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庄严论释》第37课

二、内容归摄

前面讲到,依靠单空可以断除众生无始以来实有的执著,因此,想要通达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境界,必须依靠世俗谛单空的梯子。本节课将宣说中观自续派最究竟的观点——生无生、有实无实等全部平等一味。所学内容属于“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科判,归摄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一)解释颂词(“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彼体已遮故,彼词不容有。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如果一切诸法的产生等无有,无生、无住、无灭等也不可能有,因为二者互相观待的缘故。由于无生和产生的本体全部已经遮破了,那么口中言说的词句显然只是假立而已,实际根本不存在。既然所破的对境不存在,那么,能破的因或者推理也根本不可能存在。

(二)详细分析“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1、无遮属分别念

有、无等任何所破的本体本来就是无生的,破它的理由、说它的声音以及思维它的心,这一切仅仅是一种迷乱分别妄念而已,根本不能触及万法唯一的法性。

2、依无遮可证得无二智慧

暂时来讲,无论有的分别念还是无的分别念,依靠它可以产生无分别的智慧。但真正胜义的境界,依靠凡夫人的语言和分别根本无法表达。

3、旁述智慧之本体

此智慧或者说胜义谛的本体,实际不堕于现的一边也不堕于空的一边,是远离一切生灭的光明本体,对此,诸大瑜伽士、大成就者和得地的菩萨佛陀等,唯以各别自证智慧通过无所见的方式而现见。

(三)真实胜义超离言思的对境

1、两种胜义

遮破实有的单空这一分是语言的对境,也是思维中可以执著的对境,由此称为相似胜义。

真实胜义既不会堕于现也不会堕于空,真正所诠的意义必须通过抉择见解并继续修持之后才能现前。也就是说,通过语言、分别念等表示方法,可以让我们趋入无破立的境界当中。

2、说胜义离心无有任何教理妨害

在名言中可以说以无分别的方式照见一切万法皆空的胜义谛,但在真正的胜义谛中根本没有一种所见。胜义谛远离一切心识、无有任何执著,这一点,无有任何教理方面的妨害。

3、世间之识不是衡量究竟胜义的正量

在抉择远离一切名言的究竟胜义谛时,世间所有的有境、智慧对其不会产生丝毫妨害。

4、遣诤

有些人认为:以“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所缘境,以执著相来思量此对境便是实相。

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因为如果将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对境,以心来思索、衡量,就不可能不以中观理予以打破。也可以说,所谓的实相,并不是将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所缘境、通过执著相能够思量的。

麦彭仁波切在此处还通过比喻告诉我们,在无边无垠的大离戏空性当中,以中观理进行观察的时候,凡是具有相状的执著全部会被破掉。反过来说,任何执著都会在空性的汪洋大海中死去。想要拥有不住一切的涅槃,就必须生起无分别的智慧,所以,真正对空性法门具有深深胜解的诸位智者对此理不但无有丝毫畏惧,反而会兴高采烈。

(四)分析无自性与空性

1、真实胜义的角度

(1)以意义而非词句辨别

心中具有万法无自性的执著相实际上是相似胜义的有境,而真实胜义完全是远离承认与戏论的,必须要以此来辨别清楚含义的要点,而单单依靠无自性的片面词句则无法认清。

(2)别说应成自续二派之异同

中观应成派的真正见解,指以入定为主抉择见解时,无须作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的辨别,但在菩萨出定位时,与中观自续派一样,承许胜义谛分为两种,暂时抉择单空,究竟远离一切戏论。从究竟角度来讲,二者在离戏论的观点上完全是圆融无违、无二无别的。

2、相似胜义的角度

(1)宣说生与无生平等一味

1)正说观点

如果以理分析,如同生不成立一样,无生也不能成立,这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2)遣诤

对方认为:生等在名言中存在,但实有的生绝对无有,也即瓶子在名言中存在,这是显现;瓶子在胜义中不存在实有,这是空性,这样的生和无生、空和不空才可以双运。

对此观点,麦彭仁波切分别从真正现空双运的境界、胜义的观察理及所产生的过失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破斥。

3)以凡圣之修持辩论

对方认为,大离戏的中观观点或中观境界,在凡夫地时也只是观修而已,实际根本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生起来。因为不能真正生起圣者相续中无分别智慧的境界,所以暂时不能舍弃对单空的执著相。

对此麦彭仁波切提醒说:不可思议的法性并不是分别念的境界,对此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生起诚信。凡夫人的分别念与不如法的事物特别容易相应,但是千万不要对此执著,若因此将甚深法要全部舍弃,的确非常可怕!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舍弃固执己见和怯懦不前这两种心态特别重要。如此才会逐渐趋入佛陀智慧的法理海当中。

(2)总结

此处引用《楞伽经》中的教证及云尼玛吝派等外宗有关四种无有的观点,并且通过因明推理的方法说明,有无、有实无实、空不空等全部是以分别念安立的。麦彭仁波切还教诫我们抉择真正的中观最究竟见时,千万不能停留在有或者无的一种状态当中。

(五)引教证说明离戏境界

大乘佛教所说最究竟的境界,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单空,而是远离一切言思分别的。为了说明这一境界,最可靠、最有力是佛陀的教言,麦彭仁波切在此处引用了大量教证来说明这一点。

(六)总结

1、能入定于不偏堕于现空的离边中观道最好

在抉择见解时首先抉择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见解,并在自己修行的过程中,也是入定于既非有也非无的现空双运、离一切戏论的中观境界当中,这就是我们的福报,是最好不过的。

2、自宗远离偏堕

自宗宁玛派能远离偏堕而修持、弘扬如来的正道,真是太有福气了。

3、引龙树菩萨教证说明

此处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作了说明。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有不是最究竟的见解,无也不是最究竟的见解。


在学习笔记中,《中观庄严论释》中的文字用


来标识。

《中观庄严颂》原文文字用红色字体标识。


注:本学习笔记依据索达吉堪布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传讲的内容(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讲记》)Chapter 99、Chapter 100、Chapter 101和Chapter 102中的内容,有兴趣可点击文章底部的原文链接阅读。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科判。

远离四边之胜义中无有承认之理分二:一、宣说具有承认之相似胜义;二、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

宣说远离一切承认之真实胜义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本节课学习“广说”部分。在胜义方面,大家应该清楚,中观自续派较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稍低一些,因为他们暂时承认一种单空,但在最究竟的境界时也是承认远离一切戏论的。


癸二(广说)分二:一、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二、说明言思是世俗之行境。


(一)解释颂词


子一、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

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

彼体已遮故,彼词不容有。

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在胜义中,断除有实无实、生无生、空不空等一切戏论之网,如是住灭等不存在,因此它们的违品——无生、无住、无灭等也不可能存在


重难点分析


从对境的角度进行讲述:在胜义当中观察的时候,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有无、生不生、空不空等所有戏论网、执著相全部已经破完了。产生不存在,观待它的无生也不存在,比如柱子,首先它的产生无有,所谓的安住和毁灭也不可能有。


由于有生无生等的本体已遮破的缘,所诠之义与能诠的句也就不可能存在


重难点分析


从有境的角度进行讲述:由于有生无生等所破的法已经遮破,所诠的意义和能诠的词句也不可能存在。


所破的对除了虚张声势以外根本有遮它的确无误、切实可靠的理由〖因〗


重难点分析


所破的对境既然不存在,那么,遮破一切万法的离一多因等推理就不可能存在。

下面接着详细分析中观自续派最究竟的观点——生无生、有实无实等全部平等一味。


(二)详细分析“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2-1)无遮属分别念

无论否定有与无或者破是二、非二任何一种所破都是同样,这些所破的本体本来即无生,破它的理由〖因〗、说它的声音、如是思维它的心这一切均相当于想杀石女儿的声音与词句等一样。仅是迷乱分别妄念而已,并不能触及万法唯一的法性。


