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85

思考题:
1、起三毒的六种对境明明存在,怎么会是无自性、无所缘呢?
2、请根据《般若灯论释》及本品理证,分析并说明空而显现之理。
3、当你起烦恼时能否采用此等对治方法,为什么?

 


中论广释第八十五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中观根本慧论》第二十三品——颠倒品。

己二、破轮回相续之因——观颠倒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烦恼自性;二、破烦恼之能立。

辛一、破烦恼自性分二:一、总破三毒;二、别破三毒。

壬一、总破三毒分四:一、以缘起因而破;二、以无所依因而破;三、以无因之因而破;四、以无所缘因而破。 

昨天总破三毒已经用四个方面讲完了,也就是以缘起因而破、以无所依因而破、以无因之因而破和以无所缘而破。通过这四种推理已经破完了:所谓的烦恼,它是缘起性的缘故,没有自性;它没有所依的缘故,不可能有自性;它没有所缘的缘故,也不可能有自性;它没有因的缘故,不可能有自性。 

前面已经详详细细地讲了,众生的相续当中最可怕、最严重的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然而这三毒烦恼,只不过是因为众生在无始以来的串习当中没有真正地去掌握、观察,如果真正地去掌握观察它的本体,或者是它的来龙去脉,确实烦恼是得不到的。在观察的过程当中,逐渐全部会失去。这个问题昨天已经观察了。 

今天开始讲别破三毒。 

壬二、别破三毒分二:一、破贪嗔;二、破愚痴。

癸一、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不净;二、以此而破彼果。

子一、破因法净不净分二:一、以所依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这一品的科判和麦彭仁波切的科判,基本上大的分析比较相同。 所以了解科判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这个颂词到底包括在什么当中,到底具体用的是什么样的推理方法。这个问题应该讲得非常清楚。 

前面主要是总的方面来讲所谓的贪嗔痴不存在。今天的内容科判当中也非常明显,首先讲贪心和嗔心不成立,分因和果两方面讲。生贪心和生嗔心的因或者是可爱,或者是不可爱,首先抉择这两个因法不成立,因为生贪嗔痴的对境,或者是它的依处完全是虚妄的,如果是虚妄的,那我们相续当中就不会产生贪嗔痴。主要从因方面来抉择。 

丑一、以所依虚妄而破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从科判上我们知道,这是属于因法的清净和不清净不成立。相续当中生贪心和嗔心肯定有一个所依,依靠它而产生。但它的所依——生贪心嗔心的因,完全是虚妄的,从这个角度来讲。 

从字面上解释,就像幻化的人,或者是镜中的像一样,色声香味六种境上面根本不可能有清净和不清净,可爱和不可爱。从字面上解释,大家都应该懂,比较简单。 

就像幻化人,它的本质也是虚幻不实的,镜中的影像也是虚幻不实的,同样的道理,我们所看见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六种处,实际上和幻化的人和镜中的影像没有任何差别。 如果这样,从本质上有没有清净和不清净?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相续当中所生起的贪嗔的所依根本不可能存在。 

以前有很多幻化师,依靠木条、石子等各种各样的物品,通过不同的造作和意念和咒语,这样就显现各种各样的人,然后这个人显示打仗等等。这个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创造的机器人,还有电视电影里面所显现的这些人,完全都是通过机器的造作可以显现出来。表面上看起来电影里面所显现的这些人也有好看不好看,有些人看见电影里面的人,也生贪心,生嗔恨心,但实际上有没有?这个也根本不可能。 

同样,镜子当中也是依靠一些外境的因缘,然后显现一些丑人、美人等等。刚才讲了幻化的人不成立,镜中的像也不成立。这一点用比喻来说明,大家都比较好懂。确实是幻化的人没有自相,在外境上它的清净可爱或者是不清净可恶的本性都没有。 

我们认为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上应该有可爱或者不可爱的本质。但这种想法和说法完全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通过昨天的观察,实际上在外境上净和不净是没有的。没有的原因前面也讲了,下面也会继续叙述。所以真正的外境上根本不存在清净和不清净。 

如果外境上不存在清净和不清净,那所谓的贪心和嗔心就是完全认为外境清净可爱或不清净可恶,以这样的分别念为助缘,然后相续当中开始产生贪心和嗔心,这样一来它的本体也自然而然会消失。 

