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五十颂略解》 第4课
巴布拉尊者 造颂
宗喀巴大师 注疏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科
判
梳
理
庚三、后世之果报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
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要点:
此颂阐明了诽谤上师的后世果报。
颂词释义:
佛陀在经续中真实宣说了,凡是诽谤上师的人,都将堕入无间地狱等恐怖地狱,于未来漫长岁月中饱尝剧烈的痛苦。
重难点分析:
1、诽谤上师的果报
1)《三戒论》中也引用教证说,诽谤上师将堕入金刚地狱。
2)诽谤上师者,护法神不予以庇护,定然会在地狱中长劫受苦。
教证:《金刚藏庄严续》云:“恶劣残暴大愚者,纵然去往四方处,一切智者不护佑,因其造下恶业罪,被利矛等兵刃杀。”
《密集续》中亦云:“纵是造无间,此等弥天罪,然入金刚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谤上师,修亦不成就。”
2、于诽谤上师的人,甚至与之共处,修行也不得成就。据《明灯论》中的教证予以说明
1)倘若证悟空性之后诽谤上师,境界定会退失,最终无法解脱,没有证悟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2)对于诽谤上师者,无论是谁与之共住、受用财物,都不能成就,他自己的下场就更不言而喻了。
3、若问:密宗有那么多誓言,为什么偏偏重视上师与弟子之间的戒律?
法王如意宝在课堂上引用《密集金刚》的教证说:“密宗虽有千千万万的誓言,还有十四条根本戒,但诸续部中都强调了诽谤上师的过患极大,其他任何一种罪业皆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务必要重视此戒!”
4、应诚信因果,生起稳固的定解。
1)诽谤上师的罪业,比舍法罪、五无间罪还严重。因此,续部中三番五次地强调:此等恶行,是掠夺一切悉地、令受恶趣痛苦之根源。对此,我们一定要特别谨慎。
2)平日里,遵循因果规律而奉行,尤其是对诽谤上师、扰乱师心的重罪之报应,应当深深思维,进而产生毛骨悚然的畏惧感,深知如是因定感如是果,对因果规律生起稳固的定解。
3)米拉日巴尊者临圆寂时,给众生留下的遗言就是:“诚信因果,乃佛法之根本”。像他这样超离轮回的大成就者,尚且不会轻视因果,我们凡夫人就更要谨慎了。
5、若想修道成就,必须以清净的誓言与戒律为基础。
1)《金刚藏》中云:“何人诽谤阿阇黎,彼纵舍弃愦闹眠,千劫之中勤修持,诸续殊胜之修法,亦成修行地狱因。”诽谤上师的人,就算远离一切愦闹与睡眠,前往寂静的地方,于一千劫中精进修持殊胜密法,其结果不仅无法成就佛果,反而统统成为地狱之因。
2)《胜乐根本续》亦云:“精进入定修行者,应当恒时护誓言,失毁誓言虽得受,坛城灌顶不成就。”舍弃誓言而诽谤上师的人,即使于其他上师面前得受灌顶,但也根本不可能成就。
庚四、彼等之摄义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要点:
此颂总结摄义,恶语诽谤上师的过患极其严重。
颂词释义:
因此,有智慧的弟子永远也不要诽谤智慧超群、功德含而不露的金刚上师。
重难点分析:
恶心恶语诽谤上师的过患极其严重
1)今生修法不成就、感无尽痛苦、后世堕入无间狱,因此所有的弟子何时何地也不能诽谤自己的金刚上师。
2) 不仅自己不能诽谤金刚上师,纵然是其他人诽谤时鼎力相助,或者与其深交、共住,也会成为自己成就的一大障碍。
3)对诽谤上师的人,我们不要说白天,就连梦中也不想要与其见到。
教证:《大幻化网》中云:“诽谤金刚阿阇黎,甚至梦中亦勿见,何人诽谤上师尊,遭受一切邪魔擒,作诸恶劣残暴事,智者应当恒远离。”
戊二(恭敬之方式)分八:一、供养供品;二、视为佛陀;三、依教奉行;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及眷属;五、临时的一切行为;六、身语承侍之差别;七、断除我慢;八、不能自作主张。
庚一(供养供品)分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
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颂词释义:
以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呈献上师,这样一来,以后不会因曾诽谤上师而遭受诸多损害。
重难点分析:
对轻毁上师的恢复方法
1)假如自己肆无忌惮地轻辱过上师,上师仍健在时,为了忏悔罪障,则应将最合心意的东西敬献上师,如此一来,前面所说的瘟疫等损害就不会出现。《吉祥胜续大疏》及《四百五十坛城仪轨释》中,对轻毁上师的恢复方法都有论述。
2)以世亲菩萨造论的公案说明想忏悔的话,也应当用法供养作为供品。
辛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
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颂词释义:
为令上师欢喜,甚至难以施舍的妻子、儿子以及自己的生命,也可毫不吝惜地供养,何况是无常不定的受用、财产那些身外之物了。
重难点分析:
1、何为“自誓言阿阇黎”?
