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庄严论释》第03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我们继续学习《中观庄严论释》中所说支分部分的内容,此部分为麦彭仁波切以著论五本的方式从总义上对《中观庄严论》的内容进行传讲。我们依据索达吉堪布传讲的内容(以下简称《讲记》)进行学习。

著论五本包括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和有何必要五个问题,本节课学习其中的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具体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一)麦彭仁波切在由谁所造中,从四个角度赞叹了作者静命论师的功德,上节课中对前三个功德(智慧超群、戒律清净、成就卓越)进行了介绍,现在介绍第四个功德——品行高尚:

1、品行高尚的衡量标准——弘法利生的高山景行。

2、在广阔的地域中将佛法传播开来。

3、最主要在于创立中观和唯识融会贯通的中观瑜伽行派。

4、在藏地雪域点亮了佛法明灯并将之广泛弘扬,最终层出不穷地示现护持教法的化身:

1)授记王族兴衰,应机传授佛法,迎请莲花生大士。

2)兴建桑耶寺并开光;让预试七人出家,建立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培养译师;制服外道教徒。

3)授记未来藏地僧众状况、会出现的佛法争执及解决办法。

4)总结静命论师在藏地树立佛教的功德。

5、静命论师与诸佛大密意的结集者金刚手菩萨无二无别。

(二)麦彭仁波切在由谁所造中,最后从中观宗和唯识宗合二为一的角度,以颂词方式对静命论师的无上功德进行赞叹。

(三)为谁而著中,麦彭仁波切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宣说了三个问题:

1、到底什么是大乘?

2、大乘的要义又是指的什么?

3、如何才能对大乘之义生起以理引发的智慧呢?

在学习笔记中,《中观庄严论释》中的文字用来标识。

 

【注:本篇学习笔记主要依据《讲记》Chapter 4Chapter 5Chapter 6中的内容,有兴趣可直接阅读(https://zhibeifw.com/jx/kt/wl/zgzylsjj)。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一)品行高尚

 

1-1)品行高尚的衡量标准——弘法利生的高山景行

第四、品行高尚:所谓的品行高尚也就是指弘法利生的高山景行。正因为这位亲教师内在的菩提心已经尽善尽美,故而称呼为菩提萨埵的确名副其实,他的这一尊名也犹如日月一般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重难点分析

对于品行高尚的衡量标准,每个人可能都不相同。比如,有人认为:这个人经常愿意花钱,还是很大方的,是品行高尚的人。有人认为:这个人很开心,是品行很不错的人……但这里说的品行高尚,是指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高山景行。

 

1-2)在广阔的地域中将佛法传播开来

本体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的这位大戒师住世长达数百年,先后在那烂陀寺、印度东方以及汉地等广阔地域将佛法传播开来。

 

重难点分析

上节课中讲到,静命论师已经获得殊胜本尊悉地和内寿自在(住世长达900年之久)。

 

1-3)最主要在于创立中观和唯识融会贯通的中观瑜伽行派

当然,最主要的还在于,创立了二理(即中观唯识)融会贯通的纯净无垢宗派之轨道,以强有力的事势理折服邪说谬论,摄受有缘信徒,讲经示道,辩经析理,著书立说,再加上智慧超群、戒律清净的无与伦比之处,使得尊者的善妙事业遍布整个人间。

 

重难点分析

静命论师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中观和唯识融会贯通的中观瑜伽行派,这也是本论主要宣讲的内容。

思维讨论

什么是事势理?何为以事势理成立?

提示:事势理就是完全符合实际的道理,即真正的正理——观察名言量与观察胜义量。

在事势理面前,任何人根本说不出与之相反的道理,这叫做以事势理成立。比如,用五种抉择胜义的理证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切万法的本体完全成立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这是谁也没办法否认、推翻的事实,即以事势理成立。(源自上师《解义慧剑释》)

 

1-4)在藏地雪域点亮了佛法明灯并将之广泛弘扬,最终层出不穷地示现护持教法的化身

 