所以,中观的这种推理,不管是修无上大圆满还是学禅宗,学任何其他的宗派,这是最根本的。没有这样的一个前提,众生始终是在我和我所执的网当中不能摆脱出来。如果没有从我和我所执的网里面解脱出来,那别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根本算不上。 

我们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小乘佛法,一定要证悟人无我以后才能获得阿罗汉的果位。所以我们始终都是建立在一个实有牢固的我执的基础上,这样我们的修行一直是不能成立。所以佛教中最根本的就是无我空性。中观这么多的理论,每天都是推什么?就是想方设法一定要推翻我们相续当中如山般的我执。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那么这个我执推翻了以后要做什么?很多人认为我现在学佛的目的是成佛。那为什么要成佛?因为成佛就功德圆满,没有障碍,你看我们现在轮回当中很苦,所以成佛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这种想法完全搞错了。 

“我现在为什么学大乘佛法?就是我要成佛。”成佛有什么原因?“就是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功德圆满,自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去除。”这就是我的究竟目的,那这个目的完全搞错了。 

那我想成佛的目的都搞错了,哪里有正确的目的?作为大乘修行人,不管是学中观,还是学《宝性论》,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华智仁波切也是再三地讲了,就是要利益众生。如果没有断除我执,证悟空性,没有得到佛果,利益众生不能很圆满。 

比如我们在凡夫地的时候,虽然做布施,但布施的违品没有摧毁,还有吝啬心;虽然想持戒,但是持戒的违品没有断除,所以全部都变成相似的。和得地的菩萨六波罗蜜多相比较,我们现在所做的全部是相似的。但获得佛果的时候,依靠六度万行完全能利益众生。 

现在可能大多数人自己想成佛的目的都不一定有。尤其是汉地和一些以前没有受过佛教的教义的地方,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即生当中发财,这是最下等的;稍微好一点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成佛。成佛为什么?成佛就特别快乐! 

就像现在有些学生,为什么要读书?就是要当官,以后要工作、发财。如果没有读大学,以后就没有饭碗端。 

但我们学大乘佛法的目的是不是这样?是断除我执,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学中观也是这样,学前行也是这样,就是为了断除我执和我所执,否则根本不能成佛。但成佛是不是就已经可以了?并不是这样。 

我前段时间也讲过,如果是专门为了断除烦恼和障碍,你获得阿罗汉果位的时候特别快乐,自相续当中像现在我们这样的烦恼一点一滴也没有,贪心也没有,嗔心也没有,痴心也没有,什么烦恼都没有,那个时候都已经可以了,只学一个小乘佛教就可以。但是没有真正的大乘利益众生的发心不行。 

我们以后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也会知道,我们最后获得佛果不是最究竟的目的,最究竟的目的是利益众生。所以我们现在学中观,一方面自相续当中的贪心、痴心还是非常严重,一定要想尽办法,有时候以中观的方法,有时候以大圆满的方法对治,这非常重要。但是这个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如果目的没有搞清楚,比如说我获得佛果就是最主要的,但是你获得佛果不利益众生,那这样是不可能。所以要利益众生,佛陀的果位最殊胜。 

比如说从现在世间人的角度来说,我要为这些人服务,我光是一个老百姓可能不行的,我应该要当一个县长。当县长才能利益众生,那么他当县长的目的并不是自己发财,不是为了自己有吃有穿,生活过得非常快乐,而是为了给老百姓造福。那确实最后他的愿望会实现。 

所以我们利益众生和证悟空性,这两个一定要相结合,这个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现在每天为什么对中观这样闻思,一方面希望大家哪怕听一个小辅导,尽量能发心,什么样的发心?就是我获得佛果之后能完全利益众生。这个之前我所谓的利益众生也毕竟是带有一种虚假的成份在里面,所以最圆满的利益众生的方法就是得佛果。 

我刚才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学中观,一方面通过这种比喻,大家相似地证悟空性也不是特别困难,但是真正证悟空性,那应该是获得一地菩萨以上。我们这里附近有些寺院的上师说,他们下面眷属里面一地菩萨的是多少多少,七地菩萨是多少多少,成佛果的有多少多少,有具体的数目。如果真正是这样,大家都非常快乐。今天一地菩萨全部过来给我讲考,明天七地菩萨全部过来,后来得佛果的人过来,但也许“一地菩萨”都讲不来中观、前行,那有点不好意思。这样说起来大家都可能是比较舒服,比较快乐,下面的人也觉得我肯定是一地菩萨,不过学一学《入中论》,最后一地菩萨的功德都没有。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里面就开始专门批评这些人,已经地道圆满但没有功德的这种,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我想我们学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特别高,如果一点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那你在积累资粮、学习中观等很多方面会受一定的影响。 