1)关于“自誓言阿阇黎”,有人说是赐予自己誓言的上师,有人说是守护自己誓言的对境上师,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此处依照《吉祥胜续大疏》中言:“所谓恒时守护自之誓言,自己之殊胜本尊身语意之金刚,即自己之誓言。”
2)“自之誓言”即指自己的本尊瑜伽,与殊胜本尊的身语意无二无别的上师就是自己的誓言阿阇黎。
2、做何供养?
1)如果弟子是在家人,为令上师生欢喜,即使是一般人难以割舍的妻子儿女,甚至自己的生命,也应该供养上师,何况是无常变动的身外财物了。
2)《桑布札续》亦云:“自之妻子女,仆人及姐妹,顶礼而供养,自之诸财物,智者献上师,今后我甘愿,供您做仆人,如是而呈白。”
3)诽谤上师若没有超过三年,依此方式也可忏悔清净,但过了三年,想忏净是非常困难的。
辛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
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要点:
此颂阐明了极力供养上师的原因。
颂词释义:
无量俱胝劫亦难获得的正等觉佛果,金刚上师在即生中就能赐予,因此,有必要令上师心生欢喜。
重难点分析:
1、为何弟子应极力供养金刚上师?
因为在千百万劫中也难以得到的佛果,金刚上师即生中就能赐予,那么给予所有的共同悉地,更是不言而喻了。因此,作为希求佛果的修行人理应对上师不顾一切地供养。米拉日巴等很多大德也是以这种方式依止上师,最终获得了佛果。
2、如是圆满佛果赐予何人呢?
赐予那些特别精进、极有毅力、对上师具信心的有缘弟子。懈怠懒散者不能成就菩提,也完全是自身的过患所致。既然佛果都能赐予,那么给予所有的共同悉地,更是不言而喻了。
辛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颂词释义:
自己本尊之身语意的瑜伽修法,对此应当恒时守护。为了圆满资粮,理应恒时于一切善逝前,供养遍布虚空界的内外供品。同样,也要敬献上师,因为上师是与诸佛相同的福田。若欲希求虚空般无有穷尽的法身果位,则应以自己稍合心意直至特别珍爱的物品供养上师。如是恒时供养上师,等同于恒时供养一切佛, 依此不断积累资粮,可迅速获得佛果的殊胜悉地。
重难点分析:
1、何为恒时护己之誓言?
我们应当恒时守护誓言--本尊身语意的瑜伽修法。所谓的“恒时”,贤德巴大师解释为:安住于无尽善法与所护戒律中,如如不动。
2、为何要恒时供养诸善逝与上师尊?
1)为了圆满自己的资粮,我们要恒时于金刚萨埵等一切佛陀前,供养遍满虚空、琳琅满目的供品。
2)同样,也要对上师恒时作种种供养,因为供养上师与供养十方诸佛等同。因此,凡供养诸如来的供品,同样也要供养上师,概括而言,如前所说的曼茶、内外所有供品及一切财物,要恒常供养上师。
3、承诺供养而未供养有何过患?
1)倘若已承诺供养而未供养,此过失则相当大,定会堕落于饿鬼、地狱。
2)教证:《金刚藏》云:“具慧金刚之弟子,倘若欲求诸安乐,当以信解心供养。”若心中想未供养,或已承诺未供养,则定投生饿鬼界,以及地狱毁自己。
4、如果想获得具无尽功德的法身果位该如何供养?
1)若想获得具无尽功德的法身果位,则要把凡是自己喜爱的东西,从小到大,全部供养上师。上师为了断除弟子的贪爱之心,也应当欣然纳受。
2)教证:《桑布札续》中云:“尽己所有喜爱物,以无贪求之净心,悉皆供养上师尊。上师亦具大悲心,为遣弟子之贪执,以利彼心而接纳。”
发心师兄:定解G51
审核师兄:定解G03
终审师兄: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