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三戒要解14

智诚堪布辅导

第十四课

P172:“丁三(分类)分二:一、分类;二、归纳。

戊一(分类)分二:一、分一至六类;二、地界之分类。

己一、分一至六类:

分类龙猛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

一类空性大悲藏,二资胜义世俗二,

三类戒定慧三学,资粮加行信解行,

不净七地胜意乐,三清净地异熟心,

大悲断除一切障,即是佛地发心四,

观待五道五发心,对应六度分六类。

第一个分类是真实的分类,第二个分类是把所有的内容归纳成愿行菩提心。

字面意思:

分类龙猛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无著、龙猛两大车轨每一派都可以分为一至六,“各二”—都可以归摄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一类空性大悲藏”—如果分一类,空性大悲藏就是菩提心的本体、菩提心的状态。空性大悲讲时是分开讲,但在菩萨的境界中、菩提心的本体中,空性与大悲二者本来就是双运的,本来就是一味的,所以把他们分为一类。

二资胜义世俗二”—观待于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分别可以有胜义和世俗两种分类,针对于福德资粮可以是世俗发心,针对于智慧资粮是胜义空性的本体发心。

三类戒定慧三学”—如果把菩提心、菩萨戒分为三类的话,可以分为戒定慧三学;或可以分为禁止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资粮加行信解行”—分四类资粮、加行、胜解行,这是第一,即资粮道、加行道是胜解行的发心;

不净七地胜意乐”—“不净七地”—大乘菩萨从第一到第七地之间叫“(殊)胜意乐发心”,是第二;

三清净地异熟心”—“三清净地”—八、九、十地,称“异熟发心”,是第三;

大悲断除一切障,即是佛地发心四”—第四个通过无缘大悲断除一切障碍,就是属于佛地发心。总共归摄起来有四类。

观待五道五发心”—如果观待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五道分别有五种发心。

对应六度分六类”—对应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和智慧度六度,把菩提心分为六种。

P173:“关于菩提心的分类,共称有龙猛菩萨与圣者无著两大派。他们每一派均有一到六种分类,观待分基以愿行菩提心而分各有两类。”

这一段主要是解释“分类龙猛无著二,每一一至六各二”,共称有龙猛菩萨传承和无著菩萨传承两大派,每一派均有一到六种分类。

“分基”—就是此处所说的一到六的分类,以这个作为分类的基础,在这个分基上面、观待分基,以愿行菩提心可以分为两类。即,不管是空性大悲藏还是六度,都包含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成份。其中有些是属于世俗心,有些是属于胜义心,有些是属于凡夫心,有些属于菩萨心,有些属于佛的发心,这些方面有不同的安立方式。观等我们凡夫当然就是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空性大悲藏、世俗、胜义等等对我们而言,有时是作为学习的对境,有些是相似串习的地方,都离不开愿行菩提心。如果是菩萨,入定时有胜义菩提心,主要是远离四边八戏的空性,出定时是世俗菩提心,有愿行两种。而胜义菩提心根本慧定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其本体中也可以包含世俗中的愿行心,二者是双运故。佛地有没有愿行菩提心呢?真正佛地时世俗菩提心是没有的,只有殊胜的胜义菩提心。既然没有世俗菩提心又怎么有愿行菩提心呢?这里主要讲世俗菩提心的功德在佛地心中已经圆满了,是作为圆满方式具有的。有些地方说佛地没有发心,佛地没有这样一种世俗心;但从某一角度讲,佛地这样殊胜的功德中、佛地这样一种究竟发心中已经圆满地具足了所有世俗菩提心的功德,在佛的相续中已经圆满具备,故佛地也可以分为愿行菩提心,可以从这方面理解。

下面详细讲一到六类。

“一类:以证悟空性的智慧对未证悟者生起纯净悲心的方便智慧双运藏菩提心。”

“证悟空性”—直接字面理解是初地以上菩萨,已经真正亲证、现证了空性,对于一切万法本性都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他看到本来是空性的,但是众生没有证悟空性,特别可怜,所以在证悟空性的殊胜智慧当中对于没有证悟空性的众生产生非常纯净的悲心的方便智慧,叫“双运藏菩提心”。

还有一种对于初学者而言,也可以修行空性大悲藏,但对应于他的证悟是了知或了解,通过学习,对空性的意理有一定的认知,当我们对空性的见解越来越深刻了解的时候,我们也能知道一切世俗万法是无自性的,所有痛苦都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对这个问题了解的越深,就对于其他仍然在世间中流转、执著的所有有情就产生一种非常纯净的悲心。

方便和智慧是双运的,这就叫“一类”。“双运”就是一味之意、无二,有些地方就说是双运是无二,没有两个,有些地方直接就讲一味,所以一味当然就可以安立在一类中, 他不是两个,而是一类。

所以我们在修学中经常观众生的痛苦产生悲心,还有一种方法精进地学习空性,对于空性道理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则越来越了达世间万法的本性,对于没有证悟本性的、执为实有的众生产生悲心。

P174:“二类:观待福慧二资粮的学处而分为粗大名相所生世俗发心与细微法尔所得之胜义发心,《涅槃经》云:‘世俗胜义分,二种菩提心。’”

就是观等修学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和智慧粮的学处可分为世俗发心和胜义发心。其中世俗发心的特点是“粗大名相所生”。

“粗大名相”—如通过表示、通过言诠、通过我们分别念,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要发起菩提心、要发誓成佛”,这些都是属于我们通过自己粗大的分别念去做意,去引发、产生的,所以针对于最清净的智慧而言,分别念是很粗大的。“名相”就是缘众生的名相,或佛的名相,发起这样的心。所以它称之为世俗发心。

胜义发心是安住在相应于空性的智慧中,所以它是很细微的。为什么细微呢?因为它不是分别念的对境,所以称之为“细微”。“法尔”是以证悟了空性就获得了这样一种发心,并不需要缘众生、成佛等等名相去引发一个心所的心,他是一种很清净的智慧,这个清净的智慧已完全相应了殊胜的法界,是没有粗大分别念,是很细微的智慧故,所以称之为“细微法尔所得”胜义发心。胜义发心不是通过仪轨心的,他是通过证悟之后自然获得。

“三类:依照能清净的戒学、能安住的定学与能解脱的慧学即三学,或者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而分三类。”

其中戒学是能清净的,它的特点是能够清净我们的罪业、不如法的行为等等,能够通过戒律方式让我们的身语意予以清净,所以戒学是能清净的本体自性。

第二个定学是能安住,我们在修菩萨道、闻思修时也需要自心一处,所以定学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的特点。