呵呵,今天可能“佛陀”比较少一点,“八地菩萨”稍微多一点......听说有些地方分念经钱的时候,比如说圣者们一个月得三百元钱,凡夫人得一百元。一方面有些上师们的行为我们也不可揣度,但有时候真正学中观,显宗密宗,尤其是密宗应该是依靠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和《四心滴》来衡量,确实尤其是大圆满的四步境界也不是特别容易。在《上师心滴》里面怎么说大家都可能有印象。 

有时候自己还是应该掌握自己的境界,我们学院也是有个别人到附近去住几天,然后回来的时候认为是“现在我不用到凡夫的群体当中,我已经是圣者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凡夫看来,确实是有点看不惯。原来你在这里的时候,确实是跟我们一样的一个凡夫人,然后去三四天以后变成这样的圣者,一方面非常随喜,“就一两个月回来就得圣者了,当然和我们格格不入也是情有可原,我们非常随喜。”有时候凡夫的分别念,习气特别重,观不起清净的信心,但这个应该是怪自己,不怪你们圣者。 

下面第二个问题:

丑二、以互相观待而破分二:一、清净可爱不成立;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寅一、清净可爱不成立

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是故无有净。 

“不因于不净”,这个因是观待的意思。因为清净一定要观待不清净,如果没有观待不清净,则不可能有清净。为什么?“因不净有净”,观待了不清净才有清净。 

所谓的清净可爱,一定要观待不清净不可爱的东西,否则所谓的清净可爱在这个世界上是找不到的。为什么?它是一定要观待不清净而安立的缘故。“是故无有净。”所以所谓的清净可爱在本体上是没有的。 

这里鸠摩罗什翻译的是净和不净,清辩论师的讲义翻译的是爱和不爱。从藏文的角度来讲,爱比较贴切。因为只是清净和不清净,有时候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只认为清净和爱比较起来还是有点轻重。我们认为可爱的对境和不可爱的对境,生贪心和生嗔心很容易区分。 

这里稍微广说,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清净不存在。怎么样不存在?如果我们知道所谓的清净不存在,那么依靠清净生起来的贪心就可以土崩瓦解,不可能存在。清净怎么不可能存在?因为不观待不清净的所谓的净不可能存在。 

全知果仁巴用一个比喻来这样讲的,比如说用瓶子来比喻,瓶子当中有金瓶、银瓶、铜瓶、瓦瓶四种。首先用银瓶来比喻,银瓶的清净可爱是不观待而安立的,还是观待而安立的?如果不观待而安立,那么这个银瓶比金瓶还可爱,比金瓶还珍贵,有这个过失。所以这个谁都不敢承认,这是第一个方案。

第二个方案,如果观待,那应该比自己不可爱、不珍贵的铜瓶来安立。为什么说银瓶清净可爱?因为比铜瓶好一点,所以它应该是清净的。那么铜瓶的不清净是观待什么?应该是观待银瓶本身,如果没有银瓶,铜瓶的不可爱不可能安立,如果铜瓶的不可爱没有安立,那么银瓶的可爱也没办法安立。 

这样的话,银瓶本身实际上跟铜瓶是有关系的,但是没有安立不清净之前,清净也不可能;清净没有安立,不清净也不可能,这样一直观待,最后变成无穷,非常难以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所以我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安立非常好,否则一些外境的东西以什么来安立它的美观、安立它的丑像?非常难以决定。 

这个稍微难懂一点。不观待不清净,所谓的清净不存在;所谓的清净一定要观待不清净而安立,所以不可能存在清净。清净不清净就是对境上的可爱和不可爱,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非常好的。 

刚才果仁巴的推断方式大家应该懂了吧?四个瓶子当中的银瓶观不观待?如果不观待而可以安立为可爱,那就比金瓶还可爱,还珍贵了,有这个过失;如果观待,银瓶的清净必须要观待铜瓶;然后铜瓶不清净,银瓶清净,铜瓶反过来应该观待银瓶。没有观待银瓶,铜瓶的不清净不能安立。铜瓶的不清净不能安立,银瓶的清净不能安立。它们之间互相观待,一个不成立,另一个就不成立。 

那天有个人说“你去不去经堂?”“我不去经堂。”“你不去我不去,我不去你不去。”最后两个都是没有去成。这也是观待。我当时想这个比喻举得不好,但也可以这样举。两个都不去不行,但是两个都万一去,观待是不是成立? 

