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88

中论广释第八十八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中观根本慧论》第二十三品。

己二、破轮回相续之因——观颠倒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烦恼自性;二、破烦恼之能立。

辛一、破烦恼自性分二:一、总破三毒;二、别破三毒。

壬二、别破三毒分二:一、破贪嗔;二、破愚痴。

癸二、破愚痴分二:一、以理破颠倒;二、以此破成立之果。

子一、以理破颠倒分二:一、破颠倒非颠倒之差别;二、破执著者补特伽罗。

丑二、破执著者补特伽罗分二:一、总破补特伽罗;二、别破补特伽罗。

寅二、别破补特伽罗分四:一、过去未来颠倒者不成立;二、现在颠倒者不成立;三、 颠倒不生故无颠倒者;四、颠倒非颠倒相同。

卯四、颠倒非颠倒相同分二:一、颠倒不成立;二、非颠倒不成立。

辰二、非颠倒不成立

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

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人们都认为常乐我净是颠倒的,如果常乐我净实际存在,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颠倒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它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缘故,所谓的颠倒根本不可能成立。这个问题昨天已经讲了。

如果我、常、乐、净是不颠倒的,是实有的,那也不合理。也就是说,它的反方面——无常、苦、无我、不净实际上不可能成立。

“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如果对方认为对五蕴执著的所谓的我恒常不变,自己的刹那相续一直不变,自己的身体为主的一切有漏法为干净的,还有获得了我们世间有漏的受具认为是快乐的,所谓的常、乐、我、净是实有的,这不合理,前面已经讲了。

这里是讲实无,也就是无常、苦、不净、空,所谓的非颠倒。在名言当中来讲,无常也是合理的,无我也是合理的,空性也是合理的,痛苦也是合理的,不清净也是合理的。我们昨天前面讲的一样,《中观四百论》前面每一品就是要抉择无我、抉择空性、抉择无常。

那这是不是说常乐我净不成立,但无常无我空性成立?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是则亦应无”,这个不应该有,为什么不应该有?常和无常实际上从因明的角度来讲是互绝相违。常不可能无常,无常不可能常有,这两个不可能同体存在。另一个实际上是它的无实法。

有些相违像火和水一样,一个本体存在的时候,另一个本体完全排除,这个叫不并存相违;互绝相违如常和无常、蓝色和非蓝色,互绝相违的违品是无实法,不并存相违的违品不一定是无实法,但实际上这两个不可能同时存在,就像火和水的本体不可能同时存在一样。

常和无常的相违实际上也是观待而安立,如果违品不存在,相违的法也不可能存在。比如说蓝色不存在,非蓝色也不存在;柱子不存在,非柱子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常和无常应该互相观待。

清辩论师的讲义里面说这两个应该有因和果的关系,如果因不存在,果也绝对不可能存在。所以常乐我净不存在,昨天已经讲得很清楚。如果常乐我净不存在,观待它的无常、空性等也不存在。

为什么不存在?因为所观待的法不存在,能观待的法也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一来,常和无常互相依赖,痛苦和安乐也是互相依赖,就像长和短一样,如果没有长,短不可能存在;如果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乐,苦也是不存在,只不过在名言当中可以说轮回的本体是苦性,或者说所谓的人我不存在,无我的,在名言当中假立,这样是可以的。

但实际上在抉择一切万法的本体实相的时候,有没有苦是不存在的,乐是存在的?或者乐不存在,苦存在?常有不存在,无常存在?这不合情理,所以也不应该有。

这里月称论师《显句论》当中也讲了,麦彭仁波切后面也讲了,想获得解脱的人,一定要摒弃上面这八种边。想得到解脱,所谓的常乐我净四种边也不合理,无常、无我、不净、痛苦这四种边也要舍弃。我们在座的应该是希求解脱者。

当然,在名言当中无常观的功德也是相当大的,空性观的功德非常大的,在名言当中我们应该接受,但在真正抉择胜义的时候,这个也要抛弃。

名言当中观无常的功德,前段时间《大圆满前行》也讲了,哪怕是一刹那之间观无常的功德也相当大。还有观般若空性,从功德方面来讲,般若空性的功德相当大。现在闻思《中观》,读《般若经》《金刚经》的功德也相当大。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摄颂》中也是这样说的,整个像大山一样的舍利和一本《般若经》,哪一个功德大?像大山一样的舍利实际上不是我们所顶礼的对境,为什么?它就是般若空性中出的,所以我们给别人念一个偈颂功德也相当大。