1-4-1)授记王族兴衰,应机传授佛法,迎请莲花生大士

尤其是依靠往昔的宏愿以及佛菩萨之发心因缘聚合的威德力而来到了谁也难以调化、黑暗笼罩的雪域,见到了国王赤松德赞,当时,提起与法王(昔世)一同发愿的情景,又通过观察国王装束的缘起而对王族的兴衰存亡等作了授记,并传讲了十善、十八界、十二缘起的法门,而且还审时度势地说:为了降伏暂时以寂静相无法调伏的所有天神鬼怪,务必要迎请莲花生大士。

 

重难点分析

1、通过观察国王装束的缘起而对王族的兴衰存亡等作了授记,由此可以了知尊者具有彻知三世的智慧。

静命论师最初见到国王赤松德赞时,通过国王当时的装束,授记了未来王族的兴盛与灭亡。当时国王头上戴有发簪,据此授记:你的王族在藏地上方的一块地方会留传,不会灭亡。国王下面穿着鞋,依此授记:藏地下方的安多一带,你的王族不会衰亡。国王当时没有拴腰带,于是授记:藏地中间的地方,你的王族将会灭亡。

2、静命论师的菩提心实际上已经完全成熟,完全可以以菩提心降伏外面的鬼神。但显现上,尊者对这些鬼神也无计可施,一定要迎请莲花生大士来降伏,其目的就是要在藏地弘扬大圆满和密宗教法。

3往昔的宏愿:前面讲过,《巴协》的作者——萨囊与莲花生大士、国王赤松德赞、静命论师四位以前转生为四位劣种者——养鸡、养猪、牧马、养狗的四个人的孩子,他们在建造尼泊尔的夏绒卡绣佛塔时,共同发愿将来在藏地弘扬佛法。

当静命论师见到国王赤松德赞时,他问国王:我们以前发过愿,你还记得吗?国王最初根本记不得,于是静命论师详细描述了前世发愿的情景。这时,国王也原原本本想起来了:……对对对,我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忘了。由此,国王对静命论师也更加尊重。

在尊者要国王迎请莲师来藏时,当时,国王说:如果我们迎请的话,莲花生大师会不会来?于是,尊者再次讲述了以前发愿的情景,之后国王派人去迎请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很爽快地答应:去去去,马上去,明天马上去。

 

1-4-2)兴建桑耶寺并开光;让预试七人出家,建立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培养译师;制服外道教徒

(莲师入藏以后,)静命论师与莲花生大士一道对桑耶地势作了一番详细考察之后,对已竣工的殿堂及佛像等举行了开光等仪式。让预试七人出家,从而建立起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为诸译师教授翻译风格并讲解林林总总的内外一切法门,通过讲经说法与听闻的方式抉择所有佛经与论典的密意。就这样,使佛法的万丈光芒普照整个藏区。对于那些与此佛教背道而驰的外道苯波教徒,则通过颠扑不破的理证予以一一制服,最终使之徒剩虚名而已,依此使佛教纯正无瑕。

 

重难点分析

1、当时的藏地没有出家人,国王赤松德赞说:可不可以让藏地的人受别解脱戒?亲教师静命论师说:可以试一试。于是,出现了藏传历史上第一批出家人——贝若扎那等七人,从而在在藏地建立起了作为佛教根本的清规戒律。

2、当时尊者培养了108位翻译家,同时在国王赤松德赞的支持下,办了一些译经院等,当时的译场非常兴盛。

 

1-4-3)授记未来藏地僧众状况、会出现的佛法争执及解决办法

尊者在即将圆寂之时,也留下了如此珍贵的遗嘱:通过法体安放的缘起可预示出藏地出家僧众的状况;有朝一日见解上出现争执不休的局面时,要迎请班智达嘎玛拉西拉(即莲花戒论师)来清源正本,重建清净教法,并(命人)将此信函交付班智达莲花戒。至此,尊者无碍彻知三世的情形已昭然若揭。(从以上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尊者尤以大慈大悲教化藏土群生的深恩厚德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其中所提到的这位莲花戒论师,其实就是静命论师的得意弟子,他对尊者有关中观与因明的论典也作了注疏。

 

重难点分析

1、尊者即将圆寂时,留下遗嘱说:如果法体面朝印度,未来藏地僧众的数量不一定非常多,但是僧众的戒律很清净;如果法体不是面朝印度,而是朝向藏地或者其他地方,虽然藏地的出家人很多,可是戒律不一定很清净。

