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开启修心门扉30

第三十课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云:“掉举追悔之类分别念,彼等皆由散动而衍生,谁若行持无义之散乱,彼则不能断除跅弛行。

有时候心很散乱,产生各种各样追悔的分别念,追求今世或对出家的善行生起后悔之心的分别念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散乱,有福报、有地位、有名声的人经常是处于散乱当中,不像有些真正的修行人没有外在的联系,过平凡的生活,没有太多散乱。如果散乱,那么所有的分别念从中而衍生。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能断除散乱的心,整天搞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名闻利养,那么这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断除放纵不羁的行为,所以真正的修行人还是应住在山中寂静的地方,与自己的城市、亲人没有联络的地方,这样心会静下来。现在城市里夫妻吵架的时候,有人就跑到寺院里,好几天都不回去,别人问他时,他会说:“我的心需要静下来一段时间。”因为与家人没有联络,心能静下来,但在寺院中一段时间后就又回去,开始搞世间法。我想在座的人首先是抛弃自己的故乡,来到寂静的地方,因此,首先应远离散乱之因,自己应该细致观察。

凡愚喜爱高谈世间语,殊胜言行凡愚皆断绝,增长贪嗔分别念深重,是故于彼过患莫贪执。”

世间的凡愚很喜欢谈论无意义的语言,世间人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的均是护亲、经商等,但是这些作为修行人来讲无有用处,此等世间凡夫已经远离了殊胜的言行,在他们的话语中说不出有关出离心和菩提心等高尚的语言,有人认为此等世间凡夫是智者,其实他们非常可怜,整夜打麻将、打牌,日出时分才开始睡眠,半天的时间均耗费在睡眠中,醒后又做吸烟、酗酒之事,有些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但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有朝此方向发展的趋势,作为世间行善之人,也会远离这些作为的。

他们所言所行全部是增长贪嗔痴的根源,应远离具有过患的福报,所谓具足福报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会令烦恼有增无减。

依靠福报来度化众生的佛菩萨是存在的,比如蒋阳钦哲旺波、恭仲庸登加参、太虚法师等等,他们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财富等也十分具足,但也的确对佛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果一个普通的凡夫人福报增长,说明他的闻思修行也即将告终。

我经常回忆自己刚到学院的七八年,所作所为均是修行人的行为,可是后来大概是因为自己前世的业障现前,名声、财富等世间福报都得到了,但是自相续中的修行如何,自己最清楚,别人评价我是上师,是佛菩萨的化身,可是自己知道自己是凡夫,随着世间福报一同增长的还有烦恼,应该具足的慈悲菩提心逐渐减弱,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恐怕临死时会很糟糕。不过也没有办法,只要对有些人稍微有些利益,虽然自相续烦恼增长,没有功德,也还是会安住在这里。

可是你们不相同,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懂得哪些是功德,哪些是过失。当然依止上师的时间越长越好,但即便你依止上师的时间不一定很长,在短暂的时间中应该能找到解决一生目标的钥匙,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培养一个厨师,在三个月中进修就可以了,培养司机,在三四个月中也应该能学会开车了,培养一个领导,在三四个月中去党校培训也可以了,我们要做一个修行人,在一个具法相的上师面前有头有尾地听几部论典,或两三个月或两三年中听受一个法要,今后依法而行也可以解决一生的问题。

比如某人在一个上师面前听闻了三个月的显密法要,基本上就可以对显密教法打好一个基础,以后即便最短也是在两三年中对于一个很精进的人来讲一生中的重要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从前上师如意宝在江玛求学六年,当然凡夫与圣者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依止上师的时间不一定很长也可以打好基础。尤其《开启修心门扉》对抱有无所谓态度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加行法门,但是对一个真正实修的人来讲,在三四个月中听闻了此法,今后的修行就可以依这个“说明书”来操作了,不会有任何错误,所以法不在多,而在于能否去行持,如果能去行持,一个上师传讲一个窍诀,对他来说也成了无价之宝,噶当派的修行人心很稳重,会专注一个窍诀坚定不移地修持。

可是末法时代的许多修行人分别念纷呈涌现,在依师和修法方面心不稳重,短暂的人生中在犹豫不定、患得患失中度过,但噶当派的修行人可以为“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这一句话苦修六年,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不要说让他修六年,可能六天他也不会修的。

希望我讲过《开启修心门扉》以后,你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应当经常思维其中的道理,这样做对你们的相续一定会有利益的,两三个月中讲完后,如果从此将法本“高束之,诡藏之”就不会对你的相续有很大的作用,这是我的一个希望。

加哲仁波切也深有体会地说:“去年之前的梦境一直沉浸于善行之中,中途因为散乱而令这种境界消失了,几天前依靠这种断除散乱的方法,才得以恢复如初。

这段说词与加哲仁波切传记中的说法稍有不同,因为无著菩萨(加哲仁波切)在临终前生病时未接触别人,他说:“我以前在梦中,可以在诸佛菩萨面前听受佛法,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所谓的福报导致自相续中的善梦境已经荡然无存了,可是依此生病之由,我的梦境又恢复到从前了。”传记中是有这样的记载的,与这里的说法有所不同,不过大体内容也应该是相同的。

