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讲座(四)《广大:菩萨戒(上)》

戒律系列讲座(四)《广大:菩萨戒(上)》2017年08月20日.pptx

顶礼上师三宝,各位亲爱的师兄,晚上好!

今天又是我们《戒律系列讲座》时间,之前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皈依戒,居士戒以及八关斋戒的相关话题,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比较大的主题——菩萨戒,题目叫《广大菩萨戒》,为何用广大这个词呢?意思是说菩萨戒的内容非常的甚深,范围也非常广大,所以用这个词对菩萨戒的相关的法义做一个赞叹。我们在座的其实都可以说是大乘修行人,菩萨戒是我们大乘修行人需要守持的非常重要的戒律,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多,我们这次就分了上下两节课,通过两节课的篇幅,以比较简单的方式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戒律其实跟其他一些类别的知识不完全相同,它的特点是主要依靠佛陀的教证,如果没有教证做依据,我们个人分别念的很多发挥,有的时候可能是靠不住的,所以我们在此处并不是非常提倡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些天马行空的发挥,而是要原原本本地遵循佛陀和祖师大德的相关教言,以教证作为依据,帮助我们对戒律的相关法义做出判断,这是我们学习戒律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式。

此次我们的讲座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大家成为一个世间上所谓的学者,一个大学问家,当然如果有这样的结果我们也不排斥,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个懂规矩的修行人,这是我们最核心的目的,一个修行人他具体怎么去行持,能不能够取舍善恶,能不能够断恶行善,在面临一些诱惑和挑战的时候,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些对个人的修行前途以及整个佛法的弘扬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这次主要是选择戒律当中的一些比较核心的内容,供大家做参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前问题,在正式分享本节课之前我们会提几个问题,大家可以带着相关的问题来听这节课,有针对性地去把握相关的知识要点。

课前问题:

1、成佛意味着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菩提心吗?

3,你觉得哪一条戒相对最容易犯?

首先,第一个问题:成佛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有菩提心吗?这个我们可以根据今天所提到的菩提心的相关定义,扪心自问,对照自己的内心做相关的观察,第三、你觉得哪一条戒相对最容易犯?菩萨戒有很多内容,学习这么多戒条之后,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做一些风险的分级和判断,我们可以自己观察,看哪一条戒违犯的风险比较大,我们带着着这三个问题来看这节课。

这节课的目录分两个板块,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菩萨戒,为什么我们在讲菩萨戒之前要专门讲菩提心,因为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根本不可能受菩萨戒,而且很多菩萨戒注意的重点,编排的方法都是与菩提心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我们搞不清楚什么是菩提心,也就搞不清楚什么是菩萨戒,因为它有这样的一个基础关系,所以我们把菩提心作为今天的第一个板块,首先还是常见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菩提: 梵语音译, 佛、觉悟。

菩提心 :觉悟之心 。

所谓的菩提,是梵语的音译,梵语叫Bodhi,有时候翻译为”佛“,佛其实在古代翻译的发音就是”bu”,大概相当于菩提的第一个字“菩”,“佛”和“菩”其实都是一个音译,是觉悟的意思,获得觉悟就是获得菩提果,菩提果是一种终极的觉悟,可以这样简单解释。我们把菩提放到菩提心的语境当中,可以这样说,菩提是觉悟的意思,那么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觉悟之心。在世间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有觉悟,这个人觉悟很高,以这样的方式做各种赞叹,其实觉悟这个词本身是来源于佛教。

在汉语当中有很多词语都是来源于佛教,比方说刹那,习气,烦恼以及我们经常所说的平等、解脱、世界等等,这些词语最先都是在佛教当中出现的,乃至一些成语,比如大千世界,恍然大悟,现身说法等等,这些成语也都是来自于佛教,所以我们通过词语的这种译法,可以了解到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二 、分类

菩提心首先有两大分类。第一个是世俗菩提心,第二个叫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当中又分了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它们的含义我们后面会具体作解释,所以我们在此可以简单的知道一下菩提心大概就是有这几种类别。

三 、释义:愿菩提心

两大因素:【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现观庄严论》

【悲】:以一切众生为对象的大悲心。

【智】:以佛陀境界为对象的追求心。

具体表现:“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希望成佛” (同时具足智悲两大因素)

菩提心包括两大因素,我们要论证,说清楚什么是愿菩提心,可以参照一个非常常见的教证《现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对愿菩提心的定义:“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第一个就是要为了利益众生,利他,第二个是求正等菩提,正等就是佛的意思,正等觉,菩提有觉悟的意思,所以正等菩提,有时候也翻译为正等觉,指的就是佛果。那么这当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所谓的慈悲是指以一切众生为对象的大悲心,这里慈悲的对象不是一两个众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这些狭隘的范畴,而是说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一切众生,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我们对他产生一颗慈悲心,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一个因素。第二个智慧因素就是以佛陀的境界为对象的一种追求心,或者说我们产生一个想要追求获得佛的境界的这样一个想法,我们把佛的果位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去追求,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就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列举一个比较简单的常见的一个表现,比方说一个人他心里想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希望成佛,那么当他产生这样 一个想法的时候,就可以说他已经产生了愿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这当中具足了大悲,希望成佛具足了智慧,因为成佛之后可以具有很大的能力,可以度化众生,所以我们通过那这样一层逻辑关系,把大悲和智慧关联在一起。

常见的发心有国王、船夫和牧童三种,所谓国王的发心就是说我自己先成佛,我成佛之后,再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发心方法。船夫的发心就是发愿我跟一切众生能够同时成佛,就好像我是一个船夫,运载整个船上的游客共同前往对岸,船靠岸的时候,大家都同时到达彼岸。第三种牧童的发心是发愿先度化一切众生,度尽一切众生之后,我再成佛,这就像牧羊女或者牧童,赶着这些牲畜往前走,先把这些牲畜赶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他自己再去休息,有这样的一个次第。

三种发心其实都具足这两个表现,比如牧童的发心,虽然他说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要最后成佛,仍然有一个以佛果为对象的一种追求心,他仍然追求获得佛果,只不过时间次第有所区别而已,所以这三种发心都完全具足智慧和慈悲这两种因素。

特殊用法:仅仅具足两大因素当中的一者,也可以称为菩提心。

【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大智度论》

我们在讲菩提心的时候,有些地方其实特指的就是愿菩提心,我们知道愿菩提心有两大条件,但是真正在用的时候,有时仅仅具足两个因素当中的一个,也可以成为愿菩提心,或者叫菩提心。比如《大智度论》中提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就是说一个凡夫菩萨最初发心时,以无上佛果作为目标,发愿我要成佛,那么这也可以叫菩提心,这当中虽然没有明显体现出大悲的成分,但是单单这种追求心,有时候也可以称为是菩提心,所以这是一个特殊用法。

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一些教证,《释迦佛广传·白莲花论》当中提到佛陀最初是在胜伏如来面前发菩提心,当他见到胜伏如来的时候,发愿说愿我成就与佛陀无二的果位,很多地方提到说当他发愿自己跟佛陀无二的时候,就是一种最初发菩提心的典型公案,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说,当初他发这个单单追求佛果的愿,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菩提心,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也是出自《《释迦佛广传·白莲花论》,这里说阿难尊者他曾经问佛:“世尊对诸比丘如是关爱,不知世尊发菩提心已有多长时日”?在这个地方,世尊就跟他说:有两个人前世因为造罪业而堕落到地狱当中,然后狱卒让这两个人去拉马车,当中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了大悲心,然后他就祈请狱卒说我一个人拉车即可,请务必将他释放,最后他以这个大悲心转生到天界,脱离地狱。佛陀说当时这个产生大悲心并发愿的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他最初发菩提心,就是这样一个经过,所以在这个案例当中,其实没有非常明显的要追求佛果的念头,他只是对众生产生一个大悲心,但是有些时候只是具足一些大悲的成分,从广义的层面说这就是一种发菩提心,所以在这个地方,佛陀他也亲口说这是一个初发菩提心的案例。所以通过这以上两个案例还有一个教证,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智和悲是愿菩提心的两大核心要素,但是具足其中的一个,有些时候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定义还可以有其他解释方式(参阅《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PS:在密宗当中,“菩提心”一词还可以有多种定义。