重难点分析


最究竟的时候,一切有无是非全部没有,这就是真正的实相。如果这些所破的本体本来就是无生的,破它的理由、说它的声音以及思维它的心,这一切就如同杀石女儿的想法与词句一样,仅仅是一种迷乱分别妄念而已,根本不能触及万法唯一的法性。


因此,就像梦中生子、子死生悲之时儿子已不复存在的妄念一样实属于万法之实相颠倒分别的“有”之妄执,无遮的所有理由〖因〗正是为了说明这种妄执并不真实这一点,而无遮的这一执著仅是以分别念打破分别念,“无”本身也不超离分别念安立的范围,因而实相中“无”也同样不成立。


重难点分析


1、以梦中生子的比喻可以说明:在世间当中,柱子存在是假的;以柱子不存在将存在的念头压制下去,这也是假的;然后,认为存在和不存在两种都不存在的分别念实际也是假的。也就是说,依靠不存在的念头可以打消刚刚认为存在的念头,就像水泡打破水泡一样,因为有是一种执著、无也是一种执著,此二者如同水泡一样,在无有本性上没有任何差别。

2、梦中生子的比喻:做梦时生了一个孩子,非常的欢喜;后来孩子死了,心中特别悲伤;随后又想孩子其实根本不存在……实际上,无论生子的欢喜心还是子死的悲伤心,甚至思维我在做梦、孩子根本不存在的念头,都是一种分别念在操作,全部是虚假的。


正如寂天菩萨所说:“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


消文释义


“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在观察有实无实法时,如果没有所观察的柱子、瓶子等有实法,那么观待它而安立的无实法也是得不到。“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如果所破的有实法是虚假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无实法也必定是假的。“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如果产生儿子这一点根本不存在,那么以无的念头打消儿子存在这一点的想法同样无有任何实质。


又云:“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


重难点分析


比如我们前面放着一个茶杯,对茶杯一一观察剖析之后,了知此法根本不存在。如果所观察的法不存在,能观察的理证智慧同样不可能存在,因为此二者之间有一种能所的关系,所分析不存在的话,能分析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由于无有对境的缘故,能知的智慧不可能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涅槃。


(2-2)依无遮可证得无二智慧

所以,尽管乃至有语言与分别之行境的动摇期间就没有超越世俗与名言,但必须要依于分别念而产生无分别的智慧,依于名言而获得胜义,依于辨别二者之智慧而证得无二智慧。


重难点分析


1、只要存在语言操作和分别念动摇期间,就根本没有超离世俗谛。但是,大家暂时也不能放弃所谓的分别念,无论有的分别念还是无的分别念,依靠它可以产生无分别的智慧。

2、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说:按照因明观点,佛陀的智慧是无常的、是依靠分别念而产生的,在不信佛教的外道面前可以这样说。但是按照大乘中观的教言来讲,佛的智慧属于无为法,不应承许为无常。


可见,究竟法性的本体由于超离了四边之一切戏论的缘故,要想以所谓“此法”的词句来言说、以所谓“此法”之心来缘是根本办不到的。如云:“无有言思智慧到彼岸。”


重难点分析


1、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个别法师认为:实有的法已经遮破了,那个无实的法就是所谓的空性。实际上,麦彭仁波切再三讲过:所谓的无遮单空仍然是语言和分别念的对境。所以,了知柱子无有相状、无有实体并没有证悟空性。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如果这就是证悟空性,那么,了知马的头上没有牦牛角也已经证悟空性了。

2、真正般若空性的意义,以语言和分别念根本无法言说思维,这就是智慧达到的最高境界,已经到达彼岸了。所以,所谓的“这是瓶子、那是柱子”等语言所表达的法,在真实胜义谛中无法以语言表达,也无法以心缘取。


(2-3)旁述智慧之本体

(此智慧之)本体:即是不偏堕于现空一方、远离一切生灭戏论、最极寂灭的自性光明,如云:“不生不灭虚空之体性。”尽管超越了如是世俗语言分别心的一切行境,可是对于能遣除一切边执恶见之黑暗的自相法界,瑜伽士的各别自证智慧以无所见的方式而现见,以无所住的方式而安住是存在的,并不是像沉睡与昏厥等一样,如云:“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


重难点分析


此智慧或者说胜义谛的本体,实际不堕于现的一边也不堕于空的一边,是远离一切生灭的光明本体,如云:“不生不灭虚空之体性。”如同日光普照时能遣除一切黑暗一样,可以遣除一切边执恶见之黑暗的自相法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对此,诸大瑜伽士、大成就者和得地的菩萨佛陀等,唯以各别自证智慧通过无所见的方式而现见。


教证


《定解宝灯论》中说:“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


思维讨论


1、有些人说:“我现在什么执著都没有,就好像睡着了一样……我应该证悟空性了吧?”

提示:并非如此。真正证悟空性的境界,应该是以无所见的方式来见,而凡夫人的所见全部是具有分别和执著相的。那所谓的无有相状是不是堕入空的边呢?也不是。真正胜义的境界,依靠凡夫人的语言和分别根本无法表达,只不过暂时通过一些方法来表示而已,但是,正如以指示月一样,手指再怎么样伸,也不可能接触到天空中的月亮。(源自《讲记》)

2、既然胜义谛的本体不生不灭如同虚空一样,是不是任何人也无法证得呢?

提示:不是的。在真正的瑜伽士和大成就者以及诸佛菩萨的各别自证面前,以无所住的方式存在、以无所见的方式见到,这就是不可思议各别自证智慧的行境。(源自《讲记》)


(三)真实胜义超离言思的对境


(3-1)两种胜义

在宣说胜义不是心的行境时,有一点务必要懂得,也就是遮破成实之无遮的这一相似胜义既是心的对境也是语言的对境;


重难点分析

在《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和《入中论自释》等论典中,经常会说:胜义谛不是心的对境。这时大家必须清楚一点,遮破实有的单空这一分完全是语言和思维的对境,比如柱子不存在、瓶子不存在或者烦恼妄想分别执著不存在,将这些全部放下后,有一个单空的出现,此单空是语言的对境,也是思维中可以执著的对境,由此,将之称为相似胜义。


真实胜义由于不偏堕于现空一方,因而命名为现空双运、二谛双运、离戏中观等仅仅是能诠,就像用手指指示月亮一样,实际上真实胜义已彻底超离了语言、分别的对境。但是,以理来分析而遣除一切边执之耽著对境的结果,以远离所有分别念之网的方式而无破无立地趋入超离破立的法性,即是智慧波罗蜜多的实修正行。如云:“于此无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


消文释义

“于此无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意思是说,一切法在本体中,丝毫所破也不存在,所谓的所立也根本无有,这就是基道果中的“基”;但依靠表示方法可以观修其本性,此是“道”;通过逐渐观修见到真性时,已经获得解脱便是“果”。也可以说,无破无立即是“见”,真实观真性就是“修”,见真性解脱是“果”。


