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解义慧剑10

第十课

《解义慧剑》当中,现在继续宣讲四法依。其实,在《涅槃经•四依品》里面,四法依也讲得比较广,如果有时间大家应看一下。今天讲第四个问题——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前面讲,不要依人而要依法;法有言词的法和意义的法,应依意义而不能依表面的言词;意义有了义和不了义,我们应依了义。而了义的法有智慧的行境和心识的行境,我们应依智慧。也就是说,虽然法很了义,但了义也分两种,一种是凡夫感官能了解的对境,另一种则不为凡夫所通达、唯诸佛菩萨的智慧能了悟,也即智慧之法。而我们真正要求的就是智慧,也就是超离轮回的出世间法,所以,应依止智慧而不能依止心识。

现在世间所谓的佛法,有些是发财的、有些是治病的、有些是得名声的,还有一些是希求暂时悉地的……这些虽然也是佛法,但想依之断除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却很困难,不可能依之出离轮回、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所求的是真正智慧之法,那就能超越生死、断除二障,所以大家在求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大家也知道,佛法的来源就是上师。如果上师对出世间法、尤其出世间的智慧方面一无所知,依止这种上师想获得出世间的智慧也非常困难。现在末法时代,大家在依止上师方面一定要注意,最好能找到具有菩提心和空性正见的上师。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上师,那要以佛法饶益自己和他人就非常困难,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记。

庚四、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实修了义时,不依随词语,

分别二取心,而依无二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清楚什么是了义、什么是不了义。在通达了义之法之后,与自相续结合实修之时,也不能依止具有随从语言分别的所取境与能取心之自性的心识,而应依止无有二取的智慧。如果在依止智慧方面有一定的困难,那我们就应退而求其次,应多看一些实修了义法方面的窍诀性开示,诸如禅宗与大圆满的教言,这样以后就能做到依智不依识。

现在有些人这样说:“学习佛法不能学论,只能学经。”甚至个别高僧大德也这样强调:“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学一两部经典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所有的论典都不能学。”其实这种说法还是需要观察。

以前南怀瑾先生在讲《圆觉经》的时候,他强调这么一个观点:依经不依论。他说:“学佛应依靠经典,至于搞不懂的名词则应查佛学辞典。要下苦功,应一字一字地啃、一字一字地查,再配合生活中的反省检点就会有所体会。”后来多识活佛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这本书中驳斥他说:“既然所有论典都不可靠,那佛学辞典又怎能可靠?”他说得很有道理,因为佛学辞典是后人编写的,并非完全是经文,甚至有些辞典的内容还特别糟糕。然后多识活佛又说:“如果不能依靠论典,那你所写、所讲的这些又怎能可靠?……”反驳得很尖锐。

其实,这些人口里说出来的也应该是论典,如果他们的观点成立,那他们就不应该讲话了,为什么还讲呢?这分明是自相矛盾。如果论典不可靠、不可依,那历代祖师大德所留下来的语录典籍还有什么用呢?可以想象这种观点有什么样的过失。

按照印藏佛教的传统,要想真正理解佛经的密意,就要依靠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教言,因为他们是佛陀在佛经中亲自授记的,凭自力即可解释佛经密意的极为罕见的大德。但现在很多人却这样说:讲法一定要讲经,不能讲论。当然,有些论的作者根本不具造论资格,那他写出来的论典,我们就不能依止。但具条件的造论者所造的胜论,我们就不应否认。如果遮破了所有论典,那佛陀的教义可能谁也啃不动,因为没有“牙齿”之故。

有缘之本性,二取自性心,

彼缘彼虚妄,不证法性义。

为什么要依智慧而不能依心识呢?因为不管是执著有也好、无也好,或者执著建立也好、遮破也好,只要有所缘,其本性绝对不超过具有外所取与内能取自性的迷乱心识。由于一切世间戏论全是二取的自性,即凡夫俗子分别念的妄想与执著,因此无论如何缘取,缘空也好、缘有也好,乃至是二、非二,都经不起观察,纯是虚妄的本性。其实,见闻觉知的法都是虚妄。《楞伽经》云:“诸法世俗生,胜义无自性。”可见,世俗中生住灭的法全部是虚妄的,而远离自性的真实胜义,绝非分别心的对境。所以只要存在这样的虚妄分别,就不能证悟远离能取所取的法性,因为这仍属心识与分别的范畴,并非远离一切戏论的实相境界。如果真正能远离一切执著相,那就能通达诸法的法性。

