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42

第四十二课

思考题:

1、以什么样的推理能了知生死前后不成立?

2、以什么样的推理能了知生死同时不成立?

3、为什么说不能妄加生死存在之分别戏论?

4、如何以生死不成立之推理而了知其他万法皆为空性之理?

5、请以教证总结本品内容。

6、通过学习本品,如果所依的轮回不成立,那么所谓的我岂不是成了空中楼阁吗?

7、请写一篇探索轮回奥秘的短文。


今天开始讲《中观根本慧论》,现在正在讲“抉择人我空性”。

戊二、(抉择人我空性)分二:一、破人我之自性;二、破人我之能立。

己二、(破人我之能立)一、破人我之比喻;二、破人我之所依;三、破人我之能依。

第一个比喻已经讲完了,现在就是破人我的所依,也可以说,破人我的依靠处轮回不存在。

庚二(破人我之所依ー一观本际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ー、(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轮回自性成立;二、以此理类推他法。

壬一、(破轮回自性成立)分二:一、轮回前后中间不成立;二、生死前后同时不成立。

癸二、(生死前后同时不成立)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第一个“略说”昨天已经讲完了,现在就是“广说”。

子二、(广说)分二:一、生死非同时不成立;二、生死同时不成立。

丑ー、(生死非同时不成立)分二:一、先生后老死不成立。二、先老死后生不成立。

昨天已经对于轮回没有前际后际作了总破。关于轮回有没有前际后际的问题,也是我们平时在辩论场所中辩论的内容,在解释《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也有广说。

麦彭仁波切的讲义里面也讲了,我们应该理解在胜义中,轮回没有前、没有后、没有中间;在世俗中,按照显宗的观点来讲,轮回没有开头,但对个别的众生而言,轮回有结尾。

大家应该能想得起来,《中观四百论》中,圣天论师专门有这方面的教证,用种子来比喻,它没有开头,但是最后有一个结尾。

按照显宗的观点,轮回不会有终结。为什么?因为众生是无边无际的。如果众生有边,等到轮回中的众生灭尽,那么轮回就会有终结。但是,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轮回又怎么可能有终结?

然而,在《地藏经》里面讲到,地藏王菩萨的发愿和文殊菩萨的发愿一样广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又如何去解释?这个发愿主要是宣说菩萨们发心的量,并不是说地狱真的已经空了,或者轮回真实存在。当然,有些个别众生的业力现前的地狱,比如金刚地狱、无间地狱,因为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而使得地狱空的说法也是有的。

但是,整个地狱,整个轮回全部都空,有没有这样的事实?没有。那佛经里关于地狱空了才成佛的说法如何解释?比如释迦牟尼佛也曾经发愿:所有的众生没有度完之前,誓不成佛。这主要是为了宣讲菩萨发心量的广大,讲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应该这样理解。无垢光尊者在其他教言中,关于这个问题也有说明。

轮回无始无终,中间也没有,昨天已经略讲了这个道理。麦彭仁波切的科判里是“所依之轮回不成立”,“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也比较好懂。因此,圣者们的科判或者讲义里面的每一个字,大家还是深入地去研究,深入地去推测或者抉择。

中观的抉择相当重要。如果没有抉择,不可能平白无故,在自相续中出现中观所有的空性境界。一定要下一定的功夫去抉择。

寅一、(先生后老死不成立):

今天开始广讲,首先“先生后老死不成立”,怎么不成立?

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

生则无老死,不死而有生。

轮回中的众生或者其他任何万物的法,如果承认先有生,成长过程和逐渐衰败称为老,最后断了相续就是死。如果是这样,那么会有什么样的过失?就会有两大过失:生而没有老死,不死而有生。

为什么这样讲?先有生,然后有老死,一般的名言中来讲,这也是比较符合的。宣讲轮回痛苦的时候也讲到,在如幻如梦中,每一个众生都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先是感受生的痛苦,然后一步ー步地开始老,最后就是死亡的过程。

因此,先生然后有老死,这符合名言的规律。我们也没有破这一点,但是如果对方认为,所有的生死轮回真实存在,从实有的角度来讲,中观宗认为先有生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对方所谓的生存在的时候,老和死与生同时存在?还是同时不存在?

