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55

今天我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现在讲第八品当中的六波罗蜜多,前面讲了精进度的一部分,今天讲“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之前也讲过,精进在修持善法当中很重要,那么,精进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戊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

具有精进世间赞,具有精进成所愿,

具有精进增功德,具有精进得佛果。

在这个偈颂当中,每一句开头都是“具有精进”。

“具有精进世间赞,”具有精进的人,在世间也会经常受到赞叹。在家里也好,在单位也好,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很勤快、很精进,他非常努力、非常勤奋……”

“具有精进成所愿,”具有精进的人,无论想什么都会如愿以偿的。

世间有些非常著名的人物,完全是靠自己的毅力而成功的。不仅仅是世间的成功,甚至佛法修行的成功也会依靠精进而获得。米拉日巴尊者和无垢光尊者在传记中也经常讲:世间任何一个凡夫人,如果像我那样精进的话,都可以获得出世间的成就。

“具有精进增功德,”具有精进的人,功德会越来越增上。

一个精进的人和一个懒惰的人,如果一起住在宾馆的标准间里面,精进的人在晚上睡觉之前可能会念诵,看很多修行方面的书;而懒惰的人,在睡觉之前可能一直特别散乱。第二天早上,精进的人很早就会起来行持善法,而懒惰的人不会这样。所以在增上功德方面,哪怕在一天当中,精进的人和懒惰的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具有精进得佛果。”具有精进的人,暂时能成就世间的果位,最后会获得佛果。

在修行过程当中,人有时候难免散乱、懈怠;但是不要天天找借口,今天也散乱,明天也懒惰,这样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有一部论典叫做《舍利弗阿毗昙论》》,在汉地的《大藏经》中有,其中讲了八种懒惰。这八种懒惰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具足,也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具足。有哪八种懒惰呢?

第一种,“我现在吃饱了,不能修行,太饱了”,于是就躺一会儿,不好好修行。

第二种,“噢,我今天太饿了!现在饿得很,不能修行”。

第三种,“我今天做了很累的事情,不能修行”。

第四种,“我明天要做很麻烦、很累的事情,今天要休息”。

第五种,“我明天要去很远的地方,要赶路,今天好好休息”。

第六种,“我今天特别累,从很远的地方来,赶了很多路,要好好休息,不能修行了”。

第七种,“我最近生病了,身体不好”,于是不好好修行。

第八种,“我前一段时间生大病了,现在不能修行,要好好休息”。

稍微说细一点的话,可能很多人都具足这些懒惰吧。“我明天要赶路,今天好好休息”,“我昨天赶路累了,今天好好睡觉”,吃饱了不行,饿了不行……有很多很多的理由,最后自己的时间都浪费了。

前一段时间我做了手术,按理来讲,如果我找借口的话,两三个月不讲课也可以。但后来想了想,讲课也许对身体有利,也许对身体不利,但是中间耽误一段时间的话特别可惜,每天都很无聊。后来就决定讲课,也有很多人强烈反对。刚开始讲的时候,我确实有点难受,但现在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我不是说我很精进,我们每一个凡夫人都会有很多烦恼、痛苦,各种各样的情况会发生的。如果每天都依赖情绪而修行的话,就很有可能陷入一种懈怠的泥坑当中,因为我们的情绪不一定每天都是好的。

《正法念处经》中说:“若溺懈怠泥,没苦海不出,若人勤精进,则渡生死海。”如果沉溺于懈怠泥当中,那么没入苦海的人是无法出离的;如果我们非常精进、勤奋努力的话,就有希望渡过生死轮回的大海,有解脱的机会。

世间当中也是如此,精进的人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有一个人在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当中,背了十万字国学方面的论典。他的老师背了八十万字,他受老师的影响,就背了《大学》《中庸》《论语》《史记》等很多论典。

懒惰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背诵、不会去看书。有时候,我们通过背诵、闻思也看得出来,个别道友还是很精进的;而他们身边的一些人,虽然同样在这里过生活,但是因为懒惰,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总之,对于精进的功德,大家应该有所认识。下面讲,知道了精进的功德之后应当发起精进的道理。