有些人认为我们要帮助别人,给别人一点钱,给一点地位,或者是给一点安慰,别人认为“我在最痛苦的时候,这个人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他给我讲了很多安慰的话,所以我的恩人就是他。”还有些人说“我最困难的时候,他给我经济上的资助,他是我的恩人。”,但实际上我们按照《金刚经》的教证来解释,所有世界遍满七宝,布施给众生的功德、恩德不是很大的,但如果对任何一个人传讲四个带有空性意义的偈颂,功德完全超越前者。

有些人听到一个《中观四百论》或者《中论》的偈颂,会觉得这个没有什么的,只不过是给我讲过一遍。那个人给了我一百块钱,那个人真的是我永远也不会忘!我们特别愚痴,一个人给你讲了《般若经》你觉得无所谓,认为他也是给别人讲的,不是特别重视,但别人给了一点财物,你就觉得对自己恩德相当大。根据《金刚经》的观点,给别人讲不是很多的论典和经典,只是四句话的带有空性意义的偈颂,整个大地遍满七宝布施他的功德或者恩德根本比不上它。

所以有时候人确实非常愚痴,有功德和有恩德的根本不在乎,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却一直特别执著。

所以在名言当中当然是有这些功德,这个不能排除,但在胜义当中,我们抉择正见的境界的时候,所谓的无常、无我和空性,昨天我们说了,外道对常有的执著和内道对万法抉择为空性的执著,这两个在胜义抉择的正见当中没有任何差别。说到底可以这么说。

所以月称论师为什么说希求解脱者一定要抛弃这八种边?原因就是这样的。

这是第一个,不颠倒不成立。

子二、以此破成立之果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

前面说了所谓的常乐我净颠倒不存在,如果颠倒和非颠倒都不存在,那么众生相续当中的不能了知万法本来面目的无明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自然而然就灭了。

如果无明灭了,十二缘起当中的行、识一直到老死的其他的分支也一并灭尽。因为十二缘起当中,无明是一切烦恼和十二缘起的根本。如果无明没有了,心识等十一个缘起全部会灭。比如树根,如果它的根已经断了,那它的树叶、树花全部都不存在,同样的道理,无明灭,则十二缘起全部会灭。

月称论师在《显句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根据《四百论》的教义,就像一个人的身根灭了,其他诸根自然而然灭。同样的道理,凡是烦恼都带有无明性质,这个根本无明已经灭尽,那么其他所有的烦恼全部会灭尽。

在这里已经讲了修习中观的重要性,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众生无始以来依靠无明流转在轮回当中,如果我们通过闻思,通过观察,把无明的来龙去脉完全搞懂,最后知道所谓的无明的来源也根本不可能存在,就像虚空当中的鲜花一样。

只不过众生像具有眼翳者在空中看到毛发一样的,就显现了现在万事万物的法,这就是我们的无明愚痴所致,但无明愚痴的本体不成立。懂得这个道理,逐渐我们的相续当中已经撒下了空性的种子,不久的将来在轮回的黑暗当中会有解脱的机会。

全知果仁巴在《中论》讲义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对颠倒无明进行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灭除无明就能灭除轮回。

通过这样观察,有些是理论上知道,有些是在修行过程当中知道,所谓的无明虚而不实。这个道理非常明白以后,无明灭了,轮回就会灭。所以对自己将来的修学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闻思的结果也是这样。

大家在闻思修行过程当中有时候应该观想,看看众生现在整天都是迷迷糊糊地去执著,到底执著的是什么?我们所执著的全部是颠倒的,可是有成千上万的众生根本还不知道这一点。真是非常遗憾!

学习佛法的人当中也是,没有学习《中观根本慧论》的很多人,也可能整天口头上说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的这一句很多人喜欢重复,但实际上从他的理论上,从他的修行上能不能空?确实不能空,自己对这一点都没有明白也是非常遗憾。

所以现在希望你们修行人或者是任何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相续加以观察,看看佛经和论典里面所说的这些,自己的功德到了没有?如果没有到,自己本来是个凡夫人,即使在凡夫人当中也还是资粮道,小资粮道都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无伪的菩提心在自相续当中还没有生起,但却装作菩萨,装作大如来......

