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庄严论释》第07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本节课所学内容属于“所说支分”,此部分为麦彭仁波切以著论五本的方式(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和有何必要)从总义上对《中观庄严论》的内容进行传讲。我们继续依据索达吉堪布传讲的内容(以下简称《讲记》)对其中“全论内容”之中观瑜伽行派的观点进行学习。

上节课讲到了瑜伽行中观的名言是随唯识宗观点安立的,并且详细阐述了名言随唯识承许的合理性,本节课继续阐述瑜伽行中观的宗义,所学内容具体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一)如何正确、深入理解世俗

   1、安立二谛的两种方法:

   以胜义量为主来衡量时,空性是胜义,显现是世俗;以名言量为主时,实相现相完全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世俗谛。将释迦牟尼佛二转和三转法轮结合起来进行衡量,可以真正通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

   本论属于中观论典,是按照第一种方法来安立二谛。

   2、世俗是证悟胜义的阶梯。

   3、如果真正通达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不可分割的境界,就意味着真正通达了中观道。


以上抉择了一切万法皆为空性的见解,下面接着阐述在实际行动中应该如何修持这种见解的问题。


(二)踏上胜义、世俗二量之宗的无垢轨道来了达、修行二谛自性

   1、以教证说明以什么可以涵盖大乘。

   2、解释五法,并与三自性对应。

   3、为何五法已经囊括了唯识与中观的所有宗义。

   4、二理并不抵触。

   5、如是分开二谛各自的承许是二谛双运中的相似胜义。


此部分内容篇幅较长,下节课中将继续学习。

在学习笔记中,《中观庄严论释》中的文字用


来标识。


【注:本学习笔记主要依据《讲记》Chapter  13、Chapter 14、Chapter 15和Chapter 16中的内容撰写,有兴趣可直接阅读(https://zhibeifw.com/jx/kt/wl/zgzylsjj)。】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一)如何正确、深入理解世俗


(1-1)安立二谛的两种方法

在抉择如是二谛的道理时,有人不禁萌生这样的想法:如果所谓的世俗说成是障碍、覆盖真实义的话,就说明不清净的一切法本是如此,而远离愚痴的真实之法——佛陀身智等不是世俗,所以这些是不空的。

实际上这种想法相当于论中所说的“于佛等微贪”一样,因此必须要断除实执,而对经中所说的“若有超胜涅槃之一法存在也当视为如梦如幻”生起定解。


重难点分析

有些人认为:世俗谛具有障碍、覆盖的意思,因此远离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佛陀的身、智等属于世俗谛是不合理的。下面通过对二谛的分析遣除此疑惑。

教证

《入中论》中云:“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

《般若经》云:“世俗法如梦如幻,胜义谛的法如梦如幻,若有超胜涅槃之一法存在也当视为如梦如幻。”

思维讨论

1、如何理解“若有超胜涅槃之一法存在也当视为如梦如幻”,世上是否存在超越涅槃的法?

提示:世界上不可能有超越涅槃的一个法存在。

此处是用假设句来说:如果存在一个超越涅槃的法,它也是如梦如幻的。

很多佛经、论典中经常会运用一些假设句,比如《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大悲商主的公案里说:如果没有杀短矛黑人,具有不退转果位的五百个商主也会因生嗔恨心堕入地狱。那么,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是不退转果位,怎么会生嗔恨心呢?其实,这也是一种假设句。法王如意宝以前也讲过,《弥勒请问经》中说:弥勒菩萨,你不要对大乘法生起疑惑,如果生起疑惑,你也会堕落。实际上,弥勒菩萨是十地菩萨,根本不可能堕落,但在很多大乘经典里经常运用这样的假设句。(源自《讲记》)

2、有人说:“凡是执著就要断除,求佛果、对众生起悲心也是执著,所以应该统统放弃。”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提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三界轮回中的众生沉溺于业感所形成的苦海中,如果没有人救度,永远都将感受无量无边的煎熬之苦,所以为了天边无际的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应当希求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虽然它是一种执著,属于所知障,但在未得到佛果前,是对治轮回痛苦的一种善执,到十地末尾一切所知障全部断除时,这种执著才需要完全放弃。

