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三戒要解06

智诚堪布辅导

第六课

戒律自性、三戒本体其实是如来藏本性,前面也对如来藏种性做了宣说,在如来藏种性基础上如何安立九乘次第也已经宣讲了,又宣讲了趋入三戒的次第—上中下根者趋入的方式,本论主要是按照中根者的趋入方式进行宣讲的。利根者在得到灌顶的同时就获得解脱,对一般人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下根者前面必须学习很长时间,然后通过教义不断学习趋入三界;但很多人的确不需要这要的方式趋入,所以本论是通过中根的方式进行宣讲。

P71:此讲中根之方式,橛续时轮金刚言,

具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次第为密宗,

上等中等与下等,然具智慧为主要。

此讲”—三戒论。

中根之方式”—主要宣说中根者趋入的方式。

修持密宗有三种方式、三种具戒者,或是在什么基础上修持密宗呢?第一是具有比丘戒的人趋入密宗,第二是具有沙弥戒的人趋入密宗,第三是居士戒的基础上趋入密宗。在密宗中,具比丘戒是上等的,具沙弥戒是中等,具居士戒是下等,

然具智慧为主要”—但是具有证悟的智慧是最主要的。

这个颂词第一告诉修行者本论是以中根的方式进行宣讲的,第二引用佛陀在续部(《金刚橛续》《时轮金刚续》都是佛陀在续部讲的)中有的教证,可以遮止很多怀疑、邪说。别解脱戒中比丘戒是最高的,因为他守持的戒律最多,沙弥守持十条戒律,居士守持五条或以一戒以上,必须在居士戒律以上才可以修学、趋入密宗。具有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的地位如何安立?上等是具有比丘戒的人,居士是下等,也强调密宗非常重视别解脱戒。从另一方面讲,虽然从三种守持不同戒律的人中可以安立密宗的上中下等,这样一种次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三种修行者中谁具有超胜的智慧(此处智慧不是指对经论通达、世间高文凭,主要是讲证悟一地以上菩萨的无分别智)。如果居士虽然戒律少,从戒律次第安立是下等的,但他如果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具有入定无分别智慧,那他的地位就是最高的,依次就是比丘和沙弥;如果沙弥具有证悟他的地位就最高;如果三者都具有一地以上菩萨,则还是按照别解脱戒的次第安立。佛陀在续部也安立了具有别解脱戒律者的地位是高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胜义谛智慧者就属于胜义的比丘(甚深)。

这里表现了两个意义:一、别解脱戒律很重要,二,如果具有超胜智慧就更殊胜。这样宣讲打破了很多人的疑惑和邪见。有些人认为修密宗无分别,与比丘、沙弥、居士平起平坐,得到灌顶后与出家人在一起时自已觉得非常了不起,高高在上,这不符合《时轮金刚》和《金刚橛续》的观点。反过来,自己受了比丘戒或是出家人,从某些方面讲也不用过于傲慢,虽然佛陀在经典续部中明确宣说了比丘、沙弥等等出家人的地位,在修学佛法中是比较高的,但也没必要在这方面傲慢,关键在于心中有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对上师三宝不退的信心,具足这些功德也不会傲慢。否则不具足这样的功德徒具傲慢是没有必要的,这和佛法中调伏自己的烦恼、调伏傲慢的教义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但是,在一个团体中,穿僧衣的比丘和沙弥地位是比较高的,对于学习佛法的人而言,这些道理需要了解,在避免作为一个修行者,一个居士随便逾越佛陀所宣讲的次第或地位也不必要。第二个也要知道为什么在密宗中有些在家的瑜伽士、成就者可以给僧众灌顶,可以坐于最高的法座上面给僧众传法、摸顶,等等,这也是按照续部中所讲谁具有超胜的智慧、谁具有得地的智慧,就可以为主,就可以坐在最高的法坐上,这些都有教证的依据的,方方面面的邪见通过学习都需要遣除。

P72:“此论按照中根者的方式来宣讲,得受灌顶时,小乘中的比丘、沙弥、居士,在金刚乘中依次是上等、中等、下等者。”

此处是按照中根者方式宣讲,安立次第的方式的。得受灌顶是趋入密宗的时候,如果说坛城中要排座次的话,小乘中受比丘戒的比丘(上等)、沙弥(中等)、居士(下等),在《侍师五十颂》中对这个问题有安立。

“关于此点,《金刚橛续》、《时轮金刚》异口同声地说:‘三者比丘为最胜,中等即是诸沙弥,彼中在家位最低。’”

《金刚橛续》是无二续中非常殊胜的续部,《时轮金刚》也是无二续中的,佛陀在印度南方的米积塔宣讲了《时轮金刚》。

“不仅密乘当中,从菩萨乘而言,也是出家人胜过在家人。《经庄严论》中云:‘一切出家众,具无量功德,胜过勤持戒,诸在家菩萨。’”

不单单密宗中安立具有比丘等等超胜戒律的修行者地位很高,在菩萨乘、在显宗中也是讲得很多的。当然显宗中对出家人都很尊重,但有些进入密乘后觉得自己得了密宗灌顶一切都是平等的,无有差别,显现出傲慢姿态的人还是稍微多一点点。这个教证是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的。益西彭措上师在讲《走向解脱》菩萨戒时也是这样讲的,虽然大家平等地在一个仪式中受了菩萨戒,但有些修行者具有比丘戒,他的菩萨戒也比较超胜,因为他的所依很殊胜,他的所依是断除了很多恶业,守持了很多戒条和戒律。守持比丘戒的人所依很殊胜,与在家者同时受持菩萨戒,出家人的功德更加超胜,因所依殊胜故。在家者虽然也发了菩提心,也守的菩萨戒,但所依没那么殊胜故,守持的戒律少、断除的恶业少,从这方面观察,出家的修行者在守持菩萨戒时也是胜过在家的修行者中守持菩萨戒者。以此类推,在比丘、在家戒律的身份上或得灌顶守持密乘戒律,也是出家者胜过在家者。

P73:“这些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

在特殊情况下,具有智慧即相续中具足得地等殊胜功德者为主。”

