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40

下面我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前面讲完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因果、依止善知识五个共同加行,以及第六品——不共加行当中的皈依。从今天开始讲第七品——四无量心。

第七品 四无量心

第七四无量心品分十: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二、宣说差别;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五、宣说真实所缘境;六、宣说意相;七、宣说修持方法;八、宣说其他修法;九、宣说修行之果;十、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

实际上,修任何大乘佛法都一定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基本的修行法。但是要修菩提心的话,之前一定要修四无量心。关于具体的修法,在《前行备忘录》里讲得比较细致、圆满。按照藏传佛教很多高僧大德和修行人的做法,在修菩提心之前都会尽量地修四无量心。如果四无量心修得比较不错,菩提心自然而然能生起来;如果四无量心修得不太好,所谓的菩提心实际上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真实要在相续当中生起来确实会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讲菩提心之前会讲四无量心。《大车疏》里面是用十个科判来讲的,首先是“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四无量心是哪四种呢?

如是已具皈依者,慈心大地开悲花,

喜心凉荫舍净水,为利众生修自心。

“如是已具皈依者,”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前面已经讲了皈依三宝,作为一个已经皈依了三宝的佛门弟子,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内容还不足够。像南传佛教的话,的确可能在皈依三宝之后修一些禅定、修一些简单的法就已经足够了,他们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实际上,学大乘者一定要具足四无量心。

“慈心大地开悲花,喜心凉荫舍净水,为利众生修自心。”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这里使用了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形象化比喻,一般来讲是在修饰法当中不使用表示相同的词,比如说“同样”“一样”“相似”等,而是直接以一个共同特点将被比喻的法和比喻这两者结合起来,相当于拟人手法对两件事情的结合。

这里说,作为一个皈依三宝的人,一定要“为利众生”,那么这四无量心就相当于把众生带入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或清净的地方。

慈心像大地一样,所有的众生都需要依靠它;悲心是在大地上盛开各式各样的鲜花;喜心,在这样开有各种鲜花的美丽地方,还有非常清爽的凉荫;还有湖泊和清净的水,这些比喻舍心。

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一个非常美好的家园或花园,让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这里嬉戏、享用,快快乐乐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是世间一般人特别欢喜的一件大事。同样的道理,作为一个皈依大乘佛法的行者,一定要用四无量心来利益无量的众生,通过利益众生来修炼自己的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当中也讲了,如果是没有任何自私、全心利益他众的人,谁都会喜欢依止他的,就像一棵美妙的、硕果累累的树,或者是非常清净的水,人们都非常喜欢依止一样。具有利他心的人相当于一个花园、一棵妙树或者是清净的水,所有众生都会非常欢喜地依靠他。同样的道理,具有四无量心的皈依大乘佛法者、想饶益有情者,也会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依靠他。

大家也知道,在现在的世间当中,谁非常自私的话,靠近他的人可能也会逐渐远离;谁真正有一种无私的利他心的话,靠近他的众生可能就会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各自都会得到不同的、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这也算是一种自然规律。所以佛陀在《中般若经》中告诉须菩提,作为大菩萨,应该修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和大舍心。

下面讲,世间当中也有一些四无量心的说法,这与真正的四无量心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

甲二、宣说差别: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

灭道所摄此四者,越过有海四无量。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如果我们所有的修行没有出离心、与解脱道完全脱离的话,那会成为什么呢?会成为梵天的四梵住。四梵住也叫做四无量心,它会成为三有的因,即色界、无色界或欲界的因——光是将世间当中有限的众生作为自己的对境,观他们很可怜,愿他们远离痛苦、获得快乐等,这样的观修方法实际上不能超离三有的因、轮回的因。

“灭道所摄此四者,越过有海四无量。”如果什么时候以寂灭的道来摄持四无量心——完全以出离心摄持,以悲心等观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么他一定会越过三有轮回的大海,这才称为真正的四无量心。所以说,四无量心跟四梵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长阿含经》当中也讲过,有一个刹帝利国王,他接近死的时候,把自己在家的服装全部卸下来,身披三衣,开始修四无量心,后来就转生到天界当中去了。他没有修什么其他的法,但是按照《长阿含经》的意义,一个人到最后的时候,把世间所有的琐事都放下来、出家修行的话,也可以转生到天界当中去。

