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当日教言解说4

第四课

之前我也讲过,这部法字面上比较简单,没有什么不懂的,但是意义非常甚深,再加上具有特别殊胜的加持力,很多人都说听了这些教言之后,对世间法的念头减少了,对修行的兴趣增长了。其实很多法都具有殊胜的力量和加持,比如以前讲过的《开启修心门扉》《山法宝鬘论》《修心利刃轮》等等。我这几年一直想穿插地讲一些修心的短法,讲解和听受都比较容易,不用很多准备。

大家都喜欢简单的法,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较深的法,比如说“因明”《俱舍论》《现观庄严论》,在颂词上很难解释,学过这些后再看《入行论》《前行引导文》等教言类的法就浅显易懂,甚至原来认为很难的教证,如今再看特别简单。闻思都有这样的过程,一般情况,学习了特别难懂的法义之后,再学佛教的基本道理就驾轻就熟了,因此我们也要学习比较深的。大家不要失去信心,“我现在老了,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对深法没有兴趣”,这样不好。

迷乱本无骤然性,观作者相当日瓦!

迷乱是指贪嗔痴等的分别念,或三界轮回中所显现的痛苦、业感,这些迷乱现象就像虚空中的云一样,依靠暂时的因缘积聚而显现,但并不是在本基中或者说事物的本性中存在。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显现各种情绪和痛苦时,要观它的作者相。

比如我今天特别痛苦,痛苦是什么造的呢?“万法唯心造”,那么心到底是什么样呢?它就像梦中的事物,虽然有相,但是这种相,不管是颜色、形状,还是来源、去处、住处等,在世俗中有如梦如幻的显现,但在胜义中无处可寻。

佛经中有一部《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在此经中说:“观诸世间,有为事相,皆如幻梦,无一真实。”世间所有的法,虽然在显现中,有梦幻泡影般虚而不实的行相存在,但对这种行相,再用智慧进一步观察,便一无所得,而且这种不得并非是本来存在而不得。

佛教里说万法皆空,如梦幻泡影。这并不是佛教的一种教条主义思想,从理性的角度用智慧进行推测就可以明白,眼、耳、鼻、舌、身前所有的显现都可以观为如梦如幻,再进一步观如梦如幻的本体时,是了不可得的。

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中也讲了,缘万法稍加观察是如梦如幻,再进一步观察,如梦如幻也得不到,这种得不到是与光明、空性无二无别。如果再深入去了解、寻找,世间中的一切迷乱显现,本体就是不存在的。

在禅宗中讲,这是一种禅宗的境界,在密法中讲,它也是一种密法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每一位修行者在修行中可以感受到的,不需要通过打卦、算命来预测,也不需要问别人,“听说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你给我说一下,真的是这样吗?”你自己当下观察一切万法的现象是什么?你会发现它是没有本基的,没有本基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一切作者相,了无所得。

我们时时可以串习观作者相,比如今天我起心动念,我看着这个动念,到底是真实存在还是虚假的,如果是真实存在,那也没办法推翻它,但是我去观察时,发现根本得不到,这是理性的分析方法。

从感性的分析方法而言,我可以暂时让它调皮,它想什么都随它,但是我用信心和智慧来了解的时候,也能了达心的本性,不需要那么费劲。

所以,一切作者相都是不存在的,是暂时性的。

无有散乱勤妙法,亡后引道当日瓦!

在此世间,每个人都需要精进修法,在修法的过程中不要有太多散乱。

散乱的因比较多,佛经中讲过:菩萨应该断除四种散乱,如此才堪称真正的行者,什么是四种散乱呢?第一个:多事,无意义的繁杂锁事应断除;第二个:多言,语言很多,经常是无稽之谈;第三个:财物众多,这也是一种散乱的因;第四个:交际众多,跟朋友的交往太多。这些因缘会让我们修行散乱。

因此,要无有散乱、非常精进。不要精勤一天,第二天又懈怠、懒惰,要始终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妙法,修行妙法的功德、利益,到死亡或后世才会现前。有智慧的人对未来看得比较长远,而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人,只看眼前的事,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重大的事。

那么应该如何思维呢?今生非常难得的机缘,遇到了佛法、善知识、善道友,各种因缘已经具足。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些痛苦和困难,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遇到了善法,只有善法会在你的生命长河中,乃至生生世世中,都深具意义。