戊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精进世间胜善法,出世间之一切道,

于诸有漏无漏法,为断不善奉行善,

努力精勤真实行。乃至未得佛果前,

仍有功德增上故,坚持不懈勤精进。

“精进世间胜善法,出世间之一切道,于诸有漏无漏法,”精进可以增上世间所有善法和出世间五道十地的功德,即有漏和无漏的善法都可以通过精进而增上。

“为断不善奉行善,努力精勤真实行。”所以我们要断除不善、奉行善法,努力地精进,实践于生活当中,实践于修行当中。

别解脱戒当中也经常讲,在修行的时候,初夜和后夜不睡眠,只有中夜可以睡眠,依靠这种精进力,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就。

“乃至未得佛果前,仍有功德增上故,坚持不懈勤精进。”那么,是不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不用精进了,就已经“毕业”了呢?不是这样的。因为直到获得佛果之前,我们的功德都会越来越增上。获得了一地菩萨以后,还要不断地精进,然后获得二地菩萨的功德;得了二地菩萨以后,还可以达到第三地菩萨……即使证得了十地菩萨,还是要努力。

但我们很多人不是这样的。有些人的精进是,听了一堂课就已经满足了,学了一部论就已经满足了,去一个地方开一个法会就已经满足了。对世间法方面有满足感的话,这叫知足少欲,还是可以的;但闻法方面最好不要有满足,修行上最好不要有满足。

对治懈怠

如果产生了懈怠的心,可以寻找一些善道友,跟他们在一起的话,懈怠和散乱也是容易去除的;尤其是,修行无常对自己的精进会更加有帮助。

《正法念处经》中说:“念死常生怖,离慢及懈怠,亲近智慧人,众恶不污心。”如果我们忆念死亡无常,对无常感到恐怖的话,就会离开傲慢和懈怠。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上实在有一定困难的时候,就多想一想:“我终有一天会死的。世界上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能逃脱死亡,众生都会死的话,那我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还是趁现在活着的时候精进修行。”这个时候,原来你的傲慢心、愦闹散乱的心和懈怠的心就很容易对治。

有些人没有学佛的时候,稍微有一点钱、有一点地位就特别傲慢、特别懈怠;但是后来学了佛,内心当中真的有一些无常观的话,人就完全变了。我认识的有些领导,以前特别傲慢,每天都在花天酒地、浑浑噩噩当中度过;但是学习佛法以后,真的判若两人了,相续非常调柔,没有傲慢心,而且特别精进,白天、晚上都很努力。所以,观无常是对治懈怠的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亲近智慧人”,即亲近一些善知识、善友。居士当中有一些很好的修行人,平时确实修行非常好,你们跟着他们的话,众恶不会染污自己的心。如果随着一些恶人而去的话,他们的习气自然而然会染上你。

凡夫人是特别幼稚的,就像孩童一样,看见有人在这边拿一个玩具,他就觉得:“啊,这个我很喜欢,我要!”如果有人在那边拿一个玩具,他又觉得:“哇,这个好看,我需要。”自己没有主张,没有非常稳固的智慧。所以到一定的时候,自己在修行上、在世间法方面还是要会取舍。

总之,精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真正获得二利的因。此外,精进的分类,有加行精进、披甲精进、利他精进等很多种;精进的本体,是喜乐善法的心;精进的因,主要是信心和欲乐,也就是说,自己对行持善法有一种兴趣;精进所带来的果是什么呢,是增上正念、禅定和智慧等;精进的功德,是让我们不离善法,这非常有意义。

而且,六波罗蜜多都离不开精进。财布施需要精进,不然有钱可能也不会去布施;法布施也需要精进;持戒、安忍、禅定、智慧都需要精进。

我们在世间当中也经常看到,有些人虽然有智慧,但是如果不精进的话,最后学得也不好。读书的时候,有些孩子虽然比较笨,但是他特别特别精进,而且是恒常性地精进——精进中有一种叫做恒常性精进,有一种叫做恭敬性精进,他以这两种精进超过了很多跟他同等成绩的人;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但是特别散乱,那他后来的智慧也就跟不上了。

所以我们修行人,恒常性地精进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打坐等方面都非常非常精进,但是慢慢就懈怠了,到最后自己都很难相信自己的状态,这样就有点可惜。

总之,精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根本,所以我们很需要修精进心。

下面讲静虑度,静虑即禅定,从十个方面来宣说。禅定和智慧在本论中讲得比较广。

丁五(静虑度)分十: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二、宣说静虑之违品;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六、赞叹林园静处;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九、依止园林之功德;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戊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求静虑者断散乱,所喜外境如秋云,

亦如闪电飘动性,受用无常如幻宅,

永莫信赖当断之,速依寂静之森林。

“求静虑者断散乱,”修禅定、求静虑的人,要尽量断除外散乱和内散乱。内散乱即内心当中的各种分别念、贪嗔等;外散乱是各种人群、杂乱的环境。为什么要断除这些呢?