无著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但他也在显现上因为散乱而令自己的境界消失,后因断除了接触人群的散乱,他的梦境也能恢复如初。

如果所谓‘生长福德’之说根本无从生起,福德反而会自寻上门。”

他还说如果我们希求世间福报的念头从未生起过,福报反会自寻上门,会在无勤中获得,如果内心一直沉浸在希求福报的念头中,那么非但世间福报得不到,出世间的福报资粮同样无法获得。

有些人初来乍到,用功苦行,但后来因为一些亲朋、施主的帮助,福报现前了,就有道友嫉妒挖苦他,这样也不好,有些人会因为所谓福报令修行退失,功德损减,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断绝与旁人经济上的来往。欲界众生如果连起码的生活资具也没有是不现实的,但是太过于与施主联系也不好。

除了发心人以外也应该尽量不使用太多的电器,我们这里虽然没有电视,但是有电话、电脑等,依靠它们使善心增长还可以,但据我了解,除了个别人,恐怕相续中的智慧没有增长。本来你们用自己的钱安电话,全世界的人都有这份权益,学院的堪布也完全有这个能力,但是害怕散乱而没有安,修行人没有这些散乱是最好的。我们在这里有多少闻思修行的时间谁都定不准,在短暂的时间中驱开散乱,致力于闻思修行,以后最少也不后悔。

同样,要舍弃今生,就必须将狗咒等蝇头微利及一切繁冗琐事彻底抛弃。

真正要看破今世应将无有毫许利益的眼前小事全部舍弃。有一种咒语,念过以后不会遭到狗的追咬,有咒语不令老鼠咬蚀,或者还有能令生意兴隆的咒语,虽然佛经续部中有此类咒语,但是用这些来欺骗信众不好。自法王圆寂以后,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要修舍利塔等的消息,还出示了银行卡号,其实学院早已经声明过,不会因此而化缘作佛事,这样的做法不好。

巴云:“众多利即隐身树,欲自在者当尽力,学问多乃糊口计,知而不行失关要。”

一些看来有利的行为实际却是隐身树,比如懂得的道理很多,实际是能隐蔽自己智慧的一棵树一般,自己的索求很多,对法的希求很多,实际是一棵隐身树,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就自在,就应该一门深入、尽心尽力地修持。

有些人学习了很多世间学问,实际上是以养家糊口为目的。如果我们虽懂得了这些道理,却没有去行持,就已经失去了关键的要义,基巴尊者所讲的大致意义应该是这样。有时一个教证也可以多方理解。有些有一点智慧的人认为《开启修心门扉》轻而易举就会懂得,但我认为很难懂,文字上是如此,行持上就更不用说了。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贪念粗重之人的心态:“彼等贪念猛厉生,于诸美味贪执盛,简陋菲薄心不悦,乐于此等过患行。”

对世间福报极为执著的人,心相续中的贪念会猛然产生,对美味佳肴的执著之心也日趋增盛,对简陋菲薄的行为,他一定不会快乐,比如说在素食餐馆中请他用餐,他一定不会高兴。听说有一个人请他的上师到素餐馆中吃饭,有很多素食摆上来,他却责问道:“没有肉啊?密宗的修行者学的法很高,也应该吃得好一些,只要我加持就可以了,你们给我买肉。”可是钱已经付过,最后他勉强吃了,心里却一直耿耿于怀,他老人家是显现的吧……

所以说对过患方面还是特别喜欢的。

《虚空藏》中极力劝诫修行人:“抛弃家庭与依靠,逐利琐事极寡鲜,行于寂静之深山,俨若野兽般生存。”

此经中说:作为真正的修行人,不要顾及名声和福报,一定要抛弃家庭等依靠处,尽量令琐事鲜少,学院中曾有一个叫环吉加参的上师,法王也曾在他面前求过法,法王的传记中也有记载,在法王50岁的时候,也曾因为他的有些缘起遣除了寿障,他曾针对学院的一个修行人点评说:“此人的琐事极多,他的修行不会成功的。”我刚来时,他老人家还没有圆寂,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法王也对他很好,他在理论方面虽然不是很精通,修行境界却极高,他经常拄着一个拐杖,身体特别高大。

作为修行人琐事应该鲜少,应当像野兽一般,除了希求食物以外就别无所求了,而修行人除了修行以外任何琐事都应断绝,曲恰堪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法王如意宝也是如此,每天就是讲经说法。华智仁波切的一个教言中说:“牦牛睡在草地上的行为,你难道没有看到吗?除了方便和吃喝外,其他不是你的行径。”因为牦牛除了吃草以外不会再有其他事情,真正的修行人除了修行和吃喝等必要的事情外,其余的事应当鲜少,如同野兽一样住在寂静地方,这很有必要。