《入菩萨行论》里讲“唯福能救护”,唯有福德能救护我们,可是我们活着时却没有特别修持它。死的时候,财产、名声等一切都带不走,哪怕是整个南赡部洲、十方世界中所有的财产唯你一人拥有,死后也是一无所有,但是灵魂或者说心识还不断地流转到来世。所以,我们应在尚未死亡之前对来世做好准备。

《正法念处经》中也讲:“及死未至时,应当修善行。”在死亡来临之前,如今机缘具足之时,大家应该尽量地修行,否则等到大限将至,谁都会害怕,但是这种害怕却毫无用处。

一般来讲,人在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时,才会想起因果和佛菩萨的加持,而在拥有威望、幸福、快乐的时候,根本不会去佛寺烧香拜佛。

四川很出名的一个贪官,他要被抓之前,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找我商谈有关学院的重要事宜,一定要见他,非常着急。我说我要授课,实在没办法去。我想为什么他这么着急,有什么重要的事呢?第二天新闻上看到他出事了。

很多人都是如此,快乐的时候,没有那种急切的心,困难、痛苦的时候,会想起佛法。

中日战争时期,被誉为“外交之父”的日本著名首相陆奥宗光,在一次战争期间,他的女儿不幸罹患心肌梗塞,即将离开人世,她要求父亲回来,想见父亲最后一面,父亲到她面前的时候,她特别害怕地问:“父亲,我这次肯定会离开,但是我死后不知道会去哪儿,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她的父亲无言以对,只好说:“我也不知道,但是你妈妈经常念佛,佛会保佑你的。”女儿死去了。因为这件事情,他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本来他是一个军事家、外交家、政治家,其他方面也才华过人,但是面对死亡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看到女儿这般情形,他开始潜心研究佛教,重新思考人生。

我们的确需要关注死亡这个大问题,作为修行人,应该非常重视死亡和死亡之后的事。

前不久,我见了一位名人,我问:“你对死亡有没有什么准备?”本来她的见解、智慧很不错,但是我看她在死亡方面考虑得比较少。她说:“死亡是很美丽的。”有些道友评价:“死亡就是死亡,有什么美丽的,不要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确实口头上可以说生死都很美丽,但是人生皆苦,死时不一定很美,每个人死的时候都很可怕,除非有修行方面的把握,死的时候能够特别自在,此外什么都没用。

这里也讲得很清楚,自由自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尤其是身体好、心情好的时候,要多修善法,念咒、听课、做利益众生的事都可以,尽量地将有漏的身体用作无漏的善根之因,这样做非常有意义。

一旦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或者自己也觉得身体已经不配合自己了,无力回天的时候,只有顺其自然,那时你再想修善法恐怕无能为力,毕竟世间人都是四大假合的有漏之身,等到疾病缠身,或者被各种因缘所折磨的时候,除了极个别生死自在的菩萨和瑜伽士以外,一般的凡夫人肯定疼痛难忍,再想修行、发愿也必定困难重重。不如趁身体健康的时候,哪怕是一天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好好将善根回向给有缘众生。

我们在漫长的轮回中得过很多次人身,也得过很多次其他众生的身体,但即生是最幸运、最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遇到了大乘佛教。虽然我们在早年未学佛时,或者在修行过程中,造了很多业,起心动念不善妙,也有很多深感惭愧的事,但是从总体上讲,我们一生中并没有当过屠夫,每天都在杀生中度过是很可怕的,多多少少也行持了一些善法,这个善根不会耗尽。

因此,我觉得不能太消极,有些修行人整天看自己的过失,“我没有希望了,今天又产生一个恶念,昨晚又做了一个恶梦。哎呦,到哪里去都苦,人生就是苦啊,《苦才是人生》写得不错,真的是‘苦才是人生’。天气不好、心情不好、道友对我不好,路也不平、胃口也不好,什么都不好。”不能这么悲观。这辈子遇到了这么殊胜的佛法,临死之前没有产生邪见,没有成为法油子或业际颠倒者,这是很有福报的!