第三个慧学是能解脱。因为有了智慧就能解脱种种的执著、种种系缚、种种烦恼。

所以如果把菩提心分为三类的话,就可以分为戒学、定学和慧学三学。

或另外经典分为严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三类戒律后面还要学习。

“四类:资粮道加行道以对离边空性生起胜解而行的方式缘他利,为胜解行发心;从一地到七地的不清净地已经证悟自他等性,因而是殊胜意乐发心;八、九、十三清净地无勤获得无分别智慧,自然成办他利,故为异熟发心;具有无缘大悲、远离二障及一切习气,即是佛地之发心。”

分四类,则第一是胜解行发心,第二是殊胜意乐发心,第三是异熟发心,第四是佛地发心。

胜解行发心”—为什么称为“胜解行”?因为在资粮道缘空性主要是以闻思为主,也修,但要分主次,主要是闻思,次要是修行。所以资粮道是通过闻思方式对空性产生胜解。加行道以修行为主,对闻思已经达到一定的量,故在加行道主要开始实修,对资粮道抉择的空性不断地串习,是通过串习对空性产生胜解。然后通过胜解方式行持利他,所以称之为“胜解行”,对于利他的事业等等都是通过胜解的方式行持。“胜解行”的意思是说他还没有真正亲证、没有证悟,只是胜解,产生一个殊胜定解的方式去行持相似的利他,叫“胜解行发心”。

殊胜意乐发心”—一到七地。因为从一地开始就已经圆满证悟了二无我空性,从一地到七地之间这种证悟还有所增长,故不相同于胜解行的发心,他已经对于空性、自他等性等等已经证悟了、已经亲证了(不像胜解行只是对空性产生定解),他的这种心是很殊胜的,故叫“殊胜意乐发心”。为什么又叫“不清净地”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相续中还存在烦恼障的种子(到八地之后才断尽),虽已证悟了俱生我的空性,但还没有完完全全以净除种子的方式清净烦恼障。虽然有不净法的种子,但这些烦恼障的种子根本不会现形,只以种子的方式存在;因为种子虽然没有消尽,但他已经证悟了空性,不会起非理作意,就不会产生粗大的烦恼,烦恼种子就不会现形。故,一方面他证悟了空性称之为“殊胜意乐”,一方面也属于不清净地。

异熟发心”—一是从八地开始到十地属于三清地,因为内心中已经没有了烦恼障的种子,所以内心中很清净,从这个角度称之为“清净地”;另外从八地开始对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清净地”。其特点就是自然成办他利,不需要勤作,对于他利是自然而然地成办。为什么叫“异熟发心”?在佛法中有异熟因和异熟果的说法,即,如果果已经成熟了,这个果就叫“异熟果”,如果通过以前的有漏的善业和恶业引发的果叫“异熟果”;“异熟果”已经定型了,再想改变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叫“异熟”。同理,三清地的发心称之为“异熟发心”也是说他以前很勤作地发了心,积累很多福德,到三清地时,利他相当于是果法已经成熟了,故不需要再去勤作,就像我们现在的异熟果,不需要勤作,再勤作也改变不了什么。故三清地的发心很任运自成地成办他利,从这外角度讲相当于异熟果,已经成熟之后不能改变一样。所以在三清地时他的发心已经像果实一样成熟,谁也改变不了,不需要勤作,就可以安立他利,这就叫“异熟发心”。

佛地发心”—佛地发心,第一具有无缘大悲,在凡夫或一般菩萨心中生起大悲时都是有缘的(缘众生等等),但是佛陀的悲心是无缘大悲。第二是远离二障一切习气,烦恼障的种子及所知障种子的习气全部断尽,非常清净的发心,就是佛地的发心。

这是分四类。

“五类:新入道初业者的发心即资粮道初发心;加行道圆修之发心;见道现见法性义之发心;修道解脱一切俱生障碍之发心;无学道如实现前无为法智慧,最终任运自成饶益有情,它不是一切住地菩萨真如的行境,因而是不可思议之发心。《般若二万颂》中云:“初业之发心,圆修之发心,见法之发心,解脱之发心,不可思发心。”

资粮道初发心”—进入大乘道开始,小资粮道。小资粮道标准—内心产生一个无造作的菩提心;我们目前是在为资粮道做准备,是预备位的资粮道发心者。

加行道圆修之发心”—加行道以修行为主,相对资粮道而言是一个圆满的修持。

见道现见法性义之发心”—见道只解脱了遍计烦恼障、遍计所知障,已经现见法性义,不是通过推理、分别念安立,而是真正现见法性的意义。

修道解脱一切俱生障碍之发心”— 断掉一切俱生障碍,缘这个修行称之为修道。

无学道不可思议之发心”—佛道(无学道)的发心叫“不可思议”的发心,为什么?因为已经现前佛性本来无为法的的智慧,故可以任运自成地饶益众生,这种方式不是乃至住地菩萨的境界,菩萨都无法了达佛智,更何况是凡夫,从这个角度讲是不可思议。

“六类:观待六度的反体而有六种发心。”

观待六度反体(侧面)的发心有六种。

P175:“己二、地界之分类:”

从资粮道乃至十地末尾之间,以地为界限安立的发心就叫“地界之发心”。

“地金月火等廿二,以地界分十地间。”

以不同比喻从资粮道到十地之间安立22种发心。

“此外,若以对应比喻、助伴、同法三种方式而分,则有如地、金、月、火等二十二发心。《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比喻”—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全是比喻;

“助伴”—助伴是心所,如相应布施的心所、相应持戒的心所……安立一地发心。二地发心……因为心王和心所是同时产生,相互资助,针对22种发心不同的心所法。

“同法”—每一种发心称之为“同法”。

“按照次第对应,一、如地之发心:与希求菩提的欲乐心之助伴相应的心,成为产生一切善法之根本故,如同大地。”

比喻—如大地。

心所—与希求菩提的欲乐心。

同法—此处所说的“相应的心”就是前面讲的三法中的同法,不同的地、不同的道中的菩提心,叫“同法”,他的助伴不一样,有时以“希求欲乐的菩提心”之心所为助伴,这种菩提心称为如大地的发心。为什么称为“如地”?因为他可以成为产生善法的根本,后面所有的菩萨道、菩提道的功德都是以最初如地的发心、最初小资粮道的发心为基础才产生的,就像大地是一切万物的根本一样。这是对应小粮道的。

“二、如金之发心:乃至菩提果之间意乐无有改变,这是中资粮道的发心,如金子。”

