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106

《中论广释》第一百零六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中观根本慧论》。

甲二(论义)分三:一、宣说见解而顶礼;二、抉择宣说中观之见;三、忆念恩德而顶礼。

其中第一个问题已经讲完了,第二个问题又分三个方面。

乙二、(抉择宣说中观之见)分三:一、宣说缘起特法;二、宣说缘起空性;三、证悟缘起之功德。

其中第一个问题已经讲完了,第二个问题,宣说真实的缘起法。我们知道,所谓的十二支,叫十二缘起法。当然胜义当中是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但是在世俗当中所谓的轮回的流转是通过十二缘起来进行流转的。这一点是在第二十六品《观十二因缘品》当中宣说的。

丙二、(宣说缘起空性——观十二因缘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丁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广说顺行缘起;二、对此取舍之理;三、略说逆行缘起。

戊一、(广说顺行缘起)分二:一、能引因果;二、能成因果。

己一、(能引因果)分二:一、能引之因;二、所引之果。

昨天能引之因基本上讲完了。果仁巴大师科判的分法有点点不同,但实际上这样也基本上可以吧,意思就是说所谓的十二缘起从无明到老死之间有十二种途径,分别称之为十二种缘起。昨天我们已经讲了第一个问题,所谓的无明,众生怎么样依靠无明流转在轮回当中的原因。无明完了之后就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二个问题——所谓的行支,行主要是造业:善业、不善业和不动业,通过这种方式来造业。造业过后就是所谓的识蕴,以名色来讲的,依靠诸识而成为名色。昨天第三个问题已经讲完了。

今天讲名色到世间的三有,这个之间的道理进行宣说。

关于科判,我考虑了一些,但是这个科判不是特别好理,因为十二缘起品当中,这里面的十二支,有时候一个缘起支有一些广说,如果一个一个分科判的话,科判比较杂。按印顺法师这样的话,首先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样的话基本上意思上面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因为他的讲法跟我们的讲法有点不同,他的讲法当中,尤其是鸠摩罗什原来的这一品当中有些也有缺漏的,有些他是没有直接翻译的,有几种情况,所以全部补上来的话,原原本本按印顺法师的科判去做也有一点困难。

但这个根据果仁巴大师的话,整个十二缘起广说,广说当中分四个方面来讲——能引之因和果,能成之因和果,总共四个方面来讲的。这样讲的话,大概它的形成过程应该可以了解。

如果你们自己想具体了解它的每一支的话,怎么了解呢?最好是先从名言当中了解,尤其是一切有部的有些了解方式。去年我们讲《俱舍论》的时候十二缘起讲得比较广一点。还有去年我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时候,里面也引用了很多《入根本慧论》的教证,但是当时《入根本慧论》的有些教证是不是重新翻译的,还是引原文的?有些可能引原文的,引原文的话,有些地方有一点缺漏,现在在这个地方应该了解。

昨天所讲的内容一个是众生无明覆盖的缘故,通过三种因而趋入六道,通过三种因,因缘聚合以后产生识。这里的识是从我们现在的根识的角度来讲的。这是昨天讲的内容。此外还讲了名色。

今天开始讲从名色到六处、触觉、受觉、爱、取和有。下面讲这些问题。

十二缘起从名言当中来讲也是比较难懂的,希望你们应该详细地分析。详细分析的话并不是特别困难的,尤其是我们去年已经讲了《俱舍论》,当时一切有部怎么样的认定方式,希望你们再翻开《俱舍论》的问答和讲义。如果明年大家都在,我也在的话,原来有这个打算讲《现观庄严论》,也是专门讲了十二缘起,但《现观庄严论》颂词和讲义里面都是很略的,按理来讲他们《现观庄严论》的很多班以前专门讲宗喀巴大师做的一种十二缘起的具体分析,这些做个辅导的话,对认识十二缘起的理论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现在讲十二缘起当中的六处。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