所以,求果的愚痴不能放弃,它就像过河的船筏一样,到了彼岸就用不着了;但正在湍急的河流中时,如果你就舍弃了,一定会被淹死的。

因此,行持善法、希求解脱,对我们现在而言是必需的。(源自上师《入行论广释》)




所有经论中安立二谛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从观察实相胜义量的角度,将空性立为胜义、显现立谓世俗;其二是从分析现相名言量的角度,将实相与现相完全一致、真实不虚的对境与有境安立为胜义,其反方面立为世俗。后一种安立方法的胜义,本体也是空性的。


重难点分析

1、归纳而言,胜义谛与世俗谛之间的分析方法,一种以显现为主,一种以空性为主。以显现为主时,净见量于世俗中承许其为正量,比如《宝性论》《大幻化网》中所讲到的清净显现。但最后以中观胜义方法观察时,即使如来藏也并非真正恒有不变之法,而是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本体。(源自上师《定解宝灯论释》)

2、一切万法的本性不仅是空性的部分,还有光明的部分。比如,如来藏的本体是空性的,自性是光明的。如来藏的空性部分,以第二转法轮的经论完全可以抉择;光明部分,依靠佛陀的净见量可以了知。因此,要真正通达如来藏的本性,既需要龙猛菩萨《中观六论》为主的中观应成派的经论来抉择,也需要《宝性论》为主的第三转法轮的经论来抉择,唯有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通达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

3、用比喻帮助理解第二种安立方法:比如,一个人看见海螺是白色的,由于海螺的实相就是白色的,见白色的有境与所见白色的境完全一致,因此叫做胜义谛;有眼翳者见到的海螺是黄色的,其现相和实相并不相同,因此叫做世俗谛。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是故此理若通达,龙树观点弥勒论,犹如蔗糖与蜂蜜,互为圆融易消化。否则如吞禁忌食,腹内不适成肿瘤,成百教理手术刀,同时刺入深畏惧。”

思维讨论

1、佛陀的身智属于胜义谛还是世俗谛?

提示:从胜义空性角度而言,释迦牟尼佛的身相等应该属于世俗谛。从名言现相实相统一的角度来讲,它是胜义谛。(源自《讲记》)

2、既然心性之本体原本即是光明与空性无二无别的,为什么佛陀还要三转法轮?

提示:释迦牟尼佛宣说八万四千法门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真正了达心之本性,但众生各自根基不同,有些不能对其直接宣说如此甚深的道理,于是次第宣说了相合各自根基的不同法门。

首先,使其趋入圣道而宣讲了四谛法门;对因果不虚等稍有认知之后,便宣说无我,因我执未断除则修法不会成功,且将如来藏如外道一样执为常有,如此即不会于轮回中获得解脱,为打破众生的实有执著,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故于此时宣说了般若空性;众生对内外之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皆了知为空性后,佛陀宣说了光明如来藏,此时即可了知,所谓如来藏的本体实际也是空性的,我执与我所执于其上根本不存在。这就是佛陀所转的三次法轮。(源自上师《定解宝灯论释》)




此处按照前一种安立方法,也就是将世俗的含义安立为真实与非真实二者中非真实的方法,所谓真实的意思是说事物的本相——自性不成立的空性。


重难点分析

本论属于中观论典,故以第一种安立方式进行诠释。

思维讨论

有些人认为:“佛陀没有出世之前,诸法的本体不是空性,只是在佛陀创造了这样的空性法门后,万法的本体才变成了空性。”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不管佛是否出世,诸法本体都是空性的。无论通达万法真如的诸佛安住在娑婆世界之类的世间当中宣说佛法,还是为了众生了达无常之理而在众生前示现涅槃,诸法本体的无垢空性,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它永远不会改变,而且谁也无法改变它。

无垢光尊者曾引用《大般若经》的教证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常无变易。”意思是说,佛陀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一切诸法的空性本体都没有变易、迁变。其他经中也说:一切诸法的法性是本来而安住。佛陀只不过在无量无边愚痴众生根本不知道诸法的本体时,才把真理告诉了我们。(源自上师《般若摄颂浅释》)