比喻—黄金,纯金是不会改变的。到中资粮道时为利益众生发誓成佛的心也是与黄金一样纯净。

助伴—意乐无有改变,即不退、对希求菩提的欲乐没的改变的这样一种心所。

和这样一种心所作为助伴的相应的心,就称之为如金子一样的发心。

“三、如月之发心:意乐更加殊胜,善法与日俱增,即为大资粮道的发心,如明月。”

“如月”对照的是“善法与日俱增”,月亮从初一到十五是不断增上的,菩萨的发心也犹如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一样逐渐增上、逐渐达到圆满,这叫“殊胜心所”。因为他的意乐更加殊胜故,他的心所(即助伴)是殊胜心所。与殊胜心所相应的心(同法)就称之为如明月一样的菩提心。

“四、如火之发心:真实行持六度,从而焚烧世间有漏法的障碍干薪,获得加行道圣位时,其发心如烈火。”

比喻—如火。

心所—加行心所。在加行道如火的发心,开始真实行持六度。

同法—和加行心所相应的菩提心就称之为“如烈火之发心”。可以焚烧世间有漏法的障碍,乃至障碍登的所有障碍,都能焚毁、清净。

前面资粮道有三个,加行道就一个。

“五、如藏之发心:满足一切众生愿望无穷无尽,所以布施如宝藏,这是第一地的发心。”

心所—布施心所。

同法—与布施心所相应的同法的菩提心称之为如宝藏的发心。就像珍宝的库藏可以满足众生愿望一样,菩萨不间断地布施,就不间断地满足众生愿望,因布施故,越布施财富越多,故他可以不决断满足一切众生愿望,无穷无尽。

和这个布施心所相应的菩提心就称之为“宝藏的发心”,是一地菩萨的发心。

P176:“六、如宝源之发心:能生功德宝,故戒律如宝源,这是第二地的发心。”

戒律是产生所有功德法的基础,好像珍宝的源泉,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功德法,故和持戒心所相应的发心称之为“宝源发心”。

“七、如大海之发心:心不被不幸所扰,安忍如大海,即第三地的发心。”

和他相应的心所是安忍心所,是三地菩萨的发心,他安忍达到彼岸,达到究竟,不管是什么样的不幸都不会干扰他的心。“不干扰”是不会让他产生丝毫不悦意、嗔恨心,此心就像很深广的大海,无论有人在里面游泳、鱼儿在其中嬉戏、船只航行其中……大海如如不动。同理菩萨安忍智慧非常深广,外面的有情如何干扰,他都如如不动。

“八、如金刚之发心:不因魔缘退转,精进如金刚,这是第四地。”

和精进心所相应的菩提心称之为如金刚发心。金刚是最坚固的一切万法的本体,菩萨的精进也犹如金刚一样,非常坚固,任何魔缘、违缘都不会让他的精进退失、退转。

九、如山之发心:不为有相所动摇,故禅定如高山,即为第五地的发心。”

所相应的心所是禅定心所。“有相”—种种(善恶)分别念。菩萨安住禅定时任何有相的分别念都动摇不了他安住禅定的心(山不为狂风所动)。

“十、如药之发心:息灭二障之疾,故智慧如妙药,即第六地智慧波罗蜜多全部圆满的发心。”

六地菩萨智慧般若蜜已到彼岸,和智慧心所相应的发心称之为“如药的发心”,就像妙药可以灭除众生疾病一样,菩萨内心中证悟智慧般若蜜多的功德犹如妙药能熄灭烦恼障、所知障的疾病。

“十一、如友之发心:不毁善根,成办他利,具有善巧,故方便如友,这是第七地的发心。”

前面讲六般若蜜多,如果配十地就是十般若蜜多,第七地叫方便般若蜜。后面四度都是第六度智慧度的分支(《入中论》),所以有些地方讲六度,有些地方讲十度,即便讲十度,后面四度也是从智慧般若密多中派生出来的;如果讲六度,后面四度就归摄在智慧般若蜜多中。

此处的方便善巧犹如朋友可以保护友人。“不毁”—是不空耗。有些地方讲善巧方便就是回向,善巧回向。可能通过很善巧的回身把所有功德、所有善根用在应该用的地方,所以他不会毁坏、空耗善根,把所有善根都回向成办他利。

“十二、似如意宝之发心:满自他愿,愿似如意宝,这是第八地的发心。”

八地叫愿般若蜜,是愿般若蜜多到达彼岸。和愿心所相应的菩提心犹如如意宝,满足世间众生愿望。八地菩萨的大愿也犹如摩尼宝一样能满足自已成佛的愿,也能满足其他众生暂时和究竟的愿望。

“十三、如日之发心:能成熟所化相续的善妙庄稼,第九地力度圆满,故如日轮。”

九地叫力般若蜜,力度得到圆满,和这个发心相应的心所就是“力心所”。有了菩萨的力般若蜜多,众生相续中善根因菩萨加持故就可以逐渐成熟,成熟所化相续中善根的善妙的庄稼。

“十四、如歌之发心:开示所化众生希求之法,故智慧如歌声,这是第十地。”

十地叫智般若蜜,智度圆满。

“智度”和“慧度”有差别(第六度是“慧度”,第十度是“智度”)—《入中论》注释中讲,“慧度”主要是了解胜义空性的智慧;“智度”主要是了解世俗法方面的智慧。

通过一定的推理,凡夫人也能大概知道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但是我们要用世间的相同推理推出因果、推也世俗万法的功用,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入中论》也说,佛陀遮止凡夫人思维业因果,因为这个太微细、深细,比世俗中思维空性的本体还要深细。空性虽然非常深,但跟随思维空性的深度,对世俗中的空性、世俗法的了知也是越来越究竟、圆满。为什么到佛地才获得尽所有智?佛地时对于一切显现、一切世俗、一切因果法如实了解。一地菩萨已经证悟空性,但他没办法、没有资格制定戒律,因为一地菩萨对于世间万法的缘起、因果还没有完全通达。只有佛才对世间因果、世间万法规律完完全全了解,而十地是最接近佛地,故十地的智般若蜜主要是了知世俗方面的智慧。

此处所相应的是智心所。相应智心所所产生的发心就称之为“如歌发心”。歌声众生喜闻乐见,所以菩萨的智也可以开示众生希求正法,通过自己殊胜的智慧给众生开示佛法,开示众生所希求的正法,他的智慧非常深远。

下面的五种发心是从三清净地来说的。

下面五种发心还是从三清地不同侧面又安立的五种发心。

“十五、如王之发心:无碍成办他利,故神通如国王。”