所谓具有智慧,就是相续中具有得地等殊胜功德,谁相续中具有的殊胜功德多,就以他为主要的、最为超胜的。

在有些佛教团体中或在印度比较注重座位的前后次第,位置高低,越靠前地位越高,坐的位置越高地位越高。

“《时轮金刚》云:‘除得地外在家人,不能作为国王师。’除得地菩萨以外,在家人最好不要做国师。《毗奈耶经》中云:‘戒饰作严饰,调柔持净戒,断惩诸鬼魔,即比丘沙门。’”

沙门、比丘是通过清净的戒律作为严饰,谁的戒律清净就是庄严者。在家人是以花蔓、珠宝等放在身上作严饰。

“调柔”身体调柔,不做非法事;语言调柔,不说妄语等等,自心也是安住在戒律中,身语意非常调柔。

“鬼魔”—一是世间的鬼魔、非人。由于比丘等守持清净的戒律,很多护法神也会帮助,因守持清净戒律故,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威严,一般的世间非人、鬼魔根本没办法堪能、堪忍比丘守持这样清净戒律产生的威德光芒,所以他可以断除一些违缘,可以惩治一些鬼魔。二是内心中的我执烦恼。因为守持的戒律很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具有了戒定慧,内心中种种贪嗔痴、我执鬼魔都可以被调伏。所以这方面高度赞叹了出家的修行者。

P74:“前译普集续中说,自利利他大利他,

别解菩萨密乘戒,智者共称若分持,

声闻菩萨持明称,如是共同下二戒,

为无上密之分支,依如海续此宣说。”

依靠教证对三戒分别进行安立。

前译”—就是讲宁玛派。从阿底峡大弟子仁欣旺波以后称为后译时期、噶当、噶举、萨迦、格鲁派等等都属于后译。

若分持”—若通过不同的仪轨、时间、发心等分别守持的戒律就可以安立为别解脱戒、菩萨戒……等。

依不同发心有不同安立,如以菩提心摄持别解脱戒,则这个别解脱戒也成了菩萨戒的分支;若以无上智慧摄持菩萨戒,则菩萨戒也成了密乘戒的分支。

持明”—密乘戒。

”—说法、名称。

如是共同下二戒”—针对密乘戒,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也可以称为共同戒。

为无上密之分支”—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可以成为无上密乘的分支,如是就成为三戒一体。

如海续”—如大海一样的续部。我们现在翻译出来的续部很少,即便是藏文、梵文安立成文字的续部也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而在龙宫、其他的邬金刹土、空行刹土、清净刹土中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续部,所以如海续主要是存在于不同世间中的续部而言。因报身佛不间断传法的缘故,针对不同根基、不同烦恼、不同修行方式宣讲了很多不同续部的修法,所以这样的续部如大海一样无量无边。

“自利”对应别解脱戒;“利他”对应菩萨戒;“大利他”密乘戒。

“总的来说,三戒的术语,三学,戒为别解脱戒,定是菩萨戒,慧为密乘戒;”

三戒的术语是“三学”,如果按照别解脱戒的安立方式,在别解脱戒的时候安立为戒定慧三学,如何区别戒定慧三学呢?所谓三学中的“戒”学就是三戒中的别解脱戒,三学中的“定”学是三戒中的菩萨戒,三学中的“慧”学是三戒中的密乘戒。所以若以别解脱戒安立的方式为主进行安立的,从他的角度出发,所谓的三戒就叫“三学”。

“菩萨戒时,分别安立为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以菩萨戒角度对三戒进行安立时,所谓的别解脱戒就是菩萨戒中的“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就是对应菩萨戒的,“饶益有情戒”就是密乘戒。

“密乘当中,则分别安立为身、语、意三种誓言。”

别解脱戒属于身体的誓言,菩萨戒属于语的誓言,密乘戒属于意的誓言。从这方面讲三戒还是一个本体。

“其他新译派的说法虽然比较多,但此处主要按照前译宁玛巴续部的根本《普集续》来宣说。《普集续》云:“仅为自利欲获得寂乐果位为别解脱戒。”

因为发心是出离心,为了让自己1个人获得出离轮回的寂乐果位,这样的戒律、这样一种修行方式就可以安立为别解脱戒律。所以我们在守持戒律时要观察自己的发心,是不是为了自利、自我解脱,如果这样,自己所有戒律都变为相依为小乘的戒律,因为他“仅为自利欲获得寂乐果位”。

P75:“为他利而欲成就圆满正等正觉菩提为菩萨戒,为广大饶益他众而欲迅速成就双运果位为密乘戒。”

此时他发心更广大,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利他,二,所得的果位不单单脱离轮回,而是想要成就正等正觉果位,这二者都超胜前面的别解脱戒律。

在菩萨菩提心前提下进一步安立的,菩萨也是想要广大利他,密乘也是广大利他,只不过他想要迅速成就双运果位。显宗自宗说法,利根者要三个无数劫才可以成佛,密宗中觉得三个无数劫的时间特别长,而且密宗中也确实有让他迅速成佛的方法,第一他很想迅速利他,第二他依靠密过很多窍诀修学,所以想要迅速利益众生,迅速成就色身、法身双运的果位安立为密乘戒律。

“如是三戒根据‘自利利他大利他’来分,自利为别解脱戒,利他为菩萨戒,大利他为密乘戒。”

所谓别解脱戒为了自利,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戒,大利他就是迅速地成佛,而且在修学成佛中有悉增怀诛的很多方便可以做利他事业,可以迅速成佛做利他事业,所以叫“大利他”叫密乘法戒。

“依照律藏、经藏与密藏各自所说的教义,以等起、仪轨、时间、所断以及补特伽罗的不同,分别受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

这是在解释“若分持”,他的意思是:依靠小乘的律藏,依靠大乘的经藏,依靠密藏,各有各自不同的教义,通过等起(“等起”是“发心”的意思),如自己在受戒律时发起什么心,自己很迅速地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这种等起就相应于小乘的发心;如果想要利他就相应于菩萨;想在一生中成就佛果,这样无二的智慧摄持,或通过这样一种等起发心的摄持就是密乘戒,所以等起是不同的。

仪轨—也是不同的,小乘在受戒律时有羯磨仪轨,如传居士戒时的一些念诵仪轨,传比丘戒时的传戒仪轨,不一样,大乘菩萨戒也有一些上师传戒的仪轨,密乘戒的仪轨主要是灌顶,在得到圆满灌顶时,相续中就得到密乘戒。

