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中论广释97

《中论广释》第九十七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讲《中观根本慧论》,现在正讲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

戊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观四谛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己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等观点。

庚二、(破彼等观点)分三:一、他宗发太过的原因;二、自宗无有过失之理;三、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辛二、(自宗无有过失之理)分四:一、自宗无过失之原因;二、宣说功过之源;三、无过之宗不应使其变为有过者;四、返其过失。

壬四、(返其过失)分三:一、说他宗有过失;二、说自宗无过失;三、广说回遮他宗之过。

癸三、(广说回遮他宗之过)分四: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三宝之过;三、无有因果之过;四、无有世出世间名言之过。

其中无有四谛之过失、无有三宝之过失、无有因果之过失,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第四个问题——无有世间和出世间名言之过失。

子四、(无有世出世间名言之过)分二:一、无有世间名言之过;二、无有出世间名言之过。

丑一、(无有世间名言之过)分三:一、破坏世间名言;二、破坏世间能作所作;三、破坏世间种种相。

如果按照你们有实宗的观点,你们认为一切万法不空的话,就破坏了这些世间名言。

寅一、(破坏世间名言):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字面上很简单,按照有实宗的观点,前面说一切万法不能空,经常对说空性者发出太过,如果这样的话,你们自宗肯定承认一切法是不空的,既然说一切法不空的话,你们宗派就破坏了一切法空性缘起的意义,也就是说缘起即是空性,空性即是缘起,缘起即是中观的理念和观点,不承认一切万法是因缘缘起的空性。如果你们这样的话,则破坏了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世间基本日常生活当中所运用的名言,全部都毁坏了。

广义来说,因为对方承认一切万法不空,如果一切万法不空的话,什么都不能安立。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万法是在缘起或因缘和合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的。世间当中各种各样的名言,只有在因缘聚合的时候才能安立,如果你们已经不承认一切万法的缘起的话,我们前面也讲了“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如果没有空的意义的话,那么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立的,我们在世俗当中包括穿衣、吃饭,走路以及行住坐卧所摄的一切行为也是不成立了。

世间平常名言当中的法也是不成立的。我们平时在名言当中所见到的一切相,众生的各种概念,比如我们平时说的瓶子、柱子等各种各样的世间名言,都已经破坏了。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一切万法如果是空性的话,我们假立为“这个叫做瓶子”,“这个叫做柱子”,或者“请你坐下来”,“请转法轮”等等,这样的概念和行为在缘起空性的范围当中可以运用,可以安立。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的话,那么世间的一切概念全部已经毁坏了。那你们承不承认这样呢?不敢承认。因为世间名言如果彻底毁坏了,不承认了,那不只是大智者们会呵斥,而且世间的知名人士也会发出太过,你们有实宗自己也是行住坐卧都在运用世间的名言,这样的话,你们为什么不承认一切万法是空性呢?

寅二、(破坏世间能作所作):

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

如果按照你们的观点,你们已经一口咬定,不承认空性缘起的意义,那么应该有什么过失呢?无有所作的过失、无作而有作的过失、不作而有作者的过失。这三种过失。

比如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作者、作业和作法。比如陶师做瓶子,所作的法是瓶子,陶师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进行操作叫作(叫做的动作或行为),陶师自己叫作者。如果你们说一切万法不是缘起的,不是空性的,那么就无有所作而有所作了,没有做东西就有陶师所作的瓶子了,这是第一个过失。“无所作”,因为只有缘起空性的条件下,瓶子是空性的原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现在造作出来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切万法不空的话,就无有所作了,陶师所作的瓶子不应该存在了,因为不空的话,以前他没有做过的话,现在也不应该有他的所作了。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无作而有作。如果万法空性的话,以前没有作,现在正在作,或者未来作,过去作,作的行为可以有,但是如果万法不空的话,那没有作而应该有作了。他从来没有做过瓶子,但应该有做的行为。有这个过失。

第三,如果一切万法不空的话,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瓶子,但是应该有瓶子的作者了。比如我们世间弘扬佛法是佛教徒的责任,但是从来没有弘扬过佛法,对佛教的事业一点也是没有做过的,也应该变成佛学家,或者是弘扬佛法的活生生的佛陀、活佛,也应该变成这样了。按理来讲,活生生的佛陀应该对佛教的事业做出一个贡献来,但是对佛教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自己想获得一些钱财,想获得一些名声,整天都是为这方面忙碌的话,那就是无作当中的作者存在了。

