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三戒要解01

智诚堪布 第1次

智诚堪布辅导

第一课


学习戒律的必要性及使用法本的情况:

造论者—阿里班智达是文殊菩萨示现的、赤松德赞国王的化身,所以他的功德非常圆满。他所造的三戒论,一方面通过他的发心,一方面通过他的证悟,内容非常殊胜。

如果真正想守持清净戒律,要背诵的戒律也是按照三戒论的颂词。三戒论中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等所有关于戒律有要点、戒律的来源和发心等等在颂词中讲得特别清楚。

此次听讲主要是在家人,所以主要讲居士戒律、菩萨戒律和密乘戒律。作为一个学习佛法的人,如果不了解戒律,不了解戒律的重要性,没有受戒律的话,功德就没办法积累。所以汉地很多大德,在讲戒律功德和戒律必要性时,也是把戒律比喻成大地,因为有了大地,他上面才可以生长树木、高山、有情等等,才可以依靠大地而生存。修学者相续当中也应该有戒律作为修学的大地,如果有了戒律,很多很多的功德就会不断地累积;如果没有戒律,虽然我们平时也修行许多善法,但我们的功德没有办法通过守持戒律的方式逐渐、逐渐地递增,以至于到达圆满的状态。所以戒律非常重要。

很多修行者都知道,修行佛法时先要皈依,皈依后有皈依戒,在皈依戒基础上我们还要守持别解脱戒,比如说,有些就守持居士戒,有些就守持出家的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等等。或者说在居士当中,有些自己选择守一条戒、有些选择守两条、三条,以及守全分的戒律。我们受了戒之后,我们必须要护戒。有些人对自己所守的戒律应该怎么做,都不了解,都不知道自己的戒律是什么,戒条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是犯戒,什么情况下不犯戒,等等。如果对戒律不了知,说自己的戒律很清净是一个笑话。所以,要说我们自己戒律很清净,我们当然要知道我们所守的戒律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有没有违犯佛陀在戒律当中所制定的这些戒条,学习之后就知道,我要守这个戒律,这里面有什么内容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知道自己有没有犯戒,或是守清净的戒律。所以说,首先我们要受戒,受了戒之后要守戒。有些观点,有些大德在讲戒律必要性时就是这样讲:如果一个上师,一个师父给他弟子传完戒之后,不告诉他戒条的话,就相当于交给这个弟子一把刀,让他去自杀一样。因为受戒之后,就有戒体了,如果有了戒体,没有去了解戒律,没有去守护戒律的话,就会破戒,破戒之后不会坠入恶趣。所以从这方面观察,一个上师如果想让弟子真正修学佛法,第一个要让他知道戒律的重要性,第二要劝他受或,第三在受戒后要给他讲戒律,不管是居士戒,还是我们平时喜欢的菩萨戒。现在许多修行者非常喜欢灌顶,极各别的灌顶之外(除显宗的教义类似于显宗灌顶之外,没什么密乘戒),其他的灌顶几乎都有密乘戒,当你得到灌顶之后,内心当中就有了乘戒,如果你受了灌顶,有了密乘戒,不了解密乘戒的戒律、誓言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要犯戒律。

守持戒律,对自己内心中禁止恶业,修持善法,功德利益非常大,如果不守戒律也有很多过患。所以我们作为一个真正想要趋入解脱道的修行者而言,必须要学习戒律。感恩大恩上师给我们安排了这个课程,所依靠的法本也是非常可靠的,阿里班智达所写的《三戒论》,翻译者是大恩上师(了解所有内容,并精通藏汉语),从方方面面绝对可靠。

这次我主要讲解原文。

正式学习:

P10:“殊胜上师足下敬礼皈依,祈求赐予加持!”

这个祈加持、顶礼主要是属于云丹嘉措尊者写《三戒论》注释时一个顶礼句,对自己最殊胜上师—他主要依止的上师是华智仁波切,很长时间也依止了全知麦彭仁波切。他的传记中说,在他写《功德藏》注释时,有很多难点,他经常去请教全知麦彭仁波切。他对大幻化网传讲非常重视,在他自己的寺庙中举行大幻化网法会,但经常出现违缘,他请示麦彭仁波切,麦彭仁波切让他在很短时间内(10天)把所有颂词全部讲完,很快的方式讲完后,再重新通过复习方式重新讲,这样就没有出现任何障碍。所以他在殊胜上师足下非常非常恭敬顶礼,皈依这些殊胜上师,祈求赐予加持,让造论过程中没有丝毫障碍,得以圆满。

“法界空中智慧日,放射妙法大光芒,照耀圣众之金山,遣除众生界痴暗。” 这个实际上是顶礼佛陀。

“同时开启佛教莲,为欲解脱善缘蜂,赐予三学精华蜜,佛陀日轮前敬礼。”

“佛陀日轮前敬礼。”要敬礼佛陀、顶礼佛陀。从两个方面顶礼佛陀:第一个颂词,是把佛陀比喻成日轮、太阳,日轮放光可以遣除整个世界的黑暗,佛陀的正法光明遣除众生的黑暗。“法界空中智慧日,”好像虚空当中有太阳,太阳放射光芒遣除黑暗,让众生了解一切所知、前面道路,做事情时不会因为见不到光明而没办法成办,这是比喻。

从比喻表现出来的意义:“法界空中智慧日,”虚空好像法界一样,一切万法的整体,一切万法的本性,都是无自性,都是大空性,这方面比喻成法界。空性中也不是什么都不存在,最为究竟、最为圆满的、自性空性无二无别的就是殊胜的智慧。从实相角度讲,大空性和大光明是双运的,从佛陀相续的安住的功德来讲,佛陀相续当中证悟了大光明,也证悟了大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所以“法界空中智慧日,”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空性,显现了最为圆满的智慧。

