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事师五十颂略解》第6课

《事师五十颂略解》 第6课

巴布拉尊者 造颂

宗喀巴大师 注疏

索达吉堪布 译讲








己三、依教奉行:

【大智慧者以喜心,听从上师之言教,

合理之事若无力,禀师无能为力也。

由依上师而获得,悉地善趣及安乐,

是故一切精勤者,切莫违背师言教。】

颂词释义:

智慧广大的弟子,对于上师所吩咐的事,当以极大欢喜心依教奉行。对合理合法的事情,自己若实在无能为力,则应清清楚楚向上师说明。上师的言教,是加持弟子获得人天善趣与解脱安乐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精进的弟子,万万不可违背上师的言教。

重难点分析:

1、有智慧的弟子,对上师吩咐的事情,应当竭尽全力依教奉行:

(1)这样做并非是心不甘、情不愿,而是以极为喜悦的心情去做。因为人天善趣及解脱安乐等一切的一切,均是由依止上师而获得的。

(2)对上师吩咐的如法之事,弟子均不能违越,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要以种种借口推辞。

2、是不是上师吩咐的一切事都要去做呢?

(1)对合理合法的事情,虽然上师已经吩咐了,但由于自己身体不好、能力不够,实在是无能为力,则应把情况原原本本跟上师讲清楚,这么一来,不去做也无有过失。

(2)假设上师所吩咐的是非法之事,与如来圣教相违,那应该将缘由向上师讲清楚,自己不必去做。

(3)教证:

萨迦班智达:“若与佛教不相合,上师之语亦放弃。”嘉花札巴在《吉祥密续总仪轨》中云:“吩咐不善业,陈述而放下。”《戒律根本论》中云:“若说非法当制止。”《宝云经》中亦云:“于善法随从而行,于不善法不随而行。”

(4)虽不会去行持,可无论如何不能以此为由,对上师生起邪见,甚至信口开河指责上师的过失。

(5)当然,做弟子的一定要有智慧,必须看清上师的要求究竟是否如法,如果你认为不如法、而实际上很如法,这也是不应理的。

3、违背上师言教的过患极大:

(1)上师的言教,是加持弟子的主要入门法。因此,作为弟子,千万不要违背上师的言教。

(2)教证:

《金刚帷幕续》中云:“尔时得受胜灌顶,弟子若违师言教,此世之中亦受苦,后世之中堕地狱。”

4、上师是获得一切悉地的源泉:

(1)《金刚帷幕续》云:“众生导师阿阇黎,一切佛陀皆赞叹,彼为吾等之父母,心中如是作思维。如此而行何以故?一切善逝佛宣说,金刚心与正等觉,金刚法与威严尊,马头明王之悉地,依靠上师不难得。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是故上师之面前,一切善逝降临礼。”

(2)纵然是三界中至高无上的佛陀,也会在上师面前顶礼。因此,修行人要想成就共同悉地、殊胜悉地,必须依靠上师而获得。


己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与眷属:

【上师财物护如命,师爱之人亦如师,

师之眷属如亲友,专心致志恒思维。】

颂词释义:

对上师的财物,理当如生命般保护;对上师的明妃、子女,应等同上师般恭敬;对上师的侍者等眷属,则当视如亲友般爱护。于此要恒常专注一心地思维。

重难点分析:

对待上师的财物,我们应像爱重自己的宝贵生命那样,不惜代价予以保护:

(1)弟子对上师的财物理应护之如命。

(2)如果上师是在家人,对上师爱重的儿子、明妃等,也要像对待上师那样恭敬。

(3)此外,对上师的侍者等眷属,也要像对待亲友一样慈爱。对这些道理,弟子理当恒常专注地思维。


己五(平时之一切行为)分三:一、禁止非理之行为;二、依止合理之行为;三、宣说其他所禁止之非理威仪。

庚一(禁止非理之行为)分二:一、上师能见近处之威仪;二、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

辛一、上师能见近处之威仪:

【坐于高垫与先行,头上带有围巾等,

双足放于坐垫上,双手叉腰皆莫为。

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

恒时圆满而精通,此等承侍上师事。

随意口吐唾液等,坐垫之上伸双脚,

轻拍缓捶与辩论,上师之前皆莫为。

搓手唱歌与跳舞,弹奏乐器亦莫为。】

颂词释义:

在上师面前,弟子不能坐在高高的坐垫上,不能走在上师前面,也不能戴帽、缠头等。上师未上座前不应先坐,上师席地而坐时自己不应坐于垫子上。在上师前,手不能叉在腰间。上师站起来时,自己不能坐着或躺着。应恒时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面对上师时不能吐唾沫等,坐着时不能伸足、相互捶打,也不能与人激烈辩论。双手揉搓、唱歌跳舞、弹奏乐器,平时不能在上师面前做。

重难点分析:

在上师所见地方应持的威仪,具体而言:

(1)在上师面前,不能大模大样地坐在高高的坐垫上,但坐于一般坐垫上并未遮止。

(2)行走时,不应大摇大摆地走在上师前面。《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前行与伸足,正规不应为。”《大圆满前行》中也说:“如果走在上师的前面,后背就会对着上师;倘若走在上师的后面,也会有踩上师脚印的可能性;假设走在上师的右侧,又会处在首席之位。因此,应当在上师左侧稍后的位置恭敬随行。”

(3)在上师前,也禁止缠头、戴帽子。《金刚藏庄严续》云:“头缠围巾持刃杖,上师之前不应为。”但若上师开许或者是病人则可以。

(4)在铺设坐垫时,上师未坐之前,自己就坐在垫子上;或者上师坐在地上,自己无所顾忌地坐在垫子上,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5)双手也不能叉在腰间。恰罗匝瓦译为“双手切莫置腰间”,更为简单易懂。即在上师前,禁止双手放于腰间,肘部朝外。