重难点分析


1、真实胜义既不会堕于现也不会堕于空,因此将之命名为现空双运、二谛双运、离戏中观,并运用无上大圆满、大手印、大威德或者禅宗的明心见性等最高的法语进行说明。但这些仅仅是能诠的表示法而已,真正所诠的意义必须通过抉择见解并继续修持后才能现前。这样一种境界,以语言没办法说明,用思维也没办法表示,虽然无上大圆满中有一些直指的方式,上师会一一给你指点中观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如何如何,但就好像用手指指示月亮一样,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2、那么,如何来了知真实的胜义谛呢?通过中观推理进行分析,逐渐遣除自相续中所有的边执,远离所有的分别念,以无立无破的方式可以趋入法性,这就是智慧波罗蜜多的实修正行。这就是高僧大德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教言,也就是说,通过语言、分别念等表示方法,可以让我们趋入无破立的境界当中。


上师开示


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密宗千万不能舍弃,以前得过的灌顶、教言,每天即使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应该尽量修持。当然,显宗的闻思特别重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另一方面,对密宗的实修、对密宗的信心一直不要断。


(3-2)说胜义离心无有任何教理妨害

比如,所谓的“一无所见”是以否定见的方式而表达的,“见无所有”似乎是建立见到的语意,但事实上这两者全无差别,后者也并不是宣说有所见。同样,承许“胜义离心或者非为心的行境”与承认“是无分别的行境”实际上无有差别,


重难点分析


表面看来,似乎“一无所见”是以否定方式来说明,就如同说没有见到石女儿一样;“见无所有”则是以建立的方式来说明,但事实上,这两者无有丝毫差别,说“见无所有”也并不是建立一个有所见。同样,“胜义谛不是心的对境”与“胜义谛是无分别的对境”二者完全相同。所以,在名言中可以说以无分别的方式照见一切万法皆空的胜义谛,但在真正的胜义谛中根本没有一种所见。


因为无分别是指断除一切戏论、无有能取所取的境界,因此不能说它的行境有所缘。应当按照(《入中论》所说的)“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如心有相知彼境,以名言谛说为知)”的含义而理解。正如色不是耳识的行境而是眼识的对境一样,无分别的对境如果以缘胜义的方式来建立,则无分别与无能取所取的道理也将失毁。因此,说胜义离心何时何地也无妨害。如佛经中也广说了超离(一般之识)直至佛智间所有识之行境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1、因为无分别是指断除一切戏论、无有能取所取的境界,因此不能说它的行境有所缘。《入中论》云:“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如心有相知彼境,以名言谛说为知。”应该按照这一教证所说的来理解,所谓的“不生”是指对境方面,因为对境的法界根本不可能产生,观待而言的能境智慧也是远离一切产生的,虽然能取和所取全部无有,但在名言中可以存在。

2、比如色法以耳识虽然无法缘取,但以眼识可以缘取一样,对于无分别的对境,如果以有所缘的方式来得到,那么,佛经中说“胜义是无分别、无有能取所取”的这种说法,也已经完全失坏了。因此,麦彭仁波切在这里非常明显地告诉大家:所谓的胜义谛应该是远离一切心识、无有任何执著的。这一点,无有任何教理方面的妨害。


思维讨论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说“胜义非心境”,以否定的方式来成立;《入中论》中说胜义是智慧的对境,以肯定的方式来建立,二者是不是矛盾呢?

提示:实际并不矛盾,这两者都没有建立分别心的对境,也并没有建立一种能取所取的对境,所宣说的含义完全相同,只是在宣说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源自《讲记》)


(3-3)世间之识不是衡量究竟胜义的正量

所以,对于直接衡量远离一切名言的究竟胜义来说,世俗的有境——世间之识并非是正量,世间之识除了有一个所依法以外无法缘不依一切、出世间智之行境的法界,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看太阳以及天盲看色法一样。


重难点分析


1、世间的语言或者思维,全部是以有缘、有相的方式来执著,除有相的法以外,超离一切形象的不可思议境界丝毫也无法涉及,所以,对于直接衡量远离一切名言的究竟胜义来说,世俗的有境——世间之识不是正量。

2、当我们将一切法抉择为空性、不存在时,很多世间人说: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明明见到了柱子、瓶子、大象、牦牛等。这种说法对中观应成派不会有任何损伤,真正的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见解时,世间上的任何说法和语言都不必随顺。因为世间之识根本无法缘不依一切、出世间智之行境的法界,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无法见到太阳、天盲无法见到色法一样。


(3-4)遣诤

如果认为“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的想法作为所缘境而以执著相来思量此对境是实相。


重难点分析


有些人认为:以“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所缘境,以执著相来思量此对境便是实相。此处“有所依法”,指如瓶子、柱子等有的法;“无所依法”,就是无有的法。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心所依赖的任何对境,以中观理不可能不予以打破,因为法尔理不具有远近,无论站在任何立场上,喜欢相状的人们所执著的所缘境都是不能安立的。


重难点分析


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如果将这二者作为对境,以心来思索、衡量,那么,就不可能不以中观理予以打破。另一种解释方法,也可以说,所谓的实相,并不是将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所缘境、通过执著相能够思量的。


如此,在离边空性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当实执的航船沉没之际,贪恋各种各样所缘相之网的三世间意的诸位商主在惊惶失措、魂飞魄散之中虽然准备抓住一个对境的依处,但所依本身也是不坚固的法。在法界无边无垠的汪洋中,无始以来束缚轮回之因的所有分别念全部葬身其中,谁人对此又有什么闷闷不乐的呢?要拥有不住一切的涅槃国政就必须生起无分别的智慧,因此具有深深胜解的诸位对于此理非但丝毫不惧,反而会兴高采烈。


重难点分析


1、此处通过比喻说明:在无边无垠的大离戏空性当中,以中观理进行观察的时候,所有的分别念全部都会埋藏在这一法性的汪洋大海中。反过来说,能观察的心有没有一个可靠之处呢?好的执著也好、不好的执著也好,任何执著都会在空性的汪洋大海中死去。因为想要拥有不住一切的涅槃国政,就必须生起无分别的智慧,所以,真正对空性法门具有深深胜解的诸位智者来说,对此理不但无有丝毫畏惧,反而会兴高采烈。

2、比喻中,离边空性(法界)比喻为一望无际的大海,贪恋各种各样所缘的三有之意识比喻成商主,实执比喻为航船,所缘相(对境)比喻为所依的木头、板子,不住一切的涅槃比喻为国政。从意义上来讲,在抉择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时,凡是具有相状的执著全部会被破掉。这时,有些承认实有、有些承认假有、有些承认单空存在……各种宗派的商主们特别害怕,认为将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在这个世间上就不存在因果、不存在轮回了,如果没有一个所依的法怎么可以呢?因此,总是想得到一个不空的法。但无论因果还是其他任何法,都像大海中抓到的木板一样,终究无有丝毫可以依靠之处。


上师开示


《入中论》中也说过,智慧和悲心的种性真实成熟者,遇到大乘空性法门时相当高兴。同样,前世在空性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粮,即生也是依靠善知识使自相续得以成熟,这种人通过中观理将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的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担忧和痛苦,反而会对中观法门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生欢喜心。

大家应该经常观察自己的相续,看一看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自己的执著心是不是越来越减弱?如果没有减弱而是越来越强大的话,说明学得还不够深入。因为空性法门是打破分别妄念的,但是对家庭、生活、工作、地位、名声、财产等越来越贪执,说明对般若空性的见解非常薄弱和欠缺。作为学习空性法门的修行人,应该明白:一切法只不过是因缘聚合产生的一种假法,就像梦中的幻化物一样。以这种见解和行为来摄持,说明我们的中观见解已经有所提高。


