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三戒要解7

第七课

思考题:

1.对于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有哪些不同观点?

2.佛陀涅槃以后,教法是依靠哪些人传承下来的?请详细描述一下三次结集和弘扬的情况。

下面继续讲阿里班智达班玛旺嘉所造的《三戒论》。现在讲第一别解脱戒的缘起。

根据显宗小乘观点,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中间以十二相成道来人间转F轮,所转的第一个即四谛F轮。所谓的十二相,《宝性论》当中有详细描述。其中正在讲转F轮,在这里作者中间加了一些有关释迦牟尼佛成佛方面的观点。

一般共同大乘认为,佛陀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也即异生凡夫阶段圆满一大阿僧祇劫资粮;在圣者十地,一地到七地之间历经一大阿僧祇劫,三清净地历经一大阿僧祇劫,总共三大阿僧祇劫究竟圆满二资粮,于十地相续末际在此成佛。因此,释迦牟尼佛是以十地菩萨的身份来到人间成佛的。

声闻宗的观点有所不同,他们认为:悉达多太子只是一个凡夫人,以凡夫身份在一座上获得了佛果。《俱舍论》中云:“本师独觉与菩萨,等持结地均归一。”意思是说,佛陀、独觉和菩萨,在一个等持中全部获得。又如云:“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此处讲到小乘的观点,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成佛时,实际是一个凡夫人通过精进修持,于一生中获得佛果。“虽非”,指虽然不是圣者,但对父母、病人、说法上师以及最后有者作供养,亦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教证明显讲到最后有者是一个凡夫人。

世尊在资粮道中于一坐垫上现前五地而成佛,之后于七七四十九日未说法。大乘、小乘共同承认,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在七七四十九天当中没有说法。当时,梵天帝释供养F轮、海螺等请转F轮,佛才应允传法。一时间,这一喜讯传遍了人间天界,乃至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之间都说:释迦牟尼佛开始要转F轮了。

佛陀虽然次第转了三次F轮,但此处主要宣说第一转F轮,也即律藏的缘起具足五圆满。

本师圆满:无等大能仁释迦牟尼佛。

处所圆满:于鹿野苑野兽得无畏施树林。有时候看《释迦牟尼佛广传》,好像也有很多国王去鹿野苑打猎,杀了很多生,但有些森林可能是以前国王和仙人对野兽们作过不畏惧的布施。这里是许多独觉趣入无余涅槃、舍利子颗颗坠地、梵施国王为野兽发放无畏施的圣地。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过无数次国王。在印度鹿野苑,他转生为月光国王时,准备在一棵树下布施自己的头颅,树神出现阻止。月光国王对树神说:“我在这棵树下已经布施过九百九十九次头颅,再布施一次,数量就达到一千次,我的布施度将圆满。因此,请你不要给我制造违缘。”这个公案在《贤愚经》当中也有。

还有弥勒菩萨转F轮的地方,也是在印度鹿野苑。现在从印度鹿野苑的照片上应该可以看到五比丘的像,里面有一座鹿野苑藏传大学,上师如意宝以前在那里给他们灌过文殊智慧勇识的灌顶。

时圆满:从六月初四开始。以前每年六月初四的时候,大家都会在全国各地放生。现在还有几个月就到藏历六月份了,今年也希望六月初四那天多多放生。这个日子非常好,一般藏地做佛事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做。这是释迦牟尼佛初转F轮的日子,是整个世间开启智慧光明的一天,对众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利益。

法圆满:主要传讲戒律学处的内容。第一转F轮实际也分为三藏,其中对律中律的佛制罪与自性罪只是概括提及,对律藏的经部等持与梵净行瑜伽次第、律藏中论藏的法相分类作了详细广说等,以对治烦恼之次第修法的四谛法门为主。

眷属圆满:五比丘与八万天子。佛为此等眷属传法后,五比丘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八万天子现见真谛。

一般而言,四种律典所摄的律藏,是释尊从成佛以来直到涅槃之间,宣说的一切戒学道理。如是四部律典可以包括律藏的所有内容。后来功德光作了一部《根本律》,上述四部律典的内容亦可包含于《根本律》当中。这部《根本律》到目前为止没有汉译本,如果有汉译本,可能对研究戒律的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汉传佛教有《四分律》、《五分律》,实际与这四部律典基本相同,只不过声闻十八部里的传统有所不同而已。