“所喜外境如秋云,亦如闪电飘动性,”因为外在的五欲六尘、我们所喜爱的种种妙欲,都没有什么可贪的,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它们就像秋天的白云一样,一会儿显得格外漂亮,但是一会儿就消失无迹了。同时,外在的人和事物也是无常性的,就像闪电一样,是动摇性的。

“受用无常如幻宅,永莫信赖当断之,”我们所受用的房屋、车,包括人的身体,也是无常的,如同幻化的美宅一样,一会儿显现、一会儿消失。所以,我们对世间所有的一切都不要过于地信赖,应该尽量断除贪执。

“速依寂静之森林。”如果有机会的话,尽快到寂静的森林当中去修行。

当然,现在恐怕没有那么好的森林让我们去修行。日本有一个森林,很多人都是去自杀的,修行人基本上没有。听说在那个森林当中,一天能捞到七八十具尸体,有很多年轻人到那里去自杀。世间人对森林有另一种执著。

而作为修行人,曾经有很多高僧大德到森林中去修行;尤其是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和修行人,经常在森林、山洞或山谷当中修行。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断除外在的散乱。当然,刚开始我们需要广闻博学,然后可以到寂静的地方去修行。佛陀在《别解脱经》中也说:“多闻于林中,居至老安乐。”这部经我们以前经常读,其中也讲,多闻的人可以居住在森林当中,快乐地度过一生。当然,如果你没有多闻,什么教义都不懂的话,并不要求你到森林或山洞当中去闭关。所以,我们应该先多多地听闻,然后,一定要修行禅定的法门。

为什么要修行禅定呢?有一部论典叫做《菩提资粮论》,其中讲到:“众生诸烦恼,皆以乱心生,是故胜智者,旷修诸禅定。”意思就是说,众生所有的烦恼都是依靠散乱的心而产生的,所以,殊胜的智者应该广修禅定。

瑜伽禅放松心灵

禅定是很重要的,我们也提倡大家修禅。如果方便的话,以后想给大家提供瑜伽禅。佛教也讲瑜伽,印度的一些宗教和世间人也经常讲瑜伽。那什么叫做瑜伽呢?在藏文中,瑜伽就是“南觉(རྣལ་འབྱོར)”,意即心入于真理。这样的禅定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在佛教当中,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有很多禅修方法,比如毗卢七法坐式。现在很多宗教依靠佛教的修法而修禅。以后在各个地方,学佛和不学佛的人都可以修禅,不一定要用佛教的名义,大家可以打瑜伽禅。

打瑜伽禅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一种是,由对自心稍微有点修行的瑜伽老师带修,如果能借助很好的窍诀,比如毗卢七法或观想佛陀,这样的瑜伽禅是最好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修。现在,城市白领等很多人压力非常大,很辛苦、很累,他们很希望身体能够放松,不管是请盲人还是有视力的人,给他们按摩按摩都是很好的。但他们的心是更累的,那就应该让他们把心静下来。比如说十个人、五个人聚在一起,早上用两三个小时安坐下来,把手机全部关掉,什么都不想,好好地安住。

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什么歧途,也没有什么不会的;大家也不一定非要皈依、非要修什么法,谁都可以参加,目的就是为了完全放松。当然,如果在禅修的时候统一服装,可能更加有气氛,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不要紧。不管怎么样,大家一个月可以进行一次、两次这样的瑜伽禅。

其实我们佛教也可以推广瑜伽禅,在佛教当中,瑜伽禅的修行方法是非常多的。藏传佛教也讲“瑜伽”,比如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约嘎”指的就是瑜伽的意思。我们藏传佛教的密法,全部是以瑜伽的名称来讲的,最深的密法都有瑜伽的名称。

以后,我们佛教徒一方面要开放一点,不要太保守了,否则就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笼子里面了,一直跑不出去。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太世间化了。现在有些人说,为什么汉地的八宗会衰落?主要跟后来的人天佛教有一定关系,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到底有没有我不评论,但是,我们既要懂得传统佛法的甚深意义,又要随顺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众生需要什么,佛教能不能提供?