大小也是这样的,如果大的不成立,小的不成立;小的不成立,大的也不成立。长短也是这样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衡量长短的单位,长和短根本不可能成立。所以《显句论》当中以长短来比喻。 

世间上很多人认为清净的可爱的东西是有的,但是这个只不过是观待众生的业感而言。像我们讲《定解宝灯论》时候,比如一碗水,人认为是清净可爱的对境,可以饮用;但是从天人来讲,就像脓血一样,他不能享用,他只能变成甘露才能享用;然后饿鬼对境的脓血我们根本不能饮用。这只不过是六道众生自己的业力现前而已,实际上在这上面真正的美和不美不存在。只不过有些以习气作怪,有些在外境上是根本没有的,外境上这些所谓的美,都是我们分别念假立而已。 

比如以前中国所承认的四大美女,虽然有些诗学家比喻成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当时别人说杨贵妃到花园里去,花都不好意思,我想是不是当天晚上打霜?不一定是她真正非常美;然后西施看水池里面的时候,鱼都不好意思,她长得特别美,鱼都沉到下面去了,但我们有时候看水池里的时候,鱼有点害怕就往下跑;月亮躲避在藏文和印度的诗学里特别多,因为这个人长得非常漂亮,月亮也有点不好意思,就跑到西山去了。其实月亮跑到西山去是自然规律,它不管看到美人、看到丑人、看到什么样的人,都肯定要躲到西山后面去。但实际上是不是有真正的美在她们身上,这也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当时也是看见这些人觉得非常丑,也有这种情况。 

我家里有一盆水仙花,早上放在玻璃房里,第二天我进玻璃房里的时候,太阳的光出来,水仙花就干了,好像全部都开始“不好意思”一样,然后我想我也是不是长得非常好?(众笑)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众生的业感,众生的业感面前,清净、不清净中间有很多的判断,但实际上真正是没有的。那么这样的境界是谁完全能证悟?慈诚罗珠堪布《中观根本慧论》的讲记里面也讲了,六道众生的各自不同的见解都不是很准确,最准确的所见就是佛陀的所见。这一点不管是六大外道本师,还是现在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不可能推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思维智慧不能到达佛的境地。就像射箭,有一公里的距离,有两个人来射箭,一个人射箭的力只能到过半公里,另一个人他完全能射到一公里,那么佛陀的智慧就像完全能射到一公里的这种射箭力量。 

所以一般的文学家和哲学诗学家,虽然对美、不美任何一些事情进行判断,但是他只有半公里的智慧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就再也过不去了。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在美和丑的方面有千千万万的论文。我们去年都专门问了一些裁定“世界小姐”的人(因为有机会和她们的一些老师接触)是怎么判断的?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相同的。他们说仅仅依靠外表也有点困难,应该要观察她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确实是以前的“中国四大美女”,现在比较公认的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仅仅是外境方面,南非人觉得这是特别美,我们认为这是非常丑的;如果北美洲人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们东方人也可能觉得非常丑。 

如果真正在外境上有一个美,谁都应该生贪心,谁都应该生欢喜之心,但确确实实是没有的。这样以后,对中观的真正的甚深意义通达无碍不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中观的甚深道理跟世人的观点,不管是佛教观,还是世界观,看法完全不相同。慈诚罗珠堪布举的例子很好,佛陀的智慧完全已经到达一公里的距离,我们的智慧,或者是像世间的不管是什么艺术家,什么样的人,他毕竟是住在凡夫地,他的智慧和观察能力非常有限,他所定出来的标准,和他所得出的结论都不是最究竟的。 

因此对外境不成立,一切都是众生业感现前,在这些方面,中观和唯识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修行人对佛陀的不共的智慧和不共的悲心应该会生起非常强烈的信心。这样对今生和来世确实有非常大的利益。 

