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开启修心门扉27

第二十七课

六 放弃储蓄资具

作为真正知足少欲、清心寡欲的好修行人,除修行必备品以外,不应该攒集、积累不必要的资具。

加哲仁波切针对诸多过患而恳切嘱咐:“(此乃)修行歧途当力舍此生;

加哲仁波切叮嘱我们说:我们要避免修行中最大的歧途、迷处,就是一定要舍弃今世。意思是如果舍弃今世的念头没有生起,那么修行的歧途就没有消除,总有一天,仍然会耽著今世。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总有一天会还俗,或者致力于追逐世间的名闻利养,这就是修行中最大的违缘。

利养乃缚当斩欲牵连;

获得财物和恭敬等利养,实际上是一种束缚,我们应当尽力断除施主、亲友的牵连。以前噶当派的大修行人与现在的许多修行人不同,现在的修行人依靠佛法口口声声说令众生积累善根、修持善法,但实际上他们是表里不一的,变成了自他束缚轮回、不得解脱之因。也许他人作布施、供养会有善根,但过后他们也持有邪见,供养完毕又对出家僧人满腹怨言,所以我们对利养应该仔细加以分析。

名声无义当弃此耽执。

名声也无有毫许实义,今天你名扬天下了,但是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能否用得上?无论你今生是一个怎样如雷贯耳的大修行人,但对自己的来世却没有丝毫的利益。更何况,当今世界一个修行人无论是活佛、大上师、大法师,名声再大也远远比不上影视明星和演员的一分,他们每到一个城市中,铺天盖地的人就开始盲目地崇拜。但是不管是一个怎样有名望的大德来到同样的城市,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崇拜,所以所谓的名声也只是假名安立的。对名声、利养等的贪著,作为修行人来讲是最难以割舍的烦恼。

若无随遇而安知足心,积累资财增长罪苦因。

要做到随遇而安就是无论你的衣食是怎样的境况都会心满意足,除了希求真正的智慧以外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满足感,这样就会非常快乐,除此之外,积累资财就会增长痛苦和增长罪业。

若欲增上安乐及善根,依凭知足意乐乃窍诀。

如果你真正要获得善根和快乐就要知足少欲,这就是传承上师们最甚深的窍诀。有些人经常这样请求:“上师您老人家可不可以给我传一个甚深的窍诀?”但是如果我们对他说要知足少欲,不要贪得无厌,他一定会不以为然,但实际上这就是甚深的窍诀。

是故操持利养名声等,此生圆满心行当屏弃。

因此,我们作为修行人应当舍弃所有的名闻利养、所有追求今生圆满的行为和发心。

临终注定具利之胜法,应当无散恒时精进修。”

对临终最有利的善法,有些人认为是颇瓦法或者是宝瓶气,但我觉得这些不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只有对生生世世有利的法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我们曾经讲过的,如果你在发菩提心和殊胜愿之中死去,会使你在生生世世中变成具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人。所以,如果你真正具有大圆满的殊胜境界最好不过。如果没有,就应该发利益众生和舍弃今世之愿。因此,我们活着的时候应当修持对临终最有利的法门,尤其是我们现在就受此类教育,在几十年中修持看破今生、舍弃今世的法门,到了临终之时在自相续中一定会生起坚固的定解!

巴云:“若于幻财不知足,精勤积攒终遗留,独自积累他人享,此乃心语当牢记。


基巴尊者这样说:人们对所拥有的幻化财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精勤于攒积、守护,所积的财产全部留于后世。其实人死之后对他的财产仍然会很贪著,自己含辛茹苦地攒积,最终自己却不一定有享用它的机会。

《毗奈耶经》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公案:从前有一个叫尼嘎的比丘,从外表来看他有知足少欲的功德,但他死去以后竟留下了三千两黄金,未生怨王对这笔财产生起了贪欲心,准备据为己有,后来佛陀专门派人对他捎口信说:“以何道理在尼嘎比丘生前未曾与他有任何来往,在他死后却欲将他的财产据为己有?”最终未生怨王也没能得到那笔财产。