很多人的身体都特别累,我们可以用身体来帮帮他们,只要稍微会一点按摩,都可以帮人调节身体的经络。同样,人们的内心也很累,内心很累的话,人就没有力气了。所以,我们要给内心充充电,稍微安住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很强大,那外面的身体再累、再痛、再虚弱,他也是一个超强的人。

刚才也讲了,所有众生的烦恼“皆以乱心生”,“是故胜智者,旷修诸禅定”,这个很重要的。我们以后要与时俱进。我很希望各个地方,在不放弃自己原则的情况下,利用一些方便方法,让大家修瑜伽禅。

我想,瑜伽禅也可以作为生活佛教的一部分来考虑。修瑜伽禅的人不一定要有信仰,任何信仰都不需要,只要是心特别累、感觉压力很大、很痛苦的人就可以修。

身体的健康可以依靠跑步、健身器材来维护,但是如果内心太累了、经常跟家人吵架的话,我们就可以安排一个比较合适的环境,让大家修修禅。其实,现在的很多瑜伽馆,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小房间,里面坐五六个人,在那里禅修也可以;如果有一些信仰的话,前面可以只放一尊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的像,大家观佛像、念念咒语,禅修一上午。一个月当中进行一两次的话,对工作等各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人们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从佛教当中挖掘,关键是我们佛教徒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想过这些。很多人可能只想自己快乐一点,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身边还有心理有疾病的人和身体有疾病的人。对于身体疾病,现在各个医院的治疗都还比较可以的;而对于心理的疾病,除了一些咨询师以外,现在真正能治疗的导师比较罕见。所以,我们每一个佛教徒,可以说是心理咨询方面最主要的老师。

我去年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一个学校里面跟几位心理学的老师交谈,我当时发愿:佛教有那么好的心灵妙药,以后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但回来以后一直忙着很多事情。

不管怎么样,我希望我们佛教徒,在自己的心安静下来,感觉特别快乐、特别放松的时候,也能把这样的境界跟身边的人分享,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戊二、宣说静虑之违品:

一切财物祸害因,寻觅积守而痛苦,

傲慢贪爱吝啬增,如是引入恶趣中,

障碍善趣之正道,故当少欲具知足。

“一切财物祸害因,寻觅积守而痛苦,”修禅定最大的违缘是什么呢?就是财物。在世间当中,一切财物是祸害的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财物,刚开始需要寻找,中间需要保护,最后又害怕失去,所以有寻觅、积累、保护等很多痛苦。

“傲慢贪爱吝啬增,”而且有了财富以后,人们会产生傲慢心。有的人以前是很好的,但后来因为有钱了,他就不理人了。有了财富以后,贪欲也会越来越严重。还有“吝啬增”,越有钱就会越吝啬。

“如是引入恶趣中,障碍善趣之正道,故当少欲具知足。”这样的话,财富就会将人引入恶趣当中,而且障碍善趣的正道,所以我们应该知足少欲。

龙猛菩萨也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财富确实会带来很多祸害,有了它以后,很多痛苦、烦恼也会产生。

《法集要颂经》当中也说:“因欲生烦恼,因欲生怖畏,离欲得解脱,无怖无烦恼。”因为有了欲望,我们会产生恐怖;因为有了欲望,我们会产生烦恼;一旦离开了欲望,所有的恐怖就没有了,所有的烦恼也没有了。

确实,我们看到在寂静山里面,完全放下一切执著和财物的修行人,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可以说是逍遥自在。但是,我也不提倡所有的观众都这样做,你们想做可能也做不到。有些人刚开始很想当米拉日巴尊者,但是,不要说米拉日巴,连惹琼巴都当不上,最后可能会回去的。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大家把所有的财富都放弃。