时间—别解脱戒(如果不考虑八关斋戒)都是尽形寿的,从现在乃至于生命终止都要护持自己的戒律;菩萨戒是乃至于成佛之间;密乘戒律也是这样的。

所断—小乘的烦恼、人我执;大乘中菩萨戒的所断、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二我执著;密乘中的所断除了前面所说之外一些细微习气在今生中要断除的有很多。

补特伽罗—受戒的人也有不同,在小乘经教中,除了受戒的人之外,其他的旁生、天人、鬼神等等不是受别解脱戒的圆满所依,在他们相续中安立不了别解脱戒。虽然很多天人可以修学佛法,但他不是暇满人身,不具有守持别解脱戒的所依;菩萨戒就不一定,非人,大鹏……相续中可以得到菩萨戒,他只要想受就可以得到;密乘戒律在这个基础上也差不多。补特伽罗也是不一新的,他的根基有小乘根基、大乘根基、密乘根基的。

所以通过这些安立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这就是“若分持”。

P76:“根据这些不同受持三种戒律,其中,前者为声闻、中者为菩萨、后者为持明者,这一点虽是智者们共同的说法,然而从发心角度来说并不一定。”

“智者共称”共同安立了声闻、菩萨、持明的名称,但是从发心角度说也是不一定的。从仪式、仪规、所依、等起这方面虽然可以这样安立,但也有通过不同发心让他的戒律本体、戒体转变的情况也有。更高的发心摄持下面的戒律,则下面的戒律也可以变成一种相应于他发心的戒体,如声闻戒变成菩萨戒的自性。

讲这个的原因也是告诉我们,平时在受居士戒、别解脱戒时也应以菩提心摄持,如果我们在受菩萨戒时如果以等净见摄持他也有增长的,也有不断增上的方面。我们自己的见解越高、发心越清净,戒律也越清净,功德也越大,调伏烦恼的力量也越大。

“《分析三戒论》中云:‘意乐以发心所摄持,仪轨依据声闻宗,八种性别解脱,均成为菩萨别解脱戒。’”

这是依靠萨迦班智达的《分析三戒论》。如果通过更高的发心摄持,如发心是以菩提心摄持,仪轨是声闻乘的仪轨,受戒、得戒的方法、得戒的仪轨,如得居士戒依靠小乘的声闻中的仪轨得戒。

“八种性别解脱”—包括八关斋戒在内。

这八种类或八种性的别解脱,均成为菩萨别解脱戒,他还属于别解脱戒,但因为他发心是菩萨戒故,戒体就变成菩萨的别解脱戒了。特殊的菩萨的居士戒、菩萨的别解脱戒、菩萨比丘戒……等等,可以这样安立的。

按照大乘讲戒律本性可以转变,虽然受戒仪轨、所受戒律的戒条是属于居士五戒或比丘戒律、声闻别解脱戒,但是因为他的发心很清净、很广大,所以八种别解脱戒都可以变成菩萨戒,这时他的名称就可以称为菩萨的别解脱戒。

而且还有一些必要性,一般在小乘自宗中如果犯了小乘的别解脱戒律,如果没有覆藏、没有隐蔽的话,有稍微恢复的地方,如果犯了之后不想发露,想覆藏不让人知道,这些覆藏性的心造下犯了根本戒律,根本没办法重新得戒,根本没办法恢复的,就彻底破了小乘的根本戒,从小乘自宗中是绝对无法恢复的。但自己在受戒时就以菩提心摄持居士戒或比丘戒等等,他的戒体已经变成是菩萨戒的戒体,已经不是纯粹的小乘别解脱戒的戒体了,这时就还是可以恢复破损之后的戒体。可以重新受戒的说法也是有的,说法有,但是这个传统很多地方没有实行,只是有这样一种安立而已。

P77:“这其中已经间接说明了,所谓的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若以密乘戒摄持,就已经成为不共密宗的别解脱戒和菩萨戒。”

若以密乘发心、密乘戒律摄持,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就变成了不共密宗所属的密宗的别解脱戒和密宗的菩萨戒。从密乘自己的观点看,更加着重于无上智慧,在学《前行》时也提到过如果是小乘戒律就像磁器,打碎之后就没办法再恢复了;菩萨戒心为主,就像黄金的器具,有破损之后依靠一些能工巧匠还可以修复,所以破了菩萨戒通过一些仪轨还可以恢复;密乘戒就好像珍宝器皿稍稍有一点点凹陷,通过自己也可以修补,犯了密乘戒,依靠酬补文、百字明,马上忏悔马上清净。按照这个推理以密乘戒摄持别解脱、菩萨戒恢复起来就更容易,关键是要具足密乘戒的无二见等等,这个不太容易。但是我们如果真正具有了密乘中非常非常殊胜的见解,如现在有些道友学习的幻化网中的一些非常殊胜的大清净、大平等的见解,再来摄持别解脱、菩萨戒,则戒体都可以变成相应的密乘戒体,密乘菩萨戒,如果要酬补也是很容易的。

“因此,因乘上下的共同戒即为别解脱戒,菩萨乘与密乘的共同戒为菩萨戒,在此处,二下戒说为无上密乘灌顶的分支。”

因乘”—显宗叫“因乘”。

上戒”—菩萨戒。

下戒”—别解脱戒。

在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中,别解脱戒属于声闻、菩萨共同的戒律;在菩萨戒和密乘戒中,菩萨戒就变成了密乘戒的共同戒律。

“二下戒说为无上密乘灌顶的分支。”“二下戒”就是别解脱戒和菩萨戒。

“具足别解脱戒与菩萨戒者在受密乘戒时,别解脱戒成为密宗的严禁恶行戒,菩萨戒成了毗卢遮那佛的誓言。”

首先已经具足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修行者,他在得灌顶受密乘戒时、当他得到密宗誓言时,他以前所受持的别解脱戒律,他以前受过的别解脱戒就成了密宗中的严禁恶行戒。戒条等还是一样的,但戒律的本体可以转变成密宗的严禁恶行戒,密宗中也规定很多身语意不能做恶业。以前所受的菩萨戒就成了毗卢遮那佛的誓言。

