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系列讲座(五)广大:菩萨戒(下)

戒律系列讲座(五)《广大:菩萨戒(下)》2017年09月10日.pptx

2017年09月10日

顶礼上师三宝!

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菩萨戒相关话题的第二节课,上节课我们重点介绍了龙树菩萨传承的严禁恶行戒,今天对于其他的相关内容再做一些补充。这次的戒律讲座也已经开展了有几节课了,有些人说这个法师的尺度很大,其实并不是说我的尺度有多大,而是因为戒律本身就是比较直白的,如果我们有条件翻开律藏,你应该会发现当中有很多我们认为稀奇古怪的公案,都是用非常直白的方式去描述,所以它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为了把一个事情讲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直接把它讲清楚,这样便于大家去理解,所以这方面幸好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准备。

今天的内容会接着讲严禁恶性戒当中无著菩萨的传承,然后还有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等,大概是有这几个章节,我们依次来看。

一、根本罪

1、愿菩提心学处

【无著观点愿学处,不舍众生念功德,勤积资修菩提心,取舍黑白愿心戒。】

【第一,不舍弃众生;第二,忆念菩提心的功德;第三,精勤积累二种资粮;第四,精勤修习菩提心;第五,取舍四白法和四黑法。】 —《三戒要解》

龙树菩萨传承的严禁恶行戒当中,上根者十八条戒,中根者四条戒,下根者只有一条不舍弃愿菩提心的戒律,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无著菩萨传承的戒条大概有哪些,从根本戒来讲,它分了愿菩提心的学处和行菩提心的学处两个方面,关于愿菩提心的学处,在《三戒论》里是这样说的:无著观点愿学处,不舍众生念功德,勤积资修菩提心,取舍黑白愿心戒。在这个地方它提到有五个方面需要去守持,首先第一个是不舍弃众生,内心当中不能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第二、忆念菩提心的功德,经常在脑海当中反复思维,去观修菩提心的相关功德;第三,精勤积累二种资粮,我们除了发菩提心之外,还要非常努力地去积累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第四、精勤修持菩提心,除了发菩提心之外,还要经常去串习,去练习这些能够让菩提心增上的比如四无量心,自他交换等等的这些法门;第五就是非常重要的取舍四白法和四黑法,那什么叫取舍?就是我们对四种白法要去取,对四种黑法要放弃,那么所谓的“白”是指善业或者善法,“黑”就是恶业恶法,就是说有四个注意事项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后面我们会讲。

四种黑法:

1,欺骗上师。

2,让他人对行善产生后悔。

3,诋毁圣者。

4,以狡诈方式欺骗众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四种黑法是什么,当中谈到第一个是欺骗上师,欺骗上师包括给自己传法、传戒,乃至密宗当中传受灌顶等等的所有上师,这些具有功德的殊胜对境,如果我们以狡诈的心去欺骗,就会产生一种过失,这是四种黑法当中的第一个。

第二、让他人对行善产生后悔,这也是一个过失,比方说有人去放生,有人去听闻大乘经典,产生了很大的善业,之后我们出于某种不清净的发心,或者出于没有详加观察状态下的错误认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不应该,你可以怎么怎么样,让对方对他所做的善法产生一种后悔,那么这也会对众生产生一种损害,对我们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过失。所以这方面要注意,包括别人来到学会当中系统闻思,如果说他有这样的因缘,我们也不能够让他对闻思善法产生后悔,包括有一些师兄在从事各种发心工作,如果他们做了几年,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告诉他你这样做其实没有意义,当时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多花时间去学习……不管怎么样,只要你让对方对他已经做过的善法产生后悔,都有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过失。

第三就是诋毁圣者,包括这些大乘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我们以各种方式去说他们的过失,去诽谤等等,都会有很大的过失,因为这个对境非常殊胜,诽谤圣者的过失比一般的罪业要大很多,如果从广义来讲,不单单是圣者乃至说发过愿菩提心的修行人,我们也要经常恭敬,不能够随意去诽谤。

第四、以狡诈的方式欺骗众生,首先它是一个不清净发心的驱使,同时采取的行为方式比较狡诈,最终也起到了欺骗众生的作用,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让众生被自己欺骗,从而自己能够谋求一些名闻利养等等。这种情况其实在世间非常常见,为了谋求利益,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套路,有很多相关的策略,世间有一种说法大概是说:若她涉世未深,你就带她去看尽人间繁华,如果她已经历尽沧桑,你就带她去做旋转木马。就是有一些与此类似的相关策略和套路。这些不是说完全不能用,关键是我们的发心是不是清净的,是不是以利他心摄持,还是带有某种自私自利的成分,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发心清净,有必要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善巧方便去引导众生,是开许的,但是为了自私的目的以狡诈方式欺骗众生,这个是没有开许的,这是第四种黑法。

四种白法:

1,不故意说妄语。

2,将菩萨视为佛陀而恭敬。

3,以正直方式对待众生。

4,尽力度化众生修持大乘佛法。

反过来,我们来看一下四种白法,虽然说它是反过来讲,但是它的角度不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够完全等同于四种黑法的反面,它有另外的一些侧重。

第一、不故意说妄语,如果能够断除各种欺骗众生的语言,就可以说这是一种善法, 这是四种白法当中第一者;第二、将众生视为佛陀而恭敬,就是将菩萨视为佛陀而恭敬,对这些发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萨,特别是一地以上的圣者菩萨,我们都要把他当做佛陀一样去恭敬对待,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此能够产生很大的功德,也不容易对他们轻视,诽谤等等;第三是以正直的方式对待众生,内心要正直,不要怀有狡诈的方式。第四、尽力度化众生、修持大乘佛法,如果能够尽力这样做,那么也能够成为一种广大善业。

为什么要在此处宣讲四种黑法和白法?它的必要性就在于如果我们能够取舍四种黑白法,就能够保障菩提心的延续,在我们今生之后的来世,乃至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如何能够让菩提心不退失,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发菩提心的菩萨,很多时候其实他的修行不仅仅是这一生,往往需要很多世的精勤努力积累资粮,如果我们今生没有获得终极的果位,那么来世还要继续投生,在投生的过程当中如何能够保证我们的大乘种姓不被摧毁,大乘菩提道的修行不会退失,保证菩提心的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佛陀在《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当中就这样讲到:“有四法具足。令诸菩萨一切生处。出生菩提心。直至菩提而坐道场而无障碍”。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具足这四种白法,断除这四种黑法,那么我们乃至一切生处,未来不管在哪里投生,不管转世到什么地方,我们都能够依靠缘起力迅速再次产生菩提心,乃至我们成佛之间都不会有这方面的障碍。这部经中还提到:“如是四法具足菩萨。一切生处出生菩提心。中间无迷。直至菩提坐道场座”。乃至我们成佛之间中间都不会有这些迷惑,迷乱,不会退转,能够一直保持菩提心的延续,所以这四点是非常关键的。