修行应成解脱之因

现在世间当中,各种不同的宗教也有与四无量心比较相同的一些修法,他们也是观众生可怜,修一些悲心、清净的心,修一些觉知的心;包括我们佛教当中个别的教派,也会经常观修、禅修。看起来他们的身心都是非常非常寂静的,但是如果没有以人无我和法无我来摄持,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的话,那说明他们的修行没有智慧和方便。如果没有以智慧和方便摄持修行,那么超离三有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了。

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也要知道,哪些人是在修真正的解脱道,哪些人虽然表面上正在修,而且修的时间可能也比较长,安住的时间也比一般人还要长,但修的并不是真正的解脱道。现在有些人在寺院当中,在树下,或者在山洞里面,从早到晚一直修,修的时候整个身上被很多很多蚊子咬了也是如如不动的,整天都在禅定。但是这种修行有没有窍诀,有没有用真正的解脱道摄持?这个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以解脱道摄持,心虽然暂时很寂静,但能否真正解脱呢?非常困难。

所以,我有时候看到有些善根很不错的人去出家,当时也很随喜,但是他们好像什么闻思都没有,刚开始就一直参禅,他们住在这样的寺院里面,我也比较担忧——你什么基础都没有打,刚披上法衣(原来有一个领导说:“法衣就是法律的衣服。”也可以这么说,是吧?“法律的三衣”。),就住在一些寂静地方,虽然很令人随喜,但修行如果没有搞好,能否成为解脱之因确实也是很难说的,这一点很关键,如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

我们即生是很短暂的,你以寂静的状态来度过也可以,以比较浮躁的状态来度过也可以。像地狱的痛苦确实是很难忍的,但一般人间的痛苦,即使你没有这样寂静,基本上也是可以忍受的,所以我觉得这样修行的意义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我们相续当中真的生起一些无我的智慧,同时生起缘众生的四无量心、菩提心,这些会成为生生世世的解脱之因——菩提心也是解脱之因,前面讲的《经庄严论》大家应该有记忆。

所以大家也应该想到,修行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修行,理论上讲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但是,没有理论、光是修行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学院从今年开始要安排闭关,虽然有些发心人员可能比较忙,但是到了接近极乐法会的时候,还是要统一大家闭关,大概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在平时的闭关和修行以外,今年金刚降魔洲对大多数道友的要求。所以,相关的发心人员应该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心、工作等很多方面。

像国外的话,比如法国、德国的一些人,为了三年以后的三十天法会,会提前做很多很多准备,调整很多工作。有些人是为了一百天,有些人是为了三十天,有些人是为了两个礼拜,都会提前做很多准备。因为很多人其实是比较懂规律的,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会讲效率,对弘法利生的工作也会讲效率,对于自己的修行,在人生当中也需要有一些安排。

有些人觉得:“反正明天怎么样我今天都不知道,明天起来就起来吧,我想走到哪里就走吧。”于是就走走走,想停下来的时候就停下,想吃的时候就吃,想睡的时候就睡,人生没有任何规划,没有任何目标,这样恐怕不是很好的。至少也应该对未来的一年、两年有个计划;如果很有智慧的话,就要考虑整个上半生怎么度过、下半生怎么度过,下半生要分几个阶段——自己应该对人生有大致的规划。

有时候规划不如变化快,你规划得很好,画的蓝图非常美好,可是在你人生当中实现的不一定是这样的图案,有时候会有变化的。但不管怎么样,人还是需要有远见,这个很重要。要观一些大方向的事情,不管是个人的修行还是集体的发展。就像现在世间的企业,他们经常讲企业的愿景、目标、宗旨等,我们佛教也完全是一样的,大乘佛教的每一个寺院、每一个学院、每一个中心,也应该有这种不同的目标。

甲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

缘无量众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

四无量心按照所缘境分两种,一种是有缘的四无量心,一种是无缘的四无量心。

“缘无量众为有缘,”有缘的四无量心是观无量无边的众生——世俗当中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此时有一种执著,也有一些对境,这样来观修的话,叫做有缘的四无量心。

