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胜道宝鬘论25

《胜道宝鬘论》传讲(25)

索达吉堪布2018.11.21

有一两件事情说一下。第一个,星期六没有课,下礼拜的课跟前面基本上相同,星期一和星期二讲《维摩诘经》;星期三讲《胜道宝鬘论》;星期四和五讲密法——这个是不公开的,密法班的课;星期六讲《孝经》。《孝经》可能还有一两堂课就讲完了,《胜道宝鬘论》可能也还只有两堂课吧,后面的内容不多了,有些也比较简单。这是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事情我昨天没有来得及说,我们的《观无量寿经》注释,还有《心经》注释、《药师经》广解,《普贤行愿品》这些下面准备要学。我今天想要说的是,最近这几个讲记都整理出来了,我特别感谢所有的不管是打字的、校对的,到时候发心人员的名单也给我,我也作作回向吧。

以前我们这里工作人员的名单经常是在书里面、光盘里面的,但很多道友都不太愿意。所以以后我们的音频视频光盘制作完了以后,包括我们其他的文字工作,希望你们把发心人员的名单跟所做的事情都给我,虽然我做不了什么其他的事情,但是我发愿回向。因为对我个人而言,这些课我也花了很多时间,不管是备课也好讲课也好,整个过程还是很关心的。每一堂课并不是不用提前准备,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否则再好讲的课,如果没有认真对待的话,也是没有办法的。

课讲完了以后,如果立成文字,还有音频视频的话,有缘的人也许可以得到一点利益;即使没有得到利益也不会有损害,我是这样想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非常感谢!如果真正用世间的价钱请他们来做,那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无怨无悔,有些道友是一直一直在做。

我自己以前也做过一些简单的,比如讲课立成文字,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讲的一堂课如果要立成文字的话,要花很多很多时间。也许我们现在各方面比较方便吧,就是不知道对将来的众生有没有意义?可能有一点。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们在佛教的教义当中待的时间应该是比较长的;对我而言,不管怎么样在这里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说有缘的众生也许能得到一点利益。

对我而言所有的供养之最是法供养,法供养有一部分是我们年底时候的笔考、背考还有讲考;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做各种弘法利生的事,这也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而且这可能是最长远的一种法供养吧。比如我背了一部论典,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有些发心人员经常跟我讲:“年底的时候心里比较伤心的,别人都能背得很好,我都没有背。”但其实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我以前也想学一些外语啊,自己背一些课啊,后来想翻译是不是更好一点?因为我翻译的论典,也许我死了以后还留在这个人间,再过10年20年也许都还留着。

所以我最近也发愿……因为有些堪布让我把《杂阿含经》翻成藏语,《杂阿含经》我看是看得特别多,但是翻成藏语的话,我可能很长时间没有用藏语来讲课了,所以可能没有翻成汉语简单。对我而言,藏语翻成汉语还比较容易,虽然我的母语是藏语,但是人的习惯吧,这么多年以来……原来我翻译《观无量寿经》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有时候要思考很长时间;然后翻译《弟子规》也比较累,《弟子规》由汉文翻成藏语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如果护法神加持的话,自己在藏语上面做的事情不太多,所以我也想试试。

而且《杂阿含经》很适合现在的人。现在人的逻辑比较简单吧,不像大乘佛教,要么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才信仰的法,要么是非常愚笨、迷信的人才可以信仰,一般中等人很难对大乘佛法起信心。所以我想《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的基础,而我们藏文当中有很多包括像《大智度论》《涅槃经》,还有四部阿含经里面好多都没有。所以很多人这方面也在想。

不知道我有没有时间,有时间的话我是有兴趣的,我对佛法方面的不管是翻译也好、讲课也好、看书也好,好像兴趣是一直没有退,没有喜新厌旧,一直信心很稳固。但人的身体啊、精力啊、年龄啊,还有寿命,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所以有时候虽然想再翻译一两部论典,但是不知道……人老了以后可能也有点糊涂了,再加上可能不知道以后活多长时间,所以……凡事在努力当中吧。

我今天要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最近我们这几部法都已经立成文字了,特别的感谢!确实我们这里的以及外面的发心人员当中,佛法也好、世间的文笔也好,各方面非常非常优秀的有一部分人,你们的智慧和才华用在弘法利生上面,虽然可能依靠这个你得不到名声也得不到财富,但确实这个功德,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众生做了一件大事!

