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42

我们现在正在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四无量心品,前面讲了舍无量心。为什么先讲舍无量心呢?因为我们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不要对敌人有特别强烈的嗔恨心,也不要对亲人有特别强烈的贪心。在心比较平静的时候,我们要对众生生起慈心,即愿众生获得快乐的心。而获得快乐的来源是离开痛苦,因此就讲到了悲无量心。愿众生具足快乐并永远都不要失去,就要讲到喜无量心。

所以整个修行次第就是,先让心平静下来,然后愿众生快乐,要获得这样的快乐就要离开一切痛苦,再愿这种快乐永远不要消失、永远存在,这就是四无量心的修行次第。

乙二(修慈无量心)分五:一、增上慈心;二、慈心之所缘境;三、慈心之证相;四、无缘之慈心;五、修慈心之果。

丙一、增上慈心:

若于众人皆平等,如愿自母得安乐,

当于一切诸有情,亦皆如是而思维。

“若于众人皆平等,如愿自母得安乐,”我们先对所有众生修了平等心——在舍无量心当中修了亲怨平等。修完以后,我们应该想,愿自己的母亲获得暂时、究竟的快乐——除了极个别特别不孝顺的人以外,每一个人都会这样想的。

“当于一切诸有情,亦皆如是而思维。”同样的道理,就像愿自己的母亲获得安乐那样,愿一切有情也得到安乐。

不管什么样的人都会想:“让我的家人快乐,让我的父母快乐,让我的子女快乐……”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刚开始我们可能观不了“愿一切有情获得安乐”,但是到最后真正生起慈无量心的时候,无论对任何一个众生都会这样观想。

当然,实际上很多人不一定修得成这种慈心,尤其是没有大乘根基和大乘修行因缘的人,一讲起自己的时候就很关心,一讲起别人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也讲过,有一次,他手上拿着一点土,对众比丘等弟子们说:“是大地土多,还是我手上的土多?”很多弟子说:“您手上的土非常非常稀少。”然后佛陀就以这个比喻说,在芸芸众生当中,哪怕是在短短的时间里修慈心的人,跟整个世间的人相比也是非常稀少的。

比如说,现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亿人口,这些人口相当于大地的尘土数,而修大乘慈无量心的人数,就像一个人从大地上拿一点尘土的数量一样,非常非常少,这是佛陀在世时所说的比喻。不管怎么样,如果能真正修行的话,慈无量心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般若八万颂》当中也说过:“当修不为声闻、缘觉所动之慈心。”为声闻缘觉所动的心是什么呢?就是自私自利,可以说他们有一种想自己获得解脱的心。而我们要修的应该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愿所有众生获得快乐。其实这样的心也能让我们自己获得快乐,这是一种缘起力。

现在世间人特别强调讲快乐和幸福,每次我去外面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如何快乐”“如何幸福”的题目。但是你没有造善业的话,我讲得再好也没有用的,没办法通过一两次的演讲,让你内心当中彻底获得幸福。但是,如果有人真正能修持像慈心那样的心,一定会有这方面因缘的。

《大般涅槃经》中也讲过:“若能于众生,昼夜常修慈,因是得常乐,以不恼他故。”如果我们日日夜夜对众生修慈心,以这个因缘,会常常获得快乐,而且不为他人所恼。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修慈心的话,我们即生当中就会利益众生,而且不害任何众生,这样众生也不会来害我们,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快乐的来源,大多数跟别人有关系——我今天为什么不快乐?因为看不惯这个人,跟他的关系不好,可他在我面前一直出现,我从这边来的时候,他就从这边出来了,我不愿意看见他,就往那边去,结果他又跑到那边去了,又在我面前显现。我吃饭的时候,他也在某个地方看着我,我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梦到这个坏人。所以,让我们不快乐的因,既有他人的损害,也与对他人慈心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以后,如果PPT上面有一些教证,你们也可以用手机、Pad把它拍下来,这样可能方便一点,现在世间的很多演讲当中都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一直只用着古老的笔,这个世界都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不跟随也可能没办法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散乱。

刚开始,我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也特别排斥出家人带手机,但是后来,好像修行好的人即使有手机,影响也不是很大,修行不好的人,怎么样制止,有时候也没办法。

现在在任何演讲场合当中,也有人用手机拍照,但是太多了不一定很好,过一段时间我也可能遮止(众笑),看情况吧。

丙二、慈心之所缘境:

祈愿慈心所缘境,所有一切诸众生,

暂时获得人天乐,究竟获得菩提乐,

从一乃至无边数,一切众生而观修。

其实这里讲四无量心确实讲得非常细致,我很希望,大家很认真地把《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的这些金刚语,不但要学好,而且要修好。世间当中其他乱七八糟的书,还有这个“上师”、那个“上师”各种各样分别念的语言都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就是真正的大成就者所说的非常公认的金刚语言,这个是很重要的。

现在人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引用金刚语的人很少,很多人经常以一些世间分别念的语言对佛法断章取义,这并不是很好的。

“祈愿慈心所缘境,所有一切诸众生,暂时获得人天乐,究竟获得菩提乐,”慈无量心的对境是什么呢?愿所有的众生暂时获得人天的快乐,究竟获得佛陀的安乐。

我们不是讲,慈无量心是愿众生获得快乐吗?那获得什么样的快乐呢?

人间也有各种快乐,有吃的、有穿的……这属于人天乘的快乐。其实现在很多宗教提倡慈善,我们大乘佛教也不能排斥,因为他们也是强调一些人天的快乐。

但光让众生获得人天的快乐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不是长久的快乐、永远的快乐。最究竟的时候,应该让他们获得永远灭尽自相续当中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菩提果位,要获得这样的快乐。

“从一乃至无边数,一切众生而观修。”这样的慈心,先从一个众生开始修。比如,观想关系平等的一个众生,愿他暂时获得人天的快乐,究竟获得佛陀的安乐。然后,像前面的舍无量心一样,修行的范围逐渐逐渐扩大,最后扩大到无边众生,对所有的众生也这样观修。这是四无量心的基本修法。

所以,愿不具安乐的众生具足安乐,从慈和悲来理解的话,就有不同的反体或侧面。如果我们没有细心的话,慈和悲之间也容易搞错,爱和信心之间也会搞错。

以前有一个大德,在他的论典当中也讲过,爱和信心这两者应该有四种分类:是信心而不是爱,即对轮回、因果确信不疑,这个是信心,但不是爱;是爱而不是信心,即有些人对自己的家属、子女特别爱,但这个不叫信心;又是爱又是信心,即对上师、佛陀、三宝的功德特别喜欢,有爱的心,同时也有信心,这个是既有爱又有信心;这两者都不是的话,就是我们平时生起的嗔恨心等心态。同样,悲心和慈心也有不同的反体。

凡是想要众生获得快乐,就一定要行持慈悲心。《毗婆沙论》当中说,有一次,佛陀看见房舍里面有一个比丘,病得非常严重,生活都没办法自理,而且不净粪都在自己的周围,衣服也全部弄脏了。

佛陀看到他的时候,他说:“我是无依无靠的,周围没有慈心者。”佛陀问他:“你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有没有照顾过别人?”他说:“没有。”佛陀就呵斥说:“你健康的时候没有照顾过别人的话,你现在生病也不会有人来照顾你。”

后来,佛陀亲手把他衣服上所有不干净的东西都洗掉,还亲自把他周围的不净粪全部清理掉。然后,佛陀用具足百般功德的妙手给他加持,后来他的病也好了。

佛陀又说:所依处其实是具有慈心的善报,依靠善报的能力,面临痛苦的人也可以获得快乐。获得快乐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只不过我们可能没有去争取。

因此发了菩提心的人,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在周围看见一些病人的时候,去照顾他们是很有必要的。你现在很健康,你照顾了别人,一旦你自己生病的时候,有良心的人也会来照顾你。别人病的时候你去照顾他,但是你病的时候别人一点都不理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世间基本的规律也要懂得,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即使你再有功德、再了不起,看到身边不具足快乐的人,也应该想办法帮助他。像佛陀那样具足功德的人,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没有的,但佛陀还是亲自去帮助别人。因此,我们作为凡夫人也确实应该这样去做。昨天我去一个洗手间,可能有些人水平比较低吧,把里面弄得特别特别脏。我自己也发了大心,就开始冲冲冲,虽然洗手间已经干净了,但是回来以后我就不想吃饭了(众笑),没办法。所以凡夫人有时候发心也痛苦。

丙三、慈心之证相:

生起周遍之慈心,胜过慈爱独子母。

生起慈无量心的界限是什么呢?对所有的众生,虫类也好、飞禽也好、鱼类也好、人类也好,当我们看到他们非常可怜、不具足安乐的时候,生起极其强烈的慈悲心。而且这种慈心并不是相似的,“噢,这个很可怜”,好像心里没有什么触动,没有什么感觉,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胜过一个慈爱的母亲对自己的独子所生起的慈心,这个是很有感受的。

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也感觉到,将来的社会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是独生子女的父母,那个时候人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佛陀应该知道。

如果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如果遇到痛苦或生病的时候,我们都看得到,很多父母是非常心疼、非常关注的。那么,我们的慈心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的确对所有众生都能这样观修,这也是修行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

这样修慈心其实很重要。可能有些人经常供养、布施,对这些很重视,但是真正修慈心的话,功德远远超过这些。以前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里面也说过:“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不及须臾间,修慈一分福。”在每天三顿饭当中,每顿布施三百罐饮食给很多众生,一天就有九百罐,这样的供养和布施,不如一瞬间观修慈心的福德大。

有些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如果你有福报、因缘,也可以重视布施;但是,如果因为布施而对佛法生起各种各样邪见的话,财布施就没有必要了,你应该在寂静的地方好好修慈心和悲心,这个功德远远超过财布施。

佛法是一种高尚的教育

现在有一些居士、出家人,经常以学院的名义化缘。我们是非常反对化缘的,希望大家还是不要以学院的名义来供什么万僧斋、百僧斋、十万僧斋、供十万盏灯、修各种建筑……现在网络上经常有人以学院的各种名义来化缘,这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如还是自己修一些悲心。否则,也许将来会有很多人对这个道场产生各种各样的邪见。

我们如果把佛法当作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来弘扬,就不会有任何的危害——对弘扬者个人也没有任何危害,对他人包括一些信众也没有任何危害;如果把学佛当作一种赚钱的途径,那在这些人当中,有些是心清净的,有些不一定心清净,背后有各种目的。

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人以学院的名义来建医院等,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希望各个地方的道友们很认真地去观察。否则,可能信士的金钱也已经浪费了,同时,很多人也对我们清净的道场退失了信心,甚至生起邪见,而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意愿。

我们弘扬佛法,是把它当作一个非常高尚的教育和转化人心的方法,而且很多福德和修行也是依靠自身修慈心、修悲心等来完成的。这样修行一瞬间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就像《中观宝鬘论》中所讲:每日三时当中布施、供养三百罐饮食,不如一须臾间修慈心的功德大。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也应该想一想。

我们学院当中也有个别的人不好好闻思,在闻思过程当中,从来都看不到他背一部论典,背诵也好、笔考也好、讲考也好,在考试当中根本看不到这些人。而在其他的事情上面经常有他,要么带这样那样的人,要么……现在的消息比较灵通,以前这些工具不是很多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天耳通,但是也经常在学院当中听到一些道友的过失、功德。

我对学院确实比较执著,特别希望大家很好地保护学院、其他的佛教道场和修行人。因为现在的修行环境一方面很好,有各方面的因缘,但另一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邪魔外道,他们想趁此机会毁坏佛教,大家也应该能感觉到。

慈无量心的证相是这样的,下面讲无缘的慈心。

丙四、无缘之慈心:

修习有缘慈心后,诸法等性中入定,

无缘广大之慈心,慈空双运为验相。

“修习有缘慈心后,诸法等性中入定,无缘广大之慈心,”我们前面也讲了,修舍无量心到最后要跟空性结合起来,修慈无量心也是这样的。前面修有缘的慈心时观一切众生,这是有执著的慈心。修了之后,对所有的众生和诸法都没有任何所缘、能缘,没有任何有相的执著,在这种境界当中入定。

入什么样的定呢?就是修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就像《中观宝鬘论》和佛经当中所讲的一样,暂时在显现上,所谓的众生好像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很多因缘组成的,但是你真正去剖析的话,就像阳焰水、芭蕉树一样,都没有任何的实质。

所以,一切万法就像《三摩地王经》里面所讲的一样,剖析芭蕉树的时候,内外都没有任何实质。同样的,如果里里外外观察,众生从来都没有成立过,这就是众生的空性。可是这些众生对此根本没有懂得,因此我们对他们生起一个非常强烈的慈悲心。

“慈空双运为验相。”慈心和空性实际上是双运的、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二者是互为缘起的。如何互为缘起呢?一旦我们进入了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当中,就会在后得位对众生生起特别强烈的慈悲心;有了慈悲心的时候,逐渐也可以进入到最深层的空性当中。

