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当日教言解说9

第九课

《当日教言》也叫《当日百法》,它有100个教言,前面已经讲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还讲了一些大乘菩萨行的教言。

以下会讲到关于认识心性方面的道理,其实这些道理也可以用比较甚深的密法教授来讲,但是需要大圆满的灌顶,因此,这次基本上以理论的方式解说,或者以禅宗和大手印的方法来解释。

俱生骨肉定分离,莫执寿常当日瓦!

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俱生的骨头、血肉等,四大的五蕴假合身,终有一天一定会散坏,没有任何可靠性。

佛陀在《佛说入胎经》中也讲过:“应观此身,皮肉筋骨血脉及髓不久散坏。”意思是说,大家都应该观一观自己的身体,我们的皮肤、肉、血液、骨髓、脑髓……所有身体的四大组合之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分散。“未证得者勤求证悟。”佛陀在经文的最后中说,没有得到证悟之前一定要恒常一心观修,切莫懈怠,因为谁都不能远离这样的事实和规律。

世间中的任何一个人,最后一定会面对死亡。现在看来很成功,有地位、有财富的人,到他死亡的时候,也会跟普通人了无差别。国家总统也好,街头乞丐也罢,到最后死亡时,都同样地离开自己的身躯,将他的身躯火葬、土葬或水葬后,这个人就已经永远消失在世界上,这样的规律,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

学佛的人都知道此身无常,因此千万不要特别去执著它。“它是永恒的、常有的,它永远都是不可改变的。”世间人们常常这样认为,我觉得特别可怜,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明明知道这个五蕴假合的身体,只能聚集几十年而已,但却认为此身比水泥钢筋等任何坚硬的物质还要牢不可摧,观念中一直带有常恒的执著,这是错误的想法。

并非因为佛学特别悲观,好像本来这个世界是幸福快乐的,可是学佛以后,一定要进入一个悲惨模式。恰恰相反,正因为学佛才发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无法避免的事实,而佛法又不得不宣示这类事实和现象而已,这一点大家应该明晰。所以,千万不要执著身体是常有的,活着是永恒的,不能有这类常执。

《中观四百论》也说:“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人们概念中所谓的存活,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归根结底是由很多个刹那聚集在一起的,只不过我们执著它为恒常而已,可是世间中的芸芸众生不能了知其意,所以,才会认为自己永远都会活着,不会死掉,真正能了知真相的人少之又少、寥若晨星。

我们还可以发现,即便你很年轻,身体非常健康、健壮,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像秋天的花朵或者蓝天中的白云一样,一现即逝。很多无常的事实,人们以前未曾了知,学佛之后,这些道理不得不了知,否则修行是不能成功的。因此这里也讲到,俱生的身心终有一天会分离,那时也不要伤心和绝望。

有些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伤心欲绝、无法面对,其实这是谁都无能为力的,尤其这个时代中,食品、饮料等并不安全。据统计,现在中国人口四分之一都死于癌症,而癌症的主要根源,与食品、空气等很多方面密切相关,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风中的灯火,生命极其脆弱。

你应该提前就知道自己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可靠,从里里外外很多因缘去观察,外缘的地水火风、各种疾病,还有前世各类因缘,很多方面我无法看到;再从内心、身体等因缘观察,我的身体不可能永远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分析之后,大家就会明白:我们的寿命并不常有。

很多人都觉得长寿好,活到一百岁的长寿老人,大家都用照相机来拍他。看照片也看得出来,活到九十岁、一百岁的老人,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活着没有多大意义,周围人看来也没有很多希望了。活到一百岁,人们认为特别长寿,但是我们从自身的经验来讲,一百年也是转瞬即逝。无论你现在是20岁、30岁还是40岁,就像做梦一样很快就到了这个年龄,将来的时日也是如此。

所以,心静下来观想的时候,的的确确会发现,佛陀已经将非常尖锐的真理一针见血地和盘托出,可是众生很愚痴,被无明的乌云遮蔽了慧眼,一直盲目寻求另外的东西,这是错误的认知。不难发现,对人生的道理用佛法的智慧进行观察的时候,可以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取境之最永恒境,彼无迁变当日瓦!