毗卢遮那佛的誓言”—后面讲密乘戒时还会提到五部佛的誓言,其中佛部就是毗卢遮那佛,他的誓言就是“受愿行心三律仪”,必须要受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三律仪”就是严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所以菩萨戒也属于密乘戒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属于如来部中的誓言。

“由此可见,无上密宗总的与特殊的誓言中,总的誓言具足了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密宗外续的所有誓言。

特殊誓言”—也有密宗如幻化网中不共的誓言、大圆满不共的誓言等等,在宣讲密乘戒时还会讲到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分类。幻化网的五种誓言、时轮金刚的25戒、还有密乘法的14条根本戒等等,支分戒律、根本戒律,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作为密宗弟子也很有必要详详细细学习像《三戒论》中所宣讲的密乘戒。了解最多的可能是14条根本戒,有些道友了解幻化网的25条誓言,还有很多很多誓言表达出来的意义,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标准合格的密乘弟子,非常非常有必要学习这里所讲的密乘戒律,这里讲得很清楚、很殊胜。菩萨戒也讲了很多,别解脱戒律是针对在家居士讲的,所以这里不是特别多。

“不仅如此,以前未曾受过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的金刚持密咒师,在获得灌顶的同时,也会具足别解脱与菩萨戒。”

“金刚持”—趋入密乘的也可以叫做“金刚持”;有些地方已经成佛了叫“金刚持佛”;还有灌顶上师叫“金刚持”;但此处是指趋入密乘的修行者。

具足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至少是守持不杀生以上的一条戒律就可以安立为“别解脱戒”,在灌顶时发菩提心也就受持了菩萨戒。有些灌顶的仪轨中就有这些,如前面提到的《集密续》中有很多种灌顶,也有受居士戒的仪轨、受沙弥戒的仪轨、受比丘戒的仪轨、受菩萨戒的仪轨。其中的比丘戒是《集密续》中的比丘,不是小乘中出家的比丘戒,所以只是《集密续》灌顶仪轨中的比丘,并不是真实意义上出家的比丘。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是这样讲,虽然龙树菩萨在安立受菩萨戒所依时没有要求一定是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但是内心中如果连一分不杀生的承诺也没有,是得不到真正的菩萨戒。

P78:“如颂云:‘别解脱戒菩萨戒,集于持明内戒中,无余皆为我所摄。’”

持明”—此处表示密乘。

内戒”—密乘戒。

无余”—没有剩下。

无余皆为我所摄”—别解脱戒有了,菩萨戒有了,密乘戒也有了,都在我相续中,我已经摄持了三种戒律。

“在灌顶之前要念诵此等承诺句。”

这是指有些在仪轨中存在的词句而言。

“这样一来,具足大平等誓言的持明者相续中,自然包括下面的一切戒律。”

大平等誓言”—也可以理解成别解脱、菩萨、密乘戒都可以,在一个人相续中平等守持。或者说他的见解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不同,佛、众生、显密,也可以这样理解。密乘就是在平等、大清净的殊胜修行道。

持明者”—有真正的持明者、获得证悟的持明者也有,有些是即将获得持明果位的,有些是还没获得持明果位,但已经具有因了,正在修持持明之道、正在修学密法,也可以相似地成为持明者。

所以具有大平等誓言者的相续中具有别解脱戒等一切戒律。

“《密藏续》云:‘无上胜誓言,无余而摄集,律藏之戒律,所有无量戒。’”

《密藏续》—就是大幻化网续。

律藏中所摄一切戒律,不管菩萨戒还是别解脱戒,所有律藏戒律在密乘戒中已经完完全全包括了,所有的无量戒全部包含了。

P79:《阿木漏续》云:“为比丘菩萨,瑜伽大瑜伽。”

在密乘戒中已经包含了下面的戒律,比丘可以说是别解脱戒、菩萨是菩萨戒,瑜伽是外续部,大瑜伽是无上续。在无上续大瑜伽中已经包含了比丘戒律、菩萨戒律、外续部的戒律,所以内三续中前面的戒律都是可以含摄的。

《戒轮续》中云:“别解脱菩萨,持明之比丘。”

所谓有比丘有很多种,一种叫别解脱比丘—只守持别解脱戒的比丘;一种叫菩萨比丘—如一些汉传大乘佛教中即受别解脱戒,也受菩萨戒的比丘;一种叫持明比丘—密法比较发达的这些地方,又受别解脱戒、又受菩萨戒、又受密乘持明戒,外现比丘相,内隐菩萨行,或内隐密集意。密宗许多寺院,守持出家人形相,但内在都得到了灌顶,都守持密乘戒,这些比丘其实叫作“持明比丘”。

“依照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续部所说之义,于此论中已经作了阐述。”

归纳了如海续部的意义,在这个论典中简单地做了安立。

丙五、下三品之总述:

三戒各有总缘起,初未得戒得受法,

中得不失护持法,末失恢复方法四。

三戒各有总的戒律弘扬缘起、最早尚未趋入任何道之前如何得戒的方法、得戒后如何不失坏、护戒的方法、如果失坏戒律如何忏悔、恢复戒律的方法。颂词不多,但意义完备,在一年中可以学到三戒这四个方面,并通达,对于自己护戒、交流都有很大把握。

P80:“三戒总的道理宣说完毕后,接下来为了解分别所摄之义而总述:概括来说,三戒每一戒都各有以本体分类的方式作谋篇布局之缘起,这是第一个;初未得戒者,通过仪轨等受戒的方法,这是第二个;中间宣说守护所得戒的分类,以及不失毁而护持的方法,是第三个;最后宣说以四门犯戒而重新恢复的方法,共四种。”

第一是,缘起如何?如何宣讲集结、弘扬戒律的;第二是,得戒仪轨;第三是,宣说得戒后如何守护(否则犯戒将堕恶趣);四,“四门犯戒”—不知道犯戒的戒律、不恭敬上师、放逸而行而犯戒、烦恼粗重而犯戒。通过四种方便、四种门犯戒后如何忏悔、恢复的方法。

第一品三戒总说基次第释终

第二品 别解脱戒

“乙二(分说别解脱戒之次第)分四:一、缘起;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三、得戒者不失护持之方法;四、失而恢复之方法。