这样一种智慧的太阳“放射妙法大光芒,”一切殊胜妙法都是从佛相续当中流露出来的,一切教法可以说是佛陀所证悟的法界自性的等流。正法和佛陀相续当中的证悟是相似相同的,所以叫“等流”,从佛陀相续当中流现出来的,“等”是说这个法和佛陀相续当中的证悟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因缘因果关系,所以一切妙法都是佛陀相续证悟的流现。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对于经典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对于这样的法的态度是什么?其实这些都是代表了佛陀相续当中的证悟。如果我们认为学习这些经典有什么用啊?这是对佛陀、对于佛陀智慧当中流现出来的妙法轻视、轻舍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经典时应该知道这是代表佛陀的智慧。对于佛陀的智慧一般凡夫根本缘不了,也没办法去了知,也没办法把佛陀的智慧作为所缘,但是佛陀大悲心,把它显现成无自相,让我们缘文字可以看、可以念诵、可以顶礼……等等,所以我们应该把经典当成佛陀无二无别一模一样的方式进行恭敬顶礼。“放射妙法大光芒,”开始显现许多妙法。

“照耀圣众之金山,”大乘圣众好像金山一样,佛陀妙法加持照耀在圣众的相续当中,圣众领悟了佛陀的妙法之后,给众生宣讲妙法,所以一切妙法的源头就是佛陀。佛陀传法之后让依止佛陀修法的大乘圣众、菩萨们领悟妙法,又从圣众的相续当中流现出很多加持,一代一代地遣除一切有情、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的黑暗。太阳照在金山上面,金山反出的光明能遣除整个众生界的愚痴黑暗。所以说我们现在自己能够学习佛法,得到加持,我们说是来自于龙猛菩萨、来自于某某大恩上师……等等,大恩上师法的源头就是佛陀,或者说,大恩上师本来就安住在佛陀境界,从这方面讲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通过佛陀的光明,照耀在圣众的相续当中,或者说,大乘圣众领悟了佛法之后,把这样一种妙法再投射出来,转送给其他众生(照耀圣众金山),遣除众生界的黑暗。

佛陀第二个出现在世间,第二个顶礼的必要是什么?第二个比喻:“同时开启佛教莲,”除了前面遣除黑暗功效之外,同时佛陀也开启了佛教的莲花。太阳照在莲花上,开启莲花,莲花里还有许多蜂蜜,蜜蜂可以依靠莲花吸取精华蜂蜜,得到殊胜受用,这是世间的比喻。

这个世间比喻所表达的是:“同时开启佛教莲,”佛陀开启了佛教的莲花,所有佛法的教义、来源都是佛陀,佛陀日轮的光明同时也开启了佛教的莲花源。“为欲解脱善缘蜂,”给了想要解脱的、有善缘的蜜蜂(“蜜蜂”代表众生,他利行中有一定善根,对解脱道、对佛陀能产生信心,愿意解脱)赐予了三学精华蜜。“赐予三学精华蜜,”通过闻思修,而得到戒定慧。众生中可以产生戒律的功德、可以产生禅定的功德、可以产生智慧的功德,都来自于佛陀的大悲加持。我们在整个僧团当中、道场当中,学习当中,这一切教法来自于佛陀。在这样一种教团进行学习,我们逐渐、逐渐了知通过闻思修产生戒定慧,其实就能赐予这些善缘蜜蜂三学精华的蜂蜜。蜂蜜对身体是非常有帮助的,蜜蜂依靠蜂蜜自己是可以生存的,所以说佛弟子们如果没有真正学习到佛法的精华,虽然有一个想要解脱的心。有一个想要自他利益的心,但是如果没有学习到精华的教义,想法虽然非常美好,但是实践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一切、一切,我们现在能够产生戒定慧,能够从佛法当中得到利益,完完全全大恩佛陀的恩德。在了解了这两种必要,一,佛陀的日轮可以遣除黑暗,二,佛陀的日轮可以开启莲花,可以吸引蜜蜂,蜜蜂就可以得到满足—日轮同时做了两个事情。

所以把佛陀比喻成日轮,“佛陀日轮前敬礼。”

“心荒野中出离水,利他菩提心苗芽,四灌顶果之方法,善说三戒无谬传。”

为什么要造三戒论?必要性是什么?这里也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就好像一片荒芜大地上面首先水来灌溉才可以长出苗芽,苗芽开始开花结果,是这样一种次第。同样,“心荒野中出离水,”一般凡夫人的心相续就好像荒芜的大地,就好像荒野一样,当然其中有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众生本来具足的佛性,现在众生的身心好像荒野一样,让要佛性苏醒,一般众生没有真正产生出离心的缘故,是因为他的种子还没有因为水的滋润而发芽,所以众生还在迷惑、还在流转。一部分众生因为开始有了出离心,出离水像水一样,可以把自己内心当中如来藏的种性逐渐逐渐滋润、显发,开始有了想要解脱的心,此时善根开始萌芽、生发,“心荒野中出离水,”出离心对于苏醒种性非常重要。

“利他菩提心苗芽,”菩提心的水灌溉了种子后产生利他心,利他的菩提心比喻成苗芽,种子终于开始生根发芽。前面是出离心,首先自己想解脱,在想解脱的基础上,要想到自己一个人解脱没有意义,要让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解脱,所以在出离心基础上利他菩提心的苗芽开始生长。

有了利他菩提心的菩萨如果有殊胜的根基,他就会想:有什么方法让我能够更快得到解脱?有因缘的就会遇到密乘,就会趋入密乘的修学,“四灌顶果之方法”苗芽最后会结果,四灌顶比喻成果。

