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29

下面我们讲全知龙钦绕降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这部大论典前面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业因果,四个大加行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依止善知识,以及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的确需要非常系统地学习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因为,如今城市里面的很多人对佛学的信心、希求心应该是很不错的,不知道是什么因缘,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佛法感兴趣的人也是相当多的,但是很多人在依止善知识时往往出现许多问题。

当然,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很多佛教徒刚开始对佛学的渴望心特别强,这个时候就“饥不择食”,不管遇到什么所谓的“上师”都马上去依止,可能有这么一个原因。但依止后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我以前在其他地方也讲过。

藏传佛教的善知识是比较多的,但有些是冒充的“善知识”,他们是以其他目的到汉地去的。汉地有一部分佛教徒是有智慧、有信心的,他们会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不会跑来跑去,会好好地闻思修行;但有一部分每天都跑来跑去,介绍这个、介绍那个,后来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所以,最后所发生的这些不良后果,一个原因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并不是真正以传授如来教法为目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人可能确实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依止善知识。这样的因缘导致佛教的形象也有被抹黑的现象。

我相信,很多人学习过《大圆满前行》等其他论典所讲的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后,应该也会了解这些。但是,可能因为新的佛教徒比较多吧,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既从正面来了解,也从负面来了解。从正面看的话,跟以往相比,现在很多人的确对依止善知识的方法、道理都很明白;而且这几年以来,各个地方的人们确实都有慧眼,会观察、会依止,最后会修学上师所传授的如来教言,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我们今天按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讲依止善知识。前面已经讲了四加行,后面还会讲不共加行,包括皈依、发心,以及无上密法的道理。不管是前面讲的道理还是后面讲的道理,都需要依靠善知识来开导,没有善知识的话,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第五品 依止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品分六:一、善知识为无误引导者;二、善知识为一切决定胜之源泉;三、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之教言;四、远离恶友等;五、了知取舍后求悉地之理;六、回向本品善根。

这一品从六个方面来阐述:善知识是无误的引导者;他是一切决定胜的来源;应该依止很好的善知识,舍弃恶知识;不但要舍弃恶知识,还要舍弃恶友;以及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如何取舍等。

下面讲的是“善知识是无误引导者”。在世间当中,尤其是在出世间的道理当中,首先要知道善知识是一切的无误引导者。

甲一、善知识为无误引导者:

如是无谬因果道,来源依止善知识。

前面讲到的正法与非法、善与恶的道理,要想正确无误地了解,一定要依靠善知识;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一般佛教徒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学习世间一般的知识,也需要依靠世间的老师来引导,你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阿毗昙毗婆沙论》当中讲过:“若人虽有智,不从他闻法,是人终不能,分别善恶义。”有些人虽然有智慧,但是没有在其他人那里听法的话,终是不能分别善和恶的差别。这个很重要的,就如此颂之前所讲的:如果没有灯,虽然有一些东西,也是看不见的,有了灯之后才能看得见。

所以,世间当中有些人虽然智慧很不错,但是因为没有依止过善知识、没有听过其他的法,所以如果用自己的分别念来取舍的话,也许他所认为的大善法反而成了恶法,他所认为的大罪恶实际上却是一种善业。

因此,我们首先一定要明白什么呢?一切的见修行果,因、果、道等道理,全部都是依靠善知识开导的。我们在座的很多人,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开导,要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来通达如来甚深妙法的话,绝对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拥有今天这样的智慧、悲心和信心,能明白了知取舍的道理,应该是来源于善知识们——像藏地的莲花生大士、菩提萨埵,还有许许多多前辈的大译师和大班智达,是从他们的传承和恩德而来的。汉地等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前辈大德们将佛法一直传到今天。今天我们基本上能懂得世间的这些真理,的确是来源于依止善知识。因此我们先要懂得依止善知识。

其实,你如果从来没有依止过善知识的话,给别人讲佛法也没办法的,自己修行也没办法的。就像世间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没有老师引导,也是难以通达。比如一个人要教幼儿园,如果幼师没有毕业的话,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现在找老师的时候,首先都是看他是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是不是专业对口。还有炒菜的厨师,也是以前学过的人会懂,如果什么都没有学过,光是切一点儿菜、加一点儿油,“啪啪啪”地炒,吃起来味道也是怪怪的。

