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庄严论释》第10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我们继续学习《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部分,现正在学习的是著论五本中的“有何必要”。

本论的必要是“为令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的教义获得定解进而证得殊胜菩提”,本节课继续学习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对整个大乘之义生起定解。我们依据索达吉堪布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传讲的内容(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讲记》)进行学习。

在前面,麦彭仁波切通过教证、理证宣说了对总的大乘生起解信的道理。有人可能会想:我们想要对大乘生起定解,直接闻思中观和唯识经论不也可以吗?为何要闻思《中观庄严论》?这里讲到《中观庄严论》与其他论典不同的五种观点,以帮助我们对本论生起定解。

本学习笔记首先学习前四个观点,具体内容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一)所量对境唯一安立为能起功用的实法

1、如是安立的利益:1)可确定观现世量安立的合理性;2)一切实法的无常性可轻而易举得以证实。麦彭仁波切还强调了要懂得以显现的方式取自相、以遣余的方式取总相的道理。

2、如此安立与经部宗观点吻合。经部宗承许:柱子等外境自相存在,认为外境是隐藏着的,所看见的是外境的行相。本论虽然不承认经部宗所承认的隐含外境,但在分析名言时,心前所显现各种各样的外境现相必须承认。

(二)名言中有自证

承认自证,于名言量不仅无有丝毫妨害,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三)承认各种显现为心的幻化

1、万法唯心为名言的究竟本面,即在世俗中,万法唯心是最高、最无上的一种境界。

2、依靠万法唯心的道理,必能铲除三界轮回的根本。

3、观修内心要放在闻思修的主导地位。

(四)胜义分为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

1、抉择暂时的相似胜义非常有必要,可以铲除实执;但也不能认为单空是最究竟的胜义谛。

2、中观自续派的观点:首先抉择相似胜义,将所有的实执全部打破,然后才抉择真实胜义,将对一切万法的执著全部破掉。

3、分析和尚宗一切皆不作意的观点: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什么都不能想”连有的边都没有破。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千万不要沉溺在世间无分别念中度日子,而是要安住在真正具有窍诀的空性境界中。

本部分还有很多内容,我们将在下次进行学习。

在学习笔记中,《中观庄严论释》中的文字用


来标识。


【注:本学习笔记依据《讲记》Chapter 23、Chapter 24、Chapter 25、Chapter 26中的内容撰写,有兴趣可点击文章底部的原文链接阅读。】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分别而言,对本论生起定解之方法:超胜其他中观之此论自宗具有与众不同的五种观点:一、真正的所量对境唯一安立为能起功用的实法;二、外境不存在,唯有自明自证之心识的独特观点;三、认为外境形形色色的显现由自心所造,承许唯心;四、胜义分为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五、在抉择相似胜义时,认定各自正量所得出的意义互不相违。

于此逐一介绍它们各自的主旨:


重难点分析

1、通过了知本论超胜其他中观的五种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本论生起定解。

2、在五个观点中,前三个观点涉及世俗量,第四个观点涉及胜义量,第五个观点是在抉择相似胜义时,胜义量和世俗量分开。胜义量所得到的是单空的法;世俗量所得到的是自相的法,此二者互相不矛盾,无有任何抵触。下面对每个特点分别进行广说。



(一)所量对境唯一安立为能起功用的实法


(1-1)如是安立的利益

其一、我们要了解,世俗中真正的所量对境唯一是能起功用之法,而所有无实法依靠自力无法显现,是依赖有实法以遣余的分别心而假立的,由此可确定观现世量安立的合理性,依靠观现世可抉择观现世对境中显现的所知万法为无常,同样某些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虚空等是恒常之法,实际上只不过是它的无实假名成立而已。倘若是有实法,必须是能起功用的法。如果是有功用之法,就可成立是刹那性细无常,一切实法的无常性也可轻而易举得以证实。如果懂得以显现的方式取自相、以遣余的方式取总相的道理,必会对此理解得极其透彻,这相当于是因明论的心脏与眼目。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说到了如是安立的利益:1)可确定观现世量安立的合理性;2)一切实法的无常性可轻而易举得以证实。