我们从早到晚用六识来取六境,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取什么样的境呢?色、声、香、味、触、法。大家都知道,眼睛取外在的色法,再用意识进行分别,这是好看,这是不好看等等,耳根和耳识取外面的声音……六识会不断地产生,每个人从早到晚一直在取六种外境。

但是六种外境是不稳定、不恒常的。比如说我今天看到特别美好的事物——花园、蓝天、白云,我很欢喜地惊呼:“哇!这个环境多么好。”可是到了晚上就看不到了,也许过一会儿你也觉得不是很好看了。或者你耳边听到录音机里的流行歌等等,“哇!这个特别好听,再放一遍。”再过一会儿又变了。任何一个六境的欲妙、享受,并不常有,很快就会消失,无法依赖。

如果在这个世界中,要寻找一个常有、永恒、最妙、最好的对境,那就要认识心的本性。此处讲,在所取境中最好的境是永恒的境,永恒的境是什么呢?返观内心,你会认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前辈很多高僧大德都说,觉性是一种无为法,它不会随着外境而改变,真正的开悟者,不仅今世具足这种境界,而且中阴和来世,无论到任何一个环境,所证悟的觉性永远也不会改变。

大家都知道,到了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无论他换多少个身份,觉悟和智慧都不会有丝毫改变。包括自己所依止过的大德,因为他前世是有觉悟的大德,即生中无论小时候显现上怎样,实际上他很快就可以回归到原来觉悟的本位,体现出觉悟的智慧,这种境界永远也不会变迁。因此,我们要寻找的对境最好是永恒的对境,世间中其他对境都不可靠。

很多人喜欢看美妙的色法,但是过一会儿它就消失了,有些人喜欢看花,花到冬天就枯萎了,人们所钟爱的衣服,没过多久就不想看了,或者它破了。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破衣服,穿破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原来我小的时候认为有窟窿的衣服很难看,现在大家都觉得遍身窟窿的衣服很好看,尤其在藏地,吹风、下雨,又下冰雹,但是有些人好像是刚从战场上跑回来的一样,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对境吧,但这也是无常的。因为有洞,须臾又感到冷,外面又要披上其他的衣服,很多外境都不可靠。

真正无有迁变的,比如曾经大译师贝若扎那去嘎绕多吉祖师那里求大圆满法,祖师为他讲直指心性的窍诀时,讲到了“心如虚空,无生无灭”,心真的如虚空一样,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已经证悟这种境界的话,就如《心经》中所讲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通达它的本体时,没有生灭、没有迁变、没有衰老,这才是不增不减的智慧。所以,不要追求有为、有漏的法,它们是迁变性的、欺惑性的,都不可靠。

我经常讲,人们所希求的快乐,最好是胜义的快乐而并不是世俗的快乐,世俗的快乐,比如很多人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吃饭、饮酒,但过一会儿,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快乐就有可能变成痛苦,它的性质有些是行苦,有些是变苦,有些是坏苦,被三种痛苦所毁坏。

所以,世间中有很多被认为是最好、最妙,又令人快乐的事物,都很有局限性,它很快就会变化。但如果已经证悟了心的本性,无论你处于任何地方,不用去看电影、电视,也不用去听任何明星的歌,不需要依靠对境便获得安慰或快乐。

有境界的人,无论他在山洞、城市或任何环境中,都有最妙的享受,这种享受与世间上人们认为的快乐有天壤之别。在座的人中,认识心的本性的人会明白,世间各种美食、华衣、乐音,虽然显现上觉得不错,可是继续享受下去也仅此而已,除此之外没什么了不得。比如说你觉得国家总统的位置很好,拼命去寻求,最后真正当上了几亿人的国家总统后,还是很痛苦,并不是你当初所想的那样。

如果你在心性上有所认识,知道它没有迁变,也不会有毁坏性,就如此颂所讲,它是取境之中最永恒的境,这才是最重要的。

凡夫人很可怜,心随境转,人人如是。有时候大家坐在一起,旁边有人哭了,我们的心马上就跟着他痛苦起来;旁边有人笑了,看到他又想跟着笑起来;有些人喜欢吃什么东西,我们马上也很想吃;有些人讲一些丑恶的事物而欲呕吐,我们也随着他的行为而改变。凡夫人的心识没有稳定性,依靠一个不可靠的对境充实自己,相当困难。因此,希求前辈大德传记里所讲的永恒的快乐,是非常必要的。

享财之最心性藏,彼无穷尽当日瓦!