“周遍法性为无缘。”还有一种四无量心是观法性。每一个众生的本体实际上跟法界无二无别,是周遍法性的。我们讲《入中论》的时候讲过缘法的悲心和缘众生的悲心。每个众生的法性其实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如果我们缘这种法性来观修的话,就叫做无缘的四无量心,相当于胜义菩提心一样。有缘和无缘后面也会讲的。

总之,四无量心是依靠众生或法性而观的。依靠法性而观的叫做无缘的四无量心;依靠无量无边众生而观的叫做有缘的四无量心。

实际上,这种修法为什么叫四无量心呢?有一部大乘经叫做《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其中讲到:“众生无量故,慈心无量,众生无量故,悲亦无量,众生无量故,喜亦无量,众生无量故,舍亦无量,是故名为四无量心。”因为众生无量,我们观这些众生,愿他们得到快乐,所以慈心是无量的;因为众生无量,观所有的众生,愿他们离开痛苦,就叫做悲心无量;同样的,舍心和喜心也是无量的。因此为什么叫四无量心呢?因为所缘的众生无量。

其实真正观修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经验,没有在禅定位实际修行的话,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一个一个观的时候,你可能很难生起四无量心。下面还会有一些观修方法吧。

甲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分二: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二、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乙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

不清净之所缘境,有缘之故梵天因。

如果我们只观一个众生,而没有观无量无边众生的话,这个观修方法实际上是不究竟的,它并不是真正的四无量心,因为它的所缘境是不清净的——你只是观一个众生、两个众生、三个众生,只是观有限众生的话,这种观修不能成为无量,它应该叫做有缘的心。而有缘的心只能成为梵天、帝释天、自在天的因,不能成为解脱之因。

我们以前也说过这个公案吧,一个妇女带着女儿过恒河,河水暴涨,她们接近淹死的时候,互相都生起慈心,因为生起慈心的缘故,两个人当场死亡后都转生到天界当中去了。《心地观经》里面的讲法有点不同,经中说,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过恒河的时候都掉进了河里,这时,那个孩子可能不会观想什么,但是母亲想:“如果女儿没有死的话,我自己死了也没事。”就对女儿生起一种慈心。后来,这个母亲就转生到天界当中去了。以上两种说法稍微有点不同,也许有各种经典不同的意义。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入菩萨行论》当中也讲了,产生一个比较明清的禅定心的话,也能获得禅定的果位。这也是有限的利益众生的一颗心吧,从四无量心的角度来讲,这叫做有染的或者是不清净的心。

佛陀在《善巧方便经》中也讲过,有一个婆罗门在很长的时间当中寂静修行,后来他到城市里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对他产生了染污之心。婆罗门就对她生起了极大的悲心,后来还俗跟她成家,依此积累了很多资粮、圆满了很多功德。十二年之后,他又开始修持清净的戒律和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悲心——缘这个众生,觉得她非常可怜而产生了这样的心。

守护清净心行

但是现在,听说汉地有些居士学了《前行》中星宿婆罗门的公案之后,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一些出家人、上师产生染心,甚至经常扰乱他们。在末法时代一定要想到,尤其是染心没有断的话,很多清净的法是没有办法生起的。

所以,作为真正的修行人,首先最基本的,如果你是出家身份的话,应该有出家的一些基本修行,如果你连这个都没有的话,那出家形象也没有用了;同样的,如果你是一个在家居士,那么也应该像一个居士;作为一个上师,也要有上师的一些法相——清净戒律、具有闻思修行和大慈大悲心等。所以,千万不能以一些相似的行为来染污清净的行为和教法,否则也会给自己的心带来非常多的痛苦。

在末法时代,像星宿婆罗门那样具有大悲心的上师也不可能有的,几乎找不到;那么其他人如果那样做,可能是精神有一些问题。女众当中经常有一些人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她们根本分不清楚所谓的佛法和贪欲之间的差别。现在末法时代的时候,可能心非常浮躁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女性,自己也应该守护自己的心,否则,清净的心和染污的心分不清楚的话,那修行可能就没有用了。