所以,世间任何一个非常简单的知识都要有人教。我前段时间要用一个电饭锅,也专门依止了一个老和尚去学,但他自己也没有“传承”,迷迷糊糊的。(众笑)

甲二、善知识为一切决定胜之源泉:

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

获三菩提由师生,获得世间增上乐,

亦源依止诸上师,故当谨依善知识。

“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获三菩提由师生,”未来、过去、现在所有的佛陀、菩萨以及声闻、缘觉等,获得三菩提果位的来源,实际上全部都是善知识。

这是讲决定胜,也就是出世间的菩提妙果,全部都是依靠善知识。包括缘觉,以前也是依止过善知识的,声闻、菩萨、佛陀都更不用说了。

“获得世间增上乐,亦源依止诸上师,”还有世间当中的增上乐,即人天福报,其实是因为做了一些善事而获得了今生的快乐。如果前面根本没有做任何善事,不知取舍,整天造恶业——离开了善知识我们都会造许许多多的恶业——那么,即生当中的人天福报确实也是没办法获得的。

因此,世间的快乐和出世间的快乐实际上都是源于依止善知识。

“故当谨依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很认真地依止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不是你想依止就依止,不想依止就不依止,不是这样的。你如果不想成佛,或者不想从佛教的道理当中获得一些超胜的境界,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你真的想的话,那你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就不得不依止善知识,而且要很认真地对待!这不是开玩笑,不能像一般的事情那样来对待。

学修佛法全部依靠善知识

因此我们一定要讲,所有真正的快乐和解脱都是依靠善知识而来的。佛陀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当中也讲过,有一次,阿难尊者在寂静地方思维了很多法义,然后对佛陀说:“我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一种感悟:其实佛教的道理一大半都是依靠善知识而获得的。我觉得善知识是很重要的。”而佛陀说:“你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学习佛法和修行佛法不是‘一半’依靠善知识,而是全部要依靠善知识。”

首先阿难认为,学修佛法可能一大半是依靠善知识,但后来佛陀告诉他全部都是依靠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依靠善知识,所有的智慧、悲心、功德都会自然而然增上,并且会远离恶知识,修行也会善始善终、非常圆满。而如果离开了善知识,就很有可能被恶知识所摄持,自己所有的修学都会一败涂地。所以这里讲到,依止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善知识,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也讲了:“善知识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安乐。”当然善知识有很多的解释方法,但是按照《涅槃经》的教义,有的人为什么叫真正的善知识呢?因为他自己有善法。

所谓的善知识也有上师的意思,那上师是有善法的。如果自己一点善法都没有,每天都无恶不作,心里面、语言上、身体上不但没有善,还有很多恶的成分、恶的习气、恶的力量,这就不叫善知识。

而且这样的善知识,按照《涅槃经》的意义,是不求自己安乐、常为众生而求安乐。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面也讲了,真正上师的法相实际上是相续当中具有菩提心。末法时代,一个人具足上师的所有法相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归根结底,作为一个大乘的善知识,相续当中一定要具足菩提心和大悲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涅槃经》中讲,善知识首先是住于善法的,什么样的善法呢?并不是声闻的善法,并不是世间的善法、随福德分的善法。真正的善知识、上师确确实实是一切都为众生,他不求自己的安乐,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寻找上师。昨天这里来了一个人,他说:“堪布,您给我找一下,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所谓的‘上师’,我的上师在哪里?”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再不断地去找吧,可能慢慢慢慢就找到了。”他说:“什么时候能找得到?”我说:“不知道,一百年之内吧!”(众笑)

所谓的善知识是什么样的呢?在大乘佛法里面,善知识确实是不为自己的。一般凡夫人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名声、为自己的财富、为自己的……这样的“上师”不一定具有大乘善知识的法相。这里讲得非常清楚。

因此这里说,所有的三菩提和世间的功德都来自于上师。我也在想,在座的人对所谓的善知识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们今天能看得懂字、能听得懂这些法,是因为在人生历程当中有很多善知识引导。

什么样的善知识呢?有些是世间的善知识,比如说我们学会写字、学会很多其他人不懂的基本世间哲理和规律,是依靠父母和老师等很多的人。在学习出世间法和行持善法方面,也有一些堪布、堪姆、法师、引导者;以及我们的道友,也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把他当作善知识。因为按照《华严经》严格来讲的话,对一切众生都要视为善知识,我们可以把他们都当作菩提的助缘,也可以这样想。

