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圆满心性休息8

下面继续讲《大圆满心性休息》。昨天讲了具足上师窍诀时当修法,今天讲如果不精勤则不得解脱,所以精勤修行必不可少。

乙二、若不精勤则不得解脱:

何故佛赞珍宝器,净除诸过获正义,

若不成办自他利,则自束缚轮回狱。

“何故佛赞珍宝器,净除诸过获正义”,为什么佛陀在相关经典中以“珍宝器”来赞叹暇满人身呢?因为暇满人身是真正的法器,像如意宝一样。因此当拥有暇满人身时,要净除贪嗔痴等一切过患,真正获取生命的意义。

“若不成办自他利,则自束缚轮回狱。”如果没有依靠人身成办自他二利——自己既没有好好修行,也没有精勤地利益众生,那么如此珍贵的暇满人身就浪费了,就像获得了一个特别珍贵的宝器却闲置不用,甚至用它装不净粪一样。所以,这种人就是把自己束缚在轮回的牢狱中,非常可怕。

因此获得暇满人身时,千万不要造恶业,那对你的今生来世都不利,并且非常令人惭愧。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人身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入菩萨行论》中说:“难得此益身,今既侥幸得,亦复具智慧,若仍堕地狱,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既然已经侥幸获得了难得的人身,并且具有明辨取舍的智慧,却还要继续造堕入地狱之业,那这种人则极为愚痴,就像被密咒迷惑而完全丧失了理智、迷失了方向一样,特别可怕!

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芸芸众生中能够获得人身的很少,获得人身后真正不造恶业、行持善法、经常观修无常的更为稀少;如果得人身后没有断恶行善、修行佛法,反而把人身用在其他方面,那就是很愚痴的。

佛陀在《百喻经》中讲了一个比喻,从前有一个人在国王危难之时拼死相救,国王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命,无论你需要什么,我都可以赐予你。”因为这个人平时特别喜欢刮胡子,他再三考虑之后说:“我没有其他要求,只希望以后让我来给国王剃须。”国王说:“既然你希求这个,我就答应你。”

这个比喻说明了,获得了人身却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而是造作恶业或在其他事情上浪费生命,就像那个人只选择为国王剃须一样愚痴。

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经常看到有些人做着对自他毫无意义,反带来极大损害的事,这非常不应理。

大家听了这个法,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可能有些人会想:“我过去受恶友、特殊环境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做了很多违背良心的事,现在应该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种想法非常好,佛陀在经典中也讲过,即使以前造了极大恶业,但若发自内心痛改前非,所造罪业也有机会得以清净。

讲义引用了《致弟子书》中的教证,讲到在整个世间当中,跟天龙、夜叉、大鹏、非人等很多众生相比,人身格外有意义。我们也知道,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当中,人的生命是特别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有些人已经真正获得了,有些人恐怕还没有如理使用起来。

因此无垢光尊者说,千万不要懈怠懒惰,一定要精进,如果没有精进就得不到解脱。长期学佛的人都知道解脱有多重要。我们很有必要观察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希求解脱的心:是否仍然很迷恋世间的生活,是否想从人生苦海中获得解脱?如果想要解脱就要创造解脱之因,否则解脱也并不容易。

乙三、于不听善妙教诲者生悲心:

无垢光尊者看到当时很多人特别刚强野蛮、难以度化,无论听受多少甚深教言都无动于衷,就生起了很大厌离心。我们从这部著作的字里行间也看得出,无垢光尊者有时对人们生起极大的悲心,想要度化他们;有时又生起些许退失之心,不愿度这些难度之人,很想到寂静地去好好修行、趋至菩提。

上师如意宝在世时,有时看到难以度化的弟子行为不如法,也会在显现上生起极大的厌烦心:“不管你们了,我现在太累了,你们也太难度化了!”好像会放弃我们一样。然而,有时看到末法时代刚强难化的众生,他老人家反而生起更强烈的悲心,披上更加精进的铠甲发誓度化众生。而且上师的有些道歌中也讲:看到身边的眷属们,有时会生起欢喜心,有时会生起厌离心。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有所反思。

呜呼如同教诲石,思多世人增厌离,

开示不悟讲不解,明日死亡今执常,

贪著轮回无厌心,明知我慢明懂迷,

愦闹散乱降惑雨,何时我利此等众?