因此可以这么讲,我们修行一切万法等性的时候,会有无缘广大的慈心。很多人可能也会感觉到吧?稍微听过一些中观和般若空性的人,你用智慧来分析的时候就感到,每天看见的这么多人特别可怜。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耽著的东西全是空性的,可是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了解到,而且一直漂泊在轮回当中,所以特别可怜!你一旦有了这样的空性见解,就会对众生生起这种悲心。包括自身安住在诸法无实相的状态当中时,完全可以进入一种空的状态。而且这种空的状态,也并不是本来不空的东西非要把它观为空性,不是这样的,诸法的本性就是这样。

我们经常讲“慈空双运”或者“智悲双运”,这两者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我在刚开始的时候,包括做一些慈善、办一些学校,都是用“智悲”两个字。“智悲”的涵义,如果从显现上讲很简单,就是智慧和悲心,这是人人都需要的,慈悲和智慧永远是新鲜的话题,是很重要的;如果再讲深一点的话,那么慈悲的本体是显现分,智慧的本体是空性,“智悲”即现空双运;诸法的道理再进一步,就讲到如来藏的本面,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有时候讲“智悲”,有时候讲“慈慧”,完全是“智悲”的话有时候担心……所以“慈慧”也是同一个意思。

这里也讲到,一切万法是空性的,而且这样的空性,最后抉择的时候也是不成立的。因此,按照《三摩地王经》里面所讲:“……当知诸法亦如是。”这样来理解以及观空性很重要。

丙五、修慈心之果:

修习慈无量心果,令人见而心愉悦。

修慈无量心的果是什么呢?修慈心的人修到最后,任何一个众生见到他都非常悦意,而且他看到所有的人也都很欢喜。这是相互的一种因缘。

有慈悲心的人,不论到任何一个世界,都应该是很快乐的。就像一个乐观的人,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当中都感觉很好,比如说在寂静的地方,他就觉得:“寂静很好啊。”到了人群当中他也觉得:“很好啊,可以度众生。”但在悲观的人看来,在寂静的地方就觉得:“好孤独啊,寂寞啊,好伤心啊!没有人陪我,很痛苦的。”到了人群里,他又会觉得:“好伤心啊!那么嘈杂,那么复杂,周围都是坏人!”

确实,我们的心态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下大雨的时候,一个乐观的人会说:“噢,下甘露水啊!这是三十三天、四大天王等所有的天人和持明者降下的甘露药水,很好,享受享受!”而悲观的人就会说:“好冷哦,好痛苦哦!这个毒雨,下这么大的暴雨啊!很伤心,没有因缘啊……”

因此,修慈心的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开心,众生看到他的时候也很欢喜。《入行论》里面也讲过:“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我们看众生的时候,应该用慈悲心来看他,不管是任何有情。但我们内心当中没有慈悲心的话,可能看任何众生都是很痛苦的眼神,或者是带有嗔恨心的眼光。

还有一部佛经叫做《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其中也说过:“慈目视众生,得大威妙色。”用慈悲的目光看众生的话,会得到微妙色。如果我们每次都用一种慈悲的眼光来看众生,那自己的气色就会好,不用特意到美容院里面去,打抗皱针、美白针等,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针。

尤其是去其他国家的时候,他们经常在这方面提出特别多的问题。其实打这些针不是很健康的方法,里面应该有很多化学物和毒素,当这些进入身体的时候,不但不美、不能消除皱纹,甚至可能更加不乐观,会逐渐变得很丑陋。因此,如果想真正获得一种内心的美,就要修慈悲心来观众生。

其实关心自己是很重要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都应该去关心,大乘佛子也是这样的。有些修行人说:“哎,我是修行人,什么都不管。”对自己的饮食、健康,包括各方面的卫生都不管,这不是很好的。

以前他们说,有一个汉族喇嘛到藏地后,五年当中没有刷牙,真的有这个例子,我都知道名字(众笑),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听课。这样很不好的,这个是基本的卫生。以前,因为藏地各方面的条件有限,所以卫生情况确实很差。但现在看来,有些藏族喇嘛的卫生远远超过汉族喇嘛,他们好像比较重视这个。而我们有些人学一些大瑜伽士,这是很不好的。