这里是有前后次序的(当然内心中的如来藏是永远不变化的,无论如何,这个种子每个众生都有):“心荒野”是普遍的,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众生如来藏种子都是安住在荒野的自性上面的。有了种子,一部分人产生出离心,内心如来藏种性慢慢开始苏醒,在出离心基础上引发利他菩提心,所以利他菩提心一定是在出离心水浇灌之后、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菩提心的。密乘的灌顶、密乘的修法一定是在菩提心的苗芽之上才能够茁壮成长,这其中也有一个前后因果的次第。

“四灌顶果”为什么把四灌顶比喻成果?密宗就是果乘,四灌顶本身也是一种智慧,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在讲四灌顶时说,四灌顶也是智慧也是乘。四灌顶是一个仪式,但是其本身也是非常非常深奥的智慧,有些根基成熟的人,在灌顶的时候、直指本性的时候,当下证悟自己心的本性,所以四灌顶本身也是一种强力让弟子相续成熟的、现见本性的一种殊胜方法,所以说是“果”。密乘也是果,所谓的密乘是把佛果转为道用,修的是果乘。虽说密宗是一种修法,但真正来讲,也是一种和佛的智慧相应的殊胜果乘。

“善说三戒无谬传。”“善说三”为了让众生真正利行中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进入上乘道殊胜的密宗的法印,所以有必要善说三戒,“无谬传”给众生宣讲,给众生传授如何生起三戒,如何守持三戒,通过修持三戒的方式来现前殊胜佛果的方法。三戒我们有时理解就是三种戒律(别解脱戒律、菩萨戒律、密乘戒律),真正而言,三戒也是一种实修的方法,出离心、菩提心和四灌顶是分别对应三戒的。

出离心对应的是别解脱戒—因为众生的别解脱戒律,就是让我们真正能够解脱的就是别解脱戒,别解脱的基础是出离心,如果在守别解脱戒律时(如自己守八关斋戒、五戒、出家戒律时),如果在利行中没有产生一个“我受戒是为了解脱”的意乐,而守戒可能是为了治病、避免堕恶趣,就不是真正的别解脱,就是善愿戒(为了自己今生快乐,为了后世能够转善趣);为了害怕自己受到王法的制裁、下世堕恶趣而受戒律,属于救畏戒(想要从畏怖当中获得解脱、解救的戒律),都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真正的别解脱戒是出离心摄受的,真正是为了解脱守戒律。大恩上师以前讲过,我们在受戒时很多时候都没有生起出离心,所以 我们现在心中是不是别解脱戒还不好讲,尤其是善愿戒、救畏戒,还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别解脱是真正解脱因,如果没的别解脱戒律,则这个戒律可能只是让你后世得到快乐,产生巨大的福德而已。那需不需要重新受戒呢?如果还没有别解脱戒体,还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修行人,怎么办?上师说,不需要。戒律的戒体本身就是这样的,什么时候通过修行四愿四心四加行的方式,从内心当中生起出离心的时候,内心中的戒体自然转成别解脱戒。戒体中本来具足,如果我们受戒时是如理如法的方式得到了戒律的话,戒体就有了,但我们身上的戒体可能还不是别解脱戒,修出离心,什么时候生起出离心,戒体自然就转成了别解脱戒体。

利他菩提心对应的是菩萨戒菩萨戒是以利他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作为本体,首先发誓成佛,内心中修持六度、四摄……,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都是以利他菩提心为他的本体的,所以利他菩提心对应的是菩萨戒。

四灌顶对应的是密乘法戒—密乘戒的受戒方法、得到密乘戒的方法就是灌顶,只要一参加了四灌顶,就得到这样一种密乘戒律,灌顶中着重智慧本体,所以一灌顶同时就得到密乘戒,密乘誓言。

此处为什么说“善说三戒无谬传”?因为出离心对应的是别解脱戒,利他菩提心对应的是菩萨戒,四灌顶对应的是密乘戒。

“我虽无有撰注疏,细致分析之智慧,为满修解脱友愿,简明扼要著略释。”

云丹嘉措尊者非常谦虚,他说,虽然我的智慧功德还没有能力去撰述、解释三戒论注疏,还没有细致分析的智慧,但为满足一部分修学解脱道的道友的心愿,通过比较简明扼要的方式写了一个略释。

P11:“具有权巧方便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现前圆满正等正觉果位,之后幻化如来身相现示无量刹土,从未间断过任运自成应机化众、不可思议之事业,又于娑婆世界刹土的所化众生面前,再次示现成佛,演说八万四千法蕴。”

这是宣讲佛陀成佛的历史、经过,针对不同众生安立佛陀如何成佛的传记非常多。

对于共同小乘所化众生面前,就宣讲说:佛陀在上世之前发了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在三个无数劫中积累资粮,到了最后一世修学即将圆满,以最后有者的身份(义成王子)趋向金刚座,在金刚座中证悟成佛,按照小乘共同观点,佛陀在金刚座成佛之前都是凡夫相续,也就是以凡夫身份证悟成佛。

而按照共同大乘观点,不承认佛陀在成佛之前是凡夫,佛陀在安住于兜率天(因佛陀是从兜率天下降的)时相续是十地菩萨,通过发菩提心,经过凡夫地之后,三个无数劫时间已经圆满了一地到十地的功德,最后在兜率天是安住在十地菩萨的相续。所以在降生时是通过十地菩萨的身份入母胎、出世,显现上在王宫受用王妃,生起出离心,出家,六年苦行,都是十地菩萨的相续,最后在金刚座以十地菩萨的相续断除最后的最细微无明而成佛。(39:19)

