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24

今天继续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业因果品。这一品当中,前面介绍了十种不善业,今天开始讲十善业以及十善业的果,还有了知此理后应当如理取舍,“断除之理”分这三个方面来讲。

丙三(断除之理)分三:一、善趣之因;二、十善之果;三、取舍之教言。

丁一、善趣之因:

首先是十种善业,这是善趣的因。大家都知道,善趣是指人天,即天界、非天(阿修罗)和人间。行持善法就是善趣的因。

善趣之因十善业,即断十恶之善心,

戒杀戒盗不邪淫,不说妄语离间语,

绮语粗语离贪心,以及害心与邪见。

前面已经讲了十种不善业,这些主要来源于贪嗔痴。其实,善业和不善业主要是靠自己的心,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了这样的因果取舍法之后,尤其在自己平时的行为当中要尽量地取舍。

带动他人断恶行善

我在这里也想说一下,在听课的人当中,也有很多是非常有能力的。你们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不仅仅是自己要行持善法,还要尽量地让别人断除恶法。

比如一个人是企业的负责人,或者是某个群体的主要人物,他就会有很多方便方法。有些人的手下可能有十个人、二十个人,乃至一千个人、一万个人,那么你在自己行持善法的同时,让别人也行持善法,功德就很大;如果自己行持恶法,让别人也行持恶法的话,过失就非常大。

《别译杂阿含经》中有一个公案。佛陀在王舍城的时候,有一个伎人主,可能相当于现在演艺界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动发。他在佛陀面前问了很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但是佛陀刚开始都没有回答。后来,在他再三询问的情况下,佛陀才回答了他。因为他的有些行为会引发别人的贪嗔痴,比如唱歌、跳舞,让很多人整天散乱、做一些非法的事情,所以造的业非常严重。

佛陀最后直接跟他说:“比如一个人本来就被绳索捆得紧紧的,如果再把这条绳索浇上水的话,这个人就被捆得更紧了。同样,三界轮回中的很多众生本来都已经被贪嗔痴束缚住了,如果你再度让他散乱的话,那这个过失就更大了。”佛陀通过这种方式劝大家不要过于散乱。

我也经常想,现在在大城市等地方,包括有些法师和辅导员在内,虽然不可能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处在善心和寂静当中,有时候是会散乱——自他都会有一些比较放松和轻松的时候,但是也不能过于散乱。尤其是一些起主导作用的人物,你也应该想到,自己有一定的责任。

刚才像动发那样的人,佛陀都亲自对他说:你这样的行为会带动很多人更加增上贪嗔痴,这样非常不合理。因此,如果你是有权力的人,很多人都在看你的行为,这个时候希望你要想到:我要尽量约束自己,同时让别人也不要过于散乱,一定要行持善法、断除恶业。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因果取舍上要一点一滴地去积累,不可能当下就把所有的善事都做到,否则我们就不是凡夫人了。但确实,我们还是会逐渐逐渐地改变,会完善自己。

以上是结合昨天讲的内容跟大家说的。

“善趣之因十善业,即断十恶之善心,”下面讲到,善趣的因就是十种善业。什么是十种善业呢?就是断了前面所讲的十种恶的心。因为,“戒”实际上就像《入行论》中所讲,它是一种心,是在心上安立的,也就是说断除恶的这个心态就叫做戒。

“戒杀戒盗不邪淫,不说妄语离间语,绮语粗语离贪心,以及害心与邪见。”哪些是十善业呢?即断除杀生、偷盗、邪淫,是身体的三种善业;不说妄语、离间语、粗语和恶语,是语言的四种善业;远离了贪心、害心和邪见,是心的三种善业。这些大家都应该清楚的。

断恶行善方为善

但是在这里要知道,所谓的善,不单单是断除恶业,还要继续行持善业,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不但不杀众生,还要尽量地去放生;不但不偷盗,还要尽量地去布施;不但不造邪淫的罪,还要做许多恭敬和清净的行为;不但不说妄语,还要尽量说真实语;不但不说离间语,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说一些和合语。