《三摩地王经》云:“远离是二边,智者住中道。”意思是,远离有无两边的智者才能真正住于中道,其实这也就是究竟的中观。大家都清楚,在分别心前,空与明的执著都是可以的,比如:这些法是空性的、这些法是光明的,但在无分别的法性中,这样的虚妄分别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人将这样虚妄不实的法作为最究竟的所求与目标,那就大错特错。就像似水的阳焰根本不能解除长途跋涉所带来的干渴一样,希求解脱者的最终所求,唯应是诸佛菩萨的无二智慧,而并非那些虚妄的执著。

在这些问题上,大家一定要好好分析,不然很有可能止于化城。虽然在抉择最究竟见解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中观根本慧论》等论典,也知道一切善恶与生佛等相都要同等破除,但千万不能永远停在总相的状态上,一定要通过修行真正契入,这非常重要。

下面讲原因:

缘有实无实,缘二缘非二,

如何缘亦缘,缘取是魔境,

此乃经中说。

“缘”是“执著”的意思。缘柱子、瓶子等有实法也好,缘虚空、石女儿等无实法也好,或缘有实、无实也好,缘非有实、非无实也好,不管怎样缘取,只要有所缘的对境和能缘的心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执著,都是依靠有动摇的心来缘的,而且这种分别念根本不可能成为斩断轮回根本的宝剑。站在最究竟的立场来讲,无论缘任何一个法,不管它是善法也好、恶法也好,这都是魔业,即魔王波旬所制造的事业,这在经中再三宣说过。《文殊游舞经》云:“缘取多少,行亦多少,魔业亦尔。”意思是,缘取有多少,行就有多少,同样魔业也有这么多。

大家一定要认识,在最究竟的修行中,所有的缘取和分别都是障碍。这在《楞伽经》、《般若经》等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宝积经》云:诸比丘,如果有人有二取,这是魔的加持,不信大乘者也受魔这种诱惑。所以,真正的魔并不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獠牙毕露的外魔,而是内心对相的执著,这包括执著单空、执著如来藏、执著菩提心等。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也说,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包括菩提心在内的一切所缘相都要消于法界;《中观根本慧论》也说,涅槃、如来、三宝、四谛等一切的一切皆不存在。所以,一切修行人都应以最大的努力来断除这一魔业。

依凭何破立,无法坏所缘,

见无破立解。

意思是说,诸如遮破有实法、建立无实法之类,依靠任何破立的分别念,都无法毁坏所缘的执著相;如果不破何法、也不立何法,而以息灭一切二取戏论的方式现见无有破立的法性,这时就解脱了所缘或戏论。

有些人这样认为,因为柱子、瓶子等有实法,在用离一多因与金刚屑因等理证详细观察时都不成立,所以像石女儿一样的实相单空无实法就应建立。个别论师还认为,这样的破立就是如来密意。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这样进行的破立,根本无法毁坏所有的执著相,像《金刚经》所讲的破相就无法完成。所以,所有执著相都要息灭,一切戏论都应消于法界。如果谁以息灭一切戏论的方式真正照见了无破无立,那他就见到了一切诸法的实相。

其实,《现观庄严论》、《二观察续》等显密典籍都承许这种观点。《宝性论》云:“此无何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意思是说,在最究竟的时候既没有任何所破之法、也没有任何建立之法,一旦依靠上师的窍诀和自己的信心,真正见到了真实的法界并安住在真实的法界中,这个时候就能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这一点,我们从传承上师的传记和教言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真正见到无有破立的时候,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当然这是诸佛菩萨的行境,凡夫人只能对此生起信解,但应该发愿:“祈愿我能早日达到这种境界!”

