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当日教言解说8

第八课

以上讲到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还有依止善知识等教言,虽然没有分科判,零零散散的,但也讲得很清楚了。

之前也讲了世间的友伴就像市场上的买卖交易者一样,不会长久聚集,总有一天一定会离去。佛教徒在某个环境中聚集,比如说在喇荣佛教大学或各个中心,共同学习、获得法益,就像商人一样,我们得到佛法的“买卖品”后,也会分别回到各自的地方,继续做对自己或对众生有利的事,分离是一定会发生的自然规律,这一点要谨记。

世间很多痛苦都来源于分离,父子分离、夫妻分离,或者人与金钱分离,之后感受不同的痛苦,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常有人跟我讲:“幸好我学佛了,否则面对某某事情我肯定垮了、倒了。”这也是事实,学佛的确能起到振作精神的作用。

堆积假人定倒塌,今创无离当日瓦!

人身无常,就像堆积的假人。人们经常用石头、木头等堆积出一个虚假的人,披着人的外衣,让它保护田野抵御猛兽的侵袭;但它毕竟是暂时堆积的虚假事物,没有什么实质,很快就会倒塌下来,不可能长存。同样的道理,财富终会耗尽,青春终会消失,地位也终会化为乌有,诸如此类,包括自己的身体,都是无常的。

所以,从现在起,一定要创造一个永恒的缘起,也就是创造不离,不离什么呢?了脱生死、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它是永恒的快乐与智慧。我们从现在起应该思维,世间的一切都没有真正可依赖、可信任性。有些人把信任交付给亲朋,有些人把快乐依赖于金钱,等等,但是这些价值观有一定成分的不可靠性,对于这一点,人们因为盲目并没有懂得。

因此要知道,很多东西就像堆积的假人一样没有可信之处,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永恒的真理。如果没有懂得这样的道理,当你离开这些时就会非常痛苦、忧愁,比如亲人的去世,钱财的散失等等,这种现象相当多。我经常想:如果人们从小就在这方面有良好的教育,虽然他心里会痛苦,但是不会那么难以忍受,会有一种应对的方法。

记得在《法句譬喻经》中有一个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他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儿,这个女孩子的相貌、智慧无人能及,在整个国家也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却突发恶疾,没过多久就离世了,她的父母悲痛欲绝,父亲因为思念女儿,忧思至极,已经发疯,四处流浪漂泊。

后来有人把他介绍到佛陀那里得加持,他到了佛陀身边就清醒过来,便开始讲述自己的痛苦,“我没有其他孩子,只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也非常可爱,可是她离开了,我现在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意义。”(就像现在的世间人,有些是父母死了很痛苦,有些是儿女死了很痛苦,家人死去都会痛不欲生。)

这时佛陀给他讲了类似“高际必堕”等四句偈颂。“世间中有四种法则你明不明白?”他说:“一直比较模糊,不明白。”佛陀说:“我给你讲。

“第一个:常者皆尽,所有人们在分别念中所认为的常有的物质,根本不存在,一切均是无常;

“第二个:高者必堕,高位也好,财富也罢,到最后全部都会堕落、衰败,化为乌有;

“第三个:合会有离,凡是聚集在一起的事物,不管是家人、亲朋,或者世间组织,一切最后都会离开;

“最后一个:生者有死,有生必定有死,任何人也没有办法离开死亡的本性。”

佛陀讲了这四点之后,这个婆罗门完全通达。当时的人,听佛陀讲一个教言也可能马上通晓,不但字面上理解,而且获得圣果;但是我讲完公案,你们不但得不到圣果,有时候反而睡着了。

世间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我们很悲观或有意贬损世间显现,而是事物的本性就是如此。我经常想:在所有知识中,佛法确实很伟大,为什么呢?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人们的内心、世间的外境,一切的一切说得淋漓尽致,因此我经常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悲心和能力,自然而然生起极大的信心。世间中不管你将自身和外境吹嘘得再好,它都是虚妄的。名言中佛教也有《赞佛偈》《三宝歌》,包括佛陀在世的时候,显现中所有的美好从来没有否认过,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也说,任何中观宗没有一个破显现的。显现分好的显现和坏的显现,但是这些显现不一定是正确的。

世间人认为,只要显现,这个法就是稳固的、正确的,但是用智慧观察可以发现,虽然世间上密密麻麻那么多人,可他们每天都在追逐什么呢?就是虚妄不实的梦,很多人苦不堪言,这就是没有懂得世间的真理。

心鹫终究必飞翔,今要越险当日瓦!

