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第2课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第2课

加哲无著尊者 著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此修心法涵盖了释迦牟尼佛八万四千法门的所有精华教义。

主要从七个方面宣讲:1)修心的前行 2)正式讲菩提心 3)恶缘转为道用 4)归结终生之修持 5)修心圆满之标准 6)修心之誓言 7)修心之学处。

共同前行分四:1)人身难得 2)寿命无常 3)轮回过患 4)因果不虚。

正行修持菩提心分二:1)胜义菩提心 2)世俗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又分前行、正行、后行三个阶段。

修前行必须具备的不共加行:1坐势——毗卢七法 2心要——专注于所缘 3风要——观修二十一次风。

课前开示 

1.菩提心的重要性。

1)判断是否为大乘修行人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具有菩提心的境界或智慧。

   1)如果不具备菩提心,即使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轮回,也只能获得小乘阿罗汉的果位。

    2)即便拥有各种神变,禅定功夫非常深厚,不具菩提心的禅定,充其量不过是转生无色界的因。

    3)修无上密法若不具菩提心,照样也无法成就。

2)有了菩提心,所作的善法才能成为真正的功德之源。

 

2. 世俗菩提心可以在每一个人的相续中生起

1)一般来说,胜义菩提心只有一地菩萨以上才能获得,凡夫只有相似地安住,而没有办法真正修持。

2)世俗菩提心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但可以修,而且也能于现在的相续中生起。当然,如果你不修,想生起菩提心是很困难的,但如果修的话,那也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3.怎样才能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

1)首先要认真闻思大乘的有关论典,懂得菩提心的本义,以及它的本体、分类、于相续中生起的界限、生起后所获得的功德。

2)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认真修持。

 

宣讲论颂

乙二、(修持世俗菩提心)分二:一、入定;二、出定。

丙一、(入定):

【杂修二取舍】

颂词释义:

杂修也叫轮番修。这里的是替换、轮番的意思,也就是轮番修持二取舍。

二取舍是把自己的快乐幸福舍给其他众生,众生的痛苦由自己取受,取和舍这二者通过轮番的方式修持。二取舍是一取一舍两个法,这是修菩提心的关要。

 

【这是极其重要的(修法)。因为大阿阇黎寂天菩萨也说过: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故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重难点分析:

1.此处主要是指入座时修自他相换的方法。

2.自他交换的修法极为重要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静虑品》中也讲到:

1)如果有人想在很快时间内获得成就,救护自己和他人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最为胜妙秘密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2)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安乐,去替换别人的痛苦,那么别说是成佛,即使获得人天的快乐,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3)所以,为了制止我执造成的种种损害,为了灭除有情众生的种种痛苦,我应当将自己完全施舍给他人,爱护众生如同爱护自己一样。

3. 简述自他交换的修法

依照阿底峡尊者的教言:

知母:了知一切众生皆做过自己的母亲;

念恩:当她们做我母亲时,对我的恩德极大;

报恩:了知母亲的恩德后,应想尽一切办法报答恩德;

悲心:在报恩的过程中,愿这些老母有情远离痛苦;

慈心:愿她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安乐;

胜解信:使她们离苦得乐的任务,一定要由我来承担;

生起:如此认真观修后,菩提心便会在相续中生起。

在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当中,修菩提心有七重因果,前前为因,后后为果。

 

【(具体修法如下:)

首先明观自己现世的母亲,并思维:自我住胎以来,正因为母亲无微不至的抚育,才使我能够值遇佛法并修持胜道,所以恩重如山;】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知母。

首先了知这是我的母亲,然后思维母亲对我的恩德。

2.为何要从知母开始观修?