前面讲到我们宁玛派自宗,主要是追随龙树菩萨传承的戒律来守持,但是无著菩萨传承的戒律,我们有条件也要尽量去随学,尽量去做,比方说这里所说的取舍四黑法四白法,如果我们能够做的话,依靠缘起规律,仍然能够获益,能够规避风险,这是我们的一点提醒。

2、行菩提心学处;

1)(贪求财富、名声)自赞毁他。

2)以吝啬心拒绝布施。

3)以嗔恨心不接受他人忏悔、殴打他人。

4)舍弃、颠倒宣说大乘正法。

【与龙树菩萨传承当中的 中根者 四种戒 基本相同】

刚才讲的是愿菩提心的学处,在无著菩萨传承当中还有第二条行菩提心学处,当中包含了四条根本戒,分别是自赞毁他,以吝啬心拒绝布施,以嗔恨心不接受他人忏悔、殴打他人,还有舍弃、颠倒宣说大乘正法。这些跟龙树菩萨传承当中中根者的四种戒基本上相同,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再重复解释,参照一下前面就可以了,这四条戒是菩萨戒传承当中是最核心的四条根本戒,这个常识要了解。

以上除了根本戒之外还有四十六种支分戒,具体内容在《三戒要解》的第十八课当中,上师有相关的讲解,我们有条件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因为比较多,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前面我们讲到的这些戒条都是严禁恶行戒,菩萨戒当中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严禁恶行戒,第二类摄集善法戒,第三饶益有情戒,我们菩萨戒的第一个大的板块就算是讲完了。

二、摄集善法戒:六度

1、定义:可以让修行人成佛的六种方法: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

第二个大的板块通常来说是通用的,不管是汉传还是藏传,是无著菩萨传承,还是龙树菩萨传承,戒条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总体原则也是相似的。摄集善法戒的主要内容是六度,六度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如何去解释去定义六度有很多种方法,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解释它。

所谓六度,就是渡河的六种姿势,那么渡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渡河呢?我们把轮回比作一条河,河的这边是轮回,对岸就是佛果,成佛的涅槃果位。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为了度化众生,我要成佛,要到达终极的彼岸,而想要成佛,去落实成佛的这个愿望,让成佛成为现实,就要去修六度。就好像一个人站在河边,他产生一个想法:我要到达河的彼岸,那么当他产生这个想法之后,立刻就要去解锁渡河的六种姿势,通过渡河的六种姿势游到彼岸。六度就是可以让修行人成佛的六种方法,通过这六种方法可以到达成佛的彼岸,就像可以让此岸的人到达彼岸的的六种渡河的姿势一样。六种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以及智慧(或者叫般若),这六个修法就叫六度。

所谓“度”就是“到彼岸”,它跟渡河的渡,其实是通假字,是相通的,所谓的到彼岸就是说到达佛的果位,其实广义来讲,连这个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果位都还是没有到达彼岸,只有成佛才可以说是到达了终极的彼岸,这个定义我们需要了解。

2、特征:

(1):消灭各自的对立面。

(2):配套空性见解。

(3):能够让众生获得满足。

(4):能够让众生获得三菩提解脱。

在六度当中的每一度,每一个姿势都有四个特征,即四个属性。首先第一个消除各自的对立面。这句话该怎样理解?比方说布施的对立面就是吝啬心,如果我们有吝啬,我们就不太容易去施舍这些财产;持戒的对立面是破戒,就是烦恼心;安忍的对立面就是忿恨之心等等,就是说六度当中每一者都有它的对立面,所以我们把这些对立面的过失消灭之后,就可以实现它的这个特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要配套空性见解,这一点我们之前在讲中观的时候也谈到过,如果说没有空性见的摄持,布施只能叫布施,不能叫布施度,或者说它不能够到达彼岸,不能够让我们获得佛的果位,所以以空性见摄持非常重要,每一度从布施到持戒,到禅定都需要依靠空性见解摄持。

第三、能够让众生获得的满足,比方说布施可以满足众生对于财富的需求,六度中的每一度都有利益众生的成分,都能够直接间接让众生获得某些方面的满足。

第四、能够让众生获得三菩提的解脱,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可以度化众生获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终获得佛菩提的果位,六度它都具有这四种特征。

3、分类

六度可以相互包含

六度是可以相互包含的,我们之前有些地方也谈到过,比方说在布施当中也可以包含持戒等含义,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安忍,布施的精进,布施的智慧;持戒也有持戒的布施,持戒的安忍等等,就是说我们在行持六度当中任何一者的时候,其他五度都可以以一种间接关联的方式包含在其中,如果说我们具足善巧方便,可以在一座当中,在一个修法当中圆满六度。

之前我们在学一些闻法方式的时候,也会谈到我们听法的时候,听课是一个善法,在听一节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包含六度,六度本身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就像我们说以空性慧摄持,它可以成为一个解脱的种子,其实空性慧本身是属于智慧度,所以智慧度跟其他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

4、顺序

(1)因果关系。

从布施到智慧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首先它们之间有一个因果的关系,布施可以成为持戒的一个因,通过布施能够引发或者促进持戒,因为如果我们放弃对财物的贪执,那么我们就可以守持清净的戒律,不会因为偷盗等等去犯戒。如果说我们能够遵守戒律,能够克制一些伤害众生的行为和念头,那我们就能够做到安忍。如果说我们能够做到安忍,内心具有很大的承受力,那么精进也不会有困难,因为精进的时候,我们要承受很多劳累。如果能够精进积累资粮,那么后面的禅定智慧也能够容易获得,所以它们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

(2)劣胜关系,

六度当中前者相对来说没有后者殊胜, 布施很殊胜,但是持戒比布施的功德更大,然后安忍的功德比持戒更大,精进的功德比安忍更大,越往后它的功德越大,功德最大的是智慧——空性智慧。

(3)粗细的关系,

前面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粗大的修法,越往后修行人的心会越来越细微,持戒的心比布施要更加微细,禅定比安忍精进更加微细,智慧度的心是最微细的,它们有一个粗细的关系,以上是我们简单介绍六度之间的关系。

5、各自的内涵:

布施:消除内心的吝啬。

六度各自内涵大概是怎样的?

