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庄严论释》第36课

二、内容归摄

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属于“抉择所知二谛之义”科判,此科判为本论的主要内容,即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抉择胜义谛和世俗谛,最后简略宣讲应成派的观点。

抉择所知二谛之义分三:一、认清二谛之理;二、遣除于此之争论;三、如是通达之功德。

本节课首先学习“认清二谛之理”的最后一个科判“现基必为实空”,接着学习“遣除于此之争论”科判中的内容。(详见科判坐标)

(一)现基必为实空

1、解释颂词(“故谓俗无因,非理亦不然,设若此近取,真实请说彼。”)

有些人认为:所谓的世俗法无因是不合理的,应该存在因。对此回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真正存在一个近取因,你应该指出来,到底这个因是什么?

2、列举有实宗观点

有实宗的论师说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应该实有存在,唯识宗认为依他起识在胜义中也是存在的,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的显现必须有一个基,并且这样的观点也是以佛经作为依据的。

3、说明中观宗观点

(1)正说观点

从中观角度来讲,一切法本体即为空性,于空性中可以呈现形形色色之法,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

(2)详细分析

一般来说,对瓶子等法以各种胜义理进行抉择,了知其在名言中也不成立从而理解空性的教义并不困难,但在瓶子不存在的同时,所谓的显现与空性无离无合这一点却让人很难理解。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说:一般凡夫人对圣者真正的入根本慧定无法了知,但与之相似的圣者后得现空双运的境界,作为凡夫学者也可以相似通达。对此现空双运之理,只有跟随释迦牟尼佛和龙猛菩萨等中观论师才能通达如此稀有的境界。

接着学习的内容属于“遣除于此之争论”科判,本节课学习其中“略说无过之理”科判以及“广说彼义”中的部分内容。

(二)略说无过之理

1、能推翻辩方观点(颂词:“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理证智慧与万法自性二者是相辅相成或者说同体的关系,所以,一切万法正确无误之理应该跟随四种理当中以法性理成立的万法真正的自性——事势理。对于世间众多宗派的观点,依靠这种理证智慧可以一一推翻和摧毁。反过来,他方的理论根本不可能推翻中观自宗的观点。

2、无以反驳之理(颂词:“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由于中观派不承许有、无、二俱、非二俱任何观点,因此,对方纵然以最大的精勤也不会找出中观宗的任何过失。

广说彼义分二:一、遣除于胜义之争论;二、遣除于世俗之争论。

本节课学习“遣除于胜义之争论”之“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科判中的内容,即“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和“略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

(三)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

1、以教理成立(颂词:“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在胜义中任何一个法都不存在,所以佛陀说万法的自性无有产生。麦彭仁波切在此重点宣讲了相似胜义在佛经中是怎样记载的内容。

2、彼之名义

这里主要宣讲相似胜义的名义和概念。

(1)解释颂词(“切合胜义故,此称为胜义。”)

相似胜义与真正胜义谛比较切合的缘故,可以称之为胜义谛。

(2)相似胜义之作用

现空双运的境界,现在凡夫位时非常难以现前,所以,在中观自续派的所化众生面前,如果没有抉择分别念面前这一万法无实的相似胜义谛,也就很难通达远离一切戏论的真正大胜义。依靠单空可以断除众生无始以来实有的执著,可以证悟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胜义谛。

(四)略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颂词:“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在真实义中已经远离了一切边执戏论。所以,中观自续派在最后抉择胜义谛时,对所谓的单空并未承许为最究竟的胜义谛。

下节课将广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的内容。

在学习笔记中,《中观庄严论释》中的文字用


来标识。

《中观庄严颂》原文文字用红色加粗字体标识。

【注:本学习笔记依据索达吉堪布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传讲的内容(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讲记》)Chapter 95、Chapter 96、Chapter 97和Chapter 98中的内容,有兴趣可点击文章底部的原文链接阅读。】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一)现基必为实空

辛二、现基必为实空:


科判分析

此科判为“认清二谛之理”的最后一个内容。前面说过,世间上的一切万法,在未经观察时好像实实在在存在,名言中存在的因果是丝毫不虚的;然而,实际真正详细观察,所谓的因果根本不存在。此处主要破认为所谓的世俗法无因不合理的观点。


(1-1)解释颂词

故谓俗无因,非理亦不然,

设若此近取,真实请说彼。

如此在毫无自性的同时以因果的方式不灭而显现,是万事万物绝对是在自性不成立的同时显现的。而诸有实宗的论师则声:如此现量领受的这些世俗法如果有一个实有的现基或,那么这般显现不合理


重难点分析

1、按照中观宗的观点,一切万法产生的因根本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呢?一切法在无有自性的同时,以因生果的方式不灭而显现,因此万事万物绝对是在自性不成立的同时显现的。

2、有实宗的论师说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应该实有存在,唯识宗认为依他起识在胜义中也是存在的,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的显现必须有一个基,如果现基不存在肯定不合理。