我们不要认为对佛陀的不共智慧和悲心生起信心和一般对人生贪心和生欢喜心一样的,不是这样的。佛陀是非常不同的对境,对他哪怕是生一刹那的信心,那这个功德也是很大的,你们现在正在学习《释尊广传》,大家应该清楚。 

所以佛陀以他的智慧力来抉择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深深地知道,并不是口头上,在整个世界上,唯一通达万法究竟真相的就是佛陀。这一点大家应该深信不疑。讲佛陀的境界的时候大家都好像特别痛苦一样,讲世间的事情的时候就特别开心,为什么?呵呵,按理来讲应该讲佛陀的功德,对佛有信心的重要性,大家应该听得很开心。

寅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这里主要讲不清净、可恶的东西不成立,为什么?“不因于净相”,因也是观待的意思,如果没有观待清净的相,则不清净的相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因为有了净相才可以有不净相。清净和不清净完全是互相观待。“是故无不净。”所以没有不清净。 

我们世间认为有很多不清净的东西,但是这个不清净的东西也是我们的分别念而已。全知果仁巴的注释里,也是用瓶子来比喻。比如说和银瓶相比,铜瓶不清净。铜瓶的不清净是不观待而安立,还是观待而安立?如果不观待,那比瓦瓶还不清净,有这个过失,因为不观待的缘故。 

但这个理论你们不一定能记得住,如果特别灵活的人可以,中观的有些推理我想听一次两次可能不行,希望你们下面一定要每天所讲的四个颂词,四个颂词的推理方法如果没有搞懂,那我们太笨了,除了一些老年人。等会我们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还是讲了很多老年人糊里糊涂的状况,确实让你一定要精通中观,有点困难。 

但有些是年轻人,很多人可能也算是中年了,一般像格鲁派,最好的时候是二十五岁以下学因明,二十五岁以上学中观,这是最好的年龄。但我们这里二十五岁以下,很多人不要说没有学过因明,前行也没有学过。有些人现在已经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中观,才开始皈依佛门。所以这个规定可能也有点困难。 

不管怎么样,我刚才举的果仁巴的例子,讲不清净不存在。刚才四种瓶子当中,铜瓶的不清净,首先问你观不观待其他的法,如果不观待而可以安立它的不清净,那么它就比瓦瓶还不清净,不观待的缘故。但这是不可能的,从它的价值和质量上面,也不可能成立。 

如果你说观待,铜瓶的不清净是观待谁?是观待银瓶而安立。银瓶的清净是观待谁?铜瓶来安立。所以铜瓶和银瓶之间互相观待,一个不成立,另一个就不成立,这样一来,所谓的铜瓶的不清净永远也是不可能成立。有这个过失。

但是我想果仁巴这个比喻一方面好懂,但另一方面,我们把它规定为金瓶是最好的,银瓶是中等的,铜瓶是次等的,然后瓦瓶是最不好的,如果这样,好像是不是变成在外境上真的有珍贵、不珍贵的现象一样?长短这些全部是众生的分别念,以长和短来安立也非常容易。 

所谓的清净,或者是用人们的串习来安立,或者是用他的习气来安立,或者是用他的实执来安立。《释迦牟尼佛广传》中专门讲了一些丑陋的婆罗门,也是当时印度的社会状况来讲,这种人长得比较丑陋,然后后来的人们一看也说确实他是很丑陋。

法国写《悲惨世界》的雨果,他写了《巴黎圣母院》,里面专门讲了一个丑人。法王如意宝去巴黎的时候,因为巴黎非常多的教堂,当时因为那个书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准备去这个圣母院,后来没有去成,我都觉得有点遗憾。但法王一般是去佛教圣地,其他一些世间名声比较大的地方,老人家不太愿意去。“这些都是世人的说法而已,也没有什么可去的,而且去外道的教堂,是不是你想学外道啊?” 