〖第十 厌弃福报散乱品释终〗

十一 忆念妙欲过患

色声香味是五官的对境,在佛经中称为妙欲,我们应当知晓热衷于妙欲的过患,否则行为中也会体现出种种的不如法。

修法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了知妙欲的过患。

倘若你已经看破了欲妙,不对它起太大的执著,你的修行会成功的,反之,修行很难成办。

圣者无著对于经中所说在《本地分》之注疏中阐释道:“经云‘众生具有忘失想,安于所诠之诸众,于所诠义未通达,终与死神相值遇。若能明了所诠义,则除知所诠以外,其他所诠不存在,能诠者之心亦无。’”

经中所说的教义在《本地分》中有描述,无著菩萨在注疏经典时这样讲过,经云:凡夫众生本来具有忘失想,此类众生经常安住于所诠义(即妙欲),对于所诠义没有通达,是不能远离生老病死的,此众生不能获得解脱,终会与死神相遇。

如果你懂得了所诠意义,那么除所诠义以外,万事万物都是空性的,智者将妙欲的本性了知为空性,除去内心以外没有外境,内心也能通达。

其含义可如此领会:比丘、婆罗门以及在家诸众,若要寻找或享受妙欲,就必须依靠言语进行吩咐和说明,故将妙欲称为‘所诠’;

下面是解释此段落的意义,为何解释为所诠呢?众生所希求的妙欲,色声香味的对境,无论是比丘还是婆罗门等欲希求它,都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吩咐。比如我要去城市里散乱,看见路上的人就要与他交朋友,请他住在自己的家里,过两天就可以跟着他到汉地了。

昨天有一个人给别人打电话错打到我家里,他说:“你是某某活佛吗?”我说:“对。”“你可不可以到我们家里来疗养一段时间?”“可以,可以。”我的电话经常有人打错,你们以后打电话时还是要注意。

无论是高僧大德还是普通的修行人,应该安住于学院中,如果实在无能为力主持学院时再解散,但现在就到城市中去我是不赞叹的。当然我也不是以嫉妒心来说,法王在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另外,由于世间的浊骨凡胎们自己不能了知妙欲的危害,故诸佛菩萨针对其过咎深入细致地进行诠释,从这一角度来讲也可将妙欲称为‘所诠’。

世间具有染污的凡夫人,不知道妙欲的危险性,因此前面也讲了许多妙欲的过失。对于“所诠”,许多人也许不懂,但《瑜伽师地论》中将妙欲解释为所诠,因为希求妙欲要通过电话、电报等各种方式交流后才能知道。

彼等‘所诠’或者妙欲具有滔天之罪戾,凡夫众生们却未能察觉,仍然沉湎其中,优哉乐哉地肆意享受妙欲,由此积累善恶之业,并因业而感受生死之苦。

如果是真正的成就者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一般的凡夫,只是头衔上是个大人物,罪业相当大,现在的一些小人物都搞得很大,走路时都有人搀扶,连穿鞋都有人服侍,这样很不如法,凡夫人本来不是一个“大人”,却装作一个佛菩萨的形象,但真正的佛菩萨也不是这样的,真正的高僧大德走路、穿鞋是怎样的都清楚,我们这些修行人以后也会不会有大大的改变,自认为了不起,不是病人,这边一个人扶着,那边一个人扶着,左脚有一个人拿鞋,右脚另一个人给穿,看起来特别不舒服,是自己的福报现前吧!有这么多人恭敬你,应该随喜,但凡夫人的确不太懂得所诠,未能察觉所诠。

这些人很悠闲,今朝有酒今朝醉地享受妙欲。如此一来,造了很多恶业,最后一直在轮回中流转,无有意义。

具有远见卓识之智者们,由于深明妙欲的罪咎,无论亲属、受用多寡,一概毫不痛惜地放弃而出家。为了获得涅槃,而悉心毕力地修持。其他人也许会对他们讥讽谩骂道:‘你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亲友,才放弃今生的享受,并精勤地修行,难道不是为了来世获得更大的享乐吗?’

真正的智者们对世间的所有妙欲、钱财不生起毫许欢喜之心,全然舍弃而出家。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涅槃,利用所有的心力修持。有些人讲“家人为你安排的家财全部都舍弃了,到寂地去修持,”如何劝告也只当耳边风,其实这种行为是很可佳的。

无论家人怎样讲也不要听,因为他们不懂取舍,如同盲人一样,会软硬兼施地说许多劝阻的语言,但是你不要听他们的话,对自己的解脱有利。

即使遭到这样的恶语中伤,他们也能坚定立场,明白自己并没有这些过失。甚至对于自己是否有此等过失的想法也从不上心。因为他们没有丝毫追求今生以及来世享乐的念头。

亲朋无论怎么说你弄错了、迷失了、发疯了,但你自己心里清楚,只是他们糊涂了,自己并没有错,智者是不会改变的。

在内心中从未产生过“我是否已经具足这些过失”的念头,原因是不希求今生来世的安乐,目的是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获得佛果,这是我唯一的追求。所以,无论别人怎样讽刺你是为人天福报还是即生当法师,但最终的目的就是努力闻修佛法,早日获取圆满如来正等觉果位。无论别人能否接受,我们这样的道路根本没有错。

〖第八 不贪受用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