(四)分析无自性与空性


尽管中观的所有论典均开显了万法无自性,但对于无自性与空性可以理解成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的差别。


重难点分析


在所有中观的论典中,不论中观自续派或者中观应成派,都抉择了万法无有自性这一道理。但根据众生根基的不同,在理解无自性与空性的时候,有些解释为单空,有些解释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空性。下面分别从真实胜义和相似胜义的角度来理解无自性与空性。


(4-1)真实胜义的角度

(4-1-1)以意义而非词句辨别

按照真实胜义来说,远离一切戏论,如云:“所谓空性是一无所见之异名。”


重难点分析


1、从真实胜义的角度来讲,一切执著、一切戏论全部消失,如云:“所谓空性是一无所见之异名。”《中论》和《入中论》中,通过共同五大因和不共四大因也作了这样的抉择。

2、表面看来,《金刚经》等《般若经》经常说空性、无有自性,实际上,无有自性就是万法一无所得。所谓的一无所得也并非单空的一无所得,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一无所得。


对此生起定解之后万万不可再以无自性的词句来固步自封,其实“无自性”就是为了说明远离戏论之义。如《显句论》中讲述:有人言:没有任何给予你的财物,对方说:那么请将“一无所有”的财物给我吧。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拥有不存在的财物呢?务必要清楚耽著空性也与之相同。


重难点分析


1、在对于真实空性的意义生起定解之后,万万不可再以无自性的词句固步自封,认为这就是一种单空,这是绝对不合理的,其实“无自性”就是为了说明远离戏论这一意义的。

2、《显句论》中讲到一个比喻:有人说:请你给予我一些财物。那人无有任何可以给予的财物,于是这人说:请将一无所有的财物给我吧。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拥有根本不存在的财物呢?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怎么给他呢?根本没办法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将究竟的见解抉择为单空,然后将不存在看作实有法,就如同索要根本不存在的财物一样。

3、《中论》说:耽著空性是无可救药的见解,并且用不善于捕捉毒蛇和不善于明咒的比喻来说明了这一意义。


教证


《中论》中云:“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总之,心中具有万法无自性的执著相实际上是相似胜义的有境,而真实胜义完全是远离承认与戏论的,必须要以此来辨别清楚含义的要点,而单单依靠无自性的片面词句则无法认清。


重难点分析


1、总之,认为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执著相,实际就是相似胜义,其对境为相似胜义,对此执著即是相似胜义的有境。而真实胜义完全是远离一切承认与戏论的, 正如中观自续派的清辨论师也说:真正的胜义谛就像清净虚空一样远离一切边。

2、单单依靠无自性的片面词句根本无法认清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二者之间的差别要点。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都会出现空性、法界、双运等字眼,仅仅依靠词句无法区分二者的差别。遇到这些名词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只有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才是最究竟的实相。当然,能否证悟这一点,就要看自己的根基了。


上师开示


我们学习禅宗等任何其他宗派,千万不要将所谓的空性建立在一个无自性的状态当中。因为这种无自性的状态,就像麦彭仁波切前面所讲的,毕竟是一种分别念和语言的对境,根本不属于不可思议、无法言说的境界。这种瓶子不存在的境界,不要说得地菩萨、阿罗汉,即使未得地的人也可以在分别念前显现出来。


(4-1-2)别说应成自续二派之异同

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说法虽然圆融无违而于究竟的离戏要义中无二无别,但在辨别后得时按照自续派的观点将胜义分为两个则有便宜之处;如果悟入入定无分别智慧中,则无需分开,即建立大离戏的本性。


重难点分析


1、暂时来讲,中观应成派不需要抉择单空的见解,而中观自续派有一个单空的观点;从究竟角度来讲,二者在离戏论的观点上完全是圆融无违、无二无别的。

2、中观应成派最主要的见解,就是在入定智慧时将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建立大离戏的本性。而在后得位必须分开,就像中观四步境界,显现抉择为空性、空性抉择为双运、双运抉择为离戏、离戏抉择为等性,其中所说的空性就是指单空。在学习《中论》《入中论》时,其中也抉择了一些单空,这就是中观应成派后得位的一种见解。


教证


《澄清宝珠论》中说:“当知应成派于此时,着重抉择双运离戏大中观,此宗无有真胜义与假胜义之类别也。”这里面所说的“此时”,也就是指以入定为主抉择见解时,无须作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的辨别。


只有通达了此理,才能掌握中观的究竟要点,否则实在是困难重重。


重难点分析


对于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之间,在哪些地方承认相似胜义,在哪些地方承认真实胜义,这些辨别要点没有掌握的话,就会像菟丝草一样混淆不清。


(4-2)相似胜义的角度

(4-2-1)宣说生与无生平等一味

(4-2-1-1)正说观点

从相似胜义的角度而言,所谓的“生与无生”仅是相互观待而安立的,这两者如果以理分析,则同样不成立。如果明明能够摈除耽著境,却始终不放弃无生的执著,那么实难切合万法的法尔,由此生等的耽著也无法予以断除。


重难点分析


1、从中观自续派所承认的相似胜义而言,生和无生观待而安立,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就像燧木与燧垫一样是互相观待的。如果以理分析,如同生不成立一样,无生也不能成立,这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因此,大家不要认为中观自续派从头到尾只承认一个单空,不承认远离一切戏论,不是这样的。

2、通过理证观察之后,无论有的耽著还是无有的耽著明明可以排除,却始终不愿意放弃对无生、单空的执著,一直认为无生存在,这样一来,也就非常难以切合万法真正的法尔。为什么呢?由于所执著的无生并非真正的法尔,观待它的产生就难以破除。比如看见一个瓶子时,通过中观推理可以了知瓶子从未产生从而抉择为无生,并且认为无生始终存在,但实际上,如同产生不存在那样,无生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生与无生全部由分别执著所安立,此二者并不是瓶子真正的本体。


(4-2-1-2)遣诤

对方的想法是这样的:诸如拿“无瓶的执著”来说,如果所破瓶子的行相与排除瓶子相之分别念二者不存在,也就不能执著无瓶,然而无瓶的分别念是单空的有境。在没有瓶子的地方,所谓的瓶子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因此也体现不出缘起性空双运的意义。


重难点分析


对方认为,所破瓶子的行相和对无瓶的执著一定要存在,如果此二者不存在,也就不能执著无瓶了,而无瓶的分别念是单空的有境。如果无瓶不存在,所谓的现空也就不能双运。这种观点是如何安立的呢?在没有瓶子的地方,所谓的瓶子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因此根本体现不出缘起性空双运的意义。也就是说,瓶子上的实有是空的,瓶子是存在的,现空双运的意义应该如此解释。比如某处不存在瓶子的话,那么名言中也就不存在,名言中瓶子本体如果不存在,这样一来,空虽然存在,但所谓的显现已经没有了,现空双运根本没办法体现。


生等虽然在名言中存在,但实有的生绝对无有,这才是缘起性空的实相,由于是与之相符的智慧,因此对无生的执著永远不能推翻。


重难点分析


1、对方的观点认为:生等在名言中存在,但实有的生绝对无有,也即瓶子在名言中存在,这是显现;瓶子在胜义中不存在实有,这是空性,这样的生和无生、空和不空才可以双运。个别大德在《现观庄严论》的讲义中也是这样讲的,最后获得佛果时,对单空的执著也不能舍弃。因此,生的执著和无生的执著二者现空双运,这就是他们的观点。