雨果确实是写得非常生动,但是从文字上看有些人也觉得这个还是很美的,也不一定丑的。原来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世间人外面丑,不一定里面也是丑,布敦大师长得特别丑,但是内心很美,而且他对佛教的贡献也非常大,像《大藏经》的校对等等。 

当时上师也讲了,只不过是个别人的分别念,认为他是丑陋的,实际上不一定非常丑。以前诸葛亮的妻子也是听说是很丑,但是我觉得诸葛亮自己也不一定认为她特别丑。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美不美,应该是以自己的分别念安立。 

这两个颂词《中观根本慧论》讲记里面也用了其他的一些教义,还是讲得比较广,你们大家详细看。其他的比如说《显句论》、宗大师、青目论师的讲义都特别略,一两个字就过了。 

这是我们讲的不清净本质上是不成立的。现在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问题——以此而破彼果。因为前面把清净和不清净的两个因法已经破完了,下面讲它的果不成立。

子二、以此而破彼果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通过上面的观察,所谓的清净可爱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清净可爱的因不存在,那么依靠它的贪心怎么存在?就像《释量论》当中讲,所谓的贪心和嗔心随着功德和过失而产生,这个教证以前在《智慧品》讲义里引用过。 

所以所谓的贪心是认为这个好看、有功德而产生,如果和我们前面所抉择的一样,真正所谓的这个可爱在本质上是没有的(当然在众生自己面前显现可能是有的),这个成立了以后,怎么会产生贪心?贪心的因不存在,怎么会有它的果?具有可爱性质的这种贪心怎么会有? 

比如说种子没有,果不可能存在。《显句论》当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教证(不知道是佛经还是论典里的)——“我执生诸蕴,执彼皆虚妄”,我执生各种各样的蕴,执著它完全是虚妄的。“种子若虚假,彼果岂真实?”种子如果是虚假的,难道它的果真实? 

如果种子是假的,那么它生出来的果实有没有可能是真的?这个根本不可能有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这里讲,所谓的贪心的因是可爱清净,可爱清净完全是不成立,跟石女的儿子和天上的鲜花一样,那么它所生长出来的果怎么会有?如果没有果,我们众生以什么因缘而产生他相续当中的贪心?根本不应该产生。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我们刚才也讲了,众生生嗔恨心是因为看对境非常可恶,可是对境的本质上没有不可爱的成份。如果没有不可爱的成份,那么众生为什么要依靠这样的对境生嗔恨心? 

就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里面所讲的一样,最后真正证悟空性的时候,所嗔恨的对境,所生起的贪心的对境都是没有的,依靠这个对境根本不可能生嗔心,只不过是众生不懂这些道理,对他们生悲悯心,在世俗当中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每个众生通过自己的认真修行,应该对他生贪嗔痴的因抉择虚妄,然后它的果不可能产生。即使是生起这样的贪心和嗔心,实际上也是靠不住的。

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所讲的,如果你真正对大中观和大圆满有所了解,那不一定生烦恼。即使生烦恼,它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就像寒冬腊月的时候吹风非常厉害,但是到了春天,尤其是现在,我们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出门的时候,不戴帽子也可以,虽然有一点风,但是这个风不是特别明显寒冷。

所以我们现在通过中观、大圆满的推理能了解它的意义,不可能对贪嗔一点也不能损害。所以我们修行和闻思非常重要,大家应该把这个功德和利益想清楚。 

下面讲讲义:

《中论释》

庚二(分别而破)分二:一、遮破贪嗔;二、别破愚痴。

辛一(遮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与不净;二、破果法烦恼。

壬一(破因法净与不净)分二: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癸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

犹如幻化人, 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 何有净不净?

(原译: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犹如幻化的人以及镜中的影像一般,在虚幻的所依(六种)中,净与不净的相又怎么会实实在在地存在呢?连六种的自相都无法成立的缘故。】

癸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不因于不净, 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 是故无有净。

(此偈颂与下一偈颂在藏文版中顺序颠倒。)

【正是依靠不净,才能安立所谓的“净”。如果不观待观待处“不净”,则(观待的)此方——“净”,也不可能存在,如同长与短的安立一样。在能立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净”的本性也不应该存在,因为必须依靠不净方能安立(“净”)的缘故。】

不因于净相, 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 是故无不净。

【反之,正是依靠净,才能合理地安立所谓的“不净”。如果不观待“净”,所谓的“不净”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所谓的“不净”也不应该存在。]

壬二、破果法烦恼

若无有净者, 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 何由而有恚?

【作为颠倒之相的清净如果不存在,则依靠它而成立的贪欲又怎么能成立呢?同理,如果不存在不净,则嗔恚的存在又怎么能成立呢?不可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