有时候,一些发心人员好像也特别爱说离间语——上师与上师之间、道友与道友之间如何如何,本来都是些很小的事情。尤其是现在一些佛教徒,经常在上师、弟子之间传很多话,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说和合语,经常说一些离间语。这样都不是很好的。

在说话过程当中,不但不说妄语,还要说真实语。以前特别爱说妄语的人,即使不能变成佛陀一样的真实语者,也应该尽量在这方面学习。不但不说绮语,还要说一些有意义的解脱方面的语言;不但不说粗语,还要说温和语;不但要远离贪心,还要具有满足的心,去饶益其他的众生;不但不起害心,还要起慈悲心;不但不起邪见,还要产生真正的无我智慧等。

这就是真正地行持善业,《极乐愿文》的颂词当中也有这些道理。

什么是“修行好”

实际上,我们不仅仅要在理论上学习,而且要在每天的生活当中,让取舍因果的道理在自己的身语意中运作。在运作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也就是说,修行好不好要看你平时的行为,并不是说你今天见到了一个特别大的光明水晶球,就说明你的修行很好,不是这样的。

所谓的修行好就是,平时你的心态是很快乐的,而且非常如法,你的身体和语言也是行持得很如法。

现在有些人讲:“某个人修行好,因为他终年都在山里面闭关,始终不出来。”但是,如果他的心里整天都是贪嗔痴,行为也非常粗暴的话,那他的修行肯定是很不好的。有些人闭关了很长时间,但是出来之后,跟别人说话也不和合,行为也不如法,那他的闭关不一定是很如法的。

所以行持这些善法最关键的是,就像一些经典里所说的,必须要有一种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一般不会无恶不作的。《大般涅槃经》中也说:“不见后世,无恶不造。”后面还说,愚痴的人愿意去踩被灰覆盖的火,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会被灼烧。同样,不知后世、不知取舍的人可能觉得做坏事也没有什么,但这种想法是愚痴所致。就像吃毒药的时候也不知道后果,但实际上,你将来肯定会痛的,只是迟早而已;或者就像你欠别人的款没有还,那迟早都会给你带来痛苦,别人不可能让你随随便便吞掉财物。在经论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喻。

佛经中也说过,在善与恶当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心。如《正法念处经》当中说:“若善牵心者,如是则得善,若随不善者,如是得不善。”如果心善的话,一切都会是善的;如果心不善,那么一切外在的身语也会变成不善业。我们也经常讲“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因此心善是非常关键的。

前面讲的是善趣的因,即十善,下面讲十善的果。

丁二、十善之果:

小品转生于人间,中品善业生欲天,

大品等持禅无色,能得上二界安乐,

四果与前皆相反,当知十善果善趣。

这个颂词是说,就像前面讲到的恶业有上中下三品,分别令众生转生地狱、饿鬼、旁生,善业也分为三品。

“小品转生于人间,中品善业生欲天,大品等持禅无色,能得上二界安乐,”小品的善能转生于欲界的人间;中品的善会转生于欲界六天;大品的善,是通过修等持而转生四禅天和四无色界(大品善一定要以一种等持来摄持),能得到上二界(即色界和无色界)的安乐。

所以,善也有上中下三品,分别令众生获得欲界的人间、天界以及色界和无色界的快乐。

“四果与前皆相反,”十种善业的果跟十种恶业的果都是相反的。“四果”即等流果、异熟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善业同样有这四种果。

比如感受等流果,杀生会感受短命多病等果报,每一个不善业都有不同的果报。再比如同行等流果,以前杀生的话,即生当中也爱杀生;十善业的同行等流果则与之相反,以前不爱杀生、偷盗、邪淫的人,即生当中也是从小就不爱杀生、偷盗、邪淫。

十善业的异熟果是分别转生到三善界。增上果是成熟于外境上,以前行持善法的人会转生到善趣当中非常快乐的地方,我们人间也有很多快乐的地方。士用果方面,行持善法的增长率同样也是很高的。

