点的顺缘都要去争取,一点点违缘都不要有。这个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刚刚进入佛门修加行的时候,四厌世心修得好不好,想要求解脱的心到底多强烈。如果很想解脱,其他的世间法你完全可以舍弃。

我们很多的烦恼、诤论,没有一个是缘佛法产生的,都是缘世间法产生的。如果很想求解脱,你对世间法就不会那么在意,世间的名誉、钱财丢了就丢了,不会因为这个生起很大的嗔恨心。只有很在乎,才会因为这个去发生争吵,随随便便就舍弃了解脱的因缘。

如果对解脱很有兴趣,或者非常欢喜强烈想得到,为了得到解脱,损失世间的因缘你根本不在乎,不值得为了这个去争吵而坏掉和上师、道友之间的关系。宽宏大量是这样理解的。

丙十二、慷慨大方

慷慨大方就是自己拥有的一些财富都可以毫无吝啬地供养上师,这个完全是因为对解脱、对上师的清净的信心,不是为了其他原因。

丙十三、具清净观

具清净观就是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念。净观是对上师、道友,不清净的分别念很少出现,都能够消化,通过净观去对待所见到的一切。这样内心越清净就离实相越近。

如果看到这个事情产生一个不清净的想法,那个事情又产生一个不清净的想法,每天无数个不清净的想法,这就是给自己的证悟导致了很多的麻烦。

但是如果具有净观,内心中就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念,因为这个信心就是清净的心,法界实相也是清净的。所以如果内心中都是很清净的、净观充满的,就会直接和信心、实相相应,因为实相里面没有不清净的东西。这样你的心越清净,净观越多越浓厚,越无勤作,离实相就越近,非常容易证悟实相。

如果你内心中有很多不清净的想法,同时还想很快证悟清净的法界,因和果之间不对等、不相应,怎么可能很快得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要通过很多的方便让我们的心清净,心清净就和法界清净的实相相应。这个很快,不是说一下子就达到,但是已经相顺。

所以净观很强,内心就很少生起不净的分别念。如果一个人修行到相续中很少生起不净的分别念,我们的确都要向他顶礼,他就是一个真正的法器,一个好的弟子,这样的弟子很快解脱。

丙十四、具惭愧心

具有惭愧心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就心生惭愧,上师诸佛善知识可能对我的行为很不欢喜。有惭愧心能够让罪业减弱,因为惭愧是一个善心,它的力量可以让自己以后造同样罪业的频率或者机会减弱。所以具有惭愧心也是弟子的一个法相,有过失时惭愧,知道是自己的问题。

这十四个条件就是比较圆满的弟子的法相。如果这十四个条件都能做到,在依止上师的时候,弟子的法相圆满,就没有轮回的心。世间八法的心找不到,染污的东西就没有,自然而然依止上师的时候就是清净的关系,更容易和解脱道相应。所以法相越圆满,关系就越清净,得到解脱就越快。这十四个条件具足,基本上就会解脱。所以现在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法器。

所有的法器都是你的功德、优点,具有这么多优点、功德,在这种状态下去求解脱道、修佛法,没有道理不很快相应。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些法相,让自己成为法器。具足圆满的法相、成为法器很重要,这个圆满了,我们的关系就清净了。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自然没有不清净的东西,全部都和正法相应。他是标准的上师我是标准的弟子,这样关系特别清净就很快解脱。

真正的善知识并不会专门挑好调伏的,不好调伏的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差别。不是去挑学生,分数线高的全部收到这个班里面,是尖子班,其他分数不够的就不要了,现在是有这样的。但真正的善知识不会这样,都会平等调伏。因为善知识的法相中就有一条平等心,不会做简别,只不过谁的法相好谁就会解脱快一点。

平等调伏的意思是说对待弟子的心态完全平等,但是方法可能不平等。有的弟子病很轻,有的病很重,都吃一样的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人就死了,有些人可能迟迟好不了。对于根基利的人,就用像马尔巴上师调伏米拉日巴尊者的那种手段。如果是差的弟子,他可能就用一般的普通方法让你逐渐先成为法器;如果已经是法器,上师直接就调伏,这就很快。

这个科判很重要,我们讲法器,是让我们关系更亲近的一种保证。

甲六、附述道友间的关系

虽然是讲师徒的关系,但道友的关系也很重要,也是间接和上师的关系有关。因为上师有很多弟子,上师所有的弟子都是道友关系,都共有一个上师,所以道友的关系和上师的关系其实也是有关联的。就好像亲人是血脉相连的,都是一家人,那关系就不一样,应该更亲密。