五浊恶世众生的导师、具足善巧方便及大慈大悲的佛陀,色身虽已趣入寂灭法界,但在持戒僧众中,却示现文字相,以分析开遮的戒律来出现。因此说,能代表本师与佛法的,就是戒律。”

五浊恶世,现在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都是非常炽盛的,佛陀专门调化五浊恶世的众生,佛陀的色身已经入灭了,但是在持戒的僧众(有大僧众小僧众之说)中留下了戒律。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讲了,大僧众是具有比丘戒以上的僧团,小僧众是沙弥、居士团体。

开遮”—什么是开许的(这样做不会犯戒),什么是遮止的(无论如何不能做)。

戒律存在佛法就会住世。以前诸佛出现世间,有些佛陀没有给弟子宣讲戒律,有些留下了戒律,那些没有制戒的佛陀的教义、教法很快就隐没了,因为佛陀在世时是通过佛陀的威德力震摄弟子的相续,他们不会犯戒,如果佛陀、大弟子入灭,没人再能管理其他众生,佛法、教法很快就灭了。释迦牟尼佛、大弟子虽然入灭了,但因留下了戒律故,现在的佛法还是住世、在世间流传,完完全全是依靠戒律的加持、戒律的威德。所以能代表佛陀的就是戒律,戒律在世就相当于佛陀在世一样,佛陀在世时告诉弟子这个能做,这个不能做,弟子就依靠佛陀的教言取舍;现在戒律也是制定的这个能做,这个不能做,相当于本师在世间一模一样的。

所以能代表本师也能代表佛法。为什么能代表佛法呢?因为佛法就是告诉众生取舍之道的,戒律就是直接告诉众生如何取舍,故也能是佛法的代表。

下面讲第一个科判:

丙一(缘起)分三:一、真实缘起;二、所受戒之本体;三、以分类方式概括。

丁一、真实缘起:

缘起即于鹿野苑,本师佛为五比丘,

传律为主四谛法,迦叶等尊作结集。

圣撰大毗婆沙等,功德释迦光弘扬。

在《布顿佛教史》中说,佛陀真正第一次讲的法是告诉比丘们“当著圆相僧裙”,然后再讲四谛法要等等。伽叶尊者等在七叶窟集结时只是把佛陀讲的读诵一遍,因为当时根基很利,很多人都有不记智,师父(背诵)传弟子(听),有地方说,有文字是从《大毗婆沙论》开始的,再之后,功德光(造论)、释迦光(注释)开始弘扬戒律。

P81:“按照声闻乘共同观点来说”,

因为是在讲别解脱戒,所以按照声闻乘观点宣说。

“我等本师释迦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前,于大能仁释迦牟尼前发心,”

佛陀是在三个无数劫前发菩提心,趋入资粮道。发心前他的本师就叫释迦牟尼佛。在《白莲花论》中前前后后出现了很多释迦牟尼佛佛号的佛陀出世,这个地方(有些地方)叫大释迦佛。

“在资粮道圆满二资粮后,于南赡部洲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期间,成为婆罗门无上童子。自后世转为兜率天圣者白顶天子以来,一直以正法令众天人相续成熟。”

按照大乘说法,发心后经过三个无数劫积累,已经分别圆满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和修道,已经处于十地果位。而此处是在资粮道圆满二资粮,然后在迦叶佛出世时,佛陀叫“婆罗门无上童子”,其后世转为兜率天(一直有菩萨住持为天人传法)圣者“白顶天子”(有些地方叫“圣善白幢”)。

“圣者白顶”—是名字叫“圣者白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者。

按照小乘观点,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成佛之前都是凡夫,不是圣者(大乘当然不是这样安立的)。

“到了人寿百岁时,以种姓(释迦)、洲(南赡部洲)、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时间(人寿百岁)此五观照明见后,为诸天人宣说净除死堕的法门。其后以六牙白象的形象,从兜率天降下。”

这是十二相中第一相(⑴兜率说法 ⑵乘象入胎 ⑶树下降生 ⑷太子习艺 ⑸宫中娱乐 ⑹游观四门 ⑺削发出家 ⑻山中苦行 ⑼降服诸魔 ⑽证菩提觉 ⑾广转法轮 ⑿双林入灭),到了他人寿百岁时进行五种观察,一观察种性,当时世间很多种种性,当时觉得释迦种性比较好,选择投生释迦种性;第二洲是南瞻部洲的很多众生根基成熟了,其他洲的众生不堪成为法器,所以选择南瞻部洲(有些地方讲是我们地球,按照有些观点,就是指印度);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母;时间是人间百岁时。

为诸天人宣说净除死堕的法门”,天人有天人五衰、天人死堕,所以给天人宣讲了如何净除死堕的法门。有些地方讲,把他的位置让给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补处)在天界继续调化天人。自己化现为六牙白象形象从兜率天降下,当时很多天人舍不得菩萨离开兜率天,说了很多理由,如,现在是人寿百岁寿命很短、现在的印度六世外道特别兴盛……等等,或你走了,谁来救度我们、调化我们等等很多很多,佛陀给他们一一劝慰,说了必须下生的理由。也讲了,现在我准备到印度迦毗罗卫国投生,天人中想要听闻我妙法甘露的人也可以跟随我下生。所以当时也有很多天人纷纷下生投生到印度各地几大城市中—王舍城、舍卫国……等等佛陀。所以佛陀成佛后到处宣讲佛法过程中这些人成为首批眷属,通过佛陀教法得到解脱,这些在《广传》和很多佛教史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当时正逢地羊年箕宿月十五日,”

地羊年”—有些地方叫“土羊年”,一样的。

箕宿月”—藏历6月。

“他由正在受斋戒的摩耶夫人的右侧入胎,将母胎加持成无量殿。”

在宫殿中给很多天人众生宣讲如何获得解脱的方法。

“按照大乘观点,住胎期间佛陀也是利益了无量众生,为数多人天眷属开示了净除四生的法门。铁猴年氐宿月(四月)初八,母亲摩耶夫人前往蓝毗尼林,当她手持树枝时,便在无有任何苦痛中,从右胁顺利生下身披法衣的佛陀。”

这就是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佛陀降生的地方还有草坝和很多寺院。

在经典中说如果后代弟子去朝拜四大圣地(降生地蓝毗尼花园、成佛地金刚座(菩提伽耶)、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五无间罪也可以消尽。