(6)“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这两句,恰罗匝瓦译为“上师端坐站起时,切莫睡卧与安坐”。也就是说,上师站起来时,自己不能坐着或躺着;上师安坐时,自己不应躺着。当然,上师开许是可以的。总之,恒时应当精通侍奉上师的事宜,做事时要轻手轻脚。

(7)吐唾液等中的“等”字,包括吐痰、擤鼻涕,以及敷设坐垫时伸脚、相互轻拍、语言尖锐地辩论,这些在上师面前都不允许做。

(8)双手揉搓、轻歌曼舞、弹奏乐器,除非是会供等期间经过特殊开许,否则,平时不能在上师面前做。

辛二、上师能闻近处之威仪:

【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

颂词释义:

在上师能听到的附近,不要高谈阔论、相互嬉笑,说一些无意义之绮语。

重难点分析:

在上师能听到处应持的威仪:

(1)有些人在上师能听闻处,说一些闲言碎语、无稽之谈,这些行为都需要制止。

(2)《金刚藏庄严续》亦云:“跳舞贪爱语,闻处切莫为。”


庚二、依止合理之行为:

【应当恭敬垫上起,以恭敬心而端坐。

夜晚过河恐怖途,得许可后当前行。】

颂词释义:

在上师前或端坐或起座,都应恭恭敬敬,动作如仪。在夜行、过河或行险道时,为防有意外发生,得到上师开许后,应走在前面引路。

重难点分析:

在上师前合理的行为:

(1)在上师前,从坐垫上起立以及坐着时,举止都应心存恭敬,彬彬有礼。

(2)在夜晚、渡河、行于恐怖的途中时,应请求走在师前,待开许后,方可走在前面。这是前面所说“不应前行”的一种特殊开许。

(3)教证:《金刚藏庄严续》中云:“夜晚与过河,处于险地时,请求师开许,先行无过失。”


庚三、宣说其它所禁止之非理威仪:

【上师能见之眼前,具智慧者身扭转,

倚靠柱子不应为,亦莫抻拉手指节。】

颂词释义:

在上师能见之处,具慧弟子不要身体扭来扭去、背倚墙柱,也不要拽拉指节。

重难点分析:

在上师前其它禁止的非理威仪:

(1)在上师面前,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要弄姿作态、背靠柱子或墙壁等处,也要杜绝抻拉指节,使之发出声响的举动。

(2)教证:《金刚藏庄严续》中云:“按摩关节与伸足。”本颂中指禁止抻拉、按摩关节,而有些论典中说:“不应拉直指关节。”此表达方式更为恰当。

己六(宣说身语承侍之差别)分二:一、身体承侍之差别;二、语言承侍之差别。

庚一、身体承侍之差别:

【洗足以及沐浴身,擦拭以及搓揉等,

首先顶礼再为之,最后亦可随意行。】

颂词释义:

为上师洗足、沐浴、擦身、按摩等时,弟子应先顶礼,再以至诚心承侍,做完之后再次顶礼上师。

重难点分析:

对上师身体承侍之差别:

(1)无论单单为上师洗脚,还是全身沐浴、擦拭身体以及按摩等,事先都要顶礼,承侍完毕后再礼拜,之后再随意去做自己的事。

(2)很多人说:“汉传佛教临走时可以顶礼,然而,藏传佛教临走前不能顶礼,否则会破坏缘起,以后再也见不到上师了。”但马鸣论师在这里说,给上师做事情之前要先顶礼,做完之后再顶礼,如是才可以离开。


庚二、语言承侍之差别:

【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

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

颂词释义:

若须称上师之名,则应在名后加“尊者”等敬词。又为了让他人也生起恭敬心,故还应在上师名前加殊胜赞词。

重难点分析:

对上师语言承侍之差别:

(1)弟子有必要说上师名字的情况下,当于师名后加上“尊者”。为了使他人对上师生起恭敬之心,还应说一些其他敬语。

(2)举例说,上师的名字叫“仁钦多吉”,在称呼时,应说“尊贵的仁钦多吉大尊者”。以此为原则,对其他上师也要恭敬有加。


己七(断除我慢)分三:一、依教奉行时断除我慢;二、恭听佛法等时断除我慢;三、平时威仪中断除我慢。

庚一、依教奉行时断除我慢:

【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

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

发笑以及咳嗽等,应当用手捂住口,

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

颂词释义:

向上师请示时,应双手合掌,心神专注,上师不论有什么吩咐,自己应当恭敬地说:“谨遵师命。”办理完毕后,也应以柔顺语禀白。自己在吐痰、咳嗽、发笑、打呵欠等时,应当掩口。

重难点分析:

1、依教奉行时应如何行事?

(1)身为弟子,应在上师前诚心诚意地请求:“有什么事需要我做?请上师尽管吩咐。”

(2)上师吩咐做这件事、那件事时,自己要双手合掌、全神贯注地谛听。

(3)待上师吩咐完毕,应当恭敬地说:“谨遵师命!”

(4)事情圆满完成之后,要以极为温和的语气向上师汇报,以便让上师了解事情的经过。

2、其他时候的威仪:

(1)在恭听吩咐或其他时候,如果咳嗽、想笑,还有打哈欠等,为了避免威仪不庄严,应当用手捂口。

(2)教证:《金刚藏庄严续》中云:“是故上师之面前,当如新媳般羞涩,咳嗽发笑吐痰等,应当以手捂住口,温文尔雅而言说。”

(3)又云:“无论奉行任何事,抑或恭听佛法时,为能牢记而合掌,一直不松站起时,背莫朝师能见处。”弟子离开的时候,背部不能朝向上师。


发心师兄:定解G03

终审师兄: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