2、观现世量的所见是眼耳鼻舌身等凡夫根识的对境,即所谓的现量和比量。依靠观现世量,将所有的无实法全部抛开,而以有实法作为对境,这一点是完全合理的。

3、起功用的法全部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就全部是刹那性的、无有丝毫可靠的法。本论抉择外境是起功用的自相法,如此推理下来,最后一切外境都不会有恒常性,于自相续中真正就会生起无我和无常的定解。此处对“虚空是恒常之法”的观点也进行了简单分析:虚空只是一种假立的法,只不过是从没有色法阻碍的角度安立为虚空而已,它的本体不可能存在,因此,虚空不可能常有。

4、“起功用”,是因明中经常讲到的,比如火能燃烧,这就是起功用的,也叫做名言中的真实实相。如果不起功用,就不能属于名言中的外境。

5、《量理宝藏论·第四观建立遣余品》中讲得非常清楚,因明的要点就是遣余,如果这一点学习得很好,对于因明就可以完全精通,不会有任何大的困难。不管是相违、相属,还是自利比量、他利比量,因明的很多推理和教义全部可以归属于遣余当中。

6、遣余可以分语言的遣余和分别念的遣余两种。语言的遣余,比如,我口头上说柱子,此时除柱子以外的瓶子等所有名词全部抛开,从而建立了柱子;分别念的遣余,我心里面想柱子的时候,除柱子以外的其他法——瓶子、山川等等全部除开,唯一建立了柱子这一法,这也叫做意识上的遣余。

教证

《中观庄严论》中云:“未察一似喜,生灭之有法,一切具功用,自性知为俗。”

《量理宝藏论》中云:“境之法相识所知。”又云:“法称则于遮无常,安立恒常之名言。”

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以显现的方式取自相、以遣余的方式取总相”的道理?

提示:眼耳鼻舌身现量执著的对境是外境的自相法,那么,现量是通过显现的方式来取的。比如柱子放在前面,它的自相在我的眼前显现,这时,我可以现量了知对境的特点,这就叫做以显现的方式取自相。然而,总相的柱子依靠眼睛无法见到,只有在心里面想“这是柱子”,也就是除柱子以外,其他的法全部除开,即以遣余的方式来取总相。(源自《讲记》)




(1-2)如是安立与经部宗观点吻合

而名言本身也分为真名言与假名言两种,其中能起作用之法许为真名言,这与经部的观点相吻合。法称论师也说:“若入观外境,我依经部梯。”对此,虽然不承认隐含的外境,但对于由心所呈现形态各异的现象必须如此进行名言分析。

消文释义

“若入观外境,我依经部梯。”如果要观察外境,我就一定要依靠经部的梯子,如果舍弃了经部的梯子,根本无法爬上名言的高楼。

重难点分析

1、真名言,指真正能起作用的法,比如眼睛所见到的色法;假名言,比如捏着眼睛时见到天空中有两个月亮等等。

2、经部宗承许:柱子等外境自相存在,认为外境是隐藏着的,所看见的是外境的行相。比如说柱子,我们所见到的并不是柱子真正的本体,只是见到它的行相,就好像真正的事物在镜子里不存在,镜子里所显现的就是影像一样。我们的眼睛就相当于镜子,镜子里所显现的只是色法的一种影像。

3、本论不承认经部宗所承认的隐含外境,但在分析名言时,心前所显现各种各样的外境现相必须承认。



(二)名言中有自证


其二、名言中有自证:尽管不是一体的自身分为能知与所知之对境的觉知,然而从遣除无情法、生起明觉本体的意义上安立为自证的名言实属合理,不会招致自己对自己起作用相违等任何过失。自证在名言中成立绝无妨害。依自证而建立万法唯心,感受对境的名言无有妨碍而成立。如果不这样承认,那就会由于毫不相干而不能实现领受外境等,结果一切观现世量的安立都将土崩瓦解。由此可见,自证实可堪称名言量的唯一的关要。