这里六入实际上也是六处的意思,我们眼耳鼻舌的六处。因为依靠前面的名色——也就是所谓的五蕴,后来就开始出现六处。昨天也讲了入胎,首先是中阴身的四蕴,然后有了色蕴,色蕴还没有正式形成之前称之为色。比如说眼睛、脚、手这些肢体还没有形成之前称之为色。名和色还不成为一个真正的形相。《大圆满心性休息》还是《七宝藏》当中有,《上师心滴》当中也是有,后来众生逐渐逐渐眼根、鼻根、所有的根已经形成了,这个还是在胎中,这个时候就开始叫做处——眼根、鼻根、耳根、舌根全部都已经现前了,所以依靠前面在胎中的凝酪等五位或七位逐渐逐渐形成了六处。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我有眼耳鼻舌身意这样的六种根的话,可以出现外面的色声香味的六种境。六种境、六种根已经出现的话,依靠境和根还有作意这三者聚合的触可以产生。

这里所谓的触,按照经部和有部也有一点不同的观点。比如说有部的观点,这里所谓的触是胎儿刚刚出现眼根、鼻根,它这个根出现,然后一直到婴儿之间所有的这一段的经历,这一个阶段称之为触。因为它当时可以通过这五根取外境。比如说一岁的孩童,他能见得到外面的色法,他当时的感觉比较幼稚的,但是他还是能知道,比如说他眼睛睁开的时候,我们拿一个东西在他眼前这样晃,他马上要闭着眼睛。所以他的触觉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一般一两岁之前的胎儿有触。有部是这样讲的。

按照经部的观点,他们认为所谓的触是依靠眼根、鼻根、耳根等等,然后他能取外境,能见到外境,依靠耳根听到外面的声音,依靠身根接触到外面的事物,这个之前是这样安立的,这些叫作所谓的触。

十二缘起当中前面是六处,六处过后是所谓接触的触,接触的触是这样产生的。

下面这两个颂词,所谓的触它的因缘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本体是什么?这里如果按科判的话,这里是分析所谓的触。刚刚我们说是依靠六处产生外面的接触。这样的接触,它的本体是什么样?到底它是以什么因缘组成的?下面就进行解释。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触;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

依靠眼根等增上缘,还有色法等等,比如以眼睛看见色法为主这种比喻来讲,色法是它的所缘缘。作意就是前面所讲到的名色,意思就是说前面的比如行、想、识这些全部作为它的等无间缘,依靠这些而产生触。“是故依名色”,所以说总的来讲依靠名色“而生于识处”,他这里的识处指的是六处和后面的接触,这些是依靠前面的因缘而产生的。

刚才说依靠六处而产生触,那么所谓的触,是依靠什么样的因缘而产生的呢?就是依靠它的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三种缘,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名色。麦彭仁波切后面讲义里面也讲得比较清楚,所谓的名色实际上是依靠这三种缘或者作意才可以产生识处。他这里的识处指的是眼识,比如说我们看见一个色法,首先按照小乘所说的,必须要有眼根,然后外面红色的柱子必须要具足的,再加上我要想看它的作意。当然我们去年讲《俱舍论》的时候,作意(想看)不一定有的,凡是能启动的这种意乐、这种心也叫作意,不然有时候我本来没有想看,但是在无意当中我已经看见柱子,现量见到,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想看的作意都是不具足的,但是他的心往对境的一种动摇。

呵呵,现在好像《俱舍论》是特别需要一样,如果《俱舍论》一点也没有懂的话,包括十二缘起也可能实在是没有办法解释。如果《俱舍论》前面第一品、第二品的道理完全明白的话,应该比较容易。

所以依靠这三种因缘,因明当中也是这样的,我们看见一个色法有三种条件,《量理宝藏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一个是外境,一个是自己的根,还有作意,这三种因缘具足的时候,第二刹那就出现眼识。

这里所谓的识处是怎么样具足的呢?刚才讲了,按照经部宗的观点,所谓的触是指依靠眼根而看见外面的东西。这种触的解释方式也有点不同的,直接用接触的触解释是不行的,十二缘起当中所谓的触是依靠我们的根,然后依靠外面的因缘,再加上我的起心动念,这三种因缘具足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外面的世界,这个叫作触。

比如说婴儿,他在胎中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然后出来的时候,依靠他的眼根,外面的事物,他的起心动念,他就已经见到一些从未见过的事情,这个就叫做触。所以他这里的触,十二缘起当中的有些名词解释的时候,我们大家也应该灵活使用,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就是所谓的触,所谓的识处。

这里的识处并不是十二缘起里面的识,这里指的是眼识、鼻识等等。这里所讲的六触,意思就是六识。六识肯定已经见到了外境,比如说所谓的耳识,它肯定是听到声音以后才可以安立的。