后来有些大臣认为僧众多一些比较好,因此,没有将菩提萨埵的法体面朝印度。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藏地的出家人的确比任何地方都多,但在质量上也确实是各种各样的,菩提萨埵对未来的授记非常灵验。

2见解上出现争执不休的局面,指汉地的摩诃衍来到藏地弘扬所谓的和尚宗。他认为:善和恶都不用执著,只要坐禅就可以了。对于这种观点,藏地的很多修行人纷纷随学,对于造善业和造恶业都不执著……几乎完全放弃了积累资粮等世俗方面的善法。

对于这种状况,尊者早已作过授记。这在《莲花生大师广传》当中有详细讲述,另外,《巴协》当中也有相关的一些历史记载。

关于莲花戒论师是如何正本清源的事迹,本论后面将详细宣说。

 

1-4-4)总结尊者在藏地树立佛教的功德

综上所述,这位亲教师最初在藏地开创佛教之宗轨,中间大力广泛加以弘扬,最终层出不穷地示现护持这一教法的化身,乃至佛法住世期间源源不断。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正是在藏地树立起佛教的这位伟大亲教师才使亲教师的源流代代延续、一脉相承,乃至未来佛法住世期间,凡是化现为亲教师身份的诸位大德,实际上与尊者静命论师均是一味一体。

 

重难点分析

乃至未来佛法住世期间,亲教师(静命论师)的传承都没有断。现在的很多善知识,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都可以说是静命论师的化身。可以说,未来出现的传承亲教师和堪布,全部是尊者的化身,这些传承上师、亲教师们始终不断地饶益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

 

因此毋庸置疑,藏地佛法得以住留完全来自于这位大师发心与宏愿的威德力。可是,在千差万别的人们心目中,却认为这是由各自的一位上师及寺院的事业所致,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说,包括刀能理发与衣能着色在内,完全来源于佛陀事业的加持,但人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重难点分析

今天我们能遇到这么好的佛法,其来源与静命论师的发心、发愿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一定要记在心里。

 

思维讨论

1、有人认为:自己的皈依师恩德很大,除此之外,只有普贤如来而已。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虽然显现上,你修学佛法的直接因应该是你的上师、你的寺院。但最根本的来源,如果菩提萨埵没有在藏地弘扬佛法的话,会不会有今天的藏传佛教?如果没有今天的藏传佛教,我们有没有现在闻思修行的因缘?所以,从方方面面详细观察时,实际上,我们修行的来源的确与静命论师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源自《讲记》)

2、如何理解包括刀能理发与衣能着色在内,完全来源于佛陀事业的加持

提示:如果没有佛陀的加持力,染衣、理发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到了末法五百年形象期的时候,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在娑婆世界中已经圆满,佛陀的教法已经成了一种形象。这时,人们的相续中很难获得佛陀的加持。很多出家人虽然想理头发,但此时的理发工具根本无法使用,很多出家人只好用牛皮或者口袋盖在头发上,装成出家人;还有些人想把法衣染成红色,但是颜色根本没办法染到衣服上,只好将牛皮反过来穿在身上,把它当成袈裟。(源自《讲记》)

 

1-5)静命论师与诸佛大密意的结集者金刚手菩萨无二无别

这位大师的功德声誉以及胜妙功勋在整个大地无所不及,犹如日月一般众所周知,并不是像如今藏地有些人只是侥幸荣获了震耳欲聋的名声那样,而是在印度圣境内外道数目可观的班智达如同千锤百炼纯金般经过再三观察而确定无疑认定为上师的。在当时的印度,一个强似一个、一个胜似一个的大智者大成就者不计其数,之所以法王(赤松德赞)幻化的诸位班智达一开始就能在全然陌生的地方轻车熟路毫无疑义地寻找、迎请到尊者,这完全是由宛若众星捧月般遍及四面八方每一个角落的这位伟大宗师无比美名自身的光芒无碍照耀之威力所感召的。

 

重难点分析

当时印度的佛教非常兴盛,有成千上万的班智达。而且印度对于班智达和上师的选择方法,就像磨炼纯金一样,经过千锤百炼以后,最终才被认定为上师的。

当时国王派的班智达能在全然陌生的地方毫无疑问地找到静命论师,是因为尊者不仅是大家公认的大成就者、大智者,而且,他的智慧和事业无比广大。

 

本来,对于我等本师的这一教法最为广泛弘扬的杰出代表即是八大佛子与十六罗汉,他们则幻化为六庄严等众多大德出世。而这位大师正是诸佛大密意金刚的唯一结集者密主金刚手菩萨,因此其传记与功德即便是住地菩萨也难以一一说尽,更何况说普通凡人呢?

