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中论ZCKB27

中论027.mp3

《中论》27


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中观根本慧论》,《中论》共二十七品,前十品已经讲完,今天开始讲第十一品——观本际品。

本际,有不同的安立方式。上师注释中,“本际”指轮回的边际,际就是边际的意思。观察轮回的边际,就是观察本际,也可讲为观察轮回品,或观察生死品。慈城罗珠堪布的注释中,“本”和“际”是分别安立的。“本”是开始,“际”是终结,即始终。对轮回有没有开始、有没有终结做分析和观察。

还有讲本际指起始之处,开始的地方就叫本际。结合本品而言,就是轮回到底有没有开始的边际?对本际,佛经中出现了很多说法,轮回也可以叫作本际、或生死等等,本际就是讲生死轮回的一种其余的异名而已。

本品观本际并非在名言中观察本际有没有开始、终结,而是观察本际(轮回)的本性是否成立。《中论》都是在破斥对一切万法的执着,若我们认为轮回、本际存在,就成为实执,针对此实执有必要进行观察和分析。

总括而言,观本际就是观轮回本空的意思。

十一品观本际品分二:一、经部关联; 二、品关联。

一、经部关联。

在般若经中有宣讲 “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部不可得”的观点。佛陀在经典中曾提到:一切的前际本空不可得;后际本空不可得;中部,所谓的中际也是本空不可得的。这就是经部关联。

二、品关联。

本品主要讲什么?本品和前后品有什么关联?

这几品都在讲人我不存在。前面我们对于本住本身进行了遮破,对燃可燃的比喻也进行了遮破。对方说,虽然人我本性、燃可燃,比喻和意义都已经作了遮破,但人我还是应该存在的。为什么?因为轮回存在的缘故。因为轮回是众生流转之处,有了流转之处,当然就必需要有流转者,只有流转处没有流转者,流转处也不能叫流转处了,轮回就不叫轮回了。到底是谁在轮回?就是人我在轮回,众生在轮回。若轮回这个所流转的地方成立,当然能流转的众生——人我应该是有,应该是实有存在的。对方安立存在人我的根据——轮回实有、轮回是存在的。

我们为了打破对方的能立(根据),也为了说明轮回本空的道理,而宣讲本品,此是品关联之义。

此品分三:一、所依之轮回不成立;二、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三、以此理亦可类推他法。

前二个科判是从所依和能依分析。所依是一切众生、生死的依靠处,即流转的地方叫所依的轮回;能依是众生的生死,即众生流转的时候生生死死。

前面破人我五项理论中,曾经有一个理论:若有所依能依,一定是他体的,一定要成立他性才能有所依能依。本品此处讲到的所依轮回、能依的生死,二者间是不是他体?实际上真正分析时他体不能成立。

实际上有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叫轮回呢?没有的。只不过众生一期生死、又一期生死,这样连续不断地相续下去,叫作每个众生的轮回;所有的众生这样一期生死、一期生死下去,总的现象叫作总的轮回。

离开了生死没有轮回,二者间不是他体。既然不是他体,为什么我们此处讲——所依的轮回,能依的生死?这是假立的说法。我们使用的并非通过自宗详细分析后,而有所依的轮回,能依的生死,二者他体。前品为何分析破斥能依所依呢?前面是针对实有的人我到底存不存在而进行分析的。名言中可以使用所依和能依,但并不是通过仔细分析、观察来承许一个实有的观点。

因此,此处自宗使用的所依轮回和能依生死,虽然没有别别他体的法,但仍然可以在科判中安立的原因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真实安立,而是一个假立。是随顺大家的习惯,随顺大家执着的方法而安立的方式。

大概的方面而言,我们从轮回的角度不成立,生死的角度不成立进行分析。除了单个众生的生死和一切众生死之外,不存在所谓轮回。有时,也安立所谓的轮回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从前世到今生,今生到后世,连续不断生死的过程,把这样一种状态称之为轮回。实际上,轮回也是一种总相,一种假立。