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其理由是:倘若此世俗的一个现基或近取真实存在,那么你们。如果以理证无有妨害而成立,那我也同样承认它是因。可是,凭据上述的理证已经证实了一切所知均不成立实有。所以要安立实有的因实在无能为力,正如龙猛菩萨在《成名言论》中以密咒、妙药、魔术之比喻证实缘起所说的偈颂“字一咒皆无”那样。


重难点分析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样一种世俗的现基或近取因如果真实存在,那么请你们一定要指点出来。假设真正存在这样一种现基,一切法都是依靠它来产生的话,中观宗也可以承认,但是以真正的智慧进行观察时,一切法即使在世俗中也是不存在的,《入中论》说:以理证来观察时,一切法在世俗中也不存在,就像石女儿的自性产生在世俗和真实义中都不存在一样。

2、《成名言论》中以密咒、妙药、魔术等比喻说明了一切法缘起而现的道理。例如,偈颂“字一咒皆无”的意思是:所谓的密咒并非一个字,而是由很多字组成的,如果其中一个字没有都不可能成为此密咒。那么,所谓密咒的加持是不是仅仅一个字的功用呢?并不是,这也是一种因缘和合。妙药也是同样,其中存在很多成分,单单依靠一种元素能否起到药用呢?根本不行,实际这也是因缘和合才可以有效用的。在魔术中显现的大象、骏马等,也需要木板、石子以及幻师的技术等很多因缘聚合才能显现。

教证

《入中论》中云:“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均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


(1-2)列举有实宗观点

有实宗考虑:如同无有毛线的氆氇一样,世俗中形形色色的景象如果无有显现的因,则不可能呈现出。于是他们将无分尘与无分识或者二空(能取所取空)之识等承许为现基或因,并且说:“释迦佛也在经中说:依于车的零件而假立为车,同理,以蕴为因而假立众生。”


重难点分析

1、有实宗的论师们说:现在万事万物形形色色的显现必定存在一种来源,如果没有显现的来源,就如同无有毛线的氆氇一样不应该显现。因此,有部宗和经部宗承许:即使在胜义中,所谓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也是如何观察都不能破灭的。唯识宗则承许:胜义当中不存在能取所取,但像水晶球一样识的本体应该存在。另外,后译派的个别论师认为以灭法形成等,还有犊子部承认不可思议的我、外道宗派所承认的帝释天或者上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2、不论唯识宗还是有部宗、经部宗,都认为名言中应该存在一种事物的基础,这是以胜义量来观察都无法遮破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也是以佛经作为依据的,释迦佛在经中说:依靠车的很多零件积聚在一起后可以假立为车。比如车轮、车箱、各种螺丝等,由这些零件组成了车,因此,这些零件也就是车的现基或显现之因。同样,五蕴的细微部分即是众生的来源。

教证

《入中论》中云:“尔时支聚应名车,以车与我相等故。”


(1-3)说明中观宗观点

(1-3-1)正说观点

中观宗彻知根本不存在一个作为现基的实有法而显现不灭后,承许万法由空性中自现,阐明如同影像在是空性的同时而成为根的行境等一样。


重难点分析

1、中观宗已经完全通达现在显现的这些法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种实有的现基,不管是微尘还是二取实空的依他起识,就像镜中影像一样,虽然显现却是于空性中自现的, 正在显现的万法实际与空性的本体无离无合。比如,镜子里面的影像,其本体完全是空性的;水池中月影的本体也是空性的,但是空性的同时可以在眼识面前显现。同理,耳朵所听到的空谷声实际是声音的影像,对这种声音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一种实有的成分,但在因缘聚合的时候,我们的耳识完全可以听到空谷声。

2、法王如意宝在讲梦醒无有差别的道理时也说:现在我们根识前所显现的一切法,虽然看似实有,实际却与幻化和梦境完全相同,一切法的本体在空性方面,月影与天月没有任何差别。


(1-3-2)详细分析

在初学者的心目中“现与空”或者“有与无”这两者似乎是以对立的方式相互排斥,而不可能浮现出来,因此很难彻底通达双运之本义。


重难点分析

1、从初学者角度来讲,由于对现空双运的意义没有真正领悟,所谓的“现与空”或者“有与无”似乎是以对立方式相互排斥的,因此不可能同时于自相续中浮现出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在初学者面前,现与空有能害所害的关系。比如以空性理对柱子进行抉择时,柱子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柱子成为所害、空性理成为能害。所谓的现空双运,对这些人来讲就好像黑色和白色的绳索搓在一起一样。

2、对于显现与空性在同一个法上同时建立,尤其对实执较重的众生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始终认为:现的本体怎么会空,空的本体怎么会现呢?后译派的很多论师也认为:瓶子自己的本体不空,瓶子以实有来空。这样一来,瓶子自己的本体从来没有抉择为空性,所谓的空性是与瓶子无有任何关系的一个实有空。当然,我们也不敢说后译派的个别论师没有通达现空双运的意义,但如此抉择的确与龙猛菩萨等历代祖师所承许的现空双运的含义有些差距。因此,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以显现可以遮破常边,以空性可以遮破断边。如此宣说具有非常甚深的密意,上师如意宝在这个问题上也是经常广泛强调。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此二初学者面前,似现能破与所破,尔时显现与空性,尚未相融为一体。”

《三主要道论》云:“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

思维讨论

应如何理解《三主要道论》中的“以现除有边”和“以空遣除无有边”?