现在影视圈中刚死不久的张国荣、梅艳芳,他们的财产全部被基金会等其他人享用了。因此说,辛苦积存的财产,他本人并不一定能享用,全部留给别人。这样的道理大家应该铭刻于心。

不愿希求究竟义,暂时所需未舍弃,断除贪著何等难!愿弃耽执祈加持。

我们很多人不希求利益众生、获得佛果等最究竟的利益,却特别喜欢一些暂时所需,暂时分发的一些财物,大家都会非常注意,究竟有利的一些法本大家不一定如此重视,我们断除今世暂时受用的贪执都是何等的困难!但愿断除这些执著,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这个意思。

虽未以名摄徒眷,终究无力弃信众,抛弃世事何等难!无伴独居祈加持。”

虽然并非以希求名利的发心,但却摄受了众多的眷属,对于这些具信的信徒,舍弃他们、抛弃世事也是困难重重。

大概基

巴也如同现在的我一样,虽然不愿意希求名利,但不知是什么业力所牵,已经聚集了众多眷属,现在全部抛弃他们,未免太不合乎情理。每一个人都非常可怜,如果没有给他们传法,可能过了五六年以后,有些人会还俗变成一个在家人,所以,基

巴尊者也是此意。我们刚刚讲了舍弃今世,抛弃眷仆,不要为寻求名声而宣讲佛法,但有时大概是众生的业力所感,抛弃世事是何等困难啊!但愿我没有任何伴侣,孑然一身独居清净的深山。他这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

至尊仁达瓦也云:“除三法衣以及钵盂等,自己生存必须资具外,黄金珠宝等等其他物,芝麻毫许自己亦莫持。”

至尊仁达瓦是这样宣说的:除了法衣、法本、钵盂等真正生活必需品以外,其他金银等财物连芝麻许也不要带在身边。

巴Ra瓦也千叮万嘱:“未知积蓄终被何人携,尚且不生布施之心念。一旦斩除贪恋欲妙心,四洲财物为其所掌管。”

同时,巴Ra瓦也嘱咐我们说:不知道我们辛勤积累的财产最终会被谁带走,不生起布施的念头真是非常愚痴。一旦谁断除了自相续中的贪恋之心,那么四大部洲所有的财产都将被此人掌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没有贪心,这与拥有四大部洲所有财产没有什么差别。贪得无厌的人去城市中化缘,很想得到别人手中的财产,看到比较富裕的居士,就会像具足神通一样的,很快就能认识对方,他的电话号码也落到了此人的手中。现代社会所造就的现代人就是如此。知足少欲的人相反不会去管别人的财产,对自己所具的财产了然于心,不需要再向他处攀缘。外表上看来,修行人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出家人都没有头发,两只耳朵都比较明显,看不出他是否具有贪心,但是从行为中,是否贪财还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但愿大家从内心深处,无论是否去做善事,都没有必要去做非法的恶事,应该断除所有的束缚,大概是很多人没有听过《三十忠告论》的原因吧,有些修行人的行为不太如法,我希望住在学院里的人都是专注于闻思修行的人,对闻思修行没有兴趣,想要修建寺院的人和有神通神变的人,学院的环境不一定很适合他,此类人暂住一段时间后,慢慢离开好一些,住在学院里的人,种姓应该定下来,这一点很重要。

“除非无有及断绝,丰足剩余永无时,强者掠夺弱者盗,浊世财物难留存。”

除非根本没有财产,或者是已经断绝了财产来源的人,没有丰足的财物,并且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否则财物就是痛苦之因。

为什么这么讲呢?当今末法时代强者会夺,弱者会盗,所以浊世的财产很难以留存。积累财产的过程也是百般苦楚,尤其对修行人来讲知足少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戒律中开许过可以享用无勤中获得的财物,但这一点也是从享用分而言的,实际上一个财源广进的修行人,修行不会成功的。

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这里的有些出家人做得很好,不喜欢别人供养他手机、电脑等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仍喜欢如同古代一样以比较贫穷的方式过清净的生活,如果喜欢过奢华的生活,想尽各种办法与居士联络就不难办到,但我们应该选择清心寡欲的生活。