我们又会认为,怎么没有真实轮回呢?但这一切都是除了众生单个的业之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所依的器世界叫作轮回之处。若你有这个业,在你面前会显现所谓的人的境界、所谓的饿鬼境界等等。《定解宝灯论》第六品中讲的很清楚,实际上这一切,是除了观待有情的能尽的业之外,外境的法的确是不存在的。

我们认为如此坚住、井然有序的世界,饿鬼一看,完全另外一个样子。我们看到的水,饿鬼看的就是脓血,怎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否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器世间放在这个地方,等我们转来转去的,从此处到他方呢?若不仔细观察似乎是这样。但只要你今生的业一消失,整个世界马上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如此我们就了知,除了有情的个别的业、相续中所显现的法之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叫作轮回之处。不管从有情生死的角度,还是从器世间流转之处的角度,除了有情的生死之外,不存在所谓的一个轮回之处。

下面从颂词逐一作分析。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

此科判讲三个问题:轮回的开始,轮回的终结和轮回的中部,到底有没有存在?

若轮回存在,它一定有一个开始、一个终结、中间这样的部分。通过观察始终(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部分,来了知这个法的本体的确是现而无自性。

首先是引教证成。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大圣是佛陀,为什么佛陀称之为大圣呢?下面会通过展开不同的圣的安立来对比说明。

圣“有很多种。

有时将具备某种很高超的道德规范的世间人,称之为圣人、圣贤。他的人品很好,他的学识很好,受到大家的追捧,这是一种世间的圣人。外道将有五通的人称之为圣人,具有五通的缘故,从具有超凡入圣的能力方面,叫作圣人。这二种圣人实际上是将凡夫安立成圣、贤圣的名称。从真正断除烦恼角度分析,此二种还不算真正的圣人。

之后,还有已经真正出离三界的小乘圣人。罗汉、缘觉内心中有无漏的智慧,彻底已经远离了三界的烦恼,就称之为无学圣。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大乘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称之为圣者。

但他们都不能称为大圣,“大圣”是圣中之圣的意思。凡夫、外道无法和佛陀相比,不但他们无法相比,二乘的圣者、有学道的菩萨也都无法和佛陀相比。从此方面而言,大圣就是专指佛陀,佛陀才称之为大圣。

此处“大圣之所说”,佛陀在经典中讲:本际不可得,即没有本际。这个本际,可按照前边和后边的角度进行观察。或观察轮回的边际,它的起始之处,轮回开始的地方等等。

“本际不可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它的开始是找不到的。

佛陀教导弟子时讲,一切轮回没有开始,是无始无终的状态,是引导弟子心生厌离。流转轮回没有开始的时间,你就可想而知这个轮回有多长。佛陀这样的讲法是引导有情、引导弟子生起厌离心,所以说这个轮回是没有开始的。然后又讲:若你不修行,轮回也是无终的,你会一直这样流转下去,一直受着很大的痛苦。以前你轮回的时候受了这么多的痛苦,现在还在受这个痛苦,如果现在不修行以后还会受这么多痛苦。弟子听到这些教言后就奋发向上了,对整个轮回生死生起了极强的厌离心,开始修行、证悟空性,顿断生死……此处本际不可得,也可以说它长的找不到边际,这个角度来讲的。

二、可理解成中观所讲的——本身没有。轮回就叫本际,它没有一个开始,像这样叫做无有本际。此处中观宗说没有本际,是讲它的本体是空性的,并非把重点放在轮回有但长的没有边,而是说轮回本身就没有,所以叫无本际。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解释了佛陀讲本际不可得时,通过这句话引发的很多观点。

一、轮回无始有终。无始有终是指轮回的开始是找不到的,但终点是有的。不是指单个的众生有终,而是整个轮回无始有终。为什么有终点呢?因为众生再多,总是有一定数量的,众生依靠佛陀不断地出世、教化,众生在没有新增加的前提之下,逐渐逐渐就会减少,最后整个轮回就会变得空无。所以整个轮回是没有开始的,但是整个轮回它一定是有终结的。这是一种观点阐示轮回始终的问题。