此时相应的心所是神通心所;和神通心所相应的发心是“如国王发心”因为国王坐在他的宝座上就可以无碍成办他利;同理,三清地菩萨通过他的神通也可以无有阻碍地成办利他。

“十六、如库之发心:福慧无尽,故二资如王库。”

相应心所是福德智慧二资粮的心所,相应二资粮心所的发心就是“如库之发心”。“王库”—国王的仓库,或相当于现在的国库,期间物资非常多,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同理三清地的菩萨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无穷无尽的,达到我们分别心无法思维的程度。

“十七、如大路之发心:三时一切圣者之遗迹,故菩提品如大路。”

“菩提品”—三十七道品。相应于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品心所安立的发心就是犹如“大路发心”。因为所有佛、圣者都是经由三十七道品趋入到涅槃大乘的。所以三十七道品就像某个大城市外面的大路一样,所有人都要经由这条大路进入到城市当中。

圣者之遗迹”—圣者走过的道路。

每个众生都经由三七道品这个大路最后趋入到涅槃大乘中。

P177:“十八、如车乘之发心:趋入断除二边之道,故止观如妙乘。”

此处心所是止观心所,相应止观的发心犹“如车乘”。当年是马车,两只轮子,必须都要发挥作用才能作为车乘之用,有了车乘就可以在道上行走,即如果具足寂止与胜观也可以趋入断除二边、不坠轮回与涅槃(常/断,胜义/世俗等等)二边之道。

“十九、如泉水之发心:不忘失句义为他众宣说,故总持辩才如泉水。”

泉水是源源不断的,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枯竭。菩萨的总持(不忘智(不忘失句、不忘失意义),陀罗尼)和辩才无尽,菩萨在讲法时不忘失喻义为众生宣说。相应于总持辩才心所的发心称之为“如泉水发心”。

“二十、如雅声之发心:为想解脱的所化众生传播妙法,故法宴如雅声。”

“雅声”—好听的声音或自己很想听到的声音(如流落他乡时听到故乡的声音)。众生在轮回中流转没有听到妙法,菩萨为想解脱的众生传播妙法,有些地方讲“妙法”主要是四法印,因为四法印是能够让众生获得解脱的妙法。四法印的声音像雅声一样,相应于四法印的心所的发心就如“雅声发心”。

“二十一、如河流之发心:无勤实现所愿并自然流入遍知大海,一道如河流。”

比喻—河流。

所有河流自然流入大海,与大海成为一味,因为所有河流都要流入大海故,故称之为“一道”。八地以上的发心也同理,虽然从微细角度说好像还有出入定的差别,但他无分别智已基本圆满,基本出入定没差别而成为一味,而且八到十地所有修持自然而然流入遍智大海,都是要成佛的,故叫“一道”(有些地方叫“一行道”,一行道的意思是所有修行都是成佛的因缘,无勤即可成佛,没有其他可能性),没有其他第二条路可走。从无二角度讲也叫“一道”,因为出入定无二,差不多一味、双运,犹如河流一样源源不断流入遍智大海。相应于自性心所的发心叫“自性发心”。“自性”—本性,他的自性就是能够成就佛果。

“二十二、如云之发心:于法界中不动之同时成熟所化众生心相续的庄稼,故法身如云。”

“法身如云”犹如云一样,从云中可以降下雨水让庄稼成长,十地菩萨安住在法界中不动摇的同时可以成熟所化众生心相续的庄稼,严格意义上说,法身只有佛才有,菩萨还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法身,因为有些地方安立时,九地之后就称之为佛地,因十地很接近于佛地,故也有把十地称之为佛地,所以法身的说法也是从这方面讲的。他的心所是方便心所,和方便心所相应的发心就称之为“如云的发心”。

“共有以上二十二种发心。”

“以地界分析,欲等三者为三资粮道发心;”

前面的欲求发心、坚固欲求发心、殊胜发心就称为小资粮、中资粮、大资粮三资粮道发心。

“第四者实地行持为加行道发心;”

为加行道发心。

“十度为见修道所摄之十地的发心;”

从布施度到智度之间是见道与修道所摄的十地发心。

“神通到总持辩才之间的五种为三清净地发心;”

从神通发心到总持辩才之间的五种是三清净地发心。

“法宴等三发心为佛地发心的说法,实际是从大乘阿罗汉向的指十地的加行、正行、后行。”

20-22,有些地方说法宴等是佛地发心的说法,其实就是指大乘阿罗汉向。大乘阿罗汉就是指十地,因大乘阿罗汉果是佛地。真实意义上的阿罗汉是从小乘安立,大乘是没有的。但相似于、类似于大小乘都有阿罗汉,所以大乘阿罗汉就是佛果,大乘阿罗汉向就是即将得到佛果但还没得到佛果的,正在为成佛做准备的、离佛果最近的道就叫阿罗汉向,当然就是指十地菩萨。因十地菩萨正在为成佛做最后的冲刺,正在断所有的成佛的障碍,障碍一断马上到阿罗汉果。故相应于法宴发心相当于十地菩萨的加行,河流一样的发心是十地菩萨的正行,犹如法身云的发心是十地菩萨的后行发心。

这是自宗观点,不承认在二十二种发心中真正有佛地发心,因为佛地不可能有后行的说法。

P178:“如是就最初的资粮道至十地末际安立了二十二发心。”

这就是22发心地界的分类。

“戊二、归纳:

全摄愿行二发心,彼亦愿心思利众,

行心则为实行持,犹如欲行与正行。”

“全摄”—把上面所有发心完全归摄在一起,都包括在愿行菩提心两种发心中。

“愿心”—思利他。

“行心”—为了成办这个目标实际去积累资粮,修持空性等等,实际行持称之为“行心”。

“如上七种分类中所说的发心,归纳而言,可以包括在愿行二心之中,即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的意乐,为此而实地行持六度。”

“七种分类”—前面1到6种分类,再加上地界的分类,就是七种。有些是直接愿心和行心;胜义发心就从双运角度讲;如果从佛地发心而言可以从圆满愿行角度安立。“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果的意乐(愿心)”,“为此而实地行持六度(行心)”。作为我们发菩提心的人,要不断地让愿菩提心变得稳固真实,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去布施、持戒……等等的行菩提心。

“其中,愿心犹如士夫想上路,行心好似真实启程。就像正在前往拉萨的路上也不舍弃想要前往目的地的心一样,修学六度、利益众生时也应具足愿心。”