菩提心这个词还有很多种定义方式,在显宗经典当中有一个《佛说出生菩提心经》,在这部经当中对菩提心的定义就有多种的差别。那么在密宗当中,菩提心也还有很多种的解释,在外续部、内续部包括大圆满当中,都有不同的方式去定义,所以我们在看一些经典论典当中提及菩提心这个词语的时候,要结合它的语境和背景,做相关的了解。

愿菩提心的功德: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相关菩提心的功德在经典当中描述的非常广泛,包括我们在学《前行》、《入行论》这些法的时候,其实都有大量的教证和理证描述它的功德,在此我们就简单引用一个教证,《华严经》中提到: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菩提心就是一切佛法的种子,如果没有菩提心,众生不可能成佛,这个就是最核心的关键。

四 、释义:行菩提心

定义: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真实去落实这个想法的行动(包括身语意)。

具体所指:六度、以愿菩提心摄持下的所有善行。

具体表现:“ 为了成佛度化一切众生,我需要做点什么。”

什么是行菩提心呢?愿菩提心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我希望能够成佛,那么行菩提心就是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之上,真实去落实这个想法的行动,包括身语意。一个人说我要成佛,我要度化众生,但是如果说他仅仅是一个想法,没有打算去落实,没有打算去付诸行动,这个想法可能仅仅是一个念头而已,如果说他想到要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当他产生这样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本身就是行菩提心,包括在念头驱使之下,他所做的各种善法,比如布施,持戒等等各种修持,都可以说是行菩提心。所以我们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行菩提心的重点还是心,虽然行菩提心一方面说是行动,就是我要真正去操作,去努力,但是这种操作跟努力,本身还是需要以心为基础,还是需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基础,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想去落实这个想法的念头之后,我们的身体、语言乃至念头本身都可以成为实际上去付诸行动的一种表现。

打个比方有个小孩儿说我长大之后要当总统,如果他单单只有这个想法,就好像说他有一个愿菩提心,他发愿要怎样怎样,但是如果有一天他说我真的要当总统,我打算真的去做,我要玩真的了,并且开始筹划我该怎样做才能够成为总统,那么这种筹划本身已经是在做努力,它就相当于是行菩提心,包括他为了成为总统去好好上学,去考试,去演讲,去做各种各样的锻炼,所有的这些努力只要是为了成为总统这个目标去付诸实践的,都可说是行菩提心。所以一个人说他想成佛,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打算去付诸行动,为了让它成为现实,相关的身口意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说是行菩提心。

行菩提心的具体所指就是六度,我们说行持六度可以成佛,包括以愿菩提心摄持下的所有善行,比方说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之后,还要去修行去努力,他真正想要去成佛,度化众生,那这个时候他可能还经过一天的闻思修之后,感到非常的困,非常疲惫,他说我要去睡一觉,那这个时候他想,为什么我要睡觉?如果我不睡觉,我的身体可能会垮掉,我可能没有精力,没有这样的健康条件来闻思修行,弘扬佛法,那我去睡觉,是为了更好的闻思,度化众生,成就佛果,当他有这样的一个心摄持的时候,他睡觉的这个行为就可以成为行菩提心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就可以作为一个成佛的种子,成佛之因,所以以愿菩提心摄持下的所有善行都可以说是行菩提心的一种表现。

行菩提心的典型表现,一个人除了说我要成佛度化众生之外,他还产生一个这样的想法:为了成佛度化一切众生,我需要做点什么?我需要真正去做点什么,让这个愿望能够早日实现,那么当他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这个想法本身包括他所驱使的行动全部都叫行菩提心,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行菩提心的重点是心,他并没有说叫行菩提行,我们在学六度的时候会说六度的核心是内心,一个人只要能够善用其心,在一个法座之上,看似他好像坐在那里没有什么行动,但是他可以在一座上圆满六度,包括我们听法都可以一座当中圆满六度,所以是否是在行持六度,根本是取决于内心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知道行菩提心虽然是有这个行动的行,但是它的重点还是落在“心”字上面,这是一个核心的知识点。

行菩提心的功德:

在《入菩萨行论》【3】当中提到如果你能够产生一个行菩提心,从那时开始哪怕你在睡觉,哪怕你在散乱,那么这个功德福报都会持续增长,乃至会增长到像虚空一样广大无量无边,所以行菩提心的功德比愿菩提心更加广大,所以我们应该要产生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合并在一起称为世俗菩提心,为什么叫世俗?因为我们在讲中观的时候提到: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世俗是分别念的境界,胜义谛不是分别念的境界,那么在此处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都是通过分别念的方式产生一个念头说我要怎样,它本身并没有真正安住于空性,所以称为世俗菩提心。

五 、释义:胜义菩提心

定义: 证悟空性的无分别智慧。

跟世俗相对应的就是胜义,我们都知道胜义谛不是分别念的状态,它是无分别智的境界,所以胜义菩提心指的就是证悟空性的无分别智慧。围绕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说只有圣者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胜义菩提心,如果你没有真正证悟空性,那就没有胜义菩提心,所以胜义菩提心的标准非常高,它其实就是证悟空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无二慧。

六 、产生(世俗)菩提心的几种方式:

共同基础:四无量心。

慈心:希望不具有安乐、安乐之因的众生 获得 安乐、安乐之因

悲心:希望具有痛苦、痛苦之因的众生 离开 痛苦、痛苦之因

喜心:希望具有安乐、安乐之因的众生 不失去 安乐、安乐之因

舍心:希望自己与其他众生 都能够 对一切众生 具有平等心。

世俗菩提心既然有这样的一种功德,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够让它产生,很多的佛经论典提到的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四无量心,如果没有四无量心,就很难产生世俗菩提心,所以许多地方会把四无量心作为菩提心的一个前行,它的一个预备,作为一个前期的准备来修持。

所谓的四无量心指的就是慈悲喜舍,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分别是怎样,首先慈心就是希望不具有安乐、安乐因的众生获得安乐以及安乐的因,听上去好像有点绕,但是其实它的意义并不是很复杂,什么叫不具有安乐,比如一个众生现在他比较痛苦,没有得到快乐,那我们就说希望他能够得到快乐,但快乐也不是凭空就能够获得的,它需要有因缘,所以我们也发愿,愿众生能够尽快具足这些获得安乐的因缘,或者说各种条件。所以当我们产生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希望众生获得安乐,就可以说它是一种慈无量心的表现,当然众生的范围也是一样,是一切众生。

第二是悲心,刚好相反,我们经常讲叫离苦得乐,慈心强调的是得乐,悲心强调的是离苦,那么希望具有痛苦、痛苦之因的众生能够离开痛苦以及痛苦之因,一个人他现在很忧愁,很痛苦,我们希望他现在不要痛苦,希望他也不要具足这些痛苦的因和条件,因为如果你单单有个想法希望他不要获得痛苦,但是如果说因缘具足的话,痛苦的因和条件分别具足,你仍然会感受痛苦,所以我们也要发愿,愿众生远离痛苦的因,希望众生远离痛苦,这就是悲无量心。

第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的喜,希望具有安乐和安乐之因的众生,不要失去安乐和安乐之因,当众生现在正在感受快乐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不要失去这种快乐,因为我们知道快乐本身非常脆弱,它本身也并不是恒常的,所以我们看到轮回当中有很多众生,感受暂时快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发愿,希望他能够经常恒时地具有安乐,具有这种安乐的因和相关的条件。真的希望众生不离开安乐,这就是喜无量心的表现。