二、整个轮回、总的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总的轮回无始:佛陀的智慧观察时看不到轮回的边际(看不到轮回的开始),但无始这个问题佛陀了知了。总的轮回无终:所谓的众生无量就象虚空一样,是无量的无量,它没办法衡量的。因此佛经中讲众生无法度尽。很多大成就者讲就是无法度尽的,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总的轮回它是无量的、无终的。

按照前面的观点,众生不断地被度化穷尽有一个前提——众生有一定的数量。虽然它也叫无量,但是这个叫有量的无量。如水是不是无量的?观待于某种情况而言,我们说这个水是无量的。但再怎么无量,它是属于一个有量的无量,把这个很多叫无量。比如,我们讲无量劫或者阿僧祇劫起,阿僧祇叫做无量的意思。阿僧祇这个无量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找不到边际呢?不是的。在数字中,这个所谓阿僧祇就是讲60位数,它的名字叫无量,实际上它仍然是有量的。因此,若说整个轮回它一定有一个数字,虽然这个数字大的无边,但是终究有个边际的话,就终究会变得空无的。

但实际上,所谓的众生无量就象虚空一样,是无量的无量,它没办法衡量的。

三、但是以单个轮回的有情而言,是可以度尽的。开始虽然找不到,但结束是有的。什么时候结束呢?什么时候你证悟空性、证悟法身,此时你的轮回就终结了。因此,有些观点就这样讲:总的轮回是无始无终,但单个有情而言是无始有终。

四、轮回有始有终。众生的开始在哪里呢?最初的无明托空而起之时就是轮回的开始。每个有情最初无明产生(托空而起),在空性中产生时就开始产生流转,这是开始。之后轮回有没有终结呢?当然有。若你修学了佛法,证悟了法身之后,你的轮回就终结了。

佛陀对轮回的问题非常清楚,但在教导众生时,他的重点放在让有情当下解脱。若你好好修行,不管流转了多长时间,只要从现在开始修行,很快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陀为了不让修行者在其它的支分末节的问题上去纠缠,就给弟子讲了轮回是无始的。轮回无始,就找不到边际,如此就产生了很强的厌离心。进一步佛陀开示:若你现在开始修行,马上就可以斩断轮回。

尤其在小乘教义中,最快三生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像这样讲的时候,众生会发起极强的厌离心开始求道,求道之后不管轮回有没有开始,反正终点是可以找到的。证悟了人我空性之后,当下完全可以证悟法身。有这样必要的缘故,很多观点中讲轮回是没有开始的,但对单个众生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证悟人我空性的方式、断尽三界烦恼的方式,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但实际上,我们分别轮回有始、无始,究竟而言都是戏论。在慈诚罗珠堪布讲义中,曾提到十四种无记法。十四无记法中就有生死有边、无边的问题。生死有边也不对,生死无边也不对。佛陀为了避免让众生落入戏论,当时佛是没有回答的,这个叫做无记(没有做记别,没有做回答)。

若你一定要说生死有边,有一个开始或有一个终结,这是一种邪见;一定要说生死是无边,也是种邪见。到底应该怎样?佛陀的意思是很明显的:这个所谓的轮回本身就是幻像。若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当然可以去找所谓的开始和终结,但它本来是幻、是无自性的法。因此,认为它有始是邪见,认为它无始还是种邪见。中观宗抉择一切轮回本来就是幻相,在空性当中因缘合和就出现,是一个假象。假象哪里有一个开始或一个终结呢?

按照一般对轮回的讲法,取的比较多的是对单个众生来讲无始有终这个说法,显教中用的比较多一点。这个轮回是无始的,若你修行的话它就有终结。

有时候用种子的比喻:种子生种子,种子又生种子,前际找不到,但终点找的到。什么时候种子被火烧焦了,它从此后就再不可能延续下去。种子做比喻是一种阶段性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可见的以前,它是找不到的,种子它总是有前面的因才能产生。但若把这个种子的因一直往前推,推到空劫就推不下去了,空劫的时候一切都变成虚空,全部毁坏了。虚空之后种子从哪里来?从有情的业力逐渐形成,劫又开始慢慢开始成、住。