提示:一般情况下,按照外道与内道小乘所承许,瓶子因为有显现,所以是有,以此破除无边;石女儿未显现的缘故,所以是无,以此破除有边。但在这个颂词中,宗喀巴大师运用了一个非常殊胜的观察方法,也就是说,为什么不是有?因为显现的缘故,所以非有;为什么不是无?因为空性的缘故,所以非无。

此颂词的涵义非常深,平时我们均是以“有”破无,以“无”破有,而在这里,宗喀巴大师运用逆向思维为我们宣说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大家应该认真分析。以前,上师法王如意宝也曾给格鲁派的几位大格西解释过这个颂词,也就是说,这里的显现并非是相似的显现,而是大显现;空性也并非相似空性,而是大空性,此显现与空性无二无别。这样一来,此颂也就不是十分难懂了,那应该如何解释呢?“以现除有边”,“现”即现空无别之中的显现,因此“现”即是空,由于以空可以破除有边,故以现也可以破除有边,因为此二者无有差别;“以空遣除无有边”,“空”即现空无别中的空,是故“空”即是现,因为以显现可以破无边,所以空性也可以破除无边。(源自上师《三主要道论简释》)


(实际上诸法的)本体:诸如对前面放着的一个瓶子来说,凭据离一多理进行分析时,如果见到其自性尘许也不成立,则(能真正明白)并不是当现在分析时它的空性才出现而以前并不存在。因此,瓶子正在显现生住灭时,于无有自性的本相中丝毫也未动摇。所以,我们务必要对“空即是现”这一现空双运的正相生起定解。


重难点分析

诸法现空双运的本体究竟是怎样的呢?以我们面前放着的瓶子来说,以离一多因进行分析,对于瓶子的瓶口、瓶底、瓶腹等一一观察,所谓的瓶口、瓶腹等也是由东南西北等很多微尘组成的,由此可以了知,所谓的瓶子只是假立而已,真正自性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应该明白:并不是正在分析时瓶子的本体不存在、空性已经出现了,未分析时根本不是空性的,实际上,所谓的瓶子从形成到最后灭亡之间始终都是空性的,就像梦中见到的瓶子一样从未显现过,只是做梦者迷乱的显现而已。同样,对于柱子、高压锅等进行观察,这些法正在显现生住灭的当下,也是于空性中从未动摇过,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

上师开示

一般最初学习中观的时候,好像有点不容易理解,但是经过一定的阶段之后,就可以完全通达心的本性,对现空双运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对中观论师和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也会生起不共的信心。所以,大家应该对这种推理方式再再串习,依靠各种推理方法,对现空双运的真理生起殊胜定解,这对我们的一生来讲相当重要。

一般来说,以无实的理证容易证悟空性,但对空性显现缘起却难以达到坚信不移的境界,现出这种诚信之后就已稳妥、扎实地奠定了一切显密之见解的基础。


重难点分析

1、一般来说,对瓶子等法以各种胜义理进行抉择,了知其在名言中也不成立从而理解空性的教义并不困难,最困难的就是对现即是空、空即是现这一道理生起定解。比如通过各种理证将瓶子抉择为空性,这时心中确实明白了瓶子不存在的道理,但在瓶子不存在的同时,所谓的显现与空性无离无合这一点却让人很难理解。尤其对凡夫人来讲,这两者之间的确有一种能破所破的对立关系,乃至我们的执著未消于法界之前,二者不可能同时现前。

2、如果能够对现空双运或者缘起空性的道理生起坚定不疑的信心,在我们相续中就已经非常扎实地奠定了显宗、密宗见解的基础。因为密宗不论《大幻化网》还是大圆满,首先将万法抉择为空性,空性也是与光明无离无合的,这一点必须建立。而显宗当中,也需要将释迦牟尼佛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结合起来,这时才能真正通达显宗的教义。

3、有时显宗的道已经全部究竟,密宗道还未究竟的情况也是有,莲花生大士在《中阴窍诀》中也讲到:显宗五道十地全部圆满,但密宗大圆满的第四步境界(大圆满的顿超修行过程历经四相:法性现前相,证悟增长相,明智如量相,法尽不可思议相。若于显宗位次对应,则第一法性现前相是登地见道;第二证悟增长相是二至七地;第三明智如量相是八、九、十大佛子地;第四法尽不可思议相是无学道佛果)还未达到。

