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胜道宝鬘论12

《胜道宝鬘论》传讲(12)

——索达吉堪布2018.04.28第136次网络开示

下个礼拜的课基本上和这个礼拜一样。但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星期六也许讲、也许不讲,现在还定不下来;还有一种可能是下个礼拜当中,有些课不知道能不能讲,可能会延后,现在不是很清楚,到时候临时通知。《维摩诘经》的两堂课应该没问题——至少第一节课没问题,后面的课就随时关注了。

学院里面的人比较好办一点,可以提前通知。其他比如听《维摩诘经》没有听《孝经》的,或者没有听《大乘经庄严论》、《胜道宝鬘论》的道友,可能下个礼拜要关注一下。具体你要听的课什么时候讲现在还定不下来,我只能97.5%确定《维摩诘经》第一节课应该可以讲,其他的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这是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事情,最近我们这边种一些树,有松树、柏树、柳树。男众这边有一辆车,到时候你们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院坝里种。女众这边明天可能下面也有,如果你自己有院子或者你的房子周围有一些比较适合的地方也可以种。种的话需要深挖大概60公分,宽度大概30公分到60公分。我想你们多数人应该会种,实在不行上网查一查——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这样,不懂的地方就百度搜一下,很简单,对吧?

每个人柏树可以拿三棵,柳树可以拿四棵,松树两棵、杉树一棵,它们是1-2-3-4这样。你们要种的话就尽快。以后如果整个喇荣是在一片森林当中的话,在这里的人就不会有高原反应了,到时候就比较好一点,对吧。想是这样想的,但我看今天喇嘛这边都还没有拿完。你们如果需要的,最好晩上下课之后或者明天早上——有车的话……还是种几棵吧,我的院子里面种了好多,好多年前种的。现在那棵柏树都已经超过房子一两米了,以后找我的话,“就是一棵大的柏树下面那个小房子就是我的”(众笑)开玩笑的,可能还没有那么高,差不多了。

(上师念传承)

冈波巴尊者说,以后没有见过他的人想见他的话,就“见”《解脱庄严论》和《胜道宝鬘论》——不知道你们想不想见一下这个冈波巴尊者?有些人说:“我不认识他。他是不是活佛?如果是活佛的话我想见见他。他是不是很慈悲的?如果是凶巴巴的话,我不想见;如果是笑嘻嘻的,我可以见一见。”——反正你们想见的话,见《胜道宝鬘论》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开始。现在已经8:15了,到9:15才算讲了一个小时,你们要记住。念传承我一般都不算时间,念传承以外要讲一个多小时,这样好一点。

《胜道宝鬘论》里面讲的都是修心方面的教言,我们前面学习了“容易混淆之十法”:成就者和骗子容易混淆,利他和自利容易混淆……确实现在佛教界当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去观察,在藏地很容易混淆,汉地也是同样,佛教徒当中还是有很多需要辨别的。希望前面的“容易混淆之十法”——我们修行中很容易混淆的,大家不要混淆了。

今天讲“无误之十法”,没有任何错乱的、错谬的,非常正确的,只要我们选择就对了。也就是完全正确的一些道理。

第一个:“无所贪恋、舍俗出家是无误之举。”

世间的朋友也好,财物也好,自己的地方、家产……所有这些都没有什么可贪执的。轮回都是痛苦的,越执著越增加许许多多的仇怨和痛苦。所以完全看破今生一切的一切,然后舍弃俗家前往寂静的地方出家,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无误之举,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一种选择。

真正看破世间而出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大城市里面的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包括很多出家人的家里,已经过了十年二十年,他还认为“我的孩子或者我的亲人,已经选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路”。其实这只不过是个别人的一种看法而已,真正从功德方面讲,从我们人身的价值方面讲,出家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从我出家的那一天开始到今天,我没有后悔过,也没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一直没有这样想过。世人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评价,但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自己真的选择了出家的路,并且去闻思修行的话,那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这是无误之选择。

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的时候,当时的印度,跟我们现在一些人的看法也有比较相同的地方。《佛本行集经》当中有佛陀出家时的一些故事。佛陀当时离开皇宫前往清净地出家的时候,路上和车夫有个对话。当时车夫说,大家多数都认为出家是因为四种原因:第一个是因为老了而出家 ;第二个是因为生病而出家;第三个是因为孤独而出家;第四个是为了获得一些钱财、资具而出家。