重难点分析

1、所谓的自证,并非在一个法的本体上分为能知与所知二者,它已经遣除了无情法,因为自己的心可以自己了知,它并非外面的石头、瓶子等等;它可以生起明觉的本体,比如一刹那间生起嗔恨心或者信心等,这种念头已经远离了无情法。而且,它的本体完全是自明自知的,也即人们经常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所谓的自证。

2、在名言中承认自证具有很多功德和特点:一方面,依靠自证可以将万法的显现抉择为心;另一方面,外境色声香味等一切法,需要依靠自证来领受,如果自证不承认,领受这些法的有境也就不复存在。因此,自证在名言中必不可少。

3、在比较大的辩论场所中,萨迦派、格鲁派、宁玛巴,对于“名言中承不承认阿赖耶”以及“名言中承不承认自证”等问题辩论得非常激烈。麦彭仁波切在两大辩论书中再三讲到:名言中一定要承认阿赖耶和自证。如果承认自证,于名言量不仅无有丝毫妨害,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不承认自证,就无法领受外境”呢?

提示:比如,外境有火红的火,如果承认自证的话,火接触到自己的身体时,可以说“火非常烫,已经燃烧了我的身体”,因为火的热性与自心结合起来之后,疼痛的感受也可以表达出来。或者,如果说自证不存在,经堂里面供了很多灯,特别热,这种感觉也就不会被任何人所了知,因为外境与自己的心识二者毫无关系。(源自《讲记》)



(三)承认各种显现为心的幻化


(3-1)万法唯心为名言的究竟本面

其三、承认各种显现为心的幻化,进而了达名言究竟的本面并对流转投生、弃离轮回之理生起诚信。如是就远离一切所缘相状戏论的实相而言,万法唯心的概念也不可得,然而这纯属是超越名言的胜义。如果站在名言显现的这一立场上,“外境存在”这一点必有理证妨害,而“万法唯心”却有正理可依。因而,倘若未逾越观现世量的范围而承认一个名言,则无有较此更胜一筹的。如果对以分别妄念安立的一切法进行观察、分析,则任何法也不成立,但自前感受无欺、不灭的现相以事势理必定成立仅是心的显现或者自现。如果越过它,显然就属于超离名言之胜义的领域了。应当了知绝不会再有一个居此之上的名言。为此,法称论师开显佛陀慧眼如理如实所彻见万法实相之密意的名言道理的精髓也仅此而已。即便如此,但名言量与胜义相结合而宣讲正是本论的特色。


重难点分析

1、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运用产生理、相同理、决定理等很多推理进行观察,所谓的外境存在具有教证、理证的妨害,根本不合理。而通过唯识宗强有力的两大推理,可以成立“万法唯心”,即外境的万事万物与心无二无别,明现故,就像梦中的大象一样;一切万事万物,除心以外并非他体成立,与心俱生故。所以,万法唯心这一道理,在名言中具有成立的依据,而外境存在则无有丝毫可以成立的依据。

2、法称论师的《因明七论》中,最究竟的观点就是唯识宗的观点。法称论师所开显的是以佛陀慧眼所照见的万事万物的真正名言道,也即万法唯心。

3、如果是抉择月称论师《入中论》中破四边戏论的观点,也就是站在远离一切所缘相状的立场,那么,万法唯心的概念根本不可能得到。因为万法是不是心、佛陀存不存在、极乐世界存不存在等所有问题,全部是名言中的概念。如果站在万法离一切戏论的角度,上述这些概念一丝一毫也不存在。但单单从名言量角度来建立时,在世俗中,万法唯心是最高、最无上的一种境界。

思维讨论

1、如何理解“自前感受无欺、不灭的现相以事势理必定成立仅是心的显现或者自现”?

提示:通过事势理可以成立万法皆是心的显现、心的幻变而已。

比如,我今天吃了一个非常好吃的苹果,真正以胜义量来观察时,苹果不能成立,当时觉得特别好吃的感受也不能成立;但以名言量来抉择时,以事势理可以成立,吃到非常好吃的苹果完全可以成立为内心的一种游舞。因为对我来讲,这个苹果很好吃,但实际上,苹果的本体上并不存在真正非常好吃的东西。否则,任何众生吃到这个苹果,都应该产生相同的感受。但并非如此,有些众生认为它不好吃,有些众生连吃都不想吃,以此完全可以说明,所谓的苹果好吃完全是心的一种自现,这一点通过事势理可以成立。(源自《讲记》)

2、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对唯识观点已经作了详细解释,那《中观庄严论》又具有什么特点呢?