而《妙法莲花经》和《密宗论》的颂词,与这个观点非常非常相似,密乘的观点是:这一世是在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中示现成佛,他只不过在无量无数次的示现成佛当中的其中一次而已,他是就已经成佛了,但为了利益有情的缘故,不断发心、示现积累资粮,示现成佛,又开始重新一个身份开始发心、积累资粮、成佛。“具有权巧方便,”就是善巧方便,为了利益众生,有这样一种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早就已经圆满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之后通过幻化出来的身相现示无量刹土。现在我们世界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刹土,其中很多很多的佛陀,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的,通过显现化身的身相,在很多很多刹土中接引不同根基的有情,从未间断过任运自成、应机化众、不可思议的事业。《大乘经庄严论》弥勒菩萨也是这样讲的,佛陀示现他的事业时,他幻化的身体是不断的,在这个地方正在示现入灭同时,另外一个世界,他的化身已经降生了,其他刹土中的化身正在成佛、正在说法……等等,所以他的化身不断,他的事业从来不会间断的,一刹那都没间断过。大乘的思想和一般的共同乘的思想不一样,因为大乘中根基比较利,智慧、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没必要通过一般大家能够接受的观点,佛陀以前就是一个凡夫人,他心力比较大,他通过很长时间的修行最后成佛……等等,为了照顾有些人的想法这样宣讲。但在大乘中能够接受了义教法的所化根基面前,没必要这样讲的。但密乘中还有其他讲法,无垢光尊者《大圆满虚幻休息》当中还讲到其他密乘观点,我们就不讲了,这里主要讲《法华经》和《入中论》中的比较了义的大乘观点。

“又于娑婆世界刹土的所化众生面前,再次示现成佛,演说八万四千法蕴。”以我们这批所化众生面前再次示现成佛,“示现成佛”很必要,很重要,必须要了解,佛陀的悲心非常强烈,为了众生缘故,再再示现成佛,利益有情。

成佛之后“演说八万四千法蕴。”讲解了八万四千法门。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门,完全可以包括在四藏当中,而撰著诠解佛陀密意之论典的印藏大成就者也不乏其数。其中,本论的作者是至尊文殊菩萨显现为国王形象的赤松德赞转世、智慧卓越、成就颇高的大班智达班玛旺嘉多吉札巴嘉村花桑波吉祥贤。”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门,完全可以包括在四藏当中,”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门完全可以包括在四藏当中。“蕴”是很多很多的集聚。众生根基无量无边故,佛陀所说的法门亦无量无边,但是可以归纳成一个定数。

前面讲到佛陀成佛、佛陀讲法、佛陀法的归摄,下面再说,对于佛陀教法的著书、诠释的造释者也非常非常多。“而撰著诠解佛陀密意之论典的印藏大成就者也不乏其数。”像阿里班智达、云丹嘉措尊者都是藏人,以前显现上,藏地和汉地交流不是那么密切,所以这里就没有提汉地的大成就者,其实对佛陀密意的诠释也包括汉地的成就者,藏地佛法的来源是印度,印度和藏地的来往比较密切,能够解释佛陀密意论典的如印度的龙树菩萨,他对于佛陀般若经的意趣造《中观》六论,藏地的大成就者非常之多,如全知无垢光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宗喀巴大师,全知班智达……也是完完全全通达佛陀密意的,能够注解诠释这样密意论典的造论者非常多。在这么多造论者当中最后就归摄到本论的作者。“其中,本论的作者是至尊文殊菩萨显现为国王形象的赤松德赞转世、智慧卓越、成就颇高的大班智达班玛旺嘉多吉札巴嘉村花桑波吉祥贤。”文殊菩萨化现为赤松德赞国王,他悲心再次化现为智慧非常超越、成就很高的大班智达班玛旺嘉多吉札巴嘉村花桑波吉祥贤(阿里班智达)。

“由于尊者已经彻见一切修行法门均可包括在三戒之中,才撰写这部不可多得的稀有善说。”

尊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写这部论典的呢?尊者已经彻见了一切修行法门包括三戒当中:

小乘的修行法门可以以别解脱戒进行归摄,是出离心摄受的戒律的修行方法,小乘的解脱道可以包括在别解脱戒中。

大乘的修行可以在菩萨戒中包括,菩萨戒中的禁恶行戒,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罪业的方式、不好的发心全要遮止;第二条是摄善法戒,六度就是摄善法戒,所有大乘善法六度中不包括是没有的,菩萨戒律好像是个戒律,其实菩萨戒就是所有的学处,一切菩萨修行的地方全在这里面; 第三条戒律是饶益有情戒,就是四摄法。所以菩萨戒中自他而利、制止恶行的,全部包括了,所以大乘的修行法门可以由菩萨戒归摄。

密乘的修行法门从密宗的誓言进行归摄,密宗中不管是15条根本戒也好,14条根本戒也好,其实已经有圆满的见解的圆满的修行方法。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在讲誓言部分时也是把14条根本戒通过见修行果的方式解释的非常清楚。这不是单纯的戒律,它完完全全是完整的修法。所以这些大尊者们他可以彻见戒律本意、它的核心、它里面所包含的见修行果的内容,所以已经见到所有的修行法门都可以包含在三戒当中,有很大的必要,“才撰写这部不可多得的稀有善说。”这是为什么要写这部论典的原因。

关于法脉源流:阿里班智达弟弟立登多吉(拉登多吉),是法王如意宝的一个前世,北伏藏说,他第一世是头上有鹫毛的仁增欣波,取了很多伏藏;第二世就是阿里班智达弟弟立登多吉(拉登多吉),第三世就是法本里介绍的语自在仁增阿格旺波,第四世是仁增白马曲密,再转下去就是列绕朗巴,再后面就是法王如意宝,这些在法王的金刚撅祈祷文中都有介绍。这是造论者与法王如意宝关系。而注释者云丹嘉措的上师是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他的弟子就是法王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所以关系非常非常亲近。从这方面讲,我们学习这样一种颂词,这样一种注释,对我们了解三戒有一种不共的因缘。