佛陀告诉车夫:整个世间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可贪执的,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会长久,都是无常的,都是破坏之法。“假使恩爱久共处,时至会必有别离”,我们现在认为的恩爱、亲友等是长久存在的,实际上最后都会离别;“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我今求解脱”,我看到这些法全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今天为了获得解脱而出家。

不是为了金钱,也不是因为老了退休了、没有用而出家,也不是身体不好为了健康而出家,不是这样的。佛陀当时讲了,他是真的看破了世间。世间当中各种各样的恩恩爱爱,到最后也会离别。人的感情再好,最后也会消失。世间当中所有可爱的、美丽的,最后全部都会毁于一旦。所以整个世间当中没有什么可贪执的,都是一种毁坏法、破坏法,以这样一种出离心而出家是非常非常好的。当然我们有些人可能当时没有出离心,但暂时出家也有很多功德。

现在也并不是每个人想出家就可以出家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要求他们好好思考,不要想出家就出家,或者别人说出家就出家,这样并不是很好,应该认真地去思考。如果已经出家,那就不要再还俗,不然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变成各种各样的人,还是有一定困难,原则是这样的。

不过从功德的角度来讲,哪怕出家之后又还俗了,也有很大的功德。就像南传佛教现在也有一些短期出家的,或者像有些人出家之后破戒还俗的。那是出了家又破戒的好,还是干脆没有出家好呢?其实从功德层面来讲,还是出家为好。

龙猛菩萨的《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公案,就是优钵华色比丘尼,也就是莲华色比丘尼的一个故事。她当时出家成了比丘尼之后,经常去一些非常富贵的女人家,一些大老板的女儿、大领导的夫人等,劝她们出家。那些女人说:“我们长得那么好看,肯定不能长期出家的,如果破戒了怎么办?”比丘尼说:“破戒就破戒,出家吧!出家吧!”她们说:“如果破戒而堕地狱是非常痛苦的,不行啊。”比丘尼说:“堕地狱就堕地狱,还是出家吧!”

最后她根据自己的故事讲了原因。因为她已经获得了阿罗汉果位,通过神通她观察到:很早以前她的一个前世是一个演戏的女人,有一次演戏穿了出家人的衣服,因为穿出家人衣服的功德和缘份,后来她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变成了一个比丘尼。但是那个时候她特别傲慢,所以后来破戒堕了地狱。罪业清净之后,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她再次有了出家的机会,并且从轮回中获得了解脱,得到阿罗汉果位。她说当年如果我没有出家的话,现在还沉溺在轮回当中,连解脱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从功德的层面来讲,有了出家的因缘,就算破了戒也有解脱的机会。比如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了家,可能中间因为破戒的原因会堕地狱、堕恶趣,但之后在弥勒佛的教法下也会获得解脱。

《大智度论》中还有一个公案: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以后产生了一个善的念头,他跑到佛陀那里去要求出家。佛陀很快就给他剃度了,酒醒之后他很后悔变成了和尚,然后就走了。佛陀身边的一些比丘就问佛陀为什么给他剃头,因为他不是真心出家的。佛陀说:我用智慧观察发现,这个人多生累劫都没有一个出家的因缘,这次虽然是他喝醉后迷乱的心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但在他的相续当中也种下了将来解脱的种子。那个人后来肯定是还俗了,他走后的故事佛陀没有说,但是佛陀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他出家的。

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逼迫、感情纠缠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轮回有了暂时的出离心,比如和家人吵架、工作不顺、欠债等很多方面的原因想出家。这样的目的不是很正确,不是很好。不过虽然不是以出离心出家,但在种下善根方面也很好。