2、下面从真正现空双运的境界、胜义的观察理及所产生的过失三个方面破斥以上观点。


这种想法也不正确,正因为是双运,所以它的本体真如必然远离言说而住,否则,所缘境怎么会不成为存在的法呢?然而,凭借分别念将现空结合在一起而执著绝不会成为相合究竟实相的智慧。


重难点分析


1、认为无有的执著始终不能放弃的想法并不正确,正因为是双运,所以它的本体真如必然以语言无法言说、以分别念无法思维。否则,以心可以缘、以语言可以表达,所谓的现空双运也就成了世俗中存在的法了,如同柱子、瓶子一样,现空双运并非不可思议佛的境界了。实际并非如此,《澄清宝珠论》里面引用《五次第论》的教证说:现和空各自分开时不称为现空双运,一旦现空二者融合为一体才叫做现空双运。

2、凭借分别念将现和空合在一起,就像黑色的绳子和白色的绳子搓在一起一样,认为这就是现空双运,这也没必要,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实相智慧。


教证


《五次第论》云:“显现暨空性,精通各分已,何处成一体,彼名为双运。”


上师开示


很多人认为:瓶子正在显现,但它的本体是空的,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依靠眼睛可以看得到、心里也能够思维。实际并非如此,真正的现空双运,在凡夫人的心里面根本无法显现,是远离一切戏论的。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单空的一种现空双运在分别念前通过轮番方式现前,现完了以后空、空完了以后现。或者说,在思维柱子时,知道这就是显现,第二刹那间出现一个空性,这两个在分别念面前可以轮番显现,但真正的现空双运是不可能的。龙猛菩萨也说:有实无实全部远离,佛陀说此为双运。所以,真正现空双运的境界,唯一佛和菩萨的智慧中才能现前。


如果以胜义的观察理来分析,则不可推翻的名言之生与它上面的无生这两者同样了不可得,因此在真实胜义的这一场合里,应成派与自续派的密意完全一致。


重难点分析


通过胜义量来观察,不能说“名言中不可推翻的产生是不存在的,而它上面的无生应该存在”,正如同产生不能得到一样,所谓的不产生、无生也是根本得不到的。因此,在真实胜义这一场合里面,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的究竟密意完全一致,也就因为如此,才将《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称为所有中观的庄严,因为自续派暂时抉择单空的不同观点,最究竟来讲,所有见解都是远离一切戏论的。


假设以名义的分别念执著所谓的“无自性”等已不复存在而仍旧不见实相,那么诸位圣者以远离分别念的现量也难以照见实相了。


重难点分析


如果认为:名言中的执著不存在,但无自性、无相或者无生一定要存在,如果这一点不存在就不可能见到真正的法性。这样一来,在诸位圣者的境界中,对于有和无的境界都不可能得到,那么,所谓圣者如来的智慧与凡夫人的智慧也就无二无别、根本不可能见到法性实相了,得不到无生见解的缘故。


(4-2-1-3)以凡圣之修持辩论

(4-2-1-3-1)对方观点

如果对方认为在凡夫地时只是观修而已。


重难点分析


对方认为:大离戏的中观观点或中观境界,在凡夫地时也只是观修而已,实际根本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生起来。


那为什么不生起随同圣者的无分别智慧呢?


对此,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在很多论典中说:在凡夫位,真正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境界虽然不能生起,但是与它相似的无分别境界能够生起,在资粮道、加行道时,自相续中可以生起与圣者无分别同分的境界。


对方认为:正因为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暂时不能舍弃执著相。


重难点分析


对于这种反驳,对方回答说:正因为暂时不能圆满做到这一点,或者说不能真正生起圣者相续中无分别智慧的境界,所以暂时不能舍弃对单空的执著相。


(4-2-1-3-2)应对法性之理生起诚信

有谁让你们以强制性方法舍弃它了。但必须对不可思议的法性之理生起诚信。相反,如果一边认为甚深境界为何不是寻思的对境,一边将微妙的智慧行境带入心识的领域,则已丧失了如来教精华的要点。


重难点分析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舍弃对单空无生的执著,这也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谁都不可能强制性地让你们必须舍弃单空。但有一点必须提醒你们:不可思议的法性并不是分别念的境界,对此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生起诚信。如果一边思维甚深境界为什么不是寻思的对境,一边却将微妙的智慧行境带入到心识的领域,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如来教义的精华要点。


因此,千万不要执著容易相应自心的观点而舍弃甚深之法。如云:“对二谛之法理长久熟练,才能生起相合智慧之安忍。尔时,对离心之境界稍稍诚信后,再借助修习方可现前。”对于佛菩萨们这段语重心长的金刚语加以思维,希望你们能放下以观现世之心固执己见与怯懦不前这两种心态而逐步趋入不可思议的智慧法理中。


重难点分析


1、凡夫人的分别念与不如法的事物特别容易相应,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对此执著,若因此将甚深法要全部舍弃,的确非常可怕!佛菩萨们在有关教典中也说:“对二谛之法理长久熟练,才能生起相合智慧之安忍。尔时,对离心之境界稍稍诚信后,再借助修习方可现前。”这里面所讲的内容非常重要,大家应该牢牢记住。

2、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舍弃固执己见和怯懦不前这两种心态特别重要。舍弃这样的心态以后,按照麦彭仁波切的教言,才会逐渐逐渐趋入佛陀智慧的法理海当中。


上师开示


无论任何传承、任何教派,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这是特别重要的。有些人认为:佛陀、菩萨以及阿罗汉所证悟的空性境界,为什么不是像我这种聪明人的境界呢?我应该可以证悟了达这种甚深境界……。他一边如此思维,一边却说“一切诸法的法性只是单空”,以这种方式,将圣者菩萨以及佛陀的微妙甚深智慧境界,引入到非常渺小的凡夫人分别念的领域。这样一来,已经完全毁坏了释迦牟尼佛最根本、最精髓的教义,为什么呢?佛教所说的不可思议或者远离一切言思的般若空性境界,并不是凡夫人能够直接触及到的。可是,你代表佛教徒说“最后开悟的境界如何如何、最后大成就的境界如何如何……”,完全依靠你自己的分别念来描述这种境界,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4-2-2)总结

(4-2-2-1)引教说明

《楞伽经》中也说:“有之对立无,有亦无对立,是故莫说无,亦不假立有。何者皆不生,不将有灭亡,见无世间相,彼无有与无。”


消文释义


“有之对立无,有亦无对立,是故莫说无,亦不假立有。”所谓的有无二者并不是究竟佛法的境界,从字面来看,有的对立是无,有亦是无的对立,所以,既不要说无有,也不要说假立的有存在。“何者皆不生,不将有灭亡,见无世间相,彼无有与无。”一切诸法本来都是无生的,也并不是将“有”灭亡,一切万法本来即是无生无灭的,当你生起见世间无有任何相之境界时,所有的有、无等全部都不存在,远离一切戏论。


重难点分析


这就是《楞伽经》中所讲的道理。我们平时抉择真正的中观最究竟见时,千万不能停留在有或者无的一种状态当中,首先从理论上通达这一点以后,再逐渐逐渐修持,像麦彭仁波切前面所说的那样,即使在凡夫位也可以生起与之同分的离戏境界。


云尼玛吝派等外宗也声称:“乳无酸奶先前无,酸奶无乳灭后无,兔头无角根本无,牛上无马相互无。”他们承许这四种“无”为异转物。


重难点分析


云尼玛吝派等外宗讲了四种无有:在牛奶阶段无有酸奶,属于先前无;在酸奶阶段,牛奶已经无有,这是灭后无;兔子头上无有角,这是根本无;牛上不存在马则是相互无。他们认为这四种“无”是相互观待的异转物,并非实有之法。