提示:将名言唯识与胜义中观的道理结合起来进行宣说,即是本论的殊胜特点。

分别而言,《中论》《入中论》中对胜义量已经作了清楚的介绍;而法称论师、无著论师的论典中,对名言量作了详细介绍。此处,依靠静命论师的超越智慧,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宣说的,就是这部《中观庄严论》,也就是本论超越其他中观论典的不共特点。(源自《讲记》)




如果通达了显现为心之幻变,就会对流转轮回、了脱生死的道理获得定解,也就是说,由心中所住各种各样的颠倒习气所牵引,接连不断地涌现出形形色色如梦般的世间显现。


重难点分析

了知一切万法皆为心的幻化、心的本性,无有真实的外境存在,则会进一步认识轮回的流转以及断除无明以后脱离轮回、获得解脱的道理,对这一点必定会生起非常殊胜的定解。如果未通达这一点,每天闻思修行也不会有太大的利益。




(3-2)依靠万法唯心的道理,必能铲除三界轮回的根本

万事万物除了心以外再无他因有着充分的理由:心被烦恼所左右而流转世间这一现象即便是如来的妙手也无法阻挡。一旦自心获得了自在,便可以随心所欲驾驭万法,根本不必观待外界的大自在欢喜以及由于时世混浊、环境恶劣而远走高飞等其他因而获得忍位以后不再堕落恶趣等显现道果功德。反之,如果这一切不是以心来主宰的,而是以外界事物的威力所致,那么由于千差万别的好坏事物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结果修道的行人根本不可能彻底断绝由外界所造成的痛苦等。只有了知万法唯心者才能对流转轮回、了生脱死这一点获得坚定不移的稳固定解。


重难点分析

1、如果通达万法唯心这一道理,就可以完全明白,各种各样的习气存留在心上,依靠它以及各种因缘,可以涌现出六道轮回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显现,就像做梦一样,全部是心的一种幻化。众生的心被烦恼所左右、被烦恼所染污,由此在整个轮回中不断流转,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2、自心如果通过真正的修证已经获得自在,那么,对于整个万事万物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享用。既不需要如世间外道所说的,大自在天、帝释天或者天尊欢喜就可以解脱,不欢喜则无法解脱;也不需要从恶浊的娑婆世界远走高飞到极乐世界或者莲师的刹土。比如获得忍位以后,从此再不会堕落恶趣。那么,所谓的不堕恶趣,并不是说从此以后再不会去地狱里面,其实恶趣并没有在外面单独存在,而是真正认识到自心的本体,获得加行道时,一切烦恼当下离开。

3、从反方面分析,假设现在名言中的一切万事万物不是以心来主宰,而是依靠外境事物的威力给众生带来快乐、痛苦等,比如已经获得解脱以后,如果大自在不高兴,也会因它的威力而无法享受解脱的快乐。就像获得佛果时,仍然无法抵挡魔王波旬的危害一样,因为外境事物真实存在,我们根本无法与这种势力进行对抗。

教证

《入菩萨行论》云:“何须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如是吾不克,尽制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经庄严论》云:“解脱唯迷尽。”

思维讨论

有人说:“佛经不是说极乐世界在很远的地方吗?为什么不需要跑到其他地方去?是不是密宗说得不合理呀?”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并非密宗所说的不合理,实际上,真正的清净刹土就是自己的心。《经庄严论》中说:所谓的解脱就是把错颠翻。从更深一点来讲,白天的显现就如同梦中的显现,或者在中阴时,在认识到自心本性时,五佛五刹土也会当下显现。而未认识自心本性,认为在其他地方可以找到一个清净刹土,这是共同乘的一种说法,实际是不了义的。