不过汉传佛教的莲池大师、印光大师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出家人一定要破无明、续慧命;如果没有这样,以名闻利养而出家,只是一种形象,不利众生,光是混饭,这样的话干脆不出家为好。自己当一个正常的在家人,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活,也没有什么罪过。包括藏传佛教当中的很多律师,上师如意宝的前世根桑秋扎,还有堪布根华,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如果没有好好地闻思修行,没有清净的戒律,光是在僧众团体当中享用信财,还不如还俗变成在家人,或者之前就不出家。也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这里讲不贪恋任何法而真正出家,这是无误的选择,非常好。作一个好的出家人确实是没什么说的了,人生当中是非常难得的。无垢光尊者也说——好像以前在《极乐愿文大疏》里面引用过:我们大家以前很多次做过三界主尊,但是穿着袈裟的身份是唯一的这一世,是非常难得的。古人也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所以对出家有很多的赞叹,也有很多出家人没有很好地取舍因果而堕入恶趣的故事,这大家都清楚。所以这里讲“无误的选择是出家”,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恭敬顶戴殊胜上师善知识是无误之举。”

顶戴,以前皇帝、官员头上戴的帽饰。恭敬顶戴具有法相的殊胜善知识可以说是无误之举。

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既要有恭敬心,又要有行为上的顶戴。不光是口头上说“没问题、没问题”“好好好”,实际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一点都不恭敬,这样不是很好。而且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还需要善巧,就像《山法宝鬘论》里讲的,即使你要问问题,也要看上师的情绪好不好、忙不忙。如果上师特别忙、情绪也不太好,那你最好不要去接近;如果各方面比较好,你就可以接近。藏地有一种比喻,比如一些小狗、小马,它们特别善于观察,它们母亲的情绪比较好、不太忙的时候,它们就去吮吸母亲的乳汁;如果母亲情绪不太好,这些小动物也不会接近。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以善知识的事情为准,自己应该非常恭敬、非常欢喜地、如理如法地依止,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上师的功德,在不同的经典和论典当中也讲到。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无垢光尊者讲:“具德上师即法王,住于何处等诸佛,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真正的上师称之为法王,不管是住在哪里跟佛没有什么差别,非常有功德。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见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忆念他——比如经常观修,接触他——比如摩顶、灌顶,都直接或者间接摧毁轮回的根本,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要用自己的信心、恭敬心来依止,这是很重要的。真正的善知识,见闻念触他都是解脱的因,能摧毁轮回的根本。

第三个:“并行闻思修正法是无误之举。”

听闻、思维、修行佛法这三个是并行的,也就是闻思修行要一起来。不要年轻的时候听一些法,到了60岁以后才修行,不知道我们人生能不能这样做。

所以上师如意宝一辈子都是要求大家并行闻思修行的。法王如意宝经常引用的,藏传佛教非常著名的荣敦西夏格坚要求:白天的时候要非常忙碌地闻思,晚上的时候非常寂静地修行。上师以前经常讲,一天当中,白天好好地闻思,辅导、听课;晚上睡觉前、早上起来后修行——那个时候比较寂静。这样的话,一天当中都有闻思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大家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在学会也好、在学院也好,不要认为一堂课听完了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改变我们的相续!通过闻思修行来改变我们的心相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改变心相续,光是表面上……或者像有些高等大学一样,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证书——可能很多人小学、中学、大学,都只是为了一个证书、为了一个考试、为了一个分数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实际上并不是很好。考得好不好、学得好不好、得不得到证书是一个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相续而潜心闻思修行。而且这种闻思修行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成就的,这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今天早上我这边来了一个我们寺院未来的堪布——去年佛学院这边大概评选了四五十个堪布,他是其中的一个,可能今年夏天的时候会把堪布证书发给他们。我今天祝贺他,然后也了解了一下他在学院的闻思情况。

实际上我们这边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五部大论全部要学完,六年当中每一次的成绩在全班不低于第二名,这样的人才能被选上。这次的挑战性还是比较不一般,不像我们以前,现在得一个堪布很不容易。我问他:“你来学院多少年了,闻思状况怎么样?”他说:“我已经来了十九年了,在五部大论的学习过程中,闻思十九年当中一堂课都没有落下过,还是很认真地学了。包括五部大论、续部,《七宝藏》现在也马上要毕业了。”我当时说:“成绩你们肯定是不错的,但更重要、更令人佩服的是十九年当中一堂课也没有落下,这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很多道友不要认为待了三年、五年了,是不是要得个什么证书以后方便,其实最重要的是内在当中真的有这种智慧。就像昨天《大乘经庄严论》里面讲的一样,作为弘法利生的人首先自己要广闻博学,自己有了这个功德才可以摄受众生,光有一个“文凭”是没用的。现在有些到国外留学的人,文凭得到之后,没有真本事,没有智慧和能力,仅仅靠一个文凭和证书,在世间当中也很难混下去。我们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也是,如果智慧没有提升,也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闻思修行要并行,这是无误之举。