离诸所能取,自然智自明,

遮诸四边戏,此说殊胜智。

那此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境界出现呢?有。因为这并不像向空中射箭或向大海扔石头一样一无感觉。虽然这个时候已远离一切有无是非等边,能取所取全都消于法界,但这是通过各别自证的方式来了知的,也就是说,其所证知的法界就是不依任何因缘造作的心性自然光明,即自然本智。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本智无住现”。

很多经典都讲,这种智慧应该存在。《般若经》云:“心无有心,心之自性为光明。”就像太阳存在,阳光自然会积聚一样,心的自性本来就是大光明本性。但这并不是无情法,证悟空性的时候并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像晚上睡着了一样,此时完全了知这种境界。虽然远离了一切执著,但是这种远离一切执著的相,或者说远离一切执著的殊胜境界则无欺存在。

当然,这样的心性光明,也自然遮破有无等四边戏论,其实这就是佛所说的殊胜智慧,即一切获得中最殊胜的获得。《般若摄颂》云:“获得无死胜妙智,故此称谓智慧度。”意谓,当我们获得无生无死的智慧的时候,这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大家应该清楚,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并不是众生心想“一切万法皆为空性”的分别念,而是以自己的信心坚持不懈地修持上师教言,最后真正现证远离一切戏论的诸法实相,这才是智慧到达了彼岸。

这样殊胜的智慧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呢?不一定。凡夫人能不能得到呢?不能得到,尤其对中观与佛陀的境界没有信心的人,永远也得不到。下面讲原因:

如盲前日色,凡夫前未见,

如何思不知,凡愚皆生惧。

就像盲人,在他面前虽然有柱子、瓶子、山河大地等形形色色的色法,但是,因为没有双目的原因,外面无边无际的境相根本无法照见。同样的道理,没有积累资粮、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的愚笨凡夫,虽然心的本体或一切万法的本性,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而俱生存在,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以观现世的心来思维、观察,也不可能了知哪怕一点一滴。

《华严经》有个很好的教证:“譬如生盲不见日,非为无日出世间。”意思是说,虽然天生盲人不能见到太阳,但这并不能说明太阳没有出现于世。“诸有目者悉睹见,各随所务修其业。”有双目的人完全能明见太阳光芒;同样的道理,世间人随着自己的修行力,所得到的结果也完全不相同。一般的凡夫人就像盲人一样,虽然有太阳出现,但一点也见不到;而圣者和与修行有缘的人就像有双目者一样,他们以各自的缘分和修行境界完全能照见。

不说其他,就是在座的道友,虽然大家都坐在这里,但也有不同的结果。对大乘佛法和中观有信心的人,对我口里面所讲的,完全能领会,而且这些内容确实能慢慢让心得到利益;但有极个别没有信心的人,或胡思乱想的人,可能讲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这样的智慧以凡夫人的思维分别永远也不能得到,不但不能得到,反而会特别害怕:“既然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一切实有的法都没有,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全部没有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是不是因果全部都垮了?所有善恶全部都没有了?”他的心产生这样的恐惧。圣天论师说:“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愚者听到空性法的名称的时候,相续都会生起极大的恐怖之心。

龙猛菩萨在《中论》中云:“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智慧浅薄的人见到诸法要么是有的相、要么是无的相,除了这两者以外,根本见不到非常隐秘的诸法实相。世间中很多人特别执著相,不说从来没有学过佛的人,就算学佛的人也是如此,这的确有点可怕。别人说:“那个人有神通、那个人发光。”他就:“真的?!”对相特别执著。稍微有一点发光,或者说身上出汗,他也会觉得稀有。其实这并没有什么。

然依真圣教,破诸边之理,

上师窍诀力,如得目自见。

既然凡夫愚者就像盲人见不到任何色法一样见不到实相,那是不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就根本见不到了呢?绝对不是。自古以来证悟法性而开悟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这通过他们的传记也可以看出来,同样,只要我们追随他们的足迹,也一定能见到万法的自性。

我们要依靠什么呢?要依靠佛陀的圣教,尤其是了义的经典,如《般若经》、《宝积经》、《楞严经》等,这些不可缺少,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破除一切边的理证,这在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圣天论师的《中观四百论》、月称论师的《入中论》等论典中都有详细宣说。这些论典所阐释的,完全是作者本人以及前辈理自在无与伦比的智慧结晶——破除一切边的殊胜正理。

除了依靠了义经典和破一切边的理证之外,还要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如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传承上师所留下来的珍宝要诀。显宗也有窍诀,密宗的窍诀更不用说,从莲华生大师一直传到法王如意宝,代代相传的口诀如纯金般清净无染,依靠这些窍诀的力量,一切万法的本性就非常容易见到。的的确确,禅宗修行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开悟,密宗行者更是如此。