心的老鹰或是秃鹫,必定会离开身体,于高空中飞翔。老鹰飞到高空的时候,悬崖、峭壁、森林等都不会对它造成障碍。同理,作为修行人,心识一旦离开身体,千万不要贪恋财物或人等,不要被它们所纠缠,同时也不要被中阴的各种迷乱现象束缚,就像大鹏飞翔一样,完全遵循前辈大德们的成就和解脱,前辈大德们,有些往生极乐世界,有些前往其他的清净刹土。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修一个不退转的法,远离一切忧愁,获得生死自在,免受世间众多怖畏。

在佛经中也有这样的公案,当时佛陀居住在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太夫人,即他的母亲离开世间了,离开时已九十有余,他特别痛苦。(不像现在有些年轻人,父母病了也漠不关心,死了也置若罔闻,完全无动于衷。)他当时虽然是国王,但特别孝顺,直到把母亲葬入坟墓,把所有后事处理以后,仍旧很伤心。后来到了佛陀那里,他讲到:“我最爱的人离开以后,心里很是伤心痛苦。”佛陀说:“没有必要这样伤心,你知不知道,世间中有四大怖畏?”

国王不知道,什么是四大怖畏?实际上就是生老病死,这是最可怕的。

首先,人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很痛苦,虽然很多人已经忘记具体的情形,但是当时母亲的痛苦、自己的痛苦,就像《前行》中讲的一样,非常可怕;第二个,人生病的时候也很可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候微感小恙,整个身体都没有力气,做事情也没有能力等等,有很多痛苦和怖畏;第三个是什么呢?就是人的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衰老,很多人口头上说“我老了也没有什么,老就老吧,老修行人很好”,但其实除了极个别的修行人以外,多数人都会说“我已经老了,几年前刚来的时候身体很不错,现在不行了”,有很多的怖畏和痛苦;最后最可怕的就是死亡。

佛陀最后讲到,应懂得生命无常之理,离开世间之后,生命永远也不会重来。佛陀说:“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江河奔流,不可能倒流,同样,生命离开之后,也不可能重现世间,除非转生到下一世,但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就像全知龙钦巴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讲的那样,死后不像如今这般安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死亡确实很可怕,如今特别执著的事物到时均无法带走,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天,整个世界焕然一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搬家的时候,搬几样东西都会觉得很累。昨天我看到有个道友在搬东西,大大小小有七八件,有些挂在脖子上,有些在背上,我一方面笑,一方面觉得他好累、好痛苦。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全部都会留在这里,包括你的房子、银行卡,乃至你的身体,全部都要放下,随着你的业力离开此世,变成另外一种众生,换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无常就是这样,人生就是这样,谁也没法逃避,除非获得解脱,认识心的本性,到中阴通过自明觉知,就可以前往清净刹土。所以,现在就应具备越过生老病死痛苦悬崖的窍诀和能力。

修行人跟世间人不同,至少可以修往生法、修中阴法,以及闻解脱、系解脱等等,通过这种力量,临死时跟其他人完全不同,自己会胸有成竹。虽然该做的事情也要做,但是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大家要修一个死亡时不会后悔的法。

于恩父母六道众,应修慈悲当日瓦!

下面开始讲大乘方面的法。

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应将具有无比恩德的今生父母为主的六道轮回一切众生,当作修持慈心和悲心的对境。

我们自认为是大乘佛教徒,究竟是不是,对平时的言行举止应该详加观察。怎样观察呢?观察自己是否具有慈悲菩提心,对一切众生是否有慈爱之心。就像《经庄严论密意疏》种姓品里所讲,有些人最初就是大乘种姓,看到可怜众生,悲心油然而生;有些是后天培养,虽然以前对众生没有悲心,但被善知识、道友和环境改变,对众生也生起悲心。

不管怎样,如果你承许自己是一个大乘种姓的修行人,就一定要对众生有慈爱之心,这不光是口上说说,每个人不但要在内心修持,还要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的体现出对众生的菩提心。