第四个:“见解高上、行为谦下是无误之举。”

不管是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见解方面已经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但是在别人面前的行为非常谦虚,按照小乘别解脱戒的行为如理如法地做,行为不会跟着见解那样走。这是无误之举。

有些人可能认为,他的见解既然已经证悟得这么高,已经是坚信不疑者,那应该按照见解那样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行为。实际上,如果你是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或者适合你的场合当中,你的见解如何高,行为也可以无有取舍,可以这么做。但是在人群当中,因为见解是无形的,别人看不出来,而行为大多数都是有形的,有形有相的行为在大众面前做的话,可能别人接受不了,而且容易效仿,这样就会误导很多人。

所以一定要像莲花生大士说的“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这个很重要!以前每天念诵的《前译教法兴盛之愿文》当中也讲了吧:稀有萨霍堪布菩提萨埵的行为和无与伦比的龙猛菩萨的见解,依靠国王印持的传承,这就是莲花生大士的教法,愿这样的教法兴盛于世间,有这样的意义。行为按照菩提萨埵别解脱戒非常细致地取舍,见解按照龙猛菩萨中观无有任何的戏论,这两者结合,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见解高上、行为谦下”,这是无误之举。

而有些人的行为特别特别高,见解很低,连基本的小乘见解也没有,自私自利也没有断除,但他的行为是什么都无有取舍的成就者的行为,那这就是“见行颠倒”,非常不合理。

第五个:“心胸宽广、誓言保守是无误之举。”

心胸宽广,做什么事情都智慧广大,心里什么都能容纳,不会很狭窄。别人说一句话,或者稍微表示一下就痛苦得不得了,“怎么对我这样啊?我对他们很好的。他今天这样特别的……”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也不干、那样也不干,心非常非常狭隘,这样是不行的。

心应该宽广,什么都可以容纳,但行为上对戒律和誓言很保守,不是那么放纵。不管是别解脱戒的誓言也好,菩萨戒的誓言也好,密乘戒的誓言也好,都不会轻易答应、轻易承诺,也不会随便就犯。不会因为心里比较开放,行为也跟着放纵,什么戒律都不在乎,不是这样的。

心具有大慈菩提心的话是很宽广的,但行为上还是有一定的保守、约束,不能随意改变。什么知识都接纳,什么文化都接受,这个是很重要;但行为也这样,所有戒律一点约束都没有,跟着别人的要求去做,那也许不太合理。

第六个:“智慧广大、我慢微小是无误之举。”

就像经论典当中所讲的一样,人无我、法无我,世间各种各样的知识、学问,广闻博学,智慧非常广大。但当我们广闻博学、知识非常广大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我慢——我是法师啊,我精通什么什么经论,我在世间当中是博士生、研究生,我是某个大学来的、某个佛学院来的……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傲慢心。如果傲慢心大的话,你的智慧实际上不一定能融入这个世间当中。

《优婆塞戒经》中云“虽得通达,心无骄慢”,虽然通达一切智慧,心没有傲慢;那么“以己所知,勤用化人”,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调化众生,那是最好的选择。有通达的智慧,但是没有傲慢的心,这个很重要。

现在有些人的傲慢心各种各样,前面我们也讲过:有些人长得比较好看一点,在别人面前就产生傲慢心;有些人学的知识比较多一点,也产生傲慢心;有些人因为家庭啊、财富啊,产生傲慢心……傲慢心越来越多,利益众生方面就有一定的困难。

有时候可能看到一些不同宗教的故事、世间人的故事,我们认为尤其是大人物的话,有傲慢心可能好一点。但实际上即使你将来变成一个大人物,没有傲慢心是最好的。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我认为跟以往完全不同,不管是政界也好、宗教界也好,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社会中,比如各个国家的皇帝、国王,包括总统,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尊重他们,即使下面的人不太服,也可以说是万人之上吧,用权力可以压制别人。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的领导一定要随顺民众,如果没有民众的认可和爱戴,那他的位置就很容易被推翻。这可以从世间各个国家的一些状况看出来,跟以往的历史完全不同。