人们经常认为享受钱财很重要,但是钱财越多越不满足、越多越增长贪心,就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觉得干渴。最永恒、最快乐、最美好的财富是什么呢?是认识心的宝藏之财。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中也讲了虚空藏无穷无尽之理。如果你认识了心的宝藏,也即心的本性,就会了知它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境界,世间上任何其他财物都是聚际必散、高际必堕,到最后都会穷尽。

有很多贪官,他们的财富几十个亿、几百个亿,却在很快的时间中沦落成乞丐,落马之后所有家产被收缴一空,有些甚至是家破人亡,在高速公路上自杀等等,千奇百怪的丑闻比比皆是。如果懂得了前辈大德那样的心性宝藏,会明白它不是向外求,而应该是向内求。

《景德传灯录》是禅宗非常著名的书,内有一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一切佛法是内心本有的,除了心以外,寻求外在的钱财,是非常愚痴的行为。现在包括有些修行人,也不希求自心的宝藏和智慧,而一味往外在的金钱上寻求快乐,人类的价值观与金钱划上等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有了金钱不一定就拥有快乐。

“一切宝中,心宝为上。”汉传佛教《宗镜录》里的这句话我很喜欢,一切宝中,心宝是最好的,其他的玛瑙、珊瑚都不足媲美。(前一段时间,一个藏民去卖琥珀,有一位老板欲以七万元钱买下,他很惊讶,如果能卖到七万,可能还会更高,表示不给十万不卖,后来那个老板没有买。到了下午他很后悔,又去找那个人说:“七万块钱,我卖给你。”对方说:“我现在不要了。”“六万五要不要?”“不要。”“三万?”“不要。”他悔不当初,“我这个人太笨了,人家说七万块钱的时候不卖,我太没有福报了。”他很伤心地跟我讲,“现在怎么办呢?”我说:“你没有福报了,按理来讲七万的价钱已经不错了。”但是那个时候他增长了贪心,以为这是最好的琥珀,后来不知道是这个买主想通了还是故意的,再也不买了,然后大家都很伤心。)

很多人认为有钱就好,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前一段时间,我在一所学校,有人提问:“行持善法很有福报,不是说印度人很有福报吗?为什么那里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意思就是生活水平的高下只看外在的金钱。其实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仅仅是提高钱财方面就可以了,否则有的人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连一个人基本的底线都没有,但是他用非法的途径发了财,是不是就提高了生活水平呢?也不一定。所以,包括修行人在内,大家不要认为有了钱财就是有福报。

尤其是我看到学院里有个别人修了水泥的大房子,其实没有必要,作为修行人,希望大家克制贪欲,因为前辈大德都是住在非常简陋的茅棚里,在简单的房屋中获得成就的,钢筋水泥修得越高,也许就越难以修行。

不过这是一种趋势,可能无法阻挡,像中国最初是计划经济,现在已经变成了市场经济。按理对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开放的经济交易体制,算是比较成功的生活方式,因为它很自由地希求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病。如果说学校、医院或者寺院的人,把市场经济的思想植入到脑海中,那就很危险了。

听说有些医院认为病人越多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赚的钱就多,甚至有些科室中的医生互相询问:“最近生意怎么样?”有些学校也是如此。当然,像医院、学校、寺院等场所,不可能所有的付出都是免费的,它需要基本的资金运转,但是这种公益性质的机构与盈利机构应该是不同的。

如果学校也为了赚钱,根本不考虑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只是拼命地收学生,然后对学生置之不理,也不传道授业,男生女生全部聚在一起,违法乱纪也不予理睬,只是为了收取学费的目的,这样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样,有些佛教道场卖门票,很多修行人外出化缘,最后真正佛教的精华——闻思修行,也没办法提高上去。