首先,从生和老死同时存在这个方面去观察,如果对方认为生和老死应该同时存在,那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谓的生就是刚刚出生,相续逐渐开始演变退化就是老,所谓的死就是断了相续,这三者完全相违,根本不可能同时成立。

对方又认为:如果不可能同时,那么非同时应该成立,就是先有生,然后有老死。中观宗驳斥:如果先有生,那它具不具足死?暂时不说老,因为人老了以后都是接近死,老死一直是连在一起的。先将生和死对照,老在中间也不会跑,可能生和死这样讲比较方便一点。生的前面有没有死?如果生的前面有死,你们的观点就可以成立。但是对方承许先有生,然后又承认死,如果这样,那就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宗喀巴大师在注疏里面讲,现实中有很多人能够回忆起前世,那肯定生前面有死。因此,生的前面无老死也不合理。

“不死而有生”从来都是没有死过,但是却有生,这完全不合理。这样一来,你这种生就成了无因的过失。而且你这种观点跟顺世外道没有什么差别,顺世外道也认为众生是突然出现的。前面就根本没有经过十二缘起中的死。

此外,按照《显句论》的观点,你这样的生是由不老的生所产生,因为它的本体不会死,也不会老,这样的生就已经变成了无为法。因为根本不会老,也不会死。这样的一个生要承认,那么从它的本质来讲,永远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有这种过失。这样一来,你们所谓的生在前面,老死在后面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生死同时或者生在前、死在后,这两种推理方法都不合理。这个已经讲完。

寅二、(先老死后生不成立):

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者。

不生有老死,无因岂能成?

若有人认为:先有老死后有生,这样合理吧?这也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如果老死前面没有生,就是承许了不生的老死,则老死就是无因的法。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生是老死的因,无生岂能有老死?若无生也有老死,那么无生的虚空也应存在老死,这显然不可能。

按照万法的自然规律,先应该有产生,然后这个过程变化,最后灭亡,是这样的。先有老死后有产生,就完全违背了世间名言的基本规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从来没有产生过的法,先有老,然后有死,再有产生的话,那这在世间名言中,也是不会承认。

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亦云:“有为法依生而灭。”就是依靠生而灭。《显句论》里引用佛经中的教证:“如是有为法,皆由因而生,生后趋向灭,此为诸法性。”一切有为法,全部是依靠因而产生,生完了以后就趋向毁灭,这是一切诸法的本性。因此,对方认为一切万法先毁灭再产生,这是完全不合理的。

我们还可以这样观察,如果先有老死,那么老和死,以及生这三个同时肯定不合理。既然同时不合理,那么这个老死的前面有生吗?如果有生,之前我们已经破了这一点。如果老死前面没有生,那到底这个法,是怎么死的呢?

我们表面上说,万法可能是别的法,其实把这个推理反过来,针对自己来观察的时候,我这个众生先产生,然后老死。众生在轮回中流转,生死也是轮回的异名。但是就像我们刚才前面所讲的一样,如果生的前面没有老死这个因,那么就已经成了外道的观点,不合理。

这样观察的时候,在非同时的情况下,我们的生和灭确实了不可得,只不过在众生的分别念面前,它就是这样存在。我们自己也认为,就是应该有生死存在,然而生死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道理可以从非同时的两个方面来观察。

丑二、(生死同时不成立)

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

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

“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生和老死这两个法,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共存。

如果对方认为二者可以共同存在,那么会有什么样的过失?

首先是“生时则有死”的过失。《显句论》中说:若生与死同时,则有光明和黑暗并存的过失。生和毁灭在性质上是完全相违的两个法,如果对方认为所谓的生和所谓的灭同时存在,那么光明和黑暗也应该共存;而一个人也可处于既生又死的状态,但这是无法成立的。因此,若生时有老死则有相违的过失。

第二个过失:“是二俱无因”,生老死皆成无因。除了顺世外道以外,凡具有正见者都认为:众生死后即成为中阴身,以中阴身而结生,结生之后则有了有情的新生。如果生和死同时,那么生的前面就不会有死,你这个生就会有无因的过失。

一般世间人们都认同,先生以后再死,那么生作为死的因也说得过去,比如说一个人出生以后,先是活着,最后就死了,这是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你所谓的生和死同时,这个死就成了无因,为什么?你的前面所谓的生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果前面经历过一个生,这又会和对方生死同时的说法相违。这样一来,你这里的生也变成了无因,死也是变成了无因,这个结论谁也不敢承认。

《显句论》中说:同时存在的生与老死,如牛角一般不相观待,这种观点非常低劣,在名言中也无法成立。

如果说这个人又生又死,这样的话根本不可能。或许有人会说:“有些小孩刚生下来就死了,这难道不是生死同时?”这是未经观察的语言。实际上生怎么会是死?生不是死、死不是生。如果生和死同时,有无因的过失、不观待的过失、还有互相相违的法同时存在的过失,就像阳光和黑暗同时存在,有许多的过失。所以,对方这样的观点也是完全不合理。

子三、(摄义)