 

重难点分析

1、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从大乘显宗来讲,主要是八大菩萨进行大力弘扬;从小乘来讲,主要是十六阿罗汉。乃至佛法住留之间,他们幻化为六庄严和二大圣者等众多大德护持佛法。

2、麦彭仁波切很谦虚地说:静命论师的传记,即使得地菩萨也难以说尽,一般的凡夫人想要宣讲静命菩萨的详细传记与功德,当然更加困难。

 

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静命论师和金刚手菩萨没有任何差别?

提示:金刚手菩萨是所有密乘的结集者,而静命论师将唯识宗和中观宗合二为一,结集了如此殊胜的教言。所以,尊者与金刚手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源自《讲记》)

 

但是,在共同(所化众生)的面前,无论是印度还是藏地,到处都流传着尊者无可比拟、不可思议、精彩神奇的感人事迹。只可惜的是,并没有见过详细的文字记载等。在此,从古老的历史中收集出只言片语,作了简略的叙述,意在感念这位亲教师的宏恩。

 

重难点分析

静命论师不可思议、非常精彩的故事很多,但真正文字上记载的比较少。《印度佛教史》中虽然有,但篇幅不是很多;《桑耶寺详志》有一部分,也不是特别多;《莲花生大师广传》中也有少量记载。除此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字上的记载。

麦彭仁波切依据方方面面的历史资料,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其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感念静命论师的宏恩。

 

诸位有智之士如果能从尊者的善说论著及无量恩德来推测,必定会对其生起真佛之想。归根到底一句话,我们要清楚,印藏两地人们无有异议一致共称的这位开宗祖师就是本论的作者。

 

重难点分析

有智慧的人,一见到《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尤其从尊者在藏地弘扬佛法、弘扬菩提心和中观以及对每个人的恩德这一角度来推测,就可以明确了知,尊者与真正的佛陀实际无有任何差别。但是,没有智慧的人,唯有依靠尊者的传记和功德才能了知这一点。

以上从四个方面(智慧超群、戒律清净、成就卓越、品行高尚)介绍了作者的功德和恩德。

 

(二)赞叹作者功德

 

麦彭仁波切从中观宗和唯识宗合二为一的角度,对静命论师的无上功德作了赞叹。

 

依怙佛陀善说法,广大行宗无著释,

甚深见派龙猛诠,共称二祖如日月。

 

消文释义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众生面前转了八万四千善说的法轮。佛陀亲自授记的无著菩萨开创了广大行派,建立了地道功德的唯识宗;龙猛菩萨则开创了甚深见派,宣讲了《中观六论》为主的第二转法轮的究竟密意。

大家一致公认:他们是如太阳和月亮一样的两大祖师。(源自《讲记》)

 

护彼法理诸菩萨,善说百川遍各方,

于佛胜乘大海宴,尚未圆满得品尝。

 

消文释义

护持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法理的诸位菩萨、论师的善说就像百川一样非常多,但能够真正将佛陀广大、甚深的教义——广大唯识和甚深中观合二为一,品尝到智慧大海喜宴的高僧大德,在静命论师出现之前,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出现过。(源自《讲记》)

 

您以锐智之一口,饮尽二理之汪洋,

尔时您如碧蓝天,大乘法云作装点。

 

消文释义

静命论师您以敏锐的智慧,将龙猛菩萨的胜义理和无著菩萨的名言理全部汇集于一处的此汪洋大海全部一饮而尽,您的智慧就像碧蓝的天空一样广大无边,整个大乘唯识宗和中观宗在您广大无边的智慧蓝天当中,相当于一朵白云的装饰。(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本颂运用一种诗学手段、诗学体裁,对静命论师作了赞叹。

 