宗教也一样,以前像西方政教合一的时候,很多宗教领袖说什么下面的人都会接受。但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在这个网络时代,如果下面的信徒都对他有尊重心,那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宗教人物,他可能待的时间长一点;如果他说话做事有特别大的傲慢心,下面的人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的话,也许他不一定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所以从现状看,将来想弘法利生的话,法师也好、居士也好,都最好有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心、帮助他人的心。有些人认为,“我现在有了名声就应该摆架子,这样才好。我看以前故事片里他们都是摆架子的,我也应该摆架子。”——那可能你还来不及摆架子就已经下台了,有这个可能性。

每个组织当中都有一些领导,当然作为领导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领导有领导的威望,领导有领导的身份,语言要有说服力,这个很重要;但真正要为民众、为眷属做一些事情,服务大家,这个是最重要的!以傲慢心来镇压下属,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不一定能够长久。所以智慧广大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谦卑,这个很重要。

以前印度著名的哲学家泰戈尔说过:“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很多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是这样,包括释迦牟尼佛。戒律里有一个公案:有一个盲人老和尚大声地在僧众里面喊:“谁想积累资粮福报,就给我补一下衣服。”后来释迦牟尼佛就过来给他补了衣服。老和尚发现以后吓坏了:“佛陀您怎么来了?您不是早就福德圆满了?”佛陀说:“我虽然福德圆满了,但是我要让大家懂得积福,所以我过来为你做事。”在佛陀的故事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已经是觉悟者了,但在看到僧众生病的时候,他会去帮助治疗;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会亲自去帮助他们。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在以后弘法利生的日子当中,大家应该把相续中所有的傲慢卸下来。表面上看跟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跟别人完全相合,这样大家都看得惯,人们会认为你是好人。如果你内心当中虽然有很多智慧,但外在显得特别特别傲慢,即使你的智慧很了不起,可是你的形象很多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大家对你的所作所为可能也会不满。

所以大多数人对你的看法,跟你的行为应该有一定关系。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的,那这个人肯定有很多的魅力和吸引力;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是坏人的话,那他肯定有很多的破坏性,给别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考虑自己的未来,一方面要有利他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有善巧方便,要有随顺别人的心态。如果这个你都不懂,那在这个社会上是很难的。

除非你像美国总统川普,他在自传里面说:“别人赞叹我也好、不赞叹我也好,只要出名就可以。”(有些说他的自传是记者写的。)所以有时候别人对他嘲笑、诽谤,他特别高兴,“哦,我出名了!很好!”如果不出名他就觉得不太好,他觉得还是要有名声。针对川普,世间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觉得非常好,有些觉得不好。

我本人对政治家等人物一般都不会去评价。不过一个人出名的话,大家议论纷纷的话,实际上说明他跟其他人是有点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作各种各样的秀;有些是和前世的业力有关,虽然今生当中非常谦虚,但人人都看不惯,绯闻或者说负面消息一直不断,这也有一定原因。

不管怎么样,以后要尽量地“智慧越来越广大,傲慢越来越减少”,而不要“傲慢越来越大,智慧越来越小”,否则不太好,对吧?

第七个:“富有教言、精勤实修是无误之举。”

一个人应该富有教言,不管是显宗的、密宗的,包括五部大论的教言,都非常丰富;但如果没有实地修行,这些教言都是没有用的。所以既要广闻博学有非常多的教言,也要非常精勤地实修,这是无误的选择。

“如果光是广闻博学,最后离开人间的时候可能也是干渴而死。”(上师念藏文教证)《华严经》里这个教证翻译的方式稍微有点不同,在一些论典里面都引用过“譬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一个人漂在水上,却干渴而死;“不能如说行,多闻亦如是”,虽然说得很好,但是不能按说的那样去修行,实际上这样的多闻和掉在水里最后干渴而死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获得教言后要不断地修行。我在不同的上师面前得的教言非常多,实地修行方面也不后悔,也应该是尽力了。在喇荣也好,出去的时候也好,只要有时间,都没有特别严重的散乱——偶尔可能有一点。所以大家要好好地闻思,好好地修行。