“佛陀诞生于世,即刻向四方各迈七步,伴随着天人在空中赞叹以及诸多稀奇瑞相,口中朗朗说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陀曾在众敬师等上师前,学习文字、投抛、技艺等,一切学问均卓越超群。后又迎娶释迦族的女子萨措玛、札怎玛、热达吉以及六万夫人,享受安乐。二十九岁时,经净居天劝请出宫,目睹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与沙门,以此为缘,生起出离心。在四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乘着由四大天王撑起的坐骑行于空中来到清净塔前,自己削发为僧。”

净居天”—是色界的一层天,住的全是圣者。有些地方说,老病死加上沙门全是幻化的,故意让他看到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死的痛苦,然后看到一个沙门非常寂静、调柔,他就决定应该选择这个形相出家修行。以此为缘生起出离心并发了大心,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解脱生老病死开始准备出家。

清净塔”—这个地方也有,但比较偏僻。

自己削发为僧”—这时帝释天王幻化成一个猎人,身上披着袈裟,佛陀把自己王子的衣服与他交换,帝释天把佛陀的衣服带回帝释天供养。

P82:“随后,佛陀在知幻力的儿子让破与让雪的儿子胜行二者前,听受了世间禅定;”

依止一些外道师父开始修学禅定(四禅八定),通过修持色界定再修持无色定,无色定中的非想、非非想等等,他们觉得特别难达到的,佛陀很快达到了,达到后他觉得也没办法调伏烦恼,所以舍弃外道修行者独自去苦行。

“又与憍陈如等五人,在尼连河畔入定于虚空等持中,苦行六年。”

在离金刚座不远的地方也有佛陀苦行林、苦行的山洞、苦行的地方,在尼连河畔入定,这个遗址都还在。

“后经众天人劝请而出定,在前往金刚座的途中,婆罗门女乐吉玛供养了五百头母黄牛的醍醐,使得身体彻底变成金色,”

苦行中佛陀身体特别憔悴,他悟到不能堕两边,过好的生活也不助于悟道,但是太差的生活也不能让自己悟道,所以决定抛弃断食、抛弃苦行。

“又接受了卖草人具祥供养的吉祥草,”

吉祥草对他打座有非常好的缘起。

“于是以大士夫的步伐向菩提树前走去。”

去向金刚座在十二相成佛也有。有些地方说他首先选择了离金刚座有一段距离的一个山头准备在那里成佛,但那个山不是金刚座,没办法承受菩萨累世的修行,佛陀坐上去后整个山就垮塌了,所以最后到了金刚座,这里是千佛成佛之地,是能承受菩萨威力之处。当时有些说法是在金刚座出现了四个座位,佛陀首先顶礼转绕前面三个佛的座位后,坐在第四个座位上。

“在木马年四月十五那一天,在金刚座上铺草安坐,”

铺草后的金刚座很吉祥,成佛后吉祥草抛在了离金刚座大概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个水池,现在在那个水池中间还有吉祥草生长着。

“并立下坚定的誓愿:‘乃至未得无漏果,期间不解跏趺坐,此垫我身纵干枯,聚合皮骨纵分散,未得数劫难得果,身于此垫不动摇。’初夜时分,魔王口出各种欺骗之词,七魔女以贪欲的伎俩百般诱惑,终究未能得逞。这时,他们又派出千万上亿的魔军,佛陀依靠慈悲等持将它们一一调伏。”

这也是十二相成道中的一相—降魔。本来佛陀想:我成佛这么大的事应该让魔知道,所以佛陀故意放震动魔宫的光明等持。

“黎明时现前灭尽、无生之智慧,获证正等正觉菩提。当时,大地震动,光芒万丈,天众赞叹不止。”

“灭尽无生智慧”—有些地方讲叫“灭尽智”或叫“尽智”第二个叫“无生智”。“尽智”、“无生智”在《俱舍论》中有讲。

尽智—对四谛完全了解。如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证,道谛已修,这叫“尽智”。

无生智—对于苦谛已知,没什么可了解、可知的;对于集谛已断,没什么可断;对于灭谛已证,没什么可证的;对于道谛已修,没什么可修的;这种智慧叫“无生智”。

现前了尽智、无生智,也现前了三明六通(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最后现证佛陀,大地震动,光芒万丈,天尊赞叹不止。这简单地介绍了佛陀传记,后面还要讲如何讲法等等。

附(非法师讲解内容):

三明:

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

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

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漏者烦恼)。

六神

宿命通—可以知道所有人的前世;

天眼通—能看到世上的一切力量;

天耳通—能听到和分辨一切;

他心通—能知众生心想;

神足通—变化自在往来,上天入地皆可身随意到,无物可阻;

漏尽通—能消除一切烦恼,领悟一切。


第六课答疑

问:P74:“智者共称若分行……如是共同下二戒”“智者共称”是智者共同称赞的吗?

答:对。就是说有些智者共同承许分别按照不同意乐、不同本体、仪轨、时间、所断、补特伽罗可以分别守持声闻戒、菩萨戒和持明戒,就也叫“智者共称若分行,”就可以安立声闻、菩萨、持明的名称。

问:“共同下二戒”声闻乘和菩萨乘都是密乘包括在内的吗?

答:是。如果按照不同发心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可以称为密戒的分支。如果通过发心摄持,别解脱戒也可以成为菩萨戒的一部分,如果通过密乘戒律摄持,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也可以成为密戒的一部分。

问:P67倒第二行:“就像证悟 灌顶义智慧与相续解脱同时的……”中的“义智慧”是什么意思?

答:“义智慧”就是灌顶所表达的甚深的意义,就是它真实的意义,他已经完全证悟了灌顶的意义,这叫“灌顶的义智慧”。就是真实的、指示心性的、指示胜义谛的一种智慧的本体,叫“义智慧”。

问:密宗的标准和趋入大乘的标准差异在哪?

答:趋入大乘的标准是需要发起菩提心;趋入密乘首先必须要灌顶,然后生起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这样基本就可以入门。

问:趋入三戒的关键是什么?