最后是舍无量心,舍就是舍弃的舍。它的意思就是说,希望自己跟众生都能够对一切众生具有平等心,那么所谓的舍就是我们把它放在那里的意思,放在那里没有刻意的去执着,也没有刻意的去排斥,用一个比较中道、理性的方式去对待。所谓的平等心就是我们所谓的亲人和敌人当中有一种平等,我对亲人没有刻意的去执着,去贪爱,对敌人也没有刻意的去排斥,是一种中性的状态,希望自己跟其他众生都能够产生这种平等心,都不要对亲人有过度的贪爱,都不要对敌人有过度的排斥,舍无量心是这样的意思。这以上就简单介绍了四无量心的定义。

1)七支教授。【阿底峡尊者传授】

产生菩提心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刚才讲的四无量心是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么在这个共同基础之上,有两大传承,第一个称为七支教授,有的地方叫七重因果教授,它是由阿底峡尊者传授下来的。

它有七大步骤,我们引用《入行论广解》当中提到的内容,1)知母,了知三界轮回的一切众生皆做过自己的母亲;2)念恩:思维当她们做我母亲时,对我如何恩重如山;3)报恩:了知母亲的恩德后,作为一个孝子应想方设法报恩;(产生一个要报答母亲恩德的想法)4)悲心:在报恩的过程中,看见老母有情非常可怜,愿她们远离一切痛苦;5)慈心:愿她们各自获得无上安乐;6)胜解信:使她们离苦得乐的重任,其他众生不一定能成办,唯一要由我来承担(让他们离苦得乐的重担,我要去承担,我应该去为他们离苦得乐的福祉而努力,产生一个勇于担当的想法);7)生起:如是认真观修后,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通过前面六个作为基础,产生一个真实无违的菩提心,通过发愿成佛的方式,希望能够度化一切众生)。这七个环节称为七支教授,如果说我们用心修持,通过这七个步骤,绝对可以产生一个真实无违的菩提心。

2)自他平等观。【寂天菩萨传授】

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

第二个传承叫自他平等观,是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所提到的,它有三个步骤,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通过观修自他平等的方式了知自己与众生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从而把这种希望自己离苦得乐的想法扩展到一切众生,就是推己及人的方式产生菩提心,这种方式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大概知道有这两种方法可以作为产生世俗菩提心的前期的修法。

归纳:菩提心的来源是大悲心

那么归纳而言,菩提心的来源就是大悲心,如果说没有大悲心,我们很难产生菩提心,在这个简称《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佛经里面提到: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所以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它的根本是大悲,那么我们通过各种善巧方便的形式,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成就究竟的佛果。那么在《入中论》当中也提到: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意思就是说大悲心在我们修行的最初阶段、中间环节以及最后阶段都能够起到一种增上作用,所以大悲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回顾:以智慧追求佛果。 (成佛是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既然大悲心这么重要,那为什么还要以智慧追求佛果,还要有这样一个智慧的环节?我们知道如果说你单单希望让众生离苦得乐,只有这个想法却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案,那最后这个想法还是很难实现,它仅仅是一个愿望而已。那么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我们以佛法,以四谛的正见,轮回观,因果观做基础,会发现所有的问题之所以会是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成佛,比方说我有烦恼,我有痛苦,我对很多东西还不懂,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这些困难障碍通通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成佛,因为我们有无明的障蔽。所谓无明就是没有觉悟,无明推翻之后,就会获得终极觉悟,所以成佛就是一切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我们个人而言,如果我们成佛了,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众生而言,众生之所以痛苦,之所以没办法离苦得乐,之所以他们反复地做各种不该做的事情,都是因为有所谓的烦恼,这些都是成佛的对立面,如果说让众生成佛,那么众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希望众生成佛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善心,比如说这个众生没有饭吃,我们希望他吃饱饭,他没有衣服穿,我们希望他能够有衣服穿,那么这些都是缘某一个局部的状态产生的一个善心,但是如果说我们希望他成佛,成佛这个词只有两个字,但是它包含的意义非常广大,如果这个众生成佛了,他不会感受饥饿的痛苦,他也不会感受寒冷的痛苦,乃至他不会有任何烦恼,不会有任何受苦的可能,不单单不会有受苦,还会具足圆满永恒的大安乐,所以成佛本身就是终极的离苦得乐,所以发愿让众生成佛,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成佛,我要先成佛,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个解决方案非常合理,它确实可以去操作,也有可能去操作,我确实可以成佛,我成佛之后确实可以度化众生,它有这样的一个可行性,所以我们说它是一个智慧的表现,如果说你有一个这样的想法,就可以说我们同时具足大悲与大智慧。

七 、菩提心与出离心的关系

菩提心与出离心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如果学过《三主要道论》,都会知道三个环节,第一是出离心,第二是菩提心,第三是空性慧,

1)一般来说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说一个人没有出离心,那他也不可能有菩提心,为什么这样讲,如果说一个人他连出离心都没有,他根本不认为在轮回当中是有害的,轮回本身是没有解决方案的,只有出轮回,否则不可能在轮回里面过得很安稳。如果说他对轮回还没有放弃幻想,那么当他产生说我要帮助众生,我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时候,他有可能会说,我希望众生在轮回里面一直过得很安稳,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这个想法,其实本身跟菩提心的意义并不相应,包括他自己不想出轮回,也就不想成佛,成佛肯定会出轮回,所以他也很难产生一个我要成佛的心,因为他还想在轮回里继续流转,所以出离心是菩提心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如果你没有出离心,你所谓的利益众生,你到底想把众生利益到什么地方?把他利益到继续在轮回里面去打转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不可能让众生真正离苦得乐,因为轮回一定是有痛苦的,这个是我们都学过的法义。

2)菩提心本身是一种 “ 超级出离心”、“ 大出离心 ”。

菩提心本身是一种超级出离心,或者称为大出离心,为什么这样讲?我们自己想出轮回,这是出离心,菩提心不单单是自己想出离轮回,而是发愿让一切众生都出离轮回,一切众生不单单出轮回,还要在出轮回的基础之上,获得最终极的一个大的果位,成佛的果位,所以菩提心本身已经圆满包括了出离心所有相关的意义,它本身可以说是一种超级出离心,这个超级可以从范围上讲,不单单是希望我自己出离,还希望一切众生出离,还可以从层次上讲,不单单是获得一个暂时的脱离轮回的果位,还希望能够获得一个终极的佛的果位,所以不管是从纵向的程度上讲,还是从横向的范围上讲,它都远远超过普通的出离心,称为超级出离心或大出离心。就像我们要越狱一样,一个人在监狱里备受煎熬,他想要脱离监狱,想要越狱,但是同时他不忍心放下这些狱友们,他希望这些监狱里的囚犯都能够最终同时脱离监狱。他有这样一个广大的心量,境界很高,所以菩提心本身是一种大出离心,这是第二个法义。

八 、发菩提心与生菩提心的区别

核心区别:是否具有 发自内心、非造作的真情实感(大悲)

单单发菩提心还不够,关键是要产生菩提心,很多祖师都这样教诫,那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所谓的产生菩提心是什么意思?生菩提心和发菩提心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发自内心的非造作的真情实感。所谓发自内心,就是说不是假装的,不是为了某种个人的利益,暂时的强迫自己这样做,它是一个发自本能的一种想法,非造作就是我不需要刻意去提醒自己,不需要刻意去强迫自己怎么样想,而是我内心会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产生大悲心。

所以在这个地方上师在《三戒要解》中引用一个教言:莲花戒论师说,对一切众生,在自相续中生起如慈母怜病儿一般的慈悲心,说明相续中已经生起了菩提心。就是说我们对一切众生都像对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的这样一种心态产生之后,才可以说一个真正菩提心已经产生了。不单单是发起菩提心,“发”本身是一个造作的状态,就像开车一样,这个车没有发动的时候,你去插钥匙,去踩油门,通过这种造作的方式让车去发动。但是当你产生菩提心之后,就不需要再去造作了,它已经成了一种本能,就像一个人对自己的亲儿子,他不需要去造作,他肯定会有慈悲心。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慈悲心是非常困难的,这种菩提心也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可能为了个人暂时或者究竟的利益假装去发菩提心,以造作的方式发菩提心,比如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经常假装发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内心深处我还是觉得如果我不发菩提心,我可能没法成就,如果不发菩提心,我不能够获得佛的果位,发菩提心我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德,可以清净很多罪业,因为这些都对我自己有好处,所以我应该发菩提心,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虚伪的状态。那么通过分析我们就知道了真正真实无违的世俗菩提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再困难我们也是要不断地去修持,不断去努力。