(4-2-2-2)以理说明

从“有”的对立面而安立“无”相当于灭后无等三种。因此,无实也是从有实的对立面角度而安立的。假设没有确定石女与通常的儿子存在,那么所谓“石女的儿子”这一相似概念也无立足之地。单单依赖概念也能作为“无”的名言。兔角等也与之相同。


重难点分析


从有的角度来讲,以上四种“无”是从“有”的对立面安立“无”,相当于灭后无或者根本无、相互无。禅宗或者其他宗派认为:无相是存在的。实际上,无实法、单空只是有的一种对立而已,所谓的无只不过是一种概念,并非真实存在,如同石女的儿子只是人们假立的一种概念,实际并不存在,我们为了表示不存在的法,才运用了石女儿子这一比喻。但如果石女和通常的儿子这两个依处不存在,石女儿子的无——不存在的这一表示法也就无有立足之地了,仅仅依靠石女儿子的概念、名称代表无而已,兔角等也与之相同。


“无”的对立面即是“有”。譬如,所谓“生”是从前所未有的角度而共称的,如果先前已有,则与产生相违;如果本有的“生”还要产生,则那一“生”同样会再度产生,结果就成了无穷无尽。由此可见,有无、有实无实、空不空等这一切,仅是以分别念来安立的,根本不是离戏法性的实相。


重难点分析


1、前面是从有的角度来讲,下面反过来从无的对立面而言。我们经常认为无观待有是可以的,比如无柱是观待有柱安立的,但柱子已经存在了,不必观待无柱吧……很多人是这样想的,实际上,所谓柱子的产生也是观待无的,怎么观待无呢?因为柱子以前没有产生,现在产生是观待于以前无有之法才产生的。

2、如果柱子以前就有,现在产生也没有必要,所以,以前没有、现在产生,这才叫做产生或者有。如果本来就有的还要产生,所谓的“生”也就成了无穷无尽。由此可见,有无、有实无实、空不空等,全部是以分别念安立的,根本不是离戏法性的实相,《中观根本慧论》中将有实无实全部安立为有为法的原因也在这里。


(五)引教证说明离戏境界


大乘佛教所说最究竟的境界,不是实有的,也不是单空,而是远离一切言思分别的。为了说明这一境界,最可靠、最有力的当然是佛陀的教言,所以,麦彭仁波切接着引用了大量的教证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应当明白,一旦获得了无分别智慧以后安住于离戏的境界中,就会远远离开分别妄念动摇的魔地,而踏入佛陀所欢喜之道。


重难点分析


我们现在相续中执著有的分别念,是一种魔的干扰;执著没有的分别念,也是一种魔的干扰。在最究竟的见解中,有无是非全部是一种魔相,并不是真正的实相,当你真正趋入到佛的智慧境界时,一切有无是非的妄念分别全部不会存在。


教证


《三主要道论》云:“谁见轮涅一切法,永无欺惑之因果,灭除一切所缘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华严经》云:“细微难知大仙道,无念难观非念境,自性寂灭无生灭,敏锐智者方通晓。体性空寂尽痛苦,相续解脱同涅槃,无边无中无言说,三世解脱如虚空。”


消文释义


“细微难知大仙道,无念难观非念境”,佛陀的境界非常细微、难以了达,这就是所谓的大仙道。“大仙道”即指佛道,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中观境界。这样的境界“无念难观”,是特别特别细微的。正因为这种境界非常细微、非常微妙,所以依靠一般凡夫人的分别念难以证得、难以通达。“非念境”,并不是我们分别念的对境。“自性寂灭无生灭”,也即从三个时间来讲,现在自性寂灭,未来无生,过去无灭。“敏锐智者方通晓”,真正具有敏锐智慧的住地菩萨和佛陀,已经完全通达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他的不要说普通世间人,甚至梵天、帝释天、仙人等,也难以通达如此甚深殊妙的般若境界。“体性空寂尽痛苦,相续解脱同涅槃,无边无中无言说,三世解脱如虚空。”这种空性境界的体性是空性的,远离世俗的各种痛苦,不区分任何相续,与涅槃完全是同体的。它既不存在边际也无有中间,是无有言说的,三世解脱如同无有边际之虚空一般。


思维讨论


为什么很多经典论典中都将佛陀的境界用虚空来比喻呢?

提示:无垢光尊者也说过,从无边的角度将佛陀的境界比喻成虚空,或者从不可思议的角度,说明它并不是单单的一种空性。《法界宝藏论》中把自己的心性比喻成虚空,《直指心性》当中也经常用虚空的比喻来印证自己的这种境界。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心就像针眼里的空隙一样,而真正的法界就如同外面的虚空一样无有边际。(源自《讲记》)


《宝积经》中也说:“胜义中圣者妙慧与本智前,所知或所断或所修或所现前之何法亦无容身之地。”


重难点分析


在胜义当中,佛陀的二种智慧面前,根本不存在“所知”——苦谛、“所断”——集谛、“所修”——道谛,以及所现前的果——灭谛。也就是说,在佛陀最究竟的智慧面前,所谓的四谛也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毫无畏惧地宣说。“妙慧”指尽所有智,“本智”指如所有智。


《海龙王请问经》中云:“前际空性后亦空,生灭住法皆空性,此非有实非无实,是故诸法体性空。”


消文释义


前际和后际全部是空性的,生灭住法都是空性的,所谓的现在既不是有实也不是无实,所以说一切诸法的体性本来即是空性的。此中所说的“空”是指远离戏论的大空性。


《慧海请问经》中说:“梵天,诸法皆不成立,谓有或无均不许。”


消文释义


佛陀当时告诉梵天:一切诸法都不成立,有也不承许,无也不承许。


重难点分析


由此可知,如果认为单空存在或者单独的无相法存在,就已经违背了佛陀的教言。


《现智庄严经》云:“诸知义者不说有,所谓无有亦不说,无答无有词句道,不依汝前敬顶礼。”


消文释义


诸位通达一切教义的智者,根本不可能说最后的境界是有,也不会说最后的境界是无有,既然有也不是、无有也不是,到底是什么样呢?即使如此发问,他也不可能回答,也无有任何可以回答的,因为无论运用哪一种语言来表达,都不可能准确说出这样一种境界。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过去佛、未来佛还是现在佛,唯一是佛陀您才能说出缘起空性的究竟真理,所以,在佛陀您面前特别恭敬地顶礼。


《摄功德宝经》云:“设若明明不知而享用色、想、受、思、识蕴,且分别谓此蕴乃空性,然菩萨享用相状而非于无生起信。”这其中已说明无论耽著有实还是无实均不合理。


重难点分析


1、对于色受想行识的本体明明不了知,却执著此蕴是空性的这种菩萨,已经执著在四大皆空的空这一层面上,未对远离一切戏论的无生法门生起真正信心并获得证悟。这种人虽然表面上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却始终停留在单空上,只是一个假菩萨,并不是真正的菩萨。

2、以上已经说明了,无论耽著有实还是无实都不合理。


此经又云:“何者非有称之无,诸凡愚观作有无,有无二者乃无法,菩萨知此得出离。”这一颂表明依靠断除二边的智慧度而出离一切见。


消文释义


对于不存在的法称之为无,比如柱子非有,将非有这一点称之为无或者单空。而诸凡愚却将一切法或者执著为有或者执著为无,但实际上,无论有还是无都不存在,所谓的单空也是一种分别念和语言的对境。任何菩萨了知了这一道理,便可以从一切见中得以出离。