我们学习中观和其他论典的时候,一步一步地来,就像一个小孩,站都还站不起来的时候,却认为自己已经二三十岁,别人感觉是什么样的?

所以有些佛教的教义的功德和境界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而且并不是别人说说“你非常了不起,你现在真的已经成佛了,你是第八地菩萨、第七地菩萨”,第八地菩萨、第七地菩萨的功德是什么样的?大圆满第一步境界,第二步境界的功德是什么样的?自己什么都没有,光是别人说你是如何如何,自己也不能特别信。连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地位都没有,别人说你是国家总统,你很了不起,你自己也这样认为,这样想的话有没有必要?

所以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是一个凡夫人,而且只是一个刚开始发菩提心的人,别人吹捧你的时候,自己也是不应该认为我是如何如何。现在很多修行人对佛法不闻思,对教理不懂,听到别人说一地菩萨非常了不起,即生成就非常了不起,明心见性非常了不起,就开始认为“我昨天晚上观观自己的心,什么都得不到,这就是明心见性啊,那我今天不用什么因果,不用什么执著......”

这样确实不好,说不执著的非常多,有时候自己修不好,这一点我觉得情有可原,自己有时候生烦恼,对治不了,作为一个凡夫人谁都会有,但是自己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自己的境界非常高,对教理不精通就会导致这种后果,一定要注意。

我们刚才这里讲颠倒灭则无明灭,因为无明是依靠颠倒而产生的。我们昨天前面讲的贪心和嗔心也是对外境不认识,从而执著为清净和不清净而导致。无明则是因为认为外境是常有的、断的。无明可以从两方面讲,名言当中的无明是常乐我净而产生;从胜义的角度来讲,对无常的执著也是一种无明,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应该这样理解。

所以无明灭的缘故,行等一切灭亡,是这个意思。

辛二、破烦恼之能立分二:一、烦恼有自性不成立;二、烦恼无自性不成立。

壬一、烦恼有自性不成立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如果对方这样认为,烦恼应该是罪吧?如果烦恼没有,就像空中的鲜花一样,《显句论》里面这样说的,那我们去对治烦恼也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石女的儿子从来没有产生,我们要想今天发动一些军队来杀石女的儿子,如果本拉登本来不存在,我们要想找本拉登,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我们去找它、去对治它,有没有任何必要?对方提出这个问题。

所谓的烦恼肯定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修这么多空性法,这么多对治烦恼的法门有什么用?空中的鲜花根本没有存在过,然后对它勤作和保护也没有任何必要。对方如果提出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从两方面来进行解释。

所谓的烦恼有也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对治,谁也对治不了;如果所谓的烦恼不存在,也没有任何必要对治。

下面用两个问题来说明这个道理:第一个,如果烦恼的性质完全是实有的,谁也不能破,而且它是所属者,因为烦恼本体是存在的,而且它有一个主人存在。如果这样,因为烦恼本体也存在,它的具有者也存在,“谁能断其性”,谁有这个能力?因为它的本体一直存在,就像虚空不能遮障的属性一样,或者像无我的本性一样,可以这样比喻。

《显句论》里面说就像地水火风里面地大的本性,如果在名言当中真正实有,谁也不可能改变它的性质。比如说把地大的本体改为水,或者改为火,有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月称论师用名言当中不能改本性的比喻来破胜义的理。

名言当中地水火风每一个的本性应该是实有的,谁也没有能力改,谁也没有办法把地大改为火大、火大改为风大,没有这样的能力。同样的道理,如果所谓的烦恼,它的实性永远存在,它的主人也是存在,那么谁能断除它?谁也不能断除它,因为它具有这个性质,我们前面也讲过,如果它真正具有实性,那谁也不能改变。