以前竹庆仁波切不会把糌粑箱子放在自己的面前,他认为这样会令心散乱,但我认为糌粑箱子放在面前不一定会令心散乱,恰恰是电脑等各种现代化的电器当真会令心散乱。古代的高僧大德对糌粑箱子都如此地排斥,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就更不必分说了。很多人虽然不能回到远古去生活,但是却很向往过那样的生活,我们对好人应该有好的评价,对坏人自然给予坏的评价,好修行人愿意在艰苦的地方安住下来,修行不好的人很自然地就在这种环境中离开了,他认为这不该是他安住的环境。我们讲《君规教言论》的时候也多次提到过,如果对好人、坏人都没有相应评价,全部鱼龙混杂,好修行人也不愿再安住在这里了,希求世间八法和名闻利养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上师离开以后,我们不管在这里住多久,还是应该尽量地闻思修行,应该尽量保持一种清净、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希望,能否实现当然很难把握,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这里野蛮的人多如牛毛,真正闻思修行的人却寥若晨星,心中的愿望不能实现,环境也于己不相适合的时候,独自离开是很简单的,不需要三天。但既然上师给我们创立了这样好的学院,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闻思修行,希望大家不要致力于积累财产,这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六 放弃储蓄资具品释终〗

七 唾弃饮食贪执

总之,积藏财物等行为,无非是由贪恋饮食、担心冻馁致死、供养上师等等目的,以及尚未了知妙欲过患的缘故而导致的。其中,对饮食的贪得无厌更是于理不容。

许多人积累财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饮食等财物,害怕自己饿死、冻死,还有些人是为了供养上师等等。释迦牟尼佛的戒律中曾这样讲过:六群恶行比丘到处去化缘,积累了很多钱财,信众诽谤他们的行为,恶行比丘们说:“你们在家人要养家糊口,需要积累财产,但我们出家人也要供养上师。”释迦牟尼佛知道此事后严厉呵责他们:“为了供养上师也不能积累资财。”关于这一点下文还会叙述,专门有一个标题阐述这方面的内容。

现在对佛法危害最大的就是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弟子吹捧上师是某某的化身、某某的转世,四处传扬,许多人首先对他生起佛陀般的信心,其次是菩萨般的信心,最后是魔王般的执著,认为对方骗了自己的钱。这份关系的严重状况很多人都不知晓,因此对于恶行比丘的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对我个人而言,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再也找不到比上师如意宝恩德更大的人了,但对上师的供养方面从来没有向任何居士化缘,我认为这不符合佛教的教义,有些人因为不懂戒律和因果,认为自己没有享用,积累钱财是为了供养上师,但这不是修行人的做法,修行人知足少欲,如果上师有那么大的贪执,又怎能叫上师?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贪执财物是不了知妙欲过患的缘故,尤其是对饮食的贪执是极其不合理的。

在博朵瓦尊者身边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口腹之欲极端重视,修行就会误入歧途。尊者针对这些人,曾痛心地感叹道:“都是因为肚皮,而使‘苍天颓塌’,所以他们修法也不能成功。”

博朵瓦尊者身边对口腹之欲特别重视、误入歧途之人,尊者也曾对这些人痛心地说:这些坏人就是为了肚皮,致使苍天颓塌。平时口语中呵斥别人时也常用到此喻,譬如说:“你这点法都修不成,是不是苍天颓塌?”又比如孩子出去放牛,如果弄丢了牦牛,父母会痛斥他说:“你这个愚笨的人,什么都做不好,天都塌了!”博朵瓦尊者也引用当时藏语中的一种比喻,意思是说这些人修不成功的原因就是为了肚皮,整日里大吃大喝而度日才修不成。现在美味的饮食极为丰富,但如果修行人也耽执于此,修行是不会成功的。我们修行不能成功的原因:第一是不能看破今世,第二就是特别重视饮食的原因。但很多人都不察觉,就开始怪上师、怪法门、怪……大家应该反观内心。

智者旬呢哲云:“身语狡诈生长邪命因,过享信财善行减退缘,应当根除美味之贪欲,衣食弃置墙角岂非理?”

