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开启修心门扉36

第三十六课

那么,如何将痛苦转为道用呢?关于此理,正如前面所引用的《入行论》以及前辈上师们的教言中所讲的那样,不论出现何等不愿出现的事情,都应当反复思维如果闷闷不乐实在于理不容,欢欣鼓舞才是理所当然的道理,继而满心欢喜并以发心摄持。

在修行的过程中到底怎样把所有的痛苦转为道用,如同前面所讲的《入菩萨行论》还有一些高僧大德们所讲的教言一样,平时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不悦意的事情,不管在生活上、心情上还是在修行上,有些人生病,有些人做事不能如愿以偿等等,都应该自己反复思维,这样想:如果我对这件事闷闷不乐也实在是不合理的,应该欢欣鼓舞地面对它,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修行好的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用欢喜心来对待,发菩提心来摄持,这件事情就变成顺缘了。

如同匝哦之女的公案那样,为众生的利益而回向,并修持自他相换等等,这就是最为关键的要诀。

匝哦之女的公案在《大圆满前行》中有,他用脚踢母亲的头,受了很多苦,最后当他受报应的时候,他想:在这个轮回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用脚踢母亲的头而感受这种痛苦的众生,愿所有这些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由我一人来代受,愿其他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这样的痛苦!他这样想的时候,头上的铁轮立刻腾到虚空当中,所有的痛苦都消于法界了,而且他自己也转生到天界当中,所以这样的自他交换相当重要。

我昨天也提了,很多人生病的时候为了治好自己的病而修自他交换,比如说头痛得特别厉害的时候就想:众生的痛苦我一个人代受,愿通过这种方式马上康复。这种想法肯定不正确,掺有自私自利的心,自他交换是不管我的人生中苦也好,乐也好,反正所有众生的痛苦就成熟在我的身上,这样观想的功德也相当大。

当然我口头上是这样说,实际上自己也修不好,有时候还可以,自己没有生病、没有打针输液的时候没有这种机会,自己生病,经常打针时,观想众生的痛苦让我代受,用世间的语言来讲是抓住机遇利用起来,这些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作为修行人整天叫苦连天、怨天尤人,这样不好。所以从道理上通达所谓的修行,心里要串习。以前不是这样,现在重新来过,这叫做修行。不然我们小时候心里面一点也没有想,到了白发苍苍时实际上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只不过是听了一些法,有一些功德。自他交换、痛苦转为道用、违缘转为道用的这些法根本没有修的话,人到暮年仍然如此。你在喇荣住了十几年,痛苦与刚来时一模一样。但是我想,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应该有很大的改进,因此,希望平时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什么,一定要转为道用非常重要。

当然,虽然道理是这样,但也不必矫枉过正。如果我们患了疾病,有治疗的手段,还是应该及时治疗,而不应讳疾忌医。智者们对此也是认可的,故没有什么不合理。

道理是这样的,但你觉得不用转为道用,苦就苦,痛就痛,违缘就违缘吧。矫枉过正就是本来是纠正偏失错误,却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又到另一个极端,不能这样。

《四百论》中也讲:“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虽然身体就像怨敌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保护,因为利用这个身体可以行持很多善法。有些人太过分了,什么都转为道用,不喝药也不看病,这样不合理,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就会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以前晋国有一个医生叫扁鹊,他对齐桓公说你的病在皮肤上,该治了,他觉得无所谓;劝他说已经到了肌肉里,应该医治,他又不答应;后来到了骨髓中时,他想求医治病,但这时已经病入膏肓,医生也已经无计可施了。

现在很多人也对我这样讲:“你现在有治疗的必要,一定要到医院里,不然病入膏肓,你自己也会后悔的,你不该讳疾忌医。”也许是吧,不管怎么样,也许齐国国王和我有统一的观点,但是有机会还是要看,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广传》中也说,生病时要治疗,治疗的手段也是佛的加持。比如说我们从来不信佛的人的手里拿了中药、西药,但你如果观想为佛的加持,你并没有舍弃佛教,心唯一皈依佛就可以了。

不过有些高僧大德的看法也不相同,曲恰堪布从来不看病,来了医生他就骂一顿。听说他有一次生病,别人为他从县上请了一位医生,他根本不看,“你们懂什么,我不看,我是学佛法的,我是皈依三宝的,你们的力量还超越三宝的功德吗?我不相信,你给我滚,不要给我看。”最终没有看,高僧大德的行为也不大相同。

但我认为还是应该看病,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始终不看病吃药,简直成了F轮功的徒弟了。