但是,我们至少要知足少欲,不要过于贪著财产,到一定的时候,要有一种满足感。而且,对于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大家也应该把握一种平衡。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佛教徒有时候有一点极端。有些人特别散乱,为了赚钱日夜忙碌,消耗了所有的时光;而有些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连基本养家糊口的钱都不去挣,现在的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如果什么都不去争取的话,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难。

我感觉在这个社会当中,大城市里面的人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辛苦、比较累,没有什么安全感。好像社会随时都在变,我们身边人的语言、行为、感情、财富,也一直在变化。在这样的变化当中,自己想有很安稳的境界也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佛教徒既要考虑自己的修行,也要考虑现在的生活,要把握好分寸。

下面是,宣说资具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戊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

如身遍伤极痛苦,财多痛苦较其多,

资具乏少乐无穷,害少无有盗敌惧,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

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

“如身遍伤极痛苦,财多痛苦较其多,”如果身体上的伤口越来越多,以至于遍体鳞伤的话,就会极其痛苦。这个比喻说明,财富越来越多的话,痛苦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你有两栋房子、两辆车,有很多很多的财富,那你的痛苦就会有很多;而且这些财物越贵、越多,痛苦就越强烈。

“资具乏少乐无穷,害少无有盗敌惧,”反之,如果我们的资具、受用比较缺乏、鲜少的话,快乐会是无穷无尽的。而且,由财物所带来的伤害也没有,盗贼也没有,恐惧也没有。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很多修行人还会赞叹这样的人知足少欲,是圣者种姓等。因为琐事很少,所以他没有什么牵挂。

“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所以,我们应该恒常住于知足少欲当中。

资具适当

当然,对于一个上等修行人来讲,的确是钱财越少越好。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中,钱财过多当然是不行的,但是钱财过少的话,可能比钱多的痛苦更大。没有钱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别人也会欺负你,你自己心里想做什么也做不了,连吃饭和基本的生存都有困难。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只要你动一下就必须要有钱。

现在,各个国家的钞票印得非常多,每天都在哗啦哗啦地印,正因为这样,全世界的货币贬值得很厉害。表面上看来,有些人有几百万、几十万,但实际上,这些钱能起到的作用却很少很少。而且,很多人得到这些钱也不容易。

因此一方面,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上等修行人、在山里苦行的修行人,资具、财富是越少越好。因为他们除了修行以外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噶当派的很多修行人依靠四依法,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死在山谷里面。这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标。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今天所有的佛教徒都准备到山谷里面去饿死的话,恐怕也不一定是合理的。所以,我们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否则,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也有一定的困难。

像我们佛学院的话,不管是开法会也好,做任何建筑也好,都不会化缘。前一段时间开金刚萨埵法会,网上有各种各样化缘的消息。后来我们在智悲佛网上给大家发布通告,这里从来没有任何公开的供斋、化缘,以前上师如意宝也是这样讲过的。所以,对于现在学院的所有建筑,以及我在其他地方的建筑,除了个别善心居士自愿供养我没有阻止以外,都没有公开化缘。以后也是这样,这是学院的基本原则。

我觉得这样是很好的。如果有相应的条件,就可以做一些事情;没有条件的话,也没有必要向大家公开化缘、发生财务上的关系。否则,人们对佛教会有误解。其实,我们现在也不需要化缘。

我给汉族这边带佛教的课,马上就到三十年了。刚开始确实比较贫穷,也比较麻烦。那时只有五六个人,法王给我们借了桑耶塔,我就在那里面给他们讲课。后来有了二十多个人,桑耶塔里面实在是没办法容纳了,我们就准备在佛学院建一个汉僧经堂。

后来我就去设计,经堂的中间要有四根柱子,当时有些汉族管家说,经堂一定要长一点、宽一点,两根柱子之间要相隔四米才行;而我建议相隔三米,因为那边的木头基本上是三米的。后来他们就听我的,准备建成长九米、宽九米的经堂,大概有八十平方米。

那个时候汉族人很少。我们在学院的财务科借了一万块钱,后来财务科让我还,我觉得有点困难。当时有一个管家叫智开,我跟他说:“怎么办啊,看怎么样解决?”后来我说:“我认识一个新加坡的法师,我应该给他打个电话。”

我就从佛学院到成都去,那个时候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打国际电话,就是邮电大楼。我到那里去打电话的时候,两三天都没办法打通,又辗转打另一个电话,后来终于通上电话了,我说:“法师,您来过佛学院。我们这边修了一个汉僧经堂,大概花了一万多人民币,您可不可以给我提供一下?”他说:“我们新加坡这边,钱也是不好找的。堪布,对不起啊!”