“当知十善果善趣。”所以我们要知道,行持了十种善业,它的果就是趋向于善趣。

这个道理从理论上讲,大家都会比较明白。但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些论典当中,并没有讲得这么细致,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

上品、中品、下品

在这里还想跟大家介绍的是:什么是上品、中品、下品。汉地的《法苑珠林》和《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了一些比较相同的道理,主要是以时间来分的,时间有上品时间、中品时间和下品时间。

比如说上品时间,就是行持善法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时间是很长的,相当于半天的时间,在此期间所行持的善叫做上品善——上品时间当中的善;中品善就是在一顿饭的工夫当中行持善法,这是中品时间当中的善;下品善是在一瞬间——短短的时间当中行善。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说小品善的时间,有的说是一瞬间,有的说是行走一百步的时间,有一点点差别。

所以,从时间方面讲,一上午念经的善是上品善,如果用等持摄持,将来可以转生到无色界。用一顿饭时间所行持的善法是中品善。像汉地的有些人吃饭要两三个小时,我们吃饭只需要几分钟,好像有时候都不要十分钟。所以,“一顿饭的工夫”对每个人来说是有差别的,但是总的来讲是指短短的时间。

比如说我们上课的时间,我讲课至少也是一个小时,你们听也是一个小时,后面还有《普贤行愿品》的回向,前面有《发心仪轨》《释迦佛修法仪轨》《大自在祈祷文》,还有《上师瑜伽》、供护法等念诵,我觉得这些是每个人每天都不得不修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法。这样的话就接近两个小时,我是比较准时的,一般来讲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因为大城市里面的人太忙了,所以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背后会有人骂我的,我比较担心这一点;但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做善法的时间就太短了。

如果没有上课的话,有些人可能就在散乱当中度过了。上课的时候,你觉得一个小时是比较长的,但是没有上课而去散乱的话——打一两个电话或者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一两个小时马上就过了。所以,我们每天至少要约束一下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应该尽量把时间用在善法方面。

我们每天用这些时间来闻法,可能算不上上品的时间,但中品的时间应该是远远超过的。在这样的时间当中行持善法,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有时候确实心会散乱。刚学佛的人认为,自己要做到十全十美,一刹那都不产生任何的恶分别念,但刚开始不能要求太高了,到最后也不能要求太低了,学佛应该细水长流。不要刚开始不吃、不喝、不睡、不说话——一般刚开始学佛或刚出家的人特别特别精进,慢慢慢慢,下滑得也特别快,在很短的时间当中就产生了邪见,什么都不学了,其实不能这样的。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调整自己的见解和行为,这样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

因此行持十善法非常有意义,所以说“当知十善果善趣”。

行持十善得护佑

我们平时都应该行持善法。藏地有这样的说法:“这个人肯定什么事情都很圆满的,因为他在生活当中经常行持十善,所以会有很多护法神、非人、天人守护的。”平时行持十善还是很重要的。《长阿含经》中说:“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意思就是说,行持十善法的人,虽然他只是一个人,但是有百千天人和护法经常保护着。

我自己也确实有深刻体会。虽然行持善法的人当中,有个别人可能因为前世的业力,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发生,但大多数人从长远来看,的确像《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所做的一切总是很圆满的。《诸法集要经》中讲:“由爱乐善法,诸天常恭敬。”由于爱乐善法的缘故,诸天人恒常恭敬。

《杂譬喻经》中讲,有一个叫萨薄的商人,经常往返于两个国家做生意,就像现在的有些商人一样,今天飞尼泊尔,明天去加拿大,后天去莫斯科。

有一次,萨薄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做生意,看到一位法师在讲经,讲了苦、空、无我等道理,讲课的过程中还传授了五戒。传戒之后,这位法师跟他说:“一般守持一条戒律就会有五位天神保护着,现在你已经受了五条戒,会有二十五位天神保护着你。”他在听了这一节课之后,回去时就有了一种安全感。