证如虚空胜义智,具德月称饰三界,

名言似虹无杂见,法称周遍此大地。

 

消文释义

整个三界当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具德月称论师证悟空性的智慧,他如虚空般的胜义智慧无与伦比。如同彩虹的颜色五彩斑斓、不相混杂一样,在名言方面,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没有任何人能与之相比。(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以上颂词描述了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对佛教的贡献,而将二者结合起来,唯有依靠静命论师的智慧才能抉择。因此,我们对《中观庄严论》一定要生起无比的信心。

 

教证

《定解宝灯论》中云:印度具德月称师,藏地荣索秋桑尊,异口同声一密意,建立本净大空性。

 

 

开显此理诸智者,纵驾妙论之乘骑,

无垢二量辽阔处,一时测度力微弱。

 

消文释义

在藏地和印度,对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作解释的智者非常多,对《释量论》作解释的智者也非常多。虽然他们已经驾驭着殊胜妙论的乘骑,但讲中观的人一直讲中观,对因明一点也不观察;讲因明的人一直讲《释量论》,对中观也根本不去探索。因此,这个世界上,在这两个宗派无垢广阔的大地上,同一个时间当中,将二者融会贯通、结合起来修持或者研究的大德几乎没有。但是,单单修持其中任何一派的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源自《讲记》)

 

 

您以观察之三步,跨越二谛之大地,

尔时您如广袤原,众多理证作庄严。

 

消文释义

静命论师您用敏锐的智慧观察之三步,跨越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整个大地。这时,您的智慧与广阔无边的大地没有任何差别,就像大地上有草木、江河作为装饰一样,在您的智慧中也有二理等各种功德作为严饰。(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此处将名言、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比喻成观察之三步。

 

 

是故二理宗轨道,合而为一大宗风,

佛胜乘教妙津梁,此三余派不容有。

 

消文释义

在这个世界上,无著菩萨的唯识宗、龙猛菩萨的中观宗以及静命论师的中观和唯识合二为一的宗派,这三者完全是趋入佛教的津梁。要解释释迦牟尼佛的密意,除了这三个宗派以外,不需要其他任何宗派。(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1、认为唯识宗、中观宗像火和水一样互不相融的想法是不合理的。

2、从这段赞叹文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中观庄严论》的重要性。

 

诸佛教法结集您,于此胜乘理智摄,

深要精髓一红日,摧散世间诸迷雾。

 

消文释义

结集诸佛菩萨教法的、您老人家的甚深智慧——此《中观庄严论》,就相当于一轮璀灿的红太阳,依靠本论能驱散世间上所有的迷雾。(源自《讲记》)

 

不可思议胜乘要,依简理证一幻变,

轻易明示此宝论,我知金刚大密咒。

 

消文释义

对于佛陀不可思议的甚深教言,依靠非常简单的理证智慧的幻变、轻而易举得以明示的就是这部论典——《中观庄严论》。因此,如同珍宝般的这部《中观庄严论》,完全与金刚大密咒无有任何差别。(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以及龙猛菩萨、无著菩萨所说的中观和唯识的无数教义,通过《中观庄严论》短短97个颂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明示。我们应该对学习本论生起欢喜之心。

 

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中观庄严论》与金刚大密咒没有任何差别?

提示:所谓的金刚大密咒,任何一个瑜伽师依靠它可以摧毁一切对手。同样,我们对这里的97个颂词好好背诵,心里面完全通达它的意义和辩论方式,那么,世间中所有对大乘教法的危害或者攻击都是不容有的。所以,本论与金刚大密咒没有任何差别。(源自《讲记》)

 

至此介绍完了本论作者静命论师的生平事迹,接着宣讲著论五本中的第二个问题。

 

(三)为谁而著

 

二、为谁而著:如果有人心里思量:到底什么是大乘?大乘的要义又是指的什么?如何才能对大乘之义生起以理引发的智慧呢?

 

重难点分析

从世间来讲,通过逻辑推理或者其他的推断方式,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的智慧,叫做以理引发的智慧。

 

3-1)什么是大乘?