(1-2)世俗是证悟胜义的阶梯

因此,必须明白:所谓的世俗仅仅是指生等现相在诸凡夫前似乎成了隐蔽、遮障空性的法,而不要误解为在何时何地都是欺惑、虚妄的,也不要误认为它恒常遮障空性,因为对于诸位圣者来说,空性与缘起其实是交相辉映的关系,所以显现并非障碍空性。但由于随着实执显现的愚痴牵引势必导致颠倒缘一切对境的自性,也正是为了推翻所化众生的颠倒妄执,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佛陀随应所化有情的相续才将显现称为世俗,并将它假立为证悟胜义的别名。


重难点分析

1、凡夫众生由于实执的串习,将柱子执著为实有的法,但这是我们心识的缺点,并不是柱子的缺点。柱子的显现,在圣者的眼中,它是增上光明的因;对凡夫人来说,则是增上贪嗔痴的因。所以,显现这一点并不是要破的,对于显现的实有执著才是一定要破的。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山王的显现不是遮障,执著山王才是最大的束缚。如同有眼病者见海螺为黄色是不对的,但海螺的显现不需要遮破。

2、凡夫众生对瓶子等所有显现法都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执著,为了推翻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妄执,大慈大悲的佛陀将显现称为世俗谛。

3、世俗谛是证悟胜义谛的前提、阶梯。换言之,所谓的世俗谛,就是证悟空性的手段和最好的方法。

教证

帝洛巴尊者云:“显现未缚贪执缚,断除贪著那若巴。”




(1-3)如实证悟二谛实相才是绝对的中观道

但要明白,实际上显现与世俗是同一个含义,显现是指现似存在,并非真实成立,也要清楚,所谓的无实也不必说成是一种颠倒的显现,其实就是将空性立名为无实的。如果表面的显现成立,表面的显现真实,那命名为世俗显然不合道理,(因它已)变成不空了。不空的一个所知有实法不可能存在的道理依据理证如实成立,因此在万法当中偏堕于现空一方的法绝对无有。由于万法的本性中不存在,因而凡是讲道理的人谁也不会承认其存在。


重难点分析

1、所谓的显现,表面看来似乎存在,比如如来藏光明的显现,很多经典认为它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并不是凡夫分别念前常有的存在。有关这方面,觉囊派的《山法了义海》当中引用很多教证说:光明如来藏恒时不变而存在,但它的本体是空性的。实际上,对于世俗显现,如果以中观应成派的因也无法遮破,那么这种世俗法显然不合理,因为它已经变成不空之法了。本论后面将通过理证推知,所谓的不空之法,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成立。

2、显现的本体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所谓的无实,所以,无实并不是一种颠倒的显现。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一切显现周遍空,一切空性周遍现。若有显现无不空,空亦不成不现故。”




总之,所谓“世俗”这一名词就是为了表明正在显现时即是空性的意义。那些苦苦思索所谓“世俗”的字眼而将其视为低劣的坏法进而对空性另眼相待、对世俗不屑一顾的人们实难获得甚深中观的清净见解。为此,如果明白无实的显现立名为世俗,自性不成的空性命名为胜义,这两者无有轻重之别,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平等一味,那么就能确信万法之中再无有比这更重要的一个所知了。如果与法界无二之智慧的所有显现本体不空,显然就与法界分裂开了,正因为与法界一味平等的缘故,我们应该了知现空不可分割、极为清净的本性。


重难点分析

1、空性定解的力量非常强,空性的力量一旦在我们的阿赖耶上种下来,轮回的种子就已经被毁坏了。比如一颗火星落在种子上,种子会被完全烧毁。

2、我们在说话或者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将显现与空性二者分开。但是,从其真正本体来讲,显的本体就是空、空的本体就是显,舍弃显现以外没有空性,舍弃空性以外无有光明显现。而且,也不能将此二者看成像黑绳和白绳搓在一起一样,实际上,显现与空性二者,其本体是一味的、无二无别的。什么时候通达这种境界,就可以说已经从理论上通达了现空无二的中观见解。当然,真正的证悟,只有通过一定的修行之后才可以获得。