所以,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调伏自己的心,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否则,很多行为表面上看也是不如法的。虽然有一些大成就者,确实有很多烦恼转为道用的方法——在汉地的禅宗当中也有“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在藏传佛教的密宗当中也有,包括一些显宗当中也有,但是这样的境界对一般人来讲,可能谁也没办法享受。所以,自己也应该用清净的心来调整自相续,而且无论在任何时候,清净的行为都是很重要的。

在一部经典里面,须菩提是这样说的,如果他到城市里的时候,众生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一些恶心、染污之心,他就宁可不去化缘——他有宿命通,所以他可以观察,与他结上缘的众生会不会对他产生染污心,如果会,他就宁可一天都饿着,不去化缘。

很多比丘问他:“须菩提,你今天为什么不去化缘,就这样饿着?”他说:“我害怕别人对我产生染污心。以前,我的行为导致别人产生了染污心,因此,我自己在千百万年当中受了无量无边的地狱之苦。所以从那之后,我发现其他众生会对我产生染污心的时候,就宁可不去化缘,宁可不去站着,宁可不去坐着……”如果他站立的行为会让别人产生染污心,他就宁可不站着,再怎么累都不站,一天都不站;如果他的坐式会让别人产生染污心,他也是宁可一天都站着,而不愿意坐着,要护众生的心。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要明白佛法真正的教义:“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就是说让我们原来不清净的心改为清净——原来是贪心,变成无贪的心;原来是嗔恨心,变成无嗔的心;原来是痴心,变成无痴之心,这叫做真正的自净其意。否则,我们佛教徒的很多行为与佛教背道而驰的话,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各种问题。

乙二、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我们前面已经辨别了什么是真正的四无量心,下面讲到教诫修学能解脱的四无量心。

此为无缘入解脱,具悲心者当修学。

我们前面讲了,真正想求解脱的人,应该修无缘的解脱,这里指真正的四无量心。不要修有限的“四无量心”,比如只是观一个众生、两个众生。虽然观一两个众生,暂时让他获得一种快乐,最后自己也可能转生到天界或人间,但是最终不能真正获得解脱。

所以,一心希求解脱者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非常重要。

甲五、宣说真实所缘境:

不具快乐之有情,痛苦所逼可怜者,

幸福贪亲嗔疏者,慈悲喜舍之对境。

这里是将所缘对境跟四无量心结合起来讲的。那么,什么是四无量心的对境呢?

“不具快乐之有情,”慈无量心的对境是不具快乐者。慈无量心就是看到不快乐的众生,愿他获得快乐。

“痛苦所逼可怜者,”悲无量心的对境是被痛苦逼迫者,即非常非常痛苦、可怜的众生。

“幸福贪亲嗔疏者,”喜无量心的对境是幸福快乐的众生,愿他们不离开这样的幸福快乐;舍无量心的对境是具有贪心和嗔心的众生——对自方非常贪、对他方很嗔恨,愿他们获得亲怨平等的境界。

“慈悲喜舍之对境。”这分别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的对境。

其他经当中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慈无量心是愿度脱一切众生,悲无量心是愿众生获得快乐,喜无量心是愿众生获得佛法的境界,舍无量心是愿众生获得平等之心,等等。在文殊菩萨说那罗延的有些经典中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但平常我们经常讲,悲心是愿众生离开痛苦,慈心是愿众生获得快乐……跟前面讲的稍微有一点不同,但它们真正的意义其实不相违,比如说一个心当中也有悲心、也有喜心、也有舍心,也可以这样讲。

而且所谓的无量心是缘所有的众生,如果只是观人类的话,就不叫四无量心,因为人类只是有限的众生。那我们平时做一些扶贫、慈善,帮助个别众生的话,是不是菩提心的行为呢?应该是。《华严经》也讲了:“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如果见到一些被贫穷、衰老、疾病所逼迫,没有依靠处的众生,我们用大悲心来饶益、护念或垂念他,那么这种心态实际上是菩提心的部分。

我们有时候看到特别贫穷的人、看到疾病非常严重的人,就会有真实的感触。我最近接触了很多非常非常贫穷的人,真正看到这些人的家庭、肤色、穿着等时对内心的触动,也许比自己在很舒适的屋子里,观很长时间悲无量心的力度还大,这样之后修行可能会好一点。