“呜呼”,是作者非常悲悯的一种语气。他感叹到:“悲哉!众生好可怜,该怎么办啊!”按说无垢光尊者时代的众生应该是很不错的,但尊者也写了好几首厌世歌,《智悲精滴》中也有所提及。而且无垢光尊者的传记中也说,当时他被寺院中那些野蛮的康巴人开除了,当走到寺院下面的十字路口时,尊者写了一首厌世歌,并让人带到寺院贴在了法座上。

“如同教诲石,”所以,尊者看到那些众生无法度化,给他们讲这么殊胜的教言,他们却像石头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真是对牛弹琴。可能很多堪布堪姆在讲课时,看到下面的人一点表情和反应都没有,也会有这种感觉。

“思多世人增厌离,”就像给石头、木头讲教言一样,这些人什么反应都没有,所以大多数世人的表现让人看了之后增上厌离心。这里的厌离心不是出离心,是指不想再给他们讲法了,也不想再度化他们了,看见他们的行为就讨厌。

“开示不悟讲不解,”有些人,即使给他开示了很多密法等甚深教言,他也一点悟性都没有。尽管多年来一直在那听课,但好像越听越像法油子,执著也越来越大,丝毫没有领悟。如何给他讲解,他也不能真正了解、通达法义。

“明日死亡今执常,”有些世间人明明知道明天要死了,但是今天还是一点无常感都没有,还是执迷不悟地贪执今生的一切。

“贪著轮回无厌心,明知我慢明懂迷,”虽然对他宣讲了出离心,但他仍然贪执轮回和今世的一切,丝毫生不起厌离心;有些人虽然明白一点道理,但不能如理如法地调伏自心,反而更加傲慢;有些人明明懂得一些词句和意义,但是这种“懂得”也完全成了迷惑之因。比如有些聪明的人,讲考时口才很不错,背诵也很好,但他从来没有用这些法对照自相续,反而越来越迷茫。

“愦闹散乱降惑雨,何时我利此等众?”总而言之,末法时代有各种愦闹散乱,在众生心中降下繁多的烦恼之雨。因此,无垢光尊者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利益这些野蛮众生呢?现在看来基本没有希望了。”

从这些文字当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无垢光尊者是真正的文殊菩萨的化现,在他面前应该不会有这样的眷属;但另一方面,每一位上师、每个时代的高僧大德们也会有不同示现。

尊者对当时那些众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因为他们有些人很傲慢,有些人听了很多法却像石头一样不仅没有一点进步,反而越来越愚痴、贪执,生不起丝毫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境界。看到这些可怜众生,感觉即生中好像没有因缘度化他们了,所以无垢光尊者很想自己到寂静地修行,趋往菩提妙洲。但转念一想不行,这些人还是有所进步,还要为他们发殊胜的愿:今生度不了来世再度。

无垢光尊者在《大车疏》里写了一个发愿文,从“愿以我福德,令十方世界,一切诸众生,悉离苦得乐”一直到最后“竟至不缘广狭高低偏堕界”。等会儿念《普贤行愿品》时大家一起念一下。选个比较好听的音调,但不是为了好听,而是应该边念诵边发愿,思维无垢光尊者当时如何发愿肩负起无上的重任。

闻思修行、弘法利生需要坚强

在生活当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众生,我们也一定要度化他们。一方面,看到这些众生确实很生厌烦心,因为给他讲了法他也没什么进步,一个个看起来都很野蛮;但另一方面,在末法时代,无垢光尊者也是发了这样一个大愿,我们应该随学。

现场以及网上听课的人,有些在闻思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了各种麻烦、痛苦,有些在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时也遇到了诸多违缘,所以很多人都想退。昨天开会时,教务处有发心人员说,他本来很想退下来,但是没有“成功”——他对成功的定义就是“能退下来”,认为不弘法利生就是“成功人士”。所以那位发心人员“不度众生”没有成功,很伤心!

