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开启修心门扉44

第四十四课

我们继续讲《开启修心门扉》的第十六个问题,就是说要观想寿命无常,观想寿命无常中作者引用了许多高僧大德的教证,前面已经讲了卓衮巴的教言,今天从至尊米拉日巴的教言讲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现身说法道:“吾于八无暇生惧,故观无常轮回过,一心皈依胜三宝,谨慎取舍业因果,以菩提心调相续,阻断习气业障流,终证诸现皆幻化,于三恶道无怖心。吾于暂时寿生惧,故修风脉之缘起。”

至尊米拉日巴也特别重视加行,以前达波瓦在很多噶举派的格西面前听受空性和等持方面的法要,后来他拜见米拉日巴尊者的时候,尊者问他现在修等持、禅定如何,达波瓦说:我现在的禅定境界可以在七天七夜中安住,不生一刹那的分别念。但是米拉日巴哈哈大笑说:你修无色界的定修得很不错。没有赞叹。他又问:你依止过什么样的上师,得过什么样的空性法门?我依止过噶举派的很多高僧大德,获得了如何如何的空性法门。米拉日巴看出他对加行不太重视,不但不赞叹,而且又哈哈大笑,他是这样说的:你想挤牛奶应该寻找母牛的乳房,不应该寻找牛角。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真正想获得空性的境界,必须要从加行入手,米拉日巴对加行法门非常重视,有关他的传记和噶举派的传承教言当中有明显记载。

这里是这样讲的,米拉日巴说:我最初时特别害怕转生到八无暇中,就到寂静的地方先观无常和轮回的过患,然后一心一意皈依殊胜的三宝,同时小心翼翼地取舍因果,然后以菩提心来调伏自己的相续,阻止自己造恶业的各种习气。

人身难得主要是八无暇中所观的对境,为了不转生八无暇处,他先观寿命无常,然后观想轮回的痛苦,还需要一心一意而不是口头上地皈依三宝,还有不共加行中的取舍因果。这里的次序稍微有一点改变,实际上先修共同加行,然后皈依三宝和修菩提心来调化自己的相续,之后修金刚萨埵断除自己的业障。意思就是共同的四种加行和不共的三种加行——皈依、发心还有修金刚萨埵。他是依止寂静的地方这样精进地修持,后来已经证悟了世俗中一切显现如幻如梦、离一切戏论的殊胜境界,从此以后对三恶趣根本不会畏惧。所以米拉日巴也没有讲他首先修了如何高的法。

有个夏敦格西,他的教言当中也是这样讲,他说我们的加行法门非常重要,在自相续中无伪地生起加行法门的正量,困难是最大的。比如说人身难得,口头上谁也说得来,文字上谁也读得来,但是你从自己的心坎深处真的生起了人身确实是非常难得,要好好地修,不然我以后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中怎么办?在自己内心中真正能生起这样的定解,或者你觉得因果永远也是不可能虚耗的,造恶业太可怕了,在自己的心里面真的能生起这些加行的每一个境界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我们纸上谈兵,或者说这个口头禅谁都用得来——寿命无常、轮回过患……现在有些人口才很不错,讲得天花乱坠,但是就像滑冰一样,无有利益。

所以最关键的是加行的这些法要在自己的相续中无伪地生起来,不管上师在或不在,在自相续中如果真正生起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的境界,后面的生起次第或者大圆满的境界也不困难,境界在自相续中也能保持得稳固、长久。否则基础都没有打好,直接修一些甚深的法要,也许会有一些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会迅速消失。高僧大德知道这个秘诀,这样一来,他的修行就比较可靠、稳固。

因此,所有的道友在加行上就应该像米拉日巴那样,首先他也恐惧轮回,修加行法,最后一切显现都如幻如梦,从此以后再也不害怕堕入恶趣。

他还说特别害怕寿命无常,认为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这是到寂静的地方去修风脉明点的缘起,也获得了果位。

在阿底峡尊者的《道次第》中,也不谋同辞地如此加以阐述。

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中讲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他在其他的道次第中也不谋而合地宣说过这个道理。

帕单巴云:“若思死亡何许皆无需,应当诚心忆念当热瓦。”

帕单巴对当热瓦地方的信徒的教言比较多,他说:如果我们好好地思维死亡无常,任何东西都不需要。我明天、后天,或者一个月以后判死刑的话,今天有十万两金子放在面前,我一点兴趣也不会有,我面前有几百万人民币也不会有任何贪执,一直执著于一个月的时间,三十天过得好快,心里面有这样的担忧。