比如布施,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布施是我们所做的外在的一些施舍行为,当然这些行为肯定算是布施,但是其实布施的核心内涵是消除内心的吝啬,如果我们内心的吝啬非常强而没有消除,即使做了很多施舍,送人很多东西,也不能算是一个圆满的布施。如果我们把布施度认为是我必须是外在客观上让众生都消除贫穷,像一个大慈善家,这其实佛陀也没有办法做到,佛陀成佛之后,还是有很多众生非常穷困,缺衣少食,还有很多恶鬼非常缺乏食物,佛陀也不能百分之百让一切众生当下都脱离贫穷的痛苦,所以我们不能够以外在的一个客观现状决定一个人的布施度是否圆满,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成佛。

布施并不取决于外在你给了人多少钱,你帮助过多少人,而是说你内心的状态,内心的境界是否已经彻底消除对财产等这些事物的吝啬心,如果说我们对钱没有兴趣,我们对这些东西都能够看破放下,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圆满了布施度,虽然我们可能一分钱都没有给别人,但是其实上完全可以在一座间圆满布施度,所以布施的内涵是消除吝啬。

布施的种类包括财布施、法布施,还有无畏布施,所谓财布施就是这些财产、金钱、房屋等物质方面的一些施舍。法布施就是我们对正法的分享,给别人讲法,包括提供一些法本经书,提供听法的顺缘,比方说你把家提供出来做道场,让别人参加共修,或者别人用手机听课,没有流量,你花钱给他买流量,这些都算是法布施。广义来说凡是能够给对方听闻正法,修持正法,提供顺缘的举措都可以算是法布施。

除此之外还有无畏布施,当众生感觉到非常恐惧的时候,我们消除他的恐惧,这也是一种布施。乃至广义来说,我们布施自己的微笑,布施自己的时间,布施快乐的心情,布施正能量都算是广义的布施度,凡是能够通过施舍的方式让众生得到利益全都算,这方面的范围非常广,但是它的核心是消除内心的吝啬。

持戒: 消灭恶劣的心念。

持戒度的内涵是消灭恶劣的心念,我们正在学的课程就是戒律,皈依戒,别解脱戒,菩萨戒,乃至密宗当中的密乘戒,这些都属于持戒度的范畴。不管是我们持哪一种戒律,哪一条戒,它最核心的意思就是要消灭恶劣的心念,什么叫恶劣的心念?就是说与戒律精神相违背的身口意的所有行动,包括身体语言以及见解等等都是在意业的驱使当中,所以我们持戒的精神是防范过失,是对治各种恶劣的心念。比方不杀生戒他是为了对治伤害众生的一种念头,不邪淫戒是为了对治这种非礼的贪欲心等等,每条戒都可以对治恶劣心念,所以持戒的重点不在于外在表现的多么庄重(虽然这也很重要),它的根本核心是我们要消灭内心当中恶劣的心念,这是持戒度的精神。

安忍: 制止忿恨之心的产生。

安忍的精神就是要制止忿恨之心的产生,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安忍就是一种忍耐,别人打我我就忍了,我不跟他对抗,但其实安忍本身也并不是侧重于外在。有一些人说:我要不要对我的敌人修安忍?我们说:当然,你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去修安忍;他说:如果他太过分了,我还要修安忍吗?我们说:你还是要去安忍,那他觉得:这样我会不会太窝囊?!

其实安忍不是这样的,安忍本身跟行为没有必然关系,它指的是我们内心不要产生嗔恨心,不要有忿恨之心,如果你内心能够保持慈悲,能够杜绝制止各种忿恨之心的产生,外在的行为上有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示现忿怒相,仍然可以表现得非常威猛,非常强硬,这些跟安忍并没有任何矛盾。

比方说佛陀,他也会示现愤怒本尊等等的各种愤怒形象去调伏众生,汉传佛教有一句话叫做霹雳手段,菩萨心肠,一个人胸怀慈悲,心中带着大悲心,行为上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度化众生可以用霹雳手段,可以表现得非常强硬,这个完全没有矛盾。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安忍是在行为上表现得很软弱,不敢去抗争,这并不一定是安忍。

我们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张三在欺负李四,李四在被欺负之后,一言不发,一直非常温和,非常温顺,逆来顺受,但是他内心非常的忿恨,内心恨得直咬牙,这个情况下我们说他没有修安忍。虽然他外表很温顺,但是他有嗔恨心的产生,这个就不叫安忍。那么反过来张三他欺负另外一个人,另外这个人他内心当中非常慈悲,完全没有被激怒,完全没有任何的忿恨之心,但是为了防止张三去继续欺负更多的人,他把张三打了一顿,这个我们可以说因为这个人完全没有嗔恨心,可以说他在修安忍,他以清净的发心,为了调服张三的烦恼,才把他打了一顿,这跟安忍本身并没有必然冲突。

所以安忍的精神是内心的状态,而不是外在,我们并没有说你修安忍,你受了菩萨戒,在世间就不能争取自己的利益,不能跟人去据理力争,不能去以合法手段捍卫自己的权益,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讲。安忍的关键是你在做任何一个行为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否保持寂静,是否能够防范嗔恨心的产生,这是它的精神。

安忍当然也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这种对敌人或伤害自己的人的忍耐;第二类是说我们在行持各种善法,比如在修持佛法的时候,能够去忍受各种考验、苦行等等,不会说一点点的苦都吃不了而轻易放弃;第三是无生法忍,也就是与空性见解的相应,我们对空性见解不排斥,能够完全接受,这种接受称为了义的安忍,所以了义的安忍,其实就是一种证悟空性的智慧,它跟智慧度是相应的。

精进:喜欢行善。

精进的意思就是喜欢行善,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一个人他每天做很多事情,非常精进,但是我们首先要判断他做什么事情,如果说他做的不是善法,比方说打麻将三天三夜不睡觉,我们能不能说很精进?完全不能!因为打麻将不是善法,如果他投入的事情本身与善法没有关系,这是造恶业的一种举措,那不是精进,而是一种懈怠,他参加的是善业的对立面,精进的前提是对善行非常投入,非常欢喜,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精进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对象是善业,另外一个条件是欢喜之心,我们虽然在行善,在磕头、放生,但你内心很不情愿、感觉是被迫的,内心非常不欢喜,那么这个也不算是精进,精进是怀有一种欢喜心,一种追求之心去行持善法,这才算是精进的严格定义。所以我们自身要认识到善法的价值,产生由衷的欢喜心,然后去投入,这才算是精进。

虽然我们自己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功德没有具足,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的,不管怎样作为一个凡夫,我们肯定有各种烦恼无明的疾病没有消除,所以在成佛之前永远不要放弃治疗,因为我们还有病,乃至我们是一个十地菩萨,我们仍然不能放弃精进,因为我们还有最后一分的无明障碍没有消除。只要没有成佛,就意味着我们的治疗还没有圆满,离成佛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做,所以永远都要去积累资粮,精进善法,这是精进的意思。