比如汉传佛教特别强调吃素,这很重要,现在藏传佛教也非常强调,尤其是佛学院的汉族四众弟子,基本上都吃素。有些人只不过到没人看到的地方偷偷吃一口肉,左顾右盼,像做贼一样,这也在所难免,尤其是有些在家居士,吃纯素有一定的困难。但请不要认为这只是一两个堪布强调的原因,怕不吃素他们不高兴,这不是个人高不高兴的原因,而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行为。

这样做的成果是什么呢?比如今天经堂中在座的每个人都吃肉,那要杀几头牦牛才够吃一顿饭?你们想一想,如果吃猪肉,恐怕杀几头猪都不够吃一顿,但这么多人长期吃素,对生命的保护自不必说。

大家知道,人类吃的是什么?是众生的生命。不过现在佛教徒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如果大家都提倡和弘扬吃素的理念,直接或者间接不用那么多众生付出它们最宝贵的性命,自然而然保护了生命,这不是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也强调放生等行为。做重要的事情,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时,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待,别人说什么、想什么,我通常不以为意。有些人常说:“我得吃肉,否则身边的人对我有看法。”其实在重大的问题上,即使别人有看法也无所谓,小的事情上才要尽量维护别人的心,这也是必要之举。因此在这些问题上,希望大家统一。

包括学院的个别上师,到汉地城市中,也没有在佛教徒中弘扬吃肉之举,只是自己悄悄的在个别有缘弟子前吃,对这方面比较重视。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有些人认为人类是吃素的动物,也有些人认为,人类既是吃荤也是吃素的动物,众说纷纭,但这些都不重要,人本身该吃素还是该吃荤,是什么样的动物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这么多人吃动物的肉,这些动物直接受到生命的威胁,这是非常直观的事实,不用在理论方面探讨。放眼望去,大家都吃肉的结果会变成什么样?这时应该想起慈悲心,即使对一个有情修慈悲心都有非常大的功德。

《本事经》里讲:“于一有情所,能修慈善心,其福尚无边,何况于一切。”于一个有情修持慈悲善心的功德都是无边无际的,更何况缘一切有情来修,所生福德更不用说了。因此大家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修慈悲心。

于仇怨敌业感众,弃猛嗔心当日瓦!

人们看到一切仇恨的怨敌,是众生自己前世的业力感召而形成的。比如说美国的敌人,是美国人造业后变现的,德国的敌人,也是德国人造恶业后,在他们面前现前的。同样的道理,比如我跟某个人吵架,自他心里都不高兴,这是由于我们各自的业力现前,而变成了彼此不满的人。我们要知道,就像嘎达亚那尊者的公案里所讲的一样,世间的很多亲怨关系,都跟前世密不可分。

另外,对具有前世仇怨的人,一定要舍弃猛厉的嗔恨心。从人类的历史上看,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依靠嗔恨所做的事情,如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这些发动战争的人,当时觉得很有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如今人们回顾历史,都觉得他们真的很可怕、很恶劣、很血腥,自然而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不可能像用慈悲心发起的活动一样拥戴。

所以,从个人而言,在以后的生活和修行中,也应该尽量舍弃嗔恨之心,因为嗔恨心会毁坏自他,而且依靠这样的心态,所抉择的事情大多是错误的。

佛教徒在说话和处理问题时,如果有密意和意趣则另当别论,除此之外,运用温和的语言是比较适合的。本来可以心平气和处理的事情,你非要怒气冲天地谩骂别人,态度越来越恶劣,致使自己心里也不舒服,很痛苦,这些都是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希望学完此论之后,原来嗔恨心很严重,听到别人一句刺耳的话就反唇相讥的人,现在要在生活中尽量改正。

人的恶行是可以改正的,就像奔公甲的传记里所讲的,以前奔公甲在家的时候,腰上别着好几个长短不一的刀子,但他出家以后,不要说刀,任何武器都不需要,却一个敌人都没有。因此,一旦调伏了自心,曾经特别凶狠霸道、人们都不敢靠近的人,也会完全改变。

佛教徒学习了《入菩萨行论》等大乘佛法之后,应该改变心态。比如说有些居士经常跟家人吵架,此时应该想到这就是自己前世的业力而变现的。能从业力上观想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来不及这样对治,你就稍微按捺一下,安住一会儿,也许嗔恨心不到五分钟就会转变。一般来讲,人在气头上所做的不明智之举会后悔一辈子,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作为受过大乘佛教熏陶的人,内心宽广很重要。