甲三(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之教言)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乙一、略说:

犹如藤依旃檀树,依止正士自变善,

好似粪染吉祥草,依止恶人自成劣,

故当敬依善知识,弃离一切恶知识。

“犹如藤依旃檀树,依止正士自变善,”这个颂词也很重要。世间当中有一种藤条,它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没有力量生长得特别高。但是它依靠一些檀香树的话,在很短的时间当中就能直接高耸入云;或者说,它能自然而然熏染到芬芳扑鼻的香味。

在《大圆满前行》里面,华智仁波切引用智悲光尊者《功德藏》中的教证说:在一个檀香林当中,掉落一节普通的木头,依靠檀香的浸润,它会慢慢发出檀香的味道。同样的道理,我们依止什么样的人就会沾染什么样的习气。依止一个好人也是这样的,以前特别糟糕的一个人,后来依止具有闻思修行、清净戒律的人,他自己的行为也会逐渐变得善妙。

“好似粪染吉祥草,依止恶人自成劣,”还有一种比喻,就像把非常吉祥、特别干净的吉祥草放到不清净的粪便里面,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它的味道就很难闻、很臭的。那同样的道理,本来这个人是很不错的,但后来因为依止了恶知识,他的心态、行为,一切都变坏了,都变得极其恶劣。

“故当敬依善知识,弃离一切恶知识。”所以,我们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之后,应该一直恭敬地、非常欢喜地依止善知识,应该非常注意地舍弃所有的恶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可能会讲:“佛教徒以慈悲为怀,把所有的众生都看作自己的母亲一样来对待,这样的话,哪有要放弃和舍弃的众生啊?”其实,从大乘菩提心的广义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这样对众生发菩提心。但是从自己修行的角度来讲,你千万不能依止这些人,不然不但度不了他们,最后反而你自己被他们度了。

我以前经常引用《大智度论》的一个比喻:就像冬天的时候,你把一盆开水倒在一块特别大的寒冰上面,刚开始可能会稍微融化一点儿,但是过一会儿,因为整个天气的原因、整个冰块特别大的原因,最后开水自己也变成冰了。所以说,这些恶知识的力量和感染力是非常强的。

以前佛陀也在佛经当中讲过这样的公案,当时难陀经常跟六群比丘在一起吃喝玩乐(六群比丘是佛教僧团里面非常调皮的一群人)。后来,佛陀把难陀带到市场上去,看到一家专门卖鱼的店,鱼肉已经腐烂了,特别脏。腐烂的鱼肉下面有一把草,佛陀让难陀把它拿在手里,过一会儿再扔掉。扔掉之后,佛陀说:“你闻一下你的手怎么样?”他说:“特别臭。”虽然刚才那个草没有了,但是因为腐烂鱼肉的味道已经染上了,所以特别臭。

过了一会儿,佛陀又把他带到一个卖香的香店去了,让他拿一把非常香的香,过一会儿又让他放下并闻自己的手——特别香!这个时候佛陀就告诉他:我们修行人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依止善知识,就像刚才依靠妙香手也会变香一样,自己自然而然就染上了他的习气;如果依靠了恶知识,也是自然而然就染上了他的“恶香”。所以,佛陀让难陀从此之后不要依止六群比丘,应该依止迦叶尊者、舍利子、目犍连等其他比丘。

从这个公案当中,大家也应该清楚,在学习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为了保护自己,要尽量少接触一些见解、行为都不是很正确、甚至很有问题的人。

当然,我们为了随顺世间方便,需要有一些方便方法,不能说:“你是坏人,我不依止你,我不跟你同桌,我不跟你一起吃饭,我不跟你坐在一个凳子上。嗯——你好臭啊!我要走了。”不能这样的,需要有一种善巧方便。

但是自己平时依止善知识,确实也是需要注意的。《诸经要集》中讲:“一切众生志性无定,随所染习,近善则善,近恶则恶。”一切众生的意志和心是没有什么确定性的,会随着他所接近的习气而被染上,如果接近一些善知识,就马上变成善,如果接近恶知识,那马上就变成恶了。