然而我们看看无垢光尊者,虽然他当时也产生过很大的厌离心,但后来又想到,要发愿以种种方式利益众生——想方设法让病人摆脱疾病,对损害他的人以慈悲心来度化等。因此,我们在修行和弘扬佛法的过程当中,尽管也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人和事,但是要披上坚定的铠甲,要发大愿!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以后在修行的逆境中要更加坚强、努力,不要有一点点碰壁就像“猪鼻碰石头”一样,“呼噜呼噜”摇着尾巴就转头走掉了,这不是一个大乘修行人应有的选择和行为。前辈大德在修行和弘法利生的历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那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小小人物做这些事情时就更是如此了。因此坚强很重要,无论生活还是修行,坚强的人都会有很好的前途,而怯懦的人不要说修行成就,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麻烦。

今天我们通过这个发愿文祈祷无垢光尊者等传承上师,我深信他们会赐予不可思议的加持,让我们脆弱、自私、空虚等心态全部息灭,真正生起出离心、悲心、利他心、智慧等非常有价值的心态,也让将来的人生更有意义。

甲四(结行)分二:一、欲越轮回者当观无常之理:二、宣说功德。

乙一、欲越轮回者当观无常之理:

下面讲这一品的结尾,分两个方面,一是想超越轮回者当观无常,二是讲观修无常的功德。

首先,劝勉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人观修无常,一定要生起出离心。我们经常讲,要想解脱就要具备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有了出离心就会认为整个轮回都没有意义,一定要从中获得解脱,这颗心对于修行人来讲很重要。

于此奉劝欲度过,过患轮回之苦海,

成就稀有妙德者,即日思维定死亡,

昼夜唯观修无常,反复生厌出离心。

“于此奉劝欲度过,过患轮回之苦海,成就稀有妙德者,即日思维定死亡,”全知法王龙钦绕降劝请我们,要想渡越具有生老病死、贪嗔痴等无量过患的轮回苦海,成就佛陀稀有的身语意功德海(佛陀身语意的功德在《现观庄严论》中有宣讲)——一方面想要超越轮回、远离痛苦,另一方面想要自相续获得智慧和悲心的无边妙德,希求这两者的人一定要从现在开始思维决定死亡、死期不定、死缘众多等无常观念。

“昼夜唯观修无常,反复生厌出离心。”要日日夜夜唯一观修无常,如果反复观修,自相续一定会生起厌离心和出离心,因此要反复激发这两种心。

思维无常非常重要。噶当派的金厄瓦格西曾说,如果一天没有观寿命无常,当天的修行就不会成功。如果每天都想着“我什么时候会死啊”,那么修行就会成功。

平时一切威仪中,无论走路、进餐还是与人交谈,无论去城市还是寂静的山里,无论坐车还是乘飞机,都要想:“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死,也许这是我即生最后一个行为。”比如,跟朋友交往的时候要想:“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去一个地方的时候要想:“我以后可能再也去不成了。”

我平时无常观得还不错,每次到了城市里的某条街都会想“这条街我再也不会来了”,所以也不会刻意去看路。但是又没有死,又屡次出现在那里。

可能像我这样思维无常也不太好,但如果大家真正去观修无常,对无常有了一定了解或认识以后,那么与他人的嗔恨和争斗就会减少。因为,很多的冲突和矛盾都是由于对今世的人际关系或事物有特别强烈的执著——越执著就越容易产生强烈的嗔恨心、贪欲等烦恼。在这种心态和情绪的驱使下,行为就会失控,这种失控一旦扩大,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因此这些冲突的原因都是贪执今生。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就要以认识事物真相为基础。如果我们即生当中没有懂得这些真理,的确也是很可惜的。