所以在座各位,在对上师三宝有信心的基础上,还应依靠佛陀的经典、破除一切边的理证以及传承上师的窍诀,三者缺一不可,依靠这三种因缘,我们就能通达远离二取的本来面目。

现在有些人说:“只要读经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多啃一啃。”没有上师的窍诀,你肯定啃不动;没有高僧大德的理证,查辞典也不行。所以,完全依靠自力非常困难。不要说我们,学过《入中论》的都知道,月称菩萨还说,他通达甚深的法也要依靠圣教和理证,以及龙猛菩萨所宣说的教言,依此才创作了《入中论》。既然月称论师都需要经典、理证和窍诀,那我们将其他高僧大德的论典和窍诀全部抛之脑后,只靠经典,就非常困难。所以,想见到万法实相者,一定要在圣教的基础上,再再依靠理证与窍诀,这样才能获得预期之果。

其实,在凡夫地的时候也能见到喻智慧,也就是说,与圣者所见相似的境界也能见到。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虽然我们现在是凡夫俗子,但是通过上师的窍诀,自心的光明基本上能以远离四边八戏的方式照见。这是讲,在未得一地菩萨的时候也有这种可能。当然,如果已经得地,那就完全能品尝到佛陀所宣说的真正教言美味。

尔时得品尝,佛法甘露味,

百倍信喜眼,专注佛智身。

成了一地菩萨也好,或者虽然没有到一地,但已获得了一种境界:虽然是凡夫,但对法忍深信不疑,在这个时候就完全能品尝到,佛陀所宣说的空性与光明无二无别的境界。这种境界虽然已经品尝到了,但就像哑巴吃糖一样说不出来,也就是说,虽然不可言说的境界自己完全已经通达了,但通过语言和分别念来为他人指示却非常困难。

已经完全品尝到明空无二无别的境界的缘故,此时定能生起诚挚的信心与欢喜心。这时的欢喜心就不是我们有些人领生活费或买糖的那种欢喜,这种欢喜其实是一种假象,只是“嘿嘿嘿”笑一笑而已,心里还有一些不欢喜的状态。而那个时候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因为已经摧毁了轮回的根本,真正得到了超离生死流转的境界。这时的信心也可谓至真至纯。这样的信喜可喻为双目,但并非肉眼,而是指真正能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这种慧眼在佛的法身智当中始终都不会离开,它一直专注于佛的智慧身体,也就是说始终安住在法乐当中,即所谓的法喜充满。通过学佛,有些人受益比较大,但这种受益并不是口头上的功夫,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佛陀在经典中所讲到的智慧境界在心中有所领受。此时之信喜,则无法以世间一般的信心与欢喜来比拟,所以我们应发愿得到这种境界。

在座的道友,既然大家已经学了这样殊胜的佛法,那在学佛的道路当中就尽量不要退转。《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这样讲过,不退转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多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佛陀五百个大愿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发愿就是在菩提道中不退转,可见这是本师的不共愿力。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一心一意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不仅不会在菩提道当中退转,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佛法至高无上的殊胜境界。

于此诸正法,究竟归等性,

得无说确信,说无尽法藏。

在那个时候,已经证悟了一切好与不好、快乐与痛苦、高贵与贫贱等完全平等的境界,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分别,这样的等性境界完全已经获得。这时,所有的言说思维都无法描述,即得到了无说确信。此时,邪魔外道或具邪见者怎么样遮破也毫无办法,即使所有的天、人、非人都想践踏这种境界也无济于事,因为一切诸法的实相已经圆满证悟。

到达这种确信的时候,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善巧方便来宣说佛法,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天天都闭着眼睛背书,这在宁玛巴很多传承上师的传记当中都有记载。到那时全部都从智慧当中流露出来,根本不用费力,就像上师如意宝一样,他老人家在晚年六七十岁的时候,所有教证理证都自然流露。上师晚年眼睛不好,大概十多年都没办法看书,但是他老人家年轻时背的教证理证,全部都能运用自如,很多人特别惊讶。包括学院中的很多堪布,每天都在背、都在看,但是在真正应用的时候就根本没办法比。所以很多堪布都说:“我们天天都看、天天都背,运用教证理证也不容易,而法王已经十多年没有看一个字,但讲经的时候全部都能倒背如流。”所以,到一定的时候它能从智慧当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那时就可以为了利益无边众生而演说无尽法藏。这种境界,很多人通过自己的信心和传承上师的加持,在因缘聚合的时候就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