我们对穿着的衣服,还有自己基本的健康、洗漱等卫生要重视,这是很重要的;还有更重要的,是平时的饮食观念,这对于修行人也很重要的。有些修行人说:“反正这个身体是臭皮囊,没有什么的,吃什么都行!”随便有什么就吃一点,也没有时间观念,这样也不合理。《中观宝鬘论》《入行论》等很多论典当中,讲了作为修行人应如何行持,尤其是《毗奈耶经》当中有特别细致的一些要求。

在家的居士也好、出家的修行人也好,都应该保护自己的身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中观四百论》中也说:虽然身体像仇敌一样,对我们也有害处,但是如果保护它的话,就可以修集很多的福德资粮。

因此,希望大家重视饮食健康。可能女众这边有些人,特别爱吃什么辣的、咸的等各种各样的零食。凡是有一个东西就开始不停地吃,有些人好像连外面的包装壳还没有拆下来就开始嚼。有些食品确实不太好的,吃了以后不一定很健康,这方面我觉得还是要重视好一点。

《大车疏》里面还引用了《十方广大解脱经》的一个教证说:如果一个人在诸世界中,乃至一个劫中修清净的戒,不如在一刹那当中修慈心的功德殊胜。这句话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平时修清净的戒律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修一个劫的清净戒律也不如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修慈心。

我们学院每年也有一百天的禅修,还有全学院封闭式的半月修行,也有这种闭关。有些人说:“我不会修怎么办啊?您再给我教一教,虽然我来学院很长时间了,但我现在什么都不会修,您现在可不可以给我教一教?”我觉得你也可以修加行,五十万加行你会修啊,实在不行的话你也可以念咒语。

我们今年在闭关期间准备有三方面的规定。一个是进行禅修,你可以安住在中观、大圆满的空性当中。二是可以观慈悲心。我觉得慈悲心很好观,可以想:“愿所有众生获得快乐!”就拼命地这样想。因为我们的心刚开始可能很难堪能、很难转动,但慢慢慢慢,你的心就开始调柔、柔软了,这个时候你想观什么都可以,心也会听话的。

所以,我们先从自己的家庭、身边的人开始修慈无量心,然后再缘所有的众生。你不能刚开始就缘无量的众生,不然就成了非常笼统的了。要一个众生、一个众生地观,尤其跟你关系特别不好的人,你在闭关期间一定要关注他。原来有一个人也说过:“闭关期间我对佛陀都没有观想,而某个人对我制造的违缘太多了,所以我就一直把他当作佛尊来修,最后出关的时候,我就对他没有什么意见了。”所以我们要修这样的慈心。

修慈悲心很重要。马鸣菩萨说:“我护诸众生,犹如一子想,假设欲害我,我亦生慈心。”我要护一切众生,观众生犹如自己的独子;如果众生想害我,我也对他生慈悲心。这个很重要的!在生活当中可能经常有人害我们,对我们不好,在这个时候要尽量观修:这个众生无始以来当过我的父母,愿他获得快乐……用这种方式来修。

下面讲悲无量心,从七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思维众生的痛苦。

乙三(修悲无量心)分七:一、思维众生痛苦;二、宣说悲无量心之修法;三、真实宣说悲无量心;四、修悲无量心之原因;五、修悲无量心之证相;六、修悲无量心之入定与出定;七、修悲无量心之果。

丙一、思维众生痛苦:

慈心周遍众生后,如心不忍父母苦,

思维一切众生苦,生起强烈大悲心。

愿所有众生获得快乐的慈心周遍于一切众生后,我们可以在心里面观想:如果自己的父母感受痛苦,我肯定是不忍心的,那么以此类推,思维三界轮回当中的所有众生在感受痛苦,我也是不忍心的,他们也非常可怜,我们要对他们生起悲心,而且要生起一个很强烈的悲心。

一般的悲心可能很多人都可以生起来,但是强烈的悲心是很难的。有时候,当你真的看到一个特别可怜的众生,依靠一些因缘,你的心被触动,你可能会生起非常强烈的悲心,也有这种情况,除此之外是比较难的。

这种悲心也是非常有功德的。《月灯三昧经》当中也讲过:“那由他亿刹,所有诸供具,悉供一切佛,不及慈一分。”以世间当中所有的供品供养无量无边的佛陀,不如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当中修慈悲心的功德大。所以,慈悲心也很重要。

我刚才讲了要重视慈心,因为慈心很重要,而悲心是更重要的,为什么呢?以前阿底峡尊者看到任何一个众生的时候,口里面都经常说:“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有一次,一匹马将脖子卡在了树中,他就要求眷属:“我的母亲在那边受苦,希望你们尽快去把它释放。”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内心当中对众生的慈爱心是这样的。

可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包括自认为是大乘佛教徒的人,也是比较可怜的吧,对众生根本没有任何感觉,甚至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也经常杀生,就忍心杀生,看到蚊子、蟑螂、老鼠等全部都吃掉,还是很厉害的(众笑)。有没有吃老鼠的?