当今社会面临着危险状况,原来是非常贫穷的社会,现在稍显富裕,人们却认为什么都不重要,唯有钱财重要,此时伦理、道德、信仰,包括修行境界,全都受到损害。尤其修行人把自己的思想或者说专注点,放在金钱上面以后,定位就已经错了。

其实出家人的生活异常简单,不需要过多考虑,不像在家人要养孩子、照顾老人等等很多压力,现在城市里的人,问谁都说压力很大,我问一些西方人,他们也觉得压力很大,只是问一些偏远地方的人,比如藏地的有些人,他们会说:“啊?什么是压力?”也许他们文化不高,不知道什么压力,还也许是经济社会的巨大冲击还没有遍及到那些偏僻、隐蔽的地方,才致使很多人不知道压力,“谁也没有压我,怎么有压力呢?”(众笑)

所以,有钱财的人其实是不快乐的。

在学院搞建筑的一个比较大的老板,他算是腰缠万贯的人了,刚刚我还没有来经堂之前,就听到别人对他说:“某某老板,你非常成功!”他说:“成功啥子哦,压力大得很!”他这几年以来,从世间角度看,算是很成功的,但是内心当中没有满足感。而作为一个修行人,内心的宝藏是可以拥有的,对内心稍微有所认识,即使你变成乞丐或任何身份,心里有证悟的境界就会有满足感。世间的身外之物,有没有都可以,无所谓,只要简简单单的生活,无须过多的要求。

如果自心中没有这种境界,的的确确是金钱越多越不满足,不断地追求,最后在追求的过程中倒下了,倒下后断气了,断气后消失了,消失后我们藏族人念一些“嗡玛呢巴美吽”而已。

所以,应该挖掘无穷无尽的心灵宝藏,前辈大德们、成就者们都会这样,谁拥有心灵的宝藏,谁才是快乐的人。曾经富有被说成“万元户”,后来说成“千万户”“亿万户”,如果我们没有心灵的智慧,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可能也觉得不成功、很贫穷,这是真实的现象。

品食之最禅妙味,断饥饿恼当日瓦!

人们都特别执著饮食,实际上最好的食物是佛法中禅定的美味,即修行的禅悦,通过禅食断除饥饿的苦恼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不要天天耽著世间的美食。现在多数人特别贪吃,有些佛教教义中说,贪吃的人心很散乱,修行不成功,这也是事实。

有些人从早到晚,所说、所想、所做,心心念念贪的都是吃什么,这样不要说出世间的修行境界,连世间的事业都无法承办。尤其是大城市里,很多人特别耽执吃喝,不爱阅读、不爱修行,甚至对艺术、哲学都兴味索然,整天喜欢吃活的青蛙、蛇、虾、兔子、獐子,等等等等,反正除了人以外什么都想吃,这样的人很可怜。

有时候看到世间人的所作所为,不得不叹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都没兴趣,也没人引导。而无意义的,甚至造恶业的特别可怕的事情,一个比一个擅长、一个比一个兴趣盎然,这种行为特别可怕。我们应该修行禅定的功夫,有了这些,根本不会贪著世间的食物。

尤其是很多中国人现在特别贪吃,你们可能知道,有本书叫做《舌尖上的中国》,非常畅销,好像还出了二,电影、微电影等也做得特别多,我想它为什么这么畅销,专门看了,结果是各地的美食,怎么杀、怎么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本书造的业很可怕。我觉得从这上面可以看出很多人的追求、水平、兴趣到底是什么,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原来已经建立在这样一种吃吃喝喝的状态上,除此之外更高的艺术、信仰、宗教、科学、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家园等方面,确实已少人问津。

《妙法莲华经》中讲:“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佛法的喜悦和境界,是美妙的禅定食,除此之外,世间的一切食物都不如禅食的意义大。

人们的贪心特别大——最初人类可以直接享用天界的禅定,后来因为人的贪心越来越大,世间的地味就慢慢消失了,人们都贪著食物,互相产生各种争论。

作为修行人,一日三餐是必要的,但是一餐准备过多的食物,恐怕就没有必要,浪费、炫耀和奢侈,均可显示出人类的无知。大家应该过简单的生活,越简单越快乐,心也越发清净,这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喝饮之最念甘露,彼无间断当日瓦!

