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5

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非常珍贵,大家在学习之后,可以完全掌握佛教修行次第的框架。

前面讲了人身难得,很多人应该也已经明白了,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思维,如此难得的人身实际上也是无常的,不可能驻留很长时间。

第二品 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品分五:一、略说;二、广说;三、劝勉精进;四、结行;五、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略说:

如是虽获难得身,然为刹那无常性,

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

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维定死亡。

“如是虽获难得身,然为刹那无常性,”这里用“如是”承接上面的“人身难得”。大家通过前面的学习应该知道,在三界轮回中获得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特别不容易。而这样的人身如果能存在成千上万年,那还有很多时间去修持善法、积累资粮,但它却是无常刹那性的,根本不会留驻。

“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维定死亡。”如果用智慧详细分析、观察,会发现人身里里外外的皮肤、肌肉、骨骼等都没有任何实质,像水泡一样不可靠。所以,从现在开始应该日日夜夜恒常观想:我的身体不会长久存在,我一定会死亡的!

观修死亡无常,对于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呜呼有为法,无常生灭性。”就是说世间一切有为法全都有生有灭,没有一法恒常不变。但是现在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很多都非常愚痴,都没有无常观,似乎觉得自己能活很长时间。如果真正去思维,就会发现自己一定会死,只是死亡的时间不定而已。

而且《中观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世间当中,地水火风的灾难、疾病和各种横死等死缘非常多,而生存的因缘却很少,甚至吃饭、修房子等生存的因缘也会变成死缘,非常可怕!

当死亡突然来临时,我们才会想到“哇,我今天该死了!”寂天论师说:“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当遇到车祸、飞机失事、地震,或者查出绝症、收到病危通知时,很多人因为从未想到过无常,往往会很惊讶:“啊?我怎么会死啊?”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无常大鬼不期而到。”虽然没有跟无常大鬼约定,但是他自然会来。《四十二章经》中说,生命在呼吸之间。《亲友书》中也说,呼吸之间酣然入睡,还有机会醒过来是非常稀有的。

所以,看一个人修行能否成功,就看他无常观得好不好。如果无常观得很好,就不会懈怠散乱,不会每天都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他会觉得自己的人身是那么重要,每一天、每一刻都应该做有意义的事。

因此,我们要日日夜夜闻思修行。虽然晚上不能不睡觉,但是也不能睡得太多了;白天不能不吃饭工作,但是也不能整天做些无意义的事,比如为了包饺子、化妆花费很多的时间。虽然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需要做,但如果在修行方面一事无成的话也非常可惜。

以上是略说。

甲二(广说)分十三: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五、以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说无常;六、以无增唯减而说无常;七、外内皆为无常;八、以比喻说明无常;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十、三世均为无常;十一、三有皆是无常;十二、刹那亦无常;十三、诸缘时境皆无常。

乙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

虽着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

舍此爱净常执心,当自今起修妙法。

广说分十三个科判,首先讲所爱的身体也是无常的。每个人都有身体,早上起来的时候也是依靠这个身体,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依靠这个身体,因此从这里入手观无常比较容易。如果首先观察无常的其他比喻,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观。大家等会儿下了课,可以好好观察一下。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其实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贪嗔痴等深重烦恼的来源。很多人想:“除了身体以外,外在的物质也是痛苦的来源吧?”实际上并非如此。

佛陀在《法句譬喻经》当中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次,舍卫国有四位比丘进行法理上的辩论:“天下最大的痛苦是什么?”第一个人说天下最大的痛苦是贪欲,第二个人说是嗔恨,第三个人说是饥饿,第四个人说是恐怖。最后佛陀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贪心是缘身体而生,嗔恨是为了维护身体,饥饿感来自身体,恐惧是出于想要保护身体。因此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和容器。”

《中观四百论》中说:“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既然人的痛苦是从身体产生的,身体是一切痛苦的器皿,那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它?老子也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最大的过患以及痛苦的根源就是身体。