此处劝导大家,在修行中尽量不要太过散乱。欲界众生完全不散乱根本做不到,跟谁也不说话,每天都禁语,这样修行非常随喜。但是一段时间还可以,很难长期坚持。

刚开始学佛和出家的时候往往特别精进,“日日夜夜都一定要修行,为什么别人睡那么长时间?我一定要睡得短一点,身边的人都懈怠,我应该精进。”但是慢慢也会懈怠下去,最初到最后之间的行为大相径庭。我们不能变化太大,刚开始不是特别精进也不要紧,持之以恒更重要。

否则就像你很喜欢吃一种食品,吃得特别多,下一次就不想吃了,精进也有这种情况。因此,在无有散乱地修行妙法方面,应该具有方便方法。

这样的善根,死后一定会为我们引道,尤其是在值遇死亡的那一刻,心善很重要。

《佛说灌顶经》中说:普广菩萨问佛陀,人在临死的时候,行持善法、听闻佛法、产生善念,能不能解脱?佛陀告诉普广菩萨,如果在临死阶段能听闻佛法、产生善念,“无不解脱众苦者也。”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不解脱众苦的。

所以,人之将死的那一刻,周围的人如若有时间、有机会,要想办法令他产生善念。《前行》里也讲了,耳朵听得隐隐约约,眼睛看得模模糊糊,有些死相出现的时候,自己也要提醒自己:“噢,今天或者明天我会死去吧,死的时候一定不能产生恶念,不能对人或财物产生贪恋,也不能生嗔恨心,临死的那个阶段很重要,我一定要在善念中死去。”最好是有光明和空性无别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也要在善心和菩提心的意念中死去。人心是可以转变的,就像开车一样,如果在这样的境界中离开,一定会得到解脱。

什么时候死亡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谁也无法确定,这种死亡无常的道理,后面还会讲。总的来说,对死亡不要畏惧,听到别人说你要死亡,或者听说别人的死讯,都没有什么可怕的,自己首先要有心理准备。

业报因果必真实,警惕罪恶当日瓦!

因果报应必定成熟,虽然它在胜义中是空性的,按照《入中论》和《中观根本慧论》的观点,胜义中所谓的因果所依,除了不灭、显现以外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但是在显现中因果不虚,丝毫不会错乱,善恶业果一定会成熟。只是成熟的时间、地点、方式难以确定,时间是今生成熟还是来世成熟?地点是在南赡部洲还是在他方世界?方式是以人的身份还是其他众生的身份?都会遵循不虚的因果规律。

虽然很多人因为从小教育环境的原因,对因果半信半疑,这也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应该探索业因果的深密关系,直至深信因果。

知道这些后,即生中应该谨小慎微,不要造恶业,其实造恶业并不是害别人,而是害自己。我经常讲要行善断恶、谨慎因果,包括用佛教的理念来劝诫大家不要造十不善业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甚至觉得这是迷信。因为已经被愚痴的美酒陶醉了,身心没有控制的能力,这一点我也理解,但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会在因果方面注意。平时也应想到,世间的种种果报的确跟心念息息相关,因为心就是因果的作者,心就是一切的根本,是以善念来造因还是以恶念来造因,即生中的我们就是作者。

“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信解本则为,恒思业因果。”《入菩萨行论》中这样讲过。一切善的根本其实是意乐,或者说是信念,信念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要恒常思维因果,如果我们不思维、不承认因果,学佛就白学了,世间的任何规律都无法掌握,为什么?连基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概念都不承认,还有什么可说的。

世间正见也主要依靠“恒思业因果”。虽然我们前两天学过“亦遮思维诸业果”,佛陀有时会遮止思维善恶的因果,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在世俗中要常常想到。有些人经常会说“这是我前世的业力所感召的”,这句话很有意义,因为相信业果,才会这么说。如果不信因果,生活中会有很多想不开的事,会觉得许多问题不公平、不合理,如果相信因果的分配,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虽然它不像其他宗教所讲的一样,是上帝或其他造物主的安排,而是像种子,在哪里种,会在哪里结果,在我们自身上,也有很多实例,所以,恒常警惕因果非常必要。

有一部汉传佛教的经典叫《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我觉得这个经典里面讲得很好,“观彼三界,人天品类,高下长短,福德多少,皆由先世用心不等。”即生中有些人有福报,有些人没福报,有些人身体高,有些人身体矮,有些人长得庄严,有些人长得丑陋,有些人银行卡里有很多钱,有些人银行卡里所剩无几,皆由先前的不同心态而造成的。