后来我看了一下,因为我辗转打了好多次电话,好几百块钱的电话费已经花掉了,法师也没有答应我的请求,他可能也确实没办法。我原来听说新加坡特别富裕,但我们也没有去过。那大概是1991年。我也没办法,就回来了。后来,有些居士发心出了钱。

那个时候,我们学院确实比较困难,当时求法的汉族人也是比较贫穷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有几个重庆的居士给我做了包子,就拿到我家里来了。当时,我家对面山上住着三个人,好像是智高他们,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们很饿,就一直看着我家。他们知道那些居士到我家里来了,就开始商量:“我们要不要去堪布那里吃个包子?”“今天不行,堪布自己还得吃,我们先不去,忍着吧!”于是他们第一天没有来。

第二天中午,那一群居士又拿着高压锅到我家里来了,他们又商量:“堪布昨天已经吃了包子,今天肯定会剩下的,咱们应该可以去。”然后他们就过来了。确实,我前一天已经吃了,当天就没有吃多少,只吃了一个包子,其他的就分给他们了。我当时没有想到,他们是提前商量过的:“噢,堪布昨天吃了,今天我们去的话,应该可以的。”

那个时候,我跟一些汉族求法者经常接触,生活比较平凡,但是当时,我们应该比现在佛学院的修行人更加精进。我除了闻思和修行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琐事,当时求学的那些人也非常努力。

所以,人需要有适当的资具,包括修行人也是如此。但我们不能过于贪婪,过多的贪欲对自己不利,对整个社会和家庭也不利。

我们知道,现在全世界的很多纷争都源于贪婪。《阿含经》中也说,人与人之间、婆罗门与婆罗门之间、国王与国王之间、王妃与王妃之间,所有的争斗都来自于欲望和贪婪。

大多数情况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争夺国土、资源、财物。所以,所有嗔恨的来源都是欲望。比如一家人吵架:“你对我不好!”“我怎么对你不好呢?”最后发现,是因为他要贪着某个人的身体或财富等,这也与自私和贪欲有关。

所以有时候心静下来,看看世界上的很多纠纷,都跟人们的欲望有一定关系;所有令人不开心的事情,也都跟我们的自私、贪婪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能有过多的贪欲和贪执。

戊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

亲近凡夫过无量,增罪自然染不善,

灭善争论烦恼生,永难取悦不报恩,

琐事繁多愦闹散,与之交往如处于,

烈火毒蛇猛兽中,故当远离诸凡夫。

“亲近凡夫过无量,”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要尽量远离愚笨的人和散乱、愦闹的环境。如果亲近他们的话,过失是无量无边的。会有哪些过失呢?

“增罪自然染不善,灭善争论烦恼生,”会使我们增长贪嗔痴的烦恼和杀盗淫妄等罪业,自然而然染上很多不善业;灭除我们身口意的善业,使争论、烦恼自然生起。

“永难取悦不报恩,”而且这些凡夫人很难取悦,我们对他越好他就越脆弱。

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人也是很奇怪的,你如果不理他的话,他反而对你好一点;你对他越好、越亲近,他就对你越依赖,给你造成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真正取悦世间凡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众生的心是各种各样、很奇怪的,他会觉得“你没有满足我,你怎么这样……”,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就连一个人都很难以取悦,更不要说所有的众生了。

寂天论师也说了:“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寂天论师很谦虚地说,有情的心是各种各样的,连佛陀都很难取悦,比如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更何况是我这样一个不好的人呢,更无法取悦所有的众生了。如果寂天菩萨都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可能连让身边的人完全开心都没办法做到。

有的人今天开心,明天可能就无缘无故地不开心,无缘无故地给你找麻烦:“啊,你为什么对我不好?”所以,世间的凡夫人、贪嗔痴非常严重的人,真正想取悦他,让他开心、欢悦的话,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有时候对身边的凡夫人难免产生一种厌离心。因为他们也不报恩,你对他越好,他越觉得理所当然,最后可能还恩将仇报。