“虽着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虽然人们用各种衣服、装饰品、花鬘等来装饰庄严这副臭皮囊,还用各种美味佳肴来喂养它,但这终究是没有意义的。

“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舍此爱净常执心,”其实有些人老了以后身体就毁坏了,有些人年轻时身体就毁坏了。按照以前的传统,人死之后是以土葬为主,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多是在殡仪馆火化尸体。在藏地一般采用天葬,天葬的时候,鹰鹫、狐狸、狗、豺狼等动物会啖食尸体。当你看到这些时,就会明白整个身体是由三十六种不净法组成,根本没必要对它有爱执和清净、常有的执著。

现在佛学院有一个尸陀林,里面的天葬台一般不让拍,但成千上万的游人还是拿个照相机、摄像机去拍。看到尸体被一块一块地切下来喂给鹰鹫,有些人还会笑,觉得好奇,却从没想到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同样可能被鹰鹫食用或者火化。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到最后也不过如此,什么也不会留下。有些人吃得特别好,养得特别胖。但吃得再好再胖,到最后也只是多满足几只鹰鹫而已。

去年,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和三个藏族老乡去了尸陀林之后,生起了很大的厌离心。他们对我说:“虽然我们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做很多事,但是在百年之内身体一定会变成那个样子。”我说:“像你们这样去一趟还是值得的。现在很多世间人到尸陀林等处理尸体的场所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也会变成那样的尸体。”

不管年轻还是年老,死亡都可能随时发生。学院的天葬台里,有时一天就会运来十几或二十几具尸体,而且各种各样的人——孩童、年轻人、壮年人、老年人都有。所以不能认为年轻的时候肯定不会死,只有到七八十岁、一百来岁的时候才会离开,因为谁也没有这个把握。

讲义中引用了《教王经》的内容,非常细致地记录了佛陀对国王说的一段话,希望每个人都很认真地阅读并思维。

无垢光尊者最后讲到“当自今起修妙法”,虽然每个人对身体都有特别大的执著,但是应该依靠身体认认真真地修持佛法。

虽然身体是不净法、无常法,有很多过患,是痛苦的来源,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它修法,也是非常好的。《中观四百论》中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虽然身体像怨敌一样有很多危害,但也应该保护它,因为具有戒律的人如果活得长久,一定会积累许多福报资粮。在座很多人都皈依了三宝、具有戒律,如果利用好这个身体的话,就像坐船可以过河一样,也可以获得解脱。

有些人认为这个身体太坏了,把它像仇人一样看待,从来不好好利用它,这样也不对。虽然这个身体会带来饥饿、恐怖、贪嗔、不安等许多烦恼,但这些烦恼也是无常的。而且依靠身体不但可以受皈依戒、居士戒、菩萨戒、出家戒,还可以护持戒律,做慈善等利他善法。如果将短暂的此生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缘起,那么将来生生世世都有解脱的希望。

现在大多数世间人因为没有机会接受无常的教育,所以没有死亡无常的观念也情有可原。但是很多佛教徒如果从来不想“我会不会死”,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有些佛教徒由于平时没有观过寿命无常,在疾病缠身、临近死亡的时候,就像遇到了天大的灾难一样极为恐惧。如果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死亡来临时就可以很容易应对,就像士兵有过很好的训练就能轻松取胜一样。因此观修死亡无常这样的妙法非常重要。

乙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

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间君主平凡等,无边众生皆畏死。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三界中圆满一切福德资粮的梵天、乐生(大自在天和遍入天)、千眼(帝释天)以及四大天王等,其名声传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远非我们世间的名人可比。而且天界的福德也远远超过人间,威光极其灿然。但他们也根本敌不过死亡,最后一定会死的。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色界、无色界的天人,成就了一禅乃至有顶的禅定,安住时间长达数劫之久,但是当业力穷尽的时候,也一定会离开天界堕入人间,甚至堕入地狱。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人间君主平凡等,无边众生皆畏死。”其他的天人、阿修罗、成就密咒的持明者、大德、人间的君主和平凡人等无边无际的众生,没有一个不害怕死亡的。