意思就是:即生中不管是否生而为人,都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包括今天在场的人中,同样是人,但是智慧、思维方式、心中的烦恼均不相同。有些人听课不但全神贯注,很有分析能力,而且每一个法义都能完全融入自心;但也有一些人不但听不懂,还有可能对每一句产生邪见,甚至产生嗔恨心。曾经我讲完课后,有个人就开始骂我,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知道,反正你讲课,我就特别生气。”我也没有批评过他,可能跟前世有关系,或者是他自己的邪见。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来人都一样,但是还有一个很深的因果关系在发挥作用,这一点在佛教里讲得特别细致。

佛教的有些道理可以通过因明和逻辑的推理方式来证实。有些道理可以通过教理、教证来说明,比如某某上师怎么讲的、龙猛菩萨怎么说的、佛陀怎么说的。但也有些道理,不用教证也不用理证,用我们自身的体会来证实,“佛陀所说的这些道理,真的在我的生活中验证了。从小到大,我周围所发生的、自身上发生的,还有我自己做的事情,都显示了因果不虚的事实,让我不得不相信。”

只有相信这个规律,很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如果将这个规律一概否认,不要说很深密的事情,就是自己和周围人所发生的问题也无法解答。所以,我认为很多生活中所体现的佛法道理,不需要用教证、理证来证明,不懂教理,不会推理也不要紧,将我们自己从小到大产生的种种烦恼,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去对照佛经里所讲的,无论是对照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才发现原来它就是一个生活化的宗教。

这种宗教并不像有些人讲的,“你也信这个啊!”有人信仰或学习佛法的时候,别人特别不理解。但如果它是一个真理的话,那么“你也信真理”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显露自己的愚痴相而已,这需要大家沟通。

最近学院创办了一个“智悲沙龙”,给一些半信半疑,甚至完全不信的人创造一个平台,逐渐渗透佛教的因果观等基本思想,而且这种灌输教育,是佛教道场的责任。现在很多佛教的寺院、道场都在开发,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是很必要的。

我去一些佛教胜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经常看到他们举办节目,在一两个小时里耍猴子、跳舞等,如此而已。其实佛教道场不需要这样的娱乐节目,很需要上午有个讲经说法,某某法师负责,下午又有某某法师做佛教开示,题目可以叫“怎样减轻压力”“怎样挣钱”“怎样发财”,可以取好听的、世间人喜欢的题目,教人怎样发财、怎样赚钱。如果这样,很多人就会知道,我去寺院不但拜佛烧香,还能在一个和尚那里学到赚钱的秘诀,多好啊!我们讲赚钱的方法,他听得兴味盎然,最后告诉他,这里的“钱”就是出离心。(众笑)

放置作业如梦境,实修无作当日瓦!

我们应该放下各种各样毫无意义的琐事,这些跟梦境的显现没有差别,要学会修行“无作”,无作就是无所作为,放弃世间法,唯一修心。小乘经典中常讲,修行人要“少锁事”,就是说不要有很多需要做的琐事。

《窍诀宝藏论》里也讲,世间的一切琐事,如何精勤都没有完结的时候,就像水的波纹一样此起彼伏,何时放下就是真正的完结,唯有希求解脱法最有意义。

我们应该放下对今生、来世都没有意义的世间法,不要天天耽著、缠缚在世间俗事里,否则修行无法成功,要学会无作的修行。

很多道友可能会认为,全部放下世间俗事,唯一修持妙法,闭关、念咒,或者出家修行,这样就是无作的行为吧?对世间法一概放弃,小乘中是这样讲的,很多修行人也是这样提倡的。

但是我们要分析,大乘修行跟小乘修行有很大的差别。对世间锁事尽量远离,在不受环境影响的地方独自修行,这是一般小乘的修行准则。而大乘修行者,只要稍有不被烦恼染污的把握,就一定要做事情。所以,这里的“无作”,从修行自身来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从广大的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还是需要做事情的。

就像《学集论》中也讲了,作为菩萨,如果是利他,要多做事,如果是利己,要少做事。我们要经常观察。

有些修行人天天修房子,修得既宽敞又美观,从很远的地方看,也特别显眼。天天做各种各样自己的事情,的确没有意义,如果是为众生、为大家,哪怕为一个众生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事情,这也是该做的。所以,做与不做之间的差别,一个是看你的心态,一个是看对众生有没有利益。