世间搞商业的人叫经商者,但从来没有对商业方面从事任何事情的人,叫商业者也是不可能的。还有世间当中有很多其他的作和作者,前面也已经讲过。这样的话,世间当中有没有这种概念呢?不应该这样承认的。

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的话,一切万法的缘起空性这一点,最关键的这一点,完全已经破坏了,现在我们对世间的所作所为以理分析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成立。所以在这些太过面前,有实宗也没有能力对中观宗进行答复。

寅三、(破坏世间种种相):

若有决定性,众生无生灭,

恒常而安住,远离种种相。

这个字面上的意思也容易。《中观根本慧论》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难懂,后面基本上很多推导方式、思维方式是比较相同的,由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下去不是特别困难。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能作所作或者是一些推导上面都遇到很大的困难。现在的话,只要稍微精进的话,应该有些推导方式不是特别困难。

这里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如果承认一切万法是决定性存在,它的本体是实有存在的话,那么众生无有生灭了,众生应该恒常而安住了,这样一来,远离了我们世间当中各种各样的相。比如说,从众生的角度来讲,生老死病;从器世界的角度来讲,成住坏空等等,世间种种的一些相全部都已经坏完了。这种说法完全是不合理的。

这里把对方的观点作为能立(因),因为你们承认万法本体上是不空的,决定性存在的。如果决定性存在的话,那么内外所摄的一切诸法的生住灭不存在。为什么生住灭不存在呢?如果缘起空性的话,这个众生因缘和合的时候来到人间降生,这样也可以的;因缘毁灭的时候,这个人离开人间,也是可以的。但按照你们的观点,所有的众生,如果以前没有产生,现在也不能产生,现在没有产生的话,那他的死亡,包括很多人对他的悼念,这些也不应该存在了。这样的话,世间很多人的去世也是不合理的。如果这样的话众生就恒常安住了,既没有因果的安立,也没有世间各种各样的相。

我们现在世间森罗万象,有些众生是非常痛苦的,有些众生是非常快乐的,有些众生心里是比较平衡的,从苦乐的感觉上也有这样的;有些众生长相很端严,有些众生非常丑陋,有些众生是比较平等的;在生活工作当中,有些修行非常顺利,比如在学院当中,有个别道友来到这里十几年,二十几年,心情也是很好的,身体也是很不错的,生活各方面也调整得很不错的,每天都是常年如一日的闻思修行,几乎在闻思修行当中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有些人两三天当中要出现一个违缘,身体也不好,心情也不好,家庭关系,人与人之间各种对立等等的有很多事情。我们众生的业力也是不同的,众生的想法也是不同的,这些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万法空性,因缘空性,在因缘空性聚合当中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在我们众生面前可以展示。

如果一切万法不空的话,那么众生的性质已经定了,不能有各种各样的转变和迁移。这一点我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分析社会,分析人类的话,也完全能了知。不仅人类社会是这样的,包括器世界和有情世界所有的庞大的世界,去进行观察的时候,一切万法只有在缘起空性的范围里才能有不同的旋转,否则根本不可能显现各种差别相。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一切万法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各种不同的相。

《显句论》当中也引用了一些教证,《圣象力经》当中是这样讲的:“诸法若稍有自性,诸佛声闻亦应见,恒常之法不涅槃,智者永不离戏论。”意思是说,如果一切诸法稍微有自性,那么诸佛以及声闻也应该能见到,如果恒常的法存在,恒常之法不可能得涅槃的,这样的话,智者、世间的聪明人也不能离开戏论了。

还有一个佛经的教证这样讲的:“若有不空法,诸佛不授记,若诸法恒常,不增亦不减。”意思是说,如果一切法不空的,那么佛陀对有缘众生的授记(未来你变成什么什么)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如果法是恒常而住的话,那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不应该有增减。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时候可能天气好一点,或者刚回来的时候,经堂里面的人也多,觉得太多了一样;有时候好像经堂里面的人也少了。如果这样(万法不空),那我们学习也好,生活也好,众生各种样的差别相都不存在了,有这个过失。