所以昨天忘了说,今天这几本书我还是要跟大家再说一下。以后你们不管是做讲记还是做哪方面的资料,我在这边也稍微给大家看一下,这样僧众也会做加持。我想尤其是白法护法神——我们刚刚念完护法神,护法神肯定处处都有,所以他们也做加持的话,对很多修行人来讲,这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因此,我自己关于《阿含经》的事情也在这里强调一下,如果对众生有利的话,希望僧众也多多地加持我、垂念我,护法神和空行、本尊也一样加持我。

以前无著菩萨说:“我如果生病对众生有利,但愿我生病;如果我住世对众生有利,但愿我住世;如果我死亡对众生有利,但愿我死亡。”所以我在翻译等方面做一些事情,如果是对众生有利的话,希望僧众和白法护法神加持我;如果对众生没有什么利益的话,希望这些事情就不要顺利。

做事情还是比较累的,不是那么简单。可能你们看起来就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就像一部连续剧,看起来好像只有十几集,但是背后那些演员用了多少时日;同样的道理,不管是翻译也好,写也好、讲也好,都是如此,看起来可能比较简单,但实际上背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多的。如果我们把每次讲经说法的时间用在其他一些方面,可能有很多有形有色的东西。闻思修行的东西可能看不见,但我们还是需要追求,对吧?

(上师念《胜道宝鬘论》传承)

今天我们讲“超胜之十法”,应该是《胜道宝鬘论》当中第二十四个法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不需要的十法”,我记得最后一个是“如果所行均是利他,就不需要成办自利”,这个很重要的。我们所作所为有利他心的话,自利是自然而然成办的。所以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居士、出家人,以后应该有利他心。

我们是学大乘佛法的,不管从哪方面讲,大乘佛法最究竟的精华意义就是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也不是表面上一定要给几千人、几万人讲经说法、转法轮,不一定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身边有很多的众生,对这些众生尽心尽力做一些有利的事情吧!如果实在做不了有利的事情,也尽量不要害他们,不要扰乱他们。法王也说“莫舍己道,勿扰他心”,不扰他心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你的身边有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众生的根基和意乐都不相同,有些对你可能特别好,有些不一定好。但毕竟我们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所以不管别人是有理还是无理,你都要无条件地饶益别人;即使实在不能饶益,也不要扰乱别人的心。这是利他的中心。

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大乘佛法的弘扬,不是非要讲经说法,有时候哪怕是推一本书,“这一本书你看一看……”比如我们坐车的时候、乘飞机的时候;或者遇到一个陌生人,好心好意地劝他行持善法、断除恶业;或者我们看到一个旁生,念一句观音心咒;遇到一个可怜的人,如果我们有一些人力财力的话,好心好意地帮助他……如果实在没有外在的物质能力,现在有一种叫做“心理慈善”。有一些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他们不需要金钱帮助,但是他心里非常困惑、非常痛苦,这些人我们可以用真理来给他疏导。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特别困惑的人、焦虑的人、伤心的人,因为现在的社会比较冷酷,大家都有一种防备感,不愿意接触别人,这时候我们应该去接近别人。有时候可能你们觉得我脾气不好,但站在我的位置上,我还是很尽力地每天接待、接触各种人。本来如果不需要求别人的话,可能谁都不愿意的,不见任何人可能最快乐;但我们还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尽量结上善缘。所以我刚才讲的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当中,经常强调心理慈善,做慈善不一定非要用金钱帮助他人。

尤其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可能就像《四百论》当中讲的一样,上等人心理痛苦的比较多。比如有些人莫名其妙心情就不好了,那尽量地跟他讲个故事啊……以前我们佛学院当中有些堪布,每天唱金刚歌心情特别好的,突然就得了一些心脏病,心情不好了。我们就拿糖啊什么的给他,刚开始他不开心——“不要给我糖,我又不是小孩,我心情不好!”但慢慢慢慢也会好的。所以有些高僧大德、有些了不起的人,他一段时间当中也会遇到一些心理的困惑,有这样的。

所以不管是堪布、堪姆、法师,富贵的人也好、漂亮的人也好……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心理是更困惑、更痛苦的。我有时候看到特别富贵的人,一方面很羡慕他的财富,但另一方面心里想,肯定他很痛苦的;有时候看到长得非常好看的人,看起来很多人都羡慕他,但我又一想,这个人肯定有非常多的苦恼,看不出来而已。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没有其他能力的话,对他们做一些心理安慰、心理疏导,对他们做一些有利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利他心,前面也讲了,希望是时时刻刻当中的吧……

求佛法的话,我觉得学习很重要,不管怎么样,学习不能间断。以前不知道我讲过没有,我们藏地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做《青史》,专门讲藏地很重要的一些历史。作者叫做廓诺·迅鲁伯,他是一个很著名的译师,80多岁的时候还在不断地学习。有些人问他:“你已经80多岁了,还学什么呢?你现在还没学完吗?”他说:“我没有学完,我还要不断地学习。”“那你什么时候学完?”译师就跟他们说:“我成佛的时候才学完。”所以我们道友们也要不断地学习,这是很重要的。