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

我们前面通过略说和广说,尤其是在广说中,从同时和非同时的角度,非常详细地做了观察。所谓的生和死,同时也不存在,先后也不可能存在。

修理机器时,某个零件安装在上面、下面、中间都不行,那我们只能扔了它。同样的道理,所谓的生和死,死放在前面也不行,生放在前面也不行,生死同时也不行,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存在的方式?根本就没有。

麦彭仁波切说过,讲正理的人一定会信受真理;不讲真理的人则不接受任何理证,也不遵循任何轨道。所以,对于不讲正理的人而言,怎样胡言乱语都可以。然而只要是正直、讲正理的人,都应该信受无生老死、无轮回的道理。

“何故而戏论”,那为何还要戏论说有生老死?“戏论”主要是指分别戏论,我们分别有、分别无,然后就去执著生死和轮回应该存在,但这样根本不合理。为什么?因为所谓的生死,确确实实在本性上不存在。那你这样固执己见有什么用?根本就没有用。

很多人也可能有这种感觉:中观啥都破,全都破完了,什么都没有了。那天我在开头的时候说,中观很深,一般来讲只有大乘根基的人才能接受,如果是小乘根基或者是世间人,肯定难以接受:如果没有三世因果,轮回不存在,我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那行持善法有什么功德、断除恶业还有什么意义?

不要有这样的疑惑,如梦如幻的名言的确是存在的,但中观抉择的境界非常高,从万法的本体上来讲,万法皆不存在。

月称论师在《显句论》中说:对圣者而言,一切万法无有戏论,远离生死始终;凡夫愚童却一直认为存在生死始终,这完全是不符合真实的虚无缥缈的妄执。

月称论师说的非常真实。虽然圣者在轮回中,但是在他们的境界根本不会有任何染污。可是作为凡夫愚童,会有这种感觉:一会儿讲存在、一会儿讲单空,什么都不存在,啥都破完了,那我怎么办?一切万法的本体根本不存在,对于这个道理,圣者非常清楚,可是凡夫愚童却还是懵懵懂懂,根本不能了悟。圣者和愚者之间的差别也在这里。

当然在座的各位,若想一下子超凡入圣也非常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清楚:现在我们正处于迷惑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并不符合实际。就像一个犯人,如果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坏人,犯了很多法,所作所为都是错的,那他还有改正的机会;如果他自己连这一点都不承认,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全部是合理合法,那可能始终就不会有明白的时候。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由于服用了无明烦恼的毒药,导致现在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一种迷迷糊糊的显现。懂得了这个道理,通过各种方法,以闻思修行千方百计将自己的实执断掉。这方面一定要下功夫。

壬二、(以此理类推他法):

非但于轮回,本际不可得。

诸所有因果,及相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本际皆亦无。

不但是轮回的本际不可得,所有因与果,法相与事相,受及受者等所摄的一切法都了不可得。

这个颂词里面有两个一切法,但也可以吧,原来鸠摩罗什也是这样翻译的,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稍微可能次第有所改变。

“本际皆亦无”这个推理,大家应该都清楚,我们前面通过同时和非同时的方式来抉择,所谓的轮回不存在。接着又讲了生和老死无论是在彼此的前面还是后面、同时还是非同时,都不成立的道理。利用这种推理方法,其他的万法也可以此类推。比如说因果(种子为因,苗芽为果),不论是种子在苗芽之前或者苗芽之后的非同时,还是种子和苗芽同时,以这种方式来观察,也完全能破因果的存在。

又比如受者和受法,不论是受者不存在的受法在前面,还是受法不存在的受者在前面,这两种方式都不合理,受者和受法同时也不合理。同样的道理,还有在整个世间的能相和所相,能者和所者,能烧和所烧等等一切万法,通过这种推理方法,则可以推知一切法皆无本际。

当然利根者通达一法无常即可推知万法无常。比如当我们以“柱子是无常的,以所作性故”的推理,即可推知瓶子也是无常的,氆氇也是无常的,因为它们都共同有一个有为法的性质,而所有的有为法性质完全都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就可推知整个万法皆是无常。

空性的推理也是如此,比如这个瓶子是空性的,它是不生之故。依靠这种推理方式,可以推知包括瓶子,柱子等所有的万法也是空性的。比如我前面的这个经堂里红色的柱子已经抉择为空性,即可推知觉姆经堂里面那三百多个柱子,大昭寺经堂的柱子,还有青海、汉地、以及美国某个经堂里面的柱子,它们都是空性的。了知一法的空性,即可推知一切万法空性。

《中观四百论》有教证云:“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麦彭仁波切在其它论典比如《定解宝灯论》《中观庄严论》中也是有一些辩论:证一法空即证万法空,然而这只是利根者的行境,一般人难以做到。有些人因为具有大乘善知识以及前世的殊胜善根等因缘,当他证悟一法空性时,即可证悟一切法空性。