答:趋入别解脱戒的关键是出离心、趋入菩萨戒的关键菩提心,趋入密乘戒的关键是大平等和大清净的见解。

问:为什么说龙树菩萨是中根者?

答:他是通过中根者的方式示现的,并不是说他自己是中根者,他自己是初地菩萨,其实他自己都不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受戒,但他在世间为调化众生这样示现自己在学法的过程中选择了中等方式,也没有像下根者那样学习很长时间逐渐得三戒,也没示现像恩札菩提一样灌顶和证悟同时,就是示现中根的方式趋入得到三戒。主要是在众生面前有必要这样示现,因为很多众生基本都是中根的根基,所以作为很多宗派的主持人龙树菩萨也很有必要这样示现,引导后学弟子。

问:前段时间我们学了九乘的入门见修行果,有很多专有名词和很多不理解的东西,请教法师我们应掌握到一个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答:第一次学,对九乘次第基本就听一听,大概地了解了解,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这样就差不多可以了,当然我们不能生邪见,能产生一定的信心,能了解一些就了解一些。随着自己修学佛法的深入,以后学密宗比较多之后,我们可以专门去把九乘次第搞得很清楚。因为我们现在有些可能学的时间长一点,有些时间短一点,大空性、如来藏的见解还没学习过,完全把九乘次第的术语都搞懂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第一次学的话,听完之后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就差不多可以了。

问:密乘戒中含摄具足了下二戒,我们能不能依靠得密乘戒而得受下二戒,也就是受密乘戒后能否得到居士五戒的戒体?

答:如果在灌顶过程中的的确确有传五戒的仪轨、仪式,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按这个仪式如理如法地受了,那当然就可以得到;如果里面没有,只是个皈依,那就不一定有得到居士五戒的戒体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应该有的,关键是看这个仪轨中有没有专门传授居士五戒的仪式,没有这个仪式就最多是个皈依戒,承许不杀生等等,如果有断除一分恶业,行持一分善法的戒律有的放就可以,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得灌顶的,所以要看仪轨的不同而安立。

问:P80中的四门犯戒,因为在密宗14条根本戒中提到不诋毁五蕴,否则也是犯戒,我们很多人会生病,生病时心态怎么调整?

答:生病时有时我们安住不了五蕴就是五佛坛城这样一种境界中,我们还观是个平凡的五蕴,当然从很严格的密乘戒角度讲,如果我们三门一刹那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是清净的坛城都算犯了密宗戒,但是有些时候没那么严格的话,生病时也按照世俗的身体方面该看病看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在比较细微的地方违犯了密乘戒,没办法守持、没办法安住,我们可以在早晚的时候做些忏悔。我们不要诋毁五蕴,安住在密乘见解中时、在最究竟时,我们还说五蕴是不清净的、要舍弃的,这就不对。如果安住在最高深见解的时候要知道五蕴就是五佛,但在平时我们没办法安住的时候,这时就相应于一般的世间见解,当成一个有漏的五蕴也就可以了。

问:P82提到佛陀当年苦行六年之后,得到供养500头母黄牛的醍醐,这个黄牛是我们因明中提到的黄牛吗?

答:有可能是吧,有可能不是,反正印度象峰垂胡的黄牛也特别多,但也有可能是一般的黄牛。

问:“醍醐”指的是酸奶或牛奶吗?

答:还不是,是通过牛奶提炼的最精华的东西。

问:身体就变成金色,是说在这之前身体也是金色吗?

答:在生下来和出家前身体是金色的,但六年苦行时身体很瘦弱失去光泽,那时就不是金色,食用醍醐后身体又彻底变回了金色,在其他佛教史中有这样讲的。

问:所谓的在家活佛若非真实具有功德的管理寺院、居士……自他不利,请开示到底有多大的过患?

答:僧团主要是通过戒律、内部一些羯摩管理的,如果僧众中出现一些争论通过僧众内部的一些事业 、羯摩仪轨是可以平息的,但居士是没有资格进入这个场合中,甚至他都不能听僧从做羯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还去管理僧团,根本无法做如理的管理。从事间角度讲,佛陀也安立出家人身份肯定比在家人身份高贵,地位也在他之上,加上比丘戒律很多,居士戒律不多,这时去管理,方方面面都不太好,护法神可能也不太欢喜、不太高兴,在具有很多戒律的僧众中,一个具有五戒的居士想要方方面面去管理的话的确会颠倒,会产生很多过患,产生很多不吉祥,僧团的寺院可能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衰败,居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有很多过患等等,总而言之,有很多不应理、不合法的地方,很不方便的。

问:内三续之间的异和同?

答:比较微细的地方要专门去学习,如果想只学一次就通达也是不太容易的。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不太精通,有时也不太敢讲。在《三戒论》中完全放开讲、放开讨论很不方便的,也不太方便回答。

问:佛陀成佛之后也进入密宗,是不是成佛之前进入密宗,成佛之后也要进入密宗,也就是说一定要进入密宗?

答:两种说法。如果想要很快成佛,进入密宗就很快,因为他的见解、修行、积累资粮、忏悔的方便非常非常多,所以想要迅速成佛,密宗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不是成佛必须要进入密宗?观点不一样,这个论典中偏向于必须要学密宗,但在其他一些智者论典中也不一定,按照显宗自宗观点也能成佛,只不过比较缓慢而已。两种观点都可以安立,通过两种不同观点调化两种有情的相续。

问:是不是通过其他方法成佛后也要进入密宗呢?

答:成佛后进不进密宗都无所谓。其实他成佛后功德已经圆满,已经达到无学了,密宗是一个道,已经进入果位还要选择一个道再重新成佛这个必要是没有的。所以已经成佛之后,如果观待自己的相续不用再进入密宗了,如果观待调化众生还是有这个必要有。他虽然成佛了,但是很多他所调化的众生还没有成佛,还是凡夫人,所以为了显示密宗的殊胜,也有可能佛陀成佛之后再次进入密宗,这个可能性是有的,从这方面可能性就是为了调化众生而已。从自利角度讲没必要,从利他角度讲有些必要。

问:比丘和沙弥的区别是什么?

答:比丘在佛法中受了是圆满的戒(250253条戒),在小乘中,受戒在男众中是最多的、最圆满的,受了比丘戒的叫“比丘”,也叫“近圆戒”,比丘受戒必须要20岁之后。沙弥78岁以后就可以受戒,而且只有10条戒。这是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差别之一。

问:P64:“三,明确此处所抉择之义”?