所以,如果每个人心里面能真正生起寿命无常的境界,你会觉得人活在这个世间不是很长久的事情。有些人到学院已经几年、十几年了,但实际上转瞬即逝,因此人的寿命是非常无常、有限的,应该思维无常。

又云,“有些人是从修习四谛入门,有些是从修习缘起等等入门,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声闻乘主要是观四谛十六行相来入门的。像缘觉根基是从十二缘起顺次和逆次方面来修持。法门当然分门别类非常多,我们从大乘来说,有些是以密宗而入手,有些以大手印、禅宗、华严宗等而入手,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种类繁多,入门的法门相当多。

其中,观修死亡之此入门方式是最为精要深奥的。观修死亡无常极其重要,在整个修行过程的始终,都不可或缺。

我看过噶当派帕单巴格西的传记,非常了不起,成就也相当高。通过他的体会,他觉得所有的入门当中,观想无常的法门非常深奥,也相当保险,自始至终不能缺。

若能生起无常之心,则首先可成为趋入正法之因;中途可成为精勤修持之鞭策;最终可以此而获得光明法身。”

如果在心的相续中真的能生起无常之念,首先这个人不会整天放荡不羁、无所事事,一定会趋入正法。

我们这里的有些人,死亡无常修得好一点,不管家里如何阻挡,或者社会上的琐事都不在乎,马上去出家。

首先相续中生起无常是趋入正法的因,出了家以后无常修得不好就整天睡懒觉。前一段时间我听说有些人睡得很厉害,早上听完课以后又睡下去,一直到中午十二点钟的时候醒过来,之后开始做饭,吃过饭以后又睡下去,当然,晚上睡觉就更不用说了。修好无常不会这样,我想一些老猪也不会这么睡,它在白天的时候还是边摇着尾巴边到田地里面寻找食物。

如果无常修得好,中途也可以精进修持鞭策,最后真正获得了光明法身,所以无常初、中、后都不可或缺。修无常的人有紧迫感,如果没有修无常,就会明年后年地拖,有些人这样说:“上师,我没有出家的缘分,我家里面的事情要解决,准备再过三年的时候我到这里来继续修持。”这个人无常修得“太好了”,再过三年的时候,你学佛的心还有没有?我们的学院在不在?

果仓巴也教导修行人:“斩断故乡之牵连,铲除亲友之胶汁,戒除财食之贪执,观死无常可实现;

果仓巴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道歌,比如吃肉的过失等方面有很多殊胜的教言,他的教言中说断除这三种贪执通过修无常可以实现,如果我们无常修得很好,不会想回去,对亲朋好友的贪执,大吃大喝的贪执全部能遣除。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口腹之欲没有必要造很多恶业,我觉得无常修得好的人不想吃肉,无常修得不好,认为人生是很漫长的,干脆吃吧。每天吃肉,一天三顿地造恶业,生活就不清净了,干脆还是不要邪命养活,最好是以清净的生活为生。所以,如果无常修得好,对故乡、对亲友和对食物的贪执全部能断掉。

断绝无义之琐事,昼夜精进修正法,屏弃罪孽之伴侣,观修暇满难得现;

断除了无有任何实义的琐事,日日夜夜地精进修持,屏弃造恶业的道友,这三种是依靠观想暇满难得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如果觉得人身非常难得,对世间的琐事没有兴趣,日夜都比较精进,因为觉得暇满很难得,就不会跟恶友同流合污。

视诸贪欲为灾祸,一心投奔于三宝,于世间法生厌离,观轮回过可实现。”

贪欲是一切祸患的根本,一心一意地皈依三宝,对世间法生起厌离心,这是我们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境界,这些境界是通过观轮回过患而实现的。所以第一是观死亡无常,第二是观暇满难得,还有轮回的过患,没有因果不虚。果仓巴的教言里是共同加行中的观死亡无常,表面上看来大圆满前行中的四个共同加行简单易懂,已经看过了、听过了,不用再听了,反正就是思维死亡无常、因果不虚。但是不说全部四加行,其中的死亡无常在人的心相续中只有有福报的人才可以生起来,没有福报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法门,无有利益,像我这样的境界应该是大圆满的无上境界,明空无二,如虚空般的境界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在自相续中不但是知道人身难得,而且能生起这种境界很重要。因此,我们讲菩提心的时候,也说在相续中真的生起菩提心是相当重要的,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境界大家都要反观自心。

巴的一段言教字字力透纸背:“不思此生之需求,恒念无暇与死亡,刹那此生极短暂,不得片刻之空闲。

基巴的一段言教每一个字的力量透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深入人心,极为殊胜的意思。