大家都知道,无始以来我们一直漂泊在轮回中,错过了无量佛陀而未被度化,并且沉溺在三界中被各种痛苦折磨着。如果我们还不证悟、不认识诸法实相的话,将来还会沉沦,一直得不到解脱。

《入行论》中也说:“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大车疏》里也引用了这个教证,意思是说,饶益一切众生的无量佛陀都已趣入寂灭,比如往昔的迦叶佛、拘留孙佛等出世转F轮时,我们可能连一只蚂蚁都不是,否则如果在他们的教下出家持戒,那么在释迦佛时代就会成为最后有者。然而往昔,我们因自己的罪过没有得到诸佛的化育,一直沉沦在轮回当中。如果今后继续如此,那么将来也不可能获得解脱。所以我们一定要生起无常之心,否则即使遇到了诸佛菩萨也无法被调化。

《大车疏》里还引用了《现观庄严论》的教证:“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缘不获善。”如果自己在善法方面没有一点因缘和善根,那即使佛陀出世也没有用。现在有些没有因缘的众生也是如此,即使高僧大德和佛法甘露教言始终在身边出现,自己也不会趋入,就像人在湖边却不饮水,最终干渴而死一样,非常可怜。

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人身,这样在因缘具足时就很容易生起佛法的境界。以前汉地有一位会通禅师(鸟窠禅师的弟子),他曾任朝廷宰相,在诸多大臣中智慧超群。有一次,他在花园里看到春天的花特别美,就生起了眷恋贪执之心。这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其实好花不常开,它会很快凋谢的,您怎可贪执?”以此因缘,他生起了极大的出离心,后来出家成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禅师、开悟的成就者。

不能缺少信仰

我们有时候因为得到佛菩萨、高僧大德的加持,或受到亲朋好友的影响,以偶然的机缘趋入了佛门。刚开始感到很陌生,以观望或怀疑的心态去试探,想看看佛教里到底讲的是什么,结果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佛法给生活带来的益处,最后就像喝咖啡一样真的上瘾了。在生活当中,我们确实非常需要内心的安宁和快乐,如果内心特别脆弱,那即使外在的物质再丰富,也不一定有利。

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浮躁,生活极其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也不知道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每个人都反反复复地向自己和他人追问,然而始终得不到准确答案,最终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生命的价值,特别可怜。

所以,我们现在缺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信仰。如果没有信仰,整个世界、国家、群体乃至家庭都会变得非常可怕。一旦某个群体到了只崇拜钱财,而对人性、宗教、传统思想都没有信仰的时候,那它就需要深思了。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非常有必要反观自己。

乙二、宣说功德:

彼成现后利乐法,勇猛精进而修持,

舍今世断我执迷,总之成就诸妙德,

拔出诸过解脱因,急修法根本无常。

“彼成现后利乐法,勇猛精进而修持,”如果日日夜夜观修无常,就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既可以成就现世的暂时利益,获得人天福报,也可以成就后世的究竟安乐,获得生生世世的快乐,还会勇猛精进地修持佛法,并且也很容易抓住人生当中的很多机缘。不会像世间人那样每天散乱懈怠,贪著睡眠——很多人晚起早睡,天天呼呼地睡懒觉。

佛经里面说,有一个比丘特别爱睡觉,一次佛陀亲自到他那里去,结果他还在睡,阿难喊他半天都没反应,后来佛陀弹指将他唤醒,告诉他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比丘大吃一惊,不知所措。于是佛陀讲了他的前世因缘:他在维卫佛时是一个特别懒惰的比丘,因为没有积累过任何福德,命终后转生为蚌、田螺等四种爱睡觉的动物各五万年,这一世因为刚刚从动物“改行”当人,所以还是爱睡觉。

我们有些人的前世会不会是这样啊?应该不会啊,有些人还是很清醒的,早上很早起来背书、学习,但有些人精进两三天后睡得更多了。(众笑)