今天早上碰到一个居士,说他们现在马上要走了,很伤心,然后抱着我大声地哭。我说为什么哭?他说看到好多师父都非常非常地精进,他觉得自己的人身全都白费了,没什么用了,现在特别后悔、特别伤心。他的身材很高大,哭声也特别大,好像整个屋子里面都是呜呜的哭声。我就担心会不会对周围的人有影响,不过看好像周围没有几个人,然后我就让他哭吧。最后他一边擦眼泪一边走了。

有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也感觉得到,特别到了其他不同场合真正实地修行的时候,也感觉得到自己的闻思修行只是表面上的,并不是很真实。表面上听听课,或者偶尔听一下,“在说什么啊,还没有讲完啊……”如果这样的话,有些有智慧的人即使专注都听不懂,而智慧一般般,听闻的方式也一般般——开心的时候听一下,不开心的时候不听,那佛教真正的修行还是比较难的,所以修行还是需要有一种比较虔诚的心。

所以有时候我看到有些人大声哭的话,我还是很高兴的,为什么?因为说明对他触动很大,那他自己也会很难忘,“啊,我原来到过某个佛学院,那个时候我的出离心很大,我的信心也很大,我的哭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这样的话也是很好的,说明人还是有一些改变,对吧?什么改变都没有就不太好。这是第七个。

第八个:“觉受证悟善妙、无有自高自大是无误之举。”

觉受、证悟非常好,经常见到本尊,梦中也经常见到,不管是空性的证悟、光明的证悟,都非常不错。如果有了这样善妙的觉受、证悟,最好不要傲慢。

有些人“我现在已经开悟了,我现在很了不起了,我要去我的刹土了……”就开始有一些傲慢心。其实有时候这种觉受并不是很可靠,就算好几天都安住在一个禅定当中,也不一定就很好。虽然好像很长时间当中一点傲慢都没有、一点我执都没有,过段时间遇到外境的时候,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以前的很多故事当中也是有吧?

去年我翻译第二世敦珠法王的一些教言,不知道当时讲过没有?(上师念诵藏文)敦珠法王的这个教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犹如夏日渠水之觉受,增上抑或减弱皆相宜,莫如孩童追逐彩虹霓,愿能勤修殊胜之佛法。”他当时有这样的一个发愿。我们修行当中,好像有时候觉受增上,有时候证悟、悲心全部都减弱,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可靠的。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要做了一个好梦就开心得不得了,然后做了一个不好的梦又特别地伤心;今天产生烦恼了,“呜呜呜呜——”好像还没有开悟;今天证悟空性了,就“我一点烦恼都没有了!”……其实不要患得患失,应该安住在自己的状态当中,很谦虚、很认真地闻思。

我很随喜今天遇到的那个未来的堪布,19年当中他肯定有各种各样的觉受,但他一堂课都没有落;他也没有追求将来会不会得个堪布证,一直认认真真完成每一堂课;而且每一次的成绩也很好。这种闻思非常稳重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所以这里讲觉受再胜妙也不要自高自大,不然容易被魔束缚。稍微有一点境界,稍微有一点觉受的时候,“哇,我现在应该如何如何……”好像受到了本尊的授记、空行的授记、护法的保佑。自己一产生执著,最后很多修行就不能成功。

第九个:“能独自安住又能随顺群体是无误之举。”

“随顺群体”改成“处众不乱”可能比较好一点,“随顺群体”跟藏文比较起来有点点差别,可能用得不一定很恰当。

这里是说我们作为修行人,既能一个人独自在寂静的地方安住,同时也能处众不乱——处于很多人当中心也不散乱。意思就是说,自己安住也完全可以,以这样的境界到众人当中,原来的境界不会散乱、不会退失,能堪缘——堪能一切外缘,这个很重要。

比如我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修无常,一个人的时候肯定没什么问题,无常修得很好;然后我坐车到菜市场去买菜,买菜的时候,无常的境界一直没有离开。我看到菜市场有很多生命正在失去,有很多的人来来往往,这都是无常的现象,在散乱当中我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境界。

以前有很多读书名人,他们把这个叫做“闹中取静”,在街上人特别多、特别散乱的地方看书,看能不能专注;如果能专注,说明境界还算比较不错。不然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大家都很好,烦恼也没有;跟别人一起的时候就不行了,两个人、三个人的时候就开始产生烦恼。