以前我一个叔叔他自己是没有什么智慧的人,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经常晚上在帐棚里面的油灯下面看书,半夜三更的时候,他抬头看我还在看书:“哇!你还在看书啊!”然后他很烦地睡下去了。后来我出家了,出了家以后有一次我回去……我们藏地因为没有灯,他们睡得比较早,一般8点钟、9点钟就睡了,我可能12点、1点钟左右还在油灯下面看书,他又开始很烦的样子,看看我,然后:“唉!你出家以后还要看书啊!你的这个痛苦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众笑)我那个老叔叔早就已经死了。

其实在油灯下面学习不算什么的。现在很多佛教徒都落入一些形式化,形式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智慧不够。如果我们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比较不错,基础打得很好的话,整个佛教徒的水平会越来越进步。如果佛教方面什么都懂,世间法方面也什么都懂,那么做任何事情就比较方便,不会做一些愚昧的事情。

现在整个世界的众多宗教徒当中,犹太教的教徒是最爱学习的,然后基督教的也比较爱学习。我们佛教呢,以前藏传佛教的历代大德,他们是非常非常爱学习的。你们看看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传记,确实都是非常非常苦行的。藏地一般在家人的佛教徒不是特别有文化,这在历史上也是很明确的。所以我们后学的这些佛教徒,可能学习方面不能放弃;同时我们是大乘佛教徒,不是什么其他的佛教徒,每一个大乘佛教徒,除了自己的学习和修行以外,应该要做一件有利益的事情,什么事情都可以。

我们外面的一些佛教群体当中,有些人说“现在的人不爱发心”,其实不能这样。包括我们在喇荣的这些道友,希望你们每一个人至少发心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样可能比较好一点。这也是你弘法利生的一个机会,不管是大大小小的什么事情,为学院也好,为僧众也好,为整个佛教团体也好。当然你也并不需要特别做一些超越你力量的事,有些人搞什么慈善啊,天天都是化缘,这些我们是看不惯的,有时候给别人带来很多的痛苦和困惑。我们每一个人哪怕在你的班级里面,为班里面做些事情,为法师做一点事情,或者为身边的朋友、道友,除了你自己的事情以外,一步一步来吧!我们说是利益一切众生,但先只能小范围的,然后我们的发心和行为慢慢慢慢再扩大,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前面说“如果有利他心的话,就不需要自利”,但我们还没达到完全不需要自利的时候,自利还是需要的;但是在自利的同时,在自利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忘利他。所作所为全是自利的话,那大乘佛教什么时候修行?大乘佛教只能是在我们口头上说吗?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有能力、有智慧的话,要做几件利他的事情。你可以列一个表,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我要闻思修行,同时我要做什么什么事情……”这样的话,我们这么多佛教徒的能力集聚起来,从大的方面讲,对社会、对整个国家、对整个民族、对全世界的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有一种造福的力量——其实我们很多的力量都是创造出来的。

《胜道宝鬘论》非常殊胜!我也很高兴,没有想到今年传完了。去年我没有出国,然后就能翻译这个;今年出国的因缘也比较少,所以讲完了。对我来讲,从反方面得到了人生的价值,这可能意义更大。希望你们学习这部论以后,对人生重新有一个思考,这个很重要。如果我们学什么论典都是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一直在原地……以前我放牦牛的时候,有些牦牛也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总是在中间,不知不觉就看不到了,最后这头牦牛死的时候——“哦,原来我的牦牛当中还有这一头啊,它很听话的……”这样一方面也很好,但另一方面有时候还是需要有一点……嗯,这个比喻不知道恰不恰当,突然间……(上师笑,众笑)好像有点那个……如果我再解释一遍应该可以,但没有时间了。

下面讲超胜之十法。

第一个:所有六道众生之中唯有暇满的人身最超胜。

这里好多都是从我们佛教徒自身修行的层面来讲的,所以这部法是一个修行法门,跟闻思法门有天壤之别。闻思法门,比如我们讲中观、因明、《俱舍论》的时候,一定要开发自己的智慧,产生各种怀疑,拼命地要想,分别念越多越好。闻思的时候给别人提出问题也好、产生怀疑也好,所有想到的都要说出来,这样对以后有帮助。但修行的时候分别念越来越少,依靠一些前辈大德的语言,依靠一些教言,所有的分别念放下来,然后精进修行。我们这个《胜道宝鬘论》就有一些窍诀,这些窍诀性的道理,有时候可能不像因明、中观一样逻辑性很强,但对于修行,确实它有特别特别深的意义。

六道众生——三恶趣、三善趣整个六道众生当中,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同的身份,学过《前行》的人都知道;但是所有的身份当中,具有修行机会的,远离八无暇、具足十种自圆满和他圆满的人身是最超胜、最好、最有意义的。什么超胜呢?所有的身份当中,能修行佛法的身份就是最好的。笼统地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这么想——“是不是说得有点过分?”但实际上确实是的,如果修行一段时间以后你可能会知道。