下面还继续讲六触的本体。六触的本体以后,依靠六触而产生受。下面就要讲这个。

情尘以及识,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触,由触而生受。

这个再三地讲它的本体,实际上这个颂词跟前面的颂词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按照藏文确实也是这样理解。这里的“情”是根的意思,“尘”是外面的境的意思,“识”指的是作意。

我是这样想的,前面的颂词是专门以眼根为例来宣讲的,比如说眼根和外面的色法、看色法的作意,这三者因缘具足的话,产生了眼识,这就是在所有六触当中专门把眼识拿出来进行分析的。下面是一种总结性的,所谓的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所谓的触以总结性来讲的话,这里“情”是六种根,“尘”是六种境,“识”是六种根都需要六种作意,(当然六种六种的话,三六一十八种,已经有这么多,但是我们不说全部吧),这里是根和境和识(作意),这三者和合的时候就可以产生触。所以它是一种总结性的,前面那个应该是有一个中间分析,分析过后有一种比喻的方式,比如说以眼根为例而讲。然后下面就是说“总而言之”呢,龙猛菩萨说总而言之是什么?所谓的“触”的本体是什么呢?麦彭仁波切讲义里面也说到底“触”的本体是什么?“触”是怎么样产生的?是这样讲的。果仁巴也是在他的讲义当中说所谓“触”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样呢?

如果我们没有在颂词上面详细分析的话,有时候《中观根本慧论》确实有点里面全部相同一样,“为什么这样啊?这两个不是前面后面都是相同吗?”有这种感觉,但实际上不是相同的。

这里是情、尘以及识,三者和合产生触。比如说,我们前面是以眼识为例的,那么除了眼识以外的还有其他五种识,每一个都可以这样举例,它的对境、它的根、它的作意,这三者因缘聚合的时候才可以产生触,意思就是产生你的眼识、鼻识、耳识等等,这六种识可以产生。刚才我们不是讲了吗?经部宗认为依靠自己的根见到外境就是所谓的触。所谓触的含义应该是这样解释的。

当然,按照有部宗的观点,有部从一个众生开始入胎,没有入胎是前世,然后入胎,入胎一直到整个生长的过程当中,最后他死亡,死亡以后转生到后世,它整个十二缘起的流转在三生当中是这样安立的。如果这样安立的话,这个当然是孩童时代的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经历、一个阶段,称之为触。

“由触而生受”,下面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七个,就是讲受。所谓的受就是依靠这种感触。因为他见到了以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受,众生相续当中有各种的习气,比如说,刚才也讲了,我看见柱子是依靠三种因缘——我的眼根、我的作意、还有外面红色的柱子。

可能以后我那个讲记里面全部是红色的柱子,是不是?因为前面有一个红色的柱子,就是怪它!(众笑)有时候有些讲记里面好像有针对性的当时的有些情节,后来看起来好像很亲切一样的。我看宣化上人讲《华严经》的时候的有一些讲记,我看了以后,他说“我们这个万佛城什么什么,我们在什么什么……”,他好像在那里面“我今天看见了什么人,然后跟他说话的时候什么什么”,当时说话的场面就好像浮现在眼前,有这种感觉。

但是如果这个讲记里面有这样的话,那整天都是有一个红色的柱子,现在我应该用这个茶杯来说,每天都形影不离的,可是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茶杯,这个不用的话好像不太好。

所以这个茶杯来说,首先我已经见到了它,见到它过后在我的相续当中产生一种感受,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也许我的相续当中这个茶杯对我很亲切,然后我就产生了一种乐受;也许我看见这个茶杯的时候,我就很讨厌它,然后就生起痛苦的这种心;也许无所谓的,反正也不起乐的感受,也不起苦的感受,有种等舍。这就是所谓的受。所谓的受应该这样安立的。

一般来讲小乘有部宗,我忘了《俱舍论》里面是怎么讲的,一般来讲他所谓的受,可能孩童有这种受觉吧,从大概两岁左右吧,一直到成年之前(这个年龄你们再看一下,不一定是对的)。比如说孩童的话,他不知取舍,但是他有这种感受:他有乐的感受,比如说火接触到他的身体的时候,他有痛苦的感受;然后他吃到一点好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不哭,有乐的感受。苦和乐的感受可以以年龄来分的,这个就称之为受。受是这样安立的。