所以,每个人应该看看自己住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很多老修行人也经常这样讲:“某某人本来是很不错的,他的成绩、戒律都很不错,但是这几天因为跟某个坏人同穿、同住、同吃、同行,肯定会有问题的,将来可能待也待不住了。”会有这种说法的。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说:“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远离一切散乱,如果实在是不能离开散乱的话,你还是应该依靠一个好的朋友,依止见修行为都很不错的朋友。”

所以,好友确实就像檀香树一样的,依靠他会染上好的习气。依靠恶友就像依靠粪便一样,原来你是像吉祥草那样圆满的,但是后来逐渐逐渐也染上了他的习气。

我都对此感受非常强,就像藏地有些根基、智慧都很不错的学生,因为后来选择的学校特别差——老师、学习风气都特别差,在那里待了两三年之后回来,就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有些学生本来不是很好,但是后来去了一个好的学校,那里的老师、学习风气都很好,对人品、行为也非常重视,在那样的学校待了两三年之后,就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所以,一个人在一个环境当中待一段时间,环境对他确实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自己也应该按照这些教言和窍诀好好地去了解。

乙二(广说)分三:一、上师之法相;二、依师之方式;三、弟子之法相。

丙一(上师之法相)分八:一、善知识之总法相;二、善知识之功德;三、殊胜法相;四、以比喻赞颂;五、相合意义而赞颂;六、摄义;七、视上师胜过佛陀;八、依师之功德。

丁一、善知识之总法相:

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

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

“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如果有些人很想了解什么是上师的法相、上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这里就说:所谓的上师,因为需要引导世间当中各种各样的众生,所以大多数的行为要跟世间一样。

你看很多前辈大德们,他跟很多弟子的行为是一样的——同样地吃饭、同样地说话……跟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有共同点。如果他刚开始就完全以佛菩萨的形象出世,我们就会觉得没办法随学:“我作为一个凡夫人,哪能像他那样,没办法的。”

“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但是因为他的见解、行为、境界已经超越了世间的缘故,有些地方也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一般来讲,他的身口意三门跟弟子相比应该要超胜,作为一个上师,这一点也很重要。

有时候,上师跟弟子、众生是非常相同的,他要有“共同”的度化方法。我那天去学校,跟老师们也说:“你们老师,一方面要进入学生的世界,知道学生到底在想什么,他的心态、烦恼、困难是什么。如果你就自己高高在上,从来都不了解学生的心态,那你作为一个老师也是很不成功的。另一方面,你作为老师,也不能跟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笑,最后学生好像都没有老师的概念了,也不会怕你了。在某个场合当中,你作为一个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威严,有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威力,否则你根本没办法带学生。在某些地方,包括智慧也好、大悲也好,你应该超胜学生。如果你的智慧比学生还低劣,你的能力比学生还弱,你的很多方面……如果你的个子比学生稍微矮一点是可以的,有时候是有这种情况,但是你不能在智慧、悲心等所有方面都比他们弱,那学生都没办法跟你学了。”

因此,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讲的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一部经典叫做《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其中讲到:“为利益众生,方便同世间。如蜂入华林,不专采一华。”作为一个菩萨、上师、善知识,为了利益众生,你可以融入这个世间,方便方法可以与世间完全相同,但是你也不能完全住在一个阶段当中。就像蜜蜂,它可以到花林当中去采蜜,但是它并不是专门以一朵花为目标。同样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你应该对所有有缘的众生都一起度化,并不是说你跟某个众生有特殊因缘,其他就什么都不管了。作为一个菩萨、一个善知识,这是不合理的。

作为老师也是一样,有些老师好像对某个人的行为特别看得惯,他做坏事也成了功德,而其他人好像做好事也成了过失,这样是不合理的。因此,作为带班法师、辅导员、负责人,一方面要跟所有的眷属、所有的人有一种共同的交流和文化,不要自己高高在上,这样永远都尝不到他们的困难、痛苦和烦恼,不能这样的;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只管一个人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人,其他人就根本不理。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法师也应该思维。