重难点分析


通过这一教证可以表明,依靠断除有无二边的智慧度,完全能出离世间各种各样的一切见。


上师开示


大家这次学习《中观庄严论释》以后,你们学藏传佛教也好,学其他教派高僧大德们的教言也好,或者学习汉传佛教的禅宗、天台宗以及其他有相无相的宗派也好,都应该深深了解到:佛陀所说真正的中观境界,并不是单独的一个无有之法。这是最关键的问题,现在承认空性的人在佛教徒中是非常多的,不仅佛教徒,就连世间上也有很多人认为“佛教徒对一切都看破了,一切都空了”。但是,真正的见解并不是单单的空性,在“空性”这一名称上虽然相同,意义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定解宝灯论》里面再三宣说的原因就在这里。


此经复云:“于生无生不分别,此乃享胜智慧度。”


消文释义


对于生也不执著、无生也不执著,这样的菩萨必定会法喜充满,真正享用佛法最深奥的般若波罗蜜多空性的教义。


重难点分析


现在很多人从字面上可以知道,但是想要真正通达有无是非全部远离的境界还是有一点困难,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努力修持。


《密严庄严经》云:“所有任何见,凡众生所具,正为断彼等,而说空性理。


消文释义


在世间上,信仰宗教者有宗教的见解,非宗教者也有他的见解,在佛教内部也有大乘、小乘、密乘等不同的见解。那么,正是为了断除众生所具有的实有见、单空见、大乘见、小乘见等一切具执著相的见解,佛陀才宣说了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之理。


虽闻空性见,有见若未灭,具无可救见,如药导致病。


消文释义


对于佛陀所宣说的空性见,有些人如果将其看作单空或执为实有,那就成了非常可怕、无可救药的见解了。就如同依靠药物原本可以治疗疾病,但是药物却起了反作用,这是非常麻烦并且难以治愈的。同样,依靠空性可以对治一切边执见,去执著空性则是非常危险的!


如焚干薪火,薪无火不存,如是见薪焚,空性火亦灭。


消文释义


就像火可以焚烧干燥的柴薪,如果柴薪不存在,火也就不会存在。如果所有见解的柴薪已经不存在的话,空性的火自然而然也会灭尽。


见解灭尽时,生起正智火,能焚诸烦恼,惑焚极庄严。”


消文释义


一切具有执著相的见解已经全部灭尽之时,所谓智慧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起来,依此可以烧毁一切烦恼,此时阿罗汉、菩萨或者佛陀的身相才是极为庄严的。


《圣无尽慧请问经》中云:“若问何为世俗谛?所说世间之所有名言、文字、语言与名称。胜义谛,即何法甚至心之运行亦无,更何况说诸文字相?”


消文释义


胜义谛和世俗谛是怎样的呢?世间中所有的名言、思维可以表达出来的法,以及一切语言、名称,这些假相全部都叫做世俗谛。而所谓的胜义谛,甚至以分别心也无法作为对境,更何况说语言、文字、名称。


此处均是从能建立的角度而言的。如是器情世界所享或所知色法等,能享的本体或知晓快乐等,总之无论是出自世间还是圣教,假立此为能知此为所知、此有此无等名言,凡以语言、文字名称来宣说的所有这一切均是世俗。胜义则远离内意言说与外语言说二者。


重难点分析


在这里,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都是从建立角度来讲的。也就是说,器情世界所享用或者所了知的一切色法等,以及能享用的本体或感知快乐等,无论世间还是出世圣教中,都可以假名安立“这是能知”、“这是所知”,以及“此有此无”等名言,凡是这类以语言、文字名称宣说的法,均属于世俗当中。而所谓的胜义则是远离一切内意言说与外语言说二者的。


如果有人认为:意如何言说呢?


重难点分析


前面说,“胜义则远离内意言说与外语言说二者。”对此,麦彭仁波切运用一个疑问来解释:意识毕竟是一种心识,而言说需要依靠身口意当中的口来进行,所谓的意识又如何能够言说呢?


这一点经中有明示:佛以意为帝释天说法,以意答复偈颂。


重难点分析


1、《三摩地王经》(藏文版本)中明确讲过:当帝释天欲求某法时,佛陀未依靠语言和身体行为来表示,而是通过意识加持为其说法,帝释天也依此获得法义。另外,经中又说:弥勒菩萨心中浮现一偈颂,想要以此提出问题时,佛陀也是通过智慧对其进行回答。因此,佛陀不仅通过语言宣说、用身体表示佛法的道理,同时也可以通过意识加持使他人了知法义。

2、大家应该明白,身语意所表示的一切境界,在众生面前只是世俗谛而已;在胜义当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佛陀不存在,佛陀所宣说的教言不存在,所宣说的对境——帝释天等也是不存在的。


而且《大涅槃经》中也说:“善男子弥勒,(超离)有无、非有非无之境界,一切声闻、缘觉无法揣度。”


重难点分析


真正的胜义谛是超越有无、非有非无的一种深奥境界,对于这样的境界,不要说普通凡夫人,就连证悟了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的声闻和缘觉也不可能完全通达。


据《圣等持经》中记载:往昔,世尊曾成为一名广闻博学之人时与文殊菩萨进行辩论,文殊说“有”,世尊说“无”,在“有、无”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结果没有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后来他们下堕,而于无数劫中转生在食用铁球的地狱,从中解脱而值遇迦叶佛。


重难点分析


从地狱中解脱之后值遇迦叶佛,以前世同行等流果的习气,他们在做僧人时,于迦叶佛面前仍旧对“有、无”的问题争论不休。


迦叶佛关于有、无的二谛说道:诸法的自性不可偏断一者,你们所说的有与无并不符合事实,为什么呢?万法空性寂灭,此二谛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你们所了知的只是文字的内容,而不明甚深的意义,所以对于这样的意义,你们如盲如聋,又怎么会理解、领会如此甚深之义呢?


重难点分析


当时,迦叶佛针对此问题讲到:诸法之自性不可偏断一者,你们所说的有与无并不符合事实,一切万法的本体并不是有也不是无,为什么呢?万法空性寂灭,你二者所了知仅为表面文字而已,并未通达诸佛所宣说的甚深意义。对于这样的意义,你们如盲如聋,怎么会理解、领会如此甚深之义呢?


上师开示


大家在平时辩论的过程中,或者在没有彻底了悟一切万法实相之前,说话一定要谨慎!否则,很可能在辩论过程中造下很严重的罪业。从经中文字来看,并没有清楚讲到世尊和文殊菩萨因地辩论过程中对有、无等正法作了诽谤,但我自己推测,很可能是毁谤了一些佛法,不然仅仅以肯定有、肯定无的词句,不一定会堕入地狱。

此处讲到,对于究竟实相认为成有或者无,并对此观点执持不放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诸法的本体并非有或者无,佛陀所宣说的教义也不是这样,诸高僧大德们所抉择的内容也并非如此。我们自己如果无有善知识引导,单凭自己看书的话,很有可能将所谓的空性误解为一切法都不存在,或者像现在有些唯物论的观点一样,认为一切万法都是存在的。


听到此言,他们二人于静处禅修七日而通达了空性。


重难点分析


1、听到这番话后,他们二人在寂静处精进禅修七日,从而通达一切万法本体既非有也非无、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之义。

2、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萨因地一起辩论的过程中,也是造下罪业而堕入恶趣,后来在迦叶佛前证悟了空性意义,并且显现在因地时经过一地、二地……乃至成为七地菩萨、八地菩萨,循序而进。