对于这一点,可能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但行持善法、做善事的人的确有很多很多人和非人恭敬、保护。你们看了《地藏十轮经》和其他论典之后就会发现这个道理。

萨薄回去的路上,途经两个国家之间的关口,那里有一个特别出名的鬼神来加害他。他刚开始也比较担心,但后来又想:“虽然这个鬼神非常出名,但他只是一个,而我有二十五位护法神,打架的话应该没问题。”

后来,他就与这个鬼神进行交涉,说自己是如何皈依、受戒的。后来那个鬼神(是个夜叉)也在他面前受了五戒。本来那个路口是很危险的,通常人们都特别难以过关,但从此之后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所以,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在家人应该受持三皈五戒。因为这里讲了,行持十善的人会有很多白法天神经常保护着。这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

有些人自己一点都不行持善法,光是每天供护法、祈祷天神。其实对于特别恶的、业际颠倒的人,护法神也是很难帮忙的,因为他们的性格是自然喜爱行持善法的人,而且真正保护善法(白法)的护法神,也都是在前辈大德面前受持了三皈五戒的。所以他们经常保护如理如法的人,经常呵斥、远离行持恶法的人。因此,很多人如果想在各方面顺利、获得幸福快乐,就要如理如法地行持。这样即使你不能天天供养土地神、天尊或者护法神,各方面也都会圆满的。

我以前在不同的上师面前得灌顶的时候,经常承诺供护法和各种天神,但是后来有时候出去讲课,又特别累,时间也特别紧,都来不及供护法,我心里就想:“我今天不是去散乱的,而是去讲课,心是好的,今天虽然供不了,但是护法神肯定不会惩罚我的,他们本身都是非常善良的。”

现在有些人会想:“不供的话,他们会不会不高兴?”我觉得应该不会,他们不会像世间人那样特别计较、心很狭窄。但是有一个原则,就像《二规教言》所讲:行持善法的人,护法神本来就非常喜爱他;但是如果自己行持的善法不够或者行为很恶劣的话,就会像僵尸一样被他们抛弃,不会被他们关注的。

所以,我们作为人,至少也要尽量地行持善法。如果由于自己的业力现前、缺少正知正念或对境现前等原因,而造作了一些不善业的话,那就要马上忏悔,学会随时忏悔,这也是很重要的。

丁三、取舍之教言:

佛说以随福德分,十善投生善趣中,

十不善业堕恶趣,取舍黑白因果者,

世间善道人天乘。以此后世转善趣,

故立真实解脱因,善缘众生当依止。

“佛说以随福德分,十善投生善趣中,十不善业堕恶趣,”字面意思是说,佛陀在《般若经》等相关的经典当中讲,随福德分善法——没有被空性见解摄持的十善和修习禅定的善法,一般是转生人天善趣的因,而造作十不善业则会转生到恶趣当中。

“取舍黑白因果者,世间善道人天乘。”因此,取舍因果就是断除黑法、行持白法,或者说舍黑业、取白业。这样取舍因果的人,人们称为是在行持世间善道,这也被称为人天乘。

具体来说,人天乘是什么呢?就是希求下一辈子不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一定要获得人趣和天趣,为此而行持善法的乘就叫做人天乘。现在人间佛教、世间佛教弘扬得很多,人们也经常朝山、拜佛,其中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愿我今生快乐、平安,保佑我!”这些就是人天乘。佛经当中也讲了这样的人天乘。

当然,如果要求高一点的话,最后获得出世间佛果的大乘法和永远从轮回中解脱的小乘法是很重要的。但是从社会现状来看,大多数人都是人天乘根基的,所以我们弘扬佛法的人也要懂得人天乘。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不行,这样就没办法利益他们。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发菩提心。有些人可能在名称上知道要“发菩提心”,我也看到很多人说“发菩提心”,法师跟弟子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弟子也说“我要发菩提心,我发菩提心”。但是他们真正发了菩提心没有呢?可能不要说度无量的众生,度个别的众生都没有想过。