“琐事繁多愦闹散,与之交往如处于,烈火毒蛇猛兽中,故当远离诸凡夫。”与这些世间人交往的话,散乱就越来越多了,而且就像处于毒蛇、烈火、猛兽当中一样,随时都有恐怖的危险,这些人可以说是高危群体吧。

我们的亲戚朋友有时候也是这样,一方面他们是很好的,但是慢慢接触以后,会发现很多人都是贪执财产,对自己的家、自己的身体非常执著。到最关键的时候,亲生的兄弟姊妹之间,很有可能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为了争夺一些财产、地位,就开始互相争斗、互相杀害,有这个可能性。所以,想让世间所有的众生都得到快乐,的确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要有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令世间的人都开心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我们的生命也是无常的,所以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家人,比如自己的孩子、父母等,你真的要帮助他们,否则,他们也会变成很可怜的众生。

有些修行人根本不管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就逍遥自在地走了,走了以后,孩子的学业、父母的身体都没有人照顾。虽然他可能发了很广大的心,但是也可能有一种自私的心。所以我建议,很多在家人还是以在家的身份,尽量关心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

但是,你要取悦所有人是办不到的,的确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到一定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行持一些善法。

而且,不要跟贪嗔痴非常严重的、恶劣的人在一起。南传佛教的《法句经》中说:“宁独行为善,不与愚为侣……”宁可独自行持善法,也不愿意跟这些愚笨的凡夫人为伴。

我觉得有些修行人还是很好的。现在汉地的居士当中,有一群人愿意自己生活、修行,他们也不年轻了,对生活的很多方面也不是特别在意,自己开始寻找一种修行的道路,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他有一种修行,所以也不孤单,也不伤心,而且自己的身心确实有很大的转变。

我刚才也讲了,作为修行人,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前,对于自己所接触的人要尽量地观察。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讲了依止善知识之后,专门有一品讲远离恶友,我以前翻译过。其中就讲到了恶友对人的影响,比如说,我本来是个修行很好的人,但是我整天都跟恶人交往的话,逐渐会受一定的影响。所以,人还是会受环境和别人的影响,这一点是需要重视的。

汉地唐朝的《法苑珠林》,其实是一部佛教的百科全书,其中也说了:“一切众生,志性无定,随所染习,近善则善,近恶则恶。”一切众生的志性是不定的,我们经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善就会变成善的,接近恶就会变成恶的,这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尤其是凡夫人,其志性是不定的,依靠善人就会变成善的,依靠恶人就会变成恶的;依靠美好的环境就会变得美好,依靠不好的环境就很有可能变得不好。

现在有些佛教徒,可能学佛已经十年、八年了,但是你受不受环境的影响呢?一定会的。像我们从小学佛,闻思修行有几十年了,但是现在,如果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懒惰、懈怠、散乱,自己难免会受一些影响,慢慢被他们洗脑。所以,我带一些人出去或者跟别人交往的话,尽量会有选择性,看这个人是不是贪嗔痴特别严重,如果是的话我就会害怕,虽然自己在山里待了那么多年,但是现在不受影响也非常难说的。

所以,很多居士不要认为“我已经学佛五年、八年、十年了,就不会受别人影响了”。从一方面讲,这是一段学佛的经历,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人学得不是很深,说实在的。你说:“我学佛八年了。”但是在八年当中,也许你只是有一个信仰而已,只是利用几天、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一学。一年三百六十天当中,你真正用来学佛的有几百天?你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恐怕也不一定答得很准确。

因此,很多人学佛不一定很深入,而世间法却学得很深入,从小就有根深蒂固的习气。我们有很多贪嗔痴以及无始以来的浓厚习气,而对于善法方面的善根,除了个别众生以外,大多数众生不一定有很多。所以,我们现在的这种善根和修行境界,非常容易受环境和朋友的影响。

刚才也讲了,“一切众生,志性无定,随所染习,近善则善,近恶则恶”。一颗小小的幼苗需要好好保护,不然可能被旁边的动物吃掉,或者受到风吹雨打而不能圆满地成长。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修行上的善根,还是一颗比较渺小、脆弱的幼苗,随时有被摧毁、遭殃的可能。因此,大家要尽量远离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