禅定: 心专注于善的对象。

第五个方面是禅定,它的定义是说心专注于善的对象。它也有两个要素,一是专注,一是善的对象,这点跟精进有些类似,就是它们的对象都是善法,比方说一个人做事非常专心,那一定是禅定度吗?不一定,比如打麻将,打游戏很专心,非常投入,未必是禅定,只有你的心投入于善法,投入于这些与善业对应的这些修持才算是禅定度,比方说我们观想佛像,我们观修慈悲心,我们去听闻正法等等,这些都是善的对象,我们心专注投入在其中不散乱,不分散注意力,就算是一种禅定,这是一个比较粗浅的解释。

当然比较高层次的禅定,连对象都没有,完全没有能观所观超越二取,就是我们讲中观的时候谈到的了义的胜观禅定,这里我们只是简单的做一个介绍。

智慧: 通晓空性 六度之中,智慧度是核心

最后一个是智慧度,它的意思就是通晓空性,或者说我们真正证悟空性才算是真正的智慧度。在六度当中智慧度是核心,之前我们讲中观的时候谈到说如果没有智慧,前五度就像是盲人一样,不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只有智慧度才能起到核心的作用,所以前五度要紧密团结在以智慧度为核心的周围才能够前进,前五度都是在以一种打基础的方式为智慧度做准备。

6、总结:

六度的意义是什么?

PS: 福德与智慧不可偏废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下六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行六度?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行六度是为了成佛,修六度可以让我们获得佛的果位,那么在成佛之前其实还有很多必要,比方说如果我们今生不能成佛,来世可能还要继续投生流转,那我们在投生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顺缘需要去具足,比方说我们投身为人,我们需要有衣服穿,有饭吃,有这些物质资源才能够生存,所以如果能够行持布施的话,一方面能够直接间接促进我们成佛,另一方面在我们成佛之前,能够让我们的资具财富不要过于匮乏,这是布施度暂时的意义。包括持戒也是一样,持戒能够让我们获得人天果位,能够获得善趣的果位,持戒也能够保证我们在成佛之前不堕入三恶趣,不要让自己的修行中断。安忍也是一样,安忍能够让我们通过慈悲心的方式跟众生结善缘,乃至可以相貌端严等等。

精进度可以让我们通过行持善法的习气,承办各种自己想要的这些愿望。乃至静虑智慧都能够起到暂时和究竟的帮助,所以六度它不单单是对成佛有促进作用,在成佛之前也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好的修行身份,更好的修行顺缘,所以它的意义非常广大。

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福德与智慧不可偏废,前面的布施持戒安忍侧重于福德资粮,后面的静虑智慧侧重于智慧资粮,但是这两者都不能偏废,因为我们缺了任何一种资粮都没法成佛,这是我们需要提示的。

这以上就简单介绍了六度,第二个摄集善法戒,通过六度可以摄集善法,下面是菩萨戒第三个大板块。

三、饶益有情戒:四摄

四种度化众生的方法: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所谓的饶益有情戒指的是四摄,“四”指的是它有四个方面,摄是摄受、度化的意思,通过这四个手段可以度化众生,也就是四种度化众生的方法。换一个表达方式四摄可以说是四种“搞定”众生的方法,这样讲也没有错,通过这四个方法可以把众生搞定,让他被你度化,具体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1、布施:施舍钱财、正法等。

首先第一个布施,布施跟前面的布施度内涵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施舍钱财、正法等等,但是它的侧重点主要在于利他,前面六度里布施主要侧重于自身的修持,四摄里的布施侧重于通过这种方式直接与某个众生互动,让他对我们产生欢喜心,然后能够听我们去宣讲正法等等,所以它有一个跟众生的一种非常紧密的关联。

2、爱语: 充满慈爱的语言。

(1)和颜悦色 (2)导向真理

爱语简单来讲就是充满慈爱的语言,当然慈爱有两种,一是和颜悦色,包括表情、姿态,声音等等都是要充满慈爱,让大家能够生起欢喜心,这是它的第一个要素。第二个方面是要导向真理,我们如果满怀慈爱说一些无稽之谈,一些不着调的胡言乱语,这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除了和颜悦色之外还要导向真理,你讲出来的话要对众生有启发,要让他的智慧能够受到启迪,能够与真理,与佛法的智慧获得相应,爱语有很高的标准。我们在弘扬佛法,跟众生相处的时候,爱语非常重要,我们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在世间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弘法其实非常简单,弘法就是把我们脑海当中我的价值观让对方接受,或者把我脑海中的价值观转移到对方的脑海当中,也就是价值观的一种灌输、输送、传递,所以我们怎样能够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念,接受我们的想法,这个非常重要。所以首先第一个要和颜悦色,让对方感觉很友好,第二就是要有智慧,有些讲究,所以爱语的范畴非常广,里面的注意事项也很多,今天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广讲,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四摄当中有这样的一个修法。

3、利行:以恰当的方式对不同条件的众生给与佛法引导

所谓利行有很多种解释方式,一种比较标准的解释方式就是以恰当的方式对不同条件的众生给予佛法的引导,就是说我们要能够针对不同根基,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想法的众生,他的各自的所需要的东西,给他们一些特定的佛法指引,也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众生给予不同的教法。这个需要我们自身是精通佛法的人,我们自身如果不懂佛法,就很难做到利行,我们对佛法掌握得越透彻,越有足够的智慧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众生。

4、同事: 自己以身作则 奉行正法。

同事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它侧重于自己去做事,定义可以解释为自己以身作则奉行正法,我们前面通过爱语、利行教导众生正法是怎样的,如果我们只说不做,身体跟语言脱节,言行不一,那么也很难让众生产生信心,所以我们除了要讲得好,还要做得好,我们要以身作则,自己成为一个正法的实践者,才有说服力,这就叫同事。通过这以上四者我们就能够度化众生,也就是说我们度化众生主要就是依靠这四种方法。

回顾:三聚戒

这以上就讲完了菩萨戒的正式戒条,回顾一下,菩萨戒包括三聚戒,在《瑜伽师地论》【1】当中谈到: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些就是菩萨所要做的三种事业,过去的菩萨曾经修学过这三种戒律已经成佛了,未来的菩萨想要成佛也要做到这三条,现在十方世界国土当中有无量无边的菩萨,现在正在修行菩萨道,他们也要修学这三种戒律,所以菩萨戒的三种戒条的内涵是所有大乘行者都需要去行持,去实践的,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总结: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做为一个大乘菩萨对于世间的各种知识技能不能够有排斥之心,《入菩萨行论》当中说: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佛子就是菩萨,菩萨不需要学的东西究竟来说是没有的,《大乘经庄严论》当中也提到,菩萨为了成佛要修学五种学处,即五明,包括内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像医学,工程学等等各种学问都要去学习,因为这些对我们成佛是有帮助的,成佛本身意味着获得最高的智慧。