P12:全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三:一、宣说论名;二、于殊胜对境前礼赞;三、立誓。

乙一、宣说论名:

“上根者仅仅依靠论名就可以通达全论的所有意义,中根者可以笼统地了解论义,下根者也可依之明确断定经函,这就是宣说论名的必要性。”

宣讲论名的必要性—上根者(根基很利)仅凭名称就可以完全了知本论的所有含义;中根者可大致了解本论构造、内容;下根者找书就很方便。

“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

这是阿里班智达论典的全称。

“意思是说,心的自性本来任运自成圆满具足三身的一切功德,这就是诸法之实相。”

这就讲到“自性大圆满”。

所谓的大圆满就是在自性当中本来就圆满具足了三身的一切功德,一切都是本来圆满的,圆满了佛的三身功德,所有的法、报、化身功德,所有的智慧在每一个有情相续当中本来具足,本来任运自成,这就是“自性大圆满”的意思,“自性大圆满”就是说,不是通过因缘和合。在小乘的教义当中,在共同大乘当中,讲佛果,如色身、法身……是通过修持空性因缘得到法身果,通过修持福德因缘得到报身果,从这方面看,所谓的果是通过因缘集聚显现现前的,不是本来具足的。在讲到最了义的时候,如如来藏自性,每个有情本来具足所有功德,他的心的自性本来任运自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减少、因缘和合……等等,这就叫“自性大圆满”。

“能够无有错谬、直接抉择此理的,即是一切道之究竟阿底约嘎,阿努约嘎以下显密所有道,只能间接作为证悟大圆满的支分。”

这里讲到什么叫“支分”。

能够完完全全地、没有错误、最直接抉择的一切道的究竟就是阿底约嘎,就是无上大圆满的最高修法。宁玛派将所有的乘分为九乘,顶层就是阿底约嘎。阿底约嘎就讲到一切万法最究竟的自相,一切有情相续当中的佛性是如何安立的,圆满的功德是怎么样的,讲的非常清楚。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四心滴》等等都是在讲最了义的阿底的。也就是说,阿努以下的密宗的道、内密、外密、显宗中的共同大乘等等都只能作为间接的证悟大圆满的“支分”。如别解脱戒律、菩萨戒、共同密乘的戒律等等都是“支分”,他是大圆满的分支。

“这一切修法的精华就是三戒,三戒的意义通过三正量远离一切增损而抉择,即为决定的含义。”

为什么叫“决定三戒?”能够证悟大圆满的这样一种支分的修法的精华就是三戒,所有的修法都归摄到三戒当中,而三戒的意义通过三正量—现量、比量、教量进行抉择、衡量,法是不是正量,是不是正确的。

第一个是现量抉择—有时候抉择佛陀的经典是正确的,有一种三清净抉择类似于这个,佛陀所讲,从现量观察,不违背现量(凡夫现量(痛苦、无常)、圣者现量(极乐世界、圣果))。

第二方面比量抉择—通过正理安立。

第三个通过教量抉择。

比较粗浅的通过现量观察,比较隐蔽的要通过比量推理推测,最隐蔽的必须以教量,超过第三量时必须要以教证、教量抉择,远离增损(没有通过分别念增加、减少),远离增损产生定解,就是没有通过分别念增加、也没有通过分别念减少,一切万法本性如是如是。

“作者以一种纯洁清净之心,为了令诸众生获得解脱,宣说如此殊胜的经教之意义,以此可以起到对治烦恼怨敌、救离恶趣的作用,所以称为论。

为什么叫“论?”首先从显现角度讲,作者发心纯洁、清净,从究竟实相上说,他是证悟者,没有任何烦恼。为了让众生获得解脱的意乐,宣讲了这么殊胜的经教的意义。

真正称之为“论”的有两大作用(功用)— 对治烦恼怨敌和救离恶趣,也就是改造和救护。“改造”—通过学习论典,把贪嗔痴改造成戒定慧;“救护”—把我们从恶趣的业等等当中得以救离。

“《明疏论》中云:‘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具治救德故为论,他教无有此二者。’”

具有这样解对治和解救功德的缘故称之为“论”。这种功德只有佛法中才有,他教无有,这成了佛法的不共特点。

“在造论之初首先宣说了论题。接下来说明顶礼之必要,怙主龙猛菩萨曾亲言:‘作者于本师,赞叹非无果,于本师论典,生起诚信故。’”

在造论之初前面已经宣讲了论题,下面宣讲顶礼的必要。

怙主龙树菩萨亲自讲过,造论典时,作者于本师赞叹(此处赞叹引伸为顶礼),顶礼分为身顶礼(身体五体投地)、语顶礼(有时颂词中直接有“顶礼”的词句,有些是赞叹),还有就是顶礼句中加持我、庇护我啊,祈祷护持,也算一种顶礼句。还有心顶礼,内心当中对本师作顶礼,或内心安住在某种境界当中,相应于这样一种殊胜的意义,也叫顶礼。“……赞叹非无果,于本师论典,生起诚信故。’”可以让其他学习者对于本师生起诚信,对论典生起诚信,遣除违缘,忆念恩德,不忘本的殊胜必要性。

P14:“通过礼赞可以圆满自己的资粮,使造论善始善终。”

通过顶礼和赞叹可以圆满造论者的资粮—顶礼佛陀可得到很大的善根,赞叹佛陀功德也很大。学习者与讲解者顶礼也可以圆满自己的资粮,忆念清净的来源。

“与此同时,可以令诸后学者了知论典的殊胜,从而恭敬修学。”