九 、两种极端

1)妄自菲薄

2)得少为足

两种极端,第一就是妄自菲薄,有人认为自己没法成佛,认为菩提心离自己太远,那我就算了,干脆放弃,这种想法是不应该的,所以这个地方《华严经》【4】提到说: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自己怀疑自己不能成佛,其实我们只要能够一心去发乃至修菩提心,最终肯定可以成佛。

第二个方面得少为足,我们获得一点点的进展,就会感到很满足,不愿意再往上突破,就是我们假装,发过一点菩提心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可以了,而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去修持甚至说以一种增上慢的方式,认为自己的菩提心已经很圆满了。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提到:发心时,生起菩提心是很重要,即所谓“发心不为主,生心乃为主”之说,所以自相续中一定要生起慈悲心、菩提心。这也是告诫我们不能以一个暂时的状态作为满足。

十 、产生菩提心的方法

1,依止善知识。

2,具有大乘种性。

3,具有福慧资粮。

4,广闻大乘佛法。

5,反复修持四无量心等法门。

产生菩提心的方法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依止善知识,我们要依靠上师的加持,还要具有大乘种姓,积累福慧资粮,听闻大乘佛法,并且要反复去修持四无量心等这些法门,所以如果说我们能够从很多方面同时努力,菩提心就非常容易产生,所以我们应该要记住这些方法。

第二部分 菩 萨 戒

一 、名词解释

一)菩萨:梵语音译,全称 菩提萨埵

菩提: 觉悟。

萨埵:勇猛、勇士、心。

在讲完菩提心之后,我们正式来切入菩萨戒,“菩萨”是梵语的音译,它的全称叫菩提萨埵,菩提简称为菩,萨埵简称为萨,菩提萨埵四个字简称为菩萨,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有几层意思,包括勇猛、勇敢,勇士,心,所以我们可以说,菩提萨埵是觉悟的心,或者说是勇敢的心,勇敢的心就是菩萨,或者菩萨具有勇敢的心,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通俗的方式去解释。

“菩萨“ 分类:

1、圣者菩萨(一地到十地)。

2、凡夫菩萨(发过菩提心的凡夫)。

菩萨的分类,第一是圣者菩萨,就是一地到十地的这些大菩萨,还有凡夫菩萨,广义来说,只要发过菩提心的凡夫都可以叫菩萨,其实我们在座的师兄们只要发过菩提心,我们都可以说是菩萨,这样讲是没有错的。

二)菩萨戒: 菩萨所需要守持的戒律。

1、总体分类:三聚戒

1)严禁恶行戒

2)摄集善法戒

3)饶益有情戒

菩萨戒,就是菩萨所需要守持的戒律,可以这样简单解释定义,一个人当发了菩提心之后,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了之后对众生,对成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障碍的,我们通过戒律来对自己的身心做规范。

它的总体分类叫三聚戒,就是有三大类别,第一类称为严禁恶行戒,或者禁止恶行,也就是哪些不该做的一条一条都列出来;第二类叫摄集善法戒,哪些该做的善法我们也把它归类,让我们自己有一个方向;第三类叫做饶益有情戒,我们自己能够断恶行善,能够如法的行持之后,还要去度化众生,那么怎样能够去利益众生,度化众生,它通过饶益有情戒做了相关的规范,大概有这三大类。

二、传承分类:

1)藏传: 龙树菩萨传承(甚深见)、无著菩萨菩萨(广大行)。

2)汉传:梵网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

PS:宁玛派自宗的菩萨戒 主要追随 龙树菩萨传承。

菩萨戒的传承分为藏传和汉传,因为南传主要是声闻乘的教法,在声闻乘当中是不修菩萨道的,所以他们不需要讲菩萨戒,那么藏传跟汉传主要都是大乘佛法,所以他有菩萨戒的内容,在藏传当中有两大传承,第一个是龙树菩萨传承的菩萨戒,称为甚深见派,还有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称为广大行派。

汉传当中主要有《梵网经》的菩萨戒,还有《瑜伽师地论》为主的菩萨戒,其中瑜伽菩萨戒,跟藏传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有很多内容是相似的,我们现在所处的藏传宁玛派自宗的菩萨戒,不管是从受持的方法,还是从守持的戒条都是主要追随龙树菩萨的传承,我们要记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三 、受戒方法

1、受戒的基础、前提:

身份 :一切众生均可(龙树菩萨传承)。

发心 :发菩提心。

条件 :在大乘善知识面前通过仪轨受持。(特殊情况下可以在佛像前自受)

前期准备 :七支供等。

按照龙树菩萨的传承,一切众生都可以受菩萨戒,只要你有出离心,不管你是人,还是非人,还是鬼神都可以受,在无著菩萨的传承当中,要求要以别解脱戒做基础,因此前提就必须是人类。所以传承不同,要求也不同。

受菩萨戒,当然是要发菩提心的,如果说没有菩提心,你根本就不想成佛,根本就不想行菩萨道,那还如何谈得上要受菩萨戒?所以这是第二个条件。

相关其他条件就是在大乘的善知识面前通过仪轨的方式而受持,那么所谓大乘善知识,他自己有菩提心,有大乘善知识的法相,才有资格给你传菩萨戒,如果说他自己都没有菩提心,那你怎么能够在他面前受菩萨戒呢?所以菩提心是对善知识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你暂时没有办法在一位上师面前受菩萨戒,那么在藏传龙树菩萨跟无著菩萨两个传承当中都开许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念颂仪轨受戒,或者如果你连佛像都没有,也可以观想佛在你面前,然后发愿受菩萨戒,这些都是很灵活,非常开放的。乃至说我们现在通过光盘看录像,在网络上受戒,也是完全可以得戒的,因为如果在佛像前或者通过观想受戒都能够得到戒体 ,那么你在一个活生生的视频面前受戒,通过推理我们都可以得知,同样可以得到一样的果。

前期的准备就是要修七支供,通过修七支供的方式能够清净罪业,积累资粮,能够遣除各种障碍,如果说你罪业很深重,资粮又不够,菩提心是很难产生的,所以通过七支供的方式积资净障,有助于产生真正的菩提心,这是前期准备的相关必要性。

2、受戒仪轨:

仪轨就是课诵集里受菩萨戒的那个仪轨,

第一句: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就是祈请诸佛)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这些大菩萨们)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金刚持是佛的意思,和金刚持无二无别的上师请加持我垂念我),这是第一句对上师诸佛菩萨做祈祷。

第二句就是皈依:

乃至菩提果 皈依诸如来 正法菩萨众 如是亦皈依 (三遍)

(乃至我成佛之前,我要对诸佛皈依,还要皈依正法,还要皈依这些菩萨众),将皈依偈念三遍,跟受五戒,受八关斋戒一样,都是以皈依戒为前提的。

下面开始正式受菩萨戒,它有两个偈颂,第一个: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三遍)


(如过去的这些诸佛,他们怎样发菩提心,他们发菩提心之后,次第安住于这些菩萨的相关学处(学处就是戒律的意思),那么同样为了利益众生,我也发菩提心,我也随学诸佛,对于菩萨所应该做的这些相关学处,我也次第精勤努力去学修。)

这两个偈颂念第一遍之后观想自己产生愿菩提心,念第二遍结束的时候观想自己产生行菩提心,念第三遍结束的时候,观想自己已经得到菩萨戒的戒体,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在上师或者在佛像面前自己受菩萨戒。它的作者是藏传佛教的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我们平时都可以反复念这个偈颂,让自己的戒体能够增上。

四 、具体戒条

1、严禁恶行戒 : 龙树菩萨传承:

三种根基的受戒方式:

上根者:守持18条戒。

中根者:守持4条戒。

下根者:守持一条戒。

三聚戒当中的第一个叫做严禁恶行戒,对于严禁恶行戒在龙树菩萨传承中,有三种根基的受戒方式。第一个方式叫做上根者(或利根者)要守持十八条戒。第二是中根者要守持四条戒。第三是下根者,主要守持不舍弃愿菩提心这一条戒,所以它有三种方式。

1)龙树菩萨传承: 18+2=20条根本戒

上根者十八条戒:

(1)国王身份的受戒者容易犯的五条戒: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根者守持的十八条戒有哪些内容,首先第一个是以国王的身份容易犯的有五条,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就容易犯,教证出自《虚空藏菩萨经》[6],在汉文的大藏经当中是有的。

①非法侵占三宝财产。

对象 :三宝的财产。

心态: 非常侵占的念头。

行动:采取非法侵占的措施。

结果: 据为己有。

首先第一条戒律叫做非法侵占三宝财产,所谓的非法就是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对佛法僧三宝的财产做侵占,我们还是按照对象、心态、行动、结果,首先它的对象就是三宝的财产,如果对一般人的财产做侵占,不算达到标准,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非法侵占的念头,是故意的,在有了这个念头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后面的这些条件都具足。第三就是在非法侵占念头的驱使之下,采取了非法侵占的相关措施。最后就是据为己有,就是你把这个三宝财产比如以偷、抢等方式掠夺之后,把它据为己有,就完成了这相关的四个条件。财产不管多少,哪怕很少的一点,都可能会犯这条戒。

一般来讲只要我们有正念都不会对三宝有这种侵害,相对来说不是非常容易犯,虽然可能有时候无意当中对寺院僧财有一些轻损,但是因为不是故意的,没有故意想去侵占的念头,所以条件不是那么容易具足。

②舍弃正法。

对象 :一切佛陀教法。

心态 :认定对象、产生想要舍弃某个正法的念头(从根本上否定、希望其消失)

行动 : 向外表达出这种想法。

结果 :他人领会了这种想法。

第二条戒叫做舍弃正法,它的对象是一切佛陀教法,只要是佛陀所说的正法,真正的佛陀的甘露妙法都包括在内。心态就是认定对象,内心要对这些相关正法做概念上的锁定,同时产生想要舍弃某个正法的念头,所谓的舍弃就是说从根本上否定,什么叫从根本上否定,就是希望它消失,否定它的真实性,否定他的价值,否定他的合法性,比方说你认为这部经典是伪造的,是假的,或者说它不应该存在,应该把它销毁,如果说它是一部真正的经典,你这样做就有可能会涉及到对正法的舍弃。

第三行动,向外表达出这种想法,不仅仅是内心有这种邪见,而且对外去否定,诋毁某一部法,这就是一种向外表达。比方说你跟别人讲,这部法是假的,学这个没有用,不要学这个,这个东西不好,如果说你对某个正法做出类似的评论,就是表达一种舍法的意思。最终如果他人领会了你的这种想法,那么舍弃正法的所有的环节都会满足。所以这条戒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对任何一个正法,不管大乘还是小乘还是密宗,都不能够舍弃,不能够否定。

③伤害佛教僧人。

对象 :广义上的佛教出家人。

发心 :认定对象、产生想要伤害对方的念头。

行动:抢夺僧衣、迫使还俗。

结果:完成上述行动。

第三是伤害佛教僧人,这也是有四个条件,第一、对象是广义上的佛教出家人,什么叫广义,有两种僧人,一种是真正的出家人,他有受戒,也是现出家相等等。另外一种就是世间上所谓的这些假和尚,或者已经破了戒的这些出家人,也都包括在广义的僧人范围当中。第二是心态:认定对象,产生想要伤害对方的念头,你是故意想要伤害对方,不是因为不小心而对对方怎么样。第三,行动限定在两种行为方式,第一是抢夺僧衣,你通过强迫性的方式让他把僧衣脱下来,然后去抢夺;第二是强迫还俗,这都是很不好的行为。最后结果,就是你完成了抢夺僧衣或者迫使对方还俗的行动,那么当这四个条件都具足的时候,你就满足了这里所说的伤害佛教僧人,所以它这里伤害是有条件的,抢夺僧衣迫使还俗的方式才叫伤害,虽然其他方式的伤害范围很广,但是其他的伤害并不一定都包括在其中,这个我们要了解,如果说我们对僧人有恭敬心的话这条戒我们一般人不太容易犯。

④造作五无间罪。

五无间罪的定义:【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

对象 :亲生父亲、母亲、阿罗汉。

发心: 产生想要杀死对方的想法。

行动:采取行动。

结果 :致对象死亡。

第四就是造作五无间罪,无间罪的定义包括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经不可能犯了,因为佛陀已经圆寂了,相关的这些条件是要以佛陀的殊胜化身住世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处于现在这种环境当中,只可能犯前三条,就是杀父、杀母,杀罗汉。所以它的条件就分为这几个方面,第一,他的对象必须是亲生父母亲,如果是养父养母都不算,包括比如在产房里面被抱错了,你认为他是亲生的父母,其实不是,这种也不算,它是完全通过血缘关系认定是否是亲生,这是很严格的。第二就是阿罗汉这些真正的圣者 。

相关的心态或者发心是产生想要杀死对方的想法,不是说我不小心,而是我故意想要杀死对方。第三就是采取行动,你真正通过某个方法想让他死亡,最终结果致对象死亡,当这些条件都满足,就会造下五无间罪,如果说你受过菩萨戒,除了造五无间罪之外,还会产生一个犯菩萨戒的罪业。这条戒有的时候我们说不太容易犯,但是因为现在有安乐死这一说,如果说一个人他明明知道这个人是父母,然后觉得她很痛苦,想让他快点死亡,这有可能也会犯,因为安乐死完全具足想要让对方早点死,然后想要采取这些相关的实施安乐死的行动,最后也让对方很快死亡,虽然死的似乎很安乐,但是他还是死了,所以这个也是很危险的,这条我们要注意。

⑤持有严重的邪见。

对象 :否定佛教的因果观、轮回观(世俗谛层面)

发心:

行动: 产生上述邪见。

结果 :

第五就是持有严重的邪见,这里邪见的范围特指否定佛教的因果观,轮回观,如果你在世俗谛层面,对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彻底否定,产生一个非常强烈的否定它的想法,不需要再有其他的一些操作,条件就满足了,就会犯这条戒。所以这条戒律,只要你是一个佛教徒一般就不容易犯。其实当你产生对三宝,对因果已经都不相信的想法的时候,就算你没有受这个戒律,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反复闻思来对治这些邪见的种子。

这里所说的否定因果轮回,指的是在世俗谛层面,不是胜义谛。有时候学中观的人会说,在胜义谛当中一切概念都不成立,当然说这些不会有问题,但是这里是说专指在世俗谛层面,如果说你对因果轮回,在内心当中彻底做否定,就有可能会犯这条戒。

(2)大臣身份的受戒者容易犯的五条戒:

【国王五定罪中除了邪见罪之外的四条罪+破坏村落】

①破坏村落。

对象:a、毁舍宅;b、毁村落;c、毁乡镇;d、毁城;e、毁都市。

发心:认定对象,以烦恼心驱使故意想要破坏。

行动: 采取行动。

结果 :对象遭到破坏。

下面是以大臣的身份容易犯的也是有五条戒,它的前四条戒跟国王五定罪中除了邪见罪之外的前四条罪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这里不单独讲了,这里的第五条叫做破坏村落,是它独有的一条戒律。

什么叫做破坏村落呢?首先第一是对象,村落这个对象有几个范围,包括舍宅房屋,村落乡镇,还有城市都市这些人类居住的场所,广义来说都包括在内;第二个是认定对象后,以贪嗔痴各种烦恼的心态驱使,想要去破坏这些村落,你必须是故意的,以一个不清净的发心想这样做;第三就是采取行动,比如说你下命令,或者你自己开挖掘机,这种方式都包括在内;第四结果就是这些村落房屋遭到破坏之后就会犯这条戒。这条戒其实我们一般人是不太容易犯的,除非你是以很严重的嗔恨心,故意去拆别人的房子。