今年学院藏族喇嘛的有些负责人,别人说任何语言都能承受,面不改色,我心里很安慰。以前学院的一些负责人,我很想批评,但是不敢直言,一旦他无法接受,以后要么耿耿于怀,要么当场特别痛苦,觉得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现在因为他们经常组织因明辩论,你跟他直言不讳,他反而很高兴,以后也不会记得:“你那天那么多人当中批评、羞辱我,我永远抬不起头来,我耿耿于怀,以后有机会要报仇。”他不会这样,好像内心完全调柔了。

我想:汉地很多在家人经常为一些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以后他们应该学习因明的辩论,要学《量理宝藏论》《释量论》《集量论》等等,“量学”学上十年八载,让他们吵架也吵不起来,这样好一点。

嗔恨心真的很可怕,一旦人的内心变得宽阔,周围的人也不会那么害怕和担忧。相反,在有些心胸狭隘的人面前,什么都不能说,说话的时候特别紧张,需要察言观色,害怕他们生气了、哭了、接受不了而自杀了。我经常遇到一些道友对我说:“你千万不要在某某面前说,不然他接受不了,这个人是受过伤的,受过刺激的……”

以上讲的是抛弃猛厉嗔心的重要性。

依诵经咒净语障,断庸闲谈当日瓦!

依靠诵经、诵咒,能断除无始以来绮语、恶语、离间语等语言障碍,甚至诽谤圣者、违越盟誓等依靠语言造的罪业,也可以通过念诵经咒来忏除。想要获得解脱,身体、语言、内心的障碍都要遣除,语障可以通过念诵百字明来遣除,像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念了一千万遍百字明,念如此庞大数目的百字明并非易事;还有莲师心咒,在华智仁波切的传承中,动辄都是一千万遍以上。一千万遍莲师心咒,我希望在座的道友也能完成。

修行人应经常手持念珠或计数器,我知道学会的道友们在上班的时候也念咒,虽然在单位里不方便拿念珠,但是用计数器也很好,生活中很需要一种表示。

那天有一个道友跟我说:“您的任何一张照片里,都有那串大大的念珠。”我说:“我那串念珠是上师加持过的,我想上师加持过的东西,除非是丢了,或者我死了,那就不得不离开,因为它是有为法,最终会分开的,但在这之前我都会带着,这是我带它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无论到哪里去,再忙我也会尽心尽力地念一点。”

曾经有一次,我们几个堪布去上师那里,上师逐个检查我们谁没有带念珠,我幸好带着,另外有一个堪布没有带,当时上师显得有点不高兴,“随身不带念珠,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第二天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点那位法师的名字,但是也反复强调了。从此之后,我发愿在临死之前尽量带着念珠,哪怕每天能念一点点也可以,比如坐车去演讲的路上有一点时间,我就会念几圈咒语。

在座的道友在诵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此处已经讲了,应断除闲谈、杂语、绮语,尤其是在经堂念经的时候,大家尽量止语。现在学院财务科有一系列的规定,希望金刚降魔洲也完全按照规定执行。

个别人问我:“念经的时候可不可以看书?”我刚来学院的时候也念经,如果没有念经钱,常常无以为继,所以为了生活的必要,经常参加念经。那天和几位堪布也说,我们初来学院时都需要念经钱维持生活,一边念经一边看书的情况也是常有,我也不敢完全否定。但并非是因为我曾经如此,现在不敢推翻,以前青海有一位格西是麦彭仁波切的弟子,他一边看书一边念经,可以一心两用,二者互不影响。边看书边念经,跟边念经边闲谈,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不否定,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大家要尽量专心。

包括开法会,可以说话的时候再说话,该念经的时候念经,该念咒语的时候念咒语,尤其在念仪轨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尽量禁语,这是很重要的。

总体来讲还可以,但是有些居士团体不重视前后的念诵,有些人一边念经,一边看手机、上网,这样不好。以后念经或听课的时候,上网、玩手机要全部搁置下来,一心一意才有功德。