所谓的大乘,就是以菩提心之意乐作为因,通过具足十度之道而究竟圆满、成熟与清净三种功德,最终成就二身双运之佛果。

 

重难点分析

1、不管修什么法,首先一定要具足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如果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不具足,那就根本不可能靠近大乘法。

2、十度,即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再加上方便、愿、力、智波罗蜜多。

3是发心,是通过圆满、成熟、清净三种方式,使六波罗蜜多或十波罗蜜多获得圆满,最后成就佛果,这就是所谓的大乘。

教证

《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3-2)大乘的要义又是指的什么?

大乘的要义则无外乎一致共称的大乘二轨中观与唯识所涉及的教义。如此善妙的要义远远超越了外道以及声闻、缘觉的行境,完全称得上是最真实、最甚深的。

 

重难点分析

1、凡是人们所公认的大乘二轨——中观宗和唯识宗所涉及的论典,全部称之为大乘论典。

2、各种外道对于大乘论典完全一无所知,这一点毫无疑问。佛教当中,甚至声闻缘觉也无法通达究竟的证语境界。

3-3)如何才能对大乘之义生起以理引发的智慧呢?

对于如此谛实与深奥的教义,不只是凭着信心,而是通过确凿可靠的正理途径生起根深蒂固的定解,这就是所谓的因。由此因所生的无垢智慧之本体有甚深与广大两个方面。其中甚深就是说将一切万法犹如蜂蜜之一味般抉择为远离诸边的大中观;广大:了知大乘中观与唯识的经论字字句句无一遗漏而统统归摄为一要诀来圆满包含一切论典,由此而称为广大。

 

重难点分析

1、学习《中观庄严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应该仅仅凭借自己的信心,而是通过确凿可靠的正理途径,对佛陀的甚深道理生起定解。

2、大乘之因具有两种途径:首先为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然后学习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或唯识的论典,在自相续中生起见解之后,精进修道并获得佛果。或者,首先依靠自己的智慧抉择见解,然后发菩提心,行持六度万行,最后获得佛果。

3、所谓的甚深智慧,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全部远离一切戏论,就像蜂蜜与它的甜味不相分离——不管是蜂蜜的上面、下面,或者今天、明天的哪一部分,都与它的甜味分不开。

4、所谓的广大,是指将唯识和中观涉及的所有经论,全部包含在一个窍诀里面修持。

5、大中观并不是指抉择单空的观点。一般来讲,多数大乘修行人都能接受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但对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最初抉择远离一切戏论的法要,不具足一定智慧的人,既不能解释也不能接受,因此,称之为大中观。

 

智慧的作用,即是指能对自己所学修之处生起不被他夺的诚信,获得所谓的解信,从而踏上正确的轨道。而且要明白在入道伊始,具备如明目般的正见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正是针对(于以上大乘奥义正见智慧)百般寻觅、求之若渴之人而撰著的。

 

重难点分析

1、信心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仅仅依靠信心,而没有以理引发定解的话,很容易退失。事实上,一时冲动对佛法生起信心的这些人,一旦遇到违缘、改变了生活环境,这种信心根本靠不住,很容易随着外境而转变。

2、随信行者:先前行道时信仰他人的词句进而跟随方证真谛。随法行者:不仅仅是诚信于此,而且随从佛经等法义而现证真谛。(源自上师《俱舍论释》)

3、希望获得以理引发的智慧、以理引发的定解,不会随自己的信心而转的人,才是《中观庄严论》真正的所化众生。《中观庄严论》的全论内容就是通过二理(世俗理与胜义理)明确开显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无倒真如所摄的道理。

教证

《阿毗达磨俱舍论》:诸钝根名随信行者,诸利根名随法行者。

 

最后以大恩上师在《讲记》中的一段教言作为结束语:

经常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串习,最后真正对中观、对释迦牟尼佛、对整个佛法生起不可被他夺的信心,也叫做正见,这就是所谓的信解。

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从真正对法生起信解开始,就叫做生起了不退转的信心。这时,你已经真正踏上了解脱的光明大道。

比如在座的任何人,自己通过认真学习,最后心里真的觉得:这种中观道,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问能比得上它,在我有生之年,绝对不会放弃它。有些人前段时间也这样发愿: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凭自己的智慧进行研究、学习,决不会放弃这样的中观道。可以说,这是一种不被他夺的智慧,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违缘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