4、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说:一般凡夫人对圣者真正的入根本慧定无法了知,但与之相似的圣者后得现空双运的境界,作为凡夫学者也可以相似通达。


因此,由径直决定现基直接无实的定解中现见无欺缘起显现的道理这实在是稀奇中的稀奇。关于证悟(缘起性空)的方式,这一偈颂已全盘托出了。


重难点分析

1、《定解宝灯论》中说,一切万法的本体为空性,在空性中仍可以显现,对此现空双运之理,龙猛菩萨为主的圣者们均以稀有的论调再再赞叹。所以说,世间的无数智者根本没有通达这一道理,只有跟随释迦牟尼佛和龙猛菩萨等中观论师才能通达如此稀有的境界。而有关证悟缘起性空的方式,在这一偈颂中已经和盘托出了。

2、无论自己的心还是外境,对一切法应该直接抉择为空性,在这样的境界中仍然可以显现。从大圆满的见解而言,于本来清净中万法皆为空性,与此同时,其任运自成的功德也可以在根识前以互不混杂的方式显现。从中观角度来讲,一切法本体即为空性,于空性中可以呈现形形色色之法,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

教证

《定解宝灯论》云:“空性显现凡夫前,虽似相违于现见,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


至此,“认清二谛之理”科判圆满学完,此科判只要依靠中观自续派的推理将一切万法抉择为不存在,使众生了知胜义中万法不存在、世俗中万法存在的道理。

下面接着学习“遣除于此之争论”科判。

戊二(遣除于此之争论)分二:一、略说无过之理;二、广说彼义。

(二)略说无过之理

己一(略说无过之理)分二:一、能推翻辩方观点;二、无以反驳之理。


科判分析

本科判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以上所讲的道理,不论从胜义谛角度还是从世俗谛角度,完全可以推翻对方观点;第二,对方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反过来推翻我们的观点。


(2-1)能推翻辩方观点

庚一、能推翻辩方观点:

万法之自性,随从理证道,

能遣余所许,故辩方无机。


消文释义

一切万法的自性真理,与我们的理证智慧或者事势理相辅相成,对于世间众多宗派的观点,依靠这种理证智慧——中观事势理可以一一推翻和摧毁。反过来,他方的理论根本不可能推翻中观自宗的观点。


所知万法的自性正确无误之理,跟随事势理之道


重难点分析

一切万法的真理无有任何错谬而存在,比如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的,这就是它的一种真理;一切万法在世俗中的显现无欺存在,也是它的一种真理。对此,佛陀告诉我们:真正的理证智慧实际是随顺一切万法的胜义之理,也是随顺一切万法的世俗之理,这一点无有任何退转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火的热性在名言中成立,这是以理证智慧或者说以现量成立;火的本体空性,这一点通过胜义理可以成立。也就是说,世俗理与火的热性相应,胜义理与火的空性相应,因此,理证智慧与万法自性二者是相辅相成或者说同体的关系。


能遣除淡黄派等颠倒分别有实法自性的其教派的果存在或不存在等一切观点,而能一并推翻所有辩方的邪说,令其无懈可击、无机可乘,就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中升起太阳时日光下的黑暗顿散九霄云外一样。


重难点分析

依靠这样的事势理,对于世间当中的数论外道、胜论外道、顺世外道等,以及千千万万、各自不同的邪门邪说,全部可以一一推翻,令其无懈可击、无机可乘,就像晴空中升起太阳时一切黑暗顿消无余一样。同样,当我们将佛陀的智慧融入自心、真正通达万法实相时,一切邪门外道的说法与观点也会被全部推翻迨尽,而任何一个宗派想要推翻佛陀的智慧观点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颂词中说“无机”,就是说对方根本无机可乘。


(这里所说的辩方是指)主张果自性存在的淡黄派、说果不存在的吠陀派、声称果既有亦无的裸体派等。由于他们的观点不符合万法的实相,因此无有正量可言。而中观宗则具有颠扑不破的事势理,因而要遣除他们的观点可谓易如反掌,并且极具说服力。


重难点分析

1、本论所说的辩方,主要是指承认一切万法自性产生、果在因位自然具足的淡黄派、不承许自生并说果不存在的吠陀派,以及承认依靠自性和他缘皆可产生并说果既有亦无的裸体派等宗派。由于没有通达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在他们的观点中,可以说根本没有真正的现量和比量。现在世间的各种宗派和学说当中,暂时来讲,虽然也有一些适应某种事物的真理,但真正观察时,根本找不到像佛陀那样毫无错谬、究竟圆满的智慧。

2、中观宗所说的是一切万法的真相、是颠扑不破的事势理,依靠这种抉择方法,完全可以遣除辩方所有不合理观点并且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反过来说,对于佛陀宣讲的真理,自古以来,任何一个邪门外道都无可反驳。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在佛陀出世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当中,世间上也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巨匠和研究世间真理的人,却根本无法遮破释迦牟尼佛的胜义理和世俗理。


