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55

《中论广释》第五十五课

思考题:

1、所谓业的两种、三种、七种分类是怎样安立的?


为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下面继续宣讲《中观根本慧论》。


乙二、抉择宣说中观之见分三:一、宣说缘起特法;二、宣说缘起空性;三、证悟缘起之功德。

丙一、宣说缘起特法分三:一、宣说主要特法;二、宣说其他特法;三、断除太过。

丁二、宣说其他特法分五:一、抉择法我空性;二、抉择人我空性;三、抉择有实法为空性;四、抉择时间为空性;五、抉择轮回为空性。

戊三、抉择有实法为空性分二:一、破有实法之本体;二、破彼之能立。

己二、破彼之能立分三:一、破有实法之作用接触;二、破因缘之能生;三、破暂时缚解。

庚三、破暂时缚解分三:一、破轮回之本体;二、破彼能立之因果;三、宣说趋入真如之方便。

其中,“破轮回之本体”在十六品中己经讲完。现在是破轮回的能立,也就是说轮回所存在的因果的道理。

辛二、破彼能立之因果一观业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壬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二、对此进行观察而遮破。

癸一、宣说业果自性成立之宗分二:一、业之安立;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

子一、业之安立分四:一、宣说善业;二、宣说二种业;三、宣说三种业;四、宣说七种业。

昨天,第一个问题“宣说善业”和第二个问题“宣说二种业”已经讲完,“宣说善业”中,大家都知道,降伏自己的心、利益众生,还有慈悲心,这些是善法,这个就是今生来世果报的唯一的因。

昨天讲了,大圣者释迦牟尼佛说,所有的业可以包括在思业和思所生业这两种中。有关业的各种各样的差别相,在《俱舍论》或者《百业经》《三世因果差别经》等等经典中有明显宣说。

今天讲第三个问题“宣说三种业”。佛陀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在其他的经典当中,也可以宣说三种业。今天讲这个问题。

丑三、宣说三种业

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

所从思生者,即是身口业。

佛陀在佛经中讲了一个是思业、一个是思生业或者思所作业。什么是思业,什么是思生业?所谓思业就是身口意中的意业。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管造什么样的善业或者恶业,都有一种意识或者动机。

比如听法的时候实际上是依靠耳根和上师的传讲,然后自己心里面记住,依靠身体各种各样的行为而造作善业。但是,在听法之前,依靠密宗仪轨发殊胜的清净心,或者是依靠显宗仪轨发起大乘菩提心,这样的发心实际上是一种意业,是心里面的一种业,在外面的行为上不一定表现出来。

每天早上传讲,缘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看得出来有些道友从外表上就是闭着眼睛,然后一切身语静下来,但实际上他当时在心里面发这个愿“我今天听法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不是为利益自己,只不过自己获得解脱是为众生的利益”,这种发心就是意业,也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面所说的思业。

《俱舍论释》云:“思业是指与意识相应并能起动对境身语现行的心所,因此属于意业。”所谓的思业在身口意三业中叫做意业,包括善业和恶业。不要把平时人们心里面的思维看作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我们发一个菩提心或者发一个密宗的清净心,这些都不要认为善根非常小,实际上这个善根相当大;心里面生起了嗔恨心、嫉妒心、竞争心,也不要认为没有罪过,这个罪过也相当大。

佛陀在佛经中,已经在业的分类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尤其《俱舍论》的第四品学得比较好的人,对业的种种差别和业的种种成熟的道理,应该没有任何困难。这叫做所谓的意业。这是第一个问题。

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思生业或思所作业。这个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我们造的身业和口业。当然,造十种善业和十种不善业的时候,也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讲。比如从听闻佛法的角度来讲,口业是指我们早上念诵《普贤行愿品》,早上发菩提心,全部是口造的善业;身体如理如法地从自己的家里到经堂里面,手里也是拿着转经轮,这些全部都是身体的业。

所以,希望道友们闻了法以后,有些行为不要违背佛法。为什么这么讲?比如就觉得心里面的观想很重要,对口里的念诵一点都不在乎。但实际上只是我们不明因果而已。如果真正明白因果,口里面的念诵并不是没有功德,而是有相当大的功德。因此,我们早上也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在前面的念诵上面。

我都经常想,我们早上念诵《开显解脱道》,如果一边念一边思维,真的每天早上身体和语言、还有心里的三个业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果只是喇嘛钦、喇嘛钦,心里却一点都不在意地这样念,口业肯定是有的,身业也肯定有。你坐在这里,手里拿着法本,这些都是身体的造作。语言的造作也肯定有,但是心里的这种不一定有。