所谓的律藏不一定是第一转F轮中所宣说的法。但是,从主要开示轮回所舍之法相与脱离轮回之正道的角度,而安立为律藏。

这以上已经讲了释迦牟尼佛广转第一转F轮的道理,对于中转F轮与末转F轮,在下文将会阐述,这里不作广说。

佛陀在八十一岁铁龙年四月初八接近涅槃时,将佛法与四众眷属一同交付迦叶尊者。后来迦叶又传给阿难尊者,阿难传给草衣,之后是啸虎、有愧、魁舍和大三千,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的七大传人。有些人还加上龙猛菩萨。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已经将小乘教法全部传给迦叶尊者,他是一位结集者。用大乘观点来讲,释迦牟尼佛三转F轮的结集者,就是金刚手菩萨。不仅释迦牟尼佛,有一千个佛所转的法,全部由金刚手菩萨结集,这在《秘密不可思议经》中有详细记载。

佛将法交付于迦叶尊者以后,在拘尸那城萨拉树下融入寂灭法界。对于佛陀示现涅槃的说法也有点不同,有些说是八十岁,而且在铁龙年、木虎年方面的历史辩论相当大,在这里不广说。佛陀涅槃到现在的时间,有些人从铁龙年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有些说三千多年,有些还说四千多年……现在世界上公认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到现在是两千四百多年。

释迦牟尼佛十二相成道、涅槃以后将佛法交付于谁、最后如何结集,有关显宗的这些法要,我以前全部背过,当时好像是一位堪布要求的。大家能背诵还是要背下来,释迦牟尼佛转F轮的时候,第一转F轮是怎么样转的,第一转F轮后来的继承人是如何出现的;下面讲菩萨乘和密宗乘的时候,还会讲第二转F轮和第三转F轮的缘起。我觉得这部论典非常好,一方面将历史和缘起全部作了介绍,另一方面对戒条讲得也清清楚楚。

那在佛涅槃以后,教法如何结集呢?佛陀涅槃以后共有三次结集。

其中第一次结集:当时,与佛陀一同趋入涅槃的有八万一千阿罗汉,与舍利子一起圆寂的有八万阿罗汉,与目犍连一道圆寂的有七万阿罗汉。诸位天人不禁冷嘲热讽地说:现在有境界的比丘都已趋入涅槃,正法也成了火灭之烟……诸如此类的言语层出不穷。为了遣除这种讽刺之语,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二年,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的七叶行窟内,未生怨王做施主供养资具,迦叶等五百罗汉聚集一堂,由阿难结集经藏、优波离结集律藏、大迦叶结集论藏。当时作结集并不是在文字上记录,因为以前在佛陀面前,包括缘起在内的全部内容均已听闻过,这些阿罗汉依靠不忘陀罗尼,将经律论三藏宣读一遍,这是第一次结集。

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的时候,曾经去过七叶行窟,离王舍城很近,上师如意宝在那里给大家念了《别解脱经》。上师如意宝说:这就是第一次结集的地方。现在是一个空空的大山洞,特别大,据说那里面可以容纳五百罗汉……可能有金刚萨埵殿堂的一半,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比这里还窄一点。

第二次结集:佛陀涅槃以后一百一十年,当时,广严城的诸比丘大肆宣扬可以不作犯戒处理的十种非事。为了遣除这些非理之事,而作了第二次结集。

对于十种非事,我从《藏汉大辞典》当中抄录下来了,《藏汉大辞典》的编辑者都是非常好的。

一、做非法事,口呼“负负”,即可听许。比如杀生、吃肉等做了非法事以后,口里说“负负”,所作非法就已经清净了。

二、作犯僧残,得人随喜,即可听许。“听许”即开许、允许的意思。这里说:比丘尼、比丘犯了僧残罪以后,若有清净戒律者前去随喜,就不会有过失。

三、病中饮酒,状如水蛭吮吸,即可听许。像水蛭一样慢慢地喝酒也是可以的。现在有些汉传佛教的人,说生病的时候可以喝酒,这是佛陀开许的。可能他是随学这些恶行比丘的人,佛陀的教法并不承认,连芝麻许或者草尖露许也不开许。

四、土为共用,不伤生命,两手耕种,即可听许。虽然比丘不能挖地,但大地是人们公用的,在挖地或者耕耘的时候,只要不伤害众生,用两只手来耕种也是可以的。佛教对这些都是不承认的,你们不要认为:噢,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这十种事都可以做,喝酒也可以、挖地也可以……。这些非事需要遮止,并非佛陀开许之事,大家一定要记住。

五、调盐变味,非时而食,即可听许。本来下午是不能吃东西,这属于非时食,但是在食品当中加一点盐转变味道,他们说就可以吃了。

六、用斋之后,行程逾越半俱卢舍,再次用餐,即可听许。佛陀规定,比丘应过午不食,到次日黎明之前不能吃食物。但他们说:下午如果行路达半闻距则可再次享用饮食。这也是违背佛法的。

七、用斋之后,食物未作余食法者,两指拾食,即可听许。用斋过后,如若需要再次享用食物,必须有沙门或其他人作余食法,之后才可以吃。但是他们说:只要用两个指头夹着吃就可以了。