上师开示

世间上的这些人的确非常可怜,他们自以为是的真理,不仅不能解决人的生死大事,就是在面对最简单的问题时都会手足无措。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中观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在现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学问,我们非常荣幸地遇到了所有学问里最高尚、最顶峰的像如意宝般的学问,的确非常有福报。

如果没有遇到佛法,我们可能仍然在一些垃圾知识当中荒废自己的一生,这样没有多大意义。比如现在很多人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一碗饭。除此之外,虽然口头上会喊一些口号,要“利益他人”,实际内心有没有一种真正利益他众的心呢?这一点的确很难说。有时候,这些人学的倒是很多,但是到最后,可能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佛陀宣讲的真理,是世间真理中至高无上的,依靠这样的真理,乃至生生世世都会对自己的相续种下非常好的善根。能够在即生遇到如此殊胜的佛法,大家应该在心里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对于现在这种闻思修行,希望大家也不要看的特别简单。所谓的闻思修行是在很长时间中对思想的一种改变,这并非一天两天就能成办的。因为思想转变与物质转变具有很大差别,物质上的转变依靠其他因缘可以很快做到,但是在思想上,我们以前世间的很多习气和观念特别严重,如果没有通过佛教长时间的教育,根本不可能彻底改变。即使短时间中会起到一点作用,但根本不稳固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希望大家应该在很长的时间里认真闻思修行。


(2-2)无以反驳之理

庚二、无以反驳之理:

谓有无二俱,何者皆不许,

纵彼具精勤,何过无法致。


消文释义

由于中观派不承许有、无、二俱、非二俱任何观点,因此,对方纵然以最大的精勤也不会找出我们的任何过失。


从凡愚的阶段起直至遍知佛智之间,要亲身领受、显现许无欺的缘起是无以遮破的,这些自性毫不成立,对于片面性地说有、说、说既、说非有非无四边任何一边全然否认的宗派来说,


重难点分析

从凡夫到佛陀之间,都会有一种无欺的缘起显现,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遮破。比如凡夫面前的瓶子、柱子等显现,菩萨和佛陀面前缘起分的光明显现,这一显现分并非自性成立,因此中观派也无须遮破。但是,对于片面性地执著万法存在、不存在、二俱以及非二俱的四种观点,中观宗已经全然否定,因为一切万法的真正实相并非有、无、二俱和非二俱四边,因此必须遮破。


对方在强烈寻过之想法的驱使下,最大的精勤百般努力挑剔过失,但任何过错也无法于身,就相当于希望穿破虚空一样。


重难点分析

在建立这样的中观自宗观点时,包括有实宗为主的外道(此处指广义的外道)在内,纵然百般挑剔、四处寻觅中观宗的过失,也是始终无可奈何、根本不能驳斥。就如同想要以矛穿破虚空,却始终找不到下手之处一样,一切万法的自性根本不存在,中观者已经如实通达此真相,对方怎么会有遮破我们的机会呢?根本没有。


在如此推翻有缘的见解后安住在自性远离一切的中观道者面前,有人认为(如果按照你们中观宗所许那样)一切法都不存在,则如空中鲜花一样,显然与区分所见所闻、分辨差别、圣与非圣等的名言及宗派的安立相违。怀有这种念头来挑剔过失,结果就成了无有任何实质可言的空口虚谈,诚如圣天论师所说:“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消文释义

“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一切有的边、非有的边、二俱边以及非二俱边全部都是寂灭的,在这样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中观宗派面前,他宗无论如何妨难和遮破,都是不可能申辩成功的。

重难点分析

1、在已推翻一切有执著、有相状的见解后,自己安住于自性远离一切的中观者面前,一些具有执著心的人开始对其进行反驳,他们说:一切万法如果全部是空性的、无有任何边,那么,非圣者凡夫人的所见所闻与诸佛菩萨不应存在差别,全部是空性的缘故。或者说,正因为世间上存在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法,所以可以见到人与人之间有文化差异、民族风俗不同等现象。但是,按照中观宗的观点,对于这些差异已经全然否定,这与现实必定是相违的。

2、这些人虽然很想挑剔中观宗的过失,认为一切法空性的话,世间上千差万别的法全部不容有了,但实际上,真正以正理观察时,他们所认为的一切见闻,比如我见的白色与他见的黄色、悦耳的声音和不悦耳的声音等,全部都是空性的。正如《心经》中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世间的一切万法,依靠空性之理统统可以烧光,世间上所安立的种种差别,其实全部是世俗中虚伪的一种观念而已,真正了知这一点,在学佛过程中非常重要。否则,很多人认为:《心经》中为什么说眼耳鼻舌身全部不存在?为什么说色声香味全部没有呢?如果都不存在,世间上的众多差异难道都不合理吗?这些人其实就是分不清胜义谛与世俗谛才会这样说的。