丑二、(无有出世间名言之过):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

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如果按照你们有实宗的观点,一切万法是实有的,不空的,无有空性。我们中观是有空性,什么都是在空性当中运动的话应该可以,早上起来提水也是可以的,磕头也是可以的,烧香也是可以的。

我希望你们早上在念经的前面后面拿着转经轮,在佛前顶礼、烧香,这些是要求的。来经堂的人也是,我来的时候可能人有点多,不方便的话,你刚进经堂的时候向佛陀,或者向上师的像顶礼三次,这个我觉得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然后,希望其他住在家里的人,要求每天念《普贤行愿品》或者前面的时候还是用转经轮,前面后面规规矩矩地用转经轮,在佛面前磕头、供灯供水,每天都做一点这样的事情,表面上看来事情很小,但实际上这个功德非常大的。所以希望不管是进经堂的人也好,或者是住在家里的人,世俗的这些善法应该不要离开,因为缘起空性的缘故,一定是在轮回当中帮助我们解脱,在相续当中有很大的功德,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深信不疑。

这里这样说的,如果一切万法没有空性的话,“未得不应得”,以前没有得过的东西,现在都不应得。出世间的地道的各种各样的功德、神通、神变等等,以前没有得到的话,那你们现在也不应该得到了。在自相续当中的业和烦恼,贪嗔痴等各种各样的烦恼,还有造的五无间罪或者善业,善恶业和各种烦恼的断灭不应该存在了。

刚才说所证的功德不应该存在了,然后,以前自相续当中存在的烦恼断灭,只有在缘起空性的条件下才可以安立的,如果你们说诸法不空的话,我们自相续当中的烦恼永远都是不能断了。比如刚来学院的时候嗔恨心非常严重的话,那你怎么样闻思修行,怎么样看一些大乘有关经典的话,你相续当中的嗔恨的火始终是不能熄灭,一直是熊熊燃着的,那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现量见到的。还有我们相续当中的苦不应该有尽头了,如果一切万法不空的话,所谓的苦也没有灭尽的时候了,但实际上并非是这样的。我们相续当中的业和烦恼和苦,依靠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进行修持的话,确实是能断灭的,尤其是从一些大德们的传记来看的话,有些是前世修得非常好的,有些仅仅是依靠即生当中的一些教言和即生当中的一些上师的窍诀进行修持,在晚年的时候跟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所证所断的哪些出世间方面的功德,完全是已经超出世人了。这一点在很多修行人的人群当中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如果按照你们有实宗的观点,所有世间出世间的这些功德、所断全部都已经毁灭了,这一点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辛三、(证悟缘起空性的重要性):

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

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

如果世间任何一个人能现见一切都是缘起法(我们昨前天也讲了缘起法的重要性),那么这个人一定能见到苦谛,同时也能见到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都已经见到了。

我们在这里翻译的时候,按照藏文版本重新翻译了,有些句子的改动比较大一点,我注释当中打在括号里面,这个原因我在前段时间也讲过。比如这个颂词在原来鸠摩罗什的翻译当中是“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意思是佛经当中说,如果见到因缘的话,已经见到了佛陀,又见到了四谛,跟我们现在翻译出来的原意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清辩论师的注释里面是如果见到四谛和不见到没有什么差别,他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

所以这几个版本都不是很相同,这个问题我原来刚翻译的时候也考虑过,但后来按照藏文的版本来进行,有些改动比较大的地方按照藏文的版本重新翻译了。这个原因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藏文的版本(你们到时候看一下《中论》的后面的小字当中有),首先翻译的是国王赤松德赞时候的觉若·鲁伊坚参(龙幢译师),是当时的三大译师之一,是他和印度的智藏论师两个译的。智藏论师著有《中观二谛论》,在印度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大德。所以《中论》的第一个版本是国王赤松德赞命令要求翻译的,是当时的三藏译师觉若·鲁伊坚参翻译出来的。

后来日称译师是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重新译的,当时克什米尔国王劝召的。原来克什米尔和印度跟现在也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现在克什米尔和印度天天都是为了小小的地盘而打仗,原来的克什米尔从很多印度佛教史来看是当时非常好的一个佛教胜地。日称论师是翻译《入中论》的那位译师,在藏地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翻译的,后来也是在大昭寺,和当时印度的译师又依靠印度西部的版本重新翻译了(到时你们看看小字)。我想他这个版本是通过印度东方、印度西方,还有克什米尔,在印度的梵文的三种版本进行对照以后才翻译出来的《中论》的藏文译本。所以这个藏文译本应该是原来龙猛菩萨所造的论典,是非常可靠的。