有时候多接触人还是很重要。佛学院以前很多堪布都是天天讲经说法,去年前年学院发生了很多事情,他们就经常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我当时觉得,这也许对他们很多人的将来来讲是个好事情,因为遇到各种各样人的时候才知道,“哦,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作为修行人,有时候看一看这个世界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话,你们有些人可能出家后就一直在寂静的地方,每天学中观、学高法,“一切都是远离四边八戏的”,讲得是很舒服的,全是光明,全是空性;但是有一天真正到了非常散乱、非常混乱的世界当中,那个时候原来寂静地方的空性境界一点都用不上了,很可怕的。

所以有时候人生当中各种各样的接触还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也有必要开一些研讨会……昨天听说你们因明有一些研讨是吧,他们让我去,但是我没有时间。

东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也不同,寂静地方的思想跟城市里面人的价值观也不同,这些方面都要进行比较。比如你是在亚洲文化的背景下成长的,然后你到了西方、到了欧美、到了东非,这个时候你就完全好像不是在人世间一样,感觉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要多积累一些知识,这也是菩萨的一种行为。昨天《大乘经庄严论》里面刚刚讲的嘛。

所以我们要既能独自专修、安住,也能在众人当中不散乱,即使跟他们在一起,自己的道德、戒律、行为也不会被他们夺走,这就是有修行的境界。否则你在寂静的地方很不错的,“啊,我要念咒语,我要禅修……没有问题的,我这次下去就是好好地疗养一下身体……”然后下去以后天天除了看电视以外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做。

现在受很多西方文化的冲击,东方的一些思想变成娱乐化,没有什么价值,天天都是看一些微信、微博,看一些电视、电影、连续片,很多人在这种非常肤浅、非常浮躁的思想当中度日。而更深层次的科学方面的研究、宗教方面的研究,很重要的人生问题,他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大多数的价值观已经在一种非常肤浅的、像浮云一般的表面上停留。

而很多科学家,他们虽然有时候也可能会散乱——毕竟是凡夫人,但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更重要,他们会更深层次地研究某个领域的一些技术、学问。这一点可能我们看一看整个世界的动荡,看一看各个不同国家所研究的领域也可能会明白。

所以有些人整天都是看一些电视,看一些娱乐活动,表面上接连不断的画面在你面前浮现,但实际上你看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最后你的心相续有什么改变?对你的今生有多大的利益?对你的来世又带来什么利益?这方面自己也要考虑。

当然有些人全部这些都关闭我觉得也不一定好,有价值的一些知识看了的话,其实过去的历史也就是现在的生活,我们有时候看古人的一些历史、故事,从中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总之不能太散乱,对吧?

第十个:“无有自利的牵扯、善巧利他的方便是无误之举。”没有自私自利牵扯的情况下,善巧利他的方便就是无误的选择;如果一直有自私自利的心在里面,那就不叫善巧利他。

现在有些人本来是承办自己的事情,但是表面上用利他的名义,这也是一种狡诈者,或者说是谄曲,这种行为很不好。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自私自利的心,是以利他心去做,那是非常好的。

当然利他心也需要善巧方便,没有善巧方便的有些人,虽然想利他,虽然没有自私的牵挂,但是好像始终也不能成办。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有善巧方便,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的一个场合,一个具有善巧方便,一个没有善巧方便,那么有善巧方便的人就能够成办。

表面上看来同样的两件事情,一个人有自私自利,一个人没有自私自利,那么没有自私自利的就称为菩萨的行为;有自私自利的心,不管名义上再好听、再漂亮,但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如果没有自私心,只要是一心一意想利他,即使事情没有成功,也没有过失,也是很好的;如果有自私自利心,那很多事情就不一定能成功,即使成功意义也不大——当然这一点是按照大乘佛教的教义来讲的。如果不按照大乘佛教的教义来讲,那可能有一点自私自利也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现在西方文化的一些说法,应该要有一些自私自利,没有的话什么事情都成办不了。必须要有自我,这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说法,这跟大乘的无私精神稍微有一些不同。当然各自都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吧。

今天就讲这么多吧。我前面不是说念传承有十五分钟,要给我留一个小时的时间,对吧?嗯,这叫做授记,知道吗?(上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