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17

在讲课之前先说一下,很多出家人来这里是为了修学的,大家应该减少欲望、节省资源,吃饭、穿着、住处都要尽量简单。因为任何复杂的生活都对自他不利,也会给大家带来痛苦。现在城市里面的人为什么越来越苦恼呢?就是因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一直达不到这种目标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各方面都要如法。

前面已经讲了三大根本苦和生老死病的痛苦,今天讲的是怨憎会苦,也就是《苦才是人生》当中的一些道理。其实“苦才是人生”我是很会讲的,因为我是《苦才是人生》的作者(众笑),而且这本书在排行榜上的排名也一直比较不错。所以我在这方面有特长,你们看看我讲得怎么样。

如果让我讲“幸福才是人生”,我可能没办法讲,因为我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出来,没有什么创意。这个话题如果让一个认为人生好快乐好幸福的人来讲,可能比较适合。而我是一个比较“痛苦”的人,看起来也是愁眉苦脸的,所以爱讲“苦才是人生”。

戊五、怨憎会苦:

如是怨憎会痛苦,遭受不悦害恐怖。

“如是怨憎会痛苦,”很多经典和论典当中讲到,怨憎会苦是指经常遇到不愿意接触和接受的人、事物、环境,而产生痛苦。“怨”主要指怨恨的敌人,以及跟自己关系不好、自己不愿意看到、不愿意接触、不愿与之交谈的人。但好像在冥冥之中,我们会经常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比如有些人不愿意跟某个领导在一起,但却一直在他手下工作;不愿意跟某个人一起生活,但是因为前世的业力,今生好像被业的绳索绑在了一起一样。有些在家人关系特别不好,但却一直吵吵闹闹地过了好多年。

原来有一个人的家属死了,他不但没有哭,反而非常开心。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已经吵了23年了,以后不用吵了。”可见在生活当中经常发生怨憎会苦,而在怨憎会苦当中不愿意接触的对境主要是人。

这次听一些人说不要输液,就一直没有输,所以我的咳嗽还没有好,如果输液的话早就好了。可能网上听课的人会很烦,但没办法,我也不是故意的。这叫做怨憎会苦,知道吧?

“遭受不悦害恐怖。”缘于不愿意接触的对境,会遭受不悦意、损害和恐怖的痛苦。

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对任何敌人都要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来接受,而不赞叹以牙还牙。在世间,像美国的林肯总统,也始终把敌人当做好朋友一样对待。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消灭政敌,反而试图把他们变成朋友呢?”他说:“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所以,虽然怨敌对你不好,或者给你带来违缘和痛苦,但如果把这些看成是对自己有利的顺缘,或者是前世的一种因缘,就能化解世间的很多怨恨,这非常重要。

佛经当中就有这样的公案。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眷属一起入城乞食,有一个婆罗门挡在路上,不让佛陀经过。这时,波斯匿王等人给他很多金银财宝请他让开,但他不肯接受。后来给孤独长者给了他五百元,他就把路让开了。

后来佛陀讲述了此事的因缘。以前有一个王子外出游玩,看见大臣之子在赌博,赌输之后,对方让他偿还五百元赌债,但大臣之子不肯,于是王子答应代偿。给孤独长者就是当时的大臣之子,佛陀就是当时的王子,而刚才挡路的婆罗门就是当时索要赌债的人。

表面上看来,给孤独长者为了让佛陀过路,无缘无故地给了婆罗门五百元,但实际上这跟前世的因缘有关。同样,我们即生当中好像根本想不起来跟某个人有怨仇,但有时却无缘无故地向他赔偿或提供财物。这也是在偿还前世的债务。

我们通过这样的思维,可以将任何怨敌,一方面像前辈大德所讲的那样,当作修行中的顺缘;另一方面也可以想,这就是前世的因缘。否则不管去东西方任何地方,尤其是性格和修行不太好的人,要想让周围所有人都对你特别好,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在人的群体中,只要自己的心没有调整好,那么看不惯的人在哪里都会出现。如果你修行很不错,也许会渴望有对自己不好的人出现,因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机会。

戊六、爱别离苦:

慈爱对境相别离,内心忧伤悲哀泣,

意不欢喜之根源,追忆优点贪所恼。

“慈爱对境相别离,”自己特别好的朋友、亲人、恋人经常会离开自己,有些是生离,一直找不到人影;有些是死别;有些虽然不是特意离开,但因为客观环境、因缘的不同,不能跟自己住在一起。这叫做世间当中的爱别离苦。

“内心忧伤悲哀泣,意不欢喜之根源,”当他离开的时候,你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忧伤和悲哀,并因此而哭泣,因此他就是这种不欢悦的根源。

爱别离苦的对境,这里主要指人,间接指环境、名声、地位、青春、智慧等你所喜爱的任何事物——世间很多人都希望这些永远伴随着自己、不要离开。有些人特别执著智慧,本来年轻时一天背多少个颂词都没有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就减退了,怎么背都背不下来。

“追忆优点贪所恼。”当他离开之后,你经常想着他的优点、音容笑貌和各种功德,因此会更加伤心难过,苦不堪言。因为世间任何一种贪恋,都源于认为对境有特殊的优点,但此时却因分离而产生了痛苦。

戊七、求不得苦:

所欲不遂之痛苦,事不成故心刺痛,

感受贫穷可怜苦,饥渴逼迫如饿鬼。

求不得苦,就是自己想得到人、财物、地位等,却不能如愿以偿,心里非常刺痛。有些人甚至感受极其贫穷可怜的痛苦,饥渴逼迫,如同饿鬼一般。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连生活都难以维系。以前有位荷兰艺术家叫梵高,在世时就非常贫穷。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人,为中国艺术界所熟知,在国外更是特别出名。他27岁才开始学画画,37岁就自杀而离开了世间。