(六)总结


(6-1)能入定于不偏堕于现空的离边中观道最好

当然,能入定于不偏堕于现空的离边中观道是最好不过的。


重难点分析


在抉择见解时首先抉择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见解,并在自己修行的过程中,也是入定于既非有也非无的现空双运、离一切戏论的中观境界当中,这就是我们的福报,是最好不过的。


(6-2)自宗远离偏堕

尽管将离一切边的法界空性执为有无的戏论进而相互之间视若怨敌的辩论者在藏地多如牛毛,然而(我们自宗)却能远离偏堕而修持、弘扬如来的正道,真是太有福气了。


重难点分析


1、一切万法的本体虽然如此,但是在现如今,将远离一切戏论的法界执著为有、执著为无,在诸如此类的戏论中进行辩论,由此导致宗派与宗派之间产生纠纷,互相看作怨敌一样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2、自宗宁玛巴非常殊胜。见解方面,完全按照六庄严传下来的教义进行抉择;所修持的也是普贤如来传下来的无上密法,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下来的具有无比加持的究竟法要;所弘扬的既不是单空也不是一种常有之法,这样的如来教言,无论在《大藏经》还是《中观六论》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教证,对此也不必以任何间接的方式解释,直接宣说就可以了。所以,自宗的诸位后学者能够遇到如此甚深的教言真的是非常荣幸!


(6-3)引龙树菩萨教证说明

如实开显诸经藏中所说的意义、智慧卓越的圣龙树菩萨也(在《中论》中)亲言:


重难点分析


大家对于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应该对照殊胜的教证来印证;另一方面,最关键就是要通过闻思以及各种理证再三调伏自己的内心,通达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境界,而这样的境界应该与圣教所说的内容相应。下面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说明上述意义。


思维讨论


此处麦彭仁波切并未引用宁玛巴自宗教典的教证,原因是什么呢?

提示:如果运用无垢光尊者或者布玛莫扎的教证,格鲁派、萨迦派以及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等很多教派不一定承认。所以在这里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因为大家都承认龙猛菩萨是中观宗的创始者,对于这些教证都会认可的。(源自《讲记》)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关于异转物世间共称不存在的“先前无”等内容正如前文中所说的那样。


消文释义


“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一切有实法本来即无有自性,根本不能成立;有实法既然无有,所谓的无实法又如何成立呢?实际上,只要是有实法就会出现一种坏灭的过程,只是坏灭后的他法称为无而已。


重难点分析


本来存在的法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无有之法是依靠有而转变来的,因此可以称之为异转物。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说明。


龙猛菩萨(又在《中论》中)说:“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


重难点分析


这是《中论·观六种品》的最后一个颂词,意思是说,智慧浅薄之人见到诸法的过程中,如果认为成有或者无有都不合理,这种人根本不能见到灭尽一切见的最快乐、最安乐之解脱法。因此,如果对有或者无产生执著,就根本不可能照见远离一切邪见的大空性。


“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


消文释义


如果认为必定存在就已经堕入常边,如果认为决定不存在则已堕入断边,所以,具有智慧之人根本不会耽著有或者无的边,相续中所具有的应该是远离一切有无相状的真实见解。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


消文释义


所谓的佛法就是这样的,“一切实”,相当于初转法轮所讲的教义,一切有实法是存在的。“非实”,为了打破凡夫相续中的强烈执著,宣讲了一切法并非实有的教义。“亦实亦非实”,了知一切法均为空性后,若对此耽执不舍也不合理,于是在中根者面前宣说二谛,也即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的道理。“非实非非实”,在最利根者面前,所谓的实有和非实有全部不存在。


重难点分析


《中观四百论》中也针对三种根基宣讲了三种法,到最后所有的见解全部推翻,这就是所谓的佛法。所以,佛陀在不同根基的三种众生面前,分别宣说了空性、显现和空性二者以及空性和显现全部遮破的见解;或者说,首先在钝根者前将一切法抉择为无,其次在中根者面前抉择为有无二者,最后在真正利根者面前宣说了远离有无等一切边的究竟离戏见解。


教证


《四百论》中云:“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消文释义


如果有些人见到有、无,或者见到自性、他性,则这种人根本不能见到佛法之真义。


(《六十正理论》中云:)“许诸法缘生,犹如水中月,非真亦非无,不由他见夺。”


消文释义


一切诸法因缘而产生,就像水中月影一样,其本体既不是真正实有存在,也并非不存在。因此,有是一边、无也是一边,任何人如果通达这一道理,其见解不会被他人所夺,是相当可靠的。


(《七十空性论》中云:)“一切常有者,非常非无常,常无常依性,其性岂能有。”


消文释义


一切常有之法和非常有之法全部都是无有的,如果一切常有或者无常之法存在,所谓的常和无常就必须依靠一种性质,其本体才可以存在,但是,这种性质难道能够存在吗?


“诸凡所说法,当知体性空,所谓空亦空,如是无不空。”


消文释义


凡是世间当中的一切法,其体性当下皆空,所谓空性的本体也是空的,无有一个不空之法。


(《中论》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消文释义


因为一切法皆为空性的原因,世间中的万事万物才有机会可以显现,如同镜子里面是空的缘故,山河大地等一切影像都可以显现;如果一切法是不空的,不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动摇,不会有任何变化了。


重难点分析


比如同一个人,我认为这个人相貌庄严,另一个人则认为他长相丑陋,还有一个人对他没什么感觉,正因为是空性的,不同的人才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眼识;如果只能显现一法,也就不会产生不同的眼识。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消文释义


大尊者释迦牟尼佛宣说空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使众生远离一切实有的见解,如果有人执著空性见,即使佛陀亲自现前也无法度化他。


“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消文释义


业和烦恼并非实有存在,若能证悟空性,诸如此类的一切戏论都会灭尽。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法性如涅槃。”


消文释义


一切诸法的实相,是已经遮断一切分别心和言语、行为的境界。为什么呢?一切诸法的本体即是无生无灭的,其法性等同于涅槃,并非言语、行为和分别念所能表达的。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则名真如相。”


重难点分析


对于这一教证,很多高僧大德解释的方法都不相同,月称论师在《显句论》中将其解释为真如法界的五种特点:“自知不随他”,究竟胜义的境界唯一通过自己才能了知,并不是依靠他人的语言文字可以了知的;“寂灭”,是远离四种边的寂灭;“无戏论”,一切有无是非的语言戏论全部无有;“无异”也即平等之意;“无分别”是指有境心识方面无有任何分别。


上师开示


以上全部引用龙猛菩萨的教证作了说明。对于这些教证,不管中观应成派还是中观自续派都会承认,而在藏传佛教当中,除应成派和自续派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宗派。所以,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有不是最究竟的见解,无也不是最究竟的见解。对于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是不得不承认的。

所以,我们在引用教证时一定要观待对方,如果对方不信任密宗,就用显宗的教证来建立密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对方不承认净土宗,就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教证来建立其为正教。我想,这里所有的宗派都应该是释迦牟尼佛教下的宗派,这一点大家都会承认。而且,龙猛菩萨所传下来的教义,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作为大乘佛教没有一个人会不承认,因为中观自续派的人可能认为月称菩萨是中观应成派的论师,对于他的有些说法不一定承认。所以,大家在引用教证的时候一定要观待不同的场合。


编写:定解 G54、定解 G50

初审:定解 G55、定解 G53

终审:定解 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