我们虽然没有慧眼和神通,看不到天人等众生的情况,但人间的历史确是非常好的无常善知识。包括现在的环境,自己的家庭、国家,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是无常的表现。所以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个是恒常的。

有些人认为:“我可能暂时不会死吧。”其实这种想法很愚痴,因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谁也敌不过。

《诸经要集》中有一个公案:佛陀在舍卫城时,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个个都获得了五通(由于没有无我的智慧,他们没有获得漏尽通)。他们通过神通观察,得知七日后四人会命尽身亡,于是共同商量逃避死亡的办法。

一个人说:“我应该藏在虚空当中,这样无常大鬼就看不到我。”

一个人说:“我应该藏在山王里面,这样无常大鬼就无法发现我。”

一个人说:“我潜入大海,不沉至海底,也不浮出海面,这样就不会死。”

一个人说:“我藏入喧闹的人群中,无常鬼应该找不到我。”

于是,四人分别在不同的地方,用神通隐藏了起来。

但是七天之后,躲在虚空中的人,因为寿命尽了,自然而然掉到地上死了;藏在山王里面的人,在山里死了;藏在大海中的人,也在海里死了;藏在人群当中的人,在众人堆里自然死去。

当时佛陀说:“欲求不死终不可得也。”想不死是不可得的,谁也没有办法做到不死。

佛陀在《四不可得经》里也说:“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是故精进学。”在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不死的地方,因此要精进修法。你也可以认真想一想,年轻时认识的一些老年人,现在是否还活着?从历史上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君主,不管在任期间成功与否,现在也都已经死了;近来的领导人有些已经死了,有些已经老了,有些虽然还在执政,但是将来也会变成历史。

我们今天在这里的所有行为,再过一段时间回想起来,也是如梦一样;十年、二十年前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感觉过得特别快;而且未来的事也都是无常的。

通过观察无常,会发现生命在不断地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只不过有些人自己还没有发现;即使有些人发现了,也没有重视起来。这样看来,有些众生还是非常愚痴、可怜的,因为身边发生了这么多无常的事例,却从来没有想过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以上是讲天界等的无常,下面讲整个世界也是无常的本性。

乙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

今生无常乌云中,死主跳动闪电舞,

昼夜诸时降变雨,淋湿三地诸苗芽。

此处用比喻的方法讲,一切都是变化的本性,所以都是无常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处在无常的世界里,但是很少能接受到无常的教育。尤其是,现在成功学倡导自我的强大与尊严,很多年轻人也经常受到影响。当然在名言中,佛教也没有否认这方面的道理。但是,生老死病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轮回的本性,而通达这个道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生无常乌云中,死主跳动闪电舞,昼夜诸时降变雨,淋湿三地诸苗芽。”人的生命就像春天或夏天空中密布的乌云。这几天学院天天下雨,现在都能听到雷电的声音,所以观无常很方便,白天晚上都可以观。这里是用乌云比喻无常;用乌云中的闪电比喻死亡,因为无常当中的死亡——死主阎罗会让我们毁灭;用降下雨水比喻昼夜变化;用三地苗芽比喻三界众生。

如果无常的乌云、死亡的闪电、昼夜交替的雨水因缘聚合时,三界所有的苗芽和草木都无一例外会淋湿(这在夏天很明显)。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些苗芽——众生的寿命也无一侥幸都是无常的本性。

因此,《广大游舞经》中说:“三有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舞者,士夫寿命如闪电,如陡坡水飞速逝。”三界众生就像秋天的云,显现的时候非常美妙悦目,但一会儿就消失了;有情的生死就像舞蹈者般变化不定,一会儿变成天人的形象,一会儿变成魔王的形象;士夫的寿命,就像闪电、陡坡水一样,会飞快地消逝。

如果我们用心思维这些道理,那么懂得死亡无常也不是很难,不像中观、因明那样需要推理。但是如果没有深入思维,听过之后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就会像很多学者一样,在懈怠中度过一生,直至临死之时也没有修成任何法。