教证

《定解宝灯论》中云:“是故显现与空性,尽管分开而认识,实际始终不可分,因而称之为双运。此二初学者面前,似现能破与所破,尔时显现与空性,尚未相融为一体。有朝一日会诚信,空性即是显现理。诸法本来即空性,此等显现为空性,现见空时即显现,现时即空生定解。”

《四百论》中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思维讨论

有些人说:“世俗的显现是假的,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胜义谛;除了现在的心识以外,另外有一个普贤如来显现;除了现在的瓶子、柱子以外,另外有一个相好庄严的文殊菩萨拿着宝剑在我面前显现,这才是真正的显现。”为什么说这些都是愚痴之说?

提示:实际上,正在显现的法就是所谓的空性,分别念显现的当下就是五智。比如禅宗说“当下即是佛”,现在正在起心动念的分别念或者眼耳鼻舌身所得到的各种外境,正在显现的当下,就是一种清净的本体。表面上看,这种显现应该属于世俗谛,但是这种世俗谛实际就是胜义谛、就是空性。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多人像口头禅一样整天挂在嘴边,但是真正通达其内涵的人非常少。(源自《讲记》)




如实证悟了如是二谛的实相才是绝对的中观道,这以上对二谛之理连带附加内容作了简略的说明。


重难点分析

如果真正通达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不可分割的境界,就意味着真正通达了中观道。

至此,中观的见解抉择完毕。

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证悟空性见的菩萨能善巧修学或增上殊胜的戒定慧三学呢?

提示:因为他安住于无缘、无执的境界之故。这样的菩萨再也不会产生世间各种痛苦或烦恼。《大智度论》中也讲:“无缘业不生,无缘思不生。”还说:“有缘故业生,不从无缘生;有缘故思生,不从无缘生。”其意是说,只要有执著或有所缘,业与思就会产生;如果通达了空性,世间的业、执著和我执等就不会产生。所以,若被我执蒙蔽、被邪见所染,在轮回中就会不断流转或投生;如果真实通达了一切万法皆为空性,无漏的资粮就会越来越增上,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也会蒸蒸日上、永远不退转。(源自上师《般若摄颂浅释》)


(二)踏上胜义、世俗二量之宗的无垢轨道来了达、修行二谛自性


讲到这里,有人不免心想:作为大乘的修行人又该如何了达、修行这样的二谛自性呢?应该通过踏上二量之宗的无垢轨道来获得,


重难点分析

如今末法时代,人身非常短暂,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要说将浩如烟海的所有大乘法门全部一一修持,即使看一部经论也有相当大的困难。麦彭仁波切在本论中将佛经和论典的教言结合起来讲了一个窍诀,对于这一窍诀我们应该精进修持。




(2-1)以教证说明以什么可以涵盖大乘

虽然大乘博大精深,但概括而言,则如《楞伽经》中所说:“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识聚,二种无我义,涵盖诸大乘。”意思是说,整个大乘的教义可以汇集在名、相、分别、正智与真如五法,遍计所执法、依他起与圆成实三自性,八识聚以及人无我法无我(二无我)中。关于其中三自性等后面的这些法也可圆满归属于五法之内的道理,应当按照此经所说来理解。


重难点分析

1、以五种所知可以涵盖所有的大乘教义,本论主要就是抉择五种所知法,尤为侧重的是《楞伽经》与《月灯请问等持经》等诸甚深经藏的无垢教义。

2、三自性、八识聚以及二无我,全部可以含摄在五法之中。有关这方面的教义,《楞伽经》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2-2)解释五法,并与三自性对应

所谓的“相”是显现为形、色等法之法相。而对于那一法相,借助瓶子等名称来排除他法而耽著某某法并假立即是所谓的名。通过如此命名以后便可表明此法的所有相(特征)。名与相这两者是遍计所执法,因为它们显现在语言、分别之有境的能取所取前,若加以观察,则毫无真实性可言。执著所取境的一切心和心所的法称为分别,如果详细分析,则有八识聚。八识聚就是依他起,这是由于它在名言中作为形形色色现相的现基。如是内外所摄的这些法二我自性丝毫也不成立的法界即是真如。随同真如、远离虚妄分别的有境——各别自证就叫做正智。最后的境(真如)与有境(正智)这两者称为圆成实,这并不是说它们的本体真实成立,而是从无误本相这一角度才立此名的。