如果对每一个道理像人身难得,求上师加持一定要在我的相续中生起人身难得的境界;念到寿命无常的时候,也是求上师加持。因为《开显解脱道》跟其他《前行引导文》的方法不同。麦彭仁波切通过窍诀,依靠唯一怙主上师,请您一定要加持我的相续中生起加行法门的各种境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每一个都是愿我的心相续当中生起来这样的加行的境界,我们身口意的三种业是在同时进行。

为什么有些人修行好?因为他每天都是用正知正念来摄持。比如念发心仪轨的时候,他真正能每天都是“为了一切众生要发菩提心”。但心口比较散乱的人偶尔能发一点菩提心,但每次这样就做不到。

即使金刚跏趺坐得很好、如如不动地闭着眼睛,但这些一方面也只是一种形象。真正的修行好不好,要看每天能不能观想,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是不是把今天所做的善根回向一切众生,这种发心的功德相当大。这样从实际的一堂课的角度来讲,六波罗蜜多也可以全部具足。

佛陀所说的身口意三种业,实际上刚才前面的思业就是刚开始心里发动的业,思所作业实际上就是表现在身体和语言上面的业。总的来讲,一个是以果的角度来讲的,一个是以因的角度来讲的。思业主要是指任何一个众生,他的意识是最根本的,这个是作为因的业;后面的两个就是果的名位,是果的业。

以上宣说了三种业。佛陀所宣说的有些经典当中,是思业和思生业,分两个方面讲。

下面宣说七种业,有两个偈颂。

丑四、宣说七种业

身业及口业,律仪非律仪,

及其余无表,亦善亦不善,

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法,能了诸业相。

这里讲了七种业,哪七种业?“身业和口业”二者全部是有表业,《俱舍论》里面讲的有表色的业,人的动机通过他的行为或者语言能表达出来,这个叫做有表业;“律仪和非律仪”,律仪就是别解脱受的戒律,非律仪就是受的恶戒,这两个叫做无表业;“余无表”以及“善和不善”称为中戒、中律仪,是属于其他的无表业。

刚才讲的律仪和非律仪也是无表业,有两种无表业。再下来就是其余的无表业,有善无表业和不善无表业,这个是中戒,称之为中律仪。

中律仪指的是什么?这里把中律仪用比喻说明了两种业;“从用生福德”就是从福德而生的中戒;然后“罪生”,罪业中所产生的中律仪,这样总共有六种;思是指思业而不是思所作业,加上思业总共有七种法。这七种法应该能了达所有的业相差别,所有的业相在七种业中可以包括,有部宗和佛教所有的从名言实相承认的角度来讲,在七种业中是可以包括的。

七种业包括身业和口业(身业和口业全部是有表业,有表业有两种)、律仪和非律仪(律仪和非律仪是无表业,无表业有两种)、中律仪包括善和不善也有两种(这样的话就是六种戒)、思业(后面的思业加上的话总共有七种业)。

全知果仁巴是这样算的,本来身有表业也有善业和不善业,律有表业也有善业和不善业,律仪全部是善业、没有不善业,非律仪全部是不善业、没有善业,再加上下面的中戒也有善和不善,这样的话,有时候是多了,有时候是少了,会有这种感觉。

但是果仁巴和很多讲义里算的时候,有表业有两种(身有表业和语有表业),无表业也有两种(一个是律仪,另一个是非律仪),中律仪就是善方面的律仪(善的中戒)和恶方面的律仪(恶的中戒),这样总共有六种,再加上前面的思业,已经有七种。七种业的算法是这样的。七种业的最后一个叫做思业,前面的六种业叫做思所作业。

我们也可以观察得出来,比如有表业就是身体和语言,依靠有表色而造的业就叫做有表业。有表色指的是什么?比如说人们心里面的动机通过他的语言和行为能表达。磕大头的时候,通过身体的各种行为,就知道心里面有对善法的恭敬心。有部宗认为这是一种色法,这叫做身有表色。语言的有表色,通过语言的表述也能知道心里有什么样的动机。

有表色包括善的有表色和恶的有表色。身体的有表色比如磕头、供佛等这些行为全部是善的有表色;杀生、拿着刀子害众生,或者做屠夫、妓女,从行为上可以表演出来,这是身体的恶业的有表色。