道友是什么关联?是上师给我们传的法,所有道友都是以法相关联。因为法很殊胜很清净,以此法作关联的道友,也应该是很清净、很殊胜,更加慈爱,因为大家都是修解脱道的人,而且都是用正法来联系。

为什么叫道友?大家都是修道的。为什么叫法友?大家都是在修正法的人。所以这么清净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道友应该是清净的,或者至少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因为世间的一些东西,比如一句话、一点钱,一点名闻利养、一些地位,一下子就舍弃道友的关系,和道友争吵,生厌离心。

世间的东西和法二者完全不具有可比性。法是清净殊胜的,而且大家都是因为法成为道友,这个关系是非常紧密殊胜的。世间法和它相比不值一提,就是一个染污性的不清净的本性。但是如果我们的法没有入心,在我们心里面世间法还是很重要的,可以为了世间法舍弃法,舍弃道友的关系,这是不对的。

应该反过来,法才是重要的,法友的关系比世间上所有的关系都重要。我们保持一个清净的关系很重要,互相之间多思维法,多用法去和道友做联系。先思维法的重要性、殊胜性之后,再把法和道友之间联系起来,大家都是在缘法,而道友和上师之间有关系,我们和上师之间也是有法做联系,所以我们不能互相伤害,因为这个是和法不相应的。如果我们道友之间互相伤害,上师也不高兴。

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多思维正法的功德利益,对法越尊重,越了解法的尊贵、价值,道友、法友的称呼就会越来越重,就不会因为随便的因缘就舍弃掉。因为正法的利益、解脱的利益这么殊胜,所以它是最超胜的,即便是舍弃了财富、生命,也不会舍弃或者破坏和法友之间的关系。如果产生了就马上去修正、去忏悔,让这个关系马上修复清净。

这个证明我们对法、对于解脱本身是真正地认识到它的价值,对这个法的价值认识得越清楚,就会越珍惜这个法的因缘,因为和上师、道友之间的因缘都是以法联系的。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法的重要性,就会随便因为一句话舍弃道友的关系,大打出手,争论、厌恶、舍弃。因为没有认识到法的重要性,却对世间法如此重视,一个小小的东西就可以舍弃道友,这个不行。

我们今天讲这么多其实还是在法上面讲,就是解脱道因缘法方面讲,我们和上师、和解脱道、道友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正法联系的。正法是很珍贵很殊胜的,如果我们对这个法知道得越清楚,就会越尊重它,就会对所有和它关联的都产生前所未有的认知。对于佛法每一个教派,不管是汉传、藏传,只要和法关联的都会尊重。

而且我们这个人身也是修法的人身,我们也会尊重它、善用它,因为它能够修法,不是用在其他方面的。所以这个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要经常思维这个法,闻思修行这个法的重要性,思维之后很多关系自然就顺了,我们就成为法器,解脱道逐渐就可以得到。

如果这个没有抓住,我们还不知道在忙什么,还觉得世间法、世间的名誉比法重要,这是完全颠倒的,是没有知道法的利益和世间法的过患。这个还是加行没有修到量。要经常修四加行,共同加行要去反复修,修了之后很多问题自动就解决掉。

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再修其他的法可以获得很多增上的功德。一旦生起了出离心,一心求解脱,绝对不可能因为世间八法而去损坏和正法有关的一切利益。比如和上师、和道友的关系,这些都不可能损失。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去修加行。

今天就讲到这里。

 

[1]佛陀授记的大德祖师的论典是可靠的。

[2]舍师自在,随自而转。

 

 


密法入门系列讲座之上师与弟子的关系

答疑部分

——智诚堪布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一、顶礼法师!如果修加行的质量很一般,但是数量达到了,到时去修密法,会修出问题吗?听说有修密法精神出问题的情况。

答:出不出问题看自己各方面的因缘,不修密法出问题的更多,世间这些精神出问题的人大多数都不是修密法的人,所以我们是不是修密法出问题,这个可能是有的,有些时候主要是太执著了,过于执著或者他有些条件不够,这有可能通过修密法,他在修密法的同时精神出问题了,或有的时候没有修好,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不是因为单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多放松执著,还有多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依教奉行的话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二、顶礼法师!现在空性见和如来藏的见解还没有稳固,此时观修时候是否可以观自己为佛菩萨呢?

答:可以把自己观为佛菩萨,一方面观菩萨有功德有利益,也是解脱的一个助缘。但是为什么要观,观的质量就通过自己的空性和如来藏,这个教义越来越纯熟之后把自己观为佛菩萨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可以观的,虽然还不知道甚深的含义,但是这样观想是可以的,而且是有很大的必要的。

三、顶礼法师!第一个问题在密法的闻思中,师兄弟之间可以讨论法义吗?第二个问题如果在规定闻法时间内出差,传承不圆满怎么办?有录音可以补听吗?

