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90

中论广释第九十课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中观根本慧论》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

戊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观四谛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己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等观点。

庚一、宣说对方观点分六: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三、无有八果之过;四、无有三宝之过;五、无有因果之过;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昨天包括唯识宗在内的很多有实宗对中观派发太过:如果一切万法皆为空性,就有四谛不存在的过失、有境智慧不存在的过失、八种圣者不存在的过失、三宝不存在的过失,这以上已经讲完了,还有两个——无有因果的过失和无有世间名言的过失。

从第一品到第二十三品宣讲了一切万法为空性,从方方面面破斥了万法的实有存在的本性,有实宗不能接受(有实宗不是有部宗,后者是小乘中的一个宗派),他们对中观宗发出了以上的过失,下面讲因果不存在的过失。

辛五、无有因果之过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

既然一切万法皆为空性,空性已经毁坏了所有的因果,那因果属不属于万法?属于万法。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也应该空了,因果空就等于因果不存在。如果因和果不存在,世间所谓造福德和造罪业这样的善和恶也已经破完了。

我们世间认为造十种善业获得福报,转生于善趣的果位;如果造十种不善业,就会转生到三恶趣当中感受痛苦的果。但是一切万法为空性,因果就不存在,如果因果不存在,世间所谓的善恶都应该没有了,如果善恶没有,修行人每天造善业、断除恶业,这样有什么实义?没有什么实义。这样的话,你们中观派已经超出佛教徒的范围,佛教徒谁不承认造福德和远离罪恶?这是佛教徒公认的,但是你们如果说善恶全部不存在,一切万法是空性,就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从这方面来发太过。这是第五个问题。

下面第六个问题,无有世间名言的过失。

辛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通过以上的观点可以推出,一切万法皆为空性,也已经毁坏了世间一切世俗法。

意思就是说你们中观派如果承许一切皆为空性,没有一个本体存在,不仅是上面所讲的三宝、四谛、因果等等一切法不存在,而且我们世间基本的名言和基本的一些概念全部也已经毁坏。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们说一切万法都是空性,那万法当中也包括世间名言的法。比如《显句论》所说,我们平时世间人说吃饭、喝饮料,或者说“请坐、请过来、请出去”等等很多专用的名词和术语,这些就已经一概否认。佛经上说“世间人怎么承认,我也随顺世间而承认”,但是你们中观派把世间所有的名言都毁坏,这也非常不合理。对方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难。

这以上是宣说对方的观点。下面破他们的观点,分三个方面。

庚二、破彼等观点分三:一、他宗发太过的原因;二、自宗无有过失之理;三、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辛一、他宗发太过的原因分二:一、对方未通达空性之理;二、对方未通达二谛之理。

壬一、对方未通达空性之理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

因为刚才有实宗发了六个太过,下面我们站在中观的立场一一给他们答复。没有答复之前,首先说你们有实宗对我们中观发这些太过是情有可原的,我们非常理解。为什么?因为你们对空性的必要、空性的含义、空性的本体一窍不通。

但是你们所说的空性和我们所说的空性迥然不同,为什么?因为你们所说的空性只是一种单空的境界,我们所说的空性(从《中观根本慧论》开始到现在),并不是破一个边,所以我们自宗不会有任何过失。颂词主要表达这样的内容。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你们有实宗实在是不能了知空性的本体,也就是“空”“空因缘”,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空性的目的,空性的必要,讲空性的缘由。“及知于空义”,也不能了知空性的意义,“是故自生恼。”所以你们自己非常痛苦,经常认为佛教的这个宗派也不合理,那个宗派也不合理,自己给自己带来了无量的祸患和烦恼。

你们有实宗因为不懂空性的意义、空性的本体、空性的必要,给我们发出了这样的太过,但实际上你们如果详细观察,这是不应该的,只不过是你们自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已。

这里按照藏文的顺序,首先讲空性的必要,然后讲空性的本体,再讲空性的内涵。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在佛经当中讲空性?是有这个必要。前面《观我法品》中说:“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业和烦恼灭了才可以称之为解脱。(《中论密钥》:那么这种烦恼的本体并非实有,完全是戏论的体性,而这样的戏论唯有依靠空性才能破除。)

所以讲空性的必要是什么?所有的戏论,不管是有的戏论、无的戏论,还是二俱和非二俱的戏论,我们讲空性的时候全部要破掉,这就是空性的必要。凡是世间当中所有的戏论全部要破掉。为什么要破掉?因为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所有的这些有、无、是、非等戏论,根本不可能成立。你们有实宗前面所讲的因果、三宝这些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存不存在?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必须要破掉。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们根本不知道空性的本体。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空性的本体并不只是讲一种单空,而是如《观我法品》所讲的:“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具有五种法相的空性才称之为真正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你们如果真正通达空性的意义,就根本不会有任何上面所讲的过失。