但有情的生死没有这么大的局限性,有情的生推到空劫,还可以往前推。因为这个世界虽然被火烧了,被水淹了,被风吹了,但还有很多众生转生到其它世界,或从第四层天转生到大梵天,一直流转下去。可见有情生死的情况和种子的比喻不是完全相同,仅从相当长一段时间相同的角度可以用这个比喻。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小乘宗的解释是不同的。小乘生死的轮回找不到开始,“亦复无有终”也没有终结。这个说法和中观宗是否相同?根本不同。为什么呢?他想要通过轮回没有开始、没有终止来说明这个轮回是有的。换句话讲,就是有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轮回,重点放在轮回的存在,只不过这个轮回的存在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小乘的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已经证成轮回有了。如果这个轮回没有,怎么可以说它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呢?小乘也说本际不可得、找不到本际,也说没有终结,但他的意思是说轮回本身是有的,只不过长的没有边而已。小乘的意趣非常明显,轮回一定是存在的,轮回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中观解释的无有终,和小乘立足点完全不同。中观安立究竟实相,并非讲显现法到底怎样、或分析实相到底存不存在。中观宗认为始、终都不存在,轮回是不存在的。

小乘宗说有轮回,轮回是无始无终的;中观宗说轮回本身都没有,哪里有始有终呢?字句上都是无始无终,所以在理解时很容易认为意义相同。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中观宗继续分析:若轮回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那“中”部又是怎么有的呢?

就算按照名言的角度,这个中也没有。为什么呢?如果在名言中把前际确定了,又把后际确定了,那可以确定中。例如:我确定这张桌子是一米长,起始于零、终于一百,这样的前际后际确定后,就可以说中间在五十公分处。但没有找到轮回的前际,也没有找到它的后际,中间如何确定呢?中间无法确定。

若按空性宗的角度就更明显了。若观待了开始和结束,才可以说一个中。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哪里来个中呢?所谓的中也是不存在,是观待于开始和结束才安立的。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的意义了解之后可以引申,再进一步分析,所谓的中道到底有没有?中道当然有,我们现在学的就是中观道,这个中道一定是有的,而且是佛陀教导我们走中道,但中道也是分别念安立的,中道的确也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中道这么究竟的意趣还是不了义,还是分别心安立的?的确是分别心安立的。为什么?什么叫中道?遣除了常断叫中道——遣除常断行为中道,遣除有无行为中道,遣除现空行为中道。

讲的时候似乎有一个中道,但所谓的中道是什么?所谓的中道就是遣除常断,遣除有无之后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我们说如果有常有断,就可以有中道,无常无断又何来中道?关键是,你能够执着的东西都已经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执着一个中的道理呢?实际上无法执着中的道理。

分析发现,所谓的中道也是随顺我们分别念的讲法,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文字来描绘这种境界,只有通过中道这个名词让我们不要堕常、不要堕断。当我们真正通过殊胜的理证把常的执着、断的执着都遣除了,此时佛陀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境界呢?什么都不要执着的境界。没有一切可执的境界,叫中道。本质上就说明了不能够执着任何法,此时你还要执着一个中的话,那根本就没有完全理解佛陀的密义。

换句话讲,所谓的中道就是一无所执的异名。中道并不是你在走山路上,既不能靠近悬崖边,也不能靠近陡峭的山壁一边,要走中间,这样的中道。或踩在翘翘板上,脚不能往左偏,也不能往右偏,你只能站在中间保持平衡。没有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东西叫做中道。我们将离戏论的本体,取名为中道而已。

请观察《三摩地王经》《三宝地王经》和《宝髻经》也讲:智者不执有,不执无,破完有无后也不执中间。在我们的概念中,有两边就一定有中,但佛法中,两边破完之后中间也就不存在了。什么都不存在,取名为中道而已,没有一个所谓的究竟的境界叫中道,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中道,没有一个你的分别心可以执着的状态叫做中道,所以所谓的中道就是一切不执。要理解离戏就是中道。