这样的话,人天乘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乘。

“以此后世转善趣,故立真实解脱因,”这样行持善法叫做人天乘,以此后世会转生善趣。而且,我们要建立一个真实的解脱因。真实的解脱因是什么呢?我们下面还会讲的,就是要超越人天乘,要懂得空性、菩提心和出离心的意义,这些是真正的解脱因。光行持人天善法只是间接的解脱因,而不是直接的解脱因。

有人认为,光是不杀、不盗、不淫、不说妄语等就肯定能获得解脱,能得到声闻阿罗汉果位或佛果,其实根本没办法的,因为这些不是解脱之因,它叫做随福德分的善法。

这里讲到,我们后世要先转到善趣当中,然后应该建立一个真正的解脱之因。

“善缘众生当依止。”具有善缘的这些众生、修行人,应该依止的是什么呢?就是永远从三界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因。

佛陀在相关的经典当中也讲了一乘、二乘、三乘,还讲了九乘次第以及无量的乘,乃至众生的心没有灭尽之前,调伏烦恼的乘其实也是没有穷尽的。

梵语的“雅那”就是乘或者坐骑的意思,依靠它能到达目的地。虽然有人天乘、小乘、大乘和密乘,但从最究竟的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乘都是没有的。关于乘的概念和道理,相关经论都做了宣说,《大车疏》中也引用了很多。

十善是修行的基础

总的来讲,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大乘修行人。既然你是大乘修行人,就一定要想到:至少也要行持十种善业,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利益众生的心。如果没有这个心的话,说自己是大乘修行人就全都变成了空话。

《地藏十轮经》中也是这样讲的:作为修行人,一定要行持十种善业;如果十种善业当中的一个都做不到,还要口口声声地说“发无上菩提心、要获得三藐三菩提”,这就完全是一种大妄语,他在十方诸佛面前是无惭无愧者。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得。

现在很多人自认为是大修行人、大证悟者,甚至有些人还经常摄受弟子,口里也经常说空性、菩提心等词语。但实际上,他连最基础的十种善业恐怕也不能行持,而十种不善业经常都在犯。这样确实也是没办法的。

《地藏十轮经》中也说:“欲除诸有苦,证得大菩提,应修十善轮,精勤勿放逸。”我觉得这个教证还是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啊!你要想解除一切轮回的痛苦,证得大菩提的话,至少也要修持十善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精勤,不要放逸,行持善法非常放逸不是很好的。

精进修十善

我看过记者采访一位藏传佛教很著名的上师,他常年住在英国、美国等国家。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我这一辈子,白天做的事情特别特别多,包括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每天都接受‘改造’。但是到了晚上,我就非常精勤地修持善法。虽然白天特别忙——整天都跟世间人一起忙着,但是晚上我就不放逸。”

很多人找借口说:“我现在太忙了,有如何多的事情。”其实行持善法,应该是在你的茶余饭后,或者是挤出时间来做。另外,做其他事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行持十种善业。比如你白天在单位里工作,随时都可以行持十善业——说话也好、行为也好、心里也好,尽量去改正不好的方面,那你白天实际上也是在修行。

如果闭关的时候一直修行,但出来之后十不善业全都犯的话,那这个修行也没有什么用吧?所以修行不是表面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当中有这样一个过程。

比如说学院有很多发心人员,在发心的过程当中,每天都跟金刚道友接触。在接触的过程当中,你的语言每天都在用,看你能不能修行?你的心也是每天都在用,你看它是不是处于贪、嗔、痴、邪见当中?还有,你的身体是不是处于杀盗淫当中?这样的时候,应该完全可以发现自己的状态。

十善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基本的做人要求。我经常想,自性罪不仅仅是针对佛教修行人的,其实也是所有善良的人、有品德的人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世间当中的修行也谈不上,大乘的修行更算不上。

刚才提到的《地藏十轮经》中讲:如果十善业当中的一个都做不到,还要说“度化众生”“发菩提心”,那这是大妄语,他就骗了诸佛菩萨。大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有个别人会说大话的,现在佛教徒当中也经常有,他们对细节上的因果一点都不在乎,经常说得特别大,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