丙二、宣说悲无量心之修法:

我之大恩诸父母,为我而造诸罪业,

遭受寒热与饥渴,残害役使所逼迫,

溺于生老病死河,受多种苦真悲惨!

这里讲到,我的这些大恩父母,为我造了许许多多的恶业。今生当中,他们有些在地狱里面遭受寒热的痛苦,有些在饿鬼道里遭受饥渴的痛苦,有些在旁生道受到残害、役使或者互相吞食等痛苦的逼迫,有些在人间、天界感受生老死病的痛苦,他们都沉溺在轮回的河当中,总之,六道轮回里面所有的众生都在不断地感受痛苦。

我们人间还算是很好的,但是呢,的确看到,修行人也好、非修行人也好,有钱的人也好、没有钱的人也好,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很多人都经常说:“好痛苦啊,好忙啊,好累啊,好伤心啊,好不舒服啊!”这就是轮回的本性。

我不管到哪里去,看到很多人闷闷不乐的时候,就特别能感受到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给我们所宣讲的轮回痛苦。人间还算是善趣,应该是很好的,不像地狱;我们也不像监狱当中的众生,比较而言,大家都是自由的,饮食也好,生活也好,都可以自理。除了个别疾病缠身的可怜众生以外,大多数是可以的。

但是,即使你再健康,最后也没办法逃避生老病死,谁也没办法逃脱这些,这是非常现实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五六年前、十几年前非常有威望、有眷属等的人,到最后,有些是没有自由了,有些是死了,有些是老了。看到轮回的这种景象真的特别特别有感受。

如果我们提前懂得了轮回本来是苦的、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安乐,那么当你真正遇到任何痛苦的时候,心里会早有准备:“轮回本来就是痛苦的,我以前只是知道而已,现在真正感受到了。我们之前只是暂时享受快乐,它真正的本体并不是很快乐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会感受得到。

所以,现在很多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佛教的这种道理。许多人经常想:“为什么藏传佛教那么热,藏传佛教那么红,藏传佛教那么受欢迎?它有什么样的魅力,它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它背后有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阴影……”很多人有这种说法,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藏传佛教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修行次第,无误地解释了轮回的真相,因此,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非知识分子,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很需要、很想知道这些道理。知道之后,不用说来世,仅仅是在今世的生活当中,也对你面对人生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非常有用。

轮回中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等,通过前世后世的因缘也可以讲得通,但前提是,一定要对佛教有一些信心、有一些概念,这样你才会明白。

其实这些道理都是真实的。以前上师如意宝在极乐法会的时候也说过:“希望你们不要杀害我们周围的众生,这些都当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不应该害它们。”后来我们的大放生也是以此而开始的。以后,我们每年可能从九月份开始放生,今年也有“百日放生”,劝大家以及各个地方的人也在百日当中尽量地参与,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我以前看过汉地的《法苑珠林》,其中讲到,有一个官员去外面买肉,看到一头猪即将被杀,这个时候,以一种特殊的因缘,这头母猪说:“你不应该杀我,其实我对你是有恩德的,你应该救我。”它还说:“我是你的外婆。以前,你们家特别贫穷,为了让你们家有一些转变,我就偷我儿子的粮食供给你们,以此等因缘,我就堕入到旁生当中,希望你不要杀我。”这些话只有他听懂了,而周围其他的人都没有听懂。

后来,他就按照外婆的请求,花了六百钱把它买回来准备放生。当他将要把它带到家乡的时候,它说:“我现在长得这样丑陋,你最好不要把我带到家里去,不然他们都不会认可的,你就把我放在寺院里面吧。”后来,他就把它带到寺院里,刚开始寺院的人也不接受,后来通过谈话,寺院也接受了。这是一个很真实的事,发生在唐朝。

所以,我们跟前世的亲人,有些是遇见了、不认识,有些是被一些因缘隔开了,没办法相遇。但是的确,人与旁生之间有无始以来当过父母子女的因缘,人与其他生命之间也有这样的,只不过我们自己太愚痴、太盲目,不知道而已。