到这里是讲到了顶礼的必要性。

P15:“乙二、于殊胜对境前礼赞”。‘那莫’即是顶礼之义。对谁顶礼呢?于上师前礼拜。”

“那莫革日巍!”是阿里班智达在造三戒论时自己的一个总顶礼。“那莫”—顶礼,“革日”—上师(有时指自己上师,有时指莲师)。

“所谓的“革日”有沉重之义,因为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大恩上师们,对我们具有大恩德,是极其严厉的对境,因此作者在诸位上师前恭敬作礼。”

为什么沉重?第一,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上师们有非常大的功德。对我们而言,给我们传授别解脱戒,在我们相续中安立解脱的根;给我们传授菩萨戒,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修习大乘;给我们灌顶传授密乘戒,就可以修学具有巨大加持力的密法,给我们传授三戒就是给我们传授三乘的教言,当然具有很大的恩德,这里也有“沉重”之意(直接从梵语译成汉语就叫“沉重”)我们现在理解,就是“极其严厉”之意。对境很严厉—对他做恭敬供养,能得到很大福报;如对他生邪见、辱骂、打击,过患也很严重,对境非常非常来历,也是沉重。因此作者在上师前恭敬作礼。

P16:“如果有人心存这种疑问:除了密宗以外,小乘与菩萨乘中有上师的字眼吗?”

是否只有密宗有依止“上师”,而小乘、共同菩萨乘中没有“上师”的字眼,自己可以学习?作者引用了两个教证来说明,无论哪一乘,都有依止上师修学、恭敬上师的教义:

“《沙弥五十颂》中云:“于师住处门,手当轻缓扣。”

龙树菩萨造,是小乘依止师父时的威仪。

“《菩萨戒二十颂》中也说:“持戒具智力,上师前受戒。”

岳居士所造,他是八戒居士(没有出这有,终生守持八关斋戒,与出家人基本一致)。“持戒具智力”—自己必须守持大乘戒(持戒),而且具有智慧(具智),有可以传戒的能力(力),在这样的上师前授戒。

所以在小乘与共同大乘中也有“上师”的字眼。

P16“搅拌具德二资之大海,智悲皓月密法妙甘露,

雪域诸成就者胜顶饰,莲生金刚众生师前礼。”

这是顶礼莲花生大师。是颂词的顶礼句。

阿里班智达本来是宁玛派的一个大伏藏师,也是宁玛派的一个大智者、大成就者,所以对本派的开山祖师有强烈的信心,每个宁玛派弟子对莲师都有很强烈的信心。不管哪派弟子,莲师发过一个不共的誓言—谁祈祷他,他就绝对遣除他外面的违缘。如果我们遇到障碍时精进猛烈的信心祈祷莲师,念诵莲师心咒、莲师金刚七句、遣除障道、祈获悉地等都可以消除违缘。并不是遇到违缘再精进,平时念诵是很重要的,平时经常念诵莲师祈祷文,很多违缘在没有发生前直接遣除了,根本不会遇到违缘,小的违缘消于无形,大的违缘也能转成小的。所以平时我们要把祈祷莲师作为自己的功课来观修。而且作者与莲师的因缘也不一般。

首先从字面上解释:

搅拌具德二资之大海,”通过诗学比喻意义对照方式。像搅拌大海出现月亮遣除众生烦恼一样,搅拌具有很多福德和智慧资粮的大海,也就是长时间修行相当于长时间搅拌大海一样,莲师通过长时间修持智悲福德资粮,在修行圆满之后出现功德“智悲皓月密法妙甘露,“智悲皓月”就像大海中出现皓月一样,从二资粮的相续中出现了犹如月亮一样的非常清净的智慧,和非常清净的大悲心。从智悲的皓月当中,“密法妙甘露”开始给众生宣讲很多让众生一生成佛、遣除违缘的善妙密法,比喻成甘露一样(饱食、治愈众生烦恼等等)。“雪域诸成就者胜顶饰,”西藏不管哪个教派的,都是祈祷莲师,观修莲师,“顶饰”因为观修时就是把莲师观在头顶上祈祷,经常性地观在头顶上就好像是一个顶上的装饰一样。自己的上师也说是“胜顶饰”,只要经常观在头顶祈祷的,头顶是最高的,同时观在头顶也是加持的原因。“莲生金刚众生师前礼。”莲师是众生的导师,众生的上师,在这样一种莲师面前恭恭敬敬顶礼。

P18:“作者感念多生累世中莲花生大士慈悲摄受自己并赐予授记的恩德,在这里首先礼赞莲师。”

当年莲师在入藏时摄受了赤松德赞国王,阿里班智达也得到莲师摄受,而且赐予种种授记(伏藏、事业),他和莲师的因缘非常近,所以他非常非常感念莲师,在造论之初首先顶礼、赞叹殊胜的莲师。

“这里是以婆罗门教中搅拌大海出现月亮的典故,通过形象化修饰法来说明的。”

诗学是共同明(声明),属于小五明之一,佛法出现之前,因明也是共同明,医方明也是共同明。

“搅拌福慧功德圆满的二资大海,从中升起无碍彻知诸法、无缘大悲即智悲双运皎洁的圆月,于此皓月中,显示能令所化众生趋入无上密道与果位之事业,而遍及各方洒下正法甘露。”