我们不说什么地狱、饿鬼、旁生、阿修罗和天人,这些每一个都有痛苦,我们都知道。人类当中,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有些人认为有钱很好,有些人觉得有名声很好。比如有些人认为“世界上最富裕的人应该是最最快乐的”,其实这是一些非常贫困的人的想法而已,真正有钱的人并不都很快乐。

现在世界上三十六亿人的财富掌握在八个人的手里,比如巴菲特、比尔·盖茨……有时候我想,我有他们那么多财富的话,会给我自己带来什么?我会不会快乐?会不会有意义?很难说。这个世界从地位上面讲,美国应该是全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那么美国总统快不快乐?——我看他天天都不快乐,特别特别痛苦。同样的,德国也好、日本也好、英国也好,他们的领导快不快乐呢?可能不快乐,下面那么多人骂他,他自己在一些演讲、一些场合当中,好像非常非常的伤心。所以地位不一定让我们真实地快乐。那世界上长相庄严的,有些明星人们特别喜欢,比如他说一句话,好几千万人马上转发,这种人快乐吗?也不一定。

所以今生、来世真正有意义的,就是获得解脱、皈依三宝的这种人。当然没有信仰、不学佛的这些人有另外的价值观,这里我们不说。真正从修行方面来讲,就像《文殊师利问经》当中也说:“若依佛法僧,及以四圣谛,胜安隐归依,一切苦解脱。”如果我们有机会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习苦集灭道四谛,这样的修行人可以从一切痛苦当中得到解脱,这种人就是最有意义的、最超胜的。就像我们经常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得到了三宝的加持,得到了佛法真正的甘露妙药,才知道人生当中修行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它不仅对我们的今生有意义,乃至生生世世都是有意义的。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非常非常光荣。我自己的话,在人生的选择当中,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些善知识,然后以出家的身份修行,确实也是很快乐的。以前无垢光尊者也是这么讲的,(上师念藏文教言)他说:“执著三界的人以前都做过很多次,身披袈裟仅仅是这一次,非常荣幸!”包括我们有些在家人好好地信仰三宝,十八暇满的功德全部具足的这种人身是非常超胜的。通过出家也好,通过知足少欲也好,这样的修行应该是很好的。

所以大家有这种机会的时候不要搞错了,有些人到了喇荣都还不是很清楚的。来到这里并不是追求你的房子好庄严、你的房子里面装修得很好,每天都是忙这些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曾经一代一代的修行人当中,特别执著、天天忙着自己房子的人,后来出去以后没有什么造诣。所以来到这里,哪怕就待一个月也好、三天也好,应该好好地听法,好好地思考、好好地学习;谁都不要想我们永远住在这里,我的家在这里,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在这里学习,在这里修行,一旦得到教义的话就要去利益众生。以前去那烂陀寺的印度和藏地的那些大德们,他们到那里去并没有天天忙着装修小房子——我们去的时候稍微还有一点遗迹,确实那个时候很艰苦的;房子只是一个简单的住宿而已,他们的目的就是得法,得法以后回到藏地或汉地,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的到印度去求法。

我们有些留学生到西方国家的时候,有些在外面学得特别好,并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饮食生活;有些条件比较好的人,在那里买豪车、别墅,根本不学习,但是后来好像处境并不是很好,有些犯法在外面就被关监狱里面,有些回来以后被关监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们的人生,修行是最有意义的,这一点很重要!虽然现在可能有各方面的限制,但内部最好不要……经常听到旁边那些道友们,“啪!啪!……”一晚上都用钉子在钉什么,我不太清楚。我们自己的心还是很重要的,来到这里大家还是要修心为主。人身暇满啊!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所有不具佛法的俗人中,唯独具有佛法的行人最超胜。

当然这个可能我们修行人才承认,一般其他的宗教或者没有信仰的人,可能觉得这话说得太绝对了。其实站在有信仰的修行人的角度来讲,他自己应该觉得可以说是这样的。确实我们觉得如果没有信仰,光是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做商人也好,做教育者也好,到最后可能并不是特别有意义。其他的有些宗教信仰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除了我们佛教以外,信仰其他宗教的,他们也认为自己的信仰是最重要的。

人生当中最好的真理就是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每个人都愿意维护。而且宗教信仰跟世界上任何其他理念有些不同,它非常地根深蒂固,是一种很深的习气。前世的因缘也好,即生当中后天的教育也好,我们看到东西方的一些历史当中,有些人为了不舍弃自己的信仰,连生命都完全可以放弃。