是不是什么房子都不能拆呢?这个也不一定,比方说你是为了把房子修得更好,为了环保等等其他的必要。不是烦恼心的驱使,在清净发心的驱使之下是不会犯戒的,所以这点我们要搞清楚。

(3)平凡身份的受戒者容易犯的八条戒:

第三种类别就是除了国王、大臣的身份之外,还有平凡的初学者容易犯的有八条戒。《虚空藏经》中【7】也有这样说。我们来看一下。

①向不合适的对象宣讲空性。

对象 :发过菩提心,但暂时无法接受空性的大乘修行人。 大乘空性正法。

发心:认定对象、没有观察对方是否能接受空性。【已经观察过不算】

行动:宣讲空性法。

结果 :对方听到之后,产生恐惧,退失大乘菩提心。

第一条戒是说向不合适的对象宣讲空性。首先它有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指,前提是发过菩提心,但暂时无法接受空性的大乘修行人,暂时是发过想一个成佛想度化众生的世俗菩提心,但是他对胜义菩提心,对万法皆空的法义,这种大乘了义空性还无法接受,这是对象的范围;第二、发心,你的心态要认定对象、没有观察对方是否能接受空性。就是你没有通过相关的方法,完全没有观察这个人能不能接受空性,他适不适合来听这样的一个空性的法门,然后你就跟他去讲了义的空性法,你跟他说万法皆空,一些概念都不成立,在胜义当中一切都不存在等等,这是第三个行动;第四结果,假设他听到你讲完这些空性法之后,产生了一种恐惧,最后觉得修大乘道这个法门太可怕了,我不学了,我不修了,最后退失大乘菩提心,你就会犯这条戒。

所以这里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第二个发心,你是否有去观察,只要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做过观察,就不会犯这样的戒,比如说,你自己虽然没有他心通,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确认对方他不能够接受空性,但是你通过观察之后,得出这个人他应该可以接受空性,他应该可以,你是经过一定观察之后再跟他讲的,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产生一些恐惧、退失、邪见,你也不会真正犯这条戒,所以它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做观察。

所以我们平时在跟这些大乘的初学者讲了义的空性法门的时候,要提前针对很多方面做观察,比如他的智慧,信心、根基等等,在很多方面做了详细的观察之后,再决定是否跟他讲这个法。所以讲法不能够太随意,这个是我们要经常去做的。当然如果说是一个大成就者,他有一些善巧方便,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在讲法之前尽量对听众的根基做观察。

②让大乘修行人退失大乘道。

对象 :发过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

发心:认定对象、希望对方放弃大乘道。

行动:通过语言等手段,阻碍对方行菩萨道。

结果 :对方退失大乘道。

第二条戒律就是让大乘修行人退失大乘道,对象就是发过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发心就是我们认定对象之后,希望对方放弃大乘道,我希望对方不要行菩萨道,如果你有这样的发心,就满足了第二个条件;第三、行动,通过语言等手段阻碍对方行菩萨道,让对方退失,结果对方他确实放弃了菩萨心,确实退失大乘道,那么你就会犯这条戒。这条戒其实不太容易犯,除非是我们真的是看不惯对方,不希望对方成佛,一般也不太容易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要有所警惕,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有正知正念,很多戒还是可以守持的比较清净的。

③让人舍弃别解脱戒。

对象 :已经受过、正在守持别解脱戒(包括居士戒、出家戒)的修行人。

发心:认定对象、希望对方舍弃别解脱戒。 行动:通过语言宣称“不需要守持别解脱戒”等。

结果 :对方听从劝说而舍戒。

第三条戒就是让人舍弃别解脱戒,它的对象就是已经受过、正在守持别解脱戒(包括居士戒、出家戒)的修行人;第二发心,认定对象,希望对方舍弃别解脱戒,比如他现在受居士戒,你希望他不要再守居士戒了,就是这样的发心;第三、行动,通过语言宣称不需要守持别解脱戒,你跟他说:你守戒有什么用啊?不用守了,赶快舍了吧!在你跟他这样讲之后,对方听从你的劝告而舍戒,你就会犯这条戒。所以在这个地方提醒我们,虽然是一个修大乘道的人,虽然别解脱戒一般来说是小乘戒,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去守持,仍然需要去恭敬,不能够以这种方式让别人放弃守这些戒律,这点我们需要去警惕,当别人守居士戒,守出家戒时,我们都应该去赞叹随喜。

④诽谤小乘佛法。

对象 :声闻乘、缘觉乘的所有的正法。

发心:认定对象、内心否定小乘佛法的价值。(或其他烦恼心)

行动:否定小乘佛法的功能,宣称小乘佛法不能断除烦恼、获得解脱。

结果 :对方听懂。

第四就是诽谤小乘佛法,它的对象是声闻乘,缘觉乘的所有正法;发心就是要认定对象,然后内心当中,不管是贪心、嗔心,还是一些错误的观念,内心真正否定小乘佛法的价值;第三是行动,否定小乘法的功能,宣称小乘佛法不能断烦恼,获得解脱,如果你以这样的一种方法去宣说,最后不管对方怎么想,只要他听懂了你说的意思,你就犯这条戒。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一方面主要修大乘法,但是我们对小乘法也要恭敬,我们认识到小乘那种追求自我解脱的发心,并不是非常崇高,但是小乘的佛法本身还是有功德的,它也是正法,也是甘露,也能够让人断烦恼,能够让人得解脱,这些我们不能够去否定,这点非常重要。

⑤(贪图获得财产、名声)自赞毁他。

对象 :1,能够听懂语言、具有说话能力的人类。 2,自己的优点、他人的过失。

发心:认定对象、强烈贪求财产、名声。(包括嫉妒他人获得财产、名声)。

行动:宣说 赞叹自己、贬低他人的语言。

结果 :对方听懂。

第五条就是(贪图获得财产、名声)自赞毁他。自赞就是自我赞叹,毁就是诋毁他人,它的对象有两条,第一对方是能够听懂语言,能够说话的普通人类;第二,所说的内容包括自己的这些优点,还有他人的过失;发心就是认定对象,同时有非常强烈的追求、贪求财产、贪求名声的想法,包括我们看到他人获得财产跟名声之后,对他人有一个强烈的嫉妒心,也都算在内。因为嫉妒心本身还是基于我们自身对财产对名声的一种贪求,如果说我们完全不在乎,那也就不会对对方生嫉妒心。比方说我们对粪便完全没有贪求,如果一个人他有很多粪便,我们会不会有嫉妒心呢?这个完全不会,所以嫉妒心本身跟贪心还是有一种内在的关系的。第三行动,就是宣说赞叹自己,贬低他人的语言,这两种方式只要满足一者就算是具足行动了;第四结果,对方听懂之后你就会犯这条戒。

所以这条戒,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犯的。我们看到别人他很受欢迎,我们看到别人非常被推崇,我们可能会说一些泼冷水的话,因为自己很嫉妒,或者说我们希望获得别人这样的一种赞叹,对名声的贪执,包括我们希望获得别的供养,对钱财的贪执,都可能去对自己赞叹,对他人贬低,所以这条戒是非常容易犯的。

我们平时在跟道友相处,包括跟世间人相处的时候都要很警惕自己的内心,包括我们想要说出自我赞叹或诋毁对方的话的时候要反观自己,我的发心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我是为了利益众生吗?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钱财,对名声的贪欲心,这方面是需要警惕的。