“搅拌福慧功德圆满的二资大海,”经常不断地圆满或修持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就好像无量无边的大海一样,随着福德和智慧长时间累积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无碍彻知诸法大智的功德,无缘大悲就是在悲的功德,所有佛法的精义、所有大乘的精义全部包括在智悲当中。大乘第一个是智慧,第二是大悲,如果有了智慧和大悲,就具有了大乘道的核心;如果不具有智慧和大悲,虽然我们愿意修大乘,但还不是真正地找到了修大乘道的核心关要。这里是说智悲双运搅起的皓月,在这皓月当中,就是在这样的像月亮一样的智悲状态、境界当中,莲师就显示了,或者说是流淌了能够让所化有情、有缘众生“趋入无上密道”(四灌顶、伏藏教义等等修法),趋入无上“果位的事业”“而遍及各方洒下正法甘露”,尤其是以藏地为主的所化有情面前传了很多很多显宗、密宗的教法。

“如是在具足智悲力功德、所化雪域为主、一切智者成就者之顶饰、南赡部洲的大密咒师海生金刚众生上师前恭敬作礼。”

如是在像佛陀一样圆满的智慧、悲心和能力功德的、所化是雪域为主的、一切有智慧的人、一切成就者的顶饰、上南瞻部洲的大密咒师,海生金刚、众生上师前恭恭敬敬顶礼。

P19:“所谓的海生,指莲师在无垢澄清的大海中,未依靠父因母缘而以顿生方式诞生。”

为什么叫“海生“?阿弥陀佛心间放射光明,照射到印度的达拉郭夏海中的莲花上面,种子字显现成一个婴孩,就是莲师诞生,是化生,是阿弥陀佛心间变现的一个尊者,所以莲师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我们祈祷莲师,念莲师心咒和祈祷阿弥陀佛没有差别。密宗与所谓的净土、密法和极乐世界也有非常密切的因缘。莲师八相中就有蓝色身相的海生金刚。

“具有不被二取妄念所毁的胜义实相智慧,智慧身远离生死老衰,故为金刚。”

为什么叫“金刚”?为什么叫“金刚乘”?其实就是具有不被二取(能取/所取)妄念、分别念,这些会摧毁实相,或让众生没办法了悟实相、安住实相,但实相智慧是本来如此安住的、不被二取妄念所毁的、胜义谛的实相智慧,莲师已经完全现前了,他已经拥有了,已经现证了“不被二取妄念所毁的胜义实相智慧”。“智慧身远离生死老衰”,一般众生身体在世间有生老病死,生死老衰,但莲师的金刚身、莲师的虹身远离一切生老病死,生死老衰,永远不变化故,所以称“金刚”。

“由于根据所化众生各自的缘分行持利乐事业,因此称为众生上师。”

为什么是“上师”?“所化众生”指显宗根基面前传显宗,密宗根器传密宗,大圆满根器传大圆满,所以称之为“众生上师”。

“作者在其前,以清净心毕恭毕敬顶礼。”

作者在莲师面前通过清净心做顶礼。这“是一种世俗的顶礼”。胜义的顶礼“了达无有顶礼者与顶礼对境,才是现见胜义见解的最殊胜顶礼方法。”最殊胜的、胜义的顶礼方法就是安住在没有顶礼所礼的正见空性当中,了解并安住于此就是最殊胜的顶礼。

“乙三、立誓:

为了使造论不半途而废,并劝勉诸位后学者而立下誓言。”

第一为了自己造论途中不出现违缘,不会半途而废,有个立誓句,自己发誓把论典造圆满;第二是劝勉后学者一定要学习,也有立誓的必要性,有时也叫“立宗”。“立誓”是发誓把论造圆满,学习者是发誓学习圆满;“立宗”是这里面的些宗旨,论典主要意义包括在立宗句当中。

“擅长洗众心垢之仙人,手持智慧蓝宝石妙瓶,

赐予三戒善说甘露水,求学众士当聚于此处。”

把自己比喻成一个非常擅长清洗众生内心污垢的仙人,用手中所持的智慧本性,装有甘露水蓝宝石的妙瓶,甘露水的本质是“三戒善说”,也就是说,他相续当中充满智慧,可能给众生赐予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的善说,众生依靠三戒善说修行,可以把贪执轮回、自利、愚昧的心态等等都可以通过三戒善说的甘露水清洗干净。“求学众士当聚于此处。”对解脱有兴趣的、想要求学的众多士夫们当聚于此处,在我面前好好听授,好好学习。

P20:“作者再次以形象化修饰法,将自己喻为精通洗涤众生内心二障垢染、被世间共称为具功德的一位仙人。”

二障—烦恼障、所知障。

“仙人手中持着了知一切经论及注疏的智慧蓝宝石妙瓶,瓶内装有能清净未证以及邪见等诸过患、净除轮回一切痛苦的无垢善说三戒论”,

表示内心当中他已经有妙意,或他所写的论典当中已包含了一切经论、注疏的殊胜智慧。

众生心中有些是“未证”,不了知,对于一切万法如何修持,修菩萨地怎么修,修密乘地怎么修,完全不了解,这叫“未证”的过患。“邪见”过患,虽然了解一点,但他不相信,或他内心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邪见。而宝瓶中所装的智慧就能清除这些过患,能够“净除轮回一切痛苦的无垢善说三戒论”。

“这一祛病除障的甘露水,无须任何代价,现今赐予想要获得解脱、愿令自心清净的这些人,希望你们能够尽快云集于此处。”

我的甘露水现在就赐予那些想要解脱的、而且愿意让自己清净的这些人,就应发心求学。

P21:“通过闻思等方便加以抉择,从而品尝到其中深义的美味。”

集聚在一起后通过闻思修等等方便来抉择三戒论,就可以品尝到三戒当中所体现的非常深义的美味。

“与此同时,对于学习《三戒论》暂时的必要是什么?”