犹太教跟佛教有点不同,它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世界历史上看,他们之间战争非常非常多,到目前为止也是同样的。基督教跟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放弃信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被老虎吃掉、被毒蛇咬、被恶人残害,但是他们有些宗教徒死也不放弃他的信仰。从历史上看是这样的,佛教也是一样。所以每一个宗教,他们觉得自己的信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确实没有信仰的人对真正的真理无法了知,包括对大乘佛法菩提心的教义、空性的教义。比较起来,有信仰、行持佛法的人确实是非常非常难能可贵的,得到这样的人身不能放弃。当然可能最根本的要看你能不能得到一些境界,修行上得到一些境界的话是不会放弃的,他会觉得自己的身份非常的高贵伟大。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比较飘,没有深入进去,一直是表面上蜻蜓点水般,囫囵吞枣地学一点点,那这种人就没办法,可能到了一定的时候会不断地换、不断地换……

世间人也是这样嘛,现在世间也有些学习特别不坚定的人。去年有一个新闻里面说,有一个大学生换了十几个学校,被十几个学校开除,最后犯法了还是什么的。所以我们有些人不断地换传承,不断地换上师,这说明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的。有时候我看蚊子咬身体的时候也是,有一种蚊子很厉害的,它一直咬着吃吃吃,吃饱了之后就“呜——”飞走了;但是有一种蚊子不知道嘴出了问题还是怎么的,它这里咬一点、那里咬一点,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法没有融入的话,在我们这里也有,不断地换班、不断地换班,但是换完了以后,最后一大堆邪见。而有些人一直是一步一步地学,学得很踏实的,很有规律、很认真。人心有差别,很稳重的这些人不容易改变,他一旦决定就不容易放弃。

现在年轻人是比较浮躁,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今天我要做什么事情”,明天又不行了,“我要好好学习”“不行,我要出家!”“出家不行我想还俗……”每天都有一个新的想法,就像新闻一样——每天一个新的新闻、每天一个新的新闻,最后眼花缭乱,每个国家的新闻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有些人的心态像换新闻一样的话不太好,自己应该先用智慧来观察、寻找,修行是要终身的,不能换来换去,否则对自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你看日本有些企业是做了好几百年的,这种就很成功的。我们如果今天做一点赚不了钱又换一个,又赚不了钱又换一个,那换来换去的……我家乡那个小县城里面,好多小商店、餐厅的主人经常换。这样不太好,对吧?修行人应该要坚持。

第三个:所有道乘中,精华义的此密乘最超胜。

当然每一个人的信仰可能不同,但确实密法是非常非常深奥的,所有的法当中是最殊胜的。当然有些人可能不一定承认,觉得显宗是最殊胜的。包括汉地的像弘一大师,刚开始他也诽谤过密法,看了密法的一些仪轨,觉得不合理;但过了十几年以后,他觉得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后来也进行忏悔,然后要求后人先不要看仪轨为主,要以教育为主。其实教育很重要的,我为什么经常要求大家闻思修行?天天念咒语念得特别好,但过一段时间,遇到一些人、换了一个环境的时候就很容易变。有些人在一个环境当中不会变,但到了另一个环境当中就会变的。

以前佛陀也说过,像舍利子那样的人是不受环境影响的,但其他人就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我们有些人可能在这里念皈依念得很好的,每天拿个转经轮,“南葵内色那卡刚瓦耶,喇嘛耶丹堪竹措南当,桑吉秋当帕波给登拉,达当桌折给贝嘉色切……喇嘛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换了一个上师,换了一个环境,就什么都放弃了,态度都不同了,“哦,肯定是不合理的……”表情都变了。

弘一大师刚开始光是看了一些仪轨,后来看了一些教义……我觉得当时各方面文字的原因,弘一大师可能也没有看很多密法的教义,最多可能是唐密这些,但他最后还是明确地说明了。

所以对密法,你刚开始不认为殊胜也不要紧,但实际上……其实汉地以前的大德,包括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也说:“密宗一法,真实不可思议。”我们昨天刚讲的《维摩诘经》当中也说“不可思议”嘛,《文钞》里面也说密宗的法不可思议,里面有很多的加持,有很多不同的传承。

所以所有的乘当中,要懂得密法是最最超胜的。我们密法班的人可能确实都感觉得到,因为我从他们听课的态度上也看得出来——其实我们人是有这个能力的——一般听密法的时候谁都不缺席,听显宗法的时候就有点……城市里面人有点“欺负”显宗,然后经常一会儿多一会儿少,比较随意。不过这样也可以,因为密法确实也是护法神所护持的,比较秘密的,也是自己各方面要特别注意的,这是很好的。