念诵咒语、念诵经典,这些都是语言的善的有表色,说一些绮语毀谤他人、以嫉妒心来说别人的过失,这是不善的语言的有表色。当然《俱舍》学得比较好一点,大家这些可能都清楚,什么叫做有表色、无表色。如果没有学过《俱舍》,可能就对于什么是有表色和无表色都不懂。

什么叫做无表色?外面看不出来内心的动机,但实际上按照有部宗所承认的内心中有一种色法。比如说比丘的相续中有戒体,有部宗认为这是一种色法,但是从外面的行为上根本看不出来,外面穿着法衣他也不一定有戒体,外面没有穿着法衣也不一定没有戒体。

就像我昨天举的例子一样,文革期间一些出家人表面上看起来穿着在家人的衣服,但是三衣一直没有离开,如果他的无表色的戒律在外面暴露出来了,他肯定是比丘,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外面表现。这是善方面的无表色的色法。

如果相续中乃至有生之年要当屠夫、妓女,他的相续中有非律仪的一种无表色,这个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但是他的相续中已经受持了有生之年造这种业。按照有部宗的观点,认为他的相续中也已经有了不善法的色法的实体存在,这个叫做非律仪。

中戒有善的无表色和不善的无表色两种。善的无表色,比如说对僧众供养经堂,在整个经堂没有毀坏之前,依靠经堂所造的这些善业对这个施主来讲,也是全部能得到,这是中律仪的无表色的一种善法。

如果对屠夫提供屠宰场,那么整个屠宰场所杀众生的业没有用尽之前,暂时一直在你的相续中获得了无表色的罪业,这个也是暂时的律仪的一种无表色。

以上所讲的问题就是《俱舍论》里面的有表色和无表色,还有我们前面所讲的中律仪也就是中戒这些问题也是有一个息息相关的道理,你们自己课后考虑的时候,如果实在不懂,还是要翻开《俱舍论》。

我昨天问五浊的时候,有两三个道友的表情还是不错的,看着好像是能回答,这些最基本的、简单的名言方面的道理,如果依靠《俱舍论》没有学懂,确实是有点麻烦。如果要精通名言法,那还是要学《俱舍论》;要精通胜义法,就学《中论》。

我们刚刚学完了,如果没有全部记住,也有点可惜。希望你们还是在现在刚学的时候,要预习和复习,可能心的相续中会熏染得比较稳固一点。否则,再过两三年以后,可能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对于所学过的这些道理反反复复地复习非常有必要,不然忘记了就很可惜。

这是我们刚才讲的七种业。业的安立已经讲完了。

子二、对此断除常断之理分二:一、对方发出常断之太过;二、对此回答而剖析。

丑一、对方发出常断之太过

谁是“对方”?我也看了很多讲义,里面有一些讲得不是特别明显,印顺法师讲这个是破斥,如果是破斥,可能科判上有一点问题。因为,“对方”认为业是常有的话是不对的,不常的话也不对,对方给有部宗发太过的时候,有实宗里面的经部宗、有部宗也作了回答。下面这几个问题全部讲的是这个道理。但是首先我们知道对方是怎样发的太过。

业住至受报,是业即为常,

若灭即无常,云何生果报?

对方应该是有实宗的对手,不是中观的对手。中观最后是把包括有部宗和经部宗所有的观点全部一并破斥。

在经部宗和有部宗面前出现一个他宗,对方针对业产生果发出了常断之太过,然后,经部宗站起来辩驳,接着有部宗的论师们开始辩论,最后中观宗再把有部宗和经部宗的观点就全部破掉。

所以,我们这个科判相当重要,尤其是第十七品里面的科判分得比较细,而且内容也比较多,不像前面的几品。希望你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关键性的问题和一些科判的重要部分抓住。否则我们闻思半天,到底这是谁的观点都不太清楚,恐怕就很困难。

对方刚才说了所谓的业常住的太过,《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比如我今天造了一个业,再过了一百年以后才成熟,那么这个业从今天到一百年之间的本体不损害。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业已经变为常有。

我们平时也可能这样想,我们所作的业是不是一点都不毀灭而存在?如果一点也不会毀灭而存在,那么这个业不就是常有了?我们以前也讲过什么叫常和断:以前存在的,以后一直不毀灭就叫做常有;以前存在的,以后已经不存在就叫断灭。比如今天杀一个牦牛,杀业暂时不成熟,再过一百年的时候才成熟,那么中间这个业是不是已经成了常住?如果成了常住,那么就有了常有的过失。这是对方给我们发出的一个太过。