有的人会说我要证悟空性,所以我不能有很多分别念,有分别念我就不能成佛了,懂得越多,分别念就越多。但这个也要看情况,如果我们有正见,懂得越多不一定有更多的障碍,佛陀的智慧是最圆满的,佛是懂得最多的,恰恰相反,佛陀的所知障烦恼分别念是零,是最少的。所以我们不能把知识跟解脱对立起来,知识本身对解脱没有必然的障碍,如果说我们能够以清净发心摄持,我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艺,能够成为我们成佛的一个助缘,一种推动力,暂时来说我们懂得越多,就越能够去度化各种众生,帮助各种众生。比方说一个众生生病了,如果我们懂医学的话,就可以帮助他去治病,这就是一个直接的作用,如果我们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也容易让众生产生信心,众生对我们产生一种敬仰之后,我们也更容易去度化他。

所以对知识本身,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如果说学佛之后认为很多知识都没有用,然后全部都否定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错失利益众生的良机,错失利益众生的顺缘,所以我们对待知识应该有一个正见,这是我们补充宣讲的一个方面。

戒律讲座,这次是倒数第二节课,下节课是一个总结,本来我们还有密乘戒的相关内容,但是考虑到有些内容,如果没有得过灌顶,不方便这么公开地去讲,所以这次讲座就没有把密承戒包括在其中,如果需要了解的话,我们将来在密法班当中很多的课程也会提及。

四、 总体原则

讲完菩萨戒的正式戒条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总体的取舍原则,《三戒论》【2】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颂词提到:利乐现世皆当行,不利今生害后世,一切行为均应断。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取舍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对今生对来世是否有利益,特别是除了我自身的利益之外,对众生是否有利益,一切取舍要以自他众生利益的最大化,过失的最小化为原则,所以如果与众生的利益无关,就没有什么百分百应该要做的,如果对众生有大利益,身语的七种不善业都可以有开许,虽然表面上是不善业,但其实它是一种善业。

比方说有一个人要造一个大的罪业,一个大菩萨为了避免他这造恶业,伤害很多众生,而把他杀死,并把他超度到清净刹土,虽然这本身是一种杀生的行为,看似恶业,其实不是,因为对众生有利益。如果不这么做,这个人可能会杀害很多人,最后他自己来世也要堕入地狱,而这么多人被杀死之后,也会感受很多痛苦。而这个菩萨把他杀死超度了,那这个人不光不会再造恶业,来世也不会堕入地狱,还会往生到清净刹土,这些人和这些大众都被保护了,所以这些都是有开许的。

包括在一些饥荒的年代,我们为了利益众生,去一些很吝啬的富翁家里把他的财产、粮食拿出来分给这些灾民去吃,表面上看似偷盗,但是因为他的发心清净,这种行为不仅能够减少这个富翁罪业,也能够直接救济很多灾民。

再比如一个小孩儿不听话,我们就以慈悲心把他训一顿,然后他就老实了,开始学乖,这表面上是在说恶语,但是其实对他有利益,这也不是罪业,而是善业。还有些众生,他就是不愿意学佛,我们就跟他闲聊,聊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一些世间的八卦、新闻,看似绮语,但是众生感兴趣,因此对你有欢喜心而追随你去修行,这也是一种善业。

所以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综合判断之后,利大于弊,而且远远大于弊,那我们就可以开许,菩萨戒的精神是利益众生,前面这些戒条,也不是死的,都是以利益众生为前提的,所以我们在取舍这些戒条的时候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结合这些具体情况去做判断,这是一个总的原则。

注意事项:

1,内心不能舍弃众生。(不舍弃愿菩提心)

内心不能够舍弃众生,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最关键的一条戒就是不舍弃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要成佛,如果说我舍弃了一个众生,就算是舍弃了愿菩提心。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菩提心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能少,如果你舍弃一个众生,那这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因为已经不能够代表一切,不能够相应于三个代表,不能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这点大家一定要重视。

虽然有很多人我们可能是缘分不好,让我们觉得很讨厌,但是我们内心当中仍然不能够舍弃,如果舍弃了任何一个仇人,或一个讨厌的人,即使对其他所有的众生都满怀慈爱,你的菩提心也是残缺的,也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所以内心不舍弃众生这点非常重要。

我们结合这点来思考大乘菩萨跟出离心的法义该如何去相应,出离心告诉我们对轮回要像火坑一样的去厌恶,要尽可能地远离,包括很多东西不能够贪执。我们又说大乘菩萨要到轮回当中去投生,要进入轮回,去度化众生,那到底该如何圆融理解?我们要搞清楚一个观念,当菩萨在轮回里度化众生的时候,他并不是因为出于对轮回的一种贪恋,而是因为对众生的不舍。他执着的是众生,而不是轮回本身,他对轮回的财色名食睡本身没有任何兴趣,但是众生很可怜,他要度化众生。因为众生在轮回里,所以他要到轮回里去度化众生。

打比方说我们大家都在监狱里,然后一个菩萨出狱了,在他越狱成功之后,他又回到监狱当中,把这些狱友们逐个解救出来,这个时候他的动机不是出于对监狱的怀念,因为他对监狱完全没有兴趣,他在监狱里受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他已经看透了,他对监狱本身不抱任何幻想,但是他知道监狱很苦,所以我不能放弃这些狱友们,我要把他们都救出来,所以我愿意再回到监狱当中去。那么一旦我能够把狱友们都救出来,我也不会在监狱里多待一分钟、一秒钟。

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大乘的慈悲心跟这些世俗的世间八法混淆在一起,甚至说自我伪装,自我欺骗,明明自己连出离心都还没有,却认为我有慈悲心,我要去度化众生,然后让自己在红尘里越陷越深,这个其实是很危险的。我们要了解到慈悲心本身是基于出离心的,愿菩提心是一个超级出离心。

大乘菩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一天我们获得了解脱果位,我们有能力之后,也不能够放弃众生,乃至我们没有获得解脱之前,我们有因缘,有能力的时候,也不能放弃众生,也要尽可能的到群众中去度化众生,这点非常重要。

所以有些大乘的修行人如果对众生非常排斥,感觉这个人我看不惯,这个人我很讨厌,我不想接触这个人,我不想去理他……如果说始终对众生怀着一种排斥之心,这本身跟大乘慈悲心是非常矛盾的。大乘菩萨最终度化众生的手段就是要深入群众,这点非常重要。大乘菩萨从众生中来到众生中去,我们看屏幕当中的这位大哥就是一个深入群众的典型代表,我们看到他被很多群众簇拥着其乐融融的样子,所以我们要知道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众生不是敌人,烦恼才是敌人,对轮回可以有厌恶之心,对众生不能有厌恶之心,这点我们需要牢记。