八、掺和定时及不定时食品,非时食用,即可听许。定时食品,指下午不能享用的食物;不定时食品,指下午可以享用的食物,比如水等。将这二者混合在一起,即便非时的时候也可以吃。比如糌粑里面加一点水,下午就可以享用了,这也是他们的说法。

九、卧具补某,不必如来一卡,即可听许。按理来说,在做一个新具的时候必须在旧具上剪下如来一卡,补在新具上面。他们说:不补也可以使用。

十、沙弥头上,顶戴小龛,内置钵盂,花鬘为饰,若得设进金银,便自接触,即可听许。作为比丘,如果在沙弥头顶放一个小龛,龛里放一钵盂并用花鬘严饰,里面放置金银后再接触,这样便可以开许。

以上是恶行比丘宣扬的十种非事。在毗舍离城婆利迦精舍,阿育王做施主,耶舍等七百罗汉为了摈除上述十种非事,完整地诵一遍三藏,也作了相顺长净与吉祥长净。有关相顺长净与吉祥长净,本论下文有介绍。在这一次结集过程中,对佛陀的教法仍未落成文字,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才真正写成文字。

对于第三次结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一百三十七年,由莲花王国王做施主结集;第二种,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一百六十年作结集。

第三次结集:大天比丘等鼓吹“答复他不知,怀疑皆观察,能养活自己,此乃佛教法。”大天比丘是一位造五无间罪者,他大肆鼓吹五种非事。对这五种非事,很多讲义当中都没有讲到。以前我们刚来的时候,很喜欢翻一些资料,但是有关五种非事的具体解释,很多人不太懂。以前有些上师是这样解释的:大天比丘认为所谓的佛法有五种,第一种是“答复”,也即别人提出问题,你对他作回答,此为佛法;第二种是“他不知”,对不知道的事情,暂时先放下,比如遇到难题或者无法解释的问题时,或者考试的时候,有些题目做不出来而放弃,这也是一种佛法;第三种是“怀疑”,对某件事情生起怀疑,在无有答案的怀疑状态中放弃,也是佛法;第四种是“皆观察”,对一切都要观察的心态,也是佛法;第五“能养活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养活自己,也是佛法。

由于当时大天比丘等弘扬这五种非事,以此等为缘,僧众内部出现争论。而且,因佛陀未开许律藏立成文字,即使作结集时也只是以念诵为主,长时间下来,在诵别解脱经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念诵方式,致使分成了声闻十八部。佛陀涅槃近四百年的时候,在克什米尔花积精舍,腻契波王作为施主,密藏等五百阿罗汉、六万一千凡夫大尊者以及五百菩萨,作了第三次结集。对于四分五裂的十八部,有些虽不承认万法无常,但凡是皈依三宝者全部立为佛教,有关这方面有哲哲国王的授记。并将律藏立成文字,以前未曾立成文字的经藏与论藏,也 全部立成文字。

之后,通过撰著解释三藏密意的论典等方式弘扬佛法的情况:在宾陀山名优寺圣者密藏(优婆俱多),以及欲遍等五百阿罗汉,集体著写了《大毗婆沙论》。

原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索朗顿珠活佛说:以前法尊法师曾将《大毗婆沙论》译成藏文,当时翻译的样本交给了观音上师,后来拿到国外去的时候,这个样本丢失了。所以藏文版本现在是没有的。实际上,这部论典是五百位阿罗汉共同造的,其中对俱舍,尤其名言方面讲得非常细致。现在汉文的《大藏经》里面有,有些堪布劝我,说:你一定要翻译《大毗婆沙论》,这个翻译成藏文的话,贡献非常大。但是我看了看,这个特别广,要翻译的话,六七年不吃不喝可能也有点困难。所以,即生当中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看这部《大毗婆沙论》也很有必要,这里面对声闻乘讲得非常细致。学院当中,尤其讲俱舍的很多堪布特别想看,因为俱舍讲义里面,经常会引用《大毗婆沙论》的教证。不过他们也没办法,不懂汉语,藏文版的也没有。你们这些精通汉语的人,以后多学一下《大毗婆沙论》,应该是很有利益的。

颂词中的“等”字,包括圣者们撰著诠解密意的诸多论典,尤其是获证发光地的阿阇黎功德光撰著了《根本律》与《羯磨论》。学院每次讲戒律之前,都要先讲《根本律》,但是它的颂词原文特别难懂,一般《花鬘论》算是戒律当中比较好懂的。还有阿阇黎释迦光造了《毗奈耶三百颂》与注释等。通过这些论著将律藏弘扬光大,直至今日,仍主要依靠这两位阿阇黎的著作一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