但是有些人,虽然道理上是这样的,但是他不一定通达。就像小乘对外境的观察,只停留在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上面,暂时无法证悟圆满法无我,否则小乘宗、唯识宗以及中观自续派就全部都变成了中观应成派。

辛二、(以教证总结):

清辩论师在他的注疏里面,也引用了《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不生不死,如是受想行识不生不死,若色受想行识无生无死,是名般若波罗蜜。复次极勇猛,如涅槃无际,一切法亦无际。’”

意思就是说色法实际上是无生灭的,同样的道理,五蕴全都没有生和灭。前面的生和灭是指轮回中的生死不存在,这里灭就是死的意思。生死不存在的道理在《般若波罗蜜经》中早就已经讲了。

宗喀巴大师和果仁巴大师在讲义里面引用了《宝云经》的教证:“妙转法轮时,本际也不生,自性涅槃法,怙主汝所说。”释迦牟尼佛妙转法轮的时候,“本际也不生”,本来寂灭也不会产生,自性本来都是涅槃的法;“怙主汝所说”,“汝”是您的意思,“怙主”指的是佛陀,佛陀您就是这样宣说的。

释迦牟尼佛广转般若法门的时候,已经宣说了这个道理,一切万法本来都是不生的,全部都与涅槃的自性无二无别。这样的狮吼声,唯有众生怙主您——释迦牟尼佛才能宣说。除了您以外整个世间上再有智慧的人,不管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也无法了知这个道理。当然世间中博士后是最顶峰,有的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人的智慧能与他相比,如果有的话,可以跟他辩论辩论。辩论什么啊?他也许是学生物的,学得整天都是杀兔子。

下面讲一下《中论释》的内容

己二、(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庚一、略说:

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因为没有前中后的缘故,所以轮回也不可能存在。轮回中的生老二者,无论是以先后次第,还是以同时的方式,其存在都是不合理的。】

庚二、广说:

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

生则无老死,不死而有生。

【为什么不合理呢?】

【因为如果先成立生,然后成立老死,这种(首先成立的)生就不具备老死,生也就成了恒常不灭的法;还有因为在此之前没有老死,也就是没有死而有生,这种生也就成了无因。】

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者。

不生有老死,无因岂能成?

【如果后成立生,先成立老死,也就成了类似于不具备生的老死,作为老死自身的因——生在之前并不存在,(老死)又怎么可能产生呢?绝不可能。】

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

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

【生与老死二者也不可能同时存在,否则就成了正在产生的时候也正在死亡,相违的此二者位于同时,则成了生死二者之前的因都不存在。相对于生而言的老死,与相对于老死而言的生在之前都不具备,则其二者就无需互相观待而成了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相互的因不必观待的缘故。】

庚三、摄义:

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

【既然生与老死无论以先后顺序,还是同时存在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妄加分别,创立出“生与老死存在”的胡言呢?】

原文中的“胡言”改为“戏论”比较合适:【怎么能妄加分别,创立出“生与老死存在”的戏论呢?】这里不是指语言,而是指执著,所以用戏论比较合适。

【这种立论是毫无道理的。】

己三、以此理亦可类推他法:

非但于轮回,本际不可得。

诸所有因果,及相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所有一切法,

如是一切法,本际皆亦无。

【不仅仅是所渭的“轮回”不存在本际,而且包括因与果、法相与事相、受以及受者、能知与所知等等在内的,其他具有互相观待关系的任何法,以及轮涅之量果、所量、计量单位等一切诸法,】

这里“轮涅”改为“轮回、涅槃”,“量果”改为“果量”。果量和所量在因明中有专门讲,通过比量推出来的最后结果,就叫做果量;所衡量的对境就叫做所量;计量指的是能量的意思。

【都不成立一者在之前成立的本际,以及同时共存的情况。】

同时不可能成立,非同时也不可能成立。

【成立观待关系的一切法,在胜义中其自性为空性,在世俗中也是如幻而成立。】

麦彭仁波切有些话特别关键,大家应该记住。因为我们上面所讲的这些法,在胜义中来讲应该这样破,在世俗中当然也是以如梦如幻的方式存在。

【(我们可以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如果因果以先后的次序而成立,)如果因在前面,不存在其能够安立的因;如果果在前面,也不存在之前产生果的因。如果(因果)于同时相互不观待而成立,则两者都成了无因。用以上的道理,也可以类推法相与事相等等一切观待之法。】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一观本际品释终


温馨提示:本听打稿仅供本班道友学习使用,请勿对外传播;因各种因素,听打稿难免有错误,应该配合录音来看文档,避免错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