我们不思维今生的需求,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今生,而是要经常意念无有空闲和死亡无常。我们经常思维为了今生没有意义,没有时间了,我一定要观想死亡无常,有这样的观念。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也可以说是刹那性的,除了修法以外无意义度过的时间连片刻也不要有,如果你觉得人生极为短暂,而且修行极为重要的话,就根本不会随便放过时间,就像是一些噶当派的大德一样。

思维速疾将死亡,此为忠言当铭记。恍惚涣散耗此生,不念死被散乱牵,死时不定当深思。”

我们经常思维很快的时间当中会死亡,这是最深的窍诀,基巴说这是他的心里话,每一个弟子一定要记在心中。可是我们心的保存机械存在问题,很多上师很殊胜的教言让我们记在心里,我们自己也认为是肺腑之言,特别殊胜,但是等一会儿下完课以后又跑光了。

我们恍恍惚惚、浑浑噩噩地已经失去了这半生,又根本不念死亡无常,被散乱牵引,这样死时不定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思维,我觉得很多道友以前的时间很可惜。

有些人七八十岁,有些人五六十岁,有些人三四十岁,但是你回顾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好像确实是没有做出什么,不要说一辈子修行,连一年也没有修行,不要说一年,可能真正一心一意、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和世间八法的修行,连一个月也没有,有些人不要说一个月,可能一天也没有,有些人不要说一天,一个小时到底修行过没有?!

每一个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先做一个总结,你这一辈子当中,以何种方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是旁生,回顾自己一生的念头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不是旁生,应该想一想。

对于我,虽然从小就皈依佛门,但是真正没有世间八法的念头而修行的时间,现在总结起来可以说是很少的,没有被世间八法所斩断的完整的一个小时的修法,也觉得非常少。因此,如果从今以后还是这样恍恍惚惚、忙忙碌碌当中过活,虽然获得了人身,也遇到了极其难得的上师和佛法,但是不是有点可惜?

因此静下心来,前面有发心,中间不被世间八法所染污,最后有回向,时间比较短一点也是可以的,每天或者是几天当中这样有头有尾地修行还是极为重要。当然,所作所为全部以三轮体空,或者是三轮清净来摄持,作为凡夫人是困难的。比如说我今天念一个释迦牟尼佛的仪轨,开头时应该发为一切众生的心,中间最好不要希求名闻利养,最后作回向。这时候自己也觉得很欣慰,虽然做不到24小时全部修清净心,但是5分钟也算是完整了一个清净的修法。我们值得思维,不然死时不定,很快会降临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到时可能来不及观想。

羊衮巴也如此论述道:“应当对思维死亡无常、业因果以及轮回过患之修法生起强烈的信念;

羊衮巴有三大应当:对思维无常和业因果、轮回过患的修法生起强烈的信念,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听了《札嘎山法》和此论以后,很多人不像外面的修行人一样,稍微对业因果和轮回的过患生起强烈的信念和信心。作为修行人,这是第一个条件。

应当将妙欲视为过患,并以知足少欲之心而生起迫切感,从而令厌离心获得收效与进展;

第二个条件将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看作过患,知足少欲也要有紧迫感、迫切感,不要觉得以后再知足少欲,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效益和进展。

应当视上师之一切行为为功德,进而清净邪见之罪过,并潜心专注地祈祷,令敬信之心能更上一层楼。”

第三个是把上师的一切行为视为功德,清净自相续中所有邪见的罪过,这也非常重要。可能自己的福报比较浅,自己的分别念非常重的原因,经常把上师的所作所为看作是过失,自己的邪见越来越深重,上师要调化很多弟子,不一定是你一个人面前显得那样。

这次翻译的印度大成就者的传记有一个特点,这些弟子们在上师面前有一定的忍耐性,有些弟子,两三年中上师一个字都没有传他,让他做偷盗、邪淫、抢劫等很多坏事,但是弟子根本不会对上师生邪见。如果我们这里,不要说给他一个法都没有传,不让听课可能不要两个月就跑了,“我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想听法,你对我一个法都不传,你这个坏蛋,我一定要离开。”会这样说的,但古代人的根基和现在的根基不能比,现在众生的根基太差了,再加上我们的很多坏习气太重了,善心极为微薄,在善法面前要站起来显得极为困难,我们还是要效仿前辈的高僧大德。

传记中好多地方看弟子对上师的信心,上师也不像现在的一些上师那样,现在的很多上师自相续没有功德,有些会讲一点,有些也不会讲,所以弟子也很差,上师也很差。以前的上师,相续是有功德的,而且他有能力摄持,他让弟子偷盗,最后偷盗根本不会是修行当中的障碍,这就是我们密宗中的殊胜的禁行特点,我们对密宗不可思议的行为应该生起信心,在自己心里面生不起信心的时候看一些前辈高僧大德们的传记。