我特别敬仰上师如意宝。从见解上说,他对大圆满和大中观的真正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都已经了如指掌;但是他在行为上,点点滴滴都非常注意,不管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心灵上——有时候心里产生了什么恶分别念就马上忏悔,说出一点不如法的语言也要马上忏悔,等等。所以,我们作为传承弟子都应该重视这些。

以上讲了修行世间法。

乙二(修寂灭之法)分六:一、总说随解脱分善业;二、认识随解脱分善业之自性;三、作解脱因之理;四、觉醒佛性得解脱之理;五、别说同分善业;六、破他宗之邪分别。

修行寂灭法有六个大科判,这个内容是很重要的,你们还是要很认真地看《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这里的业因果品跟《前行》里面讲的不一样,比如前面业跟阿赖耶的关系方面,对于佛教徒来讲是有研究价值的,非常重要的;后面部分,对于如来藏、光明心性方面也讲了很多。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不要把它当做一般的书。

有些道友把我的《苦才是人生》和《大圆满心性休息》放在一起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样呢?就像把一副三块钱的假银子耳环和一副金耳环放在一起一样——我们凡夫人用分别念写的书跟这本书的价值肯定是完全不相同的。对于圣者的这些金刚语,我们始终都要重视。

但现在很多人没有智慧,而且书也太多了,哪个是假的、哪个是真的都分不清楚。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对这些金刚语再三地去考虑、反复地去学。而且平时也应该放在自己的顶上做加持,我都经常这样,你们看到没有?(上师用藏文版《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放在头上做加持)这不是假装的,而是真的对它的内容很尊重恭敬。

丙一、总说随解脱分善业:

前面讲了随福德分的善业,这里讲随解脱分的善业。

解脱之善离轮回,超越三有上下行,

黑白二业趋寂灭,随解脱分等善法,

乃是无漏智慧因,十善四禅四无色,

六度等善五道摄,证悟人法无我后,

依智方便双运善,不住有寂利众生,

成就佛陀果位故,瑜伽善法超世间。

“解脱之善离轮回,超越三有上下行,黑白二业趋寂灭,”字面意思是,随解脱分的善跟前面的十善不同,它是超离一切轮回的;它超越了令众生在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中上行和下行的所有白业和黑业——上行的是白业,下行的是黑业;并且它是趋向寂灭的,真正远离一切烦恼的业。

“随解脱分等善法,乃是无漏智慧因,”这样的随解脱分善法,实际上是无漏智慧的因,是真正解脱的因。

“十善四禅四无色,六度等善五道摄,”十善、四禅、四无色,还有六度中的前五度是福德资粮,六度中的智慧度是智慧资粮,此二者双运为五道次第所摄。所以,从资粮道、加行道一直到无学地之间,有福德资粮的部分,也有智慧资粮的部分。

“证悟人法无我后,依智方便双运善,不住有寂利众生,成就佛陀果位故,”积累这些资粮以后能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主要是依靠智慧和方便双运而行的,也就是将大悲菩提心和大空性的见解结合起来。最后真正能获得不住轮回和涅槃(不住有寂)的果位,到那个时候就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就是成就佛陀的果位。

“瑜伽善法超世间。”所以瑜伽行者应该行持超世间的善法。

“瑜伽”指的是修行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修行人你不要整天只行持人天乘的善法,一定要行持超越轮回的善法,获得真正永久的快乐;而不是今天转生到一个富翁家里,过一段时间又变成穷人了,在轮回当中这样流转也是很痛苦的——今天变成中国首富,明天变成“中国乞丐”。

可能中国首富听了不高兴,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你离开世间的时候,再怎么富裕也是一分钱都带不走的,所以你很有可能因为前世造的业,而在下一世变成乞丐。今天中国最穷的乞丐,也很有可能因为前世或今生当中的某种善业,一转生就变成最富贵的人。他今世离开的时候本来也没有什么可带的——乞丐的碗丢在哪里都可以,乞丐的拐杖在哪里断了也没有什么的。而下一辈子,他很有可能是最富贵的。