此处进一步交待愿心与行心的关系,行心中一定包含着愿心。同理,我现在已经在行持菩提心,已经在行持六度救度众生了,内心中的愿菩提心也没有舍弃,也就具足。学《入行论》时有论师分析,有愿行不一定有行心,但有行心一定有愿心。

P179:“丙二(未得戒者得受之方法)分二:一、法相;二、受菩萨戒之方法。”

P180:“丁一、法相:

世俗发心之法相:除开菩萨圣者入定本体的发心,为他利缘圆满菩提的大乘学处之发心。”

首先要除开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发心,因为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本体属于胜义菩提心,已经安住在远离四边八戏的智慧的状态中,这种心叫作“胜义心”。

除去胜义心,为他利而发誓成佛的大乘发心就是世俗发心,进一步行持就成了行心。

“事相:大乘资粮道、加行道者相续中的发心,以及菩萨圣者后得本体的发心。”

因明中:

“法相”—任何一个法最不共的特点,其他都没有的,叫“法相”。

“事相”—具有这个法相的具体的是哪些事物,把代表的事物具体地指出来。

所以具有世俗菩提心法相的具体是哪些呢?此处就说,大乘资粮道的菩萨他具有菩提心,加行道菩萨的相续中具有世俗菩提心,还有圣者(入定的胜义菩提心不算)菩萨后得(即出定位,出定之后得到的境界)本体的发心,都是世俗菩提心。菩萨入定时是胜义心,出定之后都是世俗心,因为出定后多多少少他还是有分别念,菩萨入根本慧定时都是无分别智,出定后都是分别心,但这个分别心不像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这么粗大、恶劣,菩萨的分别心都是善的分别心,都是为了利他、成佛等等,但必定是分别心。

分类:《经庄严论》云:“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中,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

有四种因可以引发我们的世俗菩提心:

一、助因—善知识的力量。就是平时讲的“友力”,善友或善知识让我们发心。

二、根本力—种性。具有大乘种性的缘故,即生中可以发心。

三、闻力—听闻《入行论》等大乘经典中有关于发菩提心的方法和功德之后内心中发起菩提心。

四、善习—善根。前世熏习了很多善根或以前熏习过发菩提心的方法,今生通过善习产生菩提心。

四种因可以产生稳固与不稳固的两种心。

稳固的三种因—根本力、闻力和善习力,可产生稳固的菩提心。

不稳固因—友力(助因)。

“丁二(受菩萨戒之方法)分二: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世俗发心都是由仪轨而得。胜义发心是通过修力而得,什么时候得到大乘一地,此时就有了胜义菩提心。

“戊一、世俗发心依仪轨之受法:

初未得戒得受法,持戒善知识面前,

大乘法器之信徒,七支供已愿行心,

一次性受自他喜,此乃龙猛之观点。”

首先是龙树菩萨观点。

“持戒善知识”—给我们传菩萨戒的善知识自己必须安住在菩提心,他自己要守持菩萨戒(而且是持大乘菩萨戒),菩萨戒清净才可给我们传菩萨戒—传戒者。

“大乘法器之信徒”—对大乘有信心—受戒者。

受戒方法—七支供是前行。因菩提心、菩萨戒是一个很大的、很清净的善法,我们内心中要生起清净的菩提心必须要广大的资粮,所以在受戒之前也是用七支供的方式、很善妙的供品承传、供养上师、佛菩萨,内心中得到很大福报,在得到很大福报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清净的菩提心、菩萨戒,所以很多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广设供养,供品必须要非常非常善妙,这是传菩萨戒的缘起。

“愿行心”和“一次性受”是连在一起的,就是说愿行菩提心是一次性受的。念仪轨三遍,第三遍念完之后愿行菩提心就都得到了。

后行是自他喜。在我们受戒仪轨中有自己随喜和他随喜。我已经得到菩萨戒,很欢喜;对其他众生宣布,我已经了发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很快就可以成佛,成佛之后就会利益你们,所以你们也应该欢喜,令他欢喜。

P181:“最初未得菩萨戒者得戒的方法,这是略说。此种受菩萨戒的方法由粗大名相中产生,”

“粗大名相”—前面世俗心和胜义心时讲到“粗大名相”和“细微法尔”,“粗大名相”就是指世俗发心,“细微法尔”就是胜义空性发心。因此处受的是世俗菩提心,所以他的方法是从粗大名相中产生的,通过仪轨产生的。

“具体受戒方法:关于传戒的对境,龙猛、无著二派一致认为,传戒的上师必须是一位具足菩萨戒、精通传戒仪轨、不求财物,以慈悲心摄受所化众生的具相善知识。”

对传戒上师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观点一致。

“不求财物”—否则心就不纯净了,只有利益众生的意乐。

P182:“《入行论》中云:“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入行论》第五品也是如是讲。

舍命亦不离—作为大乘修菩萨道的学者而言,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舍弃殊胜的大乘善知识。

而大乘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一、“善巧大道义”,对于大乘义理非常通达,非常善巧,这是第一个条件;二,“安住净律仪”,自己必须安住在非常清净的菩萨戒中。所以对于这种珍贵的善知识,舍命亦不离,因为他是让我们趋向大乘的最殊且助缘。

“《道灯论》中云:‘从具德相师,受菩萨律仪,善巧律仪轨,自安住律仪,堪传律具悲,当知得良师。’”

《道灯论》为阿底峡尊者所造。

“堪传”—有能力。

“具悲”—不是贪求财物,而是有悲心的。

这里对传戒上师的法相做一个认定。

“受戒之补特伽罗:依照甚深见派的观点,具有知言解义法相并想受戒者,即可受持菩萨戒,不一定必须是暇满人身。凡是具有希求圆满菩提意乐、能真实生起戒体、堪为大乘法器的一切众生均可受戒,因此受戒者是对浩如烟海的菩萨行及无上大菩提果有虔诚信心的弟子。”

前面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对传戒的上师没有不同观点,但是对受戒者观点就不一样。按照龙树菩萨,甚深见派观点,不一定是具有暇满人身,也不一定是人身,其他旁生鬼神也可以受菩萨戒。“具有知言解义”的法相,不一定是人(有时人的法相是知言解义),他能听懂人的语言而且内心中具有希求意乐也可以。

“受戒的仪轨:加行:依殊胜教言断除厌离轮回、贪执寂灭之心,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以此三方便改造自心,”

首先通过三种方便改造自已的心。第一是要通过殊胜教言,如世亲上师的教言首先生起出离心,厌离轮回;第二灭除贪执寂灭之心,要断除厌离轮回和贪执寂灭的心;一是厌离轮回,二是除了厌离轮回外还要灭除不贪执寂灭的小乘作意;第三对远离二边(轮回与寂灭边)的菩提心生起欢喜心;通过这三个方便改造自己的心。我们即不贪轮回,也不贪这灭,还要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通过这三个方便改造自己的心。