答:第一个问题,大恩上师有一次好像也说可以,但是大规模的可能不适合,如果是私下来个人应该是可以的。

第二个问题,有些可以有补听的,也有安排一些补听的,在听法的时候有几次可以补听的机会,这个没什么问题。

四、顶礼法师!法师迄今为止有多少通过密法即生成佛的修行人?

答:这个数量无量无边,没办法统计,有些就写在传记里面,有些根本没有写在传记里面,通过修密法即生成佛的非常非常多。

五、顶礼法师!请问学密宗需要四加行,五加行是指什么啊?

答:四加行指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因果和轮回痛苦这四个加行,五加行就是皈依、发心、金刚萨埵百字明、供曼扎和上师瑜伽修法,四加行、五加行是让自己成为法器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个次第,如果认真修的话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殊胜的法器。

六、顶礼法师!现在空性见和如来藏的见解还没有稳固,此时观修时候是否可以观自己为佛菩萨呢?

答:第六个问题答过了。

七、顶礼法师!请问生圆次第观修如何与密法实修观修圆融?

答:生圆次第本身就是密法的一个修法,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就是密宗的一个修行。

八、顶礼法师!您说可以一生成佛,女居士也可以吗?

答:这个没有简别,男居士、女居士都可以,男出家人、女出家人都可以,一生成佛都是可以的,这个在密法的一些续部、论典里面也是讲了,讲的很清楚,因为法很殊胜,所以女居士也圆满具备佛性,和男居士一模一样,因为佛性当然是无为法,不可能说上面是男居士有佛性,变成女居士佛性没了,所以她没办法成佛了,没有这样的。佛性都是圆满的,所以男居士可以成佛,女居士也可以,她只要因缘具足了都是可以的。

九、顶礼法师!因缘法是生灭法,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您说佛智不是因缘法,该怎样理解?难道是针对和二乘所说,实相是万法不是因缘生?

答:实相不是因缘生的法,但也不是有为法,其他的因缘法都是指那种心识,通过心识为因而产生的一切的轮回法,都叫做生灭法。法性不是,法性就是佛智,这个法性它不是因缘法,本来如是存在。所以针对二乘所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但是在大乘,尤其是在二转法轮当中讲到的佛性的一部分,空性已经讲到它是无为法,它是实相。然后在三转法轮如来藏当中,更加正面的讲到了佛性的常乐我净的体性,所以它不是有为法。现在上师正在讲《宝性论》,这里面讲的是很清楚的。

十、顶礼法师!弟子是18二届密法班学员,后边是否会有密法实修方面的辅导?

答:辅导不一定有,但上师实修方面的引导这方面讲的很多,非常多,所以没有什么不懂的,反正辅导不辅导,反正上师讲得很清楚,只要自己认真听都可以知道怎么修的,这个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些欠缺的,就多去学一些显宗的基础,这方面多学一些有助于自己能够通达这样修行的方式。

十一、顶礼法师!弟子是15入行论转19加行学员,在顶礼时比较困惑,按教务处下发文件顶礼时身语意都需要观想,完全顾及到2小时约顶礼60多个,无法如期完成,但看法师顶礼的视频中,法师顶礼的速度很快,又无法观想清楚,不知道如何做才如法?另外顶礼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感恩法师。

答:顶礼的时候身语意这些标准都要完成,但是不是说你在顶礼一个当中整个程序要走一遍,顶礼一个当中不用全部走完,其实如果真正完全按照标准来讲可能两个小时当中一个顶礼都完不成,需要达标的太多了。那怎么样观想的呢?就是我们按照正常去做顶礼,这些观想次第观,不是一个顶礼当中完成所有的观想,你可以把观想分成若干个步骤,一边顶礼,比如二百个顶礼当中你把这个程序观一遍,或者观两遍,或者观三遍,你顶礼的时候正常速度顶礼,正常速度念诵,观想的时候,比如我在这个顶礼的时候观想一个法义,我是观清净身体的业,我就观这一个,哪怕在顶十个礼当中就观一个清净身体的罪业。然后再顶礼第二十个的时候我就观想清净语言的罪业,这样慢慢一个一个观下来全部观完了,而且你的速度也是保证的。

所以大概是这样的,顶礼的期限应该按照教务处的规定就可以了。

十二、顶礼法师!瑜伽士和密宗是什么关系?