恰卡瓦菩萨云:“内心常与乐相伴,

恰卡瓦菩萨的这个窍诀很殊胜:我们的心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与乐相伴。比如说有些人稍微赞叹,就不亦乐乎,稍微毁谤一点,就痛苦不堪,这样不合理。作为修行人,应让心常常与安乐相伴,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对境、生活,用自己的修行对治非常重要。

遇境皆与修结合,

不要远离快乐的心,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全部转为道用。比如说你住在特别好的星级宾馆,也要观想万事万物都是如幻如梦的,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房间里,这也与修行结合。你遇到一个好人或是坏人,都可以作为修行的助伴。遇到快乐的时候是修行的助缘,遇到痛苦的时候也是同样。不然我们修行人要选择一个特别寂静的地方,特别快乐的地方,这在一生中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修行好不好,主要是看他遇到任何一个对境的时候能不能全部与修行来结合。

果报皆知业追讨,

自己现受的果报,不管生病还是心情不快乐,归根结底归咎于业,前世造的业,今生肯定会受报应,这样我们对三宝也不会退信心,对上师也不会生邪见,不然有些人稍微有一点事情就全部归根于三宝上,归根于上师上,这样自己的修行也不会成功。

观修众生之深恩,此四行乃胜方便。”

要思维所有众生的甚深恩德,经常帮助你、给你饮食的人,很多人对这些恩人都有报恩之心,认为是恩重如山,但是经常恨你、毁谤你的人,很多人把他当作怨敌来对待,这就不对了。如果你的修行好一点,会依靠所有的众生增长自己的修行。

这四种行为是最方便的殊胜。

上师们也都这样说:无论出现何种事与愿违的结果,都绝不以分别念跟随,而是坦然安住,这就是将恶缘转为道用的殊胜方法。

上师们也是这样说的:不管你出现什么样的恶缘,什么样不顺利的事情,不要跟随当下的分别念。比如说在过路的时候遇到狂风,大多数人的心随着这个狂风转,下大雪的时候路上有点滑,心跟着痛苦转,这是修行不好的一种标志。实际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境,心不要跟随,你如果有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当然在这种境界中安住,如果没有,在我们一般凡夫的正知正念中安住,这就是违缘转为道用的最殊胜方便。

藏巴加惹云:“被线疙瘩捆缚的人,就会被痛苦与贪嗔所缠绕,通晓如何令自心松弛的人,大乐就会与其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嘉尔瓦羊衮巴也曾不厌其详地再三宣说此理。若能如此通达如何将恶缘转为道用,就能永不间断地恒享幸福快乐。

藏巴加惹的这个教言,我以前在厦门的时候在给你们的信中写到过。意思就是说:我们平时以执著的线捆缚的人经常被痛苦和贪嗔所缚。不管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执著特别大,要么对它生嗔恨心,要么对它生贪心,或者生痛苦的心,所以始终不会被贪嗔和痛苦的心放过。

我特别喜欢这个教言。我们的执著越大,痛苦自然而然越增长,如果没有对这件事情执著,而且懂得了放松心情的道理,确实会与快乐长相厮守的。所有修行好一点的人,始终心情快乐,为什么呢?他对万事万物并不是那么执著,否则如果你去执著的话,始终不能解开捆缚。

善知识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苦乐皆具虚伪性,知调心否为要领,烦恼盛衰亦虚伪,对治强弱为要领。”

以前噶当派的教言还有密宗的很多上师们也都是异口同声地这样讲:我们的痛苦和快乐在本质上是虚妄的,但关键看你是否知道调伏自心,如果你知道,痛苦对你无利无害,快乐也是一样。虽然它们是虚妄的,但是有些人不懂调心的方法,经常在希求快乐、避免痛苦的过程中受很多的苦。

烦恼的兴盛、衰败虽然是虚妄的,关键是看我们修行人对治的强弱,如果对治力很强,烦恼对你不会有害,如果你的对治力极其羸弱,烦恼就会经常打扰你。

喀Ra巴格西也叮咛道:“内心取舍若未晓,无论如何无乐时,通达取舍之智者,恶缘亦为助伴矣!”