“再对殊胜对境传戒上师供上曼茶罗,于殊胜所依三宝前皈依,并以殊胜方便七支供积累资粮。”

真正生起菩提心前必须要广大福德,故要通过七支供方式积累资粮。

“正行:依靠苦乐施受法修心,先三次祈祷垂念,”

“苦乐施受法”—把自己安乐布施给众生,众生痛苦我们接受,通过这样施受法、修心法把我们心修得非常纯熟、柔软,修完后先三次祈祷垂念,“就像我们每天念诵的一样:‘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再念诵三遍‘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这个颂词直接来源于《入行论》第三品,我们把这些颂词作为发菩提心、得戒的念诵。

“如此一次性受愿行菩提心。”(这是原文中有,讲记中落掉了)“龙猛菩萨的观点,念第一遍时受持愿菩提心,念第二遍时受行菩提心,第三遍得以稳固。”

这就是一次性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这是它的正行。我们在善知识前受了菩萨戒后,每天都要念诵发心仪轨,提醒我们菩提心,让菩提心增上。当我们在行持中违犯了比较细微的菩萨戒时,每天重受一次,可以清净犯戒过失,缺失的地方可以圆满,可以再再增上我们的戒体,让我们的菩提心与菩萨戒再再增上,再再圆满。

“后行:自己今天已经成为佛子而修持喜心,令他众也修持喜心,受戒者供养酬谢。上师简略宣说所受戒之学处。以上是龙猛菩萨的观点。”

令他众也修持喜心”—现在我已受持菩提心,宴请所有众生包括天人、非天等等,令他众生起喜心,以后要慢慢赐予成佛安乐。

受戒者供养酬谢”—受戒时要供养、酬谢传戒者。


第十四课答疑

今天行看屏幕上的问题,有时间再现场提问:

问:今年金刚萨缍法会的药师经中的菩萨24戒,有的说是400戒。

答:主要看出处,有时在刻板或流通时可能会不同,但原本应该是相同的,这时我们就选择公认的一个念诵即可。

问:一位老人去世时有助念11个小时,且有头顶温热的瑞相,但办事时,师兄没能阻挡家人请道人诵经、请家人戒杀食素,上宴也多是荤食,请问该如何补救?

答:有时因果很微细,前面念了这么长时间,不知是否已经往生了,如果已经往生了,应该没问题,如尚未住生可能会有影响,可以再请僧人念些经,多给他放些生,念佛号、经咒等等。

问:我是密法班学员,我们早晚课都有上师瑜伽的观修,观修前还有大恩上师关于安住的开示,我们不少人都缺乏如何安住修的方法,给补一下课。

答:大恩上师在其他地方可能讲过,比如看佛像啊,其实安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是在修某法之前首先通过密集型的训练让自己的心有安住的能力,如在前面放一个佛像,让自己观注某个部位,我们的心就安住在这个地方,如果一散乱就拉回来,再继续安住,其实安住就是自心一处,把我们的控制在一个地方,不让它散乱,一散乱再拉回来,再重新安住,不断地训练到最后,我们的心想要安住在哪里就可以安住在哪里。但这只是它的前方便,当我们有了这能力之后就要把这种安住的能力放有上师瑜伽或放在所观上师的本性、形象、念咒语时心一缘安住不要散乱。安住的方式并不复杂,主要是反复训练,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地方,它是通过一念止万念。我们很多分别念,就选一个对境把我们的分别念放在那上面让它不要动就可以了,反复训练,一旦散乱就重新提回来,重新再安住,最后心就可以安住了。

问:小组时非常精进的师兄刚刚退出小组去他上师那里修加行了,这样如法吗?

答:如果正在正常听法或正在学习的过程中,退出,断了传承,缘起不是特别好,有时不是特别合适。断传承对后世法缘的延续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寂天菩萨是讲过的。

问:我们都知道心能生万法,真空生妙有法,法界为心造,那么无中生有会不会也是虚幻的呢?也就是说,连空中生起万法也是幻像?因为众生无明而让我们看到一切,而在佛的境界里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不是风动是幡动,人者心动。

答:暂时来讲我们可以安立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概念,从空性中可以产生万法,万法正在产生时它的本体是空性的,因为众生有心存在,针对这种心就安立了调伏的方法,让我们首先知道我们所看到的、所听闻到的,所思所想的其实是分了二谛,二谛中显现法是从哪里来的?正在显现的本性是怎么样?这就讲了二谛。其实二谛也是暂时安立的,从究竟角度说,所谓的“空中生万法,万法是空性”也是幻像,也不是真实的,所以究竟中连二谛都无法安立,在真正的佛境界、真正的菩萨境界中,我们凡夫人所有的所思、所想都是不正确的,最终都要熄灭在究竟的无分别智慧中。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在究竟实相中、在佛的境界中,所谓的空性的概念、所谓显现的概念、所谓的二谛概念、所谓的双运概念……全都是一种方便,全部是过河的船,过完之后就不究竟、不需要了。既然过完之后就不需要了,就说明它不是真正本性中具有的,而是让我们趋入到本性中的一种安立,一种施设,其实究竟而言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中观中把这些问题讲得特别清楚。

问:弟子吃了无数的海鲜、鱼类,超拔这些众生念什么咒语或经文比较迅速?

答:第一平时要多放生,忏悔最好的咒语就是金刚萨缍、百字明、六字心咒,是对忏悔自性罪或佛制罪最有力量的咒语,修法就是金刚萨缍的修法。

问:我曾听一位活佛说一个观点:佛教普及对社会风气转变非常有帮助,但为什么没普及,就是因为没有把居士和佛教徒分开,如果是佛教徒吃三净肉,不杀生,多行善事,这也是很好啊,如果不区分,一提到学佛就要素,这会大大制约了佛教的弘法。请教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答:这要看当时的环境和针对的众生情况。其实居士也是佛教徒,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肯定是皈依佛法受戒律,从这个角度说佛教徒和居士严格性分开有时有困难,这个活佛的观点是不是说,有些佛教徒不一定是五戒的,他只对佛法有兴趣,愿意接受佛法思想,如果从这个不是很严格角度也可以理解。但没普及是不是就因为这个原因呢?原因很多很多,众生的根基其实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所在。佛法是一个很清净的法,能够引导众生趋向于善法,而众生内心中有很多很多的邪分别、我执、我爱……让他们放下他们所爱的罪业事情而去行持佛法,的确让所有人接受这是很困难的。在末法时期,让所有众生修持佛法是不可能的,因为众生根基也差。虽然我们说如果普及了佛法对众生、对社会有很大改善,但是这个情况是很难发生的。我们只能尽量多地劝诫单个有情学习佛法,对他们自己的人生、对他们自己的前途有些改变。至于大范围,就必须要大家的善根、因缘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真正做改变,否则还是很困难的。

问:学校坐一个老头,前面放一只碗等人家给他钱,我给过几次,但看到他抽烟,就不想给了,这算犯菩萨戒吗?