真正的善知识,因为确实超越了世间,会跟我们世间人有很多不同。以前,米拉日巴尊者准备在亚隆地方传法,惹琼巴尊者也准备前往那里听法。在听法前一天晚上,惹琼巴尊者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去了邬金刹土,不动佛在那里给他们讲经说法,讲了很多大德非常精彩、非常伟大的事迹和传记。先讲了玛尔巴罗扎、帝洛巴、那若巴非常精彩的故事,讲完之后,他说:“我们明天的课准备讲米拉日巴的故事,非常精彩,到时候你们来听。”当天,这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结束的时候,惹琼巴看到周围有很多很多人在议论着,有些人问:“米拉日巴现在到底在哪里啊?”有些人说:“米拉日巴在东方的现喜刹土。”有些人说:“米拉日巴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刹土。”这个时候,惹琼巴心里想:“啊?米拉日巴不是在藏地吗?哪里是在别的地方啊!”他想着想着,梦就醒了。

睡醒了之后,他一直想着刚才的梦,刚开始还在想上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后来他就知道了:他自己和藏地的人们原来都认为上师只是在藏地,这是一种错误。在普通人的眼前和视野当中,尊者好像在藏地,但实际上,他在有些众生看来是在东方刹土,在有些众生看来是在常寂光刹土——他在不同的刹土当中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

那个时候惹琼巴才知道,原来上师的法身周遍法界,而且为了利益无边的众生,上师的报身和化身示现于各个清净和不清净的刹土当中。惹琼巴通过这种梦完全知道了上师的不共之处。

所以我们也会想到,上师的的确确有一些特殊的、超胜的境界。在《大法炬陀罗尼经》当中也说:“汝于法师应起佛想莫作余念。”意思是,你应该对法师生起佛的想法,把上师观为佛,不要想其他的了。因为他有很多比较特殊的、出乎凡夫人意料的境界。

所以,上师有与世间相同的地方,也有与世间不相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真正大乘上师的特点。

下面讲善知识的功德,其实这里讲的应该是上师真正的法相。

丁二、善知识之功德:

我们要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他具不具足这些条件和功德。如果不具足的话,不管是求显宗的法还是密宗的法,你最好暂时放弃,不一定要马上听。

威仪寂静身无过,善巧遣疑语无垢,

遍知慧藏意调柔,广闻大悲德无边,

大智意行如虚空,事业无量利缘众,

仁慈无厌恒精进,众生导师当依止。

这里讲到上师有十几个法相,可能与其他经典讲的有所不同。

“威仪寂静身无过,”第一个是身体上的“威仪寂静”。善知识身体的威仪要寂静,并不是像疯狂者一样,一会儿跳、一会儿跑,到处都去,该去的地方也去,不该去的地方也去,做各种各样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如果是这样那样非常不如法的衣服,那么他身体的威仪就不寂静。如果没有这些的话,那说明身体无过——“威仪寂静身无过”。

“善巧遣疑语无垢,”上师的语言无垢,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他要能善巧解开所有弟子相续当中各种各样的疑惑。

如果一个上师一问三不知,虽然他很慈悲,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众生无始以来因为被各种各样的无明烦恼所遮蔽,而有各种疑惑。所以作为一个上师,一定要有善巧答疑的能力,要懂得世间、出世间的很多道理。弟子提问后,上师要给他解答,很多论典中关于善知识的法相也是这样讲的。所以说,“遣疑”即遣除别人的疑惑,是语言方面的功德。

“遍知慧藏意调柔,”在心的方面,他能通达一切知识;即使不能通达一切知识,对解脱之道也没有任何问题。他的智慧像宝藏一样取之不尽。他的心也很调柔,不是一会儿生起非常强烈的嗔恨心,哭啊、闹啊,一会儿生嫉妒心,一会儿生傲慢心,一会儿生贪心,那这样的话,他的心不清净、心不寂静,不能这样的。

以上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阐述的。

“广闻大悲德无边,”作为上师要广闻博学。对出世间的五部大论、密宗,以及世间当中的各种学问,都广闻博学。而且,他具足将一切众生从轮回的痛苦当中救拔出来的大悲心。还有他的德行,作为上师,世间基本的道德和功德也要具足。

如果出世间的修行很好,但是跟人接触也接触不来,话也不会说,接触的人全部都得罪的话,那可能这个上师也比较麻烦。

确实,有些上师可能出世间的修行还算可以,但是世间的做人太差了,人格太差了。法王如意宝的每一个教言当中都说“人格是基础”。人格很重要,道德很重要!连一个上品人的德行都没有的话,给人讲很多出世间的佛法,有时候确实也是让人产生怀疑。