“舍今世断我执迷,总之成就诸妙德,拔出诸过解脱因,急修法根本无常。”对今世有太强的贪执非常不好,而修持无常就能舍弃今世、断除我执——对“我”的迷乱执著。总而言之,观修无常可以获得一切善妙功德,拔除轮回的一切过患,获得真实的解脱之因。因此要想在即生当中真正掌握一切佛法修行的根本,就应按前辈大德们所讲,急速修学无常法。在这方面应有紧迫感。

我们以前讲过一些藏传佛教修心法,比如《开启修心门扉》《山法宝鬘论》等,都大篇幅地讲了无常法。而且,很多人在观修无常时也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

因为观修无常也有诸多的功德利益。通过修持无常,自然会守护清净戒律,精进行持六度万行;在生活中不被贪嗔痴烦恼所染,行为很清净;得到诸佛菩萨、白法护法神、空行众的鼎力保佑;世间妖魔鬼怪、邪门外道无机可乘,不能损害。一般来讲,病魔缠身或被邪魔扰乱者,大多是心里没有无常境界的人。

观修无常减少纷争

在生活当中,如果无常修得很好,一般不会跟人有强烈争执。帕单巴尊者(单巴桑吉尊者)在《当日教言》中说过:“夫妻无常如市客,莫争吵骂当日瓦。”有些在家人跟家人争吵,就像一天吃三顿饭一样,早上吵一次,中午吵一次,晚上吵一次,这样生活真的没有意义。有些家庭刚开始还不是这样,后来就一直吵吵闹闹,毫无幸福可言——他们自己也说不准这种痛苦何时完结。所以,有些家庭就像阿富汗战争中的群体一样非常可怜。

如果无常修得很好,就会像帕单巴尊者所说的那样,知道成为一家人也是无常的,是一种因缘。或如华智仁波切引用单巴桑吉尊者所讲的话那样,家人如同停落在一棵树上的小鸟,不一会儿就会各自飞散;同样,不同的人集聚在一起只是一种暂时的因缘,不可能持续很久。

同样,几个道友在同一个寝室生活,也自然会有各种是非。但如果观修了无常,就会想到:“我们只有这几天住在一起,不应该、也没必要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象。大家是一个集体,也不必互相格外贪执。”这样想,就会从内心生起极大的快乐。

所以,修无常具有一定境界的人,晚上睡觉会非常安详,早上起床也很开心,吃饭走路都很快乐,甚至跟人聊天也格外愉快。

其实,世间大多数的争论、战争、冲突、矛盾都是因为常有的执著而引起的。当你对某件事非常执著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顽固的排斥或接受。如果首先产生了逆反心或冲突心,那么依靠这种不良情绪的驱使,行为上也难免出现争吵和冲突,这是自然规律。

观修无常拥有幸福

具有无常观的人,死也快乐,活也快乐,行住坐卧都很快乐。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经常有“幸福人生”的讲座,我经常想,如果讲“无常”应该能让人幸福。可能有些人会说:“啊?讲‘无常’怎么会幸福?最好不要提‘无常’,让我们拥有常有的快乐!”其实也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从反方面来接受一种知识,反而会得到一种正面的“妙药”。就像中医治病时并不是“头痛医头”,而是在另一个根本点上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根除疾病。

同样的道理,表面看来,观修无常好像会影响家庭生活和工作积极性等,但事实恰好相反。现在很多人说:“佛教里讲的‘无常、苦、空、无我’是一种很可怕的消极心态。”其实他根本不了解这些道理的甚深含义。我前两天也讲了,“无常、苦、空、无我”实际上说明了万事万物的真相,一旦明白了这种真相,不但不会懈怠散乱,反而会更加积极努力。

你们也知道,现在国内外都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大乘佛教修行人,他们并没有像一般世间人那样懒惰懈怠、消极避世。正因为他们心里真的生起了无常观、菩提心、空性见,所以并没有整天睡觉,放弃所有兴趣,过着特别消极可怜的生活。

这个时代需要复兴传统文化

现在很多人因为没有机缘学习佛法,所以对佛教不理解,一方面我们非常理解他们这种心态;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现在这个时代需要复兴传统文化。在座各位不要认为听一堂课、学一部论只是为了自己获得一点利益,而应该关心社会,关心世间的所有生命。也应该好好想想,我们懂得了无常的道理之后,需要帮助什么人,自己要做些什么?