然后我们在座的各位当中,有些可能确实是密法修行人,有些还没有修行,但没有修行的我希望你们不要诽谤密法。并不是我自己修密法,所以诽谤的话我就受到什么什么,不是这样的。而是我们要评判一个真理的话,应该是自己懂了以后才可以。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佛法的了解,就算我们闻思多年的人,可能连千分之一都没有。比如像我的话,五部大论、密宗、大幻网都学了,但有时候自己衡量自己,我可能佛法大海当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还不懂,虽然我代表佛教徒来给别人讲经说法。你们有些人可能对密法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连一部论典可能都没有学过;对于其他的佛法,如果我学了万分之一的话,你可能跟我也差不多。这样的话,学了万分之一佛法的人,对整个密法要诽谤的话,这“万一”的诽谤是不能代表总体的,这种方式是很愚痴的。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现在有些人确实很随意,好像能代表佛教徒——“啊,我们佛教怎么怎么……”其实我们佛教很深奥的,非常广大,我们很难代表佛教徒。尤其是密法浩瀚如海,龙猛菩萨在龙宫里面取《般若经》的时候,他说龙宫里面的法要比人间还多;阿底峡尊者到桑耶寺当时那个特别大的图书馆看的时候,他说藏地得到的密宗各种续部比印度还多。因为当时从天界啊、邬金啊,还有香巴拉等好多地方迎请过来的。所以有时候看到续部那么多——“哎哟,短暂的一生当中没办法看完,只不过可以发发愿,下一辈子希望变得更聪明,然后多看看这些经论……”现在年龄、时间都有限,没办法的。

所以,就像我们昨前天讲的一样,对这些法即使不起信心,也不要去诽谤,因为法性是不可思议的。昨天我刚刚引用的教证大家要想一想。

第四个:与所有闻所生慧、思所生慧相比,一刹那的修所生慧更超胜。

在上师那里听闻得到的智慧,之后自己反反复复思考、辩论、探讨,然后思维所带来的智慧,与这两个智慧相比较起来,一刹那间的修所生慧——修行带来的智慧是最超胜的,因为修行实际上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可能辩论很厉害,广闻博学的特别多,但是如果没有修行,也不一定能利益众生,自己也不一定能善始善终。为什么有些人修得很好呢?因为一直非常关心修行,修行很重要!如果修行不是很好,像以前汉地明朝还是哪个时候,当时皇宫里面的很多大德,以闻慧和思慧为主,修慧很缺少,后来这个皇宫里面的这些国师腐败现象都非常严重,所以后来汉地很多地方隐没了佛教。历史上有这种说法。

我们佛教徒不管你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首先很重要的就是闻和思,这个没有的话确实我们修都不会修。就像萨迦班智达讲的,如果没有听闻而修,就像是断臂的人想爬到悬崖上一样,根本没办法的;但是如果没有修行,光有闻思也不行。所以有时候我们这里选堪布、堪姆,发学士证这些,光是依靠闻法或者笔考的成绩来选的话,也许确实很好的,但也许……修行的考试很重要,但是修行也没办法考试,让他说出大圆满的境界的话,也不知道怎么样,因为有些是不可思议嘛,不可思议也没办法讲。

修行确实很重要。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释》当中有“诸修真实者,今虽未得果”,我们修行人虽然今生当中没有真正得果,“将来决定得,如业不假勤”,这样修行的话将来一定会得果的,就像我们造的业不会消亡一样。大圆满当中也说,大圆满的修行者即生没有成就的话,来世或者后世或者中阴会得到成就。

所以,光是口头上说、文字上说是不行的,哪怕我们修一个“人身难得”,你心里面哪怕是一刹那、五分钟、十分钟也要修;讲“寿命无常”的话,寿命无常也要去想。不修行光是说“无常、无常、无常、无常……”这样不行的。“无常”鹦鹉也会说的,鹦鹉学舌的时候也是“无常!无常!”我们教它什么它也会说,可是它相续当中没有观修。有时候自己思维的时候,真的越来越觉得……观无常我好像还可以,我经常看我们中学毕业照,当时大概十五个人,现在好像五个人都已经死完了。我想三分之一都离开了,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不知道能待多长时间?经常思维。

所以,修所生慧的功德和修所生慧是很重要的!

第五个:与行持所有有为善法相比,一刹那的无为善法更超胜。

有为善法一般就是有相地做一些善事,比如供灯、磕头,还有转绕,经常帮助别人。这样的一些有为善法也有一定的功德,但是跟无为善法相比——无为善法不是依靠因缘而造作的,观修的空性无缘、无缘大悲心、无相的空性,这些的功德非常大。

当然世俗的善根跟胜义的善根,在某种意义上面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需要世俗的基础,不然所有世俗的善根都放弃,一味地安住……如果你不会安住,光是自己认为在安住,一直安住在阿赖耶上面的话,可能并不是很好。如果我们真的懂得空性的意义,然后在空性境界当中安住的话,那这个功德远远超越我们世间一些世俗的、有为的善根。

汉地宋朝的时候好像有一个出家人,他写了一个《广清凉传》,是五台山清凉传。他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安住在空性当中,哪怕是一刹那间的功德,完全胜过造恒河沙的七宝塔。为什么呢?因为七宝塔到了最后会毁于微尘,然后就没有了,有为的善根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安住在空性当中,这种一念清净心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也不会毁坏。