造论四法:整个论典讲述的内容(所知/所说/或所诠)、暂时必要(必要)、究竟必要(必要的必要)、此三者有何关联(关联)。

所说(所诠,即内容)—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三戒。

暂时必要(学这个论典有什么必要)—学习三戒、通达三戒、然后通过守持三戒的缘故进入解脱道,即暂时必要是让你进入解脱道。

必要的必要(究竟必要,即趋入解脱道有什么必要)—最究竟的必要就是让你成佛。

关联—是相辅相成的。

内容(所说)和暂时必要的关系—是能依所依,在所依基础上安立必要性(能依),或方便和方便生,依靠这样一种内容学习,可以趋入解脱道。

暂时必要和究竟必要的关系—是能生所生,通过暂时的必要,生起究竟的必要。

所诠内容和究竟必要之间的关系—是一体的关系,没有差别。三戒所有所诠的内容就是成佛,佛的相续当中完完全全圆满三戒功德,所有三戒的内容在佛相续中也完全具足。

第一课答疑

(2014-3-8)

问:讲记P10:请问“心荒野中出离水……”中的“荒野”请问法师,能否理解成“轮回”?

答:众生的身心的状态其实与轮回也有关系,可以理解成轮回,但此处关键是指我们身心的状态,因为荒野当中出生这样一种苗芽,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这里的“荒野”指我们的身心状态是荒芜的、充满烦恼。

问:“心荒野中出离水,利他菩提心苗芽,四灌顶果之方法,善说三戒无谬传”是否可以理解为立誓句?

答:这个可以。这是注释的作者谦虚。

问:密乘戒的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说经藏是调伏嗔心?

答:密乘戒的本体是智慧,对治愚痴。经藏以定为主,定调伏烦恼、调伏嗔心的作用非常巨大,所以从这方面讲经藏是调伏嗔恨心;而且大乘经藏和直接宣讲的这些菩萨的问答方式和佛经的问答方式,怎么样趋入大乘、怎么样成佛,它主要是调伏嗔心,但是次要方面还有它的意义,并不是说经藏只调伏嗔心、律藏只调伏贪心……等等。其实在小乘中,贪欲心的危害很大,所以有这样一种对应;在大乘中以(对治)嗔恨心为主,所以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法对治嗔恨心,

问:P2:在班玛旺嘉尊者简介中提到尊者“专心行持一坐垫之禁行”是什么意思?

答:“一坐垫之禁行”就是说,他坐在坐垫上面不起坐,有些地方讲,有些修法中即便每天在清净闭关时,要让他的坐垫保持热量不消失,即便要起来去方便或做什么,坐垫上面的热量不能散失,在热量散失之前必须回来,继续打坐;或不到处走,就坐在一个坐垫上面开始修行。“禁行”就是说强制性的,禁止一些恶业、禁止一些非法的行持,是很严格的闭关的意思。

问:P15:“于殊胜对境对境前礼赞,那莫革日巍!”的“巍”字(什么意思)?

答:“巍”字大恩上师没解释,有些地方解释“巍”字好像是“对于”,就是“对于上师顶礼”的意思,好像以前看到过,但这次上师并没有比较明确地提到,这个问题我不是特别清楚,好像感觉以前这个“巍”字是“对于……”,或有些时候是语气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有的时候就是“对于……”,但这个我不敢肯定。

问:P21:在本课最后讲到内容和必要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必要与必要之必要有能生所生的关系,请堪布解释为什么是这两种关系?还可以改成内容和必要有能生所生的关系,必要和必要之必要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吗?

答:一般来说不能这样去改。一般来讲,能依所依和能生所生是不太相同的,首先有这样一种所说,通过所说的方便就可以产生必要的方便生;或者所说内容作为所依,在所依基础上安住能依的必要性,而且通过暂时的必要产生究竟的必要,它是能生所生的关系,所以不能够随便替换。

问:三正量是指现量、比量、圣教量吗?

答:对。

现量—主要是对于一般来讲的众生眼识、耳识直接见到的观现世的东西、能直接看到的。

比量—稍微隐蔽的。

圣教量—所抉择的是最隐蔽的。

问:P16:“顶饰”是什么意思?

答:直接的意思就是“头顶的装饰”。作为修行者而言把其它的珠珠、宝石放在头顶上做装饰没什么意义,不是圣装饰、圣顶饰,修行人的顶饰应该是恒时观想自己的上师、本尊等等,经常把这些圣尊观在头顶上祈祷表示一种信心,这些作为自己头顶上的上师、本尊成为自己的顶饰,恒时安住的意思。

问:P19:“二趣妄念”是什么意思?

答:“二趣”就是能取和所取。能取和所取就是没有安住在究竟本性当中,因为究竟的本性是没有二取的,没有一切分别的,所以众生如有能取所取,就没有安住在法界,故称之为“妄念”。

问:P12:此处“自性大圆满支分” 中的“支分”是指三戒是间接证悟大圆满的道,还是指的其他意思?

答:从注释中讲,只要是大圆满以下的都是属于支分,此处所讲的三戒也是(支分),因为它里面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共同密戒等等,这些是属于证悟大圆满的分支,是属于证悟大圆满的方便或分支,也可以理解为间接证悟大圆满道,因为从某些角度讲,小乘的修道是不是大圆满的修法?直接来讲肯定不算,但间接而言,首先通过修菩提心、修无我空性得到阿罗汉果,再修大乘,最后成佛之后就可以现证佛道,佛道其实就是大圆满的境界。从这方面也可以这样理解。

问:末学对三正量不太明白。

答:前面已经讲了,三正量就是现量、比量和教量。

现量就是我们眼识直接看到的取自相的东西。

比量,有些没办法直接看到、没办法直接确定的,山后面是不是在烧火?虽然眼睛没看到,但是通过看到烟推知山后面肯定在烧火,这叫“比量”。

教量就是通过佛陀的教证、佛陀在经典中所讲的教理来确定最隐蔽、最微细的,就叫“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