己二、(能成因果)分二:一、能成之因;二、所成之果。

庚一、(能成之因):

以受生渴爱,因受生爱故。

有了受以后,它就产生了爱,这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第八个——所谓爱的这种支。

那么所谓爱的这种支到底是什么样呢?比如说我看见茶杯,在我的相续中生起了不愿意舍弃它,一种快乐的感受,我不愿意舍弃它,这也是一种爱受。

如果觉得这个对我来讲有点苦受,我愿意把这种苦受排除,这样的一种爱,我愿意把它抛开。比如说,有些特别捣乱的道友“哎,这个人早一点离开多好啊,整天都是在里面”,“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啊?每天都是这样的!”这个叫作抛开的一种爱。然后等舍,就是比较平和的一种爱。这个称之为爱。这是下面麦彭仁波切的讲义当中也是有的,就是爱受。

爱受,一般小乘里面,《俱舍论自释》里面也讲了吧,能作不净行一直到圆满享受所有的妙欲,这整个过程称之为爱。爱的这个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现在的十几岁一直到中年人,在这个之间叫做爱。

按照经部宗的观点,它并不是这样讲的。凡是享受贪嗔痴的爱受,愿意享受,所有的贪嗔痴的执著,全部就是爱。因为你不愿意得到的外境,以嗔恨心想抛开它,愿意得到的东西以贪心想接受,有这样的欲望。还有不是生嗔恨心和贪心的对境又以愚痴心来摄持,这个过程按照经部的观点,依靠三毒而爱求的心就称之为爱。他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这个是由受产生爱。因为爱是依靠受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这个感受的话,那就根本不可能产生爱。比如说首先你没有看见外境的话,不可能生任何烦恼,不可能生感受,乐也不会产生的,痛苦也不会产生的。有了乐和痛苦的话,对痛苦不愿意接触,对快乐愿意接触的爱会产生的。所谓的爱,意思就是说我们想把所有的痛苦抛开,所有的快乐想得到的,这样的希求就称之为爱。

十二缘起里面每一个字的含义还是比较重要的。平时我们所谓的爱,所谓的受,也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比如说感受的受,按照《俱舍论》里面的三种受的解释方法来解释的话完全是可以的。爱有时候也可能跟世间人理解不同,因为我们一般嗔恨心不叫爱吧,但是实际上嗔恨心也有一种爱。我刚才所说的那样,这个东西我不愿意看见的话,实际上不愿意的这一部分是抛开它违品的一种爱,这就是所谓的爱。世间人所谓的爱可能不是这样来理解的。

爱已经讲完了以后,下面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九个——取。取怎么样理解呢?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有了爱就有取,取有四种。这里取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刚才说,有了贪欲的话,所谓的取就是直接去行动,直接在他的实际行动——身口意当中行持,这个叫作取。

按照有部宗的观点,所谓的取是,比如说我们人已经成年了,在生活当中比如说搞生意啊或者发财或者是求他的毛利啊等等,整个生活的过程就称之为取,因为他直接投入到生活当中。比如说我们有些人说,“我们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现在家庭的什么事情让他管着吧,现在我们家有媳妇了,快乐的生活今天开始了!”等等,这样的话他的取已经开始了,他整个的享受生活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按照有部宗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取。

有四种取,我们以前也是讲过,包括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个应该比较清楚的。见取就是除了萨迦耶见和禁取见以外其他的三种见(《俱舍论》里面其他的三种见);戒禁取就是外道的各种各样的,比如说依靠五火、杀生,他认为是一种殊胜的持戒;我语取就是三界当中所有的我执。然后依靠四种取,有了取以后,有了这些见解。刚才所讲的这四种取,就是轮回的因,所以就产生有。