宋朝的一本禅宗《缁门崇行录》中记载过,宋朝有一个和尚叫做安禅师,有一次他入定观察,看到走廊上有两个和尚在谈话,刚开始天人护佑在侧,过了一会儿天人离开了,恶鬼出现了,之后恶鬼开始咒骂他们,并践踏他们的足迹,显得特别不高兴。禅师出定之后询问他们,得出什么结论呢?最初这两个和尚在讲佛法,这时天人在保护,后来他们开始聊世间法,天人没有兴趣听,就离开了,然后恶鬼来听,最后他们谈论财物供养,作为出家人,谈论钱财是不合理的,所以恶鬼也不愿听,开始咒骂他们。后来安禅师发愿:此后一辈子不闲聊。除了法义上的问题开口说话外,他的晚年从不谈论世间八法,历史上有这样的公案。

虽然我们做不到安禅师那样,毕生所言都和佛法相关,但也应该尽量谈论佛法,念诵的时候,尽量认真对待,以清净的身语意念诵咒语和经文,功德非常大。在末法时代,我们遇到了大悲咒、莲花生大士心咒等,这么多、这么好的咒语,这些咒语一个比一个功德大,我非常欢喜,希望人生再长一点,多念一点,我经常这样想。

因此,为了断除这些障碍,应该修行。尤其是开金刚萨埵法会,如果发心人员工作实在太忙,就提前开始,倘若每年都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一定会遣除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一年中身语意不清净的罪业也能遣除。所以,我希望在座的道友,尤其各个部门的发心人员,都要在八天中开法会。本来我也很想参加这个法会,虽然不可能圆满参加,我想哪怕是跟这个法会结上一个缘,念一天的仪轨也很必要。

所以,各个部门应该分配好时间,负责人不要让所有人每天都当值,轮班就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开法会的时间,哪怕开一两天结上缘,剩下的自己私下完成也可以,跟僧众一样圆满金刚萨埵心咒四十万遍,就有同样的功德。

不能亲自来院参加金刚萨埵法会的人,不管是否得过灌顶,均开许念金刚萨埵心咒四十万遍,希望各地的道友在本地最好开八天法会,实在没有时间也要在初八那天与大家一起念仪轨共修。

学院的法师们和发心人员都非常辛苦,但也在尽量帮助相关人员网络直播,给山下道友提供方便。网络给大家带来很多便利,在学院有时都会因为人多看不清楚,而山下各地的人看得更清楚。

大家共同念咒,断除闲谈。其实闲谈没有很大的意义,前辈高僧大德只会谈有意义的利益众生的事,多数时间全在念经、念咒中度过,我们在这方面也要有新的认识。

顶礼转绕净身障,断俗琐事当日瓦!

世间功德,我们不能忽略,尤其是在诸佛菩萨面前顶礼的功德。另外,看到佛像、佛塔、寺院,以及路边雕刻的玛尼石或者经旗,也要右绕,这样做可以遣除无始以来杀生、不净行等身体所造的罪障,身体应该经常用在有意义的顶礼、转绕和为僧众的发心上。其实我觉得为僧众发心跟顶礼的功德没有多大差别,为僧众发心而四处奔波,与自私自利心的顶礼二者相比,应该是前者功德更大。

断除世间琐事,因为世间琐事毫无意义。城市里的很多人,整天所言、所思、所做都没有意义,在身语意都无有任何意义、浑浑噩噩当中度日的人多如牛毛。因此在座的人,哪怕早上起床以后或晚上临睡之前尽量磕几个头也很好,如果可以,应修十万长头。

我昨天看到学院坛城上有很多年轻、年老的佛教徒在磕头,这样很好,磕头会彻底摧毁相续中的傲慢,再加上一边磕头一边念诵,对上师三宝产生信心,如此一来,恭敬心、欢喜心自然而然生起,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依靠这个臭皮囊,做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人身就是有意义的。如果利用人身整天杀生造业,这个身躯就是毫无价值的。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无论去哪里都坚持磕头的习惯,不要认为只有到寺院才磕三个头,到了城市以后就抛之脑后,这样不好,修行应该尽量跟生活融入一体,作为一个凡夫人,更需要如此。

宗喀巴大师的传记中说,宗喀巴大师在闭关期间,把三十五佛作为皈依、顶礼的对境,经常在一块大石头上磕头,最后他的手、膝盖,乃至整个身体都在石头上留下凹陷的痕迹。大家都知道,宗喀巴大师确确实实是了义文殊化现为人的形象,但他却显现上这么勤奋,他修曼茶罗的时候,修得手腕脱皮。后人什么功德、智慧都没有,却口口声声说磕头没有功德,没有意义,这样否认恐怕不合理。

从佛教真正的传人和高僧大德们的传记中看,他们不但证悟了胜义的空性境界,这是我们无法衡量的,更重要的是,在世俗的取舍因果和行持善法方面也如此努力。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尽量转绕和顶礼,这一点不容轻视。

强敬信净意习气,师观头顶当日瓦!