我刚才引用的《华严经》偈颂的后面还这样讲:“常欲利众生,不求自安乐,功德庄严身,饶益于一切。”意思是说,经常想利益众生,不求自己的安乐,用这样的利他心来庄严自己的身体,会真正饶益一切众生。这样的发心非常难能可贵。

修四无量心从身边做起

我们还要知道,修四无量心的时候要一步一步地做。否则的话,我们口头上倒是说得很好——现在很多大乘佛教徒讲大悲菩提心的时候非常善巧,包括我们堪布、堪姆当中,有些人讲得倒是特别特别好,但是真正让他实际去做的话,可能在一天当中照顾一个病人也不愿意;让他去看一个可怜的孩子、病人的时候,他真正有这个能力也不一定实际去做,他自己所有的人力、财力可能都用在带有自私心的项目当中去了。这种现象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真正的大乘佛教徒要实际去做。我们说的时候,是观无量无边的众生,愿他们离苦得乐;但是做的时候要从身边做起,一个众生一个众生地去帮助,遇到一个可怜的众生你就帮助他,这就是真正的四无量心的行为。

不然的话,你观是观无量的众生,但实际上一个众生也不去饶益;而且明明自己有能力,有这方面的资源,然而你没有去做。人生是有限的,虽然我自己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也很累,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困难,首先肯定能感觉到这些,但是到后来,结果的确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我大概在四五年前帮助过一个学生,但是这件事在我的记忆当中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明显。昨天,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工作,就给我发了信息,这个信息是很长很长的,里面讲了很多细节:他们原来是什么样的生活,后来怎么样改变的……有时候,对我们有些人来讲很简单的一个行为,也许对别人来讲,就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看到路上的一只小虫被太阳晒得非常可怜,在挣扎,我们把它放在草丛里,对我们来讲,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它来讲,它的生命能得以延续,并远离了当时的剧苦。

所以,真正的四无量心虽然说是无量的,但是我们自己修持这样无量内容的时候,应该从一个一个众生做起,否则就停留在理论上了。

甲六、宣说意相:

下面讲四无量心的意相,意相就是心态的意思,四无量心的心态是什么呢?

许相得乐离痛苦,不离欢喜心堪能。

我们承许四无量心的心态是愿众生得安乐、离痛苦、不离欢喜、心堪能。也就是说,慈无量心是愿无量的众生得安乐,悲无量心的心态是愿众生远离一切痛苦,喜无量心是愿众生不要离开快乐、欢喜,舍无量心是愿众生对亲怨的贪嗔、嫉妒全部消失。

这个道理在《经庄严论》当中专门讲了,为什么对众生产生大悲心呢?因为有十种众生需要我们观悲心,比如说:有些众生已经被魔扰乱了;有些众生没有自由,被束缚、被关押着;有些众生的贪嗔痴烦恼已经非常炽燃、非常厉害,等等。

还有,四无量心由四种缘产生。每个众生都有自性存在的佛性或界性,因此都有观大乘四无量心的因缘,这叫做因缘;这样的大乘四无量心依靠善知识来传授,善知识就是增上缘;四无量心依靠不同的对境而生起,比如看到可怜的众生、需要帮助的众生,那个时候你生起四无量心的话,这些对境就叫做所缘缘;此外,前前的因和后后的果之间有一种不可间断的因缘,修前前之因就叫做等无间缘。通过这四种缘也可以了知四无量心。

甲七(宣说修持方法)分四:一、修舍无量心;二、修慈无量心;三、修悲无量心;四、修喜无量心。

乙一(修舍无量心)分十三:一、修舍无量心之必要;二、修舍无量心之所缘境;三、忆念众生之恩德;四、以对境不定而修舍无量心;五、以等性修舍无量心;六、为利众生修舍无量心;七、离得同时修舍无量心;八、舍无量心之真实对境;九、舍心对境逐渐增加;十、舍无量心之修量;十一、修舍无量心之后得;十二、修舍无量心之利益;十三、修舍无量心之果。