⑥说上人法妄语。

对象 :1,能听懂语言的正常人。 2,声称自己证悟空性(的语言)。

发心:烦恼的念头(驱使), 明知自己没有证悟 ,想要欺骗对方。

行动:宣说自己已经证悟了空性。

结果 :对方听懂。

第六条戒就是说上人法妄语,它的很多内容跟居士戒里面的不妄语戒有点像,但是它的对象有一点点差异,首先对象当中第一个条件是对方是能听懂语言的正常人,第二个条件就是我们自己所说的上人法妄语,专指声称自己已经证悟空性,如果说你自己有其他的一些他心通、宿命通,一些与空性无关的功德,不会直接犯这条戒,它特指宣称自己证悟空性;第二是相关的发心,前提是在烦恼的驱使之下,明知道自己没有证悟,然后想要去欺骗对方;第三、行动,宣说自己已经证悟了空性;第四、结果就是对方听懂,不管他信不信,只要他听懂你的意思,你就犯这条戒。所以我们如果说没有证悟,就不能以这种撒谎的方式宣称自己证悟,否则除了会犯居士戒还会犯菩萨戒。

⑦以特殊方式非法侵占三宝财产。

对象 :1,对方是修行人。自己是官吏。 2,自己接受的贿赂是非法盗取的三宝财产。

发心:认定对象、为了故意伤害对象。

行动:通过挑拨的方式 非法侵占财产。

结果 :将受贿所得据为己有。

第七、以特殊的方式非法侵占三宝财产,这条戒的条件比较多,首先它的对象包括,第一对方是修行人,然后自己是一个官员;第二、自己接受的贿赂是非法盗取三宝的财产。它大概是有这样的一个经过,首先对方是修行人,或者他是一个出家人,你自己是官员,然后你在他跟国王或者其他的官员之间做挑拨,让国王对他做惩罚,而他没有钱来交这些罚金,所以他选择从三宝财产当中,以非法的方式挪用一部分钱来给国王交罚金,那么你从中在国王那里或者在他这里去收贿赂,获得自己的一份利益,通过挑拨修行人跟国王关系的方式从中牟利,非法侵占三宝财产,是这样的一个经过。

它的发心就是为了故意伤害对方;具体行动就是通过挑拨离间的方式,非法侵占这个修行人非法获取的三宝财物,最终你将这些非法所得,受贿所得据为己有,就会犯这条戒。所以这条戒的条件限定比较具体,我们现在一般有正念的人,不太容易犯。

⑧故意将凡夫修行人的财产转交给讽诵者。

对象 :凡夫修行人。

发心:认定对象、为了伤害对方。

行动:未经同意将对方的财产交给讽诵者。(通过这些方法阻碍对方修持禅定)

结果 :财产转交完毕。

第八条,故意将凡夫修行人的财产转交给讽诵者,这个凡夫修行人特指那些修禅定的人,同时他也是凡夫,境界还没有很稳固。讽诵者指的就是读诵经典为主的一些初学者,那么他的对象是凡夫修行人,发心是为了伤害对方,行动就是未经这个修行人的同意将他的财产交给这些讽诵者,通过这些方法阻碍这个修行人修持禅定。

比方说在一个寺院里,有两拨人,有一拨人是初学者,每天以读诵经典为主,也称为讽诵者,另外一拨人,境界比较高,闻思到位,以禅修为主,一般来讲,这些禅修者因为他的层次更高,资历更老,所以他的功德更大,那么如果这个时候,你把他的这些生活所需和资财都以非法的方式夺取了,夺取之后,他的生活出现困难,修行也中断了,禅修出现了障碍,这个时候你是有过失的。所以过失主要是体现在你是为了伤害这个修行人,为了让他的禅修不要成功,为了让他获得失败,所以你故意去非法把他的财产交给这些讽诵者,最终结果,在财产转交完毕之后,你就会犯这个戒。

所以这个戒其实也不太容易犯,因为只要我们发心清净,都不会故意想去伤害对方,不会故意想让对方退失禅定,只要我们有正见,不太容易具足这个发心,这是第八条戒。

前面讲的就是十八条戒,但有时候因为有四条戒是重复的,也可以说成是十四条戒,那么十八条戒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和舍弃行菩提心这两个条戒,称为二十条根本戒。所以在龙树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当中,通常来说严禁恶行戒上根者的行持方式就是这二十条戒,这是上根者的行持方式。

龙树菩萨传承: 中根者的四条戒:

①(贪求财富、名声)自赞毁他。

对象 ,发心, 行动, 结果 【同前】

中根者的根基、能力比上根者稍微弱一些,所以只有四条戒,只要你守好这四条戒,就可以算是以一个中根者的方式守持戒律清净了。

它的第一条戒是以贪求财富名声的方式自赞毁他,那么它的对象、发心、行动、结果跟前面提到上根者里面的那条戒是完全一样的,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宣讲了,

②以吝啬心拒绝布施。

对象 :1,对方需要财产或正法。 2,除了在自己这里之外,获得这些财产、正法的概率很小。 3,对方的动机单纯,并非出于有害的想法。

心态:认定对象、持有吝啬心。

行动:拒绝给予对方财产、正法。

第二条戒叫做以吝啬心拒绝布施,它的对象有两个方面,第一对方需要财产或者正法,也就是说布施对象包括财布施和法布施这两类,所以第一个条件是对方确实需要钱,确实需要法;第二个就是除了在我自己这里之外,他想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这些财产跟正法的可能性非常低,就是说他离了你就不行,他必须在你这里才能得到;第三个条件就是对方动机单纯,并非出于有害的想法,对方他是很单纯的想要得到这些财产或者法,没有其他的一些不好的想法。

第二、相关的发心,你要认定对象,然后持有吝啬的心态,就是你自己对财产或正法很吝啬。第三、行动,拒绝给对方财产或者正法。第四、结果,当对方祈求之后,你最终没有给对方财产或者正法,那么满足这四个条件之后,就会犯戒。

这条戒关键是我们的这个心,你是有一个利益对方的心,还是吝啬心,并不是说只要别人管你来要钱,你就要给。因为你要观察对方拿这个钱去做什么?对他有没有利益,或者你对这个钱到底是不是很吝啬?还是你有其他的想法。

比如你的小孩子找你来要钱想去买零食吃,但是你担心他吃零食吃多了,牙会坏掉,或者他可能不爱吃饭,他的身体会不太好,因为这种发心不给他钱,你不会犯戒,因为第一你并不是因为很吝啬,所以不给钱,第二你并不是因为想害他,你的发心是很清净的,完全跟吝啬心没关系,这些都是跟发心,还有相关的其他因缘直接相关。所以我们在分析是否犯这条戒的时候,要结合这个人的条件和他的想法,包括这样做对他是否有利,以及我的内心是否有吝啬心这几个条件来分析。

③以嗔恨心不接受他人忏悔、殴打他人。

对象 :1,人类。2,曾经伤害过自己,以合理方式真心向自己忏悔。

发心:认定对象、怀有愤恨心。

行动:以愤恨心殴打、实施伤害的行动;对对方的道歉表示拒绝。

结果 :已经殴打了对方;最终拒绝对方忏悔、不接受、不原谅。

第三条就是以嗔恨心不接受他人忏悔、殴打他人。它的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普通的人类,第二类是曾经伤害过自己,以合理的方式真心向自己忏悔的人。这条戒它包含两种犯戒方式,这两种犯戒方式的发心是一样,都是怀有嗔恨心。它的行动分了两类,第一是以嗔恨心去打对方,如果你对一个人很不满,然后以嗔恨心去殴打他,只要你打到他了,就会犯这条戒,这是第一种犯戒的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对方以一个合理的方式真心作忏悔,我们因为内心有嗔恨心,所以不愿意接受他的忏悔,也不愿意原谅对方。这样也会犯这条戒。

所以这一条戒,它有两种犯戒情况,一种是殴打,一种是不接受对方的真心忏悔,这都是犯戒,而且都是比较容易犯的。当我们跟家人或者一些世间人相处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对自己有一些不恭敬的行为,伤害自己,或者让自己觉得很恼火,但如果我们起了嗔恨心,故意去打对方,只要是打了,哪怕只是打一下,打一巴掌,也会犯这条戒,所以以嗔恨心打人是很危险的比较容易犯的一种犯戒情况。