“大智意行如虚空,”还有他的大智慧和意行,比如说他对未来的有些计划,很多方面我们凡夫人是很难以通达的。他的智慧和意行极其广大,像虚空一样。他当时说的有些话,我们好像觉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到后来会一一印证。所以上师的智慧和意行如同虚空一样。

“事业无量”他的事业自然而然在整个世界当中广大无边。

作为上师,事业无边也很重要。不然,现在有些佛教徒依止的善知识,除了他们自己以外,谁都不认可,这样也是比较麻烦的。作为一个上师,至少也应该有一些弘法利生的事业。如果什么事业都没有,光是一两个弟子宣传,此外谁都不认可,这样也是不行的。这是“事业无量”。

“利缘众,”凡是与他结缘的众生都能得到暂时、究竟无量的利益。

就像我们上师如意宝,与他结缘的众生都是往生极乐世界。其实,与真正没有自私自利心的上师结缘有极大的利益。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过去的时代当中也是这样。

有些上师具有特别强烈的加持。上师一方面要有智慧,一方面需要有广弘佛法的能力和事业,但更重要的是,他要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确实,见到这个上师,听到这个上师的法,或者是与他结缘之后,整个身心完全都已经得到改变了,这样的上师加持力是相当大的。

“仁慈无厌恒精进,众生导师当依止。”他还有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的慈无量心、慈悲心,为了利益众生没有任何厌倦心,恒时非常精进。

上师不是非常懈怠的,一说放假就高兴得不得了,每天都想睡觉、懈怠、玩儿,或者每天坐在茶馆里面喝咖啡,那度众生可能很困难的。所以作为一个大乘善知识,应该非常有精进力,非常有责任感,这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这些法相全部加起来有十三种:身体无垢染、语言遣除怀疑、遍知、意调柔、广闻、大悲、德无边、智行广大、事业无边、凡结缘的众生得到利益、有仁慈心、无有厌倦心、具精进心。如果把大智和意行分开讲就有更多了,我数的是十三个。

以上是大乘善知识的十三种法相。《大车疏》还引用了《经庄严论》的教证:“当依调柔极寂静,具德精进通圣教,证悟实相语善巧,慈主离厌善知识。”(这在我这次翻译的《大乘经庄严论》中是每句五个字)我想把这个颂词也给大家讲一下。这是《经庄严论》十八品当中的内容,也是依止善知识当中非常重要的道理。

法王如意宝经常引用《经庄严论》的这个教证,所以法王的一些老弟子们一般都会背这个颂词。我也会背,但我背得不是很顺,第三个颂词有点儿忘了。已经二十多年了,忘也是情有可原,对吧?这个颂词讲了善知识的十种法相。

首先是第一个,“调柔”,以戒学为主,身体和行为极其调柔。

第二个,“极寂静”,包括寂静和极寂静两个方面。这是以三学里面的定学为主,心得到禅定,能寂静。

第三个,以慧学为主,断除了分别念,智慧现前。这是极寂静的功德。

第四个,具有德行。作为上师应该超过弟子,或者在功德方面跟弟子相等,最好是超过。

第五个,“精进”。像刚才讲的一样,作为上师一定要精进,不懈怠、不懒惰。不然传法也是马马虎虎的,出世间方面一点兴趣都没有,一提到出去玩或者到处乱跑就特别有信心,脸色都变了,马上特别开心,那样的“善知识”是不是善知识也要观察,通过电脑来观察。

第六个,“通圣教”。有些论典里面讲的是,在教法、教理方面特别“富裕”,也就是说,他精通显宗和密宗的各个教理,懂得特别多的道理。

第七个,“证悟实相”。作为一个上师,对所讲的道理,比如中观、空性方面的实相要有所证悟,最好是彻底证悟,如果没有彻底证悟,那么大概的、以总相的方式也必须证悟。

第八个,“语善巧”。他说话有善巧方便,有遣除弟子怀疑的能力。给别人讲经说法的话,也要有一点儿口才。否则,他说什么别人都根本听不懂,或者说着说着,下面的人全部都睡觉了,每次上课都是处于入睡状态的话,那也不是很好的。