再加上本来上师不是对有些金刚道友批评,上师批评的对象在东方,但是西方的有些人就开始自作多情地认为天天都在课堂上那么多人当中骂他,有些想离开,经常有这种心态。《上师心滴》依止上师的修法当中也讲过,这是魔王波旬专门制造修法过程中的违缘。但实际上上师对有些道友稍作批评,我觉得也不能敌对来看待,世间当中也有敌对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等等,对有些人说一句就有很大的怨恨,“这个人以前就恨过我,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我,我现在再不可能容忍了。”要真正站起来对抗上师又不敢,因为如果在学院当中开除,几乎在中国再难抬起头来,因为学院的名声太大了,包括国外的人也知道学院的情况。但是有些人是在积聚能力,蓄意反抗。

自己心里面有时生起一些邪念也在情理之中,自己忏悔就对了,对大众的一些语言也承受不了的话,恐怕真正的密宗的法器更无从谈起。

因此,不管是哪一个上师的行为,应该看为功德,然后断除自相续中的邪见,一心一意地祈祷,自相续中的净行自然生起来。

帕莫哲巴也云:“恒时思死亡,掂量所积业。”

帕莫哲巴说:经常观死亡无常,经常造一些善业,为来世做准备。以前宗喀巴大师也说:如果思维死亡无常,积累后世之业,如果思维业因果,没有空闲散乱。

噶玛巴若波多杰云:“死主驾到之时辰,难保内心之平稳,将往何处无定准,今当周密审慎思。总之若能善思量,且具信心诚稀罕,未具今当生毅力。”

噶玛巴若波多杰说:死主真正驾到的时刻,很难以保得住自己内心的平稳。很多人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不要说死主,病魔来到你的面前时,很多人都难以保住内心的平稳,是不是现在要死了,痛得不得了,观想、修法根本派不上用场。因此,大限来临之时,无常观得比较好的人首先都有所准备。无著菩萨在传记中也说了,对死亡早有准备,因此没有什么可怕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金刚道友,包括有些法师,不知道死的时候心情能不能保持平稳,有些修行稍微好一点,首先就思维死亡无常的人,真正临死的时候不会有困难,有些人死的时候病得特别可怕,有些人也不一定这样,面对死亡还是有困难的,因此经常要观想死亡无常。

总的来讲,如果善加思维,真正对死亡无常具有信心的还是极其罕见,如果你不具这种信心和毅力,就应想尽办法在自相续中培养这方面的毅力或者勇气,做好准备,对死亡有没有像米拉日巴一样的把握和境界,立刻死也一点都不怕。

绰普译师生动地比喻道:“为了所行皆趋法,念无常苦极重要,犹若骐骥以鞭策,贪嗔自灭甚奇妙。”

绰普译师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全部趋入正法的话,必须要意念死亡无常和轮回的痛苦,观想死亡无常对我们趋入正法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就像用鞭子抽打一匹骏马,本来它的脚步就比较快,用鞭子抽它,它会飞驰起来。因此,本来你是一个修行人,再观想寿命无常,修行转为道用,就更快更殊胜。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荀子的名言,骏马怎么快也不可能一越就飞十步,普通的马慢慢地走,持之以恒地走,它的功夫完全已经胜过骏马。

有些道友智慧不是很高,但是平常持之以恒地背诵、看书,结果他的成绩完全超越一些聪明的人,所谓的一些聪明人,两三天中比较精进,但是他的功夫根本不能超越恒时精进者,所以,以前古人也用骐骥的比喻,持之以恒的精神特别值得赞叹。

那天考试的时候我在想,有些平时特别精进,虽然智慧不高,但是特别精进的原因,考试成绩还是超越很多人,所以持之以恒地精进很重要。这里主要是讲用无常的鞭策来增上我们的精进。

加哲仁波切云:“无所伏敌亦无所护亲,承颜候色上司下属无,依止寂地若未调自心,汝尚有何可为玛呢瓦?

