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事师五十颂略解》第2课

《事师五十颂略解》 第2课

巴布拉尊者 造颂

宗喀巴大师 注疏

索达吉堪布 译讲








己二、特殊应敬之方式:

【在家抑或新僧侣,为断世间人诽谤,

陈设佛经等之前,持禁戒者意礼师。】

颂词释义:

如果自己是一位出家人,而上师是一位在家人,或上师的戒腊短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世人诽谤,在顶礼上师时,应于其前摆设经书、佛像等。

重难点分析:

1、在家上师接受出家人的顶礼要格外谨慎:

(1)在家上师接受出家人给自己顶礼时,最好自己在面前放一些经书、佛像。

(2)以帝察活佛的公案说明:对于出家人的顶礼,甚至出家上师有时候也不敢接受。

(3)为了避免世间人的诽谤,在家上师应当注意。


【供养坐垫身起立,帮助上师做事等,

具禁戒者皆当行,不做顶礼断劣事。】

颂词释义:

对在家上师供养坐垫,见到上师来了马上起立,帮助上师做事情等,是出家弟子应当做的,而顶礼、洗脚等劣事则不应做。

重难点分析:

1、出家人对在家上师是否应顶礼、洗脚等承侍在相关教证中的不同观点:

(1)《胜乐上释》云:“上师虽是在家身份或沙弥,然而,供养坐垫等承侍需做,顶礼、洗脚等承侍不需为。”

(2)佛在续部中说:“所谓的不顶礼上师,也是指除了讲经说法以外的时间,在传法时前面陈设经书等而作顶礼。”

(3)《胜乐上释》中特别强调,对于新受戒的金刚上师,同样应做礼拜等一切恭敬之事。

2、小乘、大乘与密乘及其他大德的不同观点:

(1)声闻部观点:大乘经典中说,出家僧人可以对在家上师作礼。但佛陀在经中明明规定了,顶礼的对境是佛陀、佛像、佛经和那些戒腊高于自己的僧侣,不能顶礼戒腊低的人。这两种说法显然相互矛盾。

(2)大乘观点:

1)《燃智论》旁征博引了许多佛经和公案说明出家人可顶礼在家菩萨,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比丘对在家金刚上师顶礼并非不合理。

2)《百业经》中有很多公案均可证明凡夫比丘对阿罗汉居士或阿罗汉沙弥可以顶礼。

(3)密乘观点:

1)《时轮金刚》中也承认比丘、沙弥、在家人这样的顺序,但如果在家人真是证悟者,沙弥和比丘对他恭敬顶礼是合理的。

2)此外,《无垢光释》中说:“有出家金刚上师在的时候,不能对在家金刚上师承侍。”因为二者毕竟在戒律上有差别,其密意是为了使人们对戒律尤为恭敬,进而令佛法长久住世。

(4)其他大德的观点:“对在家身份或新出家者不能顶礼,是就他们没做金刚上师之前而言的。因为对金刚上师,连十方诸佛也要在三时中顶礼,如果说出家人不能对他顶礼,就与此种说法相违了。”

(5)作者观点:出家人给在家上师顶礼要分场合,为了避免世人诽谤,若有其他在家人看,顶礼时要在前面放置经书。然若顶礼时间是在当金刚上师之前,那么要不要对他顶礼?要不要给他洗脚?这里根本没有作分析。此处阐明的是顶礼要分场合,并不是说不能顶礼。倘若在家上师真正具有法相,不仅仅是比丘,连十方诸佛菩萨都可以顶礼。但若容易让别人产生诽谤,则最好不要直接作礼。


戊三(观察恭敬对境与所依)分二:一、师徒需要互相观察之原因;二、观察后当取舍之理。

己一、师徒需要互相观察之原因:

要点:

1、以法王如意宝的教言说明不观察上师的过患。

2、汉族人在依师方面应随学印、藏传统。

【上师以及诸弟子,相同失毁誓言因,

是故勇士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

颂词释义:

上师在传授金刚乘教法之前,先要慎重观察弟子是否堪为法器。同样,弟子在得受教言之前,也要再三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如是观察而抉择是否结为师徒关系。

重难点分析:

1、灌顶上师对弟子应详加观察:

(1)如果上师是凡夫人,弟子连加行都没修过,上师就随随便便给他灌顶传密法,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2)除非是真正的大成就者,乔美仁波切说:真正的大成就者,即使弟子破誓言,对上师也没有任何染污。就像莲花生大士、法王如意宝那样,不论弟子是否堪为法器,在他的境界中无有分别,灌顶对大家都有利益。

2、上师与弟子之间互相观察的必要性:

(1)由于上师对非法器泄露密法,弟子也不能守护所承诺的誓言,二者都有破誓言的可能性,所以相互观察是有必要的。

(2)见到未经观察而随意灌顶的严重过患后,彼续中又云:“十二年需察。”上师和弟子之间需用十二年来互相观察,倘若仍不了知,观察的时间可以更久。

3、在观察的过程中,上师若发现弟子不堪为法器,则不可传讲密法:

教证:《金刚鬘讲续》云:“犹如狮子乳,不应置土器,大瑜伽续部,切莫传非器。”雪山狮子的乳汁不能盛在土器中,否则会使土器裂开。同样,密法的殊胜教言不能传给根基低劣的众生,否则一旦他对密法生起邪见,就会毁坏他的相续。