答:这主要看自己是不是有悭吝心,以悭吝心不布施财产、心悭吝心不布施正法有时就会犯戒,如果真正是不愿意把钱让他去抽烟这个原因,不是自己不愿意给他钱,而不是不愿意看到他用这个钱是造罪业,不给也可以。主要看自己发心。

问:弟子的淫心很重如何改变?

答:有些是从因产生的,有些是从缘产生的(有些从因生有些从缘起)。从因生如果自己前世反复串习过这种淫欲心,今生自己淫欲心很重,就很难改;或有些地方讲如果前世曾经转生过鸽子、鸡这些淫欲心重的友情,今生中自己的淫欲心也会很重;有些是从缘而生,本来自己淫欲心不是很重,但接触到不好有朋友或看到一些书、视频等等外面的环境(缘产生)让自己产生,如果是缘产生易改变,而因产生就难改,但也不是不能改,在佛法中对治主要是观修不净观,因为淫心重是认为有一个所贪的对境,如果通过观修不净观,会发现自己贪爱的对境是由36种不净物组成的,慢慢观想,我们的淫心就会慢慢消灭。不断闻思修行,淫心也会慢慢减弱。专门压制淫心的修法方法就是观不净观,有紧祈祷佛菩萨加持;从根本上断根就要修空性,这些都是佛法中开示的方法,怎么修就看自己的因缘和接受能力而定。

问:《地藏菩萨本论经》第13品中有个增强记忆过目不忘的方法,供水一天一夜后喝掉,但中间弟子不理解是怎样的过程。

答:经文中说是说,方向是哪个方向,然后观想地藏菩萨把水供后念经祈祷后,观想自己增强记忆等等,一切做完后喝水,观想得到加持。经文中讲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问:如果共修时间与听课辅导时间冲突,该如何选择?

答:教务处所制定的共修时间和我们自己所选择的共修时间和听课时间应该不会冲突的,可能是不是自己所选修的课程的共修时间和其他自己想听的辅导时间有冲突。假如是这种情况,我自己的建议肯定是以自己现在所选修的本课为主,如你选的是加行,但加行的共修时间与你想听的课的辅导时间有冲突,当然要选共修,因为共修与你修的加行的课必须在一起的,也是纪律。放弃其他的。

问:是发起菩提心的人还是真实按照七种因果教授自他交换的方法生起菩提心的人才能算是真正资粮道的菩萨?

答:反正是你自己必须要生起一个无伪的菩提心,如果现在发个成佛的菩提心,这时还不是无造作的,还不是无伪的。如我们刚刚听了几天《入行论》觉得菩提心很好,要发心,发心后,这个心不一定是无伪的(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初发心都不是无伪的),但很多人刚发起这个心,没有通过修行。串习,他这个心还不是不造作的,还不是无伪的心,如果是这样的人还不算进入小资粮道 。而按照七种因果教授自他交换的方法修习后,真实生起了,这时就算是真正进入了大乘的小资粮道。

问:既然的造四利中的自利发起菩提心,那么成为真正的菩萨一定必须受愿行菩提心戒吗?

答:当然要受愿行菩提心戒,通过自利发起的,其实就是内心中有一个这样的因缘,他以前曾经修行过、或是个大乘根基。但即生中如果要进一步修行还是需要通过仪轨的方式重新坚固自己的心,发起这样一种心。所以要依靠受愿行戒的仪轨重新、或进一步,即便以前受过还是可以反复受。主囝我们的修行比较顺利、自心比较稳固,还是要再再通过仪轨受愿行菩提戒。

问:我朋友还没有学佛,但想学佛,又害怕家里人喜欢吃海鲜,他经常买了做,有杀生,该怎么引导他?

答:可以让他先来学。佛法中并没有说进入佛法所有的罪业都要断掉,所有功德都要具足,并汪是这样的。学习佛法也是循序渐进的,佛陀也说,受五戒时如果你没办法制止杀生也可以受其他戒,所以如果想学佛,就应该鼓励他来学,如果实在是断不了杀生暂时也可以守持其他的戒律,或学习佛法的其他义理,不要因为现在断不了杀生而丧失自己学佛的因缘。

问:众生都有光明藏,它是成佛的因,成佛是果,如何看待众生成佛的因与成佛果之间的关系?

答:按照小乘共同乘观点,它是因果关系,通过众生成佛的因逐渐修行而成佛。但有时按照殊胜乘讲法,其实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有时是有法和法性的关系,众生是有法,佛性是法性,只要认识到法性,有法隐没了,这时就可以现前佛性了,并不一定是因生果的关系。

问:弟子家中想供养转经轮,可家里经常有人抽烟,请问怎样才叫如法?

答:一方面讲,家中有转经轮对我们修行与不断增长功德都比较好,能放,家里人不反对,尽量还是放,如果有抽烟能规劝就尽量规劝,规劝不了,有时用熏香熏一下、念些忏悔,一方成把过失减到最低,把功德逐渐增长,这是比较好的。

问:佛子应说悦意的话,但一个人说话只能保证合情、合理、合法,但没办法保证对方喜欢听,即便知道对方不喜欢听,难道就要放弃自己的主见吗?

答:有时可以说,但尽量以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说,或比较婉转的方式说,还要直接击中别人要害或击中别人痛处。有时我们说话的确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的确是为了对方好,但是我们说话的方式不对,对方干脆连你所说的意义都一并否定了。所以无垢光尊者在《经庄严论》中也讲到逆耳忠言,虽然我们觉得说的是利于对方的话,但我们自己人微言轻,别人不一定听受,一般而言,该说的还是要说,一般重大的因果取舍或团体中的应该指出的问题应该指出来,但一定要注意说的方式,以建议、商讨的方法。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主见,一方面也要顾忌说话的方式。如果说出来弊大于利,说出来对方不高兴自己也生嗔心,那就没什么必要了。

问:去世人的皈依证应该如何处理?

答:如果不方便处理烧掉也可以。

问:上课问的内容会传到智悲佛网吗?