“因取故有有。”存在这个“有”。他后面这个“有”指的是什么呢?本来这个“有”有存在的意思;也有三有的意思,三有有果的三有和因的三有,这里应该是从因的角度来讲的。有了取,他就开始造业。比如说我们开始依靠有我执,有我取,有了我取的话,依靠我取,我也许造善业,也许造恶业,从业的角度来讲的,所以它是“有”的因。三有分因和果,他是从因的角度来讲的。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那么这样的有和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脱呢?我们依靠智慧把取的根本——这四种取,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原因,我语取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呢?我执不存在的缘故,如前面第八品和第九品里面所抉择的那样,所谓的我不存在的缘故,所谓的我语取不可能有。通过智慧剖析以后,所谓的取已经不存在了。所谓的取已经不存在的话,我如果不存在,那么我造的业(这里“有”讲的是业)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以这种方式的话,那么后有——它后面产生的果,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这一段刚才应该是按照果仁巴大师的科判,昨天的科判应该是从六处到最后受的本体(爱以上,爱不包括在里面)是昨天讲的“所引之果”里面。从今天所讲的受以上应该在“所引之果”当中。从“以受生渴爱”到现在“若取者不取”,如果取不存在,取是作为空性来抉择的话,则可以解脱。所谓的一切法无有有,所谓的三有不可能存在的,它后世的三有不可能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能成之因”。后面的部分是第二个问题“能成之果”。

这以上“能成之因”已经讲完了,能引和所引的因果都已经讲完了,大概介绍到这里。

十二缘起希望大家还是应该多翻一下,好像以前慈诚罗珠堪布那个讲记里面讲得广一点,印顺法师那个也稍微广一点,《显句论》、果仁巴和宗喀巴大师都特别略,讲得不广,但是按照以前《俱舍论》的教义和这两个相对照起来,还有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车疏》,这些里面都应该看一下。只不过你们可能是不看这些,整天都是求神通。除了这个以外,看这些经论,很重要的事情经常抛弃,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整天都是时间和钱就用在这方面。

下面我们把讲义读一下。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于六触。

(原译:名色增长故,因而生六入。其中后两句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缺漏,此处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补。)

【同样,一旦名色形成,其果法眼根等六处[入]也随之而产生。依靠六处而与六境[尘]和合,又继而产生了(六)触。】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触;

是故依名色,而生于识处。

(此偈颂在鸠摩罗什的译本中缺漏,此处依照藏文版本予以增补。)

【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里他就把所谓的触,首先是分别来讲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产生呢?

【以眼根为增上缘,以色法为所缘缘,以作意为等无间缘,并依靠受等遍行而产生了所谓“触”。】

【那么,什么又叫做触呢?】

【也就是说,触的等无间缘为作意,也即四名蕴。而眼根和外境色法,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种(增上)缘,与第二种(所缘)缘,则属于色蕴的范畴,依靠这三者,从而产生眼识。】

这是从眼识为例而宣讲的。如果我们详细分的话,光是把触这样单独安立也可以。

情尘以及识,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触,由触而生受。

以受生渴爱,因受生爱故。

(原译:情尘识和合,以生于六触;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爱。)

【其[触]本体是由眼根[情]、色法[尘]以及眼识三者和合,而判断出外境的悦意、不悦以及中庸(的心所),就称之为眼触。】

这里的眼识是指作意的眼识。

前面的眼识,实际上是想看见的作意,可能不是真正的眼识。但后面他们写的时候说是眼识。应该是依靠作意才产生了后面的眼触。这才是真正的眼识,这叫作是眼识。

【以判断外境的触,就会因悦意外境而产生快乐等诸受。其余的触、受[指耳、鼻、舌、身识,以及由耳识等所产生的乐受等等]也与此相同。】

【如果产生乐受,就会生起不离开乐受的渴爱;如果产生苦受,就会生起要脱离痛苦的渴爱;如果生起等舍,就会产生令其不退失的渴爱。这样以受为缘就产生了爱,因为以对外境的不同感受,可以产生相应之爱的缘故。】

因爱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一旦产生爱,就会以爱为缘而产生取。究竟有哪些取呢?所谓取,就是指欲取、见取、戒禁取与我语取四者。取就是由此而形成的。】

【一旦有了取,就会因为取而使业具有能力,取受者也就会流转于三有,“有”也就由此而形成了。】

有,就是造业具有能力。

“有”,它因方面、果方面两个方面都可以形成,这里主要是从因方面讲的。因为果是它的后有,后有是从生开始讲的,十二缘起后面的生实际上是所谓果的三有——果的有。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

【如果能以妙观察智而不依存于取受,则三有的本体也就不会产生。所以,一旦不存在取受,则就成为了解脱者,三有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