1)因为我们对今世的母亲比较熟悉,观修起来也比较容易。

2)在所有修持佛法的顺缘当中,最大的顺缘就是母亲。有了母亲才能够有这个人身,有人身才能值遇佛法、修持正道。

3)以此推知曾经做过母亲的所有众生对我都很慈爱,进而将这种观想慢慢扩及每一个众生。

 

【不仅仅是今世,从轮回的无始以来,母亲一直以慈爱之眼观照着我,以慈悲之心关怀着我,使我能从各种危害中得到解救,并赐予我数不胜数的利乐,所以恩深似海。】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念恩。

不仅她今世是我的母亲,从无始以来,还曾多次做过我的母亲。每一次,她都像今世一样,慈爱关心我,赐予我安乐。

2.这是一种平等的观修。

不单单今生当中,我们无始以来的每一个母亲都是对自己恩重如山。通过这样的观修,就没有偏袒心。因此对生生世世的母亲的恩德都要报。

 

【母亲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我的利益而奔忙,承受了轮回世间的种种痛苦……从而生起不可堪忍的大悲心。】

重难点分析:

我们为什么要生起不可堪忍的大悲心?

就是因为生生世世的母亲真的很可怜,为了自己造作无数恶业,以致沉溺在轮回当中,承受了轮回世间的种种痛苦而无法解脱。

 

【然后继续观想:如今,为了报答这些恩情,我也应当为母亲施利除害。】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报恩。

了知这是我的母亲,她对我有很大恩德,所以我一定要报答她的恩德。

2.如何报答母亲的恩情?

我们应该对母亲施利,就是让她获得利益;除害,就是遣除她的危害。

 

【究竟什么事情会对她构成伤害呢?苦谛和集谛会对她构成伤害,苦谛是直接的伤害,而集谛又是间接的伤害。从而观想由自己来领受这两种伤害:即观想母亲相续中存在的所有苦谛集谛彻底产生于自己的心相续。并再如愿后,生起非同寻常的愉悦之情。】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大悲心。

母亲现在非常可怜,我应发大悲心拔济她。

2.此处为何讲到拔苦?

悲心以拔苦为相,拔苦就是悲心的体性,所以这一段讲的就是拔苦,而会对母亲构成伤害的就是苦谛和集谛。直接的苦就是苦谛,间接的苦就是集谛。

3.怎么拔苦?

观想她相续中的苦谛、集谛于自己相续中生起,母亲相续当中存在的痛苦自己来承受。当母亲远离了一切痛苦后,自己心中情不自禁地深深生起非同寻常的不造作的愉悦之情。这就是大悲心的修法。

4.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的判断标准。

我们见到任何一个众生,都应像见到自己双目失明、精神失常、年迈体衰、生活不能自理、无依无靠的老母亲快要坠入悬崖了一样,不顾一切想要救她,只有这种心情,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才能说明大悲心已经在相续中生起来了。

5.大悲心为何重要?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讲:大悲心对于成就佛果来说,初、中、后都特别重要。首先,要有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的种子;中间行菩萨道时,要有大悲水的滋润,菩提种子才不会枯萎,且日日增长;最后成就佛果时,要由大悲心示现报化身,才能让众生获得真实受用。大悲心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然后思维:究竟什么事情会对母亲有利呢?安乐和善根会对其有利。从而观想将自己的所有安乐与善根不计私报、不讲条件地奉献给母亲,使母亲由此而获得安乐,具足修持正法的一切顺缘,并最终获证佛的果位。在观想如愿以后,当下生起喜不自胜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大慈心。

即自己将一切的安乐、善根,无条件地献给母亲,只求她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以及究竟的圆满佛果。

2.生起慈心的界限是怎样的?

能对一切众生,像母亲关怀独子一样无微不至,将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除此以外,任何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这就表明慈心已在相续中生起来了。

3.自己所有的善根包括:自己所有过去已修的、现在正修的、未来将修的一切的善根。

 

【然后,又对父亲等(其他众生)进行同样的观修。】

重难点分析:

1.“字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等喜爱的对境;地狱中的可怜众生、屠夫妓女等劣种姓者;怨敌、魔障等厌憎的对境。

2.观修次第

1)当以母亲为对境观想纯熟后,我们进而对父亲作同样的观想,然后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些都是我们喜爱的对境;

2)接着,以同样的方法,观想那些无利无害的对境,如地狱中的可怜众生、屠夫妓女等劣种姓者;

3)最后,观想怨敌、魔障等厌憎的对境,继续对他们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

直至看到每一个众生,都觉得他和自己今生的母亲没有差别,这时,说明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对所有众生进行观修:包括一切众生都是这样,从无始以来,它们都曾做过我的父母,给过我无边无量的利益,所以恩德深重。然而,这些往昔的恩人却在蒙受着轮回世间难以罗列的种种痛苦的折磨。如果能让它们远离这些痛苦该多么好啊!并由此而生起猛厉的大悲心。】

重难点分析:

1.此处讲胜解信(增上意乐)。

即轮回苦海中的无量众生,发愿要由我来度化。

2.为什么对所有众生进行观修?