2,和光同尘、出淤泥而不染。

第二个注意事项就是要和光同尘,要出淤泥而不染,上师曾经在微博当中提到:学佛,不但要学习佛的超然物外,也要学习佛的和光同尘。意思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其实所作所为的根本都是以众生为优先的,以众生的利益为首要考量,我们在众生的群体当中相处,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显得过于特立独行,因为如果你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要让众生有一点欢喜心,要能够跟他们打成一片,才能够让他们对你有亲和感和信任感。所以有必要的时候我们虽然可以特立独行,但是我们并不能够保证依靠这种方法就能够度化所有众生,而往往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跟众生保持一定的默契、随顺。

比方说一些人学佛之前,他的外观形象还是比较标准的,大家都觉得还是挺精神的,但是学佛之后,也不洗脸了,也不化妆,也不打扮了,天天也不换衣服,最后显得非常土,非常憔悴,非常low,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你说你要度化众生,其实很困难,因为你不用跟他们讲任何一句话,你不用开口,别人一看你的样子就会说:看你的样子,我可能生不起兴趣,你虽然想让我学佛,但是我一旦想到学佛之后,就会变成你这个样子,那我就不愿意学了,我会觉得很恐惧。

所以我们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我们考虑的不单单是自身的解脱,还要为佛法整体的形象,整体的口碑,大众的观感去考量,如果说我们仅仅关注自身解脱,而不注意这些形象,有可能让很多人对佛法产生邪见,这些人本来有可能会趋入佛门,有可能去发菩提心修行,但是因为我们自身表现得非常糟糕,让他们看不上眼,看不顺眼,最后对佛教产生不好的想法。

所以身在社会,作为一个在家居士,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自身因为有工作,有家庭,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所以我们不能够完全按照僧人的标准要求自身,要有一定的妥协,有一定的灵活度。当我们去化妆,去应酬的时候,我们不是出于贪恋,而是为了保护佛教的形象,为了保护众生的心,这个发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不能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第二点注意事项。

3,谦卑对待众生,不应有盲目的优越感。(PS: 慈悲 不等于 傲慢)

第三我们要谦卑地对待众生,不应该有盲目的优越感,所谓的谦卑指的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会说众生非常可怜,我要去度化他,但是当我们在说众生非常可怜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扪心自问,你自己到底是不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他们很可怜,他们都不行,你看我多伟大,我已经很厉害了……如果我们带着这种盲目的优越感和傲慢之心,然后说众生很可怜,这本身跟慈悲心是没有关系的。

比方说你对待自己的儿女,对待父母,有一个比较纯真清净的慈悲心,在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对你的父母或儿女产生傲慢心?不会,因为慈悲心和傲慢心有一个排斥的状态,慈悲心本身不等于傲慢,当我们有傲慢的时候,往往内心是没有慈悲的,内心是冷漠的。我们傲慢的时候,会把众生排除在外,对众生不屑一顾,然后把自己观想的自我膨胀的非常剧烈,那么这个本身跟慈悲心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我们有真正的慈悲心,我们内心应该是谦卑的。

我们应该要有一个为众生服务的心,作为大乘菩萨,要度化众生,事实上是为众生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让众生来伺候我,然后我去度化他们,我们内心一定要保持谦卑,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三点。

4,凡事要考虑众生的福祉,不能只顾自己

第四,凡事要考虑众生的福祉,众生的利益,不能只顾自己,屏幕当中有一段公案【3】,这是儒家经典的一个故事,就是说孔子有一个学生,他对父亲非常随顺,但是父亲脾气很不好,经常打他,而且下手很重,有一次把他打到地上之后,他就昏过去了。这个事情被孔子知道了,显现上就是说他的做法很不对,他明明有机会逃跑,或者避免这样的情况,但他还要待在那里让他爸爸用这样的方式去打他,万一他被打死了,那他父亲岂不是造下一个大罪,犯一个大过失。“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这么做看似很孝顺,逆来顺受,父亲怎么做,他就怎么去接受,但是他有可能把父亲置于一个很不利的境地,“不孝莫大焉”,这其实是一种大不孝,恰恰是一个不孝顺的表现。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发菩提心的人,我们虽然有戒条,有戒律,但是我们在守戒,在取舍的时候应该要反观内心,我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这么做是为了满足一个自我的道德优越感,为了满足自我的一个完美形象。为了让我自己显得很高大上,还是说为了众生的利益。就像说你的家人因为你的一些行为对佛法不理解,他去砸佛像,烧经书,撕法本,那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去制止,可以去避免,但是你不避免,你说我要修安忍,我不能够去反抗,我要去孝顺,我要听他的话,最后你让父母亲造下一个毁坏三宝所依的一个很大的罪业,这本身都是因为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只是以一个机械的教条的方式,为了去做到某个道德标准,或者为了自己要去守某一条戒,而没有从众生的利益出发去考虑,最后置众生于不义,让自己满足道德优越感之后,自己觉得很安全,但是众生其实已经吃了大亏,这些都是不应该的。

所以我们前面也提到说凡事要以众生的利益为考量,我们没有说离开众生的利益之外有哪些你必须要做,哪些必须不能做的,没有这样的一个硬性的教条,关键是看它实际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受戒的时候,关键是要把握戒律的精神,而不是以教条去行持,这个是我们讲的第四个方面。

5,推己及人,由内向外, 善待亲友。

第五方面我们要推己及人,由内向外、善待亲友,这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大乘修行人在发了菩提心之后说我要度化一切众生,我要将天边的一切众生安置于佛果,但是他(她)跟家人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这个情况是很常见的,这其实是我们没有把家人当一回事。有些人他(她)本身有家庭,然后学佛之后,不再跟配偶一起过夫妻生活,让配偶很痛苦,纠结抱怨,因此反对他(她)学佛,诽谤佛教,甚至去找外遇去邪淫,造下这样的罪业。那么配偶这么做,其实他(她)本人是有责任的。

因为你的自私,让配偶痛苦,让他(她)造下邪淫的罪业,你于心何忍?你的菩提心被什么东西吃掉了?如果说你是一个僧人,你可以守持梵净行,没有人会对你说三道四,但你是一个居士,你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你是一个丈夫,你是一个妻子,你没有尽到你的义务,把他(她)拴在这个婚姻的枷锁上,让他(她)感受痛苦,而你自己去修行,你觉得你有慈悲心吗?你不把他(她)当众生吗?在世间一个人对一个人不尊重,我们会说他根本不把我当人看,那么对很多佛教徒的家人来说,他们会觉得你学佛之后,你根本不把我当众生看,你要度化众生,众生不包括我吗?如果说你要行持六度,那么你对家人为什么没有行持六度?虽然自己没有贪欲心,自己不愿意去怎么样,但是你不能够观想把身体布施给对方吗?你不能够认识到他(她)的这样一种痛苦吗?