第三,空性的含义。我们所说的空性是因缘所摄的一切法皆为空性,包括前面所讲的三宝、四谛等等,本品颂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这里所提到的空性的含义就是因缘所摄的包括三宝、因果、轮回、善恶等等所有的万法全部是空性的。不是因缘所摄的法在世界上是没有的,所以不是空性的法也是没有的。

你们有实宗给我们发出的太过,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害,只不过你们自己没有通达如来的究竟密意,给自己带来无量的祸害。

所以这里从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确实是对方如果把空性的教义单单留在单空的境界上,就不能了解如来的甚深密意。

不仅是古代的小乘宗有这样的观点,现在世间的人们,对佛教“万法皆空”“五蕴皆空”的口头禅谁也重复得来,他们认为如果万法全部是空性,那么我们在佛陀面前磕头、顶礼、烧香、拜佛有什么用?没有任何用。有些已经皈入佛教的法师和佛教徒,虽然口头上不好意思说佛法不合理,但是心里面抱有这样的怀疑,一直认为“万法皆空的话,我现在磕头、做善业,这些有什么意义?没有任何实义吧,一切万法不是皆空了?那干脆直接到社会上去享受吧!”有些出家人和在家的佛教徒也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所谓一切万法皆空的含义,应该是认识到所谓空性的本体、空性的必要、空性的内涵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的各种邪见和迷茫的境界自然而然会消除。这一点极为重要。

这是说对方没有通达空性之理的辩论。

第二个问题是对方没有通达二谛之理的辩论。

壬二、对方未通达二谛之理分五:一、宣说所证二谛之体相;二、未通达二谛之过患;三、宣说二谛之必要;四、误解空性之过患;五、是故佛陀最初未说空性之理。

癸一、宣说所证二谛之体相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所有的佛陀,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有三世诸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都是依靠二谛来说。二谛指的是什么?第一谛是世俗谛,第二谛是胜义谛。“一义谛”是清辩论师讲义里经常讲的第一义,实际上就是胜义谛。我那天刚开始看汉文的时候觉得有点难懂,其实他说的“第一义”就是胜义。胜义是第一,世俗是第二,应该是这样。后面两句颂词上如果是“一谓世俗谛,二谓第一谛。”这样可能好懂一点。

所以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三世诸佛,为众生宣说了各种各样的法门,但是为众生宣说法门的时候一定要应机施教。众生的根机完全不同,必须依靠胜义谛和世俗谛来宣说,否则所说的法不究竟。

比如有些话是针对一个环节而说,要所有的众生能接受非常困难。因此佛陀根据不同的众生宣说了胜义为主和世俗为主的法门。

比如释迦牟尼佛总的转了八万四千法门,其中主要是转三个法轮,按照宁玛巴大多数论师的观点,初转法轮主要是讲世俗谛,这是比较公认的,没有任何辩论;然后二转法轮般若空性,是以胜义谛为主;三转法轮宣讲如来藏光明为主的部分是胜义谛方面的法,三转法轮当中还有除如来藏以外的世俗方面的一些教言,深广地道方面的教言,称之为世俗方面的教言。所以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实际上是依靠胜义谛和世俗谛来宣讲。

那么什么叫胜义谛,什么叫世俗谛?关于这二谛《显句论》当中没有特别详细地讲,月称论师说我以前所造的《入中论》当中有明说。所以希望后来的学者应该阅读《入中论》来了知。

我们学习《入中论》的过程当中,大家也应该知道,一般来讲世俗的意思就是世间的名言,依靠凡夫众生的境界和见闻觉知所抉择的一切法全部叫做世俗谛,是假的,不是真正的实相。胜义谛是依靠圣者的境界而抉择的万法,是万法真正的内在含义。胜义,就是最殊胜的,最契合它的真相的,这样的法叫做胜义谛法。

一切万法只有真的法和假的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按照月称论师的讲义,世俗还有遮蔽的意思。因为凡夫人就像有眼翳者有眼病遮障他的视线一样,凡夫人对任何一个法没有能力直接通达它的真相,被遮障住了,遮障当中所显现的假法就称之为世俗法。或者所谓的能说所说,能知所知以及见闻觉知的所有的名言法,这些全部属于世俗法。