所以,正在迷惑的此时,将迷惑的障碍遣除,除此以外再无有其他解脱。比如有些人做梦时出现特别恐怖的景象,这时从梦中醒过来的话,实际并不是到其他地方去,只是将梦中的迷乱遣除而已。现在轮回中正在感受恐怖的此刻,如果认识到唯是迷乱的心而已,所谓的解脱就在这里。

当我们的内心真正获得自在时,外道所说的常有自在天欢喜获得解脱等其他的缘,根本不需要依靠;佛教不了义乘中所讲的,清净刹土在他方世界等,也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源自《讲记》)




因此在自心上抉择诸法既是一切佛教宗派独具的殊胜特点,也是万法现相的本来面目,又是修道的微妙窍诀,依之必能铲除三有的根本,好似屠夫精通致命的部位、樵夫精通伐木的要领等一般。如果以殊胜方便摄持,那么在究竟金刚乘时窍诀的醍醐也仅此而已。


重难点分析

1、一切万法在心上抉择,修行也在心上修、积功德也在心上积累功德,不论做任何事情,首先观察自己的心再去做。以前有些高僧大德,不管是传法还是修持善法,都要先观一观自己的心,心清净就继续做,心不清净就不做,其原因就是如此。所以,一切万法在心上抉择,这就是佛教独一无二的特点。

2、如同屠夫非常清楚猪的要害部位,完全可以一刀致命;而森林里伐木的工人也非常清楚树木倒下去的方向一样。作为修行人来讲,精通万法唯心造这一修行要诀,就可以真正了知自心的本体,对不流转轮回的窍诀也就很容易掌握。

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如果以殊胜方便摄持,那么在究竟金刚乘时窍诀的醍醐也仅此而已”?

提示:对于万法唯心这一道理,如果以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殊胜方便加以摄持,那么,无上大圆满中最殊胜、最精华的醍醐实际就是万法唯心,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的窍诀。

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万法的显现不承认为心。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对这方面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但从名言量角度,在大圆满龙钦心滴的窍诀中也讲得非常清楚:首先抉择一切万法为心,然后将心抉择为空性,空性再抉择为离戏,最后获得中观最究竟的境界。不论中观还是密法都是如此抉择的。(源自《讲记》)




(3-3)观修内心要放在闻思修的主导地位

当今时代,未品尝到正法的根本而一味纠缠词句的人们竟然认为只是探索心的奥秘之法并不重要,应该修持相比之下更为关键的因明推理、能言善辩、讲经说法、高谈阔论之道。诚然,必须依赖闻思斩断疑网,但相对而言,似乎实修更需要放在主导地位,在对正法了如指掌的诸位大德看来,恰如《般若经》中所说的“舍本逐末、获得佳肴反寻粗食、已得大象复觅象迹,不乞求赐丰美物品之主人反讨于施微劣物之仆人”等比喻一样。意思是说,将正法之根本弃之一旁而津津有味地享受词句之糠秕的傲气十足者,反而对其他具有要诀之人轻蔑藐视,看来他们已经颠倒错乱了法的轻重。


消文释义

“舍本逐末”,就是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以此比喻抓不住根本环节,只是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获得佳肴反寻粗食”,一个人已经获得了美味佳肴却不去享用,反而到处寻找一些粗食淡饭。“已得大象复觅象迹”,已经获得了大象,却再去寻找大象的足迹。“不乞求赐丰美物品之主人反讨于施微劣物之仆人”,不在具有丰富美味和财物的富人面前乞求更多、更丰美的财物,反而在仆人面前乞求微劣的物品。

上面比喻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大圆满等很多非常殊胜的修行法要,但是对此从来也不重视,将自宗真正如大象般的珍贵修行法完全放弃,却在其他地方寻找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实在没有必要,也非常不值得。对于甚深的调心窍诀完全放弃,反而希求各种各样的华丽词句,也非常不值得。

重难点分析

1、依靠因明、《俱舍论》等显宗各种各样的方法,断除自相续中的各种疑惑、破除他人各种各样的邪说非常有必要。但是,词句上善妙的讲经说法与真正内心的修持相比较,经常内观自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将观修内心放在主导地位。真正佛法的根本,就是一切万法唯心造、一切现象是心的游舞,依靠这一窍诀修持时,就像具眼目者亲见色法一样,完全可以照见心的本来面目。