汉传佛教中,比如说一个出家人出来做事情,人们觉得“啊?你们出家人不是在山里面修行吗?啊?你们怎么都出来了,要做什么?”万分惊诧,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旦出家,就是应该进到山里去,再也看不到了。

我离开炉霍县城、准备出家的时候,再三地看那个县城,我想我今天在城市里,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繁华的城市,永远驻留在喇荣山沟了。其实80年代的炉霍并不繁华,但是当时在我眼里,觉得它特别繁华。当天早上下了一场大雪,车也找不到,步行二十多公里回来的。

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一说出家就是到山里去了,一旦出来做事情,就觉得特别奇怪。包括有些在家人,学佛之后什么都不做,连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不闻不问。为什么刚刚学佛的人跟家人关系紧张,吵架吵得那么凶,学完《入菩萨行论》以后,跟家人的关系也缓和许多,因为他们有了利他心,很多事情都会处理了。因此,在该做和不该做之间,观察自己的心态。

从利益众生的角度讲,非常需要做事,如果佛教徒谁都不做事,大家都在山里,自己念阿弥陀佛,那我们身边的这么多芸芸众生谁来救?虽然个别噶当派的教言里讲度化众生从一地菩萨开始,在离开染污之前不能度众生,但如果我们一直等到一地菩萨,恐怕很多众生连种下善根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也有很多大德认为,完全有能力度众生,相续中生起自然本智是从一地菩萨开始,而令其他众生种下善根,利益他们的身心,现在就要去做。

在座的修行人,始终都应有利他心,有了利他心,度众生的机会随时都会有,不一定范围非常大,也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只要行为上能利益众生就好。其实有利他心的人,自己的心态会变好,生活也会过得很快乐,因为很多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执著,如果我们时常都有一种利他心,就没有时间考虑和关心自身的痛苦,这样就可以间接减少自己的痛苦。因此,我们每天都应该想,如果有机会利他,我就去利他,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就每天发愿、回向,哪怕路遇小虫也要帮助它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利益众生。

身为佛教徒,的确如同淤泥中的莲花。在佛经中有这样的公案:一次佛陀在灵鹫山,有五十位长者来到佛前,佛陀给他们讲了无我和不净等法门后,他们对佛陀的法要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立即请求出家,佛陀也以“善来”的简单仪轨,令他们出了家,(听了一堂课就出家了,不像学院一样,熬四个月、四五年。)他们的家人听说商主已经出家都很欢喜(不像个别僧人的家人,可能会大发雷霆。)就迎请佛陀和商主们去家中应供。

他们即将返回寺院时,因为刚刚出家,对家中妻儿和生活产生贪恋、退舍之心,(所以有时出家快了也不太好,又开始舍不得了。)但不管怎样已经出了家。这时在路边看到一个臭秽的淤泥坑里,现出一朵妙好莲花,而且莲花的妙香覆盖了泥坑中所有不净的气味,佛陀说了一些偈颂。

回来之后,阿难问:“您刚才所说偈颂的意思是什么?”佛陀说:“你刚才看到淤泥中的莲花没有?”“看到了。”“它的妙香覆盖了一切,你知道没有?”“我知道。”“同样,家庭和不净的环境,就像特别肮脏的淤泥或不净坑一样,一个人从中出离去修行,就像这朵莲花出现一样,莲花的味道能掩盖秽臭,就像一个人修行的威力能影响到他身边的人一样,因此一个修行人也能度很多众生。”

简言之,世间如梦幻般无义之事应该尽量放弃,但是有意义的利他行为,还有自己解脱的无作修行,一定要去做。

贪著何法舍弃彼,一无所需当日瓦!