前面颂词说了财富,之后又说饮食,下面讲所喝的饮料。最好的饮料,虽然在广告上,一会儿说可口可乐,一会儿说百事可乐,一会儿说娃哈哈,一会儿说香飘飘(香飘飘是粉,里面需要加水是吧?)莫衷一是。这些好不好呢?也许好,但是它为什么可以留存那么长时间,里面有很多“东西”,也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加持”。

最好的是什么呢?是正知正念,觉悟的甘露,也是无死的甘露。大家都喜欢得加持品、甘露水,但最好的饮料是心性的证悟,始终用正念来护持,无有间断。

当然,有些人说矿泉水好、有些人说咖啡好、有些人说绿茶好,白茶好、黑茶好、红茶好,茶有各种颜色,还有花茶等各种品种。如果我们有正知正念和觉悟的境界,就永远也不可摧毁,对身体也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有些饮料喝了以后,暂时你不会察觉,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在你的身体里慢慢变成什么却很难说。所以说,断除烦恼、获得快乐的甘露,就是修行中最美妙、最可靠的饮料。

《赞法界论》里有一句话说:“如人饮甘露,热恼悉皆除,若证法界性,烦恼热皆弃。”这样的境界非常重要。我们常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禅宗中,这是一种永恒的修行境界,修行时自己完全了知。

可是饮料有没有这样的作用呢?很难。因此才要修持永无间断的正念,永无间断的正念是什么?尚未认识心的本性的凡夫人,一会儿有正知正念,一会儿又间断了,间断的时候做很多坏事。如果有恒常的正念,无论到哪里,随时随地都用得上。我们很需要这样的正念,否则,跟出家僧众一起共修的时候,就具足威仪、精进;外在的环境稍有不足,就一反常态,变成另一种人。刚学佛的人也是如此,在寂静、清净的环境中,说话和观修均十分如法;但是换了一个环境,或者善友不在身边,就与之前的行为判若鸿沟。

我原来认识一个大学生,他刚毕业的时候,立誓一定要信仰宗教,一定要传播传统的民族文化知识,因为这些非常珍贵,这辈子即使舍弃自己的宝贵生命,也要弘扬佛法。发愿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非常坚定具信。但是他参加了一个不太好的团队,过了三个月,变得又抽烟又喝酒。我有次看到他,他刚刚喝得醉醺醺的,他的世界天旋地转,眼睛通红。我当时想起他的誓言,他发的誓言如今在他的世界中还有没有呢?我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说什么。这种人就是正念不坚固,消失得太快了。

但是有修行境界的人,年轻时立下的誓愿,年老时也矢志不渝。我看过麦彭仁波切的大弟子协庆加查仁波切的传记,他在24岁的青年时期看到《法界宝藏论》,对《法界宝藏论》倍加赞叹,到晚年的时候,他的见解和境界也始终如一,在一生中没有间断过。还有我们的上师如意宝,他老人家年轻求学时的正念、境界,在一辈子当中都没有被环境污染而消失。现在的人,谁有不间断的正念?大家显而易见。

有时候我看到身边讲考的道友口才特别好,行为非常寂静,连走路都如理如法,特别注意,但是我又担心,他能维持多长时间呢?他以后在坏的环境里还会不会这样呢?我时常在内心中怀疑、矛盾、猜忌。

修行境界好的人则不改初衷,他在年轻时候的境界,到晚年或者离开这个世间,甚至换成来世的任何一个身份,都仍会保持这样的正念。

此处讲到的正念甘露,该无有间断地喝,这是最好的饮料,无论花多少钱都值得,一瓶一万元也可以,因为里面有无间断的正念加持。比如年轻时喝了这种饮料,正念就会永无间断,最后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这种味道也会存在。如果喝完后就吐了,或拉肚子了,这种饮料还是危险重重的,对吧?