思维讨论

如何用离一多因破有、非有、双俱、双非之四种边执?请举例说明。

提示:如数论师许因中实有果,则成有边,而因中有果即成了因果一体,应成种子即是苗芽,如此明显违背现量,如是以离一之理即可破除;经部师许因中无果并认为因果实有,则成无边,而因中无果即成了因果异体,若因果异体,则苗芽与种子应成无关,如是以离多之理可以破除;裸体外道许诸法本体是常,分位是无常,有无二者同时具足,如是则成了双俱边,也即亦一亦异,而对方又许一异实有,如是一则非异,异则非一,此二相违,无法相合成为双俱,如是以泯灭双俱之理可以破除;还有一些宗派对有无皆不承认,执非有非无的双非边,也即是一异皆非,若双俱不成,与之观待的双非也无法成立,或云非有即无,非无即有,这样仍成双俱,不能成立,如是以泯灭双非之理可以破除。以如此方式进行遮破后,智者即可通达远离四边的真实义。(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己二(广说彼义)分二:一、遣除于胜义之争论;二、遣除于世俗之争论。


重难点分析

此处所讲的“胜义”是指中观自续派的胜义谛,他承许胜义中有一种实有的单空。


庚一(遣除于胜义之争论)分二:一、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二、遣除于彼之争论。

辛一(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分二: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二、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

(三)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

壬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分二:一、以教理成立;二、彼之名义。


重难点分析

中观自续派经常会加鉴别说:在真实义当中,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而中观应成派不会加任何鉴别,以中观事势理观察时,诸法的本性就是空性的。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3-1)以教理成立

癸一、以教理成立:


科判分析

本科判主要讲相似胜义依靠理证是怎样成立的,在佛经中是怎样记载的。


故于真实中,何法皆不成,

故诸善逝说,万法皆无生。


消文释义

在胜义中任何一个法都不存在,所以佛陀说万法的自性无有产生。


以上面所说的理证已证“实一”与“实多”不存在,因此从真实义的角度而言,任何法皆不成立,为此,一切善逝圆满正等觉佛陀如实宣“万法皆无生”这一万事万物的真相。


重难点分析

前面在观察胜义谛时,对于“实一”和“实多”已经全部遮破了,因此,从真实义的角度而言,任何法都不成立。佛陀在很多经典中也再再讲到:一切万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一切万法无生”、“一切万法空性”,单单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讲了一个单空,所以,藏地雪域的很多高僧大德,显现上也是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一种单空上;汉传佛教的个别高僧大德在抉择空性的过程中,也认为一切法不存在就是单空。从暂时来讲,众生无始以来具有非常严重的实执心,要将这种实执全部推翻,必须开发一种单空的智慧。


《慧海请问经》中云:“何法依缘起,彼无真实法,何法无本性,彼等皆无生。”


消文释义

任何一个法,只要依靠缘起而产生,就不可能是一个真实之法,如果这个法没有一个真实的本性,又怎么会有产生呢?根本不可能产生。

重难点分析

这个教证只讲到了单空,并没有讲远离一切戏论的道理。


《象力经》中云:“何者得以生,彼法皆不缘,无生之诸法,凡愚许彼生。”


消文释义

依靠自生、他生等任何方式产生的法,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切诸法,瓶子、柱子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所有法本来从未产生过,可是世间上未通达万法真相的凡夫愚者,却将从未产生过的法认为成产生、从未安住过的法认为成安住、从未毁灭过的法认为已经毁灭。


《宝源经》中也说:“何法自性皆非有,无性岂能依他缘?无性岂能依他生?此因乃是善逝说。”


消文释义

一切诸法的自性本来都是不存在的,既然本来就无有自性,又怎么依靠他缘而产生呢?比如柱子的本体本来不存在,它会依靠他缘产生吗?不可能的事情。石女儿子的体性根本不存在,依靠因缘能不能产生呢?绝对不可能。一切因缘在名言中无欺存在,真正去观察时,因不存在、本体不存在、果也不存在,这一因果规律,释迦牟尼佛已经明确宣说过。


《父子相会经》云:“趋入缘起者趋入法界乃本师所说,世尊,无明以无明本身空……”其中对此等法理作了详细说明。


重难点分析

1、宗喀巴大师曾经讲过:以显现可以断除常的边,以空性可以遣除断的边。这样理解也可以。按照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正因为显现,不是断边;正因为空性,不是常边。能够真正趋入这种缘起之理者,就已经趋入了法界真相,这就是佛陀所说的。

2、《大般若经》中通过无明以无明本身空、行以行本身空、识以识本身空等一百个同类词宣说了万法空性的道理。


彼经又云:“此等诸法三时以等性而平等,过去时诸法亦离自性……”