第二类就是对方真心向自己做忏悔,这里以合理的方式真心忏悔非常重要,如果说你认为对方他不是真心忏悔,他只是在演戏,他只是在骗人,你也可以不接受,这是可以的,或者说对方忏悔的方式不合理, 比如他趁你非常忙的时候找你忏悔,你根本没有空去搭理他,这个应该也不会犯,所以它的前提是说当对方以合理的方式真心向自己做忏悔,如果我们内心怀有嗔恨心而不原谅就会犯这条戒。

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对敌人宽容,一个大乘修行人,碰到别人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当然是选择原谅他,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就算我们为了调服他,我们暂时表现得似乎很冷淡很严肃,为了让他忏悔的更真诚,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去调服他,但是我们内心仍然不能够舍弃对他的慈悲心,如果说我们的内心是慈悲心,为了让他更好地改正,我们暂时不原谅也是有开许的,所以它的前提是有嗔恨心,如果说我们没有嗔恨心,有一个清净的发心,其实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开许,这是第三条戒。

④舍弃、颠倒宣说大乘正法。

对象 :1,一切大乘正法。 2,所说冒充正法的教义。

发心:认定对象,产生否定大乘正法的念头;产生用冒充的教义混淆视听的念头。

行动:1,诋毁大乘正法。 2,用冒充的教义混淆视听。

结果 :对方听懂。

第四条是舍弃、颠倒宣说大乘正法,它的对象也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一切大乘正法,第二、所说冒充正法的教义。也就是说否定大乘正法会犯戒,宣说一些冒充的正法也会犯戒,有两种犯戒的情况。它的发心,首先还是第一个认定对象,第二要产生一个否定大乘正法的念头,然后对大乘正法做诋毁,最后对方听懂,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谤法的经过,如果你完成这四个条件,就会犯舍弃大乘正法这条戒。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产生了用冒充的教义混淆视听的念头,然后真正用冒充的教义去混淆视听,在对方听懂之后,也会犯这条件戒。它是一正一反,你从正面对大乘佛法做否定会犯戒,从反面你宣说一些假的大乘法,宣说一些有危害的非正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受迷惑,对方听懂之后,你也会犯这条戒。所以这些都是基于一个非常不好的发心,都是对大乘法想否定,包括想要故意去骗人。那么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发心,偶尔不小心讲错了,这不会有问题,所以我们还是要搞清楚发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是中根者的四条戒。

下根者一条戒: 舍弃愿菩提心;

以上讲了上根者和中根者的守戒方式,下面这个下根者有一条戒就是舍弃愿菩提心,所谓愿菩提心前面已经讲过,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希望成佛,我要成佛度化一切众生,有这样的想法就叫做愿菩提心。那么舍弃愿菩提心就是放弃这个想法,就是你不再希望成佛,不再希望度化众生,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就会舍弃愿菩提心。其实只要是一个大乘修行人,一般来讲都不太容易犯,当你犯这条戒,就算你没有受过菩萨戒,你也已经从大乘道当中彻底退失了。所以这条戒的风险并不是很大,虽然暂时来讲我们的慈悲心,我们的智慧还没有圆满,但是只要我们内心不放弃我要成佛,度化一切众生的观念,我们都不会犯这条戒的,所以下根者只需要守这条戒,它的难度现实来讲并不大。

受戒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上中下三种方式当中的一种。

上师也是提到说我们在受戒之前,可以观察自己有没有能力守这样的戒,我们在最初在受菩萨戒之前,可以先把上中下三者这些戒条,先学完一遍,观察我们自己能做到哪一种,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上中下三种方式的其中某一种来受。上师在《三戒要解》当中这样提到,大家在受持菩萨戒之前,首先观察能否守持这些戒条,若不能守持,比如你觉得自己是中根者,不能守持利根者的戒条,这时也不能发愿说不守持,心里应该想:我暂时只能守持这四条,以后相续逐渐成熟以后再守持利根者的十四条戒。所以我们可以发愿将来再受,哪怕你连中根者的四条都做不到,你也可以只受一条不舍弃愿菩提心,你可以发愿这些中根者包括上根者的那些戒,我将来有能力的时候要逐渐做到,这样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最低可以选择只受持一条不舍弃愿菩提心,这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并不困难。

有一些人会把菩萨戒渲染得非常困难,说你不能够随便受菩萨戒,很危险,受了之后很容易犯,其实从下根者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犯,只要你不舍弃愿菩提心,不放弃想要成佛,度众生的想法,你就不会犯这个戒,它本身并不是非常困难,所在这里建议大家有能力的时候,尽量还是要至少发愿受一条戒,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建议。

1、严禁恶行戒 (龙树菩萨传承)

支分戒: 八十种恶作罪。 参阅《学集论》

前面讲了严禁恶行戒的根本戒,在龙树菩萨传承里相关的支分戒中有80种恶作罪,它的范围比较广,我们可以参阅一下《学集论》,里面讲的比较细,支分戒就有八十条,但是它的内容也是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做开许的,我们只要以菩提心摄持,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没有详细的每一条都去解释,只是简单地对根本戒做一个讲解。

这以上我们就简单学完了今天的内容,对龙树菩萨传承的严禁恶行戒,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讲解,下节课也就是第五节课,会讲菩萨戒的下半部分,会介绍无著菩萨传承的相关戒条,还有后面的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以及犯戒破戒之后的相关应对方案等等的综合注意事项,下节课也非常重要,所以希望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预习《三戒要解》的第17课到第22课,欢迎大家继续学习,我们下一次学习的时候再见!


注释:

1、【久远之前,胜伏如来出世传法。如来某日与两大殊胜弟子及菩萨、梵天眷属同往富丽庄严之国王王宫化缘,途中偶遇三位童子。这几个孩童均打扮得鲜亮、得体,他们一见佛陀立刻生出信心。其中一童子由衷倡议说:“值遇殊胜福田,我们理应尽心供养。”另外两位则为难说道:“此处又无鲜花等供品,我们以何作供养?”那最先倡议之孩童闻言便把一无价珍宝——双股珍珠项链拿出欲供养佛陀,另两位伙伴便效仿他,也各自取下双股珍珠项链以为供养。带头供养者又问他们二人:“供养时你们欲发何愿?”其中之一手指紧挨如来右侧之人说道:“如来右方之人为诸弟子中智慧第一者,我愿能与他相同。”另一位则指着如来左边神变第一之眷属说道:“我愿获取如他那般之成就。”两位又问他欲发何愿,他则坚定说道:“我愿成就与佛陀无二无别之果。”】 ——《释迦佛广传·白莲花论》

2、【《报恩经》中记载阿难曾问佛陀:“世尊对诸比丘如是关爱,不知世尊发菩提心已有多长时日?”佛陀告诉他说:“无数劫前,有两人因广积恶业而致身堕地狱。狱卒令二人推拉马车,且不得停下歇息,并不断以大铁锤痛击他们。其中一人因身单力薄已无力再拉,但他被锤打致死后又立即复生并再度遭罪。此时另一人则对他生出强烈悲心,此人祈请狱卒:‘我一人拉车即可,请务必将他释放。’狱卒闻言顿生嗔恨,抡起铁锤就砸向发悲心之人,结果此人被砸死后立即转生三十三天。”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道:“当时在地狱中心生慈悲之众生即为我前身,我最初发菩提心之对境即为地狱众生,后来即开始对一切众生皆发慈悲心。”】 ——《释迦佛广传·白莲花论》

3、【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入菩萨行论》

4、【聪达明慧者  若发一道心 汝莫生疑惑  自谓不成佛 无量无数劫  菩提心难得 若能一心求  究竟无上道】

——《华严经》

5、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 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 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

乃至菩提果 皈依诸如来 正法菩萨众 如是亦皈依 (三遍)

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诵三遍受菩萨戒)

作者:华智仁波切

6、【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若灌顶刹利王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习皆悉烧然,失安隐处远人天乐堕于恶趣。】

——《虚空藏菩萨经》

7、【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虚空藏菩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