如果人们真正懂得了无常的道理,家庭会更快乐,社会会更和谐,而且人与人、人与动物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平衡;如果不懂无常,人们的自私自利、贪婪之心就会不断膨胀,家庭也会非常不快乐。

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家庭没有温暖、没有欢笑,原因是什么?显而易见,因为虚荣心、攀比心以及对各种奢侈品的强烈欲望等,让人变得像被金钱奴役的动物一样,没有了自在。我想,短短的人生以此葬送很不值得。

因此我们要获得一种快乐,什么样的快乐呢?就像《毗奈耶经》里所讲的“精勤修正道,死时无忧恼,摆脱燃烧室”,通过精勤修正道,不仅活着时很快乐,死时也会无有忧恼。

很多观死亡无常的修行人之间没有冲突,大家都过得特别开心。在佛学院,我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人是真诚的修行人,他们之间非常融洽和谐。但如果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关系,在钱财上有所求,那即使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这些最亲密的关系,也可能为了金钱等发生各种不愉快。

以上讲观修无常有无量功德,最后是本品回向。

甲五、回向本品善根:

每讲完一品我都有种成就感,你们听完有没有这种感觉?

如是法理苍鸣声,发出深益教妙音,

愿众散乱执常惑,疲劳心性今休息。

“如是法理苍鸣声,发出深益教妙音,”无垢光尊者在每一品最后都有这样一个偈颂。意思是说,前面无垢光尊者所讲的法音和教理,比喻成天上云聚的苍鸣声;它发出非常动听的妙音(尤其是在春天,好像汉地也能听到这样好听的春雷声),这种声音比喻我们耳边所听到的意义甚深且十分有益的教诲。

以上每个比喻和教理确实具有很强的加持力。我自己一直认为,虽然佛法浩如烟海,但与我们最近的佛陀就是无垢光尊者,他所宣讲的佛法完全可以强制性地改变我们的相续。原来,在座的各位完全沉睡在轮回迷梦中,有着常有的执著,听了无垢光尊者宣说甚深法理的巨大龙吟声,就像如梦初醒一样,从长夜沉睡中完全清醒过来了。

“愿众散乱执常惑,疲劳心性今休息。”我们在迷梦中特别执著、散乱,全知无垢光尊者以教言的苍鸣声完全息灭了这种常有执著,让我们烦恼、疲劳的心得以休息。

现在人都觉得“压力好大,好累哦”,但在寂静山里面,没有听到修行人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会说背诵压力大一点,但是好像也还可以。

而在世间当中,不管是什么层次的人都说压力很大——遇到领导,领导说压力很大;遇到商人,商人说压力很大;遇到教师,老师们也说现在压力很大。压力大的时候心会很疲劳,每天都觉得很累很累。累的时候就应该休息,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之后,心就会完全休息了。

所以21世纪的人应该听《大圆满心性休息》。刚开始如果不听闻,有些道理不一定知道,听完之后自己还要去实行。实行之后,我相信你的心会从根本上得到休息,这也是现在追求人生美好快乐的最好方法。

今天《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二品“寿命无常”已经圆满讲完了,大家按照无垢光尊者的发愿文一起念诵,之后再用《普贤行愿品》回向,发愿时要按照词义好好观想。

今天是个很好的机缘,大家要想真正利益众生就要好好发愿:有机缘就在即生利益众生,如果即生实在没有因缘,就发愿在今后的生生世世都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