对于《中论》中所讲的我们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不要偏左不要偏右、要中立,这就是一个好的修行方式。但《中论》所讲的关键是离一切戏论,怎样离一切戏论,怎么样不执着,这样一种本体状态给你指点出来,令你能够安住。你不能安住,就无法理解所谓的中道。所以说“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除了讲生死的轮回的开始、终结、中间都不存在,又进一步把意义延伸到所谓的中道上,同理可以了知之故。

小结:

中观所讲到的轮回没有开始、没有中间、没有结束,意思是说整个轮回是不存在的。小乘不一样的,小乘虽然也说轮回没有开始、没有中间、没有终结,但认为有一个轮回的存在。我们中观认为轮回本体是没有的,没有本体当然就不可能有它的始终和中部了,所谓的轮回也就不成立。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释义。

一、略说。

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科判安立能依的生死法,是指有情每一期生死的延续,相续不断,这状态延续下去就叫做轮回。生死每一期有尽,轮回持续看是一个大的法,所以叫所依;生死是一期一期的,所以它比较窄,叫能依。

前面所依的轮回已经破完了,它是没有本体的,那么能依的生死法是否能安立呢?也无法安立。我们从观待的角度分析,和前面破燃可燃的推理的方式一致。所依若不存在(整个轮回不存在),它能依的生死也就不存在。离开了生死无法安立轮回,整个轮回都不存在本体,一期一期的生死如何成立?也不成立。

现在通过更细的方式,来抉择能依的生死法是不成立的。

略说中“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的意思如何理解?此中是什么?就是能依的生死。在能依的生、老、死中,先、后、共都没有,三个层次都没有。谁是先?谁是后?谁是共?先,生在老、死之先,是不存在的;后,生在老、死之后也是不存在的,共,生和老死同时存在,也是没有的,因此叫“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若真正有生和老死,那么在分析此三种情况时,就能够找得到,但若找不到,就不可能存在生死的本体。

二、广说。

广说的三个颂词可以分三部分,即按照略说中的次第:先、后、共亦无。

首先讲第一个次第:生在老死之先。

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

生则无老死,不死而有生。

若首先有生、之后有老死,在名言中可以这样安立。世俗中说一个人先有生、再有老死,“生”是形成或生下来;“老”是讲迁变、开始衰败;“死”是讲终结、相续已经完结。人首先有生然后再有老死,名言中是可以这样安立的。但若说名言中的这个安立是实有的,那就不对了。因为实有的法是经不起观察的,若观察绝对是空性。

若要承许实有的生、老、死经得起观察,一定要实实在在的先有生、后有老死。若严格的分析这个所谓的实有的概念,就无法安立。为什么呢?

若你真正执著有一个实有的先有生、后有老死,那么下面就有两个过失。第一个过失,生则无老死;第二个是“不死而有生”的过失。

第一个过失“生则无老死”。若真的先有生、后有老死(前后次第的),在有生的时候,老死还没有出现,这个次第不能紊乱,并且是实有的、先生后老死。我们分析:若有一个首先实有的生在前,此时的生就变成一个没有老死的生。为什么?因为这个生它根本没有老死,它是一个独自存在的实有不变的生。这个生当中根本就没有老死法的本体,因此这个生就会变成没有老死的生。

若真正成为没有老死的生,那么此人就会长生不老,也不会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生是实有不变化的、有自性的生。有自性生无法和老死共存,就变成一个常有的生。若这个生是常有的生,平时所说的长生不老,不单单某个人他修行长生不老,所有的人都长生不老,而且不是假立的长生不老,是真实的长生不老。因此成为“生则无老死”的生的出现。

另外,也可以把这个老死理解成三相品中的灭或住灭。我们在破三相品的时候也学习过这样的问题:若有一个法只有生而没有住灭,这个法(生)就会变成恒常,就不是真正的有为法,不具有为法法相之故。同理,若只有生、没有老死,这个生怎么会是有为法呢?生就会变成恒常,有这样一种过失。