《正法念处经》中说:“一切众生命,如电旋火轮,如乾闼婆城,速过不暂停。”意思是说,无论人还是动物,所有众生的生命都特别脆弱不可信赖,都像闪电、旋火轮、乾闼婆城一样会迅速变化、消失。

最近,台湾有一个百亿富翁被他的司机绑架了,虽然付了三千多万元赎金,但最后还是被杀死了。人们很不理解,为什么他的司机会绑架杀死他?其实人的死缘是各种各样的。这两天还有一则新闻:有一个老太太掉到长江里,而且漂了很远,结果却没有死,又被捞回来了。这也是比较稀有的,掉到长江里面还能生还,说明她死亡的时间还没有到。

我有时坐飞机会想:“会不会就在空中死了?”然后飞机降落的时候想:“噢,今天又没有死!”回到喇荣山谷下面时也经常想:“噢,这次又没有死,又回来了!”回到学院里面的时候又想:“噢,路上没有死,但会不会死在家里呢?”家里的生活比较平静,死亡无常修得少一点。出去时看到车祸等交通事故,又会想到:“啊,死亡来得特别快!”所以我每次出去之前都会做好死亡的准备。

以上讲了人间、天界等所有众生都是无常性的。下面讲第四个科判,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也是无常的。

乙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

器情无常世成坏,七火一水风毁时,

大海洲山所围绕,四宝山王亦无常,

当思一切定有成,一虚空时诚修法。

“器情无常世成坏,七火一水风毁时,大海洲山所围绕,四宝山王亦无常,当思一切定有成,一虚空时”按照《俱舍论》的说法,器世界有四大部洲、七大海洋、须弥山等。所有的大海、四洲、铁围山以及四宝山王——须弥山都是无常的,最后会被七火、一水、一风毁灭,到了空劫的时候会变成虚空一样。这在《大圆满前行》和《心性休息》讲义中有广说。

在地球毁灭时,地球上的所有众生也会因业力而毁灭(天文学中也有类似观点)。也就是说,天界、人间、地狱的众生,以及其他世界中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到最后七火一水出现的时候会全部灭尽,那时众生就没有任何依靠了。讲义中,对我们这个世界住劫的情况,从第一尊佛到胜解佛住世之间,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宣说。

如果认为器世界再过很多万年、很多劫以后才会毁灭,所以是很遥远的事,那么虽然道理上知道这是无常的,但是不会引发我们的无常感。所以应该要想到,这样庞大、坚固的世界都是无常的,更何况是我们非常渺小的身体呢?《亲友书》也说:“弱小人身岂堪言?”因此应该这样来以器世界观想无常。

关于器世界的整体情况

这里观器世界无常的时候,应该要了解一下器世界的整体情况。《心性休息》的讲义里面,按照《俱舍论》的世界观讲了很多道理,我在这里不赘述,因为这次讲解主要侧重于修行方面,而且佛教世界观的一些特有观点,以前在其他论典里也讲过。总的来说,因为每个众生的业力不同,佛陀对世界的讲法也不同。

我们现在看地球是圆形的,那为什么《俱舍论》等论典里会那样描述呢?佛在经中说:“世间与我诤,我不与世间诤。”在四千多年前,印度宗教中就有对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等的描述,这些道理都是当时世间共称的,并且对解脱无害,所以佛陀也随顺承认。当然,佛经中一些特有的观点也非常合理。

而且相关经典中也讲了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世界:有些是圆形的,有些是三角形的,有些是椭圆形的;有些世界的众生像我们一样头朝上,有些众生则头朝下。《华严经》中提到的华藏世界里,也有许多不同的世界。总的来讲,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讲的世界观,与现在世间有关星系的说法完全吻合。