答:瑜伽士有显宗的瑜伽士和密宗的瑜伽士,两种都有。什么叫瑜伽士呢?就是相续当中有止观的,具有止观境界的都叫瑜伽士。所以瑜伽士的范围就很广,《智慧品》当中在讲瑜伽世间的时候已经讲过,不一定瑜伽士就是指密宗,显宗也有瑜伽士,就是相续当中有止观境界的都叫瑜伽士,或者相续当中有生圆次第境界的叫瑜伽士。

和密宗有什么关系呢?瑜伽士和密宗的关系就是这个瑜伽士是密宗的瑜伽士,他是修密宗相应的瑜伽士,是这样的关系。瑜伽士要不然正在修生圆次第的,要不然已经有相应生圆次第境界的,都可以叫瑜伽士,或者已经生起境界的,或者正准备生起的也可以相似叫瑜伽士,反正他要生起来。就像菩萨一样,有些已经是菩萨了,有些准备成菩萨,都可以叫菩萨,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十三、顶礼法师!从电视剧看的日本的出家人可以结婚,日本是否有修习密宗的呢?以及从修行上,守持的戒律上是否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呢?

答:日本有密宗,这个叫做东密,他们修的是这种,现在也有密宗。好像以前唐朝的时候传到日本付出的,日本有密宗。然后日本的出家人可以结婚,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观念,所有结婚的都不是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他是不能结婚的。所以只是说我们有一个误解,就是说有一种出家人可以结婚,这个结婚的都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的,当他一结婚就不是出家人了。只不过他们有一种特殊的传统,这是一种职业,家族的事业,所以他是有家庭的,白天的时候去上班,他们的家庙去上班,穿袈裟,然后念经做法事,完了之后就穿俗装回家过日子,这个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只是我们看起来有点像。他们的寺庙是家传,有家庙,他们是职业是工作,他们代代相传。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出家人,只是从某些方面来讲,第一个在庙里面,第二个在庙里面是穿着袈裟的,也在念经,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是出家人。

所以出家人的戒律都是一样的,至少出家人要有沙弥十戒以上的,如果没有这个沙弥十戒以上就不是出家人,哪个地方都是一样,不管是南传,还是北传,还是藏传,传到日本的,传到韩国的,传到哪个地方的,反正出家人的标准是一样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戒律那就不能叫出家人。有的只能是形象上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剃了头,但是其实严格上来讲不是意义上的出家人。

十四、顶礼法师!您讲了,第二个及格线是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这里讲的菩提心是行菩提心吗?如果没有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和菩提心的话,只有听闻密法的资格,不能修持密法了,对吗?

答:当然可以修,我们可以通过修密法来慢慢增上自己的福智,然后帮助自己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提心是不是行菩提心呢?愿菩提心以上都算,因为有了愿菩提心肯定会有行菩提心的,这个毫无疑问, 如果你发起了愿菩提心,你说我忍住不去修布施等,因为我现在只是修了愿菩提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愿菩提心绝对有行菩提心,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一个发了愿菩提心的人他不愿意去积累成佛资粮的菩萨哪里有?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个主要是从愿菩提心具足,真实的愿菩提心就可以算了。所以没有生起之前也可以修,只不过通过修密宗增上自己的资粮,让自己早日的具备真实的菩提心。

十五、顶礼法师!弟子是18届加行学员,请教法师如何生起真实世俗菩提心?如果没事前修出菩提心,而先生起了清净观,菩提心会自然也生起了吗?

答:世俗菩提心的修法就是四无量心作为前导,然后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或者说修持七种修行因果教授也可以,这样的话如果认真修,那就可以生起世俗菩提心。

如果没事先生出菩提心,生起了清净观,净观可以,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的净观,他这个净观高不了多少,不会很高,但是它可以辅助菩提心的生起,因为净观生起来肯定可以帮助自己生起菩提心的,因为有了净观之后他就知道所有众生都是佛,所有众生都是佛那我要愿众生成佛就很容易了。因为他本来实相就是佛,那么我现在要发愿愿众生成佛的话,如果真正生起净观的时候,从理论上来讲、理念上来讲那就很容易,当然可以帮助的。

但是是不是自然生起呢?也不是自然生起,因为这个时候的净观他的层次不高,所以不是自然生起,而是有助于生起菩提心。如果你再深入思维一层,那就比较容易生起来。

十六、顶礼法师!请问如果学习了二转法轮《中论》等以及三转法轮的经典,如《宝性论》后,是不是就可以足够支撑我们通达密宗的见解呢?

答:这个可以,这个足够可以了,因为密宗的见解就是等净见,平等见就是二转法轮的大空性离戏见,清净见就是三转法轮的如来藏见,这两种通达了之后那么要生起密宗的见解是很容易的,可以这样肯定的回答。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