第二个过失呢:“不死而有生”。

由于这个生的次第是决定的,若这个生一定是观待了前世的死,才有今世的生。我们提问:怎么观待呢?若是假立的可以观待,没有自性可以观待。若那个生是有自性的,并且先生、后老死的次第也已经决定了,怎么可以说在生之前还有死呢?不能安立生之前还有死。

若不死而有生,就没有前面的死而有现在的生,和顺世外道的观点一样了。顺世外道不承许前后世,他就是说今世有情的生完全只是依靠父精母血的因缘和合而有。没有前世的死作为近因,就有今世的投生呢。不死而有生就会变成顺世外道的这种观点:没有死就会有生的过失。

若决定的生先死后,生在前面这个次第是不能动摇的,为什么不能动摇?因为是实有的。若动摇了,改说前面还有一个死,这个生就不是决定在前面了。

实际上,真正严格来讲,生在前面、老死在后面,观察时就会变成不死而有生的这样一个过失。以上是第一个破斥方式。

第二个破斥方式:

先有老死、后有生,即生在老死之后。生在老死之后呢也有问题。什么问题呢?虽然可以承接前面的“不死而有生”,避免上述过失,但是由于老死在生的前面,但其余的问题又出来了,无法避免下一个颂词所述的过失。

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者。

不生有老死,无因岂能成?

若先有老死而后有生的观点成立,也会有不生有老死的无因的过失。这个不生有老死的无因怎样成立的?因为你的次第决定老死在前面。

一般规律来讲的时候,首先有生、再有老死,但现在你说先有老死再有生,老死就在生前面出现,这种老死就成了一种没有生的老死。若不生就有老死的话,这个老死就成了无因而生。

但无因岂能成呢?——颂词中的“无因岂能成?”任何一个法都不可能无因而产生,如果无因产生,就有常有、常无的过失。若不生就有老死,那么石女儿也应该有老死了。你承许不生就有老死的缘故,女儿从来就没有生过,也可以有老死了,会出现这样一种过失。由此方面观察了知,老死不可能是在生的前面。

第三个问题,同时有没有。也就是“先后共一无”当中的共,生和老死在同时出现就叫共。

生及于老死,不得一时共。

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

若生和老死同时可以出现就是共,但实际上,生和老死“不得一时共”。生和老死是相违的法,不能够在一个时间当中同时存在。若同时存在,就有两个过失:“生时则有死,是二俱无因。”

第一过失:“生时则有死”。

若生和老死在一个时间当中同时:既有生、又有老死,或既在生又在老死的话,这个就和现量不符。生和老死毕竟是不同的。已经生的状态,在生当中是没有老、没有死的,尤其在生当中不会有死的。生和死是完全相背的两个法:若是死就不是生;若是生就不是死。因此若生死在一个时间中共同,生时则有死的过失。

若真正的生时就是死的话,会出现其余的很多问题。无法一个时间共存的法,如光明和黑暗这两个相违的法在一个地方共存……都会出现。尤其是你把生的定义、死的定义都定下来,又是实有的、不变的,像这样的话永远无法调和。

第二个过失:“是二俱无因”。

为什么有“是二俱无因”的过失?“二”是讲生死。连起来颂词是讲:生和老死都变成无因而生。为什么会变成无因而生呢?我们可以从一世因果和两世因果来分析。

从一世因果分析:生为因、老死为果,如我们此生中首先有生、再有老死,这个叫一世因果。一世因果中,老死的因就是生,不会变成无因。从两世因果分析:你今生的生是来自于前世的老死,有了前世的老死才会有今世的生。两世因果时,老死会变成今生生的因。所以二者都有因。

但若二者同时存在呢?就两个都没有因。在生老死都还没有的时候,也就是生还没有的时候,老死也没有,因为它是同时出现的。若生有的时候,老死在当下也已经存在了。若是前后关系,可以观待,不论是一世因果还是两世因果,可以安立有因的。但是问题在于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就等于说在生前面没有老死,所以你这个生就变成无因的过失了。