2、从广义来讲,现在的很多人孤陋寡闻,因此,应该对五部大论等作深入闻思。但将最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词句上也不合理,因为死亡来临的时候,无论如何能言善辩都起不到任何作用,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有一种调柔的境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方面应该通过广泛的闻思,断除无始以来根深蒂固的分别疑网,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将精力放在观心这一修行上。




一切显现了知为自现这一点,凡是希求显密任何正道之人务必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更重要的了。夜晚梦中所显现的种种情景,如果着手依靠其他方法予以消除,那将无有止境,只要了知这一切均来源于心,顷刻间所有景象即会销声匿迹。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无有终点、无有尽头的世间显现与此一模一样。


重难点分析

不论是修学显宗还是密宗,首先一定要认识到:一切万法除自心的幻化游舞以外,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堪忍的法。任何希求释迦牟尼佛之正道的人,唯有对这一道理深信不疑,才会对佛法有深刻的认识,解脱也会非常有希望。真正依靠上师的窍诀认识到心的本体以后,无穷无尽的各种外境也会全部消失于法界当中。

思维讨论

请以梦的比喻来说明了知万法唯心造道理的重要性。

提示:我们在做梦时,梦到恶狗、豺狼等恐怖景象,或者马上要从悬崖上掉落下去时,虽然自己非常害怕,但是依靠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根本不可能消除这个梦境。这时,只要了知:我现在正在做梦,这一切都是梦中的迷乱意识显现,根本不存在恶狗或者悬崖,这完全是自己心的幻变,一切恐怖景象也会全部荡然无存。如果未认识到心的本体,情器世界的一切显现完全是一种客观显现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这一切问题。(源自《讲记》)



(四)胜义分为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


其四、将胜义分为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实在是高超绝妙的立宗。


重难点分析

从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来讲,胜义谛可以分为两种,即相似胜义的单空和究竟远离四边八戏的真实胜义。



(4-1)安立相似胜义的必要性


如果首先未曾宣说无实,就无法铲除无始以来久经串习的颠倒实执。假设将单空说为胜义,有些智慧浅薄之人又会误解成遣除所破的单空就是实相,耽著空性而成为不可救药的见解。耽著的方式也有耽著空性为有实与耽著空性为无实两种。如果说任何边也不能耽著的话,会导致他们抛弃三有一切“疾疫”之对治——甚深空性甘露源泉理证观察引生的定解,认为作意什么都不应理,以致陷入无所忆念迷茫黑暗的困境中,难以阅览、思考、领受这一深法。诚如《中论》中云:“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消文释义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如果不正确地观想空性,有些钝根者很容易危害自己;就像一个人没有善巧咒术的话,把咒语念错了也会害了他自己;没有善巧捉毒蛇的话,毒蛇也会反过来咬他,他自己也会丧命的。释迦牟尼佛了知此法非常甚深微妙,并不是钝根者所能了知的,因此,佛陀才不愿意传讲如此殊胜的妙法。

重难点分析

1、无始以来在众生的心相续中有根深蒂固的常乐我净的实有执著,如果未宣说相似胜义,对这些执著的习气根本无法铲除。所以,中观自续派首先抉择了单空的修法。但将单空安立为最究竟的胜义谛也不合理,如果将单空安立为究竟胜义谛,个别智慧浅薄的人会将空性执著为实有,这是不可救药的一种见解。对于这一点,《中论》中引用了很多教证作过宣说。因此,本论将胜义分为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

2、针对中观自续派的所化众生,如果一开始就说任何边都不执著,很容易使他们舍弃这种通过观察得来的空性定解。这样一来,就像《定解宝灯论》中所说:他们认为什么都不能执著,从而全部处于一种迷茫、黑暗的状态当中。

3、对于空性耽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将空性执著为实有,一种是将空性耽著为无实。暂时来讲,认为空性实有的说法虽然不合理,但将空性执著为无实的观点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依靠空性,可以暂时将万法抉择为无实法。但最究竟来讲,将空性执为实有和无实有这两种观点都不合理。