1)菩提心的基础一定是平等心,如果有偏袒,就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和菩提心。

2)要对一切众生都生起悲心和慈心,这就是没有偏袒的平等饶益之心。

3.“胜解信需具备的四个条件

堪布阿琼在《菩提心修法引导》中说的四个条件是:希求心、发愿(度化众生)、发誓(自己如何行持)、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

4.如何真正利益众生?

1)从今以后,要将自己的事情抛之脑后,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益有情。

2)并非仅限于给一点吃的、一点穿的,或建一个学校、一所医院等这些短暂的利益。

3)而是令他们永脱轮回苦海,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然后观想将他们的一切痛苦融入自己,将自己的身体受用以及三世善根给予他们,从而使他们获得快乐、增上善根。并进一步意识到:如果这一切能够如愿,就是令人乐不可支的大好事。】

重难点分析:

1.解除众生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这就是每个大乘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发心。

2.这是一种强烈的利他心,这种强烈的增上意乐一旦生起,菩提心就很容易产生。

 

【为了自他交换的念头能够轻而易举地生起,(而于颂词云:)】

【彼二乘风息】

颂词释义:

自他二者的苦乐相换,依靠我们的风息——呼气、吸气进行修持。

彼二就是前面所讲的二取舍,即取受众生痛苦,给予众生安乐。

乘风息风息就是自己的呼吸,借着自己的呼吸来做这个修行。

 

【当呼气的时候,观想伴随着呼出的气流,而将自己的所有安乐以及善根都施予他众;当吸气的时候,又观想将他众的一切痛苦产生于自己(的相续)。】

重难点分析:

1.呼气时的观想

观想自己的快乐、善根、健康、福报等变成白气,伴随着呼出的气流,融入众生的体内,令他们获得圆满的安乐。

2.吸气时的观想

观想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烦恼、魔障、传染病、艾滋病、非典等等,变成黑气融入自己的身体,由我来代受这世间的一切不平安与痛苦。

 

丙二、(出定):

【三境毒善根】

颂词释义:

三境毒善根分别表示三境、三毒、三善根。

 

【既然依靠悦意、厌憎以及中庸的三种外境,就可以产生贪爱、嗔恨以及愚痴的三种心念,那么像我一样,依靠三种外境而产生(贪嗔痴)三毒的众生也必然是不胜枚举的。】

重难点分析:

1.之前的两颂讲的是入定境界,本颂讲的是出定的修法。

2.何为三境、三毒、三善根?

三境指的是三种外境,即悦意、厌憎和中庸的外境。

三毒指通过三境产生的贪心、嗔心、痴心。

三善根就是远离贪心、嗔心和痴心。

3.“三毒三境的关系

1)依靠三种外境,可引发众生的贪嗔痴三毒,即贪嗔痴三毒是依靠不同外境而产生的。

2)悦意的外境可以引生贪心,厌憎的外境可以引生嗔心,中庸的外境可以引生痴心。

4.为何长行文中提到像我一样

以我为例,既然自己依靠三种外境会产生三毒,其他众生也会依靠三种外境产生三毒。

 

【从而进一步观想:将他们的所有三毒都集中于自己的相续,并祝愿他们能具备远离贪嗔痴(三毒)的三善。】

重难点分析:

1.面对三毒的不同态度:

1)世间未学过宗教的人,会觉得无所谓,也许还想继续增加;

2)小乘修行人极度害怕,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对治;

3)真正的大乘行人,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     

2.大乘行人如何将三毒烦恼转为道用?