答:这个应该可以吧。

问:在吸烟的过患中讲到,如果领导吸烟,下属会堕地狱,我单位直属领导办公室主任偶尔抽烟,但局长是不抽烟,这种情况是如这里所讲的能影响自己堕入地狱的情况吗?

答:有时讲过患时,有些大德为了强调过患特别严重,有时会讲这些情况,但真实安立会不会堕恶趣、堕地狱的时候,有时候也要分情况。如果平常我们经常忏悔,或有时被动闻到烟是不是绝对会堕地狱,也不是完完全全地确定的,只是由于过患特别严重,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为了讲过患很严重,为了让我们重视,有时会有一点点稍微夸张的说法,也有。有时讲八地菩萨闻到了这个烟也要堕一次地狱,但大恩上师讲了,八地菩萨早就断掉堕恶趣的因缘了。这样说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这样一种过患的严重性。

问:如何知道自己的本尊是什么?

答:第一我们可以问一位自己真正信任的殊胜的上师,通过他的智慧神通进行观察,这是一种认证本尊的方式,但上师一定是具有殊胜成就的智者才可以;第二,如果自己不方便问也可以自己选择当前我们对一个佛、菩萨信心最大、最欢喜的,这样基本上可以认定前世有一定有因缘,就把他作为本尊开始观修、念他的心咒,就可以了。

问:我母亲自杀现在已经十年了,我一直以母亲的名义做各种善法,也做了超度、文武百尊等法事,请问我是不是一直给母亲做超度、做善法呢?除此还要做什么?

答:示现上,法王如意宝每次上课时也会给僧众交钱,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很长时间,但到他老人家入灭之前,只要上课,每天都要交钱请僧众念金刚萨缍等等,给他的父母忏悔,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即便父母去世了很长时间了,法王如意宝示现一直在给父母超度,我们可以做一个参考。一直做必要性是有的,每天都念一下,每天都思维一下善法、善心等等,当然如果时间精力不是完全够的话,也不一定一直做。但如果一直做的确是很好,同时把我们的善根做回向,缥母亲做利益,同时也帮助其他人。

问:请问佛像沾了灰尘可以用干净的水、布擦洗吗?为什么《入行论》只讲用水洗镜子里的佛像呢?是不是不可以直接擦洗佛像?

答:可以直接擦洗佛像。《入行论》讲到的是一种沐浴的方式,因为我们经常要沐浴,这时如果直接用浇到佛像上,可能不行,所以用这种方法,用镜子照在佛像上,把水冲镜子,这时其实是通过观想能力,通过仪轨加持力,从比较深层次角度做沐浴供养,当时是讲供养,是一种修法。而现实中我们真实的佛像有了灰尘我们可以用干净的水、布擦洗,只是要小心不要洗花了,一般半年左右是应该清洗的,不能让佛像上面积满灰尘。

问:P173第二段“观待分基以愿行菩提心而分各有两类”请再解释一下“分基”。还有方便智慧双运藏菩提心的“双运藏”是什么意思?

答:“分基”就是分类的基础,就是前面讲到的一到六类的发心是分基,在这个基础上,就是下面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是哪个基础分下来的?以什么基础分下来的?就是以前面的一到六作为分基,每一个都有愿心和行心,所以愿心和行心这两种的基础是依靠前面的一到六个分类,以这个一到六作为分基,再分为愿心和行心,每一个上面都有愿心和行心。

“双运藏”—“藏”是很多的意思,在菩萨修法中空性的本体资粮和方便产生的资粮都是一个宝藏一样,有特别多的功德利益。“双运”—就是无二,没有两个,表面上看好像一个方便,一个智慧,一个是大悲,一个是空性,但大悲与突发本来就是一味的,本来就是无二的,讲的时候分开讲,其实他的本体是无二,这个“无二”就叫“双运”。叫“一味”,没有两个。双运就是说智慧、大悲本来就是一体的,空性大悲本来就是一体的。

问:莲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这句话请法师讲解一下。

答:我们在抉择见解时相应实相的见解我们也知道,在实相中一切因果都是不存在的,在究竟法界中,因果、佛、众生、修道……空性中什么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在世俗谛中这些都是存在的,我们也是存在的、因果也是存在的,所以在世俗谛中取舍因果应该比面粉还要细。究竟什么也不存在,但现在我们必定还在世俗谛,我们现在必定没有安住在什么都没有地境界中,故相应于我们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什么都有的,在存在中,有些是需要的,有些是不需要的,不需要的恶业要断掉,不单单是粗大的恶业要断,最微细的恶业也要断;很多的善法我们要要,很少的善法我们也要要。所以在取舍因果时要比面粉还要细,最小的善根也要做,最细微的恶业也要断,这就是在取舍因果时比面粉还要细。我们在取舍因果时越细致,慢慢我们就可以逐渐证悟到远离一切执著的空性,就是比虚空还要高的见解中就可以安住了,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开始就说见解比虚空高,什么取舍都不做,最后无法证悟到比虚空还高的见解;如果确立了很高的见解,在行持中通过很细微的方式去取舍,去行持,逐渐、逐渐我们也能证悟到比虚空还高见解。

问:破戒和犯戒是否一回事儿?

答:有些时候是一样的,有些时候不一样。如根本戒,杀了人,这时整个戒体就破了;如果犯戒可能还没达到这么严重的标准,可能是杀旁生、虫子,这是一种犯戒的行为,但是还不是破戒,我们受居士戒本身的戒体没有真正破掉,但是违犯了一些学处。但有时犯戒就是破戒,所以有时是一样的,有时是有轻重差别。

问:持明者与密咒师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即是持明者也是密咒师、也是瑜伽士;有时不确定,持明者是具有四种持明功德的,密咒师不一定,他主要是通过修密咒的方式修持佛法,他是不是持明者也不一定;密咒师中有已经成就了,有还没有成就正在修学的;瑜伽士有出家的、在家之分,有时是内心中有止观功德的叫瑜伽士,有时瑜伽士的证悟比较高的,在某种相应的境界,叫瑜伽士。真正讲的时候,有时一个人本体中都具有,有时不一样的。

问:P80没有找到丙四?

答:丙四是在比丘戒的最后,因为《三戒要解》只讲到别解脱戒的一部分,只把居士戒讲完了,很大的篇幅、很大的内容都在比丘戒中,讲完比丘戒后又讲到犯戒重新恢复的方法,这个法本在编辑时没有编入比丘戒的内容,所以在这个法本中找是找不到第四个科判,第四个科判主要是比丘犯戒后如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