如果说你不能够爱身边的人,却说你要爱一切众生,我们应该去观察这到底有几分真心。或者是因为我要度化一切众生的这样一个口号能够让我成佛,能够让我显得非常高大上,如果这样的话,其实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没有考虑众生的需求和感受。

在其他的一些宗教当中,会谈到说如果有人声称爱上帝,但是不爱他的兄弟姐妹,此人必在撒谎,如果不能够爱那些看得见的人,又如何去爱那看不见的神?我们自身作为一个佛教徒也可以说,如果有人声称要爱一切众生,却不爱他的家人,此人必定在撒谎,此人必定在说大妄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自己更快解脱,更快消除烦恼,更快的成佛,我们什么都不顾,没有扮演自己这样一个合理的角色,自己本身是个居士,不好好当居士,然后生活过得一团糟,让很多人对佛教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产生一些邪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世间也会说有付出才有回报,如果说你完全不妥协,完全不做任何让步,只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这个时候你又想不得罪别人是很难的。你想不得罪别人,不想让别人对佛教产生不好的想法,那么你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让步,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可以去妥协,去交换,这个是有必要的。如果我们一点都不肯退让,很多时候在世间是行不通的。

在这个屏幕上川普先生说: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她不能够让丈夫感到满足,那么她又如何说她能够让美国感到满足?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如果你不能去随顺,不能够以慈悲心去对待你的家人亲友,你又如何说你能够去 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这个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修持菩提心,修菩萨道,推己及人,由内向外,善待亲友非常重要,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五个注意事项。

五、犯戒之后的应对方法

1、基本原则

我们犯了戒之后,也不是说一点方法都没有,还有一些预备的方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基本原则,在《三戒论》中说:何者不察理非理,行止等舍皆堕罪,为大舍小罪形像,无能为力皆无罪,无力勤行无罪像。如果我们没有善加观察,很容易产生罪业,如果我们为大舍小,为了一个很大的利益放弃一个小的善法,这个本身是不会有罪业的。如果说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没有能力去做,这也不会有罪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为大舍小,比方说有很多善业在眼前,你现在有很多选择,它们都是善法,但是我们为了一个功德更大的善法,我们把一些暂时的善法放弃,这不会有问题,比方说持戒的功德比布施更大,为了持戒我们暂时把布施放下,这样不会出问题。

“无能为力”比如有众生跟你说:你把头砍下来送给我,你把眼珠子挖出来送给我,那么这些直接布施身体的行为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不是圣者是凡夫,这个佛有开许没有说凡夫必须这么做,因为我们暂时没有这样高的境界,我们放弃这样的一个善法也不会有什么罪业,所以戒律本身是很人性化的,它让我们量力而行,没有一些强制性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2、第二个犯戒的基本前提

1)、受过菩萨戒、精神正常、没有巨大痛苦的逼迫。

跟前面讲居士戒,八关斋戒都是差不多的,首先第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受过菩萨戒,如果说你没有受过菩萨戒,那么就谈不上犯菩萨戒,打比方说你没有加入中国国民党,那么你就谈不上违犯国民党的党纪,你没有这个身份,就谈不上犯这个戒,所以犯菩萨戒的前提是受过菩萨戒。

第二要精神正常,如果说一个人他已经发疯了,精神失常,在发疯状态下做的一些癫狂的行为,也不能说是真正的犯戒,包括有没有巨大痛苦的逼迫等等,它也有一些相关的标准,这也是一些比较人性化的开许。

2、“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舍戒)。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为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瑜伽师地论》

(1)不间断。

(2)没有惭愧心。

(3)得意洋洋。

(4)把过失当作优点。

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谈到了犯根本戒的四个标准,“上品缠犯”就是比较严重的犯戒,或犯根本戒,犯根本戒的四个条件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为功德”, 我们把它翻译一下,首先不间断,长时间一直在持续,中间没有间断过,然后没有惭愧心,没有去反思,不但没有惭愧心反而洋洋得意,产生对罪业的一种欢喜心,然后把过失罪恶当成是善业,当成是优点,如果说具足这四个条件就容易犯根本戒,如果说不具足,一般来说只是犯支分戒,这个方面大家要了解。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我们有正知正念,根本戒也不是那么容易犯。

3、修复破戒的方法

龙树菩萨传承当中修复破戒的方法,在《三戒论》里是这样说的:越时失毁黎明时,祈祷圣者虚空藏,梦中堕罪得忏净,余罪昼夜诵三遍,三聚经而得清净,此乃龙树之观点。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犯了一般的戒条,可以在晚上或者其他时间,祈祷虚空藏菩萨,通过大菩萨的加持力让我们清净罪业,有时候会在梦中出现一些很吉祥的感应等等,其他的罪也可以通过昼夜颂三遍三聚经,也就是《三十五佛忏悔文》,通过念诵这个经典能够清净罪业。

如果严重地犯了根本戒,我们除了忏悔之外还需要重受戒,可以在上师面前重新受菩萨戒,也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或者自己观想在佛面前,通过念诵我们上节课提到的受戒的偈颂和仪轨重新受戒。在龙树菩萨的传承当中,重复受戒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理论上你可以受1000次、1万次、10万次都没有问题,这个是很开放的,你虽然可能会经常犯,但是也可以重复地去修复,你重新受戒就可以重新把戒体再恢复,它是没有什么障碍的,这是龙树菩萨宗派的观点。

第二、无著菩萨传承【5】的方法有点不同,他也谈到了四个条件,如果具足这四个条件,就会彻底犯相关传承的根本戒,叫他胜罪,属于最严重的犯戒,需要在上师面前,或者是自己在佛像面前重新受戒。

如果没有达到四个条件,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属于一些中等的犯戒情况,需要在三个具足大乘菩萨戒的人面前忏悔,如果说再下等比较轻微的一些犯戒,我们就在一个具足大乘戒的人面前,通过把这个罪业发露出来忏悔,大概是这样的方式。

这是无著菩萨的传承,在这个传承当中,重复受戒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超过三次之后就没有资格再重受,所以是比较严的,但是我们自宗是追随龙树菩萨的传承,按照这个传承重复受戒的次数没有限制,这是我们再补充的一个分享。

(龙树菩萨传承)虽然可以多次受戒,但不能恣意犯戒。

(不能因为有解药而故意服毒)