消文释义

所有诸法,在未来过去现在三时中以等性而平等,也即过去时诸法远离自性、现在时诸法远离自性、未来时诸法也远离自性……。


又云:“正如说诸法本性空,何法无自性即非过去非未来……如此缘起生于三时中无实有之生,如是善说偈言:如若转法轮,后寂灭无生,谓自性涅槃,怙主说诸法。”意思是说,由于无有自性的缘故,未来时得以寂灭;现在正生之时无有生,因为远离本性之故;过去时也同样为自性涅槃,因为无有本体之故。依此说明诸法三时等性。


重难点分析

1、一切诸法本体就是空性的,正如《定解宝灯论》所说:水月自己的本体为空性一样,一切诸法的本体就是空的,并非依靠他法来空。

2、所谓的释迦牟尼佛在有些众生面前显现转三次法轮,在有些众生面前显现转一次法轮,实际从最了义角度来讲,释迦牟尼佛从未转过法轮。教证中说“后”,就是指以后、未来的意思,也即未来是寂灭的、无生的。从三时来讲,未来是寂灭的、现在自性是没有的、过去自性也是不存在的。

3、《中观四百论》中,也通过观察三时讲到了诸法等性的道理:过去的一切时间和万法不存在,远离自性的缘故;现在正在产生的法也不可能存在,远离体性的缘故……。


这般以理成立的万法即是如实正确开显意义的诸佛所说,一切佛陀所说的这一意义如此以正理成立。


重难点分析

这般以正理成立的万法之真义,就是如实正确开显此意义的诸佛所宣说的。反过来说,佛陀所说的这一意义正是万法的真理,其他世间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宣说出这样的真理。


(3-2)彼之名义

癸二、彼之名义:


科判分析

此处讲相似胜义的名义和概念。


(3-2-1)解释颂词

切合胜义故,此称为胜义。


消文释义

与真正胜义谛比较切合的缘故,可以称之为胜义谛。

重难点分析

中观自续派所抉择的单空,实际并不是真正的胜义谛,但是为了让人们趋入真正的般若空性,在暂时抉择的过程中,可以将单空称为胜义谛。


如是遮破相互对立之有无中的所破成实的这一单空归属在了义名言或世俗中,而不是究竟的实相,由于切合究竟胜义或实相之法相的缘,以因取为果名的方式,将实有之违品——无实单空也称为胜义,但它只是相似胜义或假立胜义。


重难点分析

1、有和无是对立之法,其中遮破所破成实的这一单空,实际可以归属在名言或者世俗当中,它并不是万法的究竟实相。

2、虽然单空并不是真正的胜义谛,但是与远离四边八戏之胜义谛的意义相切合,将所谓的“存在、有”全部已经遮破,因此可以称为胜义。或者,由于单空是证悟胜义谛的因,将因冠以果的名称,所以称为胜义。也就是说,真正的胜义谛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空性,对于这样的境界,依靠单空可以证悟,是证悟真实胜义谛的一个过程,故而将单空取名为胜义谛,但它只是相似胜义或者说假立的胜义。


(3-2-2)相似胜义之作用

真正的胜义并不只是一个单空,而是超离四边之戏论。然而,如果无有存在于遣余分别心境前万法的无实这一相似胜义,则无有证悟大胜义的方便。正由于它属于能证悟真实胜义的方便或因,才命名为胜义的。如《中观藏论》云:“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


消文释义

“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意思是说,想要通达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境界,或者说想爬上中观这一高楼,就必须依靠世俗谛单空的梯子,否则,不可能通达究竟的胜义谛,真正的智者不应错乱次第而行持。麦彭仁波切此处是按照《中观庄严论自释》的教义,将这一教证中的“世俗谛”解释为单空。清辨论师在《中观藏论自释》中,将“真实世俗梯”解释为世间一般的工巧明等学问。这样的话,此教证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不具足世间名言的学问,就很难获得空性的境界。

重难点分析

1、现空双运的境界,现在凡夫位时非常难以现前,因为凡夫分别念的境界相当相当狭窄,在如此狭窄的有境中能不能现前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相呢?非常困难。不要说真实胜义谛的境界,甚至世俗谛中成千上万的天文数字也是很难接受的,比如经典中所说的恒河沙数如来等,凡夫人根本无法思维。就好像在刚刚进入小学或者幼儿园的孩童面前讲授大学课程一样,他们根本没办法接受;同样,不要说胜义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连世俗谛中所说的清净刹土、佛陀不可思议的神变等,作为凡夫人都很难接受。

2、诸佛菩萨所了知的一切万法实相的真正胜义谛并不是指单空,而应该是超离四边、远离一切戏论和执著的一种境界。但是,学习中观者也不能排除相似胜义,在中观自续派的所化众生面前,如果没有抉择分别念面前这一万法无实的相似胜义谛,也就很难通达远离一切戏论的真正大胜义。依靠单空可以断除众生无始以来实有的执著,可以证悟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胜义谛,所以可以叫做胜义谛。

思维讨论

如果是中观应成派的所化众生,是不是也必须先经过单空这一过程呢?