还有一个太过,“若灭即无常”,如果今天所造的业,第二刹那间的时候不存在,它的本性已经毀灭,那么有什么样的过失?“云何生果报”,那么不应该产生果报。因为我刚才杀牦牛的业马上都已经灭了,第二刹那间的时候,我刚才造的业根本不存在,那么以后这个果报怎么会产生?如果以后要产生一个果报,那这个果报难道不是无因中产生?我们下面回答的方式比较多。

对方给我们发出这样的太过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回答,希望大家应该想一想,这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胜义中所谓的业不存在,但在世俗中业因果如何安立这个问题上,不管是站在有部和经部的观点,还是站在中观的观点上,一定要有很好的说服力。

否则当别人发出这样的太过——如果业一直存在那么就会有常有的过失,业因果不存在又会有已经断灭的过失,那业究竟是怎么成熟的?可能很多人在遇到这个关键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是不能回答。这样是不合理的。我想今天还是给大家留一个时间,好好地思维一下,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肯定要承认业因果存在,那存在的方式是怎么样安立的,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键。希望大家今天应该好好地思维。

下面在讲义上给大家讲一遍,明天再讲怎样回答上述问题。

对于业因果,《俱舍论》的第四品和《中论》的第十七品基本上相同,《俱舍论》的第四品中主要讲业因果在名言中如何存在以及分类;《中论》十七品里面主要讲对方是怎么样承认的、有部宗和经部宗安立因果的最好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宣说以后,中观站在中观理的角度来开始剖析,分析他们的道理。

为了进一步对业因果生起坚定的信心,尤其你们心思主要应该放在第十七品。我讲每一品的时候,虽然表面上让你们觉得人无我觉得很重要,法无我也很重要,《观去来品》也是很重要,《观因缘品》也是非常重要,但实际上确实都很重要。很多人对佛教的基本道理都不懂,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剖析这些问题,很多佛教徒是一窍不通,所以我觉得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掌握。

下面我们开始讲讲义里面的道理。

辛二、广说分别之相

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

所从思生者,即是身口业。

【(业的种类可以划分为:)】

这一段实际上是下面讲七种业的旁述,但这个在颂词中已经加在这里。我想了想,可能到时候把这一段拿到下面,藏文里面确实是这样的。但藏文上面把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后来整理的时候可能没有好好地校对,上下都有点错乱。本来这个就是讲身口意三种业的时候,但是身口意三种业下面的那一段,就主要解释这个颂词的内容,中间大篇幅的这一段就是讲下面的七种业。下面讲七种业,到时候可能把这个作个注释然后换到下面的旁述中。不然一下子就这样解释,好像跟前面的颂文没有任何关系的感觉。

【言说表明善与不善语言词句的语有表色业,】

善和不善,刚オ这些都己经讲了,这是语有表业。

【与善与不善身体行为的身体有表色业两种有表色业;】

有表色有两种,它这里面的善和不善都包括了。如果详细分这个都是已经有四种业了。如果按四种业来算,下面的数目就已经超越了,所以这里身有表业和语有表业分两个,有表色业有两种。

【以及永不断除杀生等行为的非律仪无表色,】

就是无表色的业,这是一个。

【与永断恶行的律仪无表色】

别解脱戒一般都是在有生之年永远断除恶行的无表色。

【两种无表色业;处中律仪的无表色业也分为善与不善两种:】

在中律仪中分了善和不善两种。刚才身语中善和不善没有分开,那数目就多了。如果今天早上到明天早上之间受八关斋戒,这也是中律仪;如果从今天到明天之间杀生,这也是中恶戒。前一段时间学《俱舍论》的时候也有辩论。不过学《俱舍论》还是很快乐的,我们再学一次的话,恐怕《俱舍论》应该学得很好。

那第一种“善业”是指什么?

【第一种,是指在向僧众供奉庙宇等等之后,乃至(该善业之果的)福德受用尚未间断之间,属于该作者的善无表色业之相续就不会中断;】

这个是善业中业。我刚才讲了,如果给寺院供养僧众,那么这位施主在这个寺院没有毀坏之前,一直会得到依靠这个寺院所生的善报。这是中律仪的善。

【第二种,是指在建造杀生房屋之类的行为之后,乃至(该恶业之果的)非福德受用尚未间断之前,(属于该作者的)处中律仪不善无表色业就会始终存在。】

屠宰场没有毀灭之前,这里面杀了多少众生,作者全部有这种过失。我有时候想,不要说其他的众生,有时候这些做工的,他们心里面不一定对善法有恭敬心,但是有些工人也还是有福报方面的差别。我们学院里面这些工人为僧众修路、修厕所、修经堂,虽然他心里的发心有没有不知道,但听说还是有些工人,他们跟我说来学院两三个月都是一直没有间断课,这样造的善业很大。而且他所造的业,比如给僧众修公路,那么公路一直没有毀坏之前的有表善业,也可以叫做中律仪的业,这个功德不会损害。