我们这里的很多人,也是有时候当特别富贵的人,有时候当特别贫穷的人。因此这些都没有什么可靠的,一定要寻找最究竟的智慧度,即最究竟的超世间的善业。

关于这个道理,《大车疏》里也讲了很多,还引用了《般若摄颂》《宝鬘论》《般若一万八千颂》等教义。归根结底,先证悟空性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当你有了菩提心和无二慧(空性慧)摄持的时候,就真正能获得解脱;如果没有这二者的话,想要解脱确实也是非常困难的,所行持的都不能成为出世间的善法。

佛父佛母是方便和智慧的象征

我们经常讲的“智慧和方便双运”,显宗当中讲这是非常重要的;密宗当中讲,所谓的“佛父、佛母”也是智慧和方便的象征和意义。

《无垢称经》当中有一个很好的教证:“慧度菩萨母,善方便为父,世间真导师,无不由此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智慧波罗蜜多的空性是菩萨的母亲,大悲方便善巧菩提心是菩萨的父亲,有了空性和大悲的智悲双运,所有世间的导师都会出现的。

有些对密宗没有信心的人,可能对双运像也有各种看法和想法。其实,这个道理在汉传佛教的《无垢称经》当中也是有的:慧度是菩萨的母亲,而善巧方便是菩萨的父亲,这两者是一切世间导师的因。

我们也可以这么讲:智慧的象征是佛母,大悲方便的象征是佛父。在我们不清净的眼识面前,佛父和佛母好像是世间的男女一样,但实际上,这就是阳与阴、大悲与智慧的相应,这一点在显宗的佛经《无垢称经》当中也讲过。

我们以前也讲过,《无垢称经》也可以作为一部显宗的佛经,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当中也引用了很多这部经的教证。其实这部经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智慧方便双运很重要。如果我们真正能行持智慧方便双运的话,在修行和学道的过程当中就能远离一切魔障,这也是一个自然规律。这个道理我在讲《般若摄颂》的时候也讲过。

《华严经》中也有这样一句话:“智慧及方便,所行清净道,乃至千亿魔,皆所不能坏。”意思就是说,行持智慧和方便的菩萨,他所行持的就是非常清净的道,成千上万的魔众也不能毁坏这种人。

有些人经常怕魔、怕狗,怕生活当中出现一些违缘——别人骂他、说他,其实这都是因为太执著自己、太在意自己了。如果稍微放松一下,如果懂得了所谓的“我”不存在,“我”的这个现象实际上只是幻觉而已,那么所有的魔众都不可能存在。

有些初学者对般若空性无法接受、非常恐惧。《宝鬘论》当中也讲了:“寡闻之凡愚,生畏佛所说。”孤陋寡闻的凡夫人特别害怕佛陀所讲的般若空性。但其实般若空性是不用怕的,它不是让你毛骨悚然、胆战心惊的道理,它完全可以让你的心灵获得解脱。空性妙药可以让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轮回的酷热当中自然而然解脱,它是这样一个非常好的解脱之因。可是,平凡愚笨众生在这方面一无所知。

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瑜伽善法超世间”很重要。现在很多修行人还没有进入解脱的法门,这一点你们可能也知道。现在有些道场是在行持善法,比如参禅等,但那并非解脱之因。我那天去美国的一个学校,我说:“也许你们听了不高兴,但是你们很多学校里面的参禅,是世间当中比较低等的禅,它根本不成为解脱的因,也不成为断烦恼的因。”我这样说的时候,看到有些美国人马上就不高兴了,但不高兴也没办法。

他们有些老师天天教“禅禅禅”,但是他们的“禅”是什么呢?就是安住、坐下来,什么都不想。“这样坐下来好舒服,什么都不用想,就这样很好……”有些老师好像飘起来了一样。这样不成为解脱的因,如果要参禅和修空性的话,一定要使之成为解脱的因,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