喀Ra巴格西也是这样说:很多世间人和修行人根本不懂内心的取舍,没有知道取舍,住得再好,吃得再好,都始终没有安乐的时候。《入菩萨行论》中也是这样讲的:“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通达了心的取舍、通达内心奥秘的智者们,所有的恶缘对他们来说都变成顺缘。

我们作为修行人没有恶缘是不可能的,遇到恶缘的时候看大家能不能转为助缘和道用,这是修行成功的关键。

在茫茫人海中可以看得出很多修行人极度痛苦,他们为什么这样痛苦呢?他们遇到痛苦和遇到违缘的时候根本不会转为道用,如果会转为道用,他们把所有的痛苦都不会看作是一种痛苦,不管是内心上还是身体上的折磨,但可惜他们不知道。

我有时候接触寺院的有些人,看来都是出家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大都很痛苦,因为没有修行的境界,当然高的大圆满、大手印、大禅定的境界没有也可以,违缘转为道用的方法如果没有懂得,修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很痛苦,因为毕竟是具有贪嗔痴的人。

我们藏地一个有名的诗人说:出家人也同样有烦恼,他的血是红色的,他的感情也是有热量的,他用诗学的方式这样讲。确实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凡夫俗子,只不过行为上已经进入了佛门而已,同样跟在家人一样有烦恼和痛苦,但痛苦转为道用的技巧如果懂得,虽然看起来你跟其他的修行人毫无二致,但实际上在对待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真正通达取舍的智者会将恶缘转为道用。

藏巴加惹云:“若视痛苦为良伴,即为行为之正量;若能抛弃珍爱物,即为睿智之正量;遭遇何等违缘障,如如不动稳重量。

藏巴加惹也如是说:行为的正量达到标准,所有的痛苦转为修行助缘的时候,你的行为就已经到达最高的正量了,就像大成就者的行为一样,你的痛苦全部转为道用时候的行为就与大圆满瑜伽士的行为无有差别。

如果你把所有的珍爱物——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最珍贵的东西,全部能上供下施就是睿智的正量。

遇到了任何违缘,你的行为依然如如不动,这就是稳重量。如果别人问哪些是如如不动的正量,就是在违缘最大的时候也能够安住下来的人。

具恭敬者之门房,大恩师尊已困躺,具邪见者难察访;具信心者之门房,殊胜正法已困躺,未视苦为助伴者,难以察觉与寻访。”

具恭敬者之门房,大恩上师肯定住在那里,但是邪见的人看不到,如果不具恭敬,上师的恩德和上师的加持在相续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得到的,具邪见者整天都观察上师的过失,上师相续中的慈悲和智慧的功德怎么能得到,这些教言前面也引用过。

具信之人,所有最殊胜的正法已经在他的面前,但是能把痛苦思维成助伴的人难以觅得。我们平时也可以看得出,有些修行人因为痛苦不能转为道用的缘故,吃一些安眠药,今天到这个道场去,明天到那个道场去,今天到汉地去,明天到拉萨去,心特别苦。其实到哪里都一样,他们传的法也是这些法,除此以外,哪一个上师好像打止痛针一样,加持你的痛苦立即就消于法界是不可能有的,所以自己如果没有对佛法生起信心,任何法怎么修也是用不上的。如果对正法有信心,哪怕是一个偈颂,对自相续的帮助和调整都会有极大的利益。所以说没有信心的人不能把痛苦看为助伴,他们根本没有发觉到正法的殊胜。

巴云:“如果没有自心坎深处对贪念生起舍弃之心,即使行持以水维生的苦行也是枉然,终不能趋至究竟;


基巴也说:我们内心深处应该生起舍弃今世的念头,如果没有看破今生,你在行为上每天只喝一口水,但过一段时间还是恢复到你原来的形象。

曾经我们学《俱舍论》的时候,我们家乡有一个喇嘛,整天在大雪里赤脚听课,当时很多人都特别羡慕,认为这个人苦行非常了不起,他一般不烧茶,天天到龙泉水那喝一点,酥油全部卖光,糌粑留下一点点,喝和着冷水的糌粑。可能两三年中他是这样以水维生苦行的,但是他可能是没有舍弃今世的原因,后来已经还俗了,现在听说成了一个小老板。

内心中真正能看破的话,虽然行为上不是这样苦行也可以。蒋阳钦哲旺波的故事也是一样,外相上看来不如法,但实际上他对荣华富贵根本没有贪执,不一定他的修法不会究竟。

如果没有了知轮回的痛苦,就不会萌生出离轮回的厌倦之心;如果不能晓悟内心的取舍,就会成为头脑简单、无有主见之徒,并永时不得快乐。”

所谓的内心取舍,意思就是说:高的境界是认识自己心的本面,如果没有这种境界,《入菩萨行论》里面说的是正知正念。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用大乘的菩提心来摄持,没有懂得这些窍诀,可能头脑就比较简单,像傻瓜一样,别人说有个殊胜的地方,自己内心中没有任何感悟,但只要有人说了,今天取这个,明天舍那个,今天求这个,明天求那个,这样始终是不幸的,头脑简单的人始终没有主见,永远也得不到佛法上的大乐。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所谓的苦乐并非建立于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而在于内心修养的高低。我们应当明了此理,并进而抛却一切世间的繁杂事务。