当我们生起贪嗔时,立即修持自他交换,心中默默作念:贪心、嗔心,既然你们已经生起来了,那就多多地产生吧,希望所有众生的贪嗔之心,全都能聚集到我的相续中,通过我生贪嗔,来代替所有的众生生贪嗔,愿他们永远摆脱三毒的迫害。

3、如此观修的作用

如此观修,贪嗔的本体就会转变成智慧,这样对大乘菩萨来说,三毒烦恼不仅不会令他堕入恶趣,反而成为了菩提之因。

 

【为促忆念彼,诸威仪持颂】

颂词释义:

为了督促自己念念不忘这种菩提心,我们应在一切威仪中,反复持颂。

威仪是其他行住坐卧的行为等等。

 

【以猛厉的希求心诚挚地念诵:但愿众生的一切罪业与痛苦成熟于自己的相续,自己的一切安乐与善根成熟于众生的相续!

重难点分析:

1.如何督促自己不忘菩提心?

应在一切威仪中,反复持颂:但愿众生所有的痛苦由我代受,而我所有的快乐由众生享用。如格西朗日塘巴《修心八颂》中说: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2.为何要持颂?

通过心口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加深自己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的力度。

3.如何行持?

1)以猛厉的希求心,也就是内心当中应该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愿一切众生能够真正地离开痛苦。

2)无论行住坐卧,我们都应时刻观想:愿众生的痛苦由我来代受,我的安乐幸福奉献给众生。

4.如此行持的意义及果?

1)如此串习纯熟后,当我们无故遭受他人的轻贱、讥毁、谩骂时,不但不会大发雷霆,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反而会如饮春风、高兴万分。

2)如此一来,相续中的我执就会逐渐减轻,以致最终荡然无存。

 

【为了使自己能够领受他众的痛苦,(而如颂词所云:)】

【取次从自起】

颂词释义:

取受痛苦的次第应从自己做起。

重难点分析:

1.为何取受痛苦的次第应从自己做起?如果做?

1)倘若一开始修行,就把他人的痛苦全部由自己以此代受,这种发心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自己为起点,慢慢训练,这样就比较容易放下执著了。

2)比如发愿自己来世的痛苦由今生代受,晚年的痛苦由年轻时代受,明年的痛苦由今年代受,明天的痛苦让今天代受……

2.如何串习领受他人痛苦生起菩提心?

先以自己为对境,然后渐渐扩至父母、兄弟、朋友,乃至怨敌。由此,依靠自己打破对自己的执著,菩提心的生起就易如反掌了。

 

【既然自己现在就可以领受将来才会成熟的痛苦,那么其他相续的痛苦也应该能够代受。】

重难点分析:

为何我们可以去代替众生受苦?

1)从痛苦来说,未来的我与其他众生都是一样的痛苦,二者并无多大差别。

2)既然我愿意代受未来的痛苦,那么,我又为何不能代他们受苦呢?

通过这样的反复思维,逐渐将自己愿代众生受苦的心扩大,菩提心便很容易增上了。

 

甲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

【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

颂词释义:

如今的器情世界遍满了罪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把所有的恶缘转为菩提道用。

 “罪满情器时,一切罪业的果报已经充满了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恶缘成觉道,不仅是具有顺缘时能够修持菩萨道,即便是整个有情世界和器世界都已经充满了罪业,也可以修持菩萨道,即有了恶缘就有了将恶缘转为道用的机会。

 

【恶业的果报,就是导致器世界圆满的逐渐消退,以及有情世界逐步沦落为野蛮恶劣的众生等等。当痛苦层出不穷之际,也就是转(恶缘)为菩提道用的良机。】

重难点分析:

在内外痛苦层出不穷之际,作为修行人应怎么行持?

1.由于众生所造的恶业越来越多,以致外器世界的福报逐渐消退,有情世界的众生的烦恼日益深重,根性也越来越野蛮、越来越恶劣。

2.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在这些违缘面前屈服让步,而应依靠种种方便修法,令其转变为成就菩提的因。

3. 如果我们掌握了恶缘转成觉道的窍诀,就不会再惧怕恶缘。