如果工人到屠宰场,或者是修监狱,修一些养鱼场等等,那么这里面所杀害的众生也是在这个厂没有毁灭之前一直为他带来罪过。有时候他们可能不是特意的,但是与众生和三宝的突然的缘起也有一定的关系。

【加上前面所有(共计六种)业的等起,】

六种业的等起,全部算为一个。

【也就是使善与不善之业现前的行思之业共有七种业。】

行思这个指的是思业,因为后面的全部是思所作业,总共有七种。所以,我刚才说的是这一段实际上是下面宣说七种业里面的旁述语。下面的这一段就是解释上面的颂词。

【究竟什么样的业就是佛陀所说的“思业”呢?我们承许:所谓的“思业”,也就是指意业;究竟什么样的业,就是佛陀所说的“思已业”呢?】

《藏汉词典》里面也说是思已业。那天《俱舍论》里面是不是思所作业?昨天我查了一下思所作业。但思作业也可以。

【我们承许:所谓的“思已业”,也就是指如果没有思维,也就不可能成立,】

比如我这个身体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通过思维,也不可能进行。语言上面的业,如果你的思维和动机没有在前面,也不可能进行。所以叫做思已业。思在前面已经经过了。

【因的名称是以果而安立的身语之业。】

实际上是以因的名称来安立果。本来身体和语言不是思的业,但是它的因就是为思索,所以就叫做思已业。本来,我们这个语言也不是心,身体也不是心,但是语言和心发动的来源实际上就是思维,称为思所作业、思已业的原因就是这样。

【以上所讲的,就是以三门所造的三种业。】

下面就是讲七种业。

身业及口业,律仪非律仪,

及其余无表,亦善亦不善。

【语言(之有表色业),身体行为(之有表色业),加上不舍弃不善行为的“非律仪无表色业”,以及舍弃不善行为的“律仪无表色业”,】

包括别解脱戒等。

【都可以划分为(善与不善)两类。同样,在律仪无表色业与非律仪无表色业之外的】

刚才颂词里面对应的就是“其余”。

【处中律仪无表色业,也可以划分为善与不善两种。】

善和不善业两种指的是什么?就是下面所讲的:

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

这是刚才前面讲的中律仪的善和不善业两个。

及思为七法,能了诸业相。

【从享用而产生福德,以及如同从享用而产生福德的道理一样的,(从罪业而产生的)非福德,再加上行思一共有七种业。】

意思就是指刚才造经堂一样的福德和造杀宰场一样的非福德的两种业,再加上前面讲的思业,共有七种业。

【就是我们所承许的业分别相。】

【己二、对方避免常断边之理分二:一、设立辩论主题;二、宣说避免过失之答案。】

【庚一、设立辩论主题】

业住至受报,是业即为常,

若灭即无常,云何生果报?

【他宗有人兴论道:】

他宗,这里指和有实宗辩论的他宗。

【“倘若该业在果报尚未成熟之前,能够始终安住,该业就应成为恒常之业;倘若该业像种子被烧焦一样已经灭尽,则业果也应该像苗芽一样被灭尽,不可能有一星半点。】

它们的业果也不存在。

【既然如此,业果又怎么会产生呢?”】

种子烧完了以后,苗芽不可能存在,这样也已经堕入断灭的边。如果业常存在,就会有常有的过失;如果业不存在,那就已经堕入断灭的果。

【在观察直至业果成熟之前,作为因的业究竟是始终安住,还是并没有安住的有关争论方面,声闻乘部分承认相续存在的宗派[经部],】

这里指的是经部宗派。

【以及部分承认不失坏法存在的宗派[有部]认为:承认后一种答案就没有过失。】

他们认为,虽然是断灭,但是不会有不生灭的过失。虽然种子不可能常有存在,但是不会有这种过失。

【并罗列了下面各种理由来避免常断之过。】

下面也讲了很多的道理,我们下次再继续广说。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温馨提示:本听打稿仅供本班道友学习参考使用,请勿对外传播;因各种因素,听打稿难免有错误,应该配合录音来看文档,避免错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