应该舍弃你所贪著的法,因为你越贪著,对你带来的痛苦越大。最后应达到什么样呢?对世间的一切万法没有任何所需。这是一个规律——你对世间中的任何一个法产生执著,就会经常关心它、注意它,这会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痛苦。

比如你对某个人在感情上特别执著,那么对方的言行举止等一切行为,都能给你带来强烈的痛苦,如果把这种执著稍微放下来,那么痛苦就减轻了。

执著的根源是无明,你把他想象得特别好,所以才会执著他,如果你知道他也是因缘假立,而且发现他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其实也不是那么好的时候,就自然不会再对他那么执著。

无垢光尊者说:“对任何一个法,越执著越痛苦!”这句话有非常甚深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人的痛苦,其实是执著带来的,当你特别执著一个法的时候,闻思、修行都不容易成功。

不要说我们,当年龙猛菩萨修本尊,很长时间没有现前,最后本尊现前时,龙猛菩萨问:“为什么我修了这么长时间您都没有现前?”本尊告诉他说:“你对一个瓶子特别执著,后来因为这个瓶子打破了,此后你对它的执著消失了,我才显现,因为执著始终障碍你。”

有些人修本尊等法门时,一直没有感应,也许就是缘于对其他法的执著,比如说世间的财富、名声、人等等。对家人的执著也一样,单有显现不会对你有这么大的障碍。帝诺巴尊者也说:“显现不束缚,执著才束缚。”比如说我有很多财物,如果去执著它,这个执著就会对我很有影响,如果我没有太多财富,但是哪怕我有稍许执著,也是一样。

我特别喜欢花,也会种一些花,我有时候都在想:不能执著,否则即使是很廉价的花,虽然它不值一提,但是如果去执著,死的时候也会对我有障碍。

在生活中,执著非常可怕。因此,无论是活着时还是临死时,都要学会“一无所需”,死的时候也真的什么都不需要,活着的时候除了简单的饮食以外,有些人还执著他的衣服、房子、车子、人……甚至对法本太执著也不好,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讲了,如果你没有修行,死时法本有何用?也没有用。

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个法都不要过多的执著,没有执著,虽有财富,但不会对你产生很大的障碍。“虽有财物心不爱着,犹得称之名为少欲”,《大庄严论经》里是这样说的。虽然有财富,但是没有爱著,可以称得上是少欲。《大庄严经论》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一个优婆塞,看到一个外道的婆罗门特别苦行,整天睡在不净坑中,用五火燃烧自己,优婆塞问他缘由,回答竟是为了获得王位。形象上特别苦行,但是他心里有个特别大的执著就是贪著王位。而频婆娑罗王的象、马、金银、财宝多如牛毛,却什么执著都没有。

所以,外表上不一定看得出来。就像《旅途脚印》中,华智仁波切的木碗的故事,一个微小的执著,也会招致巨大的障碍。大家都学过喇拉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大疏》,里面讲有些比丘贪著钵盂,后来变成毒蛇;有些孩童贪著玩具,死后也堕入恶趣。每个人不一定要贪特别大的东西,哪怕是贪著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即生中也会招致大如山王的痛苦。

让我们对任何事物完全不执著,有一定的困难,但要懂得佛教里讲的因缘。怎样才能尽量放下执著呢?就要了知执著的根源是什么?根源是无明,无明就是不懂得。比如说我对某个人特别执著,这主要和常、乐、我、净这四个颠倒意识对我作怪有关系。如果对世间的有漏财物特别执著,则不知道死时应舍的道理,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会发现,虽然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对很多法都不应该执着。

不过,如果全然不执,故而下课以后,把所有的锅碗瓢盆都扔到门外,因为帕单巴尊者说了,“一无所需当日瓦”,也没有这个必要,这是另一种极端。只是不要过多的执著,从这方面去修行会有很大帮助。

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讲:“智者常精进,勤修清净道,离苦得安乐,诸佛所称叹。”

在佛教里讲的是特别殊胜的清净道,如果我们长期修,不知不觉会有变化。虽然我们还会有一些执著,比如亲人死了,会有一点痛苦,丢失了什么东西、房子被烧了,也有一点痛苦,但是也不会像世间人一样,“我的房子烧了,怎么办?我的亲人死了,呜呜呜……”到一定的时候,会知道亲人就是一种因缘和合。《当日教言》刚开课时讲的故事,死者家中五个人用五种比喻来说明一切都是无常。

所以,懂得无常后,无论是在自己还是在他人身上发生,情绪上都会有自控能力。我们不能执著,世间中很多人正因为太执著,才特别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执著,执著的根源是无明,无明的根源是不了解。当我们真正了解、逐渐减少执著以后,生活才可以正常运行。

其他修行教言中讲不紧不松,这是修行之要,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而应该在中道,在修持这类修心法的时候也要做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