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注意,在龙树菩萨传承当中,虽然可以多次重新受戒,但是不能肆意犯戒,虽然菩萨戒本身可以多次被修复,不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缺损,但是它会有一些其他的负面作用,《入菩萨行论》谈到:故杂罪堕力,菩提心力者,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反复去犯这些罪业,产生堕罪,虽然我们依靠菩提心或菩萨戒的力量,可以有功德,最终可以得解脱,但是反复升沉轮回,以一个波浪形的方式在轮回里反复升降,“登地久蹉跎”,我们想要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获得解脱果位,就会被推迟,“久蹉跎”就是会延期,会延后的意思,所以本来你可以很快证悟,但是因为你反复犯菩萨戒,最后就会被推迟了,这个情况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可以多次受戒,然后就故意去犯戒,认为犯戒无所谓,就好像说我们不能够因为有解药而故意去吃毒药一样,虽然有解药,但是吃毒药再吃解药,身体可能还是受到了某种损伤,所以这种做法很危险,我们一定要杜绝,一定要防范。

六、菩萨戒的功德

关于菩萨戒的功德我们这里就简单讲一句,《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提到:如若具有得而未失之菩萨戒,福德就会不间断存在。就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只要没有破戒,这个戒体存在,那么乃至我们在睡觉、在吃饭,在走路……这个功德福报都会持续增长,直至我们成佛,所以它有一个很大的功德。

我们依靠菩萨戒戒体加持,来世转生之后,仍然可以迅速趋入大乘道,让修行不断,所以菩萨戒的功德非常深远。它终极的功德就是让我们成佛,没有比成佛更大的利益了,所以守持菩萨戒的功德可想而知。

七、常见误区

1、不认真学习菩萨戒, 泛泛凭感觉想象。

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人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吃蜂蜜犯不犯戒,喝牛奶犯不犯戒,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你把戒条翻开去对照一下,如果戒条规定不能这样做,那就犯,如果没有规定,一般来讲就不会犯,所以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就像有一个人问你吃巧克力犯不犯戒,吃葡萄干犯不犯戒,那我们可以这样反问:吃巧克力犯不犯法?犯不犯法,你可以去找律师去问一下,或者你自己去对照法律条文去看一下,只要法律没有规定你不能吃巧克力,那么你吃巧克力就是不犯法。

所以与其凭想象,想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到处询问,还不如自己把戒条整个学一遍,那你就知道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只要戒条没有遮止,直接间接都没有禁止,那它就是被开许的,就是不犯戒的行为,所以我们对菩萨戒不能够凭感觉泛泛地去想象,而是要认真学戒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2、对五戒很重视, 不重视菩萨戒。

上师在《三戒要解》当中提到说:可能很多人认为,犯了戒以后可以恢复,没必要大惊小怪。实际上,犯菩萨戒的过患远远超过犯别解脱根本戒的过患,所得异熟果的轻重,在有关佛经里也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菩萨戒的层次比居士戒,比比丘戒都要更高,就是说大乘的层次比小乘要高,所以我们守菩萨戒的功德也更大,反过来说犯戒的过失也会更大,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个戒律可以修复,可以多次受,就认为可以轻视,对于菩萨戒一定要重视。

自暴自弃,对戒条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怯懦。

我们有时候看到戒律会望文生义,比方说自赞毁他,我们认为好像很难做到,其实它是有前提的,前面一节课我们也通过出思考题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要犯这条戒是有前提的,如果说前提不具足,也不会真正犯戒。

所以对戒条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根本来源是因为对戒律不了解,因为缺乏学习,因为有无知所以才会自暴自弃,如果说我们懂得多,其实没有那么困难,如果说这个戒律真的很困难,佛陀也不会给我们传一个我们做不到的戒律,因为它有可能做到,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并不难,所以我们要鼓起勇气,通过认真学戒律作为一个开端,有条件的时候尽量去受,尽量去守。

结语:智悲双运

菩萨戒有很多戒条,归纳为一条就是不舍弃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再把它提炼一下,就是要具足智慧和大悲,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要想这样做对众生成佛有没有利益,对我跟众生获得解脱有没有利益,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如果说我们能够处处以智慧慈悲为标准去考量,我们不会犯严重的戒律,甚至我们可以更精进。

所以修菩萨道,是需要靠智慧悲心两者做驱动力才能够实现的,如果说我们没有悲心,可能会想要一个人去解脱,想要自己得安乐,想独自在寂静处享受。如果我们仅仅有悲心,没有空性慧,当看到轮回里很多让人生厌烦心的一些显现,会觉得很无力,很无助,很无奈,这个时候也有可能会退失菩提心。所以我们除了有大悲之外,也要有智慧的摄持。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通过观修空性,通过了知万法,如梦如幻,我们也不会过于在意,不会过于轻言放弃,所以智慧跟慈悲是保证我们精进的一个驱动力。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能够持续的去精进修持善法,乃至身体被掏空,我们也要持续的去积累二种资粮,永不放弃,直到最后成佛,这个是我们讲的最后一点智悲双运。

下面就是预习,我们可以把《三戒要解》的相关内容再整个过一遍,下节课是我们戒律讲座的最后一课,第六课《结语:以戒为本》,这课非常重要,前面我们讲中观的时候,专门第一节课:导言,讲了一些综合的注意事项。此次我们讲戒律第一节课就开始正式讲了皈依戒,很多的综合事项包括各种戒律之间的区别、关联以及一些综合的要素、要点,我们都没有专门去讲,所以打算留到最后这节课当中。最后我们会总结前面五节课的相关注意事项,跟大家做一些综合的提炼,所以最后这节课叫做《结语:以戒为本》,希望大家关注下节课的通知,做好准备。

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还是准时结束,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教师节,祝大家周末开心,下面做一个回向,我们下个月的时候再进行最后一节课。


注释:

1、【 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三种菩萨净戒,以要言之,能为菩萨三所作事。过去菩萨求大菩提,已于中学;未来菩萨求大菩提,当于中学;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在菩萨求大菩提,今于中学。】 —《瑜伽师地论》

2、【利乐现世皆当行, 不利今生害后世, 一切行为均应断,二轨学处无不摄。利他身语七不善, 有开许时实为善】 —《三戒论》

3、【曾皙使曾参锄瓜,而误断其本,皙怒,援大杖以击其背,手仆地,绝而复苏。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既而曾子请焉,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使之常在侧;欲杀之,乃不得。小箠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

4、“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舍戒)。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为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瑜伽师地论》

(1)不间断。 (2)没有惭愧心。

(3)得意洋洋。 (4)把过失当作优点。

5、无著菩萨传承:

【行四黑法舍众生,则已舍弃愿心戒, 不间断行无惭愧,以此喜悦视为德,乃大束缚毁戒律,称为他胜小中非。犯他胜罪重受戒,中等者于三人前,下等者于一人前,以说罪体而忏悔, 无相合者意念戒,广大行派无伦比。】 —《三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