在印度,外道的一个修女特别讲究内心的证悟,是修养不错的人,她大概18岁的时候到修道院里面求学,当时印度的生活也比较苦,除一双破破烂烂的鞋子以外别无其他,家里面只有一部电话,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她每天帮助别人,被她帮助过的人越来越多,在六年中有六万孤儿和可怜的人受其恩施,后来罗马教皇给她送了一辆林肯轿车,她把这个轿车用在她所建的麻风病院。她也说所有的痛苦和快乐不是建立在物质上,应该建立在内心中,所以她愿意帮助别人。她经常到街上,帮助一些沦落无助的乞丐,包括帮助烂醉如泥的酒鬼,她一生中都是如此。有时候看到她的事迹,我们佛教徒非常的惭愧。

主要是从内心上安立,从内心上建立真正的快乐。

有些大城市里面的人,住的是高楼,生活上一应俱全,但是他们的内心没有充实感,没有安慰感,我们住在山里的修行人无论遇到生病还是自然灾害,我们的心里也有一个安慰感和安全感,所以说安住内心极为重要。

绰颇译师云:“谋求今生之高位,成事不足反添苦,战战兢兢终溃败,故当舍弃诸贪执。”

绰普译师说:希求高位没有意义,战战兢兢最后还是会崩溃、溃败。现在有些人真的只希求高位,尤其是写很多自传,在自传里说自己是从普贤如来、嘎绕多吉、西日桑哈……一直转生到我,我做莲花生大士的时候怎么样。有些也可能是,但是像我们具有邪见的人看了不但不对他生起信心,反而生起一种邪见。

如果真正是像嘎绕多吉、布玛莫扎他们的化身融为一体,那你的行为会不会这样呢?最起码对众生有个菩提心,在行为上不会整天求名闻利养吧!有时候为了暂时的一些利益而小心翼翼,最后会不会失败?最后会不会倒塌?

所以,我要对在座的修行人说:无论是世间还是佛教上的高位确实没有意义,不要让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花费自己所有的钱财和精力。很多寺院将一些大施主大富翁认定为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布玛莫扎的化身、堂东加波的化身,好像所有藏地的高僧大德到汉地就变成大富翁了,所以很多高僧大德们认定他们。

曾有人这样说:我们寺院里的活佛转世到国外的什么地方去了,另外一个人问他对弘法利生有没有什么利益,他说弘法利生不一定有利益,但是财产方面可能有利益,他就变成财产方面的活佛了。我不是反对所有的活佛,但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如法。现在有个藏学家,他专门批评一些藏地不太如法的古老传统,有些地方确实是这样的,像竹庆仁波切认定的活佛全部是利益众生的高僧大德,这种也是有,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些方面我们没有小心翼翼,好像看无垢光尊者的传记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一样,他的成就和显现好像不是很超人,看现在有些凡夫俗子写的自传,或者别人写的传记,因为可以在佛经教典里面断章取义地提出一些教证来,但到底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别人生邪见还是生信心也很难说。

我们在座的修行人,不管别人怎么做,自己要把握自己,不要跟随,如果你们想听我的话,要看舍弃今世的这些道理,将其牢记一生。

你们在座的人,别人也不一定认定为活佛,因为没有钱财,看你手上有一点东西的话可能愿意摄受。我有时候想,我还是愿意摄受你们这些财产上不富裕、各方面没有能力的人,从这些人当中真的能培养出一些菩提心的人才,否则现在的社会有点乱,很多人是为了高位而希求,结果事情不成,反而痛苦,所以一定要舍弃贪执。

宗喀巴大师云:“暇身胜过如意珠,如是得来只一次,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后应觉世间事,如同去扬纯糠秕,故应昼夜求真实。瑜伽我亦如是修,汝欲解脱如是行。”

宗喀巴大师的这句话我以前也讲过,人身非常难得,只得一次,而且也是无常的,很快就会消失,所以你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将所有的世间法全部扬弃,就如同打谷时通过风把粮食的杂质全部扬起吹走,只剩下了精华一样。世间的所有事情中你一定要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好的习气和传统全部被风吹走。应该日日夜夜求真实的佛法,不要求名相上的佛法,现在求名相上佛法的人特别多,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宗喀巴大师说:我这个瑜伽师也对人身难得有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行持,希望愿意跟我学的人也这样做。

〖第十四 修习苦为助伴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