己二(观察后当取舍之理)分二:一、所舍上师之法相;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庚一、所舍上师之法相: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

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颂词释义:

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能依止哪些上师呢?即从“无有悲心”到“爱炫耀”之间所有过患样样俱全的上师。

重难点分析:

1、应舍上师之法相:

(1)“无有悲心”:指不愿救度苦难有情。无有悲心者,不堪为密宗的善知识,这是最关键的,所以放在首位。对此,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一再强调,尤其是大乘上师,无论显宗还是密宗,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无我利他、远离自私的悲心。

(2)“憎恨”:指嗔心十分强烈。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对弟子恶骂不断,拳脚相加。

(3)“害”:指言行举止损害他众,比如杀生、害众生,这种人肯定不具足上师法相。真正有慈悲心的人,甚至心癫狂的时候,也不会伤害众生。

(4)“骄傲”:指贡高我慢,傲气十足。

(5)“贪执”:指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6)“不护根门”:指三门放逸,不守诸学处。

(7)“爱炫耀”:指稍有功德,便向他人自吹自擂,讲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

以上七种过患,都是所舍上师之法相。此外,《金刚空行次第》中也说:“嗔恨具谄诳,语言极粗暴,满足己功德,勿依此上师。”

庚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

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

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颂词释义:

对于具足“稳重”至“根调柔”等诸般功德的上师,我们理应恭敬依止。

重难点分析:

关于所应依止的上师之法相,《上师心滴》、《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引用大量教证和理证讲得很清楚。从身语意三方面进行观察:

1、“稳重”,是指身体威仪严谨。

2、“平和”,是指语言温文尔雅。

3、“具智慧”到“无谄诳”之间,是指护持意根:

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说:“具智慧”指妙慧高;“安忍”指能堪忍他人的加害、修行中的苦行、甚深法理;“正直”指以清净心关爱一切众生;“谄诳”指对贪图名利而引发的贪嗔等过患,想方设法予以隐瞒,本来没有功德却装出一副功德具足的样子,“无谄诳”即无有诸如此类的过失。

4、“了知密咒续部事”:

(1)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说,是指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密咒与妙药,以遣除魔障。

(2)巴瓦巴札在《金刚空行续》解释说:“所谓的密咒,是指八句等;续部,指所有的妙药;事,即是功用之义;了知,则为了如指掌。”这并非要求上师会打针开药,其密意是能依靠密咒和圣物等,将息增怀诛的密宗事业运用自如。

5、“具仁慈心”,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慈爱之心十分强烈。

6、“通论典”:

(1)诚如《金刚帷幕续》中言:“通达一切诸学问。”上师要对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精通无碍。

(2)但这里主要讲的是通晓内明,即上师对三藏等经论务必要通达,倘若只懂一点点,要想教导弟子也比较困难。

7、“了达十种真如义”:

(1)上师要通达十种真如,按照《金刚藏庄严续》的观点——“二遮遣仪轨,秘密智慧灌,降伏之仪轨,食子金刚诵,猛修之仪轨,开光修坛城,即内十真如;坛城与等持,手印姿势诵,坐式火施供,加行与收摄,乃外十真如。”

1)内十真如:

①修法遮遣:是指如修持十忿怒金刚来遣除魔障。

②佩戴遮遣:通过缮写护轮,并佩戴在身上而遣除魔障。

③④秘密灌顶与智慧灌顶:虽然此处只提到了这两种,但实际上,秘密灌顶包括宝瓶灌顶,智慧灌顶包括第四灌顶,因此,十真如中已经宣说了四种灌顶。

⑤降伏:指诛灭大大小小的怨敌及其护法。

⑥做食子:指善于制作十五护方食子等食子。

⑦金刚诵:指意金刚诵(意念诵)与语金刚诵(出声念)。此外,《十真如》中还讲述了许多增长咒语的念诵方式。

⑧猛修:指得受灌顶的修行人,若具备清净的誓言与戒律,由修法应该能得到成就,若经过18个月修持仍未成就,则可依猛修法用金刚橛来惩罚本尊。但一般不能用此法,这是特殊密意的说法,我们不能直接理解其意义。

⑨开光: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意思。

⑩修坛城:指观修智慧尊者的坛城,并对其供养、赞叹,趋入坛城后接受灌顶、听受开许。

这以上是内真如。关于此等详细内容,当从《十真如》中了解。

2)外十真如:

①坛城:指有色、无色的坛城。有色坛城指外在的彩画坛城建筑,无色坛城是内心的观想境界,这在《大幻化网》中也有讲。

②等持:指具有加行等本尊之瑜伽修法。

③手印:是指印持本尊的手印等。

④姿势:指诸本尊的足右伸等身形姿势。

⑤坐势:指金刚跏趺坐等。

⑥加行:指首先进行准备、迎请等,并作供赞。根嘎酿波解释为,依靠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⑦摄收:指末尾进行祈送智慧尊者。

在《金刚藏庄严续》的教证中,十种外真如只讲了七个,还有:

⑧念诵。

⑨火施。

⑩供养。

如果是下续部的金刚上师,必须要精通十种外真如;若是无上乘的金刚上师,则必须对十种内真如了如指掌。


发心师兄:定解G85

审核师兄:定解G51

终审师兄: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