另外,老死也是和生同时出现的,在老死的前面并没有生。为什么呢?因为老死前面并没有一个生作为它的因,若同时出现,老死也变成无因了。

假立的角度而言,生可以作为老死的因,老死可以作为生的因。但若是同时就具备二俱无因这么大的过失。当然不能承许生和老死是同时存在的。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摄义。

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

生在老死的前面,就叫初;生在老死的后面,叫后;生和老死同时,叫共。“若使初后共,是皆不然者”,意思就是若怎么都无法安立它合理的方式的话,“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那么为什么还要通过这种执著的方式安立存在生和老死呢?“戏论“是指对于生住、因灭等等的执著,这样一种分别叫做戏论。

最后就可以下一个结论:生老死不存在。

我们观察能依的生死法不成立,若所依的轮回也不成立,那么就只能说本际本空的观点。摄义中就把前面的能依的生死法不成立做个总摄。

破完了轮回、破完了生死之后,我们也许还要问,龙树菩萨把轮回生死破完到底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对我们修行人来讲到底有什么样实际的帮助呢?或者说知道的确轮回是没有的,又能怎样?生死没有了又能怎样?到底有什么实际的效用?这个当然有效用。

一、有实宗的观点、有我宗的观点中,是以轮回作为能立来成立人我存在的。若轮回不存在、老死不存在,对方的能立就不存在了,可以进一步确定无我空性,这是一个必要。

二、从辩驳对方的观点,驳倒对方的立宗方面有必要。生老死、或轮回必定是一个法,是一种被众生执著的法。从抉择万法空性的角度而言,也可以把它列为万法皆空的范围中来抉择,这是第二个必要。当然,有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这种必要离我们还有点远。

三、抉择生老死本空,可以帮助众生熄灭这样一种执着。

比如:若认为生老死是实有的,一部分众生当然恶趣是不愿意生的,但他还是愿意投生在善趣中,喜欢投生在天界、或大富大贵的人家中。他对生有一种耽著,原因是认为:生是存在的,轮回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天界也好,大富大贵人家也好,都只是有漏法、是有为法它。他为了想要生到善趣的想法,实际上就是想要轮回的想法,这是第一个发心。第二方面,他想要去投生就必须要修持这样一种有漏业,有了这个有漏业代表还要继续流转。

相反,若抉择了无生,他就了知生是不存在的,就会熄灭对生的耽著,后面一系列为了投生大富大贵人家,通过烦恼心去造有漏的善法就不需要了,可以完全从这个地方就终止了。

还有些人,对老死很耽著。老、死对绝大多数人是一种畏惧的、恐怖的。为什么会恐怖呢?原因是认为老死是实有存在的法。认为老和死是这样一种存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忧惧心,产生忧惧心会怎样呢?他就开始为了防老做很多事情。驻颜术、美容等等,实际上他花费了这些时间精力,都是因为害怕老存在、或害怕死。怕死的缘故就拼命地想长寿,拼命地做很多这样无义的事情。这些都是来源于对老死的一种实执。

反过来,若老死是虚幻的、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此时就可以坦然面对了,这方面的忧惧就不会产生了,也不会用时间去做这些无义的事情,可以用有意义的时间去修持空性、修持有意义的佛法解脱之道。

综上所述,抉择生老死无自性,可以帮助现在我们的执著心,可以让我们更坦然的面对无生、无老死的状态。若无生、无老死这个法性可以安住的话,一切的世间的幻化完全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执著。

能够帮助众生的心暂时处于坦然的状态,究竟趋于实相法性。这是第三个必要。

四、针对于初学菩萨。因为大乘经典中再再地鼓励菩萨入轮回(取生死、入轮回、渡众生),但初学菩萨一观察,刚开始佛教戒“我要发心度化众生、要入轮回”,但佛陀一仔细跟他讲生死轮回痛苦时,他就有点动摇了。为什么?这个轮回如此的无边无际,有情的业力如此的强大,如此的刚强难化,又如何能够度化呢?一个众生都难以度化,何况说这么广大的轮回,这么多的痛苦,让我如何受得了?所以此时他的发心容易退转。