再过一段时间讲《中观庄严论释》的时候,里面主要讲如果真正有实性就不能改变,这方面的推理比较多。为什么有时候众生看见这个人好看,有些众生觉得这个人不好看,有些众生又觉得这个人中等,就是因为这个人没有实性。如果有实性,一百个人看他,一百个人的眼识一模一样,不能有任何改变。如果有改变,比如说她作为对境,我看她好,他看她不好,那到底是好是正确的,还是不好是正确的?我们去争论的时候,她的本体上好也不存在,坏也不存在,所以这个法是没有性质的。

我很希望大家把《中观庄严论释》学得好一点。如果《中观庄严论释》学得好,因明和中观的最根本的推理和最根本的一些见解,一定会在每一个人的相续当中生起来。

那天我在深圳,有几个居士,他们里面有些人特别好学,他们当时说:“您把您以前翻译过的所有的书里面,而且是释迦牟尼佛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好的一本书推荐给我,我工作特别忙,很多的书看不了,你也知道我是那么聪明的人,我应该看理论性比较强一点,带有修行的这样一部论典。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别人写的,和您翻译的,但是我还是特别喜欢,想专门研究一本书。”

当时我刚翻译完《中观庄严论释》,里面的很多道理觉得特别殊胜,然后我就说:“你这样聪明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中观庄严论释》,再过两三个月我问问你里面的道理。”

当时可能有两三个居士还是不错的,我心里面确实是这样想的,如果把因明和中观打好基础,《中观庄严论释》是麦彭仁波切亲口说的教言,里面有很多像刚才一样的推理。如果认为是实有,那以什么方式来推断?最后所谓的实有在万法的本体上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性质,它不能改变的,只要有改变,只要有不同的幻觉,那就说明这个法不实有,很多方面讲得非常殊胜。所以到时候最好不要出现任何违缘,大家一起把《中观庄严论释》好好修行。

这里刚才讲了,如果这个法的性质存在,不能改变的,谁能断它?谁也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因为诸法完全不存在,那烦恼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实有的本性。

壬二、烦恼无自性不成立

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

反过来说,所谓的烦恼的本体是虚妄不实的,而且它也不属于哪一个主人,没有所属者,那么怎么断?没有办法断。

《显句论》里面比喻成火没有寒冷的本性,同样的道理,所谓的烦恼,其本体一点也不存在,那我们以什么方式来断它?根本不可能断。谁有能力断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不存在的东西还要断,那石女儿子的脖子,我用刀来砍断,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的。我砍了兔角以后,把兔角做成一个烟斗,现在不准抽烟,里面可以放盐巴、味精,这也根本不合理。

但宗喀巴大师说,本来所断也不存在,无自性的对治在这里极其合理。因为所断不存在,一切都是虚幻的,这是《入行论·智慧品》中也是有的。这种无有自性的能对治和所对治非常合理,但是在这里是要破除对方观点的角度而言,对对方承认一个实有的观点而发太过:你所谓的烦恼是实有还是无实有,实有的话不可断,它是实有的缘故;无实有也不可断,它根本不存在的缘故。那么你要断什么?以这样发太过的方式来安立,并不是真正名言当中也不承认烦恼。

庚二、以教证总结

下面这一品以教证来总结。清辩论师的讲义当中也讲了,还有《金光明女经》里面也讲了一些。《显句论》和果仁巴的讲义里面也引用了一个《三摩地王经》的教证,但是这个比较长,我在这边也没有翻译。

宗喀巴大师的讲义里面引用了一个教证,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佛经里面说:“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果有人对不生不灭的法,认为不清净,认为无常,认为无我,认为痛苦,我说这些人非常愚痴, 误入歧途。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凡夫人不知嗔恨心,他就害怕嗔恨,想从嗔恨心中获得出离;凡夫人不知道贪心,对贪心害怕、生恐惧,想从贪心中获得出离;凡夫人不知痴心的本性,对痴心生恐惧,想从痴心中获得出离。”

这些都是佛经中的语言,下面阐述说,这些都没有任何必要,比如说我们看见虚幻不实的幻化的女人,对这个幻化的女人特别害怕,然后修不净观有没有必要?没有任何必要。

下面宗喀巴大师也是这样讲,比如说我们看见幻化的敌人,对幻化的敌人非常害怕,对他修悲心有没有必要?这个当然是最了义的经典的角度来抉择的时候也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名言当中观不净观,观悲心,但从胜义的角度来讲,所谓的观不净观也实际上是一种执著,这个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必要,刚才宗喀巴大师所比喻的一样。

所以最后这样的大乘了义经典来抉择,所谓的我们前面所讲的八种边,全部一并断除。抉择胜义空性的时候,前面讲的常乐我净和它们的违品四种边,总共八种边:颠倒的四种边和名言当中不颠倒的四种边,全部是颠倒的。在这里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以前有一个上师说“在胜义当中因果就是不存在,有什么不敢说的。”然后他在下面说“嗡班杂萨埵吽!”