以前据说唐玄奘也翻译过一个《中论》,但是在网上也查了,在别的一些资料当中也找了,但一直没有找到这个汉文译本。这样的话,汉文只有安慧论师的讲义,和鸠摩罗什的翻译。所以这些改动比较大的时候,希望你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来进行分析。我认为藏文的版本还是非常可靠的,为什么呢?他当时请了很多印度的论师和藏地的论师,印度的论师通达梵语,藏地的论师通藏语,互相对照以后才翻译出来的。这样的话,应该说《中论》的颂词是藏文的比较可靠。

缘起证悟的重要性,如果按照其他的译本也是解释方法完全是不相同的。印顺法师讲的时候,讲到“佛经说”,他就讲《大集经》里面同样的教证,他完全是按照鸠摩罗什的译文来进行解释。但这样解释的话,很有可能当时鸠摩罗什到印度去的时候也有不同的版本,比如他依靠印度东方的版本译出来我们现在的版本,但日称译师他们还对照了印度西方、克什米尔的版本。不管怎么样,我们这次引用的讲义全部是依靠藏文的版本,有些有出入的地方以藏文作根据而改动的。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清楚。

下面讲“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见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空性法,那么他已经见到了苦集灭道四谛。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昨前天也讲了,今年有一点能力的人——你们不要太苦恼,闻思太痛苦的话也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强迫。你观察自己的相续,你觉得“哎呀,每天都是给我们这样”,其实也没有每天,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每天的作业特别多的,这个老师那个老师每天都是很多,但我们这里只有背诵几部论典,上午听一堂课,下午听一个辅导,这个我觉得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现在学校里面,早上七点一直到中午十二点,然后又一点钟一直讲到晚上,晚上还有晚自习,这样的话还是特别忙。

我们有些人说“我太忙了,有堪布的课,还有中堪布的讲考,还有一个小辅导,这样我每天都是忙得团团转!”不管团团转也好,团团追也好,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的忙,从我们以前的学习生活来看。当然对不愿意学习的人来讲,这可能也是一种强迫,一种压力。在社会上混的人来讲,一堂课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如果你们觉得非常困难的话,就不用。不是特别困难的话,或者自己稍微有一点能力的话,今年我们主要的心思放在学《中观》的缘起空性。缘起空性跟释迦牟尼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缘起空性真正的创始者,了知者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对缘起是怎么样讲的?我们自己对缘起法门是怎么样的领悟的?

这里刚才也讲了,如果见到缘起的话,实际上已经见到痛苦了,断除集谛,现前灭谛和修持道谛全部都圆满了。全部都圆满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想今年,并不像我们以前一样对作文的题目一直保密,到时候在卷子上出现,今年不是这种。最好年末的时候你们交一篇文章,现在都是你们可以弄,不用太多,太多的话可能你写一本书,抄这个抄那个也没有任何必要。

如果抄的话,把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全部写下来,《缘起赞》我以前看过,大概有六十个颂词,在格鲁派非常非常地重视,汉文当中以前观空法师翻译过。后来多识仁波切也翻译过,现在出版社里面都有吧,《佛理精华缘起理赞》有这么一本书,这里面有他的讲解和摄要,他讲了两个,但讲得特别白话,颂词也是译得特别白话,观空法师译得比较古,但是都译得很好的。

藏文当中以前哪个格西(名字忘了)的讲义,尤其是章嘉国师有一个《缘起赞》的广释,当时是第七世达赖喇嘛的奉劝,他在《缘起赞》后面的小字里面也是这样说的,是由第七世达赖喇嘛的奉劝,他在文殊菩萨的化现——乾隆皇帝的皇宫里面著圆满。因为当时章嘉国师给乾隆皇帝灌了很多如时轮金刚、喜金刚等很多灌顶,他在当时被奉为大国师、大法王。这个《缘起赞》的解释特别广,我以前也一直想,但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传承。