萨迦班智达也讲过,学习佛法的话,要么是具有智慧的人,要么是愚者但具有信心,这两者很重要。其实萨迦班智达说的是对的,如果没有智慧,只是有些小聪明,那对佛教教义也经常有三心二意的怀疑,没办法解开;如果很愚笨又没有信心,又会经常处于邪见当中。所以,如果有真正的信心,无论你的智慧高不高,都会懂得一些佛教的意义。

总之,应该有一种大悲心,这个很重要。

丙三、真实宣说悲无量心:

无欲解脱寂灭心,无示正道善知识,

漂于轮回诚可悲,现见此等岂忍舍?

“无欲解脱寂灭心,”这些众生没有想解脱的寂灭的心。轮回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只有赚钱的心、造业的心,而没有想解脱寂灭的心。

“无示正道善知识,”也没有开示正道的善知识。尤其是现在,真正有德相的大乘善知识很多人都遇不到。

“漂于轮回诚可悲,”正因为这样,无量无边的众生全都漂泊在轮回当中,非常惨、非常可悲。

“现见此等岂忍舍?”看到这些的时候,具有菩提心的人怎么愿意舍弃他们呢?怎么能舍弃他们呢?

其实,看到周围的这些众生,如果自相续当中稍微有一点大乘菩提心,你就会很努力地在有生之年去利益众生,而不会觉得自己很累,不会担心别人说自己,不会怕自己的名声不好……很多顾虑都不会有的。真正有一些大悲菩提心的人,只要是力量范围之内的事,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去做。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一是很可怜、很愚痴,没有解脱的心;二是不具足各方面的因缘,没有遇到大乘善知识。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那永远都会沉溺在轮回当中,没有办法解脱。所以大悲心很重要的,如果有大悲心的话,就不会舍弃这些众生。

大悲心为佛道之根本

《十住毗婆沙论》里面也这样讲过:“若人于无量,阿僧祇劫中,所修集佛道,大悲为根本。”如果有人在无量阿僧祇劫中修行,将所修行的佛道集中起来的话,其实根本都是大悲心。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入中论》的开始也是这么讲的:大悲心最初像种子一样,中间像水灌溉种子使它成长,到了最后,能让众生真正得到受用,所以佛陀先赞叹大悲心。没有大悲心的话,我们的修行是没有办法增上的。

佛陀在《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当中也讲了,在菩提妙道当中,有一个法是最殊胜的,如果有这个法,就会速得圆满菩提。何为一法呢?就是对众生生起大悲心,最后能真正生起慈悲菩提心——先起大悲心,然后生菩提心,因此大悲心是很快获得解脱、迅速成佛的唯一妙法。

在修行过程当中,慈心和悲心分开修也可以,一起修也可以——愿众生都离开所有的痛苦并获得快乐,在这样的一个心态当中,这两者都已经具足。而且这种心态要经常在生活当中修持。

在《大圆满前行》《前行备忘录》《心性休息》当中,传承祖师都是修这颗心,这没有什么危害性和危险性。如果修一些风脉明点、绝地火,这个“火焰”弄不好的话,也可能焚烧你家里所有的东西,这个时候你的心可能也比较乱了。所以,修持没有任何危害性、没有任何危险性的慈悲菩提心很重要。

所以有人闭关的时候,我们都希望他们多修一些慈悲心。你闭关一百天或一个月,每天都修四座的话,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我刚才也引用了几个教证吧,修慈心也好、修悲心也好,它的功德是那么大!

可能有些人想:“我要出去化缘!”就到处都去,去五六个城市,人民币一百万全都捆着,装在一个大麻袋里面背着。还有些人去供养僧众,天天揉糌粑、擀面条,并在微博等上面宣扬:“我现在在供僧!我现在在供养!”这个虽然也有一种功德,但是,有些人就默默地在自己的闭关房里面,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安住、观众生的痛苦、修悲心,这个功德远远超过前者!这个功德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说的,马鸣菩萨说的,还有很多前辈大德说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懂得取舍。有些人可能宣传得比较不错,但实际上,其功德是很微小的,甚至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也有这个可能。有些人的功德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没有任何宣传和打广告,但他们真正具有内心的调柔和慈悲,功德是非常大的。

在这方面,希望很多人通过闻法让修行有所改变,自己的内心也要明白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