答: “此处”意思就是班玛旺嘉尊者中讲自己观点时,在《三戒论》中所抉择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此处所抉择之义”就是按照《三戒论》的观点、按照中根的方法进行安立,一个人相续中如何次第获得三戒的。有其他的《五十万续》教证和其他意乐差别的宣讲趋入的方式,他明确此处趋入三戒所抉择的意义,这个“此处”就是指《三戒论》本身论典中怎样安立的。因为在其他续部,如《五十万真如续》中有其他安立方式,其他大德也有一些意乐不同的安立方式,但此处,在《三戒论》中他主要是按照中根者的方式安立的。

问:P64:“依靠真实点金剂……如是以心之差别”中的“心”是指种性还是指心相续?

答:这个观点主要还是指种性,小乘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三种性。以心的差别,三种不同种性安立的心的状态,安立了三种种性。

问:P66第一段“无垢光尊者在《密宗总说》中……加行道因十地和果十地……最后入于第一菩萨地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答:这里安立地也不确定完完全全按照《华严经》十地品中的安立的一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这样的,其实安立地的方法有很多,在汉传佛教中天台宗等等也有很多不同的安立十地、佛的观点,所以有些时候只是名词十地,这里讲的加行道的因十地和果十地,比如我们把加行道划为十个部分,最后一部分就趋入到真正的一地菩萨,就是我们意义上的菩萨十地中的一地了。所以“最后入于一地菩萨”的意思这个一地菩萨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十地菩萨的意义,前面加行道的十地不是后面那种真正圣者的菩萨十地,他只是把加行道划为十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安立成进入菩萨地。从这方面理解的。

问:P76密乘真正的戒律是要在见解上有等净无二,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菩提心的发心,如果这两个都不具足的话,单单依靠密宗的仪轨、密宗上师的灌顶,以自私自利的阿罗汉的心来摄持,只是得到小乘的戒律,那我想问,前面讲过二因四缘,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二因四缘,有对密乘的信心,对上师的信心,但他没有等净无二的见解,也没有菩提心,只是有自利的阿罗汉心的话,他灌顶以得到吗?密乘的戒律能得到吗?

答: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不具有二因四缘是得不到灌顶,但虽然弟子自己条件差一点,但他对上师的信心比较大,上师加的力也比较大的话,虽然自己还没有完完全全发起菩提心,通过上师加持也可以得到灌顶,如果能得到灌顶也可以得到戒律,从这方面安立也是这样安立的。但是都是一般的话,就不一定得的到,因为上师方面的因缘虽然具足了,但是弟子方面的因缘不具足的话,就不一定得到密宗的灌顶。

问:但二因四缘中只提到对密宗的信心,对上师的信心,并没有提到要有利他的菩提心,也没有提到等净见解。

答:当然有等净的见解的话,得到的灌顶更圆满,但一般讲趋入密宗的基础,就像今天所讲的一样,如果连别解脱戒也没有、菩萨戒也没有、菩提心也没有,如果想得到密宗的灌顶,真正从二因四缘严格意义上讲,就很难具足的。部分、主要方面具足了,但真正展开宣讲二因四缘时,不一定真的具足二因四缘,也不一定真正得到灌顶的。关键是我们用比较严格的方式界定,还是不很严格的方法,只要具足主要的就可以安立,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辨别。

问:P72“具足智慧”如何界定具足一地以上智慧?如果了知这个人具足一地以上的智慧?如果是自证,《金刚经》上说,如果是阿罗汉他如果自认为得了阿罗汉他就著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也就是,如果他自己称为得了阿罗汉,他就有著相,他不没有得到阿罗汉果。如果是他人认证,他人就必须具有比一地还高的证量,但是他人的证量又如何认定呢?

答:刚才你理解《金刚经》那句话没理解正确。他的意思是,假如说一个阿罗汉他还认为我是阿罗汉的话,就说明他没证悟阿罗汉。阿罗汉能不能说:“我得阿罗汉”了呢?其实我们翻开《百业经》、《贤愚经》……翻开很多经典,有些修行者对阿罗汉口出妄言,诽谤阿罗汉之后,阿罗汉就会说:“我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了,我现在是阿罗汉,你必须忏悔”,就是说,在名言中,这个“我”还是可以宣讲的,他虽然没我执,但他可以说:“我是阿罗汉”。所以你没有理解《金刚经》的含义。初地菩萨能不能说:“我得到初地菩萨”呢?从他自己证悟角度讲,他自己已经断掉我执,但是他必须要与我们交流,在和我们交流时他如果不用这些语言、不用这些你我他的名称,他怎么交流呢?他说“我”不一定有我。比如说,佛陀已经彻底成佛的,他在经典中也是说:“我以前在因地的时候”、“我以前在修菩萨道的时候”、“这个是我的弟子”、“我的弟子是目犍连”,在利益众生时佛也讲“我”。但是我们从来不会说佛也讲我的缘故,佛还会有我执,还会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初地菩萨怎么认定呢?一方面初地菩萨也可以说“我得到了初地”,这没什么不能的,因为他自己很清楚自己得到了初地,当然前提是排除了未证言证的情况,关键是他说后别人相信与否的问题,他自己是可以说的。恰美仁波切传记中也说他在多少岁之后他自己得到了极喜地,是可以这样讲的。别人认证也可以,在世间还有许多重量级的、大家共认是佛的化身或修证很圆满的大德,他可以认证这个在家人或这个出家人已经是一地以上的菩萨,这方面在传记中也有看到的。在世间超越初地菩萨境界的佛的化身、菩萨的化身还是很多的,现在还没到彻底的末法时代。还有就是初地菩萨有初地菩萨的相,他超胜一般凡夫人的很多功德,如在《入中论》后面讲一地菩萨的十二类百功德、二地菩萨的十二类千功德……等等,对初地菩萨内心中具有的这些相讲的很清楚。只不过外面的人很难真正了解,所以基本上靠宿缘,这个弟子与菩萨之间有没有好的因缘,第二也是靠其他大德的认定还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通过凡夫人的分别念去确定一个真正具智慧的初地菩萨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