依伴之最觉性智,彼无别离当日瓦!

很多人都要寻找终身伴侣或者暂时的伙伴等等,其实父母、子女、配偶等都不可靠,你认为他是永恒的,一辈子都会陪着自己,可是过一段时间他就跟别人跑了,留下自己品尝痛苦,因此毫无可靠性。

最好的伴侣是什么呢?“觉性智”,觉悟的智慧是永恒的,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世间人很需要这样的伴侣,拥有这样的伴侣,就会有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否则会经常认为自己很孤独、很无能、很失败、很寂寞等等。所以,如果你要寻找伴侣,觉悟的伴侣是最好的。

傅大士讲:“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是什么意思呢?认识佛性就如同和佛朝暮共处,不像世间人喜欢和人朝夕相处。我那天看到一个佛教徒,她跟丈夫说:“你不要离开我,要陪着我,如果你离开,我会死的,我会……”我觉得她根本不像一个佛教徒。

有些世间人,看起来完全没有安全感,极度痛苦,其实依靠一个人,或者依靠外境,想增上勇气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独自而来,离开这个世界也会独自而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男女都应该学会独立生活,否则确实非常可怜。

米拉日巴尊者也说过:“我因寂寞寻良伴,得伴空乐常相随,从此无虑孤寂苦。”我刚开始有点孤独、寂寞,寻找最好的伴侣,最后我得到了空乐无二的智慧,它始终陪着我,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任何寂寞、孤独的痛苦。

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生活,出家人在寂静的地方享受这样的生活,在家人也应该如是寻求。暂且不说空乐无二的智慧,因为那是认识心的本性的境界,即使你没有这样的觉性智慧,哪怕稍微有一些佛教方面的修行境界,你都不会孤独、寂寞、伤心、绝望。

世间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许多人稍微遇到痛苦,就喊着:“我要出家,我要出家。”我经常跟他们讲:“你不一定非要出家,出家要深思熟虑,不能太武断。”生起出离心而出家是最好的,但这不是出离心。那么不出家能生起什么样的修行境界?很多人肩负着生活的责任,同时你也可以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世间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妥善安置。

因此,最好的伴侣就是觉性,即使没有较高的修行境界,佛法、法本也可以是最好的伴侣。为什么很多人得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原因就是太执著了,对没有必要的事物起纷繁复杂的分别念,如果对心性有所修持,对自心稍微有所认识,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痛苦。

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佛教的修行不可或缺。我看到很多老年人没有修行,没有念阿弥陀佛,特别孤独。现在中国逐渐变成老龄化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里的老年人,他们的孩子都特别忙,甚至在一个礼拜、一个月中,连一次电话都没有,这样的确会非常寂寞、伤心,但是如果有佛法的境界或修行,大家都会很快乐。

寻子之最觉性童,彼无生死当日瓦!

世间中大多数人会让自己的子女来继承家业,一定要有继承人,父母的儿子就是“传承弟子”,要给他传授家里“最甚深的法”。

实际上最好的法子是觉性童子。认识自心本性的觉悟之心,它没有衰老、没有生死、没有痛苦,因此密法中常常讲“童子瓶佛身”,就像文殊童子一样,生老病死无法对他做任何损害。因此说最好的继承者是认识心性,它无生无死。

世间子女完全不同,很多孩子是以车祸等各种情况离开人间,因此现在很多家庭成为无子之家,没有子女的家庭,每年增加七万多人,并且持续增长。本来因为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现在政策虽然稍微开放,但是要等他们成人,已经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了。有时候觉得世间人很可怜,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不长久,为什么?当你衰老的时候,他们有些不孝顺,有些已经离开了,无法照顾你。

每个人都应该寻求觉性和觉悟,即使没有觉悟,死后躯体扔在哪里也应无所牵挂,只不过在世间人的观念中这样可能难以接受。其实这副躯壳到最后无论舍弃在哪里也应随遇而安,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也是孑然一身,死时如果没有修行的境界,还是同样地不断流转于轮回之中。所以,对轮回是否有出离心,大家也应自我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