重难点分析

1、解释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和真如):柱子等任何一法都有不同的形状、颜色以及生、住、灭等,这叫做相。具有柱子法相的这一法,凭借“柱子”这一名称,排除了柱子以外的瓶子、锅、碗等其他法,而假立它自己的名称,这就是所谓的名。所谓的相和名是所取境,而执著相和名的心和心所叫做分别,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分别念。世俗存在的里里外外的法,二我于其本体上一丝一毫也不存在,就叫做法界真如。从有境的角度,圣者们各别自证的智慧叫做正智。

2、名和相,是三自性中的遍计法;八识聚(分别)是三自性中的依他起;人我和法我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有境各别自证(正智)和对境法界(真如)称为圆成实。

3、在因明中,建立一法的同时,遣除了他法的存在,就叫做遣余。比如,从分别念角度来讲,心里面想“这是瓶子”,从而出现“瓶子”这一概念时,除瓶子以外的他法全部排除,就叫做分别念的总相。从语言角度来讲,口头上一说“瓶子”,这一语言已经对建立瓶子的本体起了作用,除瓶子以外的他法全部被排除,这叫做名称。

思维讨论

1、有人认为:“既然是圆成实,肯定是成实的,怎样观察也破不了。”这种想法对吗?

提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从无误本相这一角度,可以将一法的本来面目安立为圆成实。但千万不要认为:所谓的圆成实始终都是实有的法、堪忍的法。(源自《讲记》)

2、为什么“名”和“相”是遍计法?

提示:比如一个人叫“扎西”,也可以叫他“才让”等等,所以“名”是可以分别念假立的。“相”也是假立的,比如我们说某一物品的颜色为白色,“白色”这种称呼,实际是从汉语角度来讲的;若从藏语而言,根本不能称之为“白色”。或者,个别人将这种颜色执著为“白色”,但其他众生不一定这样执著。

因此,尽管人们对于世俗中的一切法假立了各种各样的名和相,但此二者在其本体上并非真正实有,故而称之为遍计法。(源自《讲记》)




(2-3)为何五法已经囊括了唯识与中观的所有宗义

由此可知:在五法当中已经囊括了唯识与中观的所有宗义,这一点依理完全可证实。为此,我们要领会整个大乘也仅此而已。


重难点分析

1、五种法可以囊括唯识宗的名言法与中观宗的胜义法,所有的大乘可以包括在唯识宗和中观宗当中,大圆满和密法可以包含在大乘中观里面,这样一来,所有的大乘法全部都可以容纳于五种法之中。

2、二理车轨中第一理为唯识理,即名言依靠唯识宗进行观察;第二理为中观理,即一切万法均是无实无生。

3、静命论师是二理车轨的创始者,依靠他的智慧,将胜义理以中观观点进行解释,世俗理以唯识观点来解释。可以说,自古以来,真正将中观胜义理和唯识世俗理结合起来开显宗派的人,唯有静命论师。麦彭仁波切将静命论师的意趣,通过这部论典进一步开显了出来。




名与相所包含的外界各种各样的显现在外境中根本不成立实有,之所以这样显现完全是由于阿赖耶识上存在的种种习气成熟所导致的,将这一切了知为如梦显现,即是名言的唯识之理,也就是所讲的第一理,五法中前三法可归属于其中。


重难点分析

外面的各种山河大地、瓶子、柱子、围墙、山王等一切名与相的显现来自于众生阿赖耶上可以成熟的习气和已经成熟的习气,所谓的习气,就是指五法中的分别。麦彭仁波切将五法中的名、相、分别三种法安立为名言,也就是唯识宗的观点。




如是在名言中心本身尽管显现各种现相,实际上心的自性也同样不存在实有。因此,了达从色法直至一切种智之间的万法均是无实无生,这就是胜义中观理或者说是第二理,五法中后二法归属在其内。


重难点分析

何时通达了从色法到佛陀的一切种智之间,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法全部远离一切戏论、无有产生的道理,就通达了第二胜义中观理,它可以包括在五法中的正智和真如之中。