总的来说,诸佛菩萨对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一定要依靠胜义谛和世俗谛来宣讲。因此我们以后摄受有缘弟子的时候,有些众生对胜义的善恶一点不能取舍,那就依靠世俗法的法门来摄受他;有些众生根器很不错,就应该依靠《金刚经》等胜义谛的法门来进行摄受和调化。这个非常有必要。

很多法师宣说佛法的时候,有些是太过分了,一直讲世俗谛的法,胜义谛根本自己也不懂,非常困难;有些是一直讲胜义谛的法,每天都是讲《金刚经》,世俗谛全部都不是特别重视,所有的善恶、取舍因果这些方面也不太关心,这样也不是非常好。

因此我们在座的一些大法师,不管是你有没有法师的名声,但实际上只要有一颗利他的心,将来应该也有度化众生的机会。有机会的时候,自己也要观察所化众生的根基。有些人是刚刚学佛的,如果马上给他讲《金刚经》,说看见佛像也是入歧途,那就不是特别适合。在这些众生面前,应该讲基本的因果取舍方法。

有些在因果取舍方面已经打好了稳固的基础,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在他们面前整天都是讲《前行》,或者只讲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也可能觉得所谓的佛法可能只有这个境界。不能这样,应该用胜义谛的,般若方面的法、如来藏方面的法来进行摄受。以后我们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这一点非常有必要。

还有以胜义和世俗相结合的方式,就像上师如意宝也是,一方面大家好好观空性,安住于空性当中,这就是所谓的胜义方面的修法;另一方面依众生发大悲心,以菩提心来摄持,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世俗方面的法;有时候是所谓的现空双运,或者是大悲和空性双运,以这样的方式来摄受,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摄受众生,也有很多方面的困难。

所以这里佛陀依靠二谛来为众生说法,第一个是世俗谛,第二个是胜义谛。

癸二、未通达二谛之过患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任何人如果不能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则根本不可能了知甚深的佛法。这个颂词清辩论师的翻译好懂一点:“若人不能解,二谛差别相,即不解真实,甚深佛法义。”如果任何一个人不能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二谛的体相,就根本不能真正通达甚深佛法的奥义。

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先孜孜不倦地研究,或者是修学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门,也就是说先必须要通达二谛的体相。这里的体相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类、法相,以及小乘对二谛的体相是怎么样抉择的,唯识宗对二谛是怎么抉择的,以前我们讲《三戒论》还有中观的其他一些讲义里面都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有搞明白,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甚深奥义根本不可能通达。

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其他都不是很重要,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胜义谛,什么是世俗谛,二者相结合是怎么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到时候我们讲《中观庄严论》,其中既有抉择胜义谛,也有抉择世俗谛,还有胜义谛和世俗谛在一个修行人相续当中结合起来修持的时候,怎么样运用。这方面的窍诀讲得非常好。

所以一般世间人认为龙猛菩萨是甚深见派的创始人,无著菩萨(有些说是弥勒菩萨)是广大行派的创始人,静命论师是甚深派和广大派合二为一的创始人。所谓的创始人不像我们世间所谓的有些气功创始人那样,到时候我们讲《现观庄严论》或者讲《中观庄严论》的时候,会专门讲他的法相,比如得地、真正通达佛陀的究竟密意等等。

很多人认为是“我现在应该是什么什么的创始人”,所谓的创始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真正通达佛陀的密意,还要自己已经现见了一地菩萨的境界等等,要求比较高。有些人想“既然龙猛菩萨、无著菩萨还有静命论师都当了创始人,我也回去在我的小寺院里当一个创始人……”,现在的小创始人非常多,但开宗鼻祖的法相在因明当中也专门有讲。

意思是我们对甚深的胜义谛和广大的世俗谛,一定要有所研究,如果通达了这两个真正的意义,那么对释迦牟尼佛的甚深教言一定会生起定解。《定解宝灯论》开头也讲了,因明和中观是我们世间的双目,如果缺了这个就看不清修行的道路,没有眼睛,要到什么地方去相当困难。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世间的有些修行人,有些是具足胜义的眼目,有些是具足世俗的眼目,真正双目具足的人还是比较少的。真正有些有善知识摄受的,依靠一些殊胜论典的法师才能具足胜义世俗的明目,这样的话照见万法的路程没有任何困难。所以这一点对我们以后的修行来讲,非常重要。

下面讲讲义。

《中论释》

庚三、应有业因果不存在之过: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按照你们的说法,)则善业罪业以及因法果法都不存在,不善法及善法也不存在。】

庚四、应有世间名言法不存在之过:

亦复悉毁坏, 一切世俗法。

【(按照你们的说法,)则有将世间的见闻(觉触),以及制造陶罐、烹熟粥饭等等世间名言法全盘毁坏的过失。】

己二(回答问难)分三:一、宣说争论之因;二、无过之理由;三、通达中观之重要性。

庚一、宣说争论之因: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中观论师)对发难者回答道:因为你们这些争辩者对空性的必要[因缘]、空性以及空性的含义一窍不通,才会自寻烦恼地认为这些见解损害了四圣谛等法。你们以自己的分别妄念,想当然地认为仅仅没有[单空]就是空性的内在含义,并由此而产生颠倒执著。】

实际上你们把空性认为是一种单空。现在有些讲空性的人也是这样认为,我们碰到的一些居士和出家人的空性概念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受骗,世间上有些人打着佛教的招牌,能骗很多的信众?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佛教的教育,佛教的知识特别特别薄弱,所以经常受骗。如果很多法师和居士在不同场合当中,真正开示了佛法的教理,很多外来的人也不会容易欺骗得逞。

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对中观,对世俗谛和胜义谛,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真正有信心,那么今天来一个人专门想骗我们,对有见解的人来讲是不那么容易,没有见解的当然是“啊,这个人很了不起啊,他会打卦、他会灌顶......”他会什么什么佛教里面的有些威仪和行为,很容易吸引着他的心,这也是有的。

所以对空性仅仅耽著在单空方面是不合理的。

【如果企图以“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等说法来言说中观见的过失,是不可能对中观派有毫发之损的。你们将空性的含义仅仅执著为单空,这种理解方式并非我们论典中所说的空性。

我们(所说的空性),是将有无等一切戏论空掉,也即远离一切戏论的空。而仅仅单空的概念,则是必须予以遮破的颠倒空性。】

所以所谓的必要就是断除一切戏论。

【因此,承许诸法为无实单空以及成实二者,都同样有令四谛等不存在的过失,我们对此二者都不予以承认。】

如果像唯识宗那样认为永远也不空,也是不合理的,单独一个单空也是不合理的。在中观的见解当中,这两个是最大的敌人。

【你们所谓的“空性”,是对寂灭边戏的自性者[空性]之必要没有通达,而将其必要误认为是仅仅遮破有边,根本没有了知其真实必要。】

这里所讲的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也在里面,但大多数是《显句论》里的教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撰写。后面也讲了。

【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空性)见,却并非如此,而是与“彼等戏中戏,以空性而破”等,】

这是《观我法品》里的颂词,翻译和这里有点不一样,藏文当中是“彼等戏中戏”,就是戏论当中的各种各样的戏论的意思,这些全部是以空性来破的,这就是我们讲空性的必要。

【以及“诸佛之空性,乃破一切见”等偈颂中所说(空性)的内涵一样。】

这个是下文也会说的,所有佛陀所宣说的空性,全部是破一切见的,没有一个成实的见。这就是空性的必要。

下面第二个问题,讲空性的体性。

【你们所谓的空性本体,只是将一个有边遮破的单空戏论之见,所以是错误的。而这里“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等所要表达的见解,是远离一切四边戏论的。如果带有偏袒、片面、观待他法的条件, 则即使(称之为)空性,但这种自以为是的空性等等,都不可能空。既然如此,又在何处存在丝毫空的性相呢?这实在是对“空性”名称内涵的茫然不知。】

这个颂词对我们来讲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真正要认识龙猛菩萨和月称菩萨所讲的空性的时候,首先要知道空性的必要是什么,空性的本体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具有五种法相的),然后要知道空性的内涵。

【你们所说的“空性”含义,是断除所破的单空之义,是将“不空”的违品,命名为“空” 的一种单独执著。但就空性而言,却是不存在单独执著的。

正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等所说,凡是从因缘而生的法之本性,都是无有自性的空性之义,不存在任何舍弃显现的单独空性。因为你们的所谓“空性”,是建立在对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的缘起之义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也不可能对离边空性的本体有所领悟。既然不能领悟空性的本体,则不能通晓依靠这种领悟,而将一切有无戏论之网灭除的必要。所以,一提及所谓“空性”,就会执著于无有自性者之戏论,并就此问题而争辩不休。以上内容是根据《显句论》中的含义,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写成的。

因此,如果没有说空性,就不能破除边执,而即使是说空性,也不是要建立单空。具体理由陈述如下:】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诸佛为众生明示任何法,都确实是依靠二谛来进行宣说的。何为二谛呢?第一是世间世俗谛,第二是实相胜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无论是谁,如果不能通晓明辨此二谛,此人则不能领会佛陀所宣说的深奥真如法性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