得到传承以后我也想给你们讲一下《缘起赞》。讲是讲得来,不是很困难的,里面的内容讲得特别好,缘起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道理,这个唯一佛陀您老人家的智慧才能彻见,除了您以外,在整个世界上包括外道、世间名人,谁都没有见到这样的缘起空性,所以当时宗喀巴大师通过自己的智慧能现见缘起正理的时候,对佛陀生起了不可动摇的信心,对缘起空性和佛陀的功德无二无别的角度,每一个颂词几乎都在赞叹佛陀老人家缘起空性对世人的贡献。

如果以后得到传承的话就比较方便,不管什么法还是有个传承的话很好的。去年去一些格鲁派的寺院也问了,现在很多格鲁派的大格西也说没有这个传承。有肯定有,六七十个颂词也不是特别多,我们到时候方便的时候讲一下。

当时根登群佩圆寂的时候也是说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和麦彭仁波切的《大圆满愿词》给我看一下,他读一遍才示现圆寂的。

在显宗当中,缘起空性的重要性每一个修行人都应该通达,看通过自己的分析,你静下来想所谓的缘起空性,世界上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发明者、创造者?现在世界上的名人比较多,比如上一个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创始人,有三大学说,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个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然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三个伟大人物创始者的三大理论学说。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人们不了解佛法而已,比如说马克思的辩证法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多都是佛经里有,他们自己也是对释迦牟尼佛赞叹过,这一点以前在《佛教科学论》里也引用过。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比如他对天界的研究,还有人们对爱的概念,很多问题不超越佛教《俱舍论》和佛教天文学的知识,如果真正懂佛教的话,好像是跟佛教相对应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有时候你们想“我现在学的是《中观》,不是学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提这些干什么啊?是不是堪布发疯了?”可能会这样想,但我想有时候现在所谓的科学,我们闭着眼睛逃避也不行的,因为世间有千千万万的人在学科学,而且依靠科学对人类社会进行推广、研究,在这样的时代当中,我们佛教徒一听到科学,一听到世间学问就闭着眼睛,像以前老观念的一些老和尚一样,这样对待的话,恐怕佛法在世间当中弘扬的话,有时候是有点困难的,只有在非知识界的人群当中弘扬,真正在知识界当中很难推广。

我想我们有些知识比较稳固,对佛陀有坚定不移信心的人,看现在外面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开始学习科学,而且依靠科学整个社会在运转当中,有些佛教徒特别特别反对,有些佛教徒特别特别开放,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对现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些学说,世间人特别喜欢的一些知识,并不值得反对。以前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经常学习修表,很多人手表坏了都让他修。法王如意宝也是八零年以前,我们学院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听说法王如意宝整天都是打开收音机,把收音机的很多零件全部拿下来,然后再安装,很多老乡收音机坏了也找上师老人家。

我想很多高僧大德也并不是把所有的科学,机械学全部抛弃,这样也没有必要。有时候研究外在现象的一些物理学,研究内在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生理学,这些学问的创始人对人类还是有不同的造诣,这一点是世人共同承认的。但是他们的造诣,他们的理论和释迦牟尼佛的缘起论相对应的时候,他们所发明和创造的全部在释迦牟尼佛所发明的缘起空性的范围当中。这样的话,对佛陀的智慧更加生起信心。不然的话,“我们不能学科学,我们不能看这些书”,确实初学者不要看这些,不然你本来都是没有知识,可能一直被吸进去了,但是有一定知识的人,佛教的基础打好之后,为了弘法利生的方便,尤其是现在的科学、生命学、哲学方面还是有必要学习,这样的话反而对释迦牟尼佛生起更加有利的信心。

如果人能真正通达缘起法的话,这个时候见到了苦集灭道,真正通达了佛陀的本体。否则缘起空性的道理没有知道的话,好像佛也是一种神话故事一样,佛所说的也是让我们治病啊、发财啊,这样的话,佛教根本没有深入人心。表面上看起来,依靠佛法寺院修得金碧辉煌,僧人们穿得也是非常整齐,这样是不是佛法呢?并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就是缘起空性。