智者旬呢哲这样说:身语狡诈是增长邪命之因,如果过于享用信财,自相续中的善根和境界全部都会减退,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以前我刚到学院的五六年、七八年中,虽然没有神通、神变等功德,但在夜晚经常做一些善梦,白天的信心、出离心、大悲心各方面都增长很快,近几年大概是享用信财很多的缘故,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日渐减退。从无著菩萨的传记中也不难看出,尤其是享用信财对自己的修行境界和造作善法方面有极大的危害,应像噶当派大德那样,尽量少用信财才好。

本来戒律中也讲过,信众供养的财产送给别人有极大过失,比如你将居士供养的钱财送给其他居士就不合理,送给一个出家人就比较合理;将未受戒之人供养的财产送给受过戒律的人就比较合理;如果将出家人供养的财产送给一个从未受过戒的在家人就有过失。总而言之,信财的享用者一定要超过供养者本人的境界才可以。所以,在处理信财的过程中,我个人可能经常错一些因果,你们也可能是这样。信众的财产,有些是信财,有些是亡财,如果享用很多,自相续中的善根就会逐渐退失。我有时候将别人供养的财产给亲友一点点,他们自己也懂一些因果,很害怕,经常念金刚萨埵心咒。有很多信财不知如何处理,但布施可怜的众生应该是可以的,我有这种想法。

我们应当断除对美味饮食的贪执,把衣食扔到墙角难道不合理吗?当然我们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将所有的饮食抛之脑后,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有点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要每日只为饮食而奔波,整天除了对烹调食品感兴趣以外,对任何修行都不重视,这样不好,来到这个山谷不是为了散乱,相续中应有一个希求善法的念头才对。

绰普索南桑给(无垢光尊者)的一番话也是妙语如珠:“虽受具信男女供衣食,恭敬侍奉自亦诈现行,为护他心自受束缚因,当行平等即是吾忠告。”

绰普索南桑给是无垢光尊者,他的一番话也是妙语如珠:虽然蒙受一些信众供养资具,自己为了这些供养也需要诈现威仪,为了护持他人的心,自心已经遭受束缚,没有必要在人前诈现威仪,别人看见时,行为显得寂静调柔,实际自心如放纵的野马,这样不好,这就是我的忠告。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是这样讲的。

从前,仲敦巴格西与四位瑜伽士前往热振。一天,已到骄阳当头,应当食用午餐之时,他们的食物却一无所剩。一行人饥饿难耐,正商量如何应对之际。衮巴瓦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将会吃到那个从山嘴往上攀登的人所带来的食物。”

仲敦巴和四位瑜伽士一起去热振,一天到了中午午餐的时候,他们任何食品都没有,正在思量该怎么办之时,衮巴瓦很有把握地说他准备吃从山下向上攀登之人所带来的食物,他是显现神通才如是说。

当他示现神通的话音刚落,一位施主便携带着丰盛的斋食即时而至。(他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仲敦巴格西向来喜欢隐藏功德,(所以对衮巴瓦显示神通的行为极为不快,)声色俱厉地训斥道:“衮巴瓦,你不要妄自尊大!”

这时就有一位施主带着丰盛的斋食来到了他们面前。仲敦巴格西喜欢隐藏功德,本来噶当派的格西都是如此,如法王如意宝一样,一生之中不说神通,如是他就很不高兴的训斥衮巴瓦,不许他说神通。

我们很多修行人稍微有一些梦境、他心通等就四处宣说,有些人相续中无有任何功德,却口无遮拦地乱说。学院中的道友中有些智慧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经常说一些神通,“我知道你的心是什么……”你们私下说的话,我全部已经问到了,我采访了很多人。我对说神通的人看法不太好,经常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有些人对你很恭敬的,但是我觉得你没有神通,所以,乱说神通没有必要,不管是看病还是做其他事情,用神通是根本不合理的,以后不要弘扬神通,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和证法并不是以神通来弘扬的,否则佛陀在世时就会用神通来弘扬了。因此,我们应努力弘扬慈悲菩提心,说那些稀奇古怪的话语,很多人对此情有独钟,但这并不是佛法的精华。

噶当派的大德根本不说神通,像衮巴瓦这样的大成就者说得并不明显,仲敦巴仍极不高兴地训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