从他的传记中看,他当时的生活非常窘迫。因为当时印象派画风并不像现在这样为人们所接受,所以他当时非常苦恼,经常没有吃喝。如果没有弟弟的帮助,他可能都无法生活下去。但没有想到,他死之后,他的那些画作变得非常出名。

前段时间我在美国,刚好纽约在拍卖他的一幅画——《雏菊与罂粟花》。一名中国人拍下了那幅画,成交价约合人民币三亿七千七百多万元。当时我说,如果他活着的时候有这么多钱该多好。他在大概十年间画了两千多幅画,包括非常出名的《向日葵》等作品。但是他在世时,确实像饿鬼一样感受着痛苦。

他不仅在生活上非常苦恼,在感情上也很痛苦。他的生活中出现过几个喜欢的人,后来又爱上了一个妓女,但最终妓女也离开了他,令他特别伤心。虽然有不同说法,但有一种说法是他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用信封包起来送给了那个妓女——他的人生经历有些人可能很难想象。

他那幅价值三亿七千七百多万元的画作,我曾给一个堪布看,问他:“这幅画你大概出多少钱?”并且告诉他:“这幅画特别特别出名,你一定要给高价。”这个堪布想了半天,说:“五十块钱。”(众笑)

戊八、近取蕴苦:

经说色受想行识,近取五蕴有漏性,

是故乃是诸苦处,苦依苦器与苦源。

第八个是近取蕴苦。佛经当中说,五蕴都有不同的痛苦。其中色蕴是痛苦的直接根源,因为有了色蕴,各种各样的苦就有了加害之处,所以叫做苦处;有了受蕴之后会接受痛苦,就像苦器一样;想蕴是一种分别执著,是接受痛苦的根本之门,因为最初有了分别执著,才有感受,所以是苦依;行蕴是痛苦的造作者,我们经常会行持、会造作,所以它也是痛苦的根源或作者;识蕴是意识到痛苦归为己有。行蕴和识蕴这两者分别是作者和知者,所以为苦源。因此,近取五蕴是诸苦之处、苦依、苦器和苦源。

《长阿含经》中讲:“色受想行识,犹如朽故车,能谛观此法,则成等正觉。”色受想行识五蕴,就像已经腐朽的旧车一样,如果真正能谛观五蕴皆空的道理,就能获得正觉果位。

丁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

为脱此苦思善道,当求解脱轮回法。

“如是一切人世间,苦因果故无安乐,”以上人间的痛苦,要么是苦因,就像很多人正在造作十不善业等痛苦的因;要么是苦果,就像现在很多人正在感受以前造作的罪恶之果。比如有些人正在造地狱的因,有些人正在感受地狱的果;或者有些人正在犯罪,有些人正处于监狱当中一样。所以,世间当中的很多人,有些是在造苦因,有些在感受苦果,总之是没有安乐的。

“为脱此苦思善道,当求解脱轮回法。”为了解脱这样的痛苦,我们应该善加思维善道,要求得从整个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方法。

现在很多人提倡人间佛教,这是很好的,暂时来讲让人们行持善法。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也无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我并不是破斥人间佛教和世间佛教的观点,但是在座的很多佛教徒,也不能把它当作最究竟的解脱法。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看过西方等国家的人间佛教,他们提倡的理念中,基本上没有提到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只是让人们行持善法。当然从人天乘的角度来讲,对初学者讲一些人间佛教非常有必要,但是,我们光讲人类的善法、快乐和佛教的世间利益还是不行的。应该希求从整个人趣当中获得解脱,不仅如此,还要从天界、阿修罗和三恶趣中获得解脱。如果没有解脱,那么沉溺在轮回中是不会有快乐的,所以解脱非常关键!

在座的很多人也应该好好思维,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到最后有没有快乐呢?现在最有权力、才华,或者是长相比较好看的人,即使他们各种福报样样具足,这些快乐到最后也会全部烟消云散。因此人间也如火坑一样,没有什么值得贪著的。这一点大家非常清楚。

因此,现在如果要弘扬真正的佛教,就要提倡具有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智慧的解脱法门,这才是对每个人来讲非常重要的。

丙五(非天之苦)分二:一、无乐之理;二、劝勉精进修法。

丁一、无乐之理:

诸非天亦无乐时,无义战争起嗔恨,

嫉妒天福不堪忍,沙场百般受痛苦。

非天也叫做阿修罗,是六道当中的第五个。阿修罗也经常有战争的痛苦,他们看见三十三天的财富和威德,会生起极大的嫉妒心,经常跟天人作战。但天人的福报比较大,阿修罗无法与之相比。在作战过程中,天人使用了金刚、铁轮等各种兵器,阿修罗经常面临着死伤的恐惧和痛苦。所以,比我们人间稍微好一点的阿修罗,也不会有任何快乐。

无垢光尊者在《大车疏》中提到,阿修罗当中有没有得果、得真谛的呢?按照小乘的观点来讲是没有的。但是按照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所说,天、龙、非天、非人等也有通过听闻般若法门获得圣果的。所以阿修罗也有得圣谛的。

当然像这样的战争在人间有些地方也有,比如现在中东的有些国家,我经常认为他们跟阿修罗世界的业感比较相似。中东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生了很多大型战争,比如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战争、黎以战争等,所以这些国家一直沉溺在战争当中。因此人间也有跟阿修罗界业感比较相同的众生。

而且,如果有些人有非常严重的怀疑、嫉妒、嗔恨,将来也会转生到阿修罗当中去。因此,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

丁二、劝勉精进修法:

故求善妙寂灭众,当速修持解脱法。

因此,希求善妙寂灭的众生,应该迅速修持解脱法。本来还想讲天人的痛苦,但今天还是讲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