丙一、修舍无量心之必要:

这个修法分四个大的方面,首先讲的是舍无量心,从十三个方面来讲,首先讲修舍无量心的必要。

修法次第虽不定,初学补特伽罗者,

首先观修舍无量,亲疏平等修余三。

一般来讲,修四无量心的话,有些是先修悲心,然后修慈心,再修喜心和舍心;有些先修慈心,然后修悲心、喜心和舍心。无垢光尊者认为,修法次第虽然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但是按照他的传承上师的观点,作为初学者的补特伽罗、修行人,最好先观舍无量心。因为我们每一个众生,可能对自方贪得比较厉害,对他方的嗔恨心也很厉害,所以应该先修自他平等。如果自他能得到平等,那再观修四无量心就不是很困难了。

所以我们应该先观自方的亲友——你的父母、老师、亲人、兄弟姐妹等。我们平时认为:“噢,这就是我的人。”你给他出钱也愿意,出力也愿意。而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的,甚至跟你关系特别不好的那些怨恨的敌人,你就根本不愿意帮助。这种心态实际上并不是平等心,而且是世间当中最不好的一种心。

《大方便佛报恩经》当中讲:“师长及父母,及诸众生类,怨亲心平等,恩德无有二。”我们应该对父母、师长及所有的众生修亲怨平等心。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对我的恩德和其他众生对我的恩德没有什么差别。

以前佛陀对罗睺罗和提婆达多没有任何偏心,他的确有这样的功德。《大智度论》里面也讲:“种种恶毁佛,佛亦无恶想,种种称誉佛,佛亦无喜想。”如果有人用种种恶语来诋毁佛陀,佛对他也没有恶心;如果用种种赞语来赞扬佛陀,佛也没有什么欢喜和开心。《大智度论》中还说:“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就是说,佛陀以大慈大悲一视同仁,视亲怨完全平等,这就是真正的境界。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先修这样的舍心呢?我们现在可能做不到,如果旁边的亲朋好友死了,大家就很痛苦;而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死了,好像就无所谓。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大乘佛子,真的要对众生有一样的同情感。

最近在天津发生了一次特别大的爆炸,死的人可能也比较多,整个场面看起来特别可怕,光车辆可能都损毁了上千辆,具体死了多少人也有不同的数据,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众生受到这种灾难,感到他们确实非常可怜。有时候,我们想到自身遇到这些的话,心里可能特别难受;而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遇到这些,好像心里就没有那么刺痛。这就是我们的大悲菩提心修得不好的缘故,所以应该长期修行,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的亲人跟怨恨的敌人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会到达这种境界。

丙二、修舍无量心之所缘境:

彼所缘境诸众生,心中如是当观察,

贪今父母友嗔敌,汝之此心极恶劣。

我们观想到任何众生的时候,心里面就观察:我今天贪执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嗔恨敌人或者跟我关系不好的、疏远的人,这样的心非常恶劣。

《圆觉经》中也讲了,如果有自他的憎爱,实际上是无法成道的。意思就是说,对自方有一种爱,对他方有一种憎恨,这样的心、这种种子是成道过程当中最大的一个困难。

所以我们要能发现到:特别贪执亲朋好友等自己的人,贪执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等,又特别嗔恨关系不好、危害自己的人,这种心非常恶劣。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众生都是对我有恩德的,而且他们都会辗转变成我的怨敌和亲友。

丙三、忆念众生之恩德:

无始无终漂泊时,此敌亦成父母友,

饶益于我具恩德,岂能恩将仇报耶?

“无始无终漂泊时,此敌亦成父母友,”众生在轮回当中漂泊的时间是非常漫长、无始无终的,在漂泊的过程当中,我们现在所谓的这些怨恨的敌人——跟我关系不好的,连一刹那也不愿意跟他聚在一个地方、不想跟他说话的人,其实无始以来也当过自己的父母。

我原来引用过一个教证,所有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也都当过我们的敌人,但是作为大乘佛教徒,他当过敌人我们就不去管了,而当过父母的恩德如果去观想,这对我们的成就是有利的。