(2-4)二理并不抵触

这二理其实并不抵触,《解深密经》中云:“行界胜义相,远离一异相,分别一异者,已入非理途。”正如此经中所说,既不承认一体也不承认异体、名言与胜义二谛圆融双运之理才堪称为真正的大乘,只有真正秉持这一观点的补特伽罗方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大乘行人。


消文释义

“行界胜义相,远离一异相,分别一异者,已入非理途。”世俗法和胜义法二者,已经完全远离了一体异体的相。如果对二谛执著为一体或异体,此人已经陷入了非理的歧途。

其中,“行界”指世俗法,“行”包括相应行和不相应行,“界”是指十八界。(源自《讲记》)

重难点分析

1、只有将名言的显现——唯识宗所抉择的前三种法,与胜义中的境和有境——真如与正智全部融为一体、融会贯通,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大乘。

2、《解深密经》中说:若二谛胜义中异体,则有四过:①胜义谛已成非世俗之本性;②已证胜义亦不得涅槃;③虽证胜义亦不断贪等;④不成世俗之空,亦成非胜义之过失。因为彼等异体故。若二谛世俗中一体,也有四过:①如胜义无分,世俗亦成无分类;②如依世俗生贪等,依胜义亦生贪等;③如世俗是根境,胜义亦成六根之境;④如世俗不必寻觅,胜义亦成如尔。因为彼等一体故。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实相现相若互违,有二谛异四过失,实相现相非他体,有二谛一四过失。”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云:“仅从名言上来说的话,那么二谛既不是义同名异的关系,因为二者的体相与形式截然不同;也不是异本体的关系,因为它们无有本体并且名言中是无二无别的;又不是遮一体之异体的关系,因为二者无有分开之自性并需要在一本基中分类。所以,在名言中二谛之间是如同水与水月般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




(2-5)如是分开二谛各自的承许是相似胜义

(2-5-1)为何称为相似胜义

而在成为最初听闻的语言、思维分别之对境的“名言中产生、于胜义中不生”,只能算是二谛双运中的相似胜义,原因是它只不过是作为世俗存在的对立面而引生出来的;或者说,由于它属于胜义的范畴,因而称为相似;换句话说,它是所谓二谛中的世俗谛所观待的对象;也可以说它是随同究竟胜义的相似门;抑或说,通过修习它足能摧毁无始以来久经熏染、根深蒂固之习气所致的实执,由此也可称为胜义。


重难点分析

1、不论是给别人讲还是在自己心里思维:“一切万法,在名言中因缘具足时可以产生,胜义中不产生。”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单空——名言中有产生、胜义中没有产生,只是二谛双运中的相似胜义。由于是世俗显现的一种对立关系——生不存在而称为无生,所以可以叫做胜义。在所有的四边当中,由于只破了一个边,因此称之为相似胜义。

2、中观自续派为了破除众生相续中的实执宣说了单空这种方便门,可以将它称为相似胜义。为什么称为胜义呢?暂时来讲,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二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最后,所谓的相似胜义也要归入到真正的胜义当中。为什么又叫相似呢?因为与真正破一切边的胜义相比较,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才称其为相似胜义。

公案

有一位国王非常爱恋自己的王妃。有一天王妃突然暴死,具有智慧的大臣认为国王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于是首先派了一个人对国王说:“王妃的脸上起了一个仔仔(指小疙瘩)。”当时国事非常繁忙,国王认为起一点仔仔不要紧,并未在意。后来,大臣又派了一个人说:“王妃脸上的仔仔越来越大了,可能不太好。”国王心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接着,大臣又派人说:“现在仔仔已经破开了,非常危险。”国王这时心里有些着急,可也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大臣又派人禀报:“伤口越来越大了,王妃的整个头已经变成骨头了。”国王心想:这样的王妃实在很难看。大臣见国王已经断除了对王妃的贪执,于是派人说:“王妃已经死了。”国王也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众生无始以来实有执著的习气非常坚固,因此,佛陀以及诸高僧大德们,首先破除了实有的边;当众生逐渐接受时,才又宣说了远离一切戏论的法门。(源自《讲记》)