加哲仁波切就是无著菩萨,经常读诵他的语言在自相续中自然而然生起菩提心,因此,我想我们讲一遍《入菩萨行论》还是很有必要的,加哲仁波切的话对我们来讲极为重要。

我们这些修行人没有所降伏的敌人,也没有所护持的亲友,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必对上面恭敬和对下面守护,上面没有官员压迫,下面也没有下属。意思就是说作为修行人除了自己以外,上面没有上帝来管你,下面没有仆人来承侍你,除了自己的吃喝拉撒以外,不要看谁。

除了依止寂静的地方调伏自己的心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玛呢瓦地方的修行人,你们要想一想,你们整天说我的亲友、怨敌、上面的领导、下面的眷属,这些都没有必要,你依止寂静的地方观想自己的心,在有生之年中能不能把自己的心调得平稳,应该这样想。这是一个教言。

秋贮春享尚且无把握,春粮秋令未积为愚人。定死弥留之际有益法,如今尚未修持太愚蠢。

很多人都想在秋天储存,春天的时候享用,秋天的时候买一点牛肉,到了春天的时候美美地吃。但是到了春天的时候到底会不会享用得到,也许到时候你已经死了都不知道。

听说一个色达的人买一些牛肉存在门洞里面,准备到成都去过年,春天的时候回来吃,但回来的路上在马尔康就翻车死了,他的牛肉还在那,开春也享用不了。

还有些人如果没有准备春天的粮食,秋天的时候也享用不到,也就是说没有做到春耕,就没有秋收。人们都认为这是愚痴人,但是加哲仁波切认为不一定有把握真正会享用,不一定是真正的愚痴,真正的愚痴人是什么呢?我们一定会死,死时唯有法是有益的。法对自己的生生世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人没有修持,整天消磨时光,所谓的愚痴就是没有立即修持佛法。

追寻向往此生圆满福,人天难得焉能求菩提?

有些人一切所作所为全部是希求今生的圆满、无病、财富、名声等等,所有的追求就是为了今生,这种行为连人天的果都得不到,何况是菩提呢!

有些人到藏地来求法,求法的目的是好好弘扬,但弘扬是为了什么呢?就是得法师的名称,或者别人的恭敬,或者家人的赞叹。他的发心只有在今生的圆圈当中,根本没有超离的念头,这样的目的,来世连人天的果位都得不到,如果闻思修行就是来世的人天,也许是得到人天果,但是对来世的人天尚且没有想。

所以,我们求法的目的是超离轮回,利益一切众生,获得佛果,这几个问题相当重要!如果没有这个因,修行也没有很大的意义。

比如有些人喜欢学因明就是为了懂因明,不懂因明跟现在的知识分子、唯物论者的面前不好交代,不好意思,所以一定要精通因明。有些人想精通大圆满,精通大圆满就是要今生成就,今生成就又怎么样呢?因为听说成就很快乐,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佛果。

所以真正的修行不要欺骗自己,现在自欺欺人的人非常多,汉地也好,藏地也好,很多人是“自动上师”。什么叫做自动上师呢?一般的上师需要依靠其他的因缘来称他为上师,但是现在很多人不需要其他的因缘,自己把自己变成上师,自我标榜为大活佛、大堪布,是自动的,不是他动的。

这些自动上师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即生当中有财富。也许也有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如果我们没有名声和身份不能利益众生,所以出此下策,但是这样的人可能凤毛麟角。

我们在座的人,也好好地想一想,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求法,求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成佛,但成佛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众,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没有搞清,闻思修行也像前面博朵瓦所说的那样,即生当中可能有一些果报,来世会堕入三恶趣,所以,闻思的人还是有很大的危险性,修行的人也有很大的危险性。三天三夜不生起一刹那的分别念,也许来世转生为米拉日巴说的无色界,所以修行人也有很多的过错,闻思的人也一样,因此我们修行过程中一定要断除怀疑。

比如以前的寂密上师在印度求学的时候主要有三大上师,这三大上师都比较忙,主要的法是在他们面前听,但他的一些疑团是在上师手下的十大弟子面前解开的。所以这里的堪布、堪姆也有能力解开新来的人的疑团,你的疑惑可以在他们面前解开,当然也不要耽误太长时间。

故当以弃贪恋此生心,精进忆念死亡而修习,若未忆念死期无定准,纵然勤苦闻思及修行,亦为谋取今生之圆满,若呕物毒杂于百味馐。”

我们修行的时候第一个就是不要贪恋今生为目的,然后思维死亡无常而修行。如果没有忆念死亡无常,虽然日日夜夜的非常辛苦,就像堪布根华,堪布根华在闻思的时候几乎是在月光下。我们当时蜡烛和酥油灯也很短缺,一般也是在月光下闻思的,但目的是清楚的。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今生的圆满,虽然非常苦行,结果也没有很大的意义。杂有呕吐物的食物,或者是毒物杂在百味神馐当中,那就特别可惜。同样的道理,佛法很深,闻思修行很深,但是发心如果不清净,世间八法的念头掺杂其中,同样可惜。

又云:“今日不死尚且难确定,反作永驻打算极从容,临终手抓胸口错乱现,愿能随念死亡祈加持。”

愿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相续中真正生起无伪的无常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