所以我们经常讲要抓住最重要的,比如空性见解。那天我引用了的,当时米拉日巴要求惹琼巴——“请寻了义惹琼巴”,了义法主要讲空性法,因为现和空来分了义、不了义的时候,显现的一切是不了义的法,空性的一切法是了义法,所以寻找空性法门是最了义的。

因此我们所作所为天天都是依止世俗的善根,除此之外胜义善根从来都没有提过的话,也不是很对的。我们有些法师在全世界来讲,做世俗善法非常厉害,还是很出名的;但是可能显现上这样吧,胜义法显现上好像并没有慈悲传授。所以弟子们整天除了有相的一些善根和慈善以外,无相的空性和般若方面一点都没有,这可能不太合理。

真正的般若法门是断除生老死病的唯一妙法,大家切莫忘记,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认识。这种认识不一定是所谓的开悟,而是通过闻思的方式,真正得到了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教义,龙猛菩萨、月称菩萨还有佛护论师、清辨论师、静命论师他们传下来的教义,确实我们特别希望每一个人要有所感受。通过般若空性法门,它能摧毁真正轮回的根本——很重要!无为法是这样的。

第六个:与修所有有缘等持相比,一刹那的无缘等持更超胜。

有缘等持就是有相的一些观佛像、观生圆次第的修法,是有相的法;无缘等持就是在无相无缘当中、三轮体空当中修三昧等持。我们禅定的时候,什么相状都没有,有也没有,无也没有,一切都是安住在本来清净、远离四边八戏的境界当中,那么这个功德非常超胜,这个收获也非常大。

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有时候大家要修金刚萨埵、阿弥陀佛,还有汉传佛教各种各样的法我们也要修,包括念咒语啊,修一些有缘的等持。有时候什么都不观想,安住在自己心性的本来面目当中;在自己认识的境界当中自然安住,这个时候你也会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这是一种无缘的等持,也是一种无缘的三摩地。这是最殊胜的。

第七个:与享受一切有漏安乐相比,一刹那的无漏安乐更超胜。

我们经常讲跟有漏的门相连的这些法是有漏的,它是变化的、痛苦的,获得的快乐,包括我们世间当中依靠钱财而得到的,依靠感情而得到的,依靠有实法而得到的这些快乐,都是有漏的甘露、有漏的快乐。无漏的快乐不是因缘而造作的,是真正从内心获得了大乐智慧。就像《正法念处经》当中讲的:“一切有漏法,无常苦不实,若得无漏法,乃名不动乐。”有漏的法都是痛苦的,没有实有的;如果我们得到无漏的法,那就是佛法当中经常说的大乐智慧,这个很重要。

第八个:与相续中生起所有觉受安乐相比,显现一刹那的证悟更超胜。

我们相续当中有时候会生起觉受,有安乐的觉受、光明的觉受、空性的觉受,但这些觉受毕竟是修行当中的一种显现。比如安乐的觉受就是得到四禅定那样的快乐;光明的觉受就是前面所有这些柱子、瓶子等,连很细微的微尘都能算得清清楚楚的,这种光明的觉受;空性的觉受,在空性当中安住七天、一个月等等。这些觉受是暂时的一种觉受,真正认识到心的本性的这种证悟,哪怕是有一刹那的证悟,远远超过上面的一切觉受。

不管是证悟也好、觉受也好,大家不要说得太多。真正的修行人,没有特殊必要的话连自己做梦的一些觉受和现象也不会说的。现在总体上是好一点,不然我们有些佛教徒最爱胡说八道,“啊,阿弥陀佛授记我了!”现在我听到的比较少一点了,以前经常有人讲“我是阿弥陀佛派过来的,我是观音菩萨……”

我在非洲的时候,“哎呀,为什么这些诸佛菩萨都在亚洲这边,非洲这边还是很需要派一些人来……”以前很多人说“我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我是观音菩萨派来的”,非洲这边诸佛菩萨多派一些人来的话……即使他们不是很正常的话,去那边待一段时间也有意义,毕竟是阿弥陀佛派来的,那肯定很厉害。表面上他的有些行为是不能接受,但是如果他真的是阿弥陀佛派来的话,阿弥陀佛肯定不会派不三不四的人来,所以我想他肯定很厉害的(众笑)。但是,非洲那边派的人很少,我们这边经常有一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派来的人,比较多一点。这些也许是觉受,也许是你真的开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非常超胜,因为已经证悟的境界,远远超过觉受。

第九个:与行持所有刻意作的善行相比,一刹那无刻意的行为更超胜。

在密法当中,到了一定的时候,不需要特意地去勤作,很多行为都是非常自然的。我们现在凡夫人当然是需要一种刻意行善的造作,依靠一些正知正念,“我不能犯戒啊、不能犯法啊、不能犯规矩啊……”有很多的条条框框,用正知正念来维护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善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的,我们作为初学者来讲,当然是非常需要的。