提示:不需要。从中观应成派的所化对境来讲,直接宣讲万法远离四边八戏就可以了,就像《中论》和《入中论》所提到的那样,直接宣讲中观的大胜义完全可以。但在渐次根基的众生面前,必须经过单空以后才能获得究竟的胜义谛。(源自《讲记》)


由于否定所破的实空无遮分与缘起分各居本位互不混淆而存在,因而秉持这一观点者也存在有承认。如果无实的那一部分是究竟的实相并且缘它的心也跟随究竟胜义,则本基或实相就不是现空双运,已经偏堕于唯一空分的一方,而且它的有境也不能超出执著或分别念的范畴。


重难点分析

1、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远离实有的无遮分单空以及缘起分的显现各居其位、互不混淆,秉持这一观点的人也有所承认,也就是说,有境与对境全部存在。

2、如果单空是究竟实相,所谓的凡夫人证悟空性也就轻而易举了,因为依靠中观推理方法去观察时,了知柱子的本体不存在就可以证悟柱子为空性了。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并不是现空双运的一种境界。由于将单空认为是最究竟的实相,便会偏堕于单空这一分,执著它的有境或智慧根本不可能离开分别念的范畴。


以理遮破单单成实的实空之余不破的某一有法不能立为无有自相。如果自相成立的有法不予以破除,则必有名言经得起真实理的观察、不破胜义之生、圣者之根本慧定成为有实法的灭因此三太过的妨害。


重难点分析

1、实际上,依靠理证将柱子上的实有遮破以后,对于柱子的本体根本不能安立为无有自相。因为对柱子的自相没有进行破除,那么,中观应成派对中观自续派所发的三大太过,或者按照《入中论自释》说的,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宗所发的三大太过,就难以避免了。

2、比如柱子上实有的法不存在、以实有来空,然后柱子本体的自相不空,这样的不空法不仅在名言中存在,而且以胜义量观察时也一直存在,必定会出现名言经得起胜义观察这一过失。另外,柱子的本体不空的缘故,胜义中仍有产生,就会有胜义理不能破产生这一过失。到了圣者根本慧定时会不会有自相的柱子呢?根本没有,这时,圣者根本慧定就成了毁坏诸法的因。


所以,自相成立与安立实空也只是名言,而在实相中成立现空无二无别。可见,如果不依于这样的理道,岂不是很难证悟入定智慧的中观——具德月称论师的甚深密意吗?请诸位智者慎重思维。


重难点分析

所以,自相成立与安立实空二者完全属于名言当中,而在实相中,空即是现、现即是空,现空无二无别。如果没有依循前面所讲相似胜义谛这一道理,不是也就很难证悟月称论师的究竟甚深密意吗?这一点,请诸位智者一定要慎重思维。

壬二(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四)略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

癸一、略说:

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消文释义

在真实义中已经远离了一切边执戏论。所以,中观自续派在最后抉择胜义谛时,对所谓的单空并未承许为最究竟的胜义谛。


如果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破有实法存在的胜义为什么不是真实胜义呢?至高无上的究竟胜义的法相到底是什么呢?

答:否定有实法所遮的这一单空只是排除存在之遣余分别念的影像,因此尚未脱离戏论,而在真实究竟的意义胜义的法相脱了有无是非等一切边执的重重戏论

这以上是略说。


重难点分析

有些人产生这样的怀疑:遮破有实法的单空为什么不是究竟胜义谛?至高无上真正胜义谛的法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此回答说:否定有实法的这一单空,只是排除了存在这一点之后的一种遣余分别念影像。比如遮破了柱子的存在就是无柱,也叫做柱子的单空,这一单空只不过是排除柱子实有的一种分别念的影像而已。这种对单单空性的执著并未脱离一种戏论,但在真正的胜义当中,有无是非的一切戏论都是不存在的。


上师开示

大家平时经常可以听到“某某祖师、某某禅师已经证悟空性”这种说法,这时人们就认为:证悟空性就是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了,对于这一点他已经通达了,这就叫证悟空性。实际并非如此,所谓的空性这个词,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单空的一个名词,实际它是现空双运、远离一切戏论的,已经将有无是非的所有边全部远离。麦彭仁波切在前文也讲过:所谓的空性比较好理解,但是万法空性中可以显现或者空即是现的道理,很多人非常难以通达。

所以大家在学习般若空性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什么法都不存在、万法皆空、四大皆空……懂得这个道理就已经证悟了空性。不是这样的。在藏地历史上,以格鲁派个别高僧大德为主的很多人,将单空称为最究竟的所证;汉地禅宗的有些大德,在讲《金刚经》《般若经》《华严经》的时候,将空性解释为单单的不存在。但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执著,有的执著、无的执著、有无二者的执著或者非二者的执著,全部都是戏论、是一种相,一定要断除。

编写师兄:定解G09、定解G55

初审师兄:定解G03、定解G54

终审师兄:定解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