“饶益于我具恩德,岂能恩将仇报耶?”所以,这些敌人无始以来也当过我们的父母,而且当父母的时候也对我做过饶益、具足无量无边的恩德。他们对我有这样恩德的话,我们怎么能恩将仇报啊!如果因为他暂时的行为不好,或者是我自己的行为导致别人不满,我就对他进行危害,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现在认为的怨恨的敌人,无始以来都当过父母。有些人在即生当中也对我们非常有恩,但是我们也许没有想到。

应忆众生恩

《毗奈耶经》当中有一个公案,不知道你们记着没有,就是未生怨王的公案,他为什么叫未生怨王呢?因为他没有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对他的父亲有仇恨了。他以前是一个婆罗门,临死的时候发恶愿,诅咒频婆娑罗王说:“既然你今天害死我,我将来就变成你的孩子,把你害掉!”不久后,频婆娑罗王家里生了儿子,他想起了那个婆罗门的恶愿,就把儿子从楼顶摔下去了,结果没有摔死,只是摔断了一根小指。后来他又想,这个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就没有再杀他,把他慢慢抚养大了。

后来,提婆达多在未生怨王和频婆娑罗王之间挑拨离间,因为提婆达多很想获得一个跟释迦牟尼佛竞争的帮手,而频婆娑罗王是释迦牟尼佛一个很大的施主,如果把他杀死的话,未生怨王可以跟自己关系很好。提婆达多就说:“你想不起来,你小的时候,你的父亲对你特别不好……”未生怨王很生气,就把父亲关起来了。我们讲《观经》的时候也讲过吧,未生怨王想用这种方式把父亲饿死。

未生怨王的儿子特别喜欢看斗鸡。有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未生怨王让儿子过来,可他一直不过来,后来这个孩子说:“如果鸡吃东西的话我就来吃,鸡不吃的话我也不来。”他比较疼爱儿子,就让鸡也过来一起吃。

当时未生怨王觉得,我这么大的国王跟鸡一起吃饭很不好,他对母亲说:“我对这个孩子非常非常疼爱,不然的话,我不可能跟他这样一起吃饭。”他母亲说:“其实你不知道,你父亲对你更疼爱。你小的时候生病,指头生疮、流脓,晚上一直哭,父亲就把你的指头含在嘴里,这样你的疼痛稍微轻一点,你就睡着了。当时你手上的恶脓全部在父亲的嘴里,父亲害怕你醒后又疼痛,他就自己把脓全部咽下去了,一直是这样把你养大的。所以你今天跟它一起吃个饭不算什么的,你的父亲更疼爱你,你不应该害死他。”

这个时候,未生怨王就想:“我的父亲对我还是挺好的,只不过是我想不起来而已,还是把他放了吧!”但在准备放他的时候,父亲都已经死了,这跟他前世的恶愿、因缘也有一些关系吧。

我们在座的人也是,父母对自己的恩德非常非常大的;有些时候,怨恨的敌人在即生当中对自己也是有恩的,而我们可能不知道,但无始以来,他们一定是对自己有恩的。所以,对于大乘佛教的有些理论,我们大乘修行人在实际行动当中要多多地思维。我们的很多观念实际上是颠倒的,但我们不知道,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敌人就是敌人,亲人就是亲人,一定要亲怨分明!这就是我们现在凡夫人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这种原则也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

所以我们今天讲到,为什么要想众生的恩德?一想众生恩德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众生对自己都有恩。如果我们的观念这样转变的话……就像未生怨王一样,他原来觉得父亲很坏,后来就觉得其实父亲对他也很好,如果在这种观念下父亲没有死的话,他很有可能把父亲安置得很好。

我们也是这样的,原来认为敌人是非常坏的,比如说你们以前产生过一些矛盾,你就认为这个人很坏,其实一想起来,他也给你带来过很多快乐;也许即生当中他是坏人,但是前世他是好人;也许即生当中他是你的家人、是好人,但是前世他是你的敌人。所以轮回当中的很多事情是比较奇妙的:我们认为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也不一定;我们今天认为这是对我最亲切、最好、最爱的人,但是过一段时间,他也许对你的危害更大,这也是很难说的。

所以,佛陀所说的金刚语,你细细去思维的时候,也会明白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