有些法师不知道是讲得太广了还是太泛泛了,或者弟子的心态太……按理来讲,法师和弟子之间的互动是非常珍贵的一个时刻,不能互相都不重视,作为弟子来讲也不应该不重视。当然,如果讲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人的生理反应到一定时候自然有种“萎缩”,没办法专注,有这个毛病。

所以我是比较准时的,超了两分钟我就想:“噢,我今天讲得太长了,不行。”过了五分钟的时候,我也会想:“不行,不行,我必须把这个话收回来。”昨天讲《经庄严论》的时候,本来我有很多话要说的,但是一看,感觉可能要超时间了,后面的我就都没有说成。有时候可能对时间太在意也不太好。

第九个,具有慈悲心,即愿所有众生获得快乐的慈心。

第十个,远离一切厌倦心。对弟子的教导也好,对佛法的传授也好,在这些方面,不要因为一两个人的邪行或行为调皮,就马上犯心脏病了,从此之后生起厌倦心:“我再也不讲法了,看到这个野蛮的众生,我没办法了!我现在要收拾行李,我要走了!”作为一个善知识不能这样,末法时代的众生肯定有刚强难化的。当然显现上可能会生起厌离心,但实际上不能舍弃。

以上总共讲了十种法相,这是非常重要的。

《入菩萨行论》当中也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我们以前背过吧,就是说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大乘的善知识。什么样的大乘善知识呢?即精通大乘的教义,并守持大乘清净的学处,比如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禁止恶行戒——守持这些菩萨戒的大乘善知识,永远也不舍弃。这是讲大乘善知识。

如理观察善知识

依止一个善知识的时候,希望大家一定要想到以上讲的这些法相。我们前面讲了大概有十三个法相吧,如果十三个全部具足当然是非常好的,即使没有全部具足,也应该具足其中的大多数。

但现在有些佛教徒、有些居士,说实在的,他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并不是想这些法相,而是想“这个人前世是什么什么”,“这个上师跟某个上师认识,是某个上师的弟子啊”,现在很多人是这样的,“这个上师肯定很好的,他在五明佛学院待过”,“这是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但“法王如意宝的弟子”谁都可以说,因为法王如意宝每次灌顶的时候都有成千上万人,每个人都已经成了他的弟子,所以,以这个作为理由的话,我觉得是不合理的。

还有的人说:“这个人跟某个上师一起照过相,所以肯定是很好的。”以这个相片作为善知识的法相。或者说,“这个上师,他的前世好像是什么人”。但是,我根本没有看到过以前世作为上师法相的。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应该观察他今生当中的法相,看他具足智慧、戒律没有,并没有说“他的前世是什么什么”。如果要观察他的前世的话,对你来讲也是一种非常隐蔽的事情,对他个人来讲,可能他自己也想不起来了,不要说前世,他连前天的事情恐怕都忘了。所以,我们暂时不谈他的前世。当然,如果他的前世非常了不起,我们也应该恭敬,以后功德也会在他的行为当中慢慢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需要依止的是什么样的善知识呢?如果我们要求的是大乘佛法,那就要找一个对口专业的老师。如果你求的是大乘佛法,却找一个小乘的老师,这样是不合理的。

现在很多佛教徒确确实实不会寻找善知识。很多人说:“这是五明佛学院来的。”五明佛学院来的话,那你看,最近有很多人来五明佛学院照相,包括拉萨那边也有一群一群的人都来过五明佛学院,他们也可以说:“我是五明佛学院的,我可以打赌,我去过五明佛学院,并且我知道坛城在哪里。”但这一点不一定成为上师的法相。

但现在很多人比较愚痴,说实在的。真正上师的法相,你也去了解一下,看这个上师到底是哪个寺院的,他具不具足戒律,具不具足这方面的智慧,具不具足你应该依止的上师的法相。可以先不依止他,暂时以朋友的方式互相认识,你可以给他一个名片,他也给你一个名片,以后他也观察你,你也观察他。

元朝的忽必烈观察帕思巴时,说:“上师,我已经观察您六年了,我现在终于想通了,我想依止您。”帕思巴说:“噢,那这样的话,我从今天开始也要观察你六年,六年以后,我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就给你传法。”

这样互相观察确实也是有必要的。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很好观察的话,上师和弟子之间也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在这方面的基础比较差,如果刚开始有基础的话,就不会有很多麻烦。所以特别希望,你们好好地想一下今天所讲的这些,将来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好好地用上,这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