4、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在暂时的显现上也是抉择一种单空,他在《菩提道次第论》中讲到胜观部分时说,所谓的空有两种,一种是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空的,这一点是胜义谛,应该非常合理;还有一种,对于这种空性再去执著,这一点必须要断除。当然,这并不是最究竟的观点,宗大师只是在某种众生根基面前如此宣说而已。因此,不能将所谓的单空安立为最究竟的胜义谛。

教证

《中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定解宝灯论》云:“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又云:“盲修无念和尚宗,未察直直而安住,无有胜观之明分,如石沉海平庸住。”




(4-2)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为此,首先以此相似胜义打破实执,接着阐明真实胜义也能遣除耽著无实的这一分。总之,不加成实等任何鉴别,具有轻易认定息灭有、无、是二、非二四边此等所缘的大离戏、各别自证所悟之奥义的必要。

关于此等之理,应当依照寂天菩萨所说“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来理解。


消文释义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如果长期修持单空,很容易断除相续中实有的习气。之后再继续修持,所谓单空的执著也会断除。在观察一切万法时,由于无有任何谛实之法,观待它而存在的实法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所谓的无实已经无有所依的话,有实没有,无实也没有;无实没有,有实也没有,又会有哪一种相状在心前存在呢?如果有实法和无实法在智慧面前丝毫也不住,就已经真正获得无缘最寂灭的佛陀智慧了。

重难点分析

1、中观自续派首先抉择相似胜义,将所有的实执全部打破,然后才抉择了真实胜义,将对一切万法的执著全部破掉。实际上,中观自续派暂时来讲抉择了单空,在最后抉择胜义谛时也已经抉择了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

2、此处的“总之”是指真实胜义,中观应成派在抉择真正胜义谛时,任何边都一概破掉。

思维讨论

将胜义谛分为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有何必要?

提示:具有轻易认定息灭有、无、是二、非二四边之所缘的大离戏、各别自证所悟之奥义的必要。(源自《讲记》)




(4-3)分析和尚宗一切皆不作意的观点

如果有人想:假设不存在四边以外的一个所思而遮止四边,那与一切皆不作意的和尚宗又有什么差别呢?


重难点分析

1、这是格鲁派的个别高僧大德的想法。在他们的中观论疏中,对大圆满、大手印甚至汉传佛教的和尚宗都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认为:单空的执著不能离开,否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呢?如果所有边全部遮止,这样一来,就与和尚宗无有差别了。

2、和尚宗,是指禅宗和尚摩诃衍所开创的顿门派,也即一开始就什么都不作意的一种宗派。任何法都不能执著,一直在不作意的意念中安住,就是这一宗派的特点。这一宗派,静命菩萨圆寂以后在藏地开始兴盛。当时,藏地有相当一部分修行人整天不积累资粮,比如转经、念经等任何善法都不做,整天闭着眼睛、什么都不作意的坐着。后来,国王按照静命论师的授记,从印度迎请莲花戒论师。莲花戒论师与和尚摩诃衍进行辩论,莲花戒论师获得胜利。关于辩论的过程,《讲记》后面有详细介绍。

3、法王如意宝后来也针对这个问题讲到:按理来讲,麦彭仁波切所说的和尚宗,应该是指和尚宗的一部分,并不是指所有和尚宗。但我们在说的时候,有时候,以总名称呼别名、以别名代替总名等。这种现象在因明和中观中相当多。比如,有些人见到个别喇嘛吃肉、喝酒,他们都会说:“喇嘛教吃肉、喇嘛教不合理。”但实际上,他们也并不是否定所有藏传佛教,只是见到个别上师的行为不如法时,就统统以喇嘛教的名义进行遮破。这样说也没有错,因为毕竟是喇嘛教部分修行人的行为不如法。所以,麦彭仁波切在这里明显表示,对所谓的和尚宗不太承认。此处也是以总名来了知别名,其中,别名就是指和尚摩诃衍这种人。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譬如所谓无所有,中观现见不存在,无色界信无所有,词同义异如天地。”

思维讨论

为什么麦彭仁波切在此对和尚宗的个别论师非常不赞叹呢?