以强烈的恭敬心和信心,来净除意识中无始以来的坏习气。什么样的强烈信心呢?就是对自己根本上师、传承上师的事业,要像对待佛陀的事业那样秉持。任何一位上师无论显现成什么样,他的究竟密意都跟了义佛陀的智慧无二无别。因此,应该有一种不退和不变的信心,并不是今天产生信心,明天产生邪见,而是以非常坚定的信心和恭敬心来修行。

从内心来讲,完全遣除贪嗔痴及其习气最有效、最有利的方法,就是依止上师。我讲过上师瑜伽,也经常跟大家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再忙,每天修一座上师瑜伽不要中断。上师如意宝的上师瑜伽简便易修,哪怕是早上起来之后或晚上睡觉之前,都可以修,一定要祈祷上师。

修上师瑜伽的时候,其实不需要修很多位上师。有些发心人员,上师太多了,把很多照片摆在一起排队,像军事参谋长一样,害怕没有摆某位上师,这位上师不高兴。其实不需要这样,只要一个文殊菩萨、一个观音菩萨,或者必要的时候,一位上师就可以,所有的上师为一个法身。如果摆得太多,祈祷这位的时候,旁边还有另一位上师看着,他好像很尴尬地坐着,过了一会儿,“对不起,上师,我还要祈祷您。”然后开始祈祷这位,此时还有一位上师也看着,“噢,不行不行,还有这里。”没有把所有上师的智悲力融汇一体,会很困难。

所以,我的建议:如果在座道友都是法王的传承弟子,那么所有的传承上师中,就摆法王的照片,法王对末法时代众生具有不可思议的愿力。

前不久我讲过,藏地的伏藏大师非常多,我对每一位伏藏大师都有信心,但是我最有信心的就是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因为在莲花生大士的很多授记中记载,他是遣除末法时代黑暗的非常伟大的伏藏大师。我也对很多上师有信心和恭敬心,但是可以这么讲,上师如意宝对遣除末法时代人们内心的疑暗等方面,有非常不可思议的缘起,这不是弟子的虚夸。

经常有人问我:“堪布,您的上师瑜伽可不可以修?”我说:“修是可以修,但是作用不大。”确实如此,修普通人的上师瑜伽,完全是浪费时间,修法王如意宝才能给你真正修行的力量。所以,依止上师要有智慧,否则,随便依止一个人,或者依止一个与自己私人关系比较好的人,世间法可以这样。

我也遇到过很多伏藏大师,但是我要求大家修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法,比如说《缘起除障法》对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常重要,如果你们不会修其他法,可以每天诵一遍《缘起除障法》,这个法很短,但是跟它结上缘,对你将来修行过程中遣除违缘方面会有很大的作用。

然后,见过法王如意宝的人都应该修法王的上师瑜伽,如果没有见过,但已经有他老人家的法缘和传承,也要修他老人家的上师瑜伽。在所有法中,自己要选择几个重要的法,一辈子尽量不间断,如果间断,未来两三天中再补上也可以。作为一个修行人,起码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否则每天都浑浑噩噩,虽然学了,结果都用不上。

修行要有力度和效率,世间讲效率高不高,修行亦然。有些人的效率很高,修任何本尊很快得到感应,比如说念金刚萨埵心咒,自己从各方面的验相看出,“我念得很不错,七天中金刚萨埵身语意的加持,我已经得到了,基本上有把握把以前的罪业全部遣除了。”念文殊菩萨心咒时,虽然花的时间不多,但也很快就得到了文殊菩萨的相应智慧。而有些人的效益就很低。“效率”不是现代才出现的词,我觉得放在修行上面也很重要,大家应该有高效率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