信仰不应无常

你们很多人今天已经选择了佛法,那就应该有一个成功的修行。什么是成功的修行?最基本的,就是不要退失对三宝的信仰。现在很多人随意改变信仰,并不是很好的。如果你以前没有任何信仰,后来通过智慧观察选择了佛教,那这是很好的。但如果你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希望不要放弃信仰进入佛教,我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没有这个必要。

现在不管是藏族人还是汉族人,都有改变信仰的情况。有的是从佛教改为基督教,有的是从基督教改为佛教。听说有一个生活在印度的藏族佛教徒,丈夫死后留下四个孩子,基督教徒经常帮助她,让她的四个孩子都能够读书。但是他们有个要求,就是让她改变信仰加入基督教,于是她就照做了。后来她对一位佛教上师说:“为了孩子读书我加入了基督教,但我下辈子还要做回佛教徒。”上师跟她开玩笑说:“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修行成功会去天堂,不会再到人间。如果你下辈子来人间当佛教徒,那你基督教的修行也是不成功的。”所以藏族人以前大多数都是佛教徒,现在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

有一次在香港,一个人说他是基督教徒,但是想改为佛教徒,我说:“虽然我是佛教徒,也希望佛教徒人数增多,但是你既然有了信仰,为什么要改呢?刚开始又为什么信仰基督教呢?你觉得修行不成功就改来改去,这样不是很好,因为信仰是原则性的问题。”

同样,如果你皈依了三宝,却又改信其他宗教或不学佛了,那么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从世间道理来看,这种行为也是不可靠的,因为有智慧的人一般不会改变人生的选择。虽然我们今天讲无常,但是在信仰上不应无常。只有在有生之年好好坚持信仰,修行才会有成果。

我也不愿意无常经常出现在课堂上——刚开始听课的人很多,然后就无常了。虽然我讲得不一定很好,但无垢光尊者的法很殊胜,我每次讲课时间也不会很长,而且你自己看书跟有人教差别还是很大的。

认真思维无常

世界上没有一个法是常有的,包括所有天人、鬼神、人类等众生,以及寿命、身体、世界,甚至功德圆满的佛陀。

藏传佛教历史上,像全知无垢光尊者、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等非常著名的传承上师们也示现了无常;汉地历史上净土宗、禅宗、天台宗的大德们,也都一代一代地示现了无常;当代的藏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老和尚们,这几年也都纷纷圆寂了。今天在座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也要纷纷离开世间。这就是无常,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思维。

如果对无常的道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那修行就不用别人督促了。无著菩萨说,如果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刚开始会趋入佛法,中间会精进修行,最后一定会获得无死的果位。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因为害怕死亡,才跑到山里去修死亡无常,最后获得了无死的甘露果位。

因此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诚修法”——真诚地修法与形象上修行在力度上有很大差别。而且我觉得无垢光尊者的这个法非常有加持,希望大家多读、多看,好好地思维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珍惜听法因缘

这次听课的人比较多,我也很欢喜。也希望每个人都尽早知道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道理,如果到七八十岁才明白就已经太晚了。今天网上听课的人都比较年轻,其实二三十岁、三四十岁正是应该思维无常的时候;如果每天都忙于工作而无暇思维,那当死亡来临时,除了恶业以外将一无所有。

大家应该清楚,学习佛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机遇,尤其非常难得的是现在各方面的因缘都很好,但是很难说这种因缘能否长期存在。我在第一堂课也讲过,我能否传完这个法很难说,你们能否听完也很难说,因为寿命都是无常的。即便你我都活在人间,闻法环境、发心人员等其他因缘也难以保证。

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国外听一堂课要花多少钱。而我们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只要上网或者走几步路到经堂就可以听课,此外不需要任何付出。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这背后需要的因缘,如果把听课跟世间娱乐、世间知识一样来对待,那恐怕还没有掌握佛教的价值观。

因此我希望大家应该很认真地去思考无常的甚深道理。如果我们有无常的观念,那么修行佛法一定会有深度、有力度,一定会迅速得到加持;如果没有修好无常,那表面上再怎么“成功”、“成就”,恐怕也只是形象而已,不一定有实质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