而此时就讲生老死是幻化的,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轮回、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死。若这个菩萨能够契合于生老死无自性的本意,他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呢?轮回本来是幻化的,生死、老死本来的痛苦是幻化的,本来不存在。他的心就能够发起来了。

你要成菩萨,你要修菩萨道,后面的关键问题在于:最初的时候你能不能发心去求佛道渡众生?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若给他讲生老死都是实在的,再再地讲,他越来越不敢发心了。若跟他说这个是幻化的,的确也是幻化的,并非安慰他,若他知道是幻化的之后,就觉得一切是幻化的,安住在空性中。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没有实实在在的老死,没有实实在在的痛苦,因此他就愿意去受轮回、愿意去受生死。

麦彭仁波切在《经庄严论》中也讲了,对于初学菩萨不能够,或讲生死过患时要适度。你每天跟他使劲讲生死轮回的过患,这个初学的菩萨心本来就不坚定,我执比较重、实执心比较重,很想解脱,若你再再地讲,没有适度,他肯定有一天他就取受于小乘了。他大乘这个道他实在走不下去了,干脆取受一个小乘算了,自我解脱多舒服、多快乐。

因此,麦彭仁波切告诫我们,对大乘的菩萨讲生死轮回要有限度,让他生起出离心即可,多讲几个幻化,如一切轮回都是幻化的本空。这样,由于你给他讲的生死轮回适度的缘故,他能够了知轮回的本性——本来就是痛苦的,然后再去讲幻化,痛苦本身也是无自性的。他在幻化之前有了一个对轮回的认知:这是应该出离的对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讲一切都是本空、都是幻化的,他就不会对轮回生死有一种强烈的恐怖。

好比在战场中,若认为战场都是真实的也不敢趣入,菩萨道中也类同。若知道这个战场是虚假的、虚幻的,都是自己的心变化的,此时你趣入战场度化众生就非常自在了。

因此,有这个必要让初学菩萨能够了悟生死本空,生死如幻而取受这样一种大乘道。为了能取受生死轮回的缘故,一定要讲生死本空,一定要讲轮回如幻的道理。必要性非常大的这个是第四个必要。

五、若我们耽著轮回是实有的,就同样耽著涅槃是实有的,轮回是所至、涅槃是能至的缘故,你安住涅槃就肯定舍弃轮回。若认为轮回是实有的,就像小乘的一样将它舍弃掉,去取受涅槃。这样的作意对小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大乘而言,若认为轮回实有,涅槃实有的,就根本没办法了悟有寂平等。你如何悟入轮回和涅槃平等性呢?已经有个对立了,轮回实有、涅槃实有。像这样的话,有寂平等、生死和涅槃完全平等无二的观点根本无法趣入。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说轮回是本空的。若轮回本空,相对的涅槃当然也是本空的。生死即是涅槃,众生即是佛,这样一种平等性,在了知轮回无自性、生死本空的前提下可以悟入。悟入大乘菩萨道的精华,悟入一切轮涅平等、一切的生死平等或者众生佛平等。

这么重要关键完全来自于——若你有了认为本际、轮回生死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了知空性后,涅槃何来自性呢?从这个方面而言,若悟入了轮回本空,也能够悟入轮涅平等,这个大乘道的一种核心的修法。

了知生死无自性,了知轮回无自性,似乎不仔细观察时觉得离我们很远,但若仔细分析,对于求解脱道、对于抉择本空、对于菩萨道发菩提心入轮回、对于轮涅本性大实相的悟入这些重要方面非常非常的关键。

若没有好好抉择轮回本空,从道理上不接受生死绝对不存在,我们对抉择轮涅本性、生死平等等方面根本无法接受。若真的从实相中了知并接受了后,我们再去仔细分析轮回涅槃的关系,众生和佛的关系,从实相当中怎样悟入平等,空性中怎么抉择平等,这些方面就非常容易接受。非常容易接受就代表你的心,逐渐趣入到大乘的精髓、趣到大乘的实相当中了。这方面对我们的意义相当大。因此,我们在抉择完生死本空后,也有必要对这个方面做些分析。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