抉择胜义正见的时候,也并没有说名言当中因果不存在、轮回不存在、佛陀不存在,没有这样象顺世外道一样破除。但中观的教义非常深,一般没有智慧的人也有可能误入歧途。刚开始的时候就认为什么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也讲过好几次,不用在这里重复。

总的来讲,上面所讲的八种边——四种颠倒和四种非颠倒根本不可能存在,有什么不敢说的?我不用念“嗡班杂萨埵吽!”,因为如果《般若经》要念“嗡班杂萨埵吽!”,龙猛菩萨也该念了,月称菩萨也该念了,因为都是这样抉择的,我们只是重复他们的语言。

抉择胜义谛的过程中,确实一切都不存在。虽然法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人的境界到了没有?这个还是很重要的。《大圆满前行》中也说了,法是大圆满,但是人是不是大圆满的性质?人没有跟上法,你不能说“我是大圆满的修行人”,因为你还没有跟上它,你还不算是大圆满的修行人,你都没有出离心,那就连小乘的修行人也算不上。

有些人说:“我不是小乘修行人,那个层次太低了!”小乘修行人相续当中对整个轮回肯定有非常厌离的感觉,所以真正变成一个小乘修行人倒是非常好。

但是我们藏地和汉地的有些修行人,说他是小乘修行人,他不高兴,然后说他是显宗大乘修行人,他也不高兴,一定要给他说是“大圆满的修行人”,他才高兴。但是大圆满是非常了不起的法,可是我们人跟上没有?这个大家应该需要思维。好,今天讲到这里。

《中论释》

若我常乐净, 而实无有者。

无常苦不净, 是则亦应无。

【如果所谓的“常、乐、我、净”不是实有存在的,也即所遮遣的法都不存在,那么用以遮遣这些法的无我、不净、无常以及痛苦,也因为不存在违品与观待处的缘故,所以也不会存在。诸如此类的分别妄念,都如同我执一般(不存在)。因此,作为希求解脱者,应当将八种颠倒彻底摒弃。】

无常、无我、空性这些都是抉择最究竟的时候说是八种颠倒,没有什么不敢的。这是月称论师的话,这个大家应该记住。

壬二、以破成立之果

如是颠倒灭, 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 诸行等亦灭。

【这样一来,因为非理执著的颠倒已经破灭的缘故,所以颠倒的果法——无明也就相应而破灭;既然无明已经破灭,则诸行等直至老死之法也必将以破灭而告终。】

己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若烦恼性实, 而有所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既然所破的无明不存在,又怎么去破呢?就像在虚空中本来就不存在荆棘,则谁也无法去将其砍除的道理一样。】

它自己本体空性,那就没有必要去对治。

【如果对方提出:但无明的果法——烦恼却是存在的,既然如此,三有轮回又怎么会不成立呢?】

【这样的所断——烦恼,在胜义中是不存在的。如果烦恼存在,请问它是以自性而存在,还是以自性而不存在呢?】

【如果某些补特伽罗的烦恼,是以自性而实有存在的,则其自性就无法遮遣,因此,又怎么能断除呢?因为,又有谁能将存在的法断除呢?如同虚空无碍的法相无法断除一样。】

无碍是虚空的法相,这个谁也没办法断,这个是名言的法相,抉择胜义的时候也可以用,用这种比喻。

若烦恼虚妄, 无性无属者。

云何当可断, 谁能断无性?

【如果某些补特伽罗的烦恼,以自性而不存在,又怎么能言及所谓的“断除”呢?本来不存在的法,谁又能够断除呢?连所断都不存在的缘故。】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二十三观颠倒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