提示:一方面,依靠这种修法,已经断绝了很多人的善根资粮;另一方面,此种不作意实际是世间五种不作意之一。因此这种修行非常不值得赞叹。(源自《讲记》)




和尚宗等派并不是破除一切实执后未见任何所缘相而不作意的,他们只不过是制止了一切起心动念而已,不用说遣除一切边,甚至去除有边的理由也是立不住脚的,而真正的无分别并非如此,《辨法法性论》中云:“远离不作意,超寻伺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理当按照此中以不杂世间不作意等五种方式所说的道理来了知。

消文释义

“远离不作意,超寻伺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诸佛菩萨真正的无分别智慧已经远离了五种不作意:第一种,“不作意”,所谓任何起心动念都无有。第二种,“超寻伺”,无有寻伺分别念。第三种,“寂静”,执著外境的粗大的心和心所全部无有。第四种,“自性”,凡是世间上不作意、不分别的,比如柱子、瓶子、石头等外境以及眼、耳、鼻、舌等根,这些根本不会有任何想法、任何起心动念。第五种,“执息念”,虽然心中一直在想:什么都不能执著。实际上,他的心里始终盯着不能执著的执著。

重难点分析

1、“和尚宗等派”,是指与和尚宗不作意观点相同的、藏传佛教的个别宗派。

2、有些禅宗和中观宗,从不作意的名词来讲完全相同,但从意义来讲,确实存在天壤之别。现在有些禅宗的观点,不要说破四边,连有的边都没有遣除。为什么呢?他们说:不能起心动念,只要有分别念就是不行的,什么都不能想。其实,这种所谓的“什么都不能想”,连有的边都没有破。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释·辨析智慧光明》中说:执著“什么也不想执著”的息念,彼者已落入以念念显现的方式执著此等、彼等的执著相状中。“什么也不能作意”等其自性本身就是执著,所以不成圣者的无分别智慧。

3、现在有些和尚宗的观点与“五种不作意”中之“执息念”无有任何差别,他在禅堂入定的时候,始终在想:什么都不能想、什么都不能想。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目标,只是将起心动念制止了,既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空性,也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光明。现在很多人认为:和尚宗的观点就是此处所说的执息念。

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五种不作意”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慧呢?

提示:第一种,“不作意”,所谓任何起心动念都无有的不作意。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境界。但是并非如此,小牛或者孩子刚刚生下来时,要降伏敌人、要积累财产等任何起心动念全部无有。如果这是一种境界,小孩子刚生下来时就应该具有无分别智慧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种,“超寻伺”。按《俱舍论》观点,二禅以上已经断除了粗细的寻伺分别念。如果无有寻伺分别念就是不作意的境界,那么,二禅以上都成为无分别智慧了,但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三种,“寂静”,执著外境的粗大的心和心所全部无有,就叫做寂静。如果寂静是真正的无分别念,那么,正处在沉睡状态时,一切粗大的心和心所全部融入阿赖耶;或者,昏厥、入灭尽定、麻醉时都应该变成无分别智慧。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第四种,“自性”,凡是世间上不作意、不分别的,比如柱子、瓶子、石头等外境,以及眼、耳、鼻、舌等根,这些根本不会有任何想法、任何起心动念。如果这已经成了最高境界,外面石头的境界应该是很高的,但自性无分别念根本算不上一种境界。

第五种,“执息念”,虽然心中一直在想:什么都不能执著。但实际上他心里始终盯着不能执著的执著。(源自《讲记》)


上师在《讲记》中教诫我们:

很多道友一开口就说:“我要坐禅、我要坐禅。”坐禅当然非常值得赞叹,但所谓的坐禅,要么具有真正上师的传承,要么将经典作为依据,自己的心真正与法相应。可是诸如此类的传承和依据都没有,只是闭着眼睛坐着的话,很容易堕入到世间的五种不作意当中。所以说,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编写师兄:定解G50

初审师兄:定解G53

终审师兄:定解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