然后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而然有一些无刻意的行为。无刻意的行为当然是你有了一些证悟的前提,然后做这些行为是非常好的,无执著的,特别好。但是如果你前面所有的善根基础没有,随意的做一些“无刻意”的行为,那就叫做“疯狂行为”,是非常可怕的!密宗当中不允许,显宗当中也不允许。

显宗当中虽然以前也有一些,比如大珠禅师,他在马祖那里获得开悟以后,别人问他:“你现在真正开悟以后的感觉是怎么样?你饿了怎么办?困了怎么办?”他说:“饿了吃饭就可以,困了睡觉就可以。”别人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的话,我们没有开悟都做得到。”但其实大珠禅师的意思是,我们可能在吃饭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分别念,饿了不仅仅是一个吃饭,还有很多的分别念,“这个好吃,这个不好吃,那个……”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分别念;然后睡觉的时候睡得好啊、睡得不好啊,半夜三更醒过来啊、身体又不好啊、又不舒服啊……他们不是这样的,睡觉也是安住在光明境界当中,吃饭等一切都是清净的坛城当中、无勤当中运行。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开悟者也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同。开悟和不开悟、凡夫和圣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完全一样的。比如黄铜跟金子表面上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确实不一样。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现在不是正在讲《维摩诘经》吗,维摩诘居士表面上看好像是一般的一个在家居士,但是他的境界是完全不相同的;莲花生大士也是这样,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可能不了知依止善知识的人,认为莲花生大士好像是一般的一个行为不怎么好的居士,但实际上他的证悟境界远远超过我们。因此有时候可能所谓的上师也是一般的一个人,所谓的法就是一本书,你自己如果没有什么境界的话,你面前看到的都是这样。

其实我自己依止的上师当中,现在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得到,通过上师的教言,通过上师很多很多的加持,可能上师跟其他人是不同的,法也是不同的。比如这个《胜道宝鬘论》,看起来好像只有二十多个不同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里面有十个教言,但是它真正的价值和力量,对我们人生起到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我们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可能类似短短的文字谁都看过的,可是对我们的行为方面起到的作用,如果是其他的小说,其他传统文化的书,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文字的背后还有一种力量,叫做加持。诸佛菩萨的语言也同样的,他的秘密当中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这些都是讲刻意的善和不是刻意的善的差别就在这里。

我这个课没有翻译,还是没有翻译好一点,不用考虑他们,我自己说得越快越好;如果有翻译的话,说快了他们有点痛苦。所以我今天说的内容多一点,因为没有翻译,我怎么讲都可以,我可能还要讲快一点。

第十个:与所有发放财布施相比,不执一切事物更超胜。

本来上供下施、财物布施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个跟不执著一切相比较,确实不执著一切好一点。

我们有些道友虽然是修行人,但是经常做善事,做这个事情、做那个事情,每天忙得一塌糊涂。今天给自己盖房子,明天给他人盖房子;今天给别人化缘,明天给自己化缘。不如有些人知足少欲地过一种非常清净的生活,自己生活比较圆满,俗事也不是很多,虽然表面上看来好像上供下施财物这些都没有。

我看我们有些道友每天都是办快递,每天跑邮电局。最近我们邮电局不是取消了嘛,然后很多道友就比较伤心,“我有好多好多包裹啊,怎么办呐……”非常着急,他反正事情就特别特别多。

其实一方面也可以做一些善事,但另一方面,造无为法的善根,自己要好好地闻思、好好地修行,知足少欲,尤其是在一个寂静的地方,在一个高等佛教学院,可能更要注意。

我们很多居士的善根也是不同的,有些一直在有相的东西上面下功夫,只要一提起无相的空性就不说话了,就吃东西,什么兴趣都没有,装着不知道。然后稍微有一些有相的东西,就睁开眼睛,马上就醒过来了,讲一些空性就不是特别有兴趣。

发放财物布施这些一方面是很好的,布施也是四摄之一、六波罗蜜多之一,《经庄严论》里面讲了那么多六度,但是更重要的是不执著一切。我们如果能安住、能放下一切,自己好好地从内心上求更高的善法……我刚才讲的,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解,甚至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确实与有相的善根还是有一点差别。

比如我真正去闻思,最后我对上师三宝产生一个不退转的信心,那这个信心有生之年当中都不会变的,乃至生生世世这个习气我都可以运用。但有相的一个善根,做了多少多少的善事,每天十几个包裹背来背去,今天给僧人发袜子、明天发口罩,特别热情;但过一段时间,真正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自己的信心能不能稳固?所以有相和无相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所有有相的东西,因为有相的东西都没有的话,我们可能也很难生活。但真正的功德是,如果我们能达到无相,一切不执著,安住在法性当中,安住在自己的本来面目当中,那可能是最好的。

达波瓦尊者给我们讲的,有时候讲得太高了,有时候讲得有点低,我们比较一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