(2-5-2)中观是否有承认

我们要明白:观待这一相似胜义而言,也就有所谓“无生”的承认了。当然,如果来到究竟胜义观察量的面前,它也只是对后得生起定解的一种方法而已。从真正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所谓由生引出的无生也仅仅是凭借智慧遣余的分别影像罢了。因此,唯有超离有生、无生等一切边并断绝语言、分别之诸行境的圣者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之义方可堪为至高无上的真实胜义,观待这一真实胜义而言,也就不存在任何承认了。


重难点分析

1、在暂时的相似胜义中,承认一切万法是无生的、一切万法是不存在的,承认一种仅仅遮破有边的法。真正获得真实胜义的境界时,有产生、无产生等一切边全部不存在。这样的境界,语言无法表达,分别念无法思维,唯有依靠佛陀的如所有智才能完全照见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体,这才堪称为真正的胜义谛。

2、从中观自续派暂时承认的胜义角度来讲,可以说中观有承认;但从圣者的入根本慧定角度来讲,中观无有任何承认。

教证

龙猛菩萨在《回诤论》中说:“我无承认故,我即为无过。”

思维讨论

1、为什么说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的相似胜义只不过是一种分别念?

提示:因为“瓶子里没有水”或者“柱子没有产生”等,不需要获得圣者果位,即使普通的凡夫人,通过观察之后,依靠分别念也可以了知这一道理。从因明角度来讲,瓶子无有产生、瓶子的单空出现在脑海中,仅仅是一个总相的概念,只是分别念的一种影像而已,并不是圣者的真正境界。(源自《讲记》)

2、中观所讲的真实胜义谛、相似胜义谛,对我来讲有什么用呢?

提示:一般来讲,对修行和中观的甚深含义没有理解时,任何法都用不上。不要说中观的道理,即使《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对修行不好的人来讲也是根本用不上;但对修行比较好的人来讲,每一个道理都是对治烦恼的最殊胜窍诀,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如理修行,肯定会现前相应的境界,这一点不必有丝毫怀疑。(源自《讲记》)





(2-5-3)对中观见解获得亲身体验非常重要

由于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接近并一致,因此也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中,即称为随同胜义。我们务必要清楚,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而有亲身体会的补特伽罗,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无论是取应成派还是自续派等任何名称,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都已达到了圣者所照见的境界,这一要点完全一致。正因为这一点极为关键,所以在下文讲必要时还有略述。


重难点分析

1、一切万法,究竟来讲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暂时也可以抉择为相似的胜义。这种相似胜义,也是圣者入根本慧定后得时的一种境界。

2、不论是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只要从亲身体会中真正通达了中观的究竟要义,这个人就已经获得了圣者所见的境界。这样一来,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或者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北传佛教,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派,都没有任何差别。但没有证得这一点的话,无论取上多么冠冕堂皇的名称,实际都无有任何利益。

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而有亲身体会的补特伽罗,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

提示:中观应成派的月称论师,一开始就以中观因抉择万法皆为空性;而中观自续派的清辨论师,首先抉择暂时的单空,然后抉择究竟的胜义。实际上,他们在证悟的高低上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是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有些大德示现为应成派的论师,有些大德示现为自续派的论师。谁也不会说:月称论师已经完全通达中观的教义,而清辨论师根本没有通达。在藏地,很多高僧大德显现上也是暂时先抉择单空,也有些暂时抉择他空,也有些论师直接站在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进行抉择。实际上,这些高僧大德已经完全通达了中观应成派的究竟胜义谛,因此暂时在显现上无论如何示现都是可以的。(源自《讲记》)

最后引用大恩上师在《讲记》中的一段教言强调了知真实胜义谛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首先了知真实的胜义谛,之后不管闻思还是抉择见解,全部都是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知道哪条路才是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之后,只要毅力没有减少,一直精进努力地修持下去,这一世不证悟就下一世,只要打下很好的基础就可以。但如果方向完全错了,却自认为已经到达目的地的话,那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才是真正修行的道。

编写师兄:定解G55

初审师兄:定解G54

终审师兄:定解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