如果这一点没有懂得的话,很多人都带有一种神神秘秘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讲呢?以前有一位大德也是这样讲的,好像在观世音菩萨的开示录里面,是七世DL时候出现的一个事情,当时在大昭寺一带有一位大法师在传法,外面的人多得不得了,熙熙攘攘,非常多的人在他面前规规矩矩地听,当时哲蚌寺有一位格西前去那边听,这位大法师讲得很好,格西听了以后去他那里问了一个问题“大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可不可以问一下?”,大法师答应了,他就问“你不是一直说佛陀佛陀,你所谓的佛陀到底在哪里?”,他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然后法师说:“佛陀就在天空当中,五彩缤纷的光环里。”,格西大失所望,就离开了。当时这个故事在拉萨三大寺非常著名。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经常说佛陀保佑,佛陀可能在天空当中啊,这样想的。但实际上,按照《金刚经》等很多了义经典来衡量的时候,所谓的佛陀并不是一个真正有相有鼻的一个人在那里,他给我们开示的时候就说发财这些。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真正缘起空性的道理通达的话,所谓的佛陀的本来面目也很容易认识的。

我看我们这里的很多法师,有些道友问到底佛在哪里的时候,他就马上说佛肯定在天界,他眼睛也看着上面,“天界,天界,佛肯定在天界。他也是在光环当中,给我们经常保佑、加持。”是,一方面在佛陀的形象上这样讲也可以,但真正通达缘起空性的时候,可能所谓的佛陀和佛陀所说的法门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这样一来,大家对缘起空性的重要性应该认识,然后和你的心得体会相结合,到时候不要把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全部抄下来。现在很多博士这样的,写论文的时候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就认为是自己的学说。这样没有必要的,看自己对缘起空性的认识是怎么样,有时候引用一两个教证应该可以的,主要是以自己的体会来写。现在希望大家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到时候我请几位文学水平比较高的法师,一篇文章有三四个法师判,这样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很大的困难。虽然我这边可能稍微累一点,但是我想大家需要对释迦牟尼佛和缘起法门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后我们生活当中、社会当中有什么样的动乱和变革的话,我想我们在座的人心的相续应该是不会动摇的,对佛陀的信心和弘法利生的盔甲不会丢失的。这样一来应该对佛教有很大的利益,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生当中最大的获得。

己二、(以教证总结):

“何人若见诸法无生,则可通达苦谛等。“麦彭仁波切后面也有这个教证;还有《显句论》当中也引用了一些其他的教证:“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生,此人已见苦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来,此人已断集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涅槃,此人已见灭谛;何人若见一切诸法不生,此人已真实修道。”;还有《心经》当中说:”无苦集灭道。“等等,还有其他一些《般若经》的教证。大家以这些来理解最后的缘起空性的重要性和本品的内容。


(下面是讲义内容)

壬四、宣说世间与出世间名言不合理: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如果损害了缘起空性的意义,承许自性存在的观点,则损害了世间名言中“施予瓶子”等等一切万法。】

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

【另外,对能作所作等空性之法,也因为执持不合理观点的缘故,所以也使其受到了损害。如果一切万法的自性恒常存在,则无论如何也不存在所作,如同谁也无法影响虚空(恒常存在的)无障本质一样。】

【尽管补特伽罗作者没有正在作的行为,却因为作的自性存在则必然有作的缘故,所以无论是谁,在没有作的情况下也会成为有作。这样一来,就有即使没有制作瓶子等物品,也会成为作者的过失。】

辛四、尚有他过之理:

若有决定性,众生无生灭,

恒常而安住,远离种种相。

(原译:若有决定性,世间种种相,则不生不灭,常住而不坏。)

【如果自性决定存在,众生就既不会有前面的生,也不会有后面的灭,在一切时刻都是恒常安住的。既然如此,则痛苦与欢乐、前生与后世等等世间万法也应该恒常安住,远离一切异彩纷呈的种种变换之相。】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

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如果空性的法不存在,则以前没有获得的离于世间之特法,重新也不会获得,包括永远息灭尽除一切痛苦,将过去存在的业与烦恼重新彻底摒弃等法都不会存在。】

庚三、通达中观之重要性:

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

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

(原译: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

【因此,若有补特伽罗现见缘起之法,则可真实彻见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经云“文殊,何人现见诸法无生,则可通达苦谛;若能现见诸法无生,则可断除集谛”等等,以及“远离苦与非苦二者之缘起空